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位解放军上尉的杂感──深刻影响亚太的韩战

一位解放军上尉的杂感──深刻影响亚太的韩战

一位解放军上尉的杂感──深刻影响亚太的韩战

(上篇)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朝鲜半岛位于中、俄、日三国之间,地处东北亚核心。十九世纪之前的很长时间,中国一直是朝鲜的宗主国。十九世纪未,日本成功实施「明治维新」,迅速崛起;中国在维新的道路上历尽坎坷,虽有「洋务运动」,但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的深层改革甚为缓慢,国势日微;此时,沙俄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日俄在朝鲜半岛的角力渐渐拉开。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标志着日本步入对外扩张的道路。1895年,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惨败后签订《马关条约》,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1897年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战胜,排挤了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1905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1910年日本进一步强迫签订《韩日合并条约》,至此,朝鲜半岛被日本完全吞并。

从1910年到1945年,在日本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的35年时间里,日本不仅大肆掠夺朝鲜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财富,而且朝鲜也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跳板,日本的战略是:先朝鲜,后东北,再华北,再整个中国。

二战爆发,远东政治格局剧变。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为了共同的战略利益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之后,苏联困于欧洲战场,日本则在亚洲一枝独秀。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改变了双方的势力均衡。

1945年,欧洲战局逐渐明朗。在亚洲日本海、空军和太平洋各地的陆军几乎全被美军消灭;美军攻占硫磺岛和冲绳,解放菲律宾;中美英联军攻占仰光;中国军队展开反攻;英军也打回东南亚,日本败局已定。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极力劝说斯大林进攻日本(因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主力调往东南亚及其它战场,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跳岛作战」中,伤亡惨重。美国当时推算,如要彻底解决日本本土,美国至少用一年半时间,付出伤亡150万人的代价)。

1945年2月10日,苏联向罗斯福提交了《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不但要求美国在6月30日以前提供86万吨粮食、220.6万吨燃油、150万人的武器装备、3000辆坦克、75000辆汽车、500架飞机;而且要求从日本割让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维持外蒙独立的现状;还要回沙皇在中国东北的所有特权。为拒绝苏军进占日本北海道,罗斯福不仅承诺供给苏俄全部援助物资,还瞒着中国让斯大林轻易获得沙皇在1905年失去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美国给了斯大林进行东扩的机会,为朝鲜战争奠定了基础。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杜鲁门获得了斯大林定于8月15日前出兵的承诺。8月6日,日本广岛挨原子弹轰炸后(广岛被炸时,通讯线路遭破坏,东京尚不知晓,待东京得到消息,长崎又被炸),8月8日苏联急忙宣战,旋即于9日出兵抢地盘。占领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因东北关东军主力已调往其它战场,苏军的战斗伤亡还不如非战斗伤亡多。后来,杜鲁门后悔地说:「假如我们事先知道原子弹的威力,我们就决不会让这头熊出头露面的。」日本天皇裕仁也承认:正是原子弹轰炸使日本同意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0日美国发布第一号受降令,规定苏军负责北纬38度线以北,美军负责该线以南接受日军投降事务。8月16日,斯大林复电同意这道受降令。匆忙中,美军一位叫查尔斯.H.博尼斯蒂尔的准将划出「三八线」(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1903年,沙俄曾主张「满韩交换」,以北纬39度为界,朝鲜半岛以北为沙俄势力范围,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

二、韩战爆发前的亚太局势

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都提到关于朝鲜独立的问题。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提出美、中、苏共管朝鲜25年后和平选举政府。1945年12月,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苏美中英四国托管朝鲜半岛5年,然后选举统一政府的协议。但此后,斯大林为营造大苏维埃帝国,不与美军共管,封锁「三八线」,并拒绝了任何统一托管和普选的建议。之后,苏联红军朝鲜支队长的金

日成,取消朝共,成立劳动党,组建朝鲜人民军,成为北朝鲜的主宰。

美国则接回在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流亡美国的李承晚(1919年4月11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此后,韩国一下子冒出70多个政党,各方争吵不休,但南韩大多数团体和政党都要求直接独立,反对托管。

美国在托管不成的情况下,1947年8月干脆把韩国事务踢给联合国。10月18日,美苏联合委员会解散。11月14日,二届联大通过决议,由不包括美、苏的九国组成「联合国韩国临时委员会」(UNTCOK),监督建立全韩国议会并选举统一的政府。这本是韩国统一的良机,但苏联禁止在北朝鲜进行选举。

