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柳永和周邦彦咏物词相关性的探讨

关于柳永和周邦彦咏物词相关性的探讨

关于柳永和周邦彦咏物词相关性的探讨
关于柳永和周邦彦咏物词相关性的探讨

第23卷第1期中国韵文学刊Vol.23.No.1 2009年3月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Mar.2009

关于柳永和周邦彦咏物词相关性的探讨

李锺振3

(梨花女子大学 人文学院,韩国 首尔 120-750)

摘 要 正如“周词渊源,全自柳出”之评,柳周两人的词有着紧密联系,对此笔者通过此前的羁旅行役词的考察已加以论证。吴梅曾说“柳词皆是直写,无比兴,无寄托,见眼中景色,即说意中人物”,针对这一观点,本文探讨柳永词尤其是咏物词中是否有寄托寓意之作,周邦彦的咏物词大部分是否都有寓意①,且有何具体寓意。论文中将两人的9首和28首咏物词分为纯咏物词、有寓意的咏物词、受柳永影响的周邦彦的咏物词等三部分,考察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通过考察可知,柳永填咏物词时偶尔寄托寓意,而且有意识地刻画意象,在其之后的周邦彦的词作无疑借鉴并承袭了柳永的作法。

关键词 咏物;柳永;周邦彦;寄托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09)01-0036-07

一 序言

咏物词最早出现于敦煌词,晩唐五代文人中偶尔也有人填写咏物词,这可从《花间集》常见的《杨柳枝》、《喜迁莺》、《月宫春》、《望梅花》等词调中见到。咏物词起源于南朝齐、梁时期盛行的咏物诗②,咏物诗除了吟咏事物本身外,还寄寓思想感情或身世遭遇。咏物词承袭了该传统。北宋也遵循了咏物这一传统,晏殊(991-1055)、欧阳修(1007-1072)等用小令写了几首咏物词,但却未能超越花间馀风。柳永(984?―1053?)最早用慢词写了《黄莺儿》、《望远行》等咏物词,苏轼(1037-1101)和周邦彦(1056-1121)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确立了北宋词咏物的传统。像这样,咏物词成为文人词的主要类型,而其中柳永和周邦彦是在北宋咏物词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两位词人。

夏孙桐(1857-1941)的《手评本清真集》中有“清真平写处与屯田无异,至矫变处自开境界,其择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这样的观点,蔡嵩云(1891-1944)《柯亭词论》中有“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词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特清真有时意较含蓄,辞较精工耳”的见解,这两位词论家的观点引发本人的兴趣,以前曾考察过柳周羁旅行役词的关系,但至于柳、周咏物词的相关性,词论家们几乎未曾论证,因此本文想在这一方面作一探讨研究。本文以柳、周各自留存的9首和28首咏物词为对象,考察并阐明其相关性。此外,考证吴梅先生认为柳永词“无寄托”的见解也是本文目的所在。

二 咏物词的传统和柳、周咏物词的出现

词的创作兴于酒令,不仅在歌筵和酒席上填写,而且也有奉和应制之作,因此带有社交性。咏物词的创作也无法摆脱这一制约。晩唐五代的咏物词未能摆脱这一习惯上的制约,因此词牌和主题的关系鲜明。即如《柳枝》和《杨柳枝》咏柳,《喜迁莺》咏黄莺,《月宫春》咏月,《望梅花》咏梅,《玉蝴蝶》咏

633

作者简介:李锺振,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担任韩中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唐宋

诗词研究。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8有“美成意馀言外,而痕迹消融,人苦不能领略”,通过该记述可加以推测。

曹道衡等,《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蝶,词牌上写的事物就是咏物的主体。例外的有毛文锡(913前后)的《接贤宾》咏舞马则是为应制和奉颂而写。

李白有三首《清平调》。这一作品可能为文人的初期咏物词。作品背景是天宝年间玄宗(685-762)和杨贵妃(719-756)赏牡丹时,李龟年欲唱旧词,玄宗召李白应制而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这一作品从多方面描写了春风中牡丹的富贵态,寄寓杨贵妃倾国之姿色,反映了咏物与寄寓的特征。此后用得最多的词调是咏柳的《柳枝词》和源于横吹曲辞《折杨柳》中的《杨柳枝》,这些多数为刘禹锡(772-842)和白居易(772-846)所填。花间词人和凝(898-955)和孙光宪(?-968)等各自留存了一首咏梅的《望梅花》。此外,庾传素的《木兰花》,张泌(930-?)的《胡蝶儿》,毛文锡的《喜迁莺》、《柳含烟》、《月宫春》、《巫山一段云》,孙光宪的《玉胡蝶》,文珏的《虞美人》,顾卞的《虞美人》等都是吟咏事物本身的咏物词。以毛文锡的《喜迁莺》为例可作以下分析。

芳春景,暖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隈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

锦翼鲜,金毳软,百啭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

闻声,惊破鸳鸯暖。

该词的最后两句寄寓思妇的怨情,但大体写的是鹦鹉本身的神态,作者和咏物对象之间关联较少,难有感兴。像这样的咏物方式经北宋初期到柳永的小令,没有呈现出什么变化,这也可以通过晏殊和欧阳修填写的大多数的咏物词得到证实。即晏殊在《睿

