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翻译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翻译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翻译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翻译课程课外阅读书目

1. Newmark, Peter. 198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2. Newmark, Peter.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Steiner, George. 2001.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 Chan, Sin-wai&Pollard, D.E. 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Univ. Press, 1995.

6. Baker, 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Routledge, 1998.

7.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 New Y ork: Routledge. 1991.

8.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2001.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 Hickey, Leo. 2001.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0.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2001.

11.Snell-Hornby, M.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2. 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3. 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

14. 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5.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6. 陈德鸿,张南峰编著《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17.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8. 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 何扇芬著,《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0. 金隄著,《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1. 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2. 李亚丹主编,《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3. 廖七一编著,《当代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

24.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5. 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6. 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7. 王秉钦著,《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8. 许均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9. 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0. 谢天振主编,《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

31. 谢天振著,《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2. 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3. 杨自俭,刘学云编著,《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4. 喻云根主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35. 张今著,《文学翻译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6. 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7. 周志培著,《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8. 邵志洪著,《汉英对比翻译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9. 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40. 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1.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2. 文军主编:《当代翻译理论著作评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43. 许均:《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4. 潘文国著,《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5. 伍谦光,编著,《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6.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7.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48. 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9. 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50. 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1. 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2.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3.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54. 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5.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56. 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57.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8. 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9. 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60. 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61. 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2. 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3. 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4. 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5.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

66.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67.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68.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6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0. 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

71. 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72. 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73. 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4. 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5.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76.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7.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

78. 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9.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80.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1. 曹明伦著,《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四川出版集团,2007年.

82. 曹明伦著,《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

83. 陈德鸿张南峰编著,《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84. 陈宏微著,《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5. 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6. 李亚丹主编,《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7. 刘川著,《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高等教学出版社,2007.

88. 吕俊侯向群编著,《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 适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课程的教学分为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和短文翻译两个阶段,其分别要求是: 1、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掌握10000-12000 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 个词 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 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翻译能力: 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 词。 2. 短文翻译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1

语料库翻译学_问题与展望_龙绍赟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244 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 ■龙绍眖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 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跨学科属性;代表性;应用文体;深度与广度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12-0244-05 龙绍眖(1969—),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江西南昌330022) 20世纪以来,描写性译学悄然兴起,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相继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学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 —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主张从大量翻译事实或现象出发,在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阐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活动的制衡因素,有效地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翻译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概况 语料库翻译学,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1]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于1996年正式提出[2],Tymoczko将该领域的研究命名为“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语料库翻译学研究)。[3]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4]相应的,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即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与注重描写与实证。[1] 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应属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不同于以学者直觉和

实用文体翻译

学习心得:翻译——找到原语的所指 在顾维勇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共同学习了这篇对“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进行批判性研究,翻译——找到原语所指此篇论文。突出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在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即实用文体翻译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倘若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找到真正的原语所指,只是对其字面意思的解释,那么译者也就会和原语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气、问题、语用含义等相背道而驰了。 在顾维勇教授的这篇论文中,他选择在“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中三个大方向(1、同意词语叠用2、句子结构的理解3、复数问题4、专业术语和行话)出现严重误译的30个误例,强调了在实用文体翻译过程中,找出原语“所指”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本人通过学习了翻译——找到原文的所指,结合实例后表达的个人的拙见。 在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同义词叠用现象。这些同义词的叠用是为了表达趋同或者趋异的意思。 例1As part owner, you benefit by receiving part of the profits or dividends and sharing in the growth of the values of the company. 原译:作为该公司的部分拥有者,你的道德实惠就是,收获公司的部分利润和红利。(李明,2011:71) 很明显此处的profits or dividends属于同义词叠用“趋同” 现象,表示利润的含义。而译者没有在专业术语的层面上准确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语义,将这对在意义上“趋同”的一对同义词独自分开,翻成了利润或红利。 例2Business is a combination of all these activities: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sale, through which profit or economic surplus will be created. 原译:商务是指生产、分配、销售等一切活动的组合,通过这些活动,创造利润和经济盈余。(李明,2011:94) 同样,原文译者对此处profit or economic surplus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并没有结合真正的商务情景和商务专业知识找到原文的所指。此处同样是属于同义词叠用中意义“趋同”现象。都是表达