1948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朝鲜研究后断定,「朝鲜的战略价值不大。」1948年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不应这样不能自拔地卷入韩国局势,以致于韩国的任何派别,或在韩国的任何别的国家采取的某些行动都会被认为是美国开战的借口。」美国面对韩国乱糟糟的局势,只想抛开这个包袱。华盛顿甚至指示麦克阿瑟:「一发生动乱就撤出美国平民和军事人员。」 1948年2月26日,联大临时委员会通过决议:「允许朝鲜在尽可能到达的地方继续选举。」事实上只能是南韩。1948年4月,金日成和南方温和派一起抵制选举。5月9-10日南韩在许多政党抵制参加选举的情况下,选出大韩民国议会和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成立。9月9日,金日成宣布建立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至此,南北双方为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望彻底破灭。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称:「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一点也不特别出色或重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它是一种严格的中国的责任。」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也宣布:「美国现时不想从福尔摩萨获取特权或在福尔摩萨建立军事基地,也不打算出动武装部队来干预目前形势(台海局势)。美国政府将不奉行可能导致陷入中国内部冲突(大陆与台湾冲突)的方针政策。同样,美国政府也不向福尔摩萨提供军事援助和建议。」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公开声明:美国在亚洲的环形战略防御圈不包括台湾和南韩。1950年1月中旬,美国开始从台湾撤走侨民。艾奇逊后来解释:中共如解放台湾,美国不会干涉,将放弃台湾。美国希望以台湾为诱饵,期望中共不要投入苏俄的怀抱(1949年美国大使离华前表示,如果中共对美国友好,美国将承认中共,并提供30至50亿美元贷款)。

此时各方的战略意图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都叫嚷着要统一祖国,都有用武力统一半岛的愿望。中共对朝鲜半岛事务不太感兴趣,只是想早日「解放台湾」。苏俄对中共「解放台湾」不感兴趣,但如果能控制朝鲜半岛,与库页岛、千岛群岛互成犄角,对苏俄来说,远东的战略态势将十分有利。美国在二战中,后发制人,势力范围横跨大西洋,占据大半个欧洲,现在影响力幅射

朝鲜半岛,意味着美国的势力范围跨过太平洋,在亚洲大陆建立起「战略前哨」。此时的美国,可能势力范围太大,吃的太多,还没完全进入角色,所以美国在韩战爆发前,在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作为一直不太积极主动。

此时的中国大陆,无论倒向美国或苏俄,都是足以影响亚太政治格局的重要筹码。当时美国想以台湾为诱饵,使中国向美国倾斜,并通过情报机关向中国宣传:以前国民政府与苏俄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是中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希望离间中国和苏联,使中国成为第二个「铁托集团」。

当时在国际上,只有印度和英国与中共接触,准备承认中共(1950年初,中共拒绝了法国的承认,准备介入印度支那冲突。1945年9月,卢汉为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18万人开进越南,随后国民政府与法国达成协议,1946年3月中国从越南撤出,中国也得到不少好处)。中共的外部环境非常险恶。中共对美国在国共内战中,偏袒国民党的政策非常不满。此时,苏俄对中共也不信任,认为国共内战中,中共与美国互有默契,故美国没有出面干涉,而且在意识形态方面,苏俄认为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而是「黄油共产党」。

1949年10月,中共经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失利后,正进行「解放台湾」的技术准备,并向苏俄提出军援要求,准备解决台湾问题,但斯大林予以拒绝。毛泽东原本计划:争取苏联的军援,先解决台湾,再介入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此时,中共已

知道北朝鲜准备武力解决南韩,但苏俄和中共都认为时机不成熟)。老奸巨滑的苏俄对中共提出的军援要求,束之高阁,中共干着急,没办法。苏俄吊足了中共的胃口。中共急于修改国民政府与苏俄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以及争取苏俄的支持。1950年2月,中共与苏俄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中国「一边倒」已成现实。

我认为,此时中共犯了第一个致命的错误:过早与苏俄拥抱,自断后路。中共应与苏俄保持一定的距离,吊一吊苏俄的胃口,与美国和法国积极接触,以中国的相对中立,与美国做笔买卖,换取台湾。再以美国为筹码,修订苏俄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极不平等的《中苏友好条约》,最后伺机而动,在苏美之间获取中国的最大利益(当时美国国内,对中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值得中共去积极争取。也许,今天的我们无法感受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热潮。当时中共没有意识、更没有充分利用自己这枚重磅筹码。我个人认为:毛泽东的小农意识太强,在经济和外交方面太外行。中共在外交方面也缺乏人才)

