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13-1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第一学期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学期科技兴趣小组 活动记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组名称:科学兴趣小组 辅导教师:朱秀玲 29中学 2016年3月 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丹东第二十九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以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工作和主要目标,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科普、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努力。 二、发展目标 开展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根据学校的活动计划,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渠道地设计好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科技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科学,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使学生对失败有承受力,有顽强拼搏精神。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必胜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4、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技活动室的建设。 2、成立科技小制作活动小组,使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技活动小组成员由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组成,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成立8-10人的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模型、工艺品制作; (2)、废品利用小制作; (3)、实用生活用品小改革。 3、节日性科技活动: (1)、植树节,了解认识校园内植物,制作标本。 (2)、世界环境日 (3)、世家无烟日 4、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主要

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与试题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与试题解析 湖北省南漳县高级中学宋丽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也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所以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对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虽然只有31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要学好质量守恒定律,理解是关键,切不可浮于表面。 1.理解“参加”。在计算反应物的质量时,只能计算参加反应的那部分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部分不应计入其中。 例如,我们不能说 3 g镁和 3 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生成 6 g氧化镁。因为从化学方程式可知,48 g镁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则3 g镁正好和2 g氧气完全反应,也就是说,3 g氧气中只有2 g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为5 g。 另外,如果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由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均没有改变,即相当于没有参加反应,因此,不可以将催化剂算作反应物或生成物。 2.理解“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它表明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例如,将2 g固体碘加热升华可得到2 g碘蒸气,虽然这一变化前后质量相等,但这个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因为碘升华是物理变化。 3.理解“各物质”(两次使用)。在计算质量总和时,也应将不易观察到的气体反应物或生成物计入其中。不能因为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就认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我们忽视了氧气的质量。 4.理解“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 例如,有的同学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由于2≠2+1,所以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的错误就在于将“质量守恒”等同于“分子数守恒”。 5.理解守恒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裂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变化,所以质量守恒。 6.理解变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有些量发生了变化,有些量则不变,而有的量则可能变也可能不变。根据前面分析可知:(1)不变的量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各物质的总质量;(2)发生变化的量有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3)可能发生变化的量是元素的化合价和分子 的数目。如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而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最新版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12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准备科技类报刊杂志,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 2、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分发科技类报刊杂志。 3、学生开始阅读,作好记录。 4、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受。 5、通过阅读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通过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了学活动反思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提出的一部分问题我不能准确的回答,还需努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3.26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分头收集资料。 2、整理资料,准备知识竞赛题。

3、开始活动,采取抢答,必答的方式。 4、小组评比,总结活动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活动反思 时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9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五年级同学讲解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所需材料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 2、分组准备材料,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教师适时指导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小组互评作品。 5、完善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动手、动脑、互相合活动反思 作的能力。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4.23 指导老师 活动内容科学幻想手抄报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过程: 1、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利用网络或科技类报刊杂志搜集资料。 2、学生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制作手抄报。 3、展览手抄报。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一) 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不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B.水汽化变成质量相同的水蒸气C.KMnO4受热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小D.CO还原氧化铜后固体质量减小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12g碳与3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0g二氧化碳 C.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使用密闭容器D.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则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4.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 g A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g B.32g C.22g D.12g 5.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A.12g B.44g C.56g D.100g 6.加热15.8克高锰酸钾,当产生0.8克氧气时,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A.锰酸钾、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C.高锰酸钾、锰酸钾 D.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7.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8.若有化学反应2A2+B3=2C,且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3,则当8gA2与足量的B3完全反应时,生成C的质量为( ) A.20g B.14g C.17g D.8.5g 9.在反应A+3B=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22:9.若4.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是: A.16︰9B.1︰1C.13︰6D.44 ︰23 10.在反应2A十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和44.若2.6gA 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得质量比为()A.4:9B.8:11C.10:11D.31:44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吹肥皂泡 活动过程 1、你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你知道肥皂泡能吹多大吗。 2、取三份洗涤灵,加一份甘油加入15份自来水,搅拌之后就可以吹出又大又园的肥皂泡来。