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中咏芙蓉,4首《渔家傲》都咏莲①,欧阳修用《少年游》咏草,2首《渔家傲》分别咏莲②、咏菊,以《浪淘沙》咏荔枝,几乎只是吟咏物体的本身。这种倾向直到柳永也未出现特别的变化。柳永填写了包括《木兰花》在内的8首咏物词,但几乎都是吟咏物体本身。像咏雪的《望远行》,其功劳是倡导以慢词形式填写咏物词这一风气,但仅限于触物起兴。与此相比,周邦彦将词发展到以咏物寄托情意的境地,为咏物词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转机。尤其是周邦彦在咏物词中所立下的功劳是通过抒怀将物体和赋情两者结合起来。由此从咏物词的发展来看,考察柳、周两人词的相关性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

三 柳永和周邦彦两人咏物词的相关性为了解柳、周两人咏物词的相关性,首先,就两人写的咏物词的词调和咏物对象进行比较。

柳永咏物词共有9首,其咏物对象及和主题相关的词句可列表如下:

表一③

号码词牌

对象

相关句

1《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黄莺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26《受恩深》

(雅致装庭宇)菊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

150《望远行》

(长空降瑞)雪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167《甘州令》

(冻云深)雪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180《临江仙引》

(画舸)荷□荷点断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别浦相逢。

185《瑞鹧鸪》

(天将奇艳与寒梅)梅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195《木兰花》

(翦裁用尽春工意)杏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196《木兰花》

(东风催露千娇面)海棠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凤颤。197

《木兰花》

(黄金万缕风牵细)柳

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7

3①②③《渔家傲》(咏莲)“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

盏,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晩,回头欲去心撩乱。”《渔家傲》(咏莲)“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雨笔露笺匀彩画,日炉风炭熏兰

麝,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惹,千条万缕萦心下。”

表一中的号码为《江村丛书?乐章集》之词作次序。

柳永吟咏了黄莺、菊、雪、荷、梅、杏、海棠、柳等8物,这9首中《望远行》、《甘州令》等是咏雪的词调,表现出对雪景甚感兴趣。

另外,周邦彦写的28首咏物词中,吟咏物体本身的共有6首,即咏白梅2首、咏梅2首、咏莲1首、咏桂花1首,此外,22首寄托身世、别情、恋妓、羁旅、仙境等寓意,其中寄托身世的词共8首,即凋谢后的蔷薇、梅(2首)、柳、月、雪(3首)等,寄寓离别之意的词共7首,吟咏梅、柳(5首)、雪等。而且,寓意为恋妓的词共4首,以荷花、梨花、梅、眼等为对象。此外,以春雨吟咏羁旅的忧愁,以中秋吟咏对仙境的憧憬,以残杏描写伤春女子的恋情。以上的内容根据词牌、咏物对象题材的不同,其相关句可列表如下:

表二①

号码词牌对象相关句

物本身6首42《丑奴儿》(肌肤绰约真仙子)白梅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

零落池塘。分付馀妍与寿阳。

43《丑奴儿》(南枝度腊开全少)白梅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

44《丑奴儿》(香梅开后风传信)梅雾湿罗衣。冷艳须攀最远枝。

78《蓦山溪》(江天雪意)梅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84《鹊桥仙令》(浮花浪蕊)莲瑶池一朵玉芙蓉,秋露洗,丹砂真色。175《醉落魄》(葺金细弱)桂花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

咏物中咏怀身世8首20《六丑》(正单衣试酒)

蔷薇谢

后作

残英小,强簪巾帻,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敧侧。

25《花犯》(粉墙低)梅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56《蝶恋花》(晩步芳塘新霁后)柳拟插芳条须满首。管教风味还胜旧。74《倒犯》(霁景)月念漂浮,绵绵思远道。

103《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雪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104《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雪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105《满路花》(金花落烬灯)雪

无言敧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123《玉烛新》(溪源新腊后)梅风娇雨秀。好乱插,繁花盈首。

咏物中别离7首

7《兰陵王》(柳阴直)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37《品令》(夜阑人静)梅旧携手处,花雾寒成阵。

52《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柳不待长亭倾别酒。一枝已入骚人手。53《蝶恋花》(桃萼新香梅落后)柳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

54《蝶恋花》(小阁阴阴人寂后)柳记得长条垂鹢首。别离情味还依旧。55《蝶恋花》(蠢蠢黄金初脱后)柳何日隋堤萦马首。路长人倦空思旧。114《三部乐》(浮玉飞琼)雪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

咏物中恋妓4首15《侧犯》(暮霞霁雨)荷花金环皓腕,雪藕清泉莹。谁念省。19《水龙吟》(素肌应怯馀寒)梨花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169《念奴娇》(醉魂乍醒)梅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178《看花回》(秀色芳容明眸)眼自笑指频瞤,知他谁说。

1首26《大酺》(对宿烟收)春雨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谷。1首98《满庭芳[锁阳台]》(白玉楼高)中秋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1首149《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残杏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通过上面的两张表,柳永的咏物词只有9首,咏物的对象也很有限;相反,周邦彦有28首,咏物对象很丰富,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寓意。将柳、周两人写的咏物词咏同一对象的作品数目比例列表如下:

83

①表二中的号码为《宋六十名家词?片玉词》之词作次序。

表三

对象柳永(9首)周邦彦(28首)作品比例

雪《望远行》(长空降瑞)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甘州令》(冻云深)

《满路花》(金花落烬灯)

《三部乐》(浮玉飞琼)

2∶4

梅《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丑奴儿》(肌肤绰约真仙子)白梅

《丑奴儿》(南枝度腊开全少)白梅

《丑奴儿》(香梅开后风传信)

《蓦山溪》(江天雪意)

《花犯》(粉墙低)

《玉烛新》(溪源新腊后)