一位解放军上尉的杂感──深刻影响亚太的韩战

(中篇)

三、战前双方力量对比

1949年3月,金日成就向斯大林提出武力解决南韩计划,此时,中共尚未夺取政权,美军也未从南韩撤走,故斯大林未同意,但给了金日成2亿卢布贷款,6月,又给北朝鲜飞机100架,T-34坦克87辆,装甲车57辆,大炮230门,枪10000多枝。 1949年9月和1950年1月,金日成先后两次向苏联提出解放南方,斯大林还未同意。当1950年2月,中共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斯大林的态度马上转变,同意金日成准备向南方开战。1950年2月,金日成用9吨黄金、40吨白银及1.5万吨矿石换取1.38亿卢布军火;3月,苏联又提供1.3亿卢布军事援助。

从1949年7月到1950年4月,中共把四野中4万多朝鲜族官兵和装备成建制拨给北朝鲜(主要是四野的55军164师、56军166师,以及139、140、141、156师部分朝鲜族官兵),这些久经沙场的中国部队成了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国共内战中,朝鲜给了中共几十车皮军火。有人认为,这是中共还朝鲜的人情。这是无稽之谈,其实是中共给苏联的面子,以及增加中共对朝鲜的影响力而已)。此外,还有部分从苏联回国的朝鲜族官兵,大多

为装甲兵、航空兵等技术兵种。

1950年6月,韩战爆发前,朝鲜人民军共有13.5万人,150辆T34坦克,600门火炮,196架飞机。

南韩也想武力解决北朝,但美国严禁向南韩提供重武器,也不支持南韩武力解决北方。1949年8月4日,李承晚与蒋介石会面,策划发动朝鲜北方的战争。老蒋答应为南韩提供空军和陆军,帮助南韩统一朝鲜,条件是占领北方后,国军借道攻击东北。后来美国怕战争规模扩大,使该计划流产。

南韩军队骨干力量主要是前日军中的朝鲜人,1950年6月,南韩总兵力为9﹒5万人,装甲车27辆,火炮89门,飞机32架。此时,南韩人口为2100万,北朝900万。

四、韩战进程

1950年6月25日拂晓,韩战爆发。虽然战前南北双方都互有挑衅行动,但韩战爆发的真实情况是:北朝鲜经过精心策划,主动向南方发起进攻,并且得到苏联支持,也得到中国默认,但中国并没有反对,只是做了保留(金日成开战的具体时间并没有告知中共,中共原想促使北朝将进攻计划搁臵起来,先解决台湾,再帮北朝解决南韩,但苏联坚决不同意。6月28日,金日成才向中共通报战况)。

此时,中共犯了第二个致命错误,同意北朝鲜开战。其实这个错误,是第一个致命错误(严重战略错误)的必然结局,因主动权丧失,中共已无力左右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

那么苏联为什么支持北朝进攻南韩,而不支持中共解决台湾?因为第一、如果北朝打败南韩,控制了朝鲜半岛,那么苏联的远东战略态势将非常有利,而且朝鲜可以在东北方向制衡中国;第二、如果美国介入,打到「三八线」停止,对苏联来说,没什么损失,仅回到事情的原点;第三、如果美国打到鸭绿江边,把朝鲜打垮,朝鲜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有中国在东北顶着美国,中国将会更紧密地靠向苏联,苏联将会有一个死心塌地的盟友;第四、如果美国打到鸭绿江边,中国军队介入朝鲜事务,中、美一旦打起来,双方相互搏杀,相互消耗,可以削弱美国,苏联将在欧洲取得的战略优势。而且,中美发生冲突,也彻底断了中国打美国牌的路,中国只能死心踏地跟苏联。

对于北方进攻南方,苏联战前经过缜密评估。10月5日,苏共政治局会议决定:苏联的底线是哪怕放弃北朝鲜也要避免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否则苏联将有失去东欧的危险。而且苏联也断定美国不敢进攻中国,如果进攻中国,将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综上所述,韩战爆发,是苏俄最阴险的一招。无论朝鲜战争输赢,无论美国和中国是否介入,无论战争朝哪个方向发展,只要美国不进攻中国(美国如果进攻中国,那美国总统肯定不是政治家,而是愤青),苏联都百利而无一弊,只赚不赔,而且不会有任何风险。但如果中共解决台湾,中共将变得更强大,对苏俄来说,没有明显的战略好处。