3、吹圆泡:用塑料管蘸一点肥皂水,让塑料管与地面成45度角,慢慢向塑料管中吹气一个又大又园的肥皂泡就吹出来了。 4、水滴膜穿:在桌上吹一个大肥皂泡,用烧杯盛一些肥皂水,从肥皂泡的顶部浇下,水穿入了肥皂泡,肥皂泡却不破。 小结物体是由非常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肥皂水内部的分子之间吸引力特别大,因此能吹出泡来。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切不断的冰块 活动过程关于热的知识,做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根细铁丝,两头吊上重物,将铁丝挂在冰块的中间。 发现:铁丝逐渐切开冰块,而冰块却始终不能分成两半。 实际上是切成两半后,又重新冻结在一起了。 思考:滑冰时,刀刃下面的冰迅速融化,刀刃过后,又迅速冻结。 小结铁丝太细,在冰块分开后又迅速冻结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贴翅标本 活动过程 1、制作工具和材料:小镊子,剪刀、塑料垫纸,透明胶带,白色卡片纸和各色电光纸。 2、制作步骤和方法

先用小镊子在翅的基部把四个翅轻轻掀断,放在一旁备用。然后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一段,使胶面朝上,粘好以后,用镊子把胶带的两端从垫纸上掀下来,把两端边缘剪齐,并且用镊子的钝端把边缘压实,贴翅标本就制成了。 小结学生学会剪翅制作标本,学生增长了见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人造彩虹 活动过程夏季、雨后初晴时,天空常常出现一条绮丽缤纷的彩虹,这七色彩带是怎样产生的呢? 1、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放一杯水,使阳光透过杯子照射到地板上的一张白纸上,看看纸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明亮的阳光下放一盘水,将一面镜子竖立在盘边并对着一面墙,看看墙上,产生了什么? 3、在一间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一块三棱镜或一个玻璃奶瓶,注意墙上产生了什么? 小结当光线以某一角度透过玻璃或水时,就产生了折射。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静电花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江西新余市第五中学江中根 一、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实验验证:(1)白磷的燃烧;(2)Fe和CuSO4溶液的反应等 注意: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充气的气球装置要考虑浮力因素,虽然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但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反应后托盘天平并不平衡。 二、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扣住关键词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因而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即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的理解为“反应物”因为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某些物质的过量”问题,没有参加反应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 (3)“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4)“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5)“质量总和”:指各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或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另外,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而颜色、体积、热量等的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内。 三、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可理解归纳为“三个守恒、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三个守恒: (1)(宏观上)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微观上)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3)(质量上)质量守恒:反应前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物质的总质量。 两个一定改变: (1)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重”、“减轻”和“不变”现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

