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形态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西方人的建筑品味——对西方建筑形态的赏析

韩璐(园林二班)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把形、色、质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形成了新的建筑研究方向——建筑形态,“形”通常指物体的外在形状,“态”则指物体蕴含的神态,“形态”就是物体外形和神态的结合,可见建筑形态出了要获得美感,出了美观的外表,还需具备与之匹配的精神态势。

【关键词】:

西方建筑建筑形态建筑风格

正文

建筑是人为也为人的居住环境,各时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凝聚着当时当地几乎全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灵魂。通过探究西方的建筑风格,我们可以领略西方生活情趣、文化精神和审美风格。

1 古埃及和古西亚建筑

金字塔具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定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宗教信仰是金字塔

的催生剂,古埃及和古西亚通过恢弘的建筑来来反映权利的威武和显赫,企图在思想上达到帝国强化统治的目的。主要以石头为原料建造的金子塔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实。古埃及的建筑师运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是埃及金字塔富于立体感,棱角分明,成为经典。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照射在金字塔上发射出辉煌的色彩,像是古埃及人在诉说着对太阳神的敬畏。

2古罗马建筑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科洛西姆斗

兽场、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

马圆形竞技场等。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圆

形竞技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

罗马文明的象征。这里是为那些嗜血的

观众而建立的舞台,它们目睹了无数格

斗者及野兽的死亡。据说,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强迫数万犹太俘虏修建了这座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9万观众的庞大建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竞技场一直用于角斗和斗兽,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即使今天,站在圆形竞技场遗迹的附近,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两千年前疯狂的观众地动山摇般的呐喊。当年,古罗马着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竞技场中世纪时改成一个城堡,此后部分被毁,19世纪开始进行修复。罗马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着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建筑外立面高约50米,

分为四层。下三层开拱洞,每层八十个。外墙附圆柱:首层为陶立克式,二、三层分别为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上层墙面做出薄的科林斯壁柱,其间有小台挑出,上部檐口相应部分留有洞口,可能用于支承张拉幕顶的桅杆。

3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

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建

筑群可谓是中世纪建筑代表

之作。它们采用了柱式,但

不严谨。“它们既不追求神秘

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

的镇摄力量,作为城市战胜

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

公元11世纪时,比萨是海上强国。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纪念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正立面高32米。钟塔呈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分为8层。在这组建筑群中洗礼堂在主教堂的前面,与教堂在同一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这两个圆形建筑在空间上的大小、高矮、远近搭配得当,显得与主教堂十分和谐。比萨斜塔在建造时便已倾斜,是着名的斜塔。三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很强,丰富且有变化,但它的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它们都是用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绿色草地,色彩十分明快,草地上点缀着白色儿童雕像,显得亲切生

动,既没有宗教神秘气氛,也没有威严镇慑力量,建筑群给人以端庄、和谐、宁静的感觉。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时代是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反对神权,尊重人权的又一个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时代。罗马生彼得大教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代表是体现上述风格特点的典型实例。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Sancti Petri)位于位于意大利罗马的梵蒂冈城中,与拉特朗诺·乔瓦尼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和圣母大教堂并称罗马四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宏大的建筑,这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座落于罗马城西部的第伯河畔,位于梵蒂冈城的东南角。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其圆形中央拱顶直径达42米,拱顶尖端高达45米,构成了罗马城美丽的天际线。现在的圣彼得大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6万人。

圣彼得大教堂原为公元326到333年间由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于圣徒彼得的墓地之上,历经千余年后,终于破损不符使用。因此,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公元1447年-1455年)开始考虑重建,重建从1506年正式开始,前后120年,历经21代教皇,方于1626年彻底建成。其中融合了佩鲁兹、拉斐尔、布拉曼

特、米开朗琪罗,贝尼尼等伟大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大师的设计和建筑思想。最终成为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不仅建筑雄伟,内部结构宏大,其内外的建筑装饰也精美绝伦,留下了许多艺术大师的不朽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彼得》、《圣母怜子像》,贝尼尼所作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与圣彼得的宝座以及教堂外的圣彼得广场。

