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计划学时:84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就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就是护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就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就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的基础。

本课程就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与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思路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的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的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的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的学习观点,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交际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识别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

2.理解人体各系统的器官与细胞所表现出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

3.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4.了解人体胚胎早期的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

5.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与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打基础。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知识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标本、模型与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结合临床应用,理解结构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恪于职守、热情服务、责任心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3、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与善于自主学习、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4、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自身的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体现课程的普及性、

基础性与发展性及创新能力培养与系统知识传授相结合,设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内容。

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以知识系统、章节结构为主要课程体系,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2、建立“阶段化”的教学结构。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重知识系统、重章节结构,提出问题;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解决问题;以教师为主,进行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3、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总结并实现知识迁移,达到教学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确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案。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边实验边掌握,边讨论边掌握,注重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