再谈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再谈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体系体积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探究性实验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是以实验为载体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作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式。打破“明确问题、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模式,采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验证结论”的模式。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基于原材料安全、规范等因素考虑,所安排的“学生实验”大多数是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由教师提供实验试剂与仪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这种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建构。为此根据客观条件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将一部分验证性的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应按照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展开,而且不要局限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几个实验,要充分开发学生思维,实验的设计可以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更多地脱离课本。 一、本实验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本实验的设计起因是由于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单元教材的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想用气球收集生成的气体,并实际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侧,于是引发了对体系体积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讨论。本实验,通过化学反应使体系的体积变小,天平指针偏向左侧,从而,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实验原理的教学和实验的科学性教育,形成事实求事的科学态度。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参与热情高这一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转变。 二、本实验包含的科学方法 1、观察与分析:针对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时天平指针偏向右侧的现象,分析原因,拓展思维,引出了对体系体积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讨论。 2.调查与讨论。调查与托盘天平使用有关的知识,了解浮力、体系体积改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探究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规范实验操作,达到探究科学知识的目的。 4.问题讨论法。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三、本实验过程采取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自主探究。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欲,自主获取感性认识。 3.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每2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拓展思维,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裹在皮蛋壳外固体的成分,他们从资料和网上查找到腌制皮蛋的原料和方法,发现多是将灰料(一般含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等)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下面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协助完成相关实验。 (1)向烧杯中加入研碎的皮蛋壳外的固体,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 ) A. CaCO 3 B. Ca (OH )2 C. CaCO 3和Ca (OH )2 D. K 2 CO 3 为分析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 (2)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 ) A. NaCl B. CaCO 3 C. 碳酸盐 D. K 2 CO 3 (3)乙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于是认为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Na OH 等碱类物质,你认为乙同学的看法( ) A. 正确 B. 不正确 (4)为确证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A. 向溶液中滴加HCl 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 B. 向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由灰料的成分可以看出,生石灰溶于水后会生成微溶物Ca (OH )2,而溶解的Ca (OH )2可与纯碱(Na 2CO 3),草木灰(主要成分K 2CO 3)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 3沉淀;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冒气泡;Na 2CO 3和NaOH 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在检验NaOH 时,应先除掉Na 2CO 3,以免干扰。 答案:(1)C ;(2)C ;(3)B ;(4)B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和应用的一些“小Case”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和应用的一些“小Case” 【摘要】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问题预见大智慧,本文从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出现的问题出发,解决学生在细节的把握上常出现的“小Case”,从而帮 助学生学习博大而精深的质量守恒定律,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不守恒”现象守恒实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0-01 一、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定律内容让学生记住比较容易,但要真正理解还有很难,同时质量守恒定律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最后一段话表述了这样一种哲学信仰:“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 铁的必然性毁灭,……,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所以质量守 恒定律又叫物质不灭定律。 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比如判断某个现象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只需要判断该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只要是化学变化,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理解“参加反应”的涵义:对于反应物来说,一定要强调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一定不要把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催化剂或反应剩余的物质)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 3. 理解“反应生成”的涵义:对于化学反应后物质来说,一定要强调是指“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原来就有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中。 4. 理解各物质质量总和: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物质,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如果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称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和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会发现反应后剩余物质量减轻,在学生的认识中就会出现“不守恒”的现象。实际上这个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只是因为在敞口容器实验(图1),气体逸散,质量未被称量,如果改进实验在密闭容器(图2)中进行,称量 到气体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仍相等;同样,白磷燃烧的实验仍需要在密闭容器(图3)中进行。若选择有气体参 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我的课题思路是从建立一个科学探究入手,先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要点,并辅以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熟练应用。 三、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是否发生改变?是 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建立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 [收集证据]根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Array实验一:白磷燃烧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思考:①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 ②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二: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

装 装置一装置二 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碳酸钠粉末,小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用镊子将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塞好带导管的胶塞。 (2)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 (3)倒转锥形瓶,使小试管中液体流出,二者反应,观察现象,并记录。 (4)待反应停止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思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根据上述实验,聪明的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 [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若要证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设计的实验应满足什么条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其他生成时应注意什么? 【课堂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变化。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少 C、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A卷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 A . 眼 B . 耳 C . 口 D . 鼻 2.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 竹的倒影 B . 水面“折”枝 C . 手影 D . 镜中花 3. (2分)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的声音,这主要是

因为() A .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 .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 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 D . 饼干太干了 4. (2分)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因病而摘除子宫的女性() A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无生育能力 B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 C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D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5. (2分)不同水份条件下的生物为适应当地水份供给的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份过多环境而引起的() A . 仙人掌的叶刺 B . 大榕树茎上长出的“气生根” C . 骆驼的驼峰 D . 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6. (2分)在生产实践中,常用嫁接、扦插等方式进行繁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繁殖速度快 B . 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 . 经济成本低 D . 可以大量繁殖 7. (2分)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