《品令》(夜阑人静)

《念奴娇》(醉魂乍醒)

1∶8

柳《木兰花》(黄金万缕风牵细)《蝶恋花》(晩步芳塘新霁后)

《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

《蝶恋花》(桃萼新香梅落后)

《蝶恋花》(小阁阴阴人寂后)

《蝶恋花》(蠢蠢黄金初脱后)

《兰陵王》(柳阴直)

1∶6

荷(莲)《临江仙引》(画舸)荷《鹊桥仙令》(浮花浪蕊)莲

《侧犯》(暮霞霁雨)荷花

1∶2

杏《木兰花》(翦裁用尽春工意)《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残杏1∶1黄莺《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1∶0菊《受恩深》(雅致装庭宇)1∶0海棠《木兰花》(东风催露千娇面)1∶0桂花《醉落魄》(葺金细弱)0∶1凋谢后蔷薇《六丑》(正单衣试酒)0∶1月《倒犯》(霁景)0∶1梨花《水龙吟》(素肌应怯馀寒)0∶1眼《看花回》(秀色芳容明眸)0∶1春雨《大酺》(对宿烟收)0∶1中秋《满庭芳[锁阳台]》(白玉楼高)0∶1

通过上面的对照表,可知道柳周两人都吟咏了雪、梅、柳、荷(莲)、杏等事物,除此,柳永的咏物对象有黄莺、菊、海棠等,而周邦彦的咏物对象则有桂花、凋谢后的蔷薇、月、梨花、眼、春雨、中秋等。由此可见周邦彦咏物对象更为丰富,慢词数目也更多,在周邦彦的笔下,咏物词得到积极的创作。他的28首咏物词中有咏梅词8首,咏柳词6首,梅和柳是主要的咏物对象。

吴梅(1884-1939)在《词学通论》中说到“柳词皆是直写,无比兴,无寄托,见眼中景色,即说意中人物”,这一观点可作为参考,但柳永词尤其是咏物词中是否有寓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考证。另外,周邦彦咏物词的大部分有寄托之意,在此,将两人的9首和28首咏物词分为纯咏物词、有寓意的咏物词、受柳永影响的周邦彦咏物词等三部分,考察其影响关系。

1)纯咏物词

所谓纯咏物词是指仅仅描写物体本身,以不含寓意的词表达唱和游戏的特点。柳永的咏物词大部分局限于单纯的咏物,有《望远行》(长空降瑞),《甘州令》(冻云深),《临江仙引》(画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木兰花》(翦裁用尽春工意),《木兰花》(东风催露千娇面),《木兰花》(黄

93

金万缕风牵细)等7首①。而周邦彦的纯咏物词有6首,即《丑奴儿》(肌肤绰约真仙子)咏白梅、《丑奴儿》(南枝度腊开全少)咏白梅、《丑奴儿》(香梅开后风传信)咏梅、《蓦山溪》(江天雪意)咏梅、《鹊桥仙令》(浮花浪蕊)咏莲、《醉落魄》(葺金细弱)咏桂花等。

首先,在此对柳永的《瑞鹧鸪》(梅花)中的咏物方式作一考察。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胭脂细翦裁。 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

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在湘水写的咏梅词。上片写梅花盛开,下片写不知是谁吹起的羌管,逐风而来,在悠远的羌管声中梅花纷纷落地,铺满青苔。下片开头两句“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中以寿阳妆写出梅花的清纯,以“香腮”将梅花嫩红的花瓣刻划得形象生动,抒发对梅花的恋慕,这第2句用拟人法开始,勾勒得生动逼真,且富有创意。“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这样的句子融听觉美和视觉美于一体,创造出美的境界,让人回味无穷。柳永咏梅,采用拟人法,既生动又形象,但是没有将咏物主体和自身的遭遇结合起来,因此无法摆脱以旁观者的立场进行咏物这一局限。此外,《木兰花》3首就如钱鸿瑛所说,只是单纯的咏物。

周邦彦的咏梅词有小令《丑奴儿》(梅花)和慢词《花犯》(梅花)。下面看一下小令《丑奴儿》(梅花)中咏梅的方式。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馀妍与寿阳。

这首词也是只吟咏了梅花本身,和柳永词的填法类似。上片写梅色,突出其洁白和素雅,下片暗示梅香幽深,同时描写凋谢梅花在夕阳下的情状,隐约流露出对梅花的恋慕。这首词使用了各种类型的代字和典故,形象地加以模拟和拟人化,清新自然。不过,柳周的这两首词在咏物方式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异。

另外,柳、周两人各写了一首咏杏词。柳永以《木兰花》(翦裁用尽春工意)咏杏,周邦彦以《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咏杏。其咏物方式,首先看柳永的《木兰花》。

翦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

风亭月榭闲相倚,紫玉枝梢红蜡蒂。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

这词的上片中形象地写出杏花沐浴在朝霞中的情状,下片描写了杏花倚亭的姿态和杏子熟后落地的情景。仅仅以物体本身描写结束,没有任何的寓意寄托。但是,结尾2句中以想象的方式写出熟杏的命运,别有独到之处。与此相比,周邦彦《诉衷情》中淋漓尽致的描写和上面柳永的词多少有些差异。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这首词在描写未成熟杏子的酸味后,说到落地杏花雨迹斑斑,形象地刻画出伤春美人的愁绪。上片金盘中盛有略泛青色的紫杏,其中有一颗好似留有唇丹,维妙维肖地勾勒出杏子的神态。下片中杏花落于南陌,留有斑斑点点的雨迹,伤春之恨锁在美人眉间。上下片尽现‘不即不离’的妙味,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上片先写带有酸味的梅实,下片写出凋落的杏花的形态,颠倒顺序,对杏花的思念和春逝的哀伤更是曲尽其妙。这首词在咏物中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美人伤春的神态,一副美人伤春图跃然纸上,这和仅写物体本身的柳永的咏杏词比较,则别有一番韵味。