实用文体翻译

实用文体翻译 期末整理根据老师PPT整理而成供学弟学妹们复习使用~~ 一、翻译标准 1、以译出语或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2、直译与意译 重点难点: A,He had the agility of a man half his age.他像岁数比他小一半的人那样敏捷。B,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之日。 C,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D,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拼命逃跑,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二、英汉差别 1、真朋友&假朋友 2、转换:译者将大脑中分析好的语言材料——具有原语深层结构形式的一串词语——转换为具有译语深层结构的一串词语。 3、重构:将已经转换为译语深层结构的一串词语,为着符合译语惯用的表层结构形式、更好地表达原文内容、更好地体现原文功能与风格的目标,重新排列、连接或删除。 4、英汉差异 ——句子扩展模式 中:句首开放性和句尾封闭性英:句首封闭性,句尾开放性 ——形合和意合 中:意合英:形合 5、“核心句分析法”,即把英语复杂句分解为语义相对完整的只包含单个主谓框架(即只包含一个谓语动词)的多个句子——核心句,分析各个核心句间的语义逻辑关系,然后用合乎译语表达习惯的排列方式对各核心句进行重构。 按照汉语(一)先发生先说后发生后说,(二)先说事实,后说评价,(三)先说因后说果(以及先说条件后说推断、先说手段后说目的、先说反面后说正面等)的原则,并使用适当的省略、重复、代称等,把核心句翻译成汉语。 重点难点: A,阴(the soft, inactive, f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ona Baker 1993 语料库翻译学文献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ona Baker Cobuild, Birmingham Abstract The rise of corpus linguistic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any discipline in which language plays a major ro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corpora is likely to have o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s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It argues that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ts theoretical and descriptive branches. The nature of this impact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nd brief reference is made to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of corpus techniques in the applied branch of the discipline. 0.Introduction A great deal of our experience of and knowledge about other cultures is mediated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translation, including written translations, sub-titling, dubbing, and various types of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The most obvious case in point is perhaps literature. Most of us know writers such as Ibsen, Dostoyevsky and Borges only through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ir works. But our reliance on translation does not stop her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issues, of art, and of various other areas which are central to our lives is no less dependent on translation than our understanding of world literature. Given that translated texts play such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our experience of life and our view of the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translatio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viewed as a second-rate activity, not worthy of serious academic enquiry, and why translated texts have been regarded as no more than second-hand and distorted versions of …real? text s. If they are to be studied at all, these second-hand texts are traditionally analysed with the (233) sole purpose of proving that they inevitably fall short of reproducing all the glory of the original. A striking proof of the low status accorded to translated texts comes from the young but by now well-established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A recent survey commissioned by the Network of European Reference Corpora, an EEC-funded project, shows that many corpus builders in Europe specifically exclude translated text from their corpora.1 This

实用文体翻译1 (7)

对实用文体翻译的认识 对于实用文体翻译这门课程一开始并不了解,也并没有想到这门课程有如此深的学问,虽然到目前为止上课次数并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实用文体翻译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更像是及时雨一般,给我们打开了商务英语翻译新世界的大门。虽然老师一开始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我们还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老师的讲解后,都恍然大悟。对于我来讲,实用文体翻译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也是一门需要更多的耐心的知识去揣摩的学问。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翻译则是沟通的桥梁。实用文体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其特点是实用性很强,不管用于什么目的,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的流通是全球性的,因此实用文体翻译的重要性由此突显了出来。由于文体的不同,翻译也具有不同的类型。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它分为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而我们专业主要涉及商务文体的翻译。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学习实用文体翻译切忌不懂装懂,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和语言表达习惯,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不仅会使翻译出来的内容理解困难,甚至改变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当然,实用文体翻译并不是一个只要词汇量达到完美效果的一种翻译,也就是说实用文体翻译并不是说只要勤查词典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件事情,而是需要对于你所要翻译的文体所在领域有足够的了解,甚至精通,也要从实践中理解词汇在实用文体中意思。比如我们商务英语专业,在商务文体的翻译中,文体意识尤为重要。商务文体的翻译者必须具有过硬的商贸业务知识,包括源语与译语。否则翻译后的不仅文章不准确不够专业,给读者以困扰,更甚会对现实商务交易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及结果而影响正常交易。商务文体翻译需要较高的商务文体理解能力以及商务专业知识,既要理解正确,表达也要正确。切不可望文生义,理所当然的翻译出个单词的常用语义或表面字义。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非常普通常用的词汇,但是在商务文体中出现时它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不可依旧以常义理解,一定要把词汇放在特定的句子中理解,表达出其的商务意义。这就体现了对商务知识了解的重要性。 总之,实用文体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翻译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体理解意识,因此对于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也要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和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商务文体翻译工作做到最好。