专题十三--探究题(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 沭阳银河学校 1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计远大于O 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 却远多于Mg 3N 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 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 4Cl NaCl Na 2SO 4l H 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 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解题指导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初中化学解题指导质量守恒定律的 理解与运用 复习辅导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二中丁照明 一、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实验验证:(1)白磷的燃烧;(2)Fe和CuSO4溶液的反应等 注意: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充气的气球装置要考虑浮力因素,虽然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但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反应后托盘天平并不平衡。 二、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扣住关键词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因而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即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的理解为“反应物”因为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某些物质的过量”问题,没有参加反应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 (3)“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4)“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5)“质量总和”:指各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或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另外,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而颜色、体积、热量等的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内。 三、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可理解归纳为“三个守恒、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三个守恒: (1)(宏观上)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微观上)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3)(质量上)质量守恒:反应前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物质的总质量。 两个一定改变: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第1-2节复习(word版 有答案)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第1-2节复习 1. 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 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 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 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如下,试管体积为 40mL,实验前夹紧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在20mL刻度处。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夹;②白磷燃烧 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 12mL;④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结果偏大;⑤实验时如 点燃白磷,便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 动;⑥实验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B)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后就能燃烧 4. 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D) A. 缺乏氧气 B. 火柴棍的着火点升高了 C. 缺乏可燃物 D. 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5.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 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6. 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 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D) 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 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7.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实验装置的缺点是反应生成的白烟会污染空气(写一点)。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④(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

质量守恒定律

河南省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一、命题落点 1.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能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下列题型: 1)、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2)、确定某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3)、确定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4)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5)、配平化学方程式 6)、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知识网络:

三、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注意是“化学变化”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不包括物理变化。 例1:将100 g酒精和50 g水混后后得到150 g酒精溶液,由此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解析:酒精和水混合,这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不变,但它在初中范围内认为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注意是“质量定恒” 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方面的守恒,如:“体积”、“重量”等方面不一定守恒。 如: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CO + O2 2CO2,这个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质量是守恒的,从体积方面来看,在相同条件下是2体积的一氧化碳和1体积的氧气发生反应,只能生成2体积的二氧化碳,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有的反应体积可能守恒。 3、注意“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 这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的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指反应后新生成的,不包括原先就存在的。 例3:11 g碳和33 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 g二氧化碳,对吗?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所用的化学反应,其生成物均没有气体,这似乎是一个缺憾。 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装置 取两支相同的具支试管,用乳胶管将其支管连接起来,当中夹上正水夹。在一支具支试管内注入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试管口套上内盛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小气球并用胶条二次密封。另一支具支试管内盛1cm高的干涸河沙,在实验前放入—颗白磷。用挤瘪的小气球套在试管口上,用胶条二次密封。 2.实验操作及现象 将连接好的具支试管放在小试管架上,试管架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均。然后,取下试管架。将小气球内的二氧化锰抖落于具支试管内,迅速产生的氧气会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将气球鼓圆。反应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从头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均。由于浮力的作用,天平已不能保持平均。再次取下试管架,打开止水夹,用手挤瘪装氧气的气球后夹上止水夹。将盛装河沙、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白磷在试管内会燃烧起来,冒出深刻白烟,同时管口的气球迅速瘪了下来,燃烧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起再次放到天平上。此时,由于浮力的消 失,天平会恢复平均。 3.实验操作注意: 为使气球能鼓起产生浮力,又能瘪下去使浮力消失,具支试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和浓度都不应过大,另外,还可在盛装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及连接用的乳胶管内预先填塞氧气,赶尽空气。 4.实验现象解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总和。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产生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气球鼓起,排开了一部分空气,产生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浮力,使得天平不能保持平均;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内压强减小,气球瘪了下来,产生的浮力随即消失,天平始得恢复平均。 本实验设计体现了物理、化学知识的融合。可供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后,探究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时的课题时使用。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实验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①密闭体系中白磷燃烧,由于反应后没有生成物逸散,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由于生成物没散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教材又安排了后续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由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扩散,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设计改进实验装置,让产生的二氧气体不扩散出去而留存在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应该相等。但直接用橡皮塞生硬塞紧瓶口,可能由于气体的生成,气压增大,橡皮塞可能被冲开,实验失败且不安全;若橡皮塞上插入绑有气球的玻璃管,由于气体的生成,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实验结果会出现偏差。 【实验原理】 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烧杯内碳酸钠粉末和注射器(不宜用分液漏斗)注入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烧杯、广口瓶内装入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由于产生的气体被混合液吸收而没有逸散出容器,也不至于冲开橡皮塞或导致气体膨胀产生浮力。称量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量总和相等。 【改进优点】 整套装置方案,简洁流畅,操作简便安全,干扰因素少,用电子秤显示读数便捷且可见度高。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充分且现象明显。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定量体会和理解一切化学反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附1:【实验装置图】 附2:【实验仪器药品】 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设计意图】验证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散出去,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原理】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用品】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实验操作】 1、广口瓶底装入适量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小烧杯中装入碳酸钠粉末。盖紧瓶盖密闭,用注射器抽取约20毫升稀盐酸并插入橡皮塞。 2、用电子秤称量整套装置及药品的质量并读数。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计算题专题练习卷 浙教版