韩战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快速向南推进,美国认为这是苏联在美国及其盟国所设臵包围圈上的「薄弱环节」进攻试探。杜鲁门称,「绥靖只会引起进一步侵略并最终导致战争。」6月25日晚,杜鲁门发表声明:一、命令麦克阿瑟以所有能动用的全部武器弹药供应韩国部队;二、命令立即撤退美军顾问团的家属,美国在远东的空军和海军部队给予以掩护和支持;三、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此时美军仍未介入韩战,此时美国终于绝了同中国修好的念头,弃蒋成了保蒋。

韩战初期,北方的推进速度很快。7月初,中共提醒朝鲜注意:美军可能在仁川或朝鲜人民军后方登陆(当时,解放军一位叫雷英夫的参谋发现,美军极可能在仁川登陆),此时金日成求胜心切,只想彻底解决南方。 7月底,大田战役以后,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朝鲜人民军取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之后,朝鲜战局发生逆转。金日成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向苏联求救。

再看一下中国出兵的过程。从俄国的解密档案中,可以完整了解苏俄的阴谋。随着朝鲜战局吃紧,1950年9月30日22时,金日成给斯大林发求助电报,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当敌人(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北朝)非常需要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苏联害怕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它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志愿部队,对我们的斗争给予军事援助。」

几个小时之后,也就是1950年10月1日3时,斯大林马上给毛泽东发电报,请求中国军队援朝,其中有一句原话:(中国援朝军队)「哪怕4、5个师也好」。还有重要非常的一句:「我没有向朝鲜同志谈过这件事(中国军队援朝),而且也不打算谈。但我并不怀疑,当他们得知此事(中国军队援朝)后将会很高兴。」随后,斯大林又马上给在朝鲜的苏联首席顾问马特维耶夫发电报,向金日成建议:请求中国出兵时,千万不要提及莫斯科(怕金日成向北京发电报时穿帮露馅)。也就是这天(1950年10月1日),朝鲜外务相朴宪永亲自带着金日成的求救信到北京,恳请中国军队出兵朝鲜,电报中果然没提及莫斯科(电文较长,不引述。现在金日成的这封求救信原件还在北京)。

10月8日,苏联特使什特科夫带着斯大林的信见金日成,信中说:中国不打算出兵。斯大林要求什特科夫,只能把这封电报念给金日成听,或让朝鲜转抄电报,但不能把电报交给金日成。

从以上两段可以看出,苏联要求中国出4、5个师,就能改变整个战局,解决朝鲜问题?绝对不可能!苏俄不过想把中国拖下水,与美国对抗而已。斯大林在中国和朝鲜之间左右摇摆,两头卖假人情,嫌好人(我认为,有时候国际政治就象国际骗局)。

那么中共如何看待出兵朝鲜的问题。第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触动了中国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中共也想给美国佬点颜色看看;第二、中共认为,美国支持法国的印度支那战争,以及美国在台湾海峡、朝鲜半岛的行动,是对中

国的全面围堵,与其以后在台湾或中国本土与美国交锋,还不如在朝鲜;第三、中共当时担心美国会把日本人派到朝鲜。以前日本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中国,如果日本人到了朝鲜,谁能保证以前的历史不会重演;

第四、中共担心老蒋借道朝鲜半岛反攻大陆;第五、如果美国打到鸭绿江边,朝鲜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也会为美军侵犯中国提供借口;第六、中国在东北方向顶着美国,苏联极有可能派兵进入中国东北,1945年苏联借口对日本作战,逼迫国民政府吃的苦头,中共不会忘记;第七、朝鲜以前是中国的地盘,中共也想利用这个混乱局面,对朝鲜施加影响;第八、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共不希望自己身边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九、中苏结盟,中国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员,要履行国际义务,也可以争取到苏联的援助。

10月3日凌晨美军大规模进入北朝前,周恩来召集印度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对美国越过「三八线」北上)「我们不会坐视不顾,我们要管。」10月4日,中共政治局就出兵问题进行了讨论。10月5日,中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刚开始,只有一个半人支持出兵,一个人是毛泽东,半个人是彭德怀(彭德怀要求有条件出兵,必须有空军支持和改善武器装备),最后权衡利弊,出兵成了最无奈、最必然的选择。这次会议,中共高层基本定下决心:如果美军越线北上,中国就出兵介入朝鲜战争。