此外,柳、周都曾咏荷、咏杏,咏物对象不同,但咏物技法并没有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周邦彦在承袭柳永的咏物方式时,通过拟人法,加入主观的感受,使纯咏物词的意境得到深化。

2)内有寓意的咏物词

寄托和咏物的关系源于咏物诗,在填词中也得到重视。一般认为柳永词无寄托,但笔者认为咏黄莺的《黄莺儿》和咏菊的《受恩深》中多少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人生遭遇。首先,考察一下柳永的《黄莺儿》的咏物方式是否和寄托有关。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明媚之春园林中黄莺欢唱的姿态。事物本身的描写细致巧妙,文笔有力度且活泼,充分发挥了咏物词详尽描写物态的本旨,由此很难看出其是否有寄托。但黄蓼园《蓼园词评》中将其评价为“语意隐有所指,而词旨颖发,秀气独饶,自然清隽”,看作是有寄托的作品,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黄蓼园的观点是否反映了清代词论家欲找寻词作中的寄托之意有待考证。换季时心情欢快,随之春季消逝,对悄无声息离开的黄莺的神态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其中隐含柳永自身的处境,没有超越按顺序对物体本身加以布局这一初期咏物词的局限,但不留滞于物,感觉自然。徐釚《词苑丛谈》卷一曾引用邹祗谟有关咏物词写法的观点“不可不似,尤忌刻意求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两者是相呼应的。此词在取形中取神,虚实相间,多方面地刻画出黄莺的神态,笔法具有新意。姚守梅等有“这首咏物词却写得清新自然而又含蓄蕴藉,实在称得上是柳词中的‘特例’”这样的记述,说其内含寓意,笔者对此颇有同感。不过这词是否有寄托还需和创作时期联系起来,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下面看一下咏菊的《受恩深》是否有寓意。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 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曾许。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该词描写了和《黄莺儿》类似的情怀,可推测出可能是相近时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柳永的自度曲,崇仰菊花高尚的品德,寄托有此品德的自己却郁郁不得志。上片称颂菊花淡雅和晩秋的独步。“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这一句通过拟人法,阐明秋天可独步的原因,可谓想法奇特。下片对秋菊独步进一步加以形象化,寄寓对曾怀才不遇的陶渊明的无限敬慕。即用“粉蝶无情蜂已去”写出知音已离开,用“恁时尽把芳心吐”句寄托自己无法施展才能的郁闷境地。通过这一作品,怀有雅士之德的柳永寄托了自己希望在仕途上被提拔重用的心境。姚守梅也强调“菊花本是文人雅士的爱物,柳永吟咏它,并寄以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透过这首词,人们或许可以略窥柳永作为一个出身仕宦家庭的士子汲汲于‘进用’的一面”(第74页)。因此,可以说是柳永词中尤其是咏物词中寓意最为鲜明的作品,关于这点值得注意。

与此相反,周邦彦的咏物词大部分有寄托。和寄托有关的句子从表三中所引用的周邦彦咏物词相关句中可看到。周邦彦有用长调写的咏物词《大酺》,《六丑》,《兰陵王》(咏柳),《水龙吟》(梨花),《倒犯》(咏月)等,抒发沉郁苦闷心境,可看出其成就之高。他追求咏物寄托,缘由是因为连累于党派纷争而身陷困境。但不能说这与柳永《黄莺儿》、《受恩深》中用寄托开拓咏物方式毫无关系。从这一点来看,柳永的两首作品需重新得到评价。

3)有相关性的咏物词

周邦彦词受到柳永的影响,这一点历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词论家加以了论证。但是,哪些作品如何受到影响没有加以具体的论述。尤其是关于咏物词中两人的影响关系则更难考察。但我们说柳、周两人咏物词中的作品在意象描写和意境创造方面有相关性,从中可窥见一斑。首先,柳永的《木兰花》(海棠)结尾的“插在钗头和凤颤”这一形象,周邦彦词《六丑》就有因袭。

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日高梳洗甚时忺,点滴燕脂匀未遍。

霏微雨罢残阳院,洗出都城新锦段。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凤颤。

这首词咏海棠,对事物本身加以了充分的描写,将咏物对象和美人结合起来抒怀,是寓意含蓄的作品。薛瑞生(1937-)有“此词(《木兰花》)作年莫考,与下二首分咏杏花、海棠与柳枝,虽寓意无多,却清新可喜”之评①。其中“虽寓意无多”是多少有寓意的意思,从该词下片的最后两句可看到。下片开始两句是怜惜夕阳中海棠之美的瞬间消失,最后两句“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凤颤”则借美人的形象,寄寓其中的感叹与遗憾。柳永用小令写成的咏物词几乎没有寓意。但可看到这首词中多少有些寓意,尤其是“插在钗头和凤颤”这一句和周邦彦《六丑》中的“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敧侧”有同样的形象描写,可以认为是受柳永的影响。蒋敦复(1808-1867)在《芬陀利室词话》中有“《六丑》一词,精深华妙,后来作者,罕能继踪”这一评语,对周的《六丑》加以了高度称赞,之所以受到好评和最后这一句的成就不无关系。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一句源自柳永的词句,其中柳永的功劳不可忽视。