5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国会大厦是世界最

大的哥德式建筑物之

一,占地三万平方公

尺。矗立于泰唔士河

畔,气势雄伟,外貌典

雅。国会大厦内有一千间房间,自13世纪以来此处便是英国国会开会之处,也同时兼为国王宫殿。但于1512年发生大火后,英皇爱德华六世在1547年把它拨给下议院,从此成为国会大厦。这里的西敏寺大厅(westminster hall)建于1097年,是唯一剩下来的旧建筑部分,分上议院(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西敏大厅侧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大笨钟」(big ben)大笨钟每小时报时一次,钟声响起时远近可闻,且是十分准时,英国bcc电视台也是依据此钟报时。

国会大厦的平面基本是古典主义的格栅式。在纵横两个轴线的交点上设八角形的中央大厅。其南侧是上院,北侧是下院。两院都有大量的附属房间,包括办

公楼、餐厅、图书室、休息室等,使用很方便。大厦的正面朝西,因照顾一些旧建筑物而不对称。东面濒临泰晤士河,长达267米,是古典主义式构图,对称而整齐,细节表现了垂直式哥特建筑风格的特点。北端的大钟塔高96米,南端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两者的形式差别很大,强烈的对比造成了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变化丰富的轮廓线。大厦全用灰色石块建造,采取传统的拱券结构方法。国会大厦是泰晤士河上风景线的重点建筑物之一。

6折衷主义

巴黎歌剧院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

建筑艺术的经典。总建筑面积约11万

平方米,长173米,宽125米,通高79

米。地下部分是拿破仑三世皇帝的专用

通道和休息厅(后改建为巴黎歌剧院图

书馆)。美轮美奂,气势恢宏。正面一

层排列着巨大的拱顶、廊柱和一组组大理石雕刻,二层由一对对精美高大的希腊式圆柱构成,其间嵌以大型落地窗和凉廊。最上层是一大一小两个重叠的圆形楼阁组成的皇冠。剧院内部金碧辉煌、华贵浪漫,富有动感的宽大楼梯气度非凡,安装有自动升降设备的意大利式舞台凸显高雅时尚。所有厅室中精美的雕像、笔画、灯饰、柱饰等比比皆是。巴黎歌剧院虽历经风雨沧桑,但历久弥新,风韵犹存,至今仍深受巴黎人的欢迎。

建筑等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通过对西方建筑的研究,比较中西建筑文化的若干差异,可以看到

中西建筑风格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韵味。由此,要产生具有中国气派与民族风貌的建筑,就必须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把各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唐孝强:《西方建筑风格流变探索》

百度文库:《比萨大教堂赏析》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体系 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外建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的新型建筑有着 很多感悟,结合很多著名建筑进行了部分新型结构体系的介绍,总结了不同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张拉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社交、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建筑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其造型千变万化。当今建筑结构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需要,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是大体型、大空间、大跨度。如体育比赛场馆、会展中心、飞机场的机库与候机楼、文化艺术以及商业建筑等规模都很庞大,跨度也大。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结构中得到知识、启发和借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传统的和现在的彼此融合,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结构体系。目前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采用各类空间结构建筑的大型体育馆、飞机库、会议中心和展厅等,这些建筑的恢弘气势、优美造型。许多厂房、仓库等也采用了空间结构,实现了经济、合理的完美统一。 1 张拉整体结构体系 张拉整体结构可定义为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 拉单元组成的白支承、白应力的空间网格结构。它通过拉索和压杆的不同布置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互交织实现平衡。这种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且预应力值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张拉整体体系在拓扑学和形态学上是复杂的结构型

式,所以用一种有效的几何方式来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张拉整体体系可应用于城市雕塑、大跨度平面或曲面屋盖结构。张拉索网结构或张拉索壳结构的型式可为球壳、扁球壳、筒壳、旋转双曲面等。 张拉整体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充分利用拉索及压杆的单元强度,提供极大的刚度,适用于作为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结构。目前张拉整体体系主要是以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型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在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均有建成的工程实例。 2 膜结构体系 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形成一种作为覆盖结构的空间形状,并能承受一定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膜结构是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构体系。薄膜既承受膜面的张力,又可防雨、挡风,同时还可以采光。膜结构的建筑造型是结合结构构造的布局而产生的,力的平衡状态直接被表现在结构的形状上,从而使得膜结构成为一种建筑与结构自然有机结合的新型大跨度建筑。 (1)膜结构的特点 由建筑所用材料和其结构形式及其结构组成可知,膜结构具有如下明显的优越性: 1)跨度大、自重轻:在大跨度的结构中采用膜结构要比传统结构轻一个或几个数量级,且单位面积的结构自重与造价也不会随跨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

