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复习:83条哲学原理汇总.doc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复习:83条哲学原理汇总.doc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复习:83条哲学原理汇总.doc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复习:83条哲学原理汇总.doc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复习:83条哲学原理

汇总

2015年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考研老师提醒大家,复习固然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考研信息的关注也十分的重耍,在我们专注丁?考硏复习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掉考研相关信息资料的发布。

1.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木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冇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冇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笫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血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在哲学基木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一元论与二元论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秤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口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木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I叫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冇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口J知论哲学。

1().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木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來的方向进行。

13 ?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

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

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

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

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梢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

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批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冇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

木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Z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 并川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

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屮介,是H在世界向人类壯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

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

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

人产生前的口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口然界。

24.人类世界

乂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白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

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人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

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索之间的相互作川、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

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虽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木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

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而,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口身何不是别的事物的方而。

30.否定

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Z否定规律发展的

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

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木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I 口事物既克服又保昭。

32.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爭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 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虽相统一的衿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规律

事物发展中木身固冇的木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然性和偶然性

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屮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7.现象和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Z间关系的衿学范畴。现彖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木质是事物的根木性质,是纟fl成事物基木要素的内在联系。木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矛盾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血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和互关系。

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木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札I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才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屮;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白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才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冇两层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Z 屮;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白始至终的矛厉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厉,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乂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才盾

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Z始终并规定事物及英过程的木质的矛盾。

42.主要矛厉

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対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才盾。非主

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双方小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才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耍方面决定的。

44.内因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才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45.外因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6.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彖,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木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木特点。它从意识笫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捉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犬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酋,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感性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肓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血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 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

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木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彖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介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忐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3.绝对真理

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4.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卜?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

完全的。

55 ?价值

客体以白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56.社会存在

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坏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屮,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57.社会意识

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彖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神学历史观

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

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木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人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丿忐、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本帖隐藏的内容

60.自然主义历史观

指把社会的木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主产关系的统一休。

62.生产力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人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貝是牛?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牛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少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牛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64.社会经济结构

乂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牛产关系的总和,其小,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

指特定经济结构屮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屮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冇

生产资料,是否占冇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纽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 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

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T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徳、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

乂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徳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冇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木矛盾

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対才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耍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和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來。牛?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牛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人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屮,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虽,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73.社会形态

是同牛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4.阶级斗争

利益根木对立的阶级Z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木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5.人民群众

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6.生产力标准

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为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77.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木观点,其基木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祥众学习的观点。

7&社会形态

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休。

79.人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80.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1.人的价值

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82.自由

就人的活动而言,白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H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83.必然王国与口由王国

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n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木利益。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口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