下面,考察一下柳永词中咏杏的《木兰花》(翦裁用尽春工意)和周邦彦《花犯》(梅花)的相关性。先看柳永的《木兰花》。

翦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

风亭月榭闲相倚,紫玉枝梢红蜡蒂。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

这是一首描写对杏花的称颂和无尽思念的作品。上片写出杏花沐浴在早晨阳光中的姿态,下片描写了杏花相倚亭子,想象成熟后杏子掉落的情景。像这样构想杏花未来命运的手法十分独特。最后两句“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道出杏花落地而终结的杏的悲剧性的命运,抒发对杏花的怜惜之情。柳永的这一构思在周邦彦的《花犯》(梅花)同样得到承袭。写出了“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的句子。寄托仕途郁闷哀伤之意,这可从下面的《花犯》(梅花)中看到。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这首词是结束在溧水的任期去京师的途中,因思念旧日结交的歌妓而写。通过这首词,寄寓自己宦海沉落,漂泊无定。上片中描写眼前梅花的清纯风情,追忆一年前因梅花而生的雅趣。下片梦想未来梅影,写出对梅花的眷恋之情,即对恋人的思念之意。尤其是从现在到过去,又从现在到未来,时空跨度大,情景跳跃,浑然无迹。通过咏物,移情入梅,抒发宦途中的落寞情怀。描写梅花未来命运的“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这一句,是从柳永咏杏“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脱胎变化而来。“相将见、翠丸荐酒”预见将来梅子的形象,“人正在、空江烟浪里”写出那时自己所处的时空。即“空江烟浪”时空中赋予“人正在”的别离之情,表露出对聚散无常的无限感慨,最终创造了美而凄然的境界。由此,不能否认柳永的意境创造对周邦彦咏物词的创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柳永《瑞鹧鸪》(梅花)①下片“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中的意境可从周邦彦《玉烛新》(溪源新腊后)②下片中的“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插,繁花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找到影子。即让寿阳、羌管一起出现后,创造和“凌晨酒入香腮”相媲美的“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这样的意境。因为“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这样的意境是从“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演变而来。姜夔在《暗香》中有名句“梅边吹笛”,提升了咏梅词的格调,但是因袭了柳、周两人让梅花和羌管共现以此创造雅趣的这一手法。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柳永包括有寄托的咏物方式在内,在章法铺叙和意境创造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周邦彦产生了影响。但是,周邦彦详尽描写物态,含蓄内敛,又有其独创性。强焕《清真词集序》中有“描写物态,曲尽其妙”这样的记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的这样的评价,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对周邦彦的咏物词所取得成就的赞语。

四 结语

柳永咏物词作品数目少,周邦彦咏物词的词作相对较多,进行细致的相互比较并不是一件易事,但考察柳、周两人咏物词的相关性,阐明其影响程度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尤其是发现柳永用慢词写的咏物词《黄莺儿》、《受恩深》中内有寄托之意,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今后还将开展寻找这些词中具体的寄寓手法这一项研究工作。此外,周邦彦咏物词的创作受到了柳永咏物词之外的其它作品的很多影响,对此应加以进一步的探讨。同时,通过对南宋咏物词的研究,更加具体地阐明周邦彦在咏物词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课题也有待日后再作研究。

责任编辑 徐 炼 

24①

第5页引用。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翦裁初就。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

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好乱插,繁花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咏物的诗句大全

咏物的诗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咏物的诗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5、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9、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0、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1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袁宏道《满井游记》 14、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15、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16、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7、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8、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9、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3、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4、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5、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26、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27、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8、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词人的影响很大,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柳词在词调的创作、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向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苏轼作词,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又充分吸收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受到柳永的影响,苏词对柳词有承袭的地方,亦有其创新之处。 柳永是词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从整个词学的发展史来看,柳永、苏轼、周邦彦分别代表着词学发展的三个高峰。柳永是首要的一环,他奠定了词体的生命基调,但是柳永的成就是阶段性的而非总结性的。词没有柳永,不一定能进一步开拓文学生命,但词如果没有苏轼的杰出革新成就以及周邦彦的“集大成”,那么词就不能提到与诗文相提并论的地位。论开拓和创造成就,柳永首膺其功,他为词打下基本的规格。宋翔凤曾云:“柳词……高处足冠群流……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不止是苏东坡,北宋词家大都未能冲破“文以载道”的观念,作家填词,总给人遮遮掩掩的感觉,词很难登入大雅之堂。柳永的性格纵放自傲,政治上的遭遇使他向“专业词人”的方向发展,为词开辟了新的天地。 柳词在形式方面,衍小令为长调,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和小令平分秋色。柳永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示范意义,对词的继续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在技巧方面,独辟“柳词家法”,以赋为词,铺叙展衍,成为后代学慢词着必学的门径。柳永还“变旧声,作新声”,柳词除七分之一承袭旧调,其余的都是柳永创的新调,即使是承袭旧调的作品,柳永也能根据词情的需要,在词的长短和分句方面做调度。如《浪淘沙》,唐五代词牌字数28字,柳词133字,形式分句也有很大差异。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制词调最多的词人。苏轼的作词技法尽管也有新变,但是追根溯源,还是出自柳词。柳永在格律体制上的开拓精神是最为突出的,然而在词风的全面革新,词境的全面扩大,词品的进一步提升,其“变革”之功是由词学史的第二里程碑苏轼完成的。苏轼作为词的杰出革新家,已经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苏轼成就在于对词风、词境、词品的革新。从词的本体出发,实质上这种革新精神是与柳永有一定渊源的,苏轼对柳词的排斥只是针对柳词“卑俗”的一面,而非全盘否定。柳苏两家词风有别,但从“变革”精神来讲是如出一辙的。 柳词雅俗共赏,变“雅”为“俗”。“凡能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出了柳词在市民阶层的影响。柳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永作品中俗词主要表现在意俗,毫不避讳地描写情场生活,主题也大多与歌妓有关,着力刻画她们的声貌容态,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描写。如《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整首词对歌妓舞姿刻画的淋漓精致,主题思想狭隘、低俗。但这并不是说柳永的词全部都是俗词,宋翔凤《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道出了柳词“雅”的一面,如《八声甘州》,王国维将《八声甘州》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量齐观,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之。”无论是从章句、情调还是词境,此词都是柳词的典范之作。其实,将柳词分为“俗”和“雅”两方面是不符合实际的,“俗”和“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俗中有雅,雅不避俗的,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如《雨霖铃》:以一个“凄”字带出全词凄凉的基调,继而写帐饮践行,泪眼惜别,下阙词锋一转,“多情自古伤离别”,揭示人间离合自古就有,从个别写一般。晓风残月,只添愁情,纵有痴言爱语,却不知向谁倾诉。此词在语言方面通俗、自然、流美;在情感表达方面铺叙而又含蓄,婉约缠绵又不艳不俚,通俗之中又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 总第70期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雅俗共赏的艺术 ——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收稿日期:2008-02-12 作者简介:陈琦(1959-),女,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中专讲师。