中外建筑史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浅析中西方建筑哲学文化的差异 引言: 什么是建筑哲学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艺术鉴赏三原则,“走着迂回的路径,从越来越逼近中心的圆周把建筑艺术的源流看一遍”;并通过对比,看看大陆东西两端截然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建筑中印刻着怎样的民族图腾与时代密码。 什么是建筑?古希腊人骄傲地说,建筑是那高高的卫城上俯视着整个城邦的神庙;中世纪教皇阴森森地说,建筑是我们在其中祈祷与赎罪的哥特式大教堂;路易十四优雅地说,建筑是我那金碧辉煌,集聚绅士名媛的凡尔赛宫……建筑,之于秦皇汉武便是那些宏伟大度、气吞山河的行宫苑囿;之于唐人宋民便是那些直插云霄的佛塔与信徒广聚的佛堂;之于明清才子佳人便是那诗意盎然,天人合一的精致园林。 哲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影响建筑产业和发展诸多因素中占重要位置。 一、东方的严谨统一与西方的纯粹洒脱 中国先秦哲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注重人际,追求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影响促使中国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最求整体的统一性。在历史上无论其实宏大的建筑还是小巧玲珑的院都表现整体的空间感。 秦始皇那辉煌绝伦的阿房宫也以成为世界宫廷建筑中的奇迹。繁复与和谐兼容的东方式的雍容,雍容壮丽的气势,宏阔的规模与严整的空间布局,渲染出崇高的气氛,给人以强列的震撼,从而突出君王的权威。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尊崇帝皇,重视王权的情结,足够的风度来彰显国威,盛世的风水也在潜移默化中熏出一种华丽的气派,身处其中的建筑师在其熏陶下更能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去满足时代的需要,迎合帝王的情感。借助木石砖瓦这些中原“特产”,浓缩于建筑艺术之中。这些建筑本身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表现方式,与古希腊人讲究的纯粹朴素、自然清明的潇洒大不相同。 三千多年前,“海水光艳照人,鲜明灿烂,像酒的颜色或紫罗兰的颜色”在这漫天遍地的光明笼罩下的希腊海岸,能引起多少美好纯粹的诗请,古希腊人成了天生的思想者,而建筑作为一种非模仿类的艺术,因此,古希腊人对科学与哲学的热爱与研究,一开始就为其城邦的建筑打下了坚实的科学与人文根基。他们发明了一种逻辑严密的建筑方式,以柱子的直径决定柱子的高度,以高度决定其款式。或是庄严沉重的多利阿式,或是轻盈的爱奥尼阿式,或是极具装饰趣味的科林斯式。再以款式决定础石和柱头,进而决定柱间的距离和建筑物总的布局。建造在这样一种思维之上的建筑,必然坚固而匀称,健全而和谐。艺术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天才们自发、独特而强烈的情感和灵感,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与这种民族精神完全一致。一种典雅大方、朴实自然的风度,一种纯粹得一清见底的美,在你的目光与其接触的那一瞬间便在你的心中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古希腊就像一件艺术品,精巧,完美,却脆弱得很。希腊神庙的自然与人文情结压倒了其宗教内涵。建于伯利克里黄金时期的巴特农神庙,像古希腊的自然界与人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种持久的平衡。它那些美得纯粹的立柱及其上的那些已有些班驳了的浮雕,让人看到刚强的力,脱俗高尚的气概,清明恬静的心境,一种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东方的庄严与西方的神圣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有机建筑的典范——西塔里埃森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有机建筑的典范——西塔里埃森 【摘要】:有机建筑是赖特的著名理论,但是赖特从未提供过有机建筑的完整定义。1894年,赖特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有机建筑原则,他认为一幢建筑应当像是从场地上自然生长出来,如果场地环境特征明显,建筑的造型应当与环境保持和谐。1938年,赖特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沙漠中建造了西塔里埃森,它是一所特殊的建筑学校,帐篷式的斜坡顶、未加油漆的红木屋架和倾斜的毛石墙与四周的山形互相呼应。西塔里埃森是按照自然法则建造的,不仅建筑本身是有机的整体而且与环境保持和谐,它把场地、材料、建造方法和建筑师的有机哲学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予以展现,是有机建筑的典范。 关键词:西塔里埃森,有机建筑,草原住宅 美国威斯康星州是现代建筑先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的家乡,1909年赖特的母亲在威斯康星州的春绿县(Spring Green)买了一块地,赖特在新购置的土地上创建了家园。赖特的母亲祖籍威尔士,赖特给春绿县的新家起名塔里埃森(Taliesin),用的是威尔士语,意思是“闪亮的山顶边缘”。赖特的住宅没有建在山顶而是山坡的最高处,山顶的边缘相对隐蔽,可俯视山庄全貌。1932年,赖特在塔里埃森创建了一所建筑学校,学校有点像中国早期的私塾,赖特把

