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egunation of CATV system

GB 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4年 11月 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 1994] 19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 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范》GB 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 年 3 月 11 日

~A2~1 总则

1.0.1 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

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 射频同同轴缆。

1.0.2.2 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 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 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 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A3~2 系统的工程设计

~B1~2.1 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 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 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

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

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

g

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

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 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

2.1.5.2 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2.1.5.3 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Q

O

2.1.6 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 外工作的设施:-10?+55C ;室内工作的设施:-5?+40C 。

~B2~2.2 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2.1

系统可采用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基本模式,并宜 符合下列

要求:

2.2.1.1 无干线系统模式规模很小,不需传输干线,由前端直接引至用户分配网络 (图 2.2.1-1) 。

2.2.1.2

独立前端系统模式是典型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 由前端、干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成 (图 2.2.1-2) 。

2.2.1.3 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 除具有本地前端外, 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地域中心处设 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支线和用户分 配网络 ( 图

2.2.1-3) 。

2.2.1.4 有远地前端的系统模式,其本地前端距信号源太远, 应在信号源附近设置远地前端, 经超 干线将收到的信号送至本地前端图 (2.2.1-4) 。

注: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合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2.2.2 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应符合表 2.2.2 的规定。

2.2.3 各种系统模式的前端、干线和分配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2.2.3.1 无干线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 2.2.3-1 的规定。

2.2.3.2 独立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 A(dB),按表223-2的规定选取。

2.2.3.3 具有中心前端和远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 2.2.3-3 的规定。

-40?+35 C;其它地区室

2.2.4

(2.2.4-1)

(2.2.4-2)

(2.2.4-3)

(2.2.4-4)

式中 ---

---

---

---

---

---

--- 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分贝 (dB) 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分配给某一部分载噪比的分贝数; 分配给该部分载噪比的系数; 分配给某一部分交扰调制比的分贝数; 分配给该部分交扰调比指标的系数; 分配给某部分二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 分配给该部分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 分配给该部分三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

2.2.5.1

非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 70 ± 5dB g V 。 2.2.5.2 采用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 64± 4dB g V 注:在强场强区的较高楼层可提高电平,以避免同频干扰。

2.2.6 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 2.2.6 的规定。 ~B3~2.3 接 收 天 线

2.3.1 接收天线安装位置应设置在较高处, 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 并应 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

2.3.2 接收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主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 实际测试时, 宜选 择不少于 3 个有可比性的测试点。 在每个测试点上, 应测试所有频道 (频率) 的信号场强、频带内和频带外 (邻 频) 的干扰场强。

M 新建建筑物物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理论计算值并按主观视听和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 实际测试可采用模拟建筑物建成以后的状况来测定。

2.3.3 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2.3.3.1 每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 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收天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 号源处于同一方位时,可共用一副宽频带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满足系统前端对信号质 量的要求。

2.3.3.2 当接收信号场强较弱、 反射波较多或干扰较大时, 使用普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入信号 的质量要求,可采用高增益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或采用特殊型式的天线。

2.3.4 接收天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3.4.1 天线与天线竖杆 (架)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和冰荷载。

2.3.4.2

天线与天线竖杆 (架)应具有防潮、防霉、抗盐雾、抗硫化物腐蚀的能力。用金属构件时, 其表面必须镀锌或涂防锈漆。

2.3.4.3

天线在竖杆 ( 架) 上调整时,应能转动和上下移动,其固定部位应方便、牢靠。 2.3.4.4

天线、竖杆 ( 架) 、拉线与支撑、附件应组装方便,固定可靠。 2.3.5

安装在室外的天线馈电端、 阻抗匹配器、 天线避雷器、 高频连接器和放大器等应具有良好的防雨 措施。

2.3.6 接收天线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3.6.1 采用拉线竖杆 (架) 的安装方式时,拉线不得位于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上。

2.3.6.2 竖杆(架) 和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应按生产厂提供的资料和要求设计。

2.3.6.3

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 (架)上。天线至前端的馈线采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 其长度 不得大于20m 并不得靠近前端输出口和干线输出电缆

2.3.6.4

两副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的工作波长的 1/2 ,且不应小于 1m 。

2.3.6.5 最低层天线与支承物顶面的间距不应小于其工作波长。 ~B4~2.4 前

2.2.5 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值宜符合下列要求:

B4~2.4 前

端 2.4.1

(2.4.1)

式中 ---

---

---

各频道天线送至前端的最小输入电平应按下式计算:

天线送至前端的最小输入电平 (dB 卩V ); 分配给前端的载噪比 (dB ) ; 前端的噪

干线放大器在常温下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设有自动电平调节(ALC )的干

线系统:

(2.5.3-1)

(2.5.3-2)

2.5.3.2 未设自动电平调节(ALC)的干线系统:

(2.5.3-3)

(2.5.3-4) 2.4.2.1 采用频道放大器输出型前端:

(2.4.2-1)

式中--- 频道放大器输出电平设计值 (dB 卩V);

--- 频道放大器标称最大输出电平

(dB 卩 V); 2.4.2.2 采用宽带放大器输出型前端:

(2.4.2-2)

式中---

宽带放大器每个频道输出电平设计值 (dB 卩

V ); --- 宽带放大器标称最大输出电平 (dB 卩 V );

--- 系统传输的频道数目;

--- 分配给前端的交扰调制比 (dB 卩 V );

2.4.3 具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采用视频设备的信噪比不应小于 45dB 。 2.4.4 采用相邻频道传输的前端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2.4.4.1 应具有60dB 以上的邻频信号抑制特性。

2.4.4.2

频率偏移在甚高频段不应大于 20kHz 。 2.4.4.3 图像伴音功率比的调整范围应为 10?20dBo

~B5~2.5 干 线 传 输

2.5.1 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入电平的最低值应按下式计算:

(2.5.1)

式中 ---

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入电平的最低值 (dB 卩V ); ---

---

分配给干线部分的载噪比 (dB ) ; 单个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该干线上串接放大器的个数。 ---

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出电平的最高值应按下式计

算: 2.5.2

(2.5.2)

式中

---

--- 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出电平的最高值 (dB 卩V ); 干线放大器标称最大输出电平 (dB 卩V ); 2.5.3 2.5.3.1 2.4.2 前端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的设计值

(dB 卩V ); ---

干线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设计值 (dB 卩V ); 2.5.4 干线传输部分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5.4.1 当干线衰耗不大于88dB 时,可采用斜率均衡和手动增益调整的放大器。

2.5.4.2 当干线衰耗大于88dB 小于220dB 时,必须采用自动增益调节(AGC )干线放大器。

2.5.4.3 当干线衰耗超过220dB 时,必须采用自动电平调节干线放大器。

2.5.4.4

当传输干线中需要提供分配点时,宜采用桥接放大器或定向耦合器。 ~B6~2.6 分 配 网 络

2.6.1 分给分配网络部分的交扰调制比、 载波互调比的指标, 宜在分配网络部分的桥接放大器和各延长 放大器上均等分配。

2.6.2 桥接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6.2)

式中--- 桥接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设计值 (dB 卩V );

--- 桥接放大器标称最大输出电平 (dB 卩V );

--- 分配给桥接放大器的交扰调制比 (dB )。

2.6.3 延长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6.4

分配网络宜采用分配 -分支或分支 -分支方式。 2.6.5

分配器的空余端和最后一个分支器的主输出口,必须终接 75 Q 负载 ~B7~2.7 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7.1 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应设置单独的前端机房。播出节目在 10套以下时,前端机房的使用面

积宜为 20m ;播出节目每增加 5套,机房面积宜增加 10m

BMB,1,1,25-31-1> 。

2.7.2

具有自制节目功能的有线电视台, 可设置演播室和相应的技术用房。 演播室的工艺设计宜符合下 列要求:

2.7.2.1

演播室天幕高度宜为 3.0?4.5m ; 2.7.2.2 室内噪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

附录A 噪声评价曲线的规定,并应小于

NR25 2.7.2.3 混响时间为 0.35 ?0.80s ;

2.7.2.4 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 28C ;夏季不低于18C O

2.7.2.5 演播室演区照度不低于 5001X;色温为3200K 。

~B8~2.8 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8.1 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 室外使用的部分件还应有良好 的防潮、防雨和防霉措施。在有盐雾、硫化物等污染区使用的部件,尚应具有抗腐蚀能力。

2.8.2 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8.2.1 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

2.8.2.2

应避免将部件安装在厨房、厕所、浴室、锅炉房等高温、潮湿或易受损伤的场所。 2.8.2.3

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 (楼)面的高度应为0.3m 或1.5m 。 2.8.3

前端设备应组装在结构坚固、防尘、散热良好的标准箱、柜或立架中。部件和设备在立架中应便 于组装、

(2.6.3)

式中 ---

---

--- 延长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设计值 (dB 卩V ); 延长放大器标称最大输出电平 (dB 卩V ); 分

更换。立架中应留有少少于两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

固定的立柜、立架背面与侧面离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8m。

2.8.4前端机房和演播控制室宜设置控制台。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1.2m ;侧面与墙或其它

设备的净距,在主要通道不应小于 1.5m,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

2.8.5演播控制室、前端机房内的电缆敷设宜采用地槽。对改建工程或不宜设置地槽的机房,也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并置于机架上方。采用电缆架敷设时,应按分出线顺序排列线位,并绘出电缆排列端面