2010学年第二学期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 科学期末复习计算题专题练习卷 1.2011年4月,上海工商部门查获用柠檬黄色素染黄的“染色馒头”。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为C16H9N4O9S2Na3,外观为橙黄色粉末,可添加于饮料等食品,但用量有严格限制。 (1)柠檬黄色素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2)柠檬黄色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H= 。 2.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 级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 故。(1)日本核电站扩散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 -137。碘-131是碘的放射性,人体甲状腺吸收碘 -131后可造成辐射损伤。 (2)预先服用碘片,可以阻断人体甲状腺对放射性碘-131的吸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用于防辐射的碘化钾(KI)片的使用方法是:成人一次性摄入碘化钾130毫克,24小时之内不可服用第二剂。“补碘防辐射”一度引起国内各地抢购加碘盐的风潮,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若每千克碘盐添加碘酸钾53.5毫克,要达到和服用碘片同样的效果,一个成年人一天约需要吃下(结果保留整数)千克加碘盐。 (3)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特定情况下,服用碘片虽可以减少辐射危害,但如果长期过量服用碘化钾,可能造成的疾病是。 3.(某钙片的标签如右下图所示,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 含有钙元素。(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错 误。(2)为测定这种钙片含钙量,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 已称量的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烧杯和 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右下表: ①请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 ②你认为应该建议厂家如何更改标签? 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

九年级上册化学之质量守恒定律(基础) 知识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高清课堂《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科学兴趣小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名单

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科技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进行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科技教育,而对青少年来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正处在智力开发阶段,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对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养成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对于人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从国际教育的比较来看,在科技教育上,我们大多数亚洲国家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西方国家则更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科学的过程,通过探索式学习,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努力抓好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 二、活动措施 1.做好报名、时间和地点确定工作 初步设定科学兴趣小组人数约20人以内,由科学老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让学生自由报名,学校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活动地点设置在科学实验室,时间为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2.加强管理 为能更好地完成兴趣小组活动的学习目标,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守纪,讲究卫生,珍惜学习的机会和爱护学校的实验仪器。 3. 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过程中只适时的指导。 4. 以学生动手为主,理论教育为辅。

5.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科学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设计、制作小作品。 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思想,鼓励学生在制作和实验时有效利用废弃物。 三、活动内容 ①专题讲座 ②小实验 ③小发明、小制作 ④科学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活动。 四、评价 1.每次上课前让点名名,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发喜报)。 2.举行科学创新作品制作和实验技能展示,表彰优秀的学生(发喜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