这座学校称为“塔里埃森学社”(TaliesinFellowship),把学生称为弟子(Apprentice)。学校与众不同,学生入学无须考试,毕业时也不发文凭,学员在校期间半工半读,有点儿像工厂的学徒工。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学计划,实行即兴教学,边干边学,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于建筑。赖特认为,教育不应当在教室内进行,应当在工作中学习,劳动、吃饭、娱乐、闲谈、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学社的绘图室、学员宿舍、餐厅和小剧场都是1932年以后逐步扩建的,塔里埃森的建筑每年都要进行修改、扩建,不断完善,学员参加建校劳动,这是赖特重要的教育思想。 赖特夫妇曾于1927年1月访问过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Phoenix),当地的阳光和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威斯康星州春绿县的冬季则是既阴冷又潮湿,医生劝告赖特夫人,若每年冬季迁居菲尼克斯,避开北方的阴冷,赖特至少会延长生命20年。1936年赖特患了一次肺炎,促使赖特夫妇决定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内建立自己的塔里埃森分校。他们在靠近菲尼克斯的史考茨代尔(Scottsdale)买了800英亩(约324hm2)的荒地,背靠麦克道尔山(McDowell)、遥望天堂谷(ParadiseValley),当时四周几乎荒无人烟,设计图纸是赖特在现场的帐篷中绘制的,沙漠中的阳光强烈,白色绘图纸反射的眩光刺目,不得不改用深色的纸,赖特亲自绘制了设计图,1938年分校建成,命名西塔里埃森,时年赖特已70岁。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分析 班级: 姓名:

目录 一、摘要 二、正文 1、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2、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 3、当代建筑设计 三、总结

一、摘要 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和 谐统一。 【关键词】:中西方差异;传统文化;现代建筑 二、正文 1、中西方建筑差异比较 中西方的建筑的差异主要有材料、结构、布局、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就是三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为主。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这以建筑的关键。所以,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建筑便成了全靠石头建造的柱子支撑。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木材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木柱,屋顶等。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因为这些细节方面的不同往往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1]。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如下三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三)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姓名:樊菲菲 学号:101701010

每当看到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时,一种喜悦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对建筑产生了兴趣。这学期,我很高兴选择了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领略了更多建筑的美。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建筑的文化韵味。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还是上网看了许多建筑,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苏州园林。园林建筑和美景交互呼应,有一种古典美,无法用言语表达,就是感觉很美。下面我将以苏州园林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苏州园林历史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从最早东晋的辟疆园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园经验,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处。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她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不仅是因为苏州现今保存的古代园林为数众多,更是由于这里造园历史及其悠久。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苏州最早见诸历史书籍的园林,出现在春秋吴国营建阖闾大城之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此之后,造园活动几乎一直绵延不绝。尤其是在唐宋之后,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宦官因向往这里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而到此定居,从而带动了当地园林建设的发展。

时至明清,不仅“吴中富豪,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就是“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在如此普遍的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不仅当地园林数量激增,同时也促使造园艺术日臻完美。有人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来赞美苏州的园林艺术(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实非过誉之词。 苏州园林特点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

“中外建筑赏析”课程论文

“中外建筑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吉隆坡石油双塔赏析 姓名:邱泽新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时间:2012年5月2日