图。

2.8.6电缆(光缆)线路路由设计,应使线路短直、安全、稳定、可靠、便于维修、检测,并应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场所,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

2.8.7室外线路敷设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

2.8.7.1 当用户的位置和数量比较稳定,要求电缆线路安全隐蔽时,可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

2.8.7.2 当有可供利用的管道时,可采用管道电缆敷设方式,但不得与电力电缆共管孔敷设。

2.8.7.3 对下列情况可采用架空电缆敷设方式:

(1)不宜采用直埋或管道电缆敷设方式;

(2)用户的位置和数量变动较大,并需要扩充和调整;

(3)有可供利用的架空通信、电力杆路。

2.8.7.4 当有建筑物可供利用时,前端输出干线、支线和入户线的沿线,宜采用墙壁电缆敷设方式。

2.8.8电缆与其它架空明线线路共杆架设时,其两线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 2.8.8 的规定。

2.8.9电缆在室外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8.10电缆在室内敷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2.8.10.1 在新建或有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可采用暗管敷设方式。对无内装修要求的已建

建筑物可采用线卡明敷方式。

2.8.10.2 不得将电缆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2.8.10.3 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 0.3m。

2.8.11分配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可安装在楼内的墙壁和吊顶上。当需要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防雨措施,距地面不应小于 2m。

~B9~2.9 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9.1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有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的措施。

2.9.2接收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当安装独立的

避雷针时,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

2.9.3独立避雷针和接收天线的竖杆均应有可靠的接地。当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当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时,应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从接闪器至接地装置的引下线宜采用两根,从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沿建筑物引下;其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4 Q

o

2.9.4沿天线竖杆(架)引下的同轴电缆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或采用单屏蔽电缆穿金属管敷设。双屏蔽电缆的外层或金属管应与竖杆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2.9.5设置在天线附近的天线放大器,当采用单独的电源线馈电时,电源线应单独穿金属管敷设,并严

禁架空明敷。

2.9.6进入前端的天线馈线应加装避雷保护器。

2.9.7市区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郊区旷野的架空电缆线路在分支杆、引上杆、终端杆、角深大于1m的角杆、安装干线放大器的电杆,以及直线线路每隔5?10根电杆处,均应将电缆外层屏蔽接地。

2.9.8室外线路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9.9向系统设备及用户设备提供电源的室外电力线路,自室外引入建筑物时采取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2.9.10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将电缆的外导电屏蔽层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9.10.1 架空电缆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增设避雷器,并应将电缆外导体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

装置上。

2.9.10.2 进入建筑的架空金属管道,在入户处应与接地装置相连。

2.9.10.3 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

2.9.11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2.9.12不得直接在两建筑物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着降至防雷保护区以内,并不得妨碍车辆的运行;其吊线应作接地处理。

2913 当天线杆(架)的高度超过50m,且高于附近建筑物、构筑物或处于航线下面时,应设置高空障

碍灯,并应在杆(架)或塔上涂颜色标志。

2.9.14 系统的安全防护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MHz- I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贩峙系统》中有

关安全要求的规定。

~B10~2.10 供电

2.10.1不设演播室的系统,前端机房宜采用50Hz、220V单相交流电源,交应有独立的供电回路。

2.10.2设置演播室的系统宜采用 50Hz、380/220V电源,并应从总配电盘(箱、柜)引入独立的供电回路。

2.10.3演播室灯光与技术设备的供电,应分别设置供电回路,并应采用相应的防干扰措施。

2.10.4前端机房和演播室的设备供电电压波动超过 +5%--10%范围时,应设电源稳压装置。

2.10.5干线放大器的供电应采用芯线馈电的方式,电源插入器宜设置在桥接放大器处。

当供给供电器的电力线路与电缆同杆架设时,供电线材应采用绝缘导线,并应架在电缆的上方,与电缆的距离应大 0.6m。

~A4~3 系统的工程施工

~B1~3.1 一般规定

3.1.1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应遵守本章的规定。

3.1.2系统的工程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3.1.2.1 施工单位必须执有系统的工程施工执照。

3.1.2.2 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会审批准。施工人员应熟悉有关图纸并了解工程特点、施

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等。

3.1.2.3 施工所需的设备、器材、辅材、仪器、机械等应能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3.1.2.4 新建建筑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与土建施工协调进行;预埋线管、支撑件、预留孔洞、沟、

槽、基础、楼地面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5 施工区域内应能保证施工用电。

3.1.3系统的工程施工前 ,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 :

3.1.3.1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

3.1.3.2 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的情况。

3.1.3.3 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

3.1.3.4 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和预留管道的情况,以及各管道作出路由标志情况。

3.1.3.5 在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的情况。

3.1.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进行下列检查:

3.1.4.1 按照施工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