事实上,1950年10月上旬斯大林还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其中有重要一段,「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美军撤回「三八线」)。中国不仅得不到所有这些让步(防止美国在朝鲜建立军事基地),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将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已没有取胜希望的蒋介石,而是为了他自己或者是为了未来的军国主义日本。」

斯大林的电报提到了台湾问题。老蒋在台湾,中共还不太在乎,但是把日本与台湾联系起来,可以说在中国人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中国出兵,并非斯大林这封电报起了作用,但此时台湾问题肯定是中国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美国借口朝鲜战争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中国斗不过美国第七舰队,只能把这口恶气出在朝鲜的美国人身上。

一位解放军上尉的杂感──深刻影响亚太的韩战

(下篇)

中国出兵前的十多天里,中共一直与苏俄进行沟通,10月9日周恩来和林彪到莫斯科谈判。周恩来对中方已决定出兵只字未提,只讲困难。表示:「如果准备不充分,战争僵持不下,还不如不出兵」。林彪干脆提议让金日成上山打游击。斯大林激动地高叫:「那么,你们的决定就是不想派军队去朝鲜了,而朝鲜的社会主义很快就会崩溃了。」 11日,苏方满足了中国的军援要求,但空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12日,中共曾表示:放弃出兵,让金日成到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其实,这些都是外交上讨价还价的技巧,中共不过想从苏俄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从11日到19日,两方一直在讨论磋商)。因为前文分析了无论韩战如何发展,苏俄都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苏俄牢牢掌握了主动权。最后,苏俄得到中国出兵的承诺后,也只是答应最迟在两个半月内提供空中掩护。

那么美国如何看中国的出兵问题。第一、美国认为,中国不敢承受参战必然造成的巨大代价和牺牲。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美国当时认为,如果中国参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认为「毛泽东对自杀犹豫不决」;第二、美国当时主要研究苏联是否会参战,他们的结论是苏联不会参

战,所以中国也不可能出兵;第三、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急速推进,美国得意地认为,由于朝鲜战局剧变,中国丧失了参战的有利战机;第四、美国傲慢地认为,占领北朝鲜对中国安全毫无威胁,中国可以坐视美国占领中国的一个重要邻邦,美国无法理解朝鲜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性;第五、当美军得知中国已经参战,自信地认为,即使中国参战,美军仍能轻松占领北朝鲜。

关于联合国同意出兵朝鲜的问题,有一段小插曲。6月27日,人民军攻进汉城。美国建议联合国召开了安理会紧急会议,准备通过「必须用紧急军事措施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决议。表决前,苏联代表马立克正在喝咖啡,一听说要表决,却马上躲起来,不出席表决。这是何故?其实很简单,如参会,不行使否决权必让朝、中以及东欧各国恼火,对苏联不利;行使的话,会让杜鲁门在全世界面前出大洋相,又暴露自己与此战有牵连,让苏联在全世界面前丢脸。所以躲起来最好!(俄国人的借口是:抗议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所以不出席表决)。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军队从安东(今丹东)、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地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在打响。之后,又发生第二、三、四、五次战役(仅于篇幅,不介绍战争过程。但在当时情况下,中国军队打得相当不错。将机动进攻、尖刀突破、穿插分割、迂回穿插、机动防御、中心开花等战术运用得相当流畅。台湾朋友可能对我的说法不屑一顾,大家可以查看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编写的《韩战史》,

其中对各方评价比较客观)。

关于人海战术,我想纠正大家一个概念。中国军队多是班、排队形的冲锋,而不是大家想象的,成群结队,象日本人一样拿着上刺刀的步枪进行刺杀的情景。一般情况是:班、排运用战术队形接近目标,先压制火力点,后续部队再进行第二波冲锋。开战初期,手榴弹、迫击炮和爆破筒成了中国军队的重武器。因为武器威力不够大、射程不够远,所以一般采用近战和夜战。

中国第一、二、三次战役都相当漂亮,但是否有必要进行第四、五次战役值得探讨。随着韩战的深入,美国已识破苏俄的伎俩。1950年12月下旬美国的国策是:「最大的危险仍在欧洲。美国必须在那里部署大量军事力量,并鼓励北约盟国也采取同样的做法。美国决不可陷入亚洲一场持久战,消耗掉原应部署在欧洲的军事力量。这很可能正是克里姆林宫所希望的。」并命令:「把战争限制在朝鲜;保持对空海力量的限制;不再向朝鲜派任何增援部队,尽可能稳住三八线附近的战线,然后寻求停火,达成停火协议,使朝鲜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前的状况。如果顶不住就撤出第八集团军去保卫日本。」这个命令清楚地说明,美国不想玩了。