目录 目录------------------------------------------------------------------------------------------- - 2 -(一)吉隆坡石油双塔简介:--------------------------------- - 3 -(二)吉隆坡石油双塔的空间:------------------------------ - 3 -(三)吉隆坡石油双塔的外形--------------------------------- - 4 -(四)吉隆坡石油双塔的材料--------------------------------- - 5 -(五)吉隆坡石油双塔的结构--------------------------------- - 5 -(六)吉隆坡石油双塔的历史背景--------------------------- - 6 -(七)吉隆坡石油双塔的主要用途--------------------------- - 7 -(八)吉隆坡石油双塔的综合评价总结--------------------- - 7 -

(一)吉隆坡石油双塔简介: 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四高的大楼。 【建设地点】: 吉隆坡市中市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 【开工时间】:1993年12月27日 【竣工时间】:1996年2月13日 【占地面积】:40公顷 【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452米 【建筑层数】:88层 【结构形式】:高轧制钢梁支托的金属板, 钢筋混凝土 【建筑造价】:20亿马币 【投资单位】:马来西亚石油公司 【设计单位】:凯撒培礼建筑事务所·西泽配利 【建设用途】:办公 【英文名称】:The Petronas Twin Towers. 【别称】:佩重纳斯大厦、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国家石油双塔、双子塔 (二)吉隆坡石油双塔的空间: 建筑设计KLCC计划区共占地超过100英亩,第一阶段工程除了兴建国油双塔楼之外,还包括了50层楼的安邦大厦(Ampang Tower)、一座广达 14万平方公尺的购物中心、 30层楼的挨索大楼(Menara Esso)、拥有645个房间的吉隆坡东方文华酒

中外建筑史 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和陵墓,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新的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建立,经济趋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故而有能力修建起规模空前的宫殿、陵墓、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等,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 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但同时也走向衰微。著名的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中国古代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规划思想在此得到了最完整、最精彩的体现,其建筑群体布局艺术可谓臻于化境。始于商周时代的中国园林,至明清时也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西藏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以汉民族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而称颂于世。这种建筑风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鲜明而一贯的特征: 它以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形式和外观造型,常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抬梁式”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右基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屋矮柱和短梁,构成“一品”木构架。在平行的两品木构架之间用横向联系的“枋”联络“柱”的上端,产在各层梁头和短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90度直角的檀,起联系构架和承载屋面重量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型平面,同时也可以组成三角型、正方形、多角型、圆形、扇形、万字形等特殊平面的建筑。由于这种“抬梁式”建筑的木构架类似“框架”,建筑物上部分荷载沿梁架、立柱传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不承受荷载,这就赋予建筑以极大的灵活性。室内空间可用各种隔扇、门、罩、屏等分隔空间,并随需要安装或拆卸。 由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特征看,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面。台基——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相结合增架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如故宫太和殿及天坛祈年殿的台基,前者显示了皇宫难以企及的尊贵;后者则表现了祈天建筑的高耸云霄、与天相通的气度。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有一种称为“斗拱”的构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斗拱”,实际上是用短木块,木枋所组成的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明清时期斗拱逐渐蜕化,成了柱网与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中外园林赏析论文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尝试 ——南苏园欣赏与批评 南苏园是我校西南一隅学术活动中心后的一处江南园林,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交大为数不多的具有较浓厚人文气息的景观之一。然而,由于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封闭的管理方式,交大学生很少了解其情况。2012年11月1日,我们一行人在老师带领下,前往南苏园考察。 一,基本情况 南苏园属于南方园林,人工山水园林,按照中国古典园林样式兴建,中国园林的四大要素:建筑、水体、山石、植物,在园中均有体现。园子占地面积不大,除去功能性较强的学术活动中心会议室,余下的几乎是几步路就可以逛遍。这也体现了江南园林“轻盈淡雅”的特点,这在交大广阔的校园中,也是很有特色的。园子挖有一池,号河从园边流经。南苏园现在基本作为学术活动中心的附属空间,且看上去并未受到精心打理,实为可惜之处。 (图1 南苏园一景) 二,建筑 南苏园建有舫、亭、廊、堂、阁等中国古典建筑,以及一些半古典半现代的会议建筑。规划者似乎力图让古典的园林发挥一些现代的作用。 入口处是现代气息较浓厚的会所,掩映在河畔垂柳之中。(图2) 园中建有一座蔚然舫。(图3)分为前厅和后厅两部分。比起一般的舫,还是有所简化。然而飞檐斗拱,映入水中,还是趣味无穷的。 园中建有鸳鸯亭,还有普通的四角亭。其中鸳鸯亭与画舫隔水相望,亦是情趣盎然。(图4)