英汉翻译教程(三)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冲刺模拟试卷一 (英语专业) 英汉翻译教程(三) Part One Ⅰ.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30 points, 2 points for each)A. Directions: This part consists of ten sentences, each followed by four different version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is the closest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expressiveness. 1. For Britain our member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s brought this home. A. 对英国来说,我们的欧盟成员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身份把这带到了家。 B. 对英国来说,我们参加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把我们送到了家。 C. 对我们英国来说,我们参加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经历使我们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D. 对我们英国来说,我们的欧盟成员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身份使我们如鱼得水。 2. So now he contrived an eager, ingratiating smile, which he bestowed on Mr. Squires. A. 因此他就装出急切的、迷人的笑,并投向史奎尔先生。 B. 因此他就装出殷切的、拍马的笑,并把这笑赠予史奎尔先生。 C. 因此他就对史奎尔先生装出一副殷勤、讨好的笑脸。 D. 因此他就给史奎尔先生设计了一副殷勤、讨好的笑脸。 3. “People disappear in that river every year,” one of the policemen said to me that afternoon, half in dismay, half in frustration. A. “这条河里年年都有人消失,”当天下午警察中的一个以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气沮丧地对我说。 B. “这条河里年年都要死人,”当天下午一个警察半是沮丧,半是失意地对我说。 C. “这条河里年年都要死人,”当天下午一个警察以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气沮丧地对我说。 D. “年年都有人消失在这条河里,”当天下午警察中的一个半是沮丧,半是失意地对我说。 4. As recently as the early 1960s, the phrase “environmental law” would probably have produced little more than a puzzled look, even from many lawyers. A. 早在六十年代初,“环保法”这个词儿甚至会使许多律师感到纳闷。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Note

Chapter one 2012-3-27 ?翻译可分为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译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another is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翻译三原则(George Washington Campbell,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原作的意义、意思 2.原作的思想、精神 3.流畅、通顺 ?翻译方法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2.意译free translation 3.音译transliteration ?山雨欲来风满楼The coming events cast their shadows before. 才学最差,叫喊最多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 与……狼狈为奸hand in glove with… 乱七八糟at sixes and sevens 千载难逢once in a blue moon 路必有弯,势必有转机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家丑不可外扬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 ?The main principles of TRANSLITERA TION 1.准确读音 2.正确拼写姓名拼写中姓与名要空一格首字母要大写eg. Pu Songling 地名拼写中首字母大写不空格eg. Fujian Guangdong Xi’an 一般来说除地名人名之外其他专有名词英译时首字母要大写如汉Han; 一般名词要小写 3.弄清词源有些词需要追溯到最初发音以利于音译eg.菩萨Bodhisattva 4.约定俗成eg. 孙中山Sun Y at-sen 宋庆龄Soong Ching Ling 陈嘉庚Tan Kah Kee 5.准确回译eg. 纽约New Y ork 6.缩略语复原eg. 闽Fujian 武大Wuhan University Chapter two 2012-3-28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 1.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 2.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 3.心理文化mental culture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1.中国人注重伦理,英美人注重认知 2.中国人注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注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 3.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重实证 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英美人重逻辑思维 Chapter three 2012-3-31 ?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的对比 1.指称意义是词语在交际过程中所表达的字面的最基本的意义,相当于一种约定俗 成的认知 2.蕴含意义的理解与表达eg:His wife was unfaithful to him, and he became a cuckold. 他老婆红杏出墙,给他戴了顶绿帽子。此处注意红和绿。?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1.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义:“醉心于……”be engrossed in褒be infatuated with 贬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译文用词:①Mum gave a book as my birthday present .