周邦彦词

浅析周邦彦词 摘要:周邦彦是北宋末年最杰出的词人,历来属于词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不少研究者对周邦彦词的艺术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却彻底否定了其词的思想性,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有失偏颇。本文将从他的《清真集》入手,简要地分析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关键词:周邦彦;清真词;艺术成就;思想内涵 历来学者对于周邦彦都有较高的评价,例如陈匪石《宋词举》中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1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他是“词中老杜”。可见,周邦彦的词在唐宋词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性是分不开的。 一以“富丽精工”的艺术特色“结北开南” 陈振孙说:“美成词多用唐人诗句隐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直斋书录解题》)可以说十分精到地概括了周邦彦词的特点。周邦彦在当时和词史上都有很大影响。陈廷焯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白雨斋词话》卷一)周济说:“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2这些说法虽嫌太过,但周邦彦词博采北宋诸家之长,最终形成了“富艳精工”的一家之风,又极重声律,开南宋姜夔、吴文英、史达祖格律词派的先声,说其“结北开南”,亦有道理。 周邦彦“富艳精工”词风的形成是有原因的,周邦彦《清真集》里的词作,内容不外乎男女恋情、离愁别恨、人生哀怨等传统题材,这些题材自从晚唐五代小令以来,经过二晏一欧之类的精妙小词,以及柳永、秦观之类的长调慢词,已经被前人说过无数遍了,光小晏一个人就写了两百余首的近乎爱情的“回忆录”和“忏悔录”。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后人要在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便很有难度了。在这种情况下,周邦彦仍要在艳情词中“讨生活”,确实是需要花费一番苦心的。所以,从周邦彦开始,宋代的婉约词就逐渐减少了天然的风韵,而向着人工雕琢的方向发展了。 周词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做到既浑然天成,又精致工巧。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从前人的诗词中寻找素材,通过化用前人的诗词来表现更新、更丰富的情感。例如他的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创作背景】 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但也有学者认为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如谢桃坊就认为它应是作者遭到家庭变故后所作。 【赏析】

苏轼,柳永词两首,廉颇蔺相如列传默写

一、《望海潮》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 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柳永)词中的“,?”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导读:本文咏物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咏物诗句

咏物诗句1、洗竹 作者:白居易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 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 剪弃犹可怜,琅玕十余束。 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 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2、岳阳楼 作者: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3、牡丹 作者: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4、猿 作者:杜甫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5、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6、杏园中枣树 作者: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7、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灵墟山 作者:李白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9、牡丹

作者:李商隐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 10、白胡桃 作者:李白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11、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2、曲江 作者: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13、江上

苏轼词与柳永词之异同

苏轼词与柳永词之异同

苏轼词与柳永词之异同 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录了苏轼的一段逸事:“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可见,柳永和苏轼一向被认为是词风迥异的两位词人,他们分属于“豪放”以及“婉约”两派。因为传统上认为,苏轼创作豪放高雅的词,是对柳永“俗词”的否定。且可以确定的是,自宋代到清末,士大夫们对于柳永词风的评价都不高。这一点从上面幕士的话中,亦有所体现。 但是事实上,苏轼词与柳永词之间的异同并非用“豪放”和“婉约”这简单二词便能加以区别。另外,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亦并不是单单强调苏轼词对柳永词的革新便能概括的。 在题材取向上,二人同样是朝自我化方向拓展——重于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心态。晚唐五代词中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而柳永却突破了这一点,真实地于文字当中寄予、表现自己追求、矛盾、失意等复杂心态,这在其所擅长的羁旅行役题材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六么令》中“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短短一段文字,便将长期在外宦游,不得不与佳人别离的苦闷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苏轼更是进一步开拓深化了这种抒情自我化方向。他将传统上只表现爱