园中花窗、门洞的设计,亦是体现出一种“隔”的效果,走在其间,颇具韵味。(图5) (图2 河畔功能性较强的会所) (图3 蔚然舫) (图4 鸳鸯亭与画舫隔水相望)

(图5 花窗:框景手法的运用) 三,理水与置石 理水是园林中各种水景的设计建造。水是造园的重要元素,古人常把水比作园林的血脉,“有水则活”。 南苏园体量较小,全园环绕小池而建,属于“聚”的布局手法。在入口处,是以号河分隔,辅以亲水植物柳树,杨柳依依,为游人营造出一种私密感。人工建造的小池以土岸为主,兼有石岸,以植物掩蔽水岸,试图营造出幽深的意境。遗憾的是,水中较为空虚,所置湖石亦毫无特色。(图6) 园中置石除湖中置石外,岸边亦有置石,采用散置手法,所惜置石皆乏善可陈。 四,花木配置

中外建筑与艺术论文

考试序列号__54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岭南建筑与艺术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技术与艺术 学院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1班学号 3113002040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2015年4月25 日

建筑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自身创造的物质环境,同时又是精神文明和综合艺术的承载体,是社会文明演变与历史发展的积淀和见证。建筑的创造与发展,建筑体系的构设,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人文意识的制约。因此,一个地方的建筑必然包含着这地方的历史文化。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来谈岭南建筑中的岭南文化,就像是班门弄斧一样,虽然从建筑中会或多或少的感受出一些文化气息来,不过也不过是浅显的认识罢了,因此只能称为“初识”。岭南位于中国南方,因在南岭(又称五岭)之南得称。岭南地形复杂。广东背靠五岭,面向南海,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广东境内,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还有岛屿与漫长的海岸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5.5%,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粤西的内陆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是造成岭南建筑形制上多元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防雨、防腐是共同的要求,以后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不论是木、石、砖结构,都十分注意抗击自然袭扰功能。气候条件对岭南建筑注重通透的共同风格特色,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历代的建筑记载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变迁的的特征和内容。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通过其形态、风格、价值以及与周围的空间形象表征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寄托环境所渗透和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岭南不仅是我国改革

建筑赏析论文

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名称:现代建筑结构赏析 任课教师:李琨 题目:论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 学号:ACC08056 姓名:杜怀志 年级:08级 专业:会计 提交日期:2011年6月12日评语: 成绩:评卷人:

论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 杜怀志 ACC08056 摘要:迪拜塔作为目前世界第一高建筑,不仅是在实际用途和数据上都是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我们在赞叹其雄伟磅礴气势的同时,也需要一些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字:迪拜塔、钢结构、世界第一高 正文: 迪拜塔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阿联酋政府所决策修建的,而迪拜塔作为世界最高建筑的落成,也为当地的旅游和世界品牌影响做出了贡献,也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最耀眼最璀璨的明珠。 建造背景: 迪拜市也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被誉为海湾的明珠。迪拜经常以奢华但构思巧妙的建筑吸引人们的目光,从比较早的七星级帆船酒店,到模仿地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世界岛”,再到热带沙漠中的“雪穹”滑雪场,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迪拜塔是由迪拜酋长国政府决策,由SOM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内部则由乔治·阿玛尼设计,建造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SOM 设计事务所以设计世界超高层建筑闻名于世,例如: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与纽约市的自由塔;而乔治阿玛尼更是世界奢侈品牌——ARMANI所创立,这两家的合作正所谓强强联合,使得迪拜塔不仅仅只是高度上是世界第一,其内部外部的装修和设计理念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2010年1月4日当地时间晚8点(北京时间夜12时)举行落成启用典礼,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迪拜塔”在烟火的点缀下正式亮相。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以阿联酋总统、阿布扎比酋长谢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的名字将“迪拜塔”重新命名为“哈利法塔”。 建造过程: 于2004年9月21日开始兴建,2007年12月开始使用钢骨结构,之后在没有用到混泥土结构,于2009年1月17日以最终高度828米(2717英尺)封顶,在上万名工人和各种高科技建筑器材的共同努力下,以最快每3天一层的速度层层拔高,成为目前世界第一高建筑,打破美国KVLY电视台曾经创造的628.8米,创造新的世界记录。成为迪拜旅游的又一大亮丽的风