韩战让美国第一次认识到有限战争的概念。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的行动很多未得到美国政府的首肯,有时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例如:开战前,美国原想打到「三八线」停下,但麦克阿瑟让美国政府相信,他会很快拿下北朝鲜,完全无视中国的存

在。后来,中国出兵参战,麦克阿瑟不顾政治目标,多次提出对中国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原子弹以及邀请国军参战(1950年6月底、11月下旬和1952年5月,麦克阿瑟和克拉克曾三次请老蒋派52军到朝鲜,但都被杜鲁门否决。因为美国要防止战争规模扩大)。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韩战中,苏联和中国的米格-15战斗机,一直在鸭绿江和平壤之间建立米格走廊,主要保护后勤补给线,从未越线攻击美国。除开战初期几次外,美国飞机也未越过鸭绿江攻击中国)。

1950年12月12日,亚洲13国提出组织三人委员会在朝鲜安排停火与和平解决远东现存各种分歧的建议。12月22日周恩来发表声明,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台湾问题和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随后,中朝军队发动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到达「三七线」。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政治委员会通过了朝鲜停火三人委员会提出的有关解决朝鲜及其它远东问题的五项原则意见的报告,其主要内容为:在朝鲜立即安排停火;停火实现以后,一切非朝鲜军队将按适当阶段撤出朝鲜,并以各种措施实现联合国在朝鲜建立统一的政府的决议;由英、美、苏、中四国代表讨论解决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联合国席位问题。这个议案立即被转交给中国。

这个提案在事先几小时前才通知美国政府,使美国陷入了进

退两难的境地:正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指出,同意这个议案,将「失去朝鲜人的信任,并引起国会和舆论界的愤怒」,不同意则会「失去我们在联合国的多数支持」。但是美国国务院最后决定支持这一议案(美国政府之所以同意这一议案,是因为它预料中国会拒绝这一建议。总体上这个议案,对美国来说利大于弊)。1951年1月17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拒绝了这个议案(中国认为,「先停战后谈判」的方式,会导致各种问题久拖不决,中方建议「先谈判后停战」)。

我认为,此时中共犯了第三个致命的错误。整个韩战期间,中国有许多停战的机会,此时停战,台湾问题和中国联合国席位问题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想继续通过战争,给美国压力是不实现的。如果点到为止,让美国感觉有点痛,是个比较好的结局。第四、五次战役打下去,军事上无优势可言,政治上也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只能全面倒向苏俄。

韩战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美国开支战费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OO余万吨。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欠苏联30亿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

美军:阵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受伤103284人(2000年,美国国防部称,因统计错误,美军阵亡人数应为3.7万多人。但是美军阵亡人员都有名有姓,名字都刻在韩战纪念碑上,多出近2万人的名字是从哪来的)。

韩国军队:阵亡227800余人,受伤717100余人,失踪43500

余人(包括非军事人员)。

英国、土尔其、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泰国、希腊、荷兰、哥伦比亚、衣索比亚、菲律宾、比利时、卢森堡、新西兰、南非、日本等16国兵员损失约17200人。

中国军队:171669人(这个数字,是中国军人进入朝鲜后,未回国人员的总数。其中阵亡11.5万人、非战斗死亡2.5万余人,被俘未归者1.4万多人,以及失踪和其它原因死亡)、受伤366000人。

朝鲜军队:伤亡人数不详,大致与韩国伤亡人数相当。

五、战争的影响

韩战的影响是极为深远。我认为:韩战之后,才标志着冷战全面展开。经过了越南战争后的美国人,几乎已经遗忘了这场战争。因此朝鲜战争又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朝鲜战争也令美国人首次意识到,战争的威胁随时存在。韩战使人们确信,有限战争不是不可能的,全面战争也并非不可避免。李奇微对此曾经指出:「朝鲜战争使我们懂得,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今后是否应该打有限战争已不再成为问题,问题是如何避免打任何其它种类的战争。」

韩战中,台湾应该是赢家。韩战使台湾避免陷入战火,美国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环节,从经济上和军事上援肋台湾,这也是台湾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朝鲜和韩国的应该是输家。战争使双方陷入巨大灾难,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