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如同诗一样可充分体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这种“自是一家”的理念和创作主张促使苏轼继柳永之后,能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统一。 在创作方向上,二人却表现出很大的区别。柳永改变了过往词作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变“雅”为“俗”。这首先表现于柳永在词作中对于浅近俚俗语言的运用。像现实生活中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和俚语“怎”“自家”“都来”“抵死”等都在柳永词中被多次重复使用。故柳永词在当时获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其次,柳永词之“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选择上。柳永词多吟咏男女之情,描写世俗下层女子的体态姿色、情感愿望以及表现北宋繁华富裕、缤纷多彩的都市生活、市井风情。柳永词中有关于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的思想内容,迎合、满足了市民大众的审美要求,这无不与其生活经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之词并不是全部显“俗”。他还有相当一部分雅词。这种“雅”特别表现于其表达自身羁旅行役时内心世界的词作。如《少年游》“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中,情景交融,音律协婉,一种自然感发的情怀承载着他真正的精神品格于细致清丽的文字中得到充分的表露。而苏轼之词走的则纯粹是“雅”的道路。他写词时所用的是传统的雅言,但其中所表达的题材内容却较柳永要宽泛得多,包括有政治、历史、禅理、玄理、山水等。重要的是,他习惯于在描写这些内容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浅谈姜夔的词与周邦彦的词的区别

浅谈周邦彦的词与姜夔的词的区别 摘要: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 关键词:语言形式结构江西诗派婉约豪放比较清幽柔弱 周邦彦,号称清真居士,他的一生没有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迫害,曾被提拔为大晟府——即最高音乐机构长官。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成了名重一时的“御用文人”,“宫廷词人”。不过他任期两年,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外,即便滞留京城,也只做个芥豆小官。但周邦彦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多才多艺,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

成了浑厚、典雅、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而姜夔,号白石道人,他是一位浪迹江湖、寄食权门的游士。青年时代,曾出游扬州,旅食江淮一带。又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他多才多艺,诗词而外,还擅长书法、精通音律。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绝意仕途,也抱有政治理想。姜夔两次向朝廷进乐谱,希望获得机会。后一次还获诏允许他破格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此后,他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首先,在语言上,姜夔词与周邦彦词相较,周词的语言色泽艳丽,如春日牡丹;而姜词的语言色调清幽,似雪中寒梅。周词多融化前人诗句,用的是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方法;姜词则是自铸新辞,吸取的是江西诗派清刚峭拔的精神,改变了历来“婉约”词语言软媚柔弱的原质。周邦彦是北宋时期婉约词风的“集大成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大宗。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评价是相当高的。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词人是北宋后期最有影响的创作群体。 其次,在内容题材上,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姜夔的恋情词,则往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满庭芳·促织儿》诗词译文及鉴赏 宋朝:张鎡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沈。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满庭芳·促织儿》古诗简介 《满庭芳·促织儿》是南宋词人张镃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前五句刻画环境,后五句叙述静听蛩唱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下阕转写人事与蟋蟀的对应关系。一气呵成,从蟋蟀而人,由“儿时”而老大,触动悲怀满腹。 《满庭芳·促织儿》翻译/译文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青苔沿着墙根伸展,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

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 曾记得孩提时,小伙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兴已经没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 《满庭芳·促织儿》注释 ⑴促织:蟋蟀。 ⑵漙(tuán):露水多。 ⑶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⑷土花:青苔,苔藓。 ⑸劝:催促。 ⑹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 ⑺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 ⑻敛步:脚步很轻。 ⑼华堂:精美的厅堂。 ⑽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1 苏轼和柳永词比较赏析

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轼柳永词比较赏析 苏东坡的词和柳永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的词的风格明显不同,分属两派。下面就拿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作一比较,看看他们词的不同风格。 《念》和《雨》这两首词可以分别看成两人的代表作,《念》雄豪放旷达飘逸,《雨》婉约清丽、缠绵绯侧,各有特色。 从题材上看,《念》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读来精神倍增;《雨》描写的是秋夜恋人离别,表现作者的依依之情,“怅饮无绪”,更突出作者因即将与恋人离别而烦燥、忧思之情。 从主题上看,《念》反映了作者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豪情壮志。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叹不遇明主、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种豪情壮志,道出人生易老,宜早建功业的感慨;《雨》表现的是凄凉的离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终日亲相爱的恋人,一旦分别,留恋难舍,“泪流语噎”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表现出难分难舍的深深爱恋。 从表现手法上看,《念》采用概括和抒情的方式,展开的是宏伟的画卷:古战场,抒发的是豪放的感情:建功立业,开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整个词的豪放气势便跃然纸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更壮大了整首词的宏伟气势,展现一幅壮伟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雨》采用的是细腻的白描,委婉的抒情,恋人离别当然不可能是豪壮的场面。“寒蝉凄切”、“怅饮无绪”衬托出离别的凄婉,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而细腻的画面:秋雨刚停,秋蝉在树上凄凄地鸣叫,天色将晚,即将分别的恋人,双手相执四目相对,泪流满面,哽噎无语,哪有什么心情在帐蓬内饮酒?渲染的完全是一种凄凉的气氛。 从语言上来看,《念》表现的是崇高壮美的景象,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雨》表现的是感伤柔美的意象,读者未免不受影响,读着读着自然而然便觉得自己也似与恋人离别。 苏柳这两首词表现了不同意象,也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在文学史上具有永不磨灭的光辉。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 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含译文) 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创作背景】

咏物诗词专题(教师版)

咏物诗词专题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词常见的情感。 2.掌握咏物诗词的表达技巧。 3.熟悉咏物诗词常考题型和答题规范。 第一课时 【预习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熟读成诵:《卜算子?咏梅》 2、诗句解释。 《卜算子?咏梅》 3、走近诗人。 (1)关于陆游: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