《中外建筑史》论文格式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民的监督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原有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性、高效性、有限性、责任性和科学性等特征。它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自身完善的现实需求,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队伍建设者,在真正意义上确立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从而推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民的监督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原有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性、高效性、有限性、责任性和科学性等特征。它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自身完善的现实需求,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关键词:特征必要性必然性构建

Abstract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ittle, t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the role that primary government act has not adapte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The role that primary government act has not adapte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 ittle, t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T 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ittle. Keywords:character necessity inevitability establish

著名建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769087.html, 著名建筑论文题目 一、最新著名建筑论文选题参考 1、民国著名建筑道胜堂的建筑设计理念与空间特征 2、温文儒雅,学者风范──怀念前辈著名建筑专家王华彬 3、以色列著名建筑档案将返回国内 4、西班牙著名建筑——圣家族大教堂 5、游世界著名建筑的发现 6、破解建筑难题助圆“中国梦”——记我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刘建华的建筑业绩 7、参观日本著名建筑后的几点体会 8、世界著名建筑的“三角”情结 9、中国古代著名建筑 10、外国著名建筑简读 11、建筑潮流--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作品集(2)(精) 12、世界著名建筑的“三角”情绪 13、著名建筑物战争历险记 14、与现代建筑同行——著名建筑大师冯·格康 15、别具一格的海外著名建筑 16、3D纸模小玩具. 著名建筑 17、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18、世界著名建筑群. 2 19、世界著名建筑群. 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769087.html, 20、图说中国100处著名建筑 二、著名建筑论文题目大全 1、世界著名建筑 2、国内外著名建筑奖的运作模式研究 3、天坛著名建筑的另类解读 4、世界著名建筑博览 5、哲学的建筑化过程——介绍著名建筑理论家Peter Eisenman的作品及理论 6、日本著名建筑杂志“新建筑”迎来创刊85周年 7、简评《交叉视角:欧美著名建筑与城市院校动态访谈精选》 8、世界著名建筑“石”姓多 9、世界著名建筑的“三角”情结 10、360°儿童情景立体纸手工--著名建筑 11、中国西部著名建筑施工企业精心筑楼诚心交友 12、用建筑诠释和谐与美丽——专访著名建筑设计专家钟训正院士 13、专家带你看建筑--美洲著名建筑 14、专家带你看建筑--欧洲著名建筑 15、欧洲著名建筑 16、专家带你看建筑--中国著名建筑 17、美洲著名建筑 18、中国著名建筑 19、世界五大著名建筑火灾案例

中外建筑史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一部热播的《乔家大院》,落日、高墙、秋千……镜头里弥漫着浓浓的黄土气息,回味了那个时代的商海传奇。山西的四大院落在外人眼中也可以算作一个三晋的奇迹,然而奇迹的缔造者并非仅仅这四个家族,三晋的大地上盛开的庄园大院就是个很好的见证,乔家大院只是作为一个代表。作为一名地道的山西人,我很骄傲我从那里走来,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一处有着相同气魄的常家大院,向来访者倾诉着她无尽的沧桑。 明末清初,腰缠万贯、发达富裕的商人们发家后荣归故里,为光宗耀祖,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修建宅院。山西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的抱负,逐利四海的气概,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200余年,成为富甲海内的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的第一世家。此时的九世常万殆、常万达兄弟的事业如日中天,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宅第修建的浪潮之中。此时的建筑,无论在建筑规模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在居民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功能复杂,要容纳家族所有人员及仆人的一切日常起居活动,且组合单元均以四合院落为主,所以习惯上称为“大院居民建筑”。常家大院就是基于此基础而建立的,“乔家一座院,常家两条街”的说法就足以证实它的规模之宏大了。整个常家大院建筑群分布在南北、东西两条街旁,占地二百余亩,房屋1500余间,仅楼房就达40余幢。可惜的是目前仅剩余九个院落、六百余间房屋还基本完好,其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从残垣断壁中依旧可想像它当初的恢弘。 凡是到过常家大院的观赏者,都会从那鳞次栉比的屋舍,相映成趣的楼厅台阁和天井花园之中感受到当年晋商的雄厚经济实力;都可从主题建筑中感到那种雄浑方正,而附属建筑又是那么的灵秀绮丽,还配有南国的园林,简直给这个北方庭院增色不少;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和梁、栋、栏上的彩绘,又向人们展示出清代建筑艺术的精美。然而这只是表象,常家大院的建筑群里蕴含着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 那个时期山西的多数大院,都是外出的人们经商赚了钱陆续兴建起来的。然而常家大院却与众不同,它注重了一个“儒”字,号称中国儒商第一家。儒商结合,儒商相长,是常家大院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常家大院的主要特色所在。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渗透在这大院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把“儒商”这一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常家大院处处洋溢着方正的儒学风格,这种风格集中体现在建筑物中轴线的固定不移上。宅第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贵和堂”。正院呈三进式,皆以方正的四合院为主体,在使用上充分展现了儒家礼仪中内外有别、上下有序的原则。就连室内陈设,也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观念。总之,舒展的建筑、敞阔的街道院落与园林中楼台亭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楹联匾额碑帖字画比比皆是,处处体现着儒商是假的儒雅之气。 从整体的布局来看,常家大院讲究方位端庄,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传统中“辨方正位”的思想,以雄浑方正的主体建筑为主,每个正院均分为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篇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但其附属建筑却充分显示了南园建筑的“灵动”,使这座庄园在“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欣赏常家大院,首先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就给人以富丽华贵、宏大磅礴之美,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屋舍还是牌楼,甚至亭阁都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之感,让人感受着那种传统的对称之美;虽然常家大院浩大,建筑数量众多,但是这众多建筑却有着整体的统一之美,而建筑整体于自然和人又有着一种和谐之美。再看建筑中的艺术性的运用更是匠心独运,画

著名建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769087.html, 著名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一、著名建筑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给仿造著名建筑的大学一些掌声. 《教育与职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34期.刁博. [2].重新创造城市——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访谈. 《城市观察》.2012年5期. [3].游世界著名建筑的发现. 《数学小灵通(56年级)》.2015年1期.王冠. [4].破解建筑难题助圆“中国梦”——记我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刘建华的建筑业绩.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年5期.高扬. [5].祝贺著名建筑声学家王季卿教授八十寿诞. 《声学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6期.钱梦騄.葛剑敏. [6].“丽江瑞吉很接近我的梦想”著名建筑设计师高文安访谈. 《大众汽车(汽车旅行)》.2013年12期. [7].城市岂止没格调——访著名建筑艺术家张祖刚、孙成仁. 《艺术评论》.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7期.李薇薇. [8].西方美术史的先行者瓦萨里以《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画家和雕刻家传记》为例.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10期.黄琳. [9].世界著名建筑的“三角”情结. 《初中生辅导》.2014年19期.朱秀兰. [10].国内外著名建筑奖的运作模式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29期.王斯宁. 二、著名建筑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e2769087.html, [1].关于日本著名现代建筑家槙文彦作品系列的分析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符晓风.设计艺术学(现代建筑)上海大学2010(学位年度) [2].美国波士顿贝肯山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顾方哲.文化产业管理山东大学2013(学位年度) [3].韩国当代建筑初探——以金寿根为例. 作者:秦玉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东南大学2006(学位年度) [4].景观建筑在旅游风景区中的应用.被引次数:3 作者:刘飞.水利工程山东大学2007(学位年度) [5].创造·适应·变化——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解读. 作者:宋炯.建筑设计及理论湖南大学2001(学位年度) [6].建筑表皮材料的表现力研究. 作者:郭立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南京工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 [7].适应丘陵地形的建筑功能性剖面设计研究. 作者:徐昊.建筑学湖南大学2015(学位年度) [8].钢结构建筑技术与美学表现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陈元.建筑与土木工程江苏大学2012(学位年度) [9].建筑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系馆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李书音.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2007(学位年度) [10].刘秉忠与元上都.被引次数:2 作者:白斯古楞.历史学;专门史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三、著名建筑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建筑生态节能的宏观策略与实施技术体系. 卢求.刘飞,2005第五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2]才识明达智虑通晓:读陈明达先生著作有感(之一). 周学鹰,20072007年中国北京现代建筑创作交流会 [3]晶粒、细胞或皂泡的三维多面体模型评述. 刘国权.王浩.岳景朝,2008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