柳永词的特点

柳永词的特点 柳永词的特点: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 第三,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

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苏轼词的特点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的传统限制,成为了豪放词的主要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词仅仅停留在豪放风格上,而是他的词的豪放与婉约的特征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共同形成了苏轼词的旷达,富含理趣的特点. 且先看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其代表作,“大江东去浪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广袤的空间,开阔的时间,使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紧接着,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以及卷起的千堆雪,共同形成了一幅奇异的景象,而且“乱”“拍”“惊”“穿”这些动词的运用从声音,形状等方面描绘了赤壁的景色,也客观的说明了古战场的险要地势。气势宏大,意境豪放,更显其“旷”的特点。而“江山如画”这两句,使词自然的由古代战场过渡到了古代英雄人物。下片中抒写古人的英雄气概,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从咏古到咏怀,融入自己的感情,是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以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这首词中将壮丽雄奇的自然风光与雄姿英发的人物以及个人理想结合在一起,并且与开阔的时空相结合,饱含历史观与宇宙观以及忠义奋

咏物诗的类型

咏物诗的类型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千百年来,咏物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二、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一晏殊与欧阳修、柳永与苏轼的词特点以及比较

一晏殊与欧阳修的词特点以及比较 晏殊:《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间或流露出旷达的情怀,概括出对人们有启迪的人生哲理。艺术风格和婉明丽、清新含蓄、圆润平静,并有一种富贵气象。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其所作皆为小令,善于即景抒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构成形神兼备的意境,写景重其精神,前人评为「更自神到」,语言精炼浑成。这是他的词作内容虽一般却能万口流传的主要原因。在小令的写作技巧上,晏殊有所发展,且使之日臻纯熟。他一生荣华富贵,生活范围狭小,创作主题也多为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但这不能因此而忽略他的艺术成就. 欧阳修:处在词风欲变未变之际;他的词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内容的,所用词调也多以小令为主,深受南唐词的影响;但在表现这类传统题材时,较之南唐词有了很大的进步。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 二柳永词与苏轼词的特点及比较 苏、柳都是宋代最为著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诗词家,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华章,令人叹为观止,世代传诵。但是两人的特点却迥然不同: 一,苏轼词属士大夫词,写给士大夫们读的,官场、文坛流传最广;柳永词属女优词,写给伶女唱的,欢场、民间传唱最广。 二,苏轼是大文豪,苏词境界宽广,开拓了以历史、政治、时事、文化等入词的先河;柳永是“专业”词人,柳词细腻雅致,以描写细节情景、人物心理情感见长。 三,苏词词风雄壮,豪情万丈,大气磅礴;柳词词风委婉,柔情似水,缠绵悱恻。 四苏“以诗为词”,但也讲“律度精致”,按诗的格律道理写词,只讲平仄,且按律诗拗救规律调整字词,柳永深谙音律,柳词专为伶人吟唱而作,自会遵从按字行腔的道理,自会倚声填词注意词谱和曲谱(乐谱)的协和。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推荐下载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中文学院0803班何龙萍(14080601920)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 宋婉约词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唐五代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扩大了词境,唱出 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他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他发展了词体,以旧腔改造或自制新调,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 贡献。他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其词讲究章法结构,风格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 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 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柳永和周邦彦,一个是北宋词史上划时代的大词人,一个是北宋诃坛的集大成者。周邦彦较柳永晚出几十年,且中间又隔苏、辛等众多词家,然周邦彦和柳永的词作却包含着深 刻的承传性,特别是在雅俗风格的取舍选择、慢词的铺叙手段方面,两人存在明显的继承、蜕变和发展关系,本文拟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以便深入具体地了解两位词作家的创作个性。 第一,题材内容:柳词丰富,周词单薄。 柳永、周邦彦的早年生活经历极为相似,都曾长期在歌妓舞女在打滚。柳永生性狂放 不羁,不拘小节,但仕途坎坷,屡试不第,晚年才中进士,几乎浪荡漂泊了一辈子;周邦 彦却仕途得意,几历官场风云。这种生活际遇,反映在各自的词作中,艳情是相同的一面,而不同者居多,说得直白点,就是柳词在题材上有拓展性,而周词在题材内容上显得相对 狭隘。 可以说,周邦彦的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不及柳永丰富,他的词往往 是“旧曲翻新”,内容上往往显得较为空虚、苍白。正如王国维所说周词“创调之才多, 创意之才少”。具体来说: 在柳永现存词二百多首词,反映妇女生活、男女恋情、别愁离恨的词作占去了《乐章集》大半,其中妓女生活写得尤为细致、大胆。陈锐《碧斋词话》认为“屯田词在小说中 如《金瓶梅》”,如《洞仙歌》便是极写“洞房深处”男恋女爱的甜蜜而嬉戏的生活情景,而《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更是极写离别之意。 在柳词中,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也占有相当大比例。如《倾杯乐》咏京城元宵节的盛况,《木兰慢》咏京城清明节。词中所写之“路旁拾簪”、“珠翠纵横”,就大可与《东京梦 华录》所记的盛况相互印证。著名的《望海潮》还非常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富丽。京 城如此,京城以外的城市又如何呢?《一寸金》描写了成都景致,其中“雅俗多游赏”一句,表明了士大夫文人和市民群众竟相游赏的乐景象;《瑞鸥鸪》写苏州景致,其中“万井千阊富庶”之语,即道出了这个“人间天堂” 当时的富足程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