实用文体翻译作业2

好的广告语翻译: 1. Easier dusting by stre-e-etch.(除尘布) 拉拉拉长,除尘力强。 分析:stretch一词除了作为除尘布的品牌名称“拉长”外,其拼写被别出心裁地拉长的效果,形成感觉上的延伸,这便传达出该词的本意“延伸”,真切而形象地渲染了产品的功效。 2. One good banking ideas in Canada led us to another in London. 加拿大非凡的银行概念,指引我们在伦敦再创辉煌。 分析:该口号在谚语:A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善有善报)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扩张。该广告的撰写者旁敲侧击巧妙地将加拿大银行暗含其中,而且选用“善有善报”来创新以作为银行的广告口号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除了本身意思以外,还承载着弦外之音:存款在银行,总会有回报。 3.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a dull stay. (Ming Court大饭店) 只工作不玩耍,生活单调无味。 分析:这则口号套用了英语中的一句著名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这家大饭店套用那句谚语,意在招徕客人,使他们逗留新加坡时去他们饭店,在那里可以尽情享受,以免旅途成为dull stay。众所周知,新加坡是通行英语的国家,而从事国际事物的人基本上都懂英语,因此,他们很容易明白这则口号个中的涵义,也就有可能投宿这家饭店。 4. One man’s sushi is another man’s steak.(日本航空公司) 寿司牛排,风味不同,任君选择。 分析:该例是日本航空公司对欧洲大陆的广告,即套用了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一个人的佳肴却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寿司”是日本风味的饭卷,而“牛排”则是欧洲的主菜。以此来宣传日本优良的餐饮服务。 5. Where there is a South,there is a way. (南方科技咨询服务公司) 有了南方,就有了办法。 分析:该广告套用了英语中常见的一句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译文只换了一词,但因与公司特点挂了钩,恰到好处,韵味无穷,给顾客的印象是这家“咨询公司”的办法的确不少。 不好的广告语翻译: 1. Mount Bagong Tofu is in vogue all the ages, white and jade pure, like fine-congealed grease, delicate, and tasty and secretion. 八公豆腐,老幼皆宜,洁白如玉,爽滑如油,味美可口,让人垂涎三尺。 分析:grease在英语中主要是指工业润滑油,不适合用来翻译“爽滑如油”。Secretion是一个医学用语,翻译“垂涎三尺”不适宜,不能更好地表达原意。 2. It won’t leak in your pocket and embarrass you. (派克笔) 它不会在你口袋里漏油,令你尴尬。 分析:在西班牙语中,embarrass是“使怀孕”的意思,不能替代英语“使尴尬”的意思。但是派克公司当时在墨西哥推广产品时却将其误用,导致这则广告成了笑料。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_王方路

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 王方路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国内译界学者对实用文体翻译的研究,提出,我们实施实用文体翻译时,应当特别注意该类文体的特点——实用性,而其文学性及审美性则比较弱。据此,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当围绕“实用”这个突出的特点,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而不必过多地考虑文学审美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实用文体;实用性;翻译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03(2006)01-0027-05 Abstract:The pr esent paper,based on a surv ey o f the research o n t ranslation co nducted by scholars in the field o f tra nslatio n in China,pro po ses that it is necessa ry to emphasize the cha racteristic of pr actical sty le tex t,`pra cticality', when we ca rr y out the tra nsla tio n practice of such kind of tex ts,fo r the lite rariness and eleg ance could be seldo m found in the tex t.T herefo re,th e t ranslation stra teg y w e ado pt should also highligh t the featur e o f`pra cticality', which intends to co nv ey the basic info rmation of th e o rigina l tex t a nd no t to ca re to o much a bo ut the litera riness a nd eleg ance. Key words:pr actical style;practica lity;tra nslatio n research;summa ry 引言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会得到不同类型的文体。狭义的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多涉及文学文体以及作家的风格,而广义的文体则正如王宏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以交际方式划分,文体大体可分为两类:口语体和书面体;如果以交际目的划分,文体又可分为文艺文体和实用文体(如新闻文体、广告文体、科技文体、法律文体等);如果以时代划分,文体又可分为古代文体和现代文体”(王宏,2003)。本文将要涉及的实用文体包括财经(经贸、外贸),法律,医学,广告,合同,以及旅游、传媒(新闻)等实用文体。笔者重点考察了1998年以来《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登载的研究实用文体翻译的重要论文,按照上述实用文体类别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引起业内人士对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的重视。笔者同时提出,我们实施实用文体翻译时,应当特别注意该类文体的特点——实用性,而其文学性及审美性则比较弱。据此,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应当围绕“实用”这个突出的特点,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而不必过多地考虑文学审美方面的因素。 境,提高译文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译者需要的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小句和篇章结构来生搬硬套,而是依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行文规范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英汉翻译中,究竟是要保持原文的“主语+谓语”结构,还是将其转换为“话题+评述”的模式,要根据语句在具体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侧重点以及对上下文的作用而定。同时,由于汉语中对小句主位在语篇结构中的衔接作用要求不如英语严格,这也给译者灵活转换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译者只要在确定好英语原文中的字、词和词组等的对应关系后,再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句法结构进行句章组合,就基本能在文字表达层面上和最普遍的思维模式上成功地实现转换,为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Baker.M.In Other Word 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London:Routledge,1992. [2]Hall iday,M.A.K.&Ruqaiya Ha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7293241.html,n guage,Context,and Tex t:Aspects of Lang uage in a Social-s em iotic Perspectiv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 s,1989. [3]M unday,J 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 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 ons[M].London:Routledge Pres s,2001.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韩礼德(Halliday,M.A.K.).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0. [7]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8]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10]乔 萍,崔淑蓉等.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11]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12]汤普森(Thom ps on,G.).功能语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0. [13]张美芳.翻译学——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A].黄国文.语文研 究群言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308-318. 作者简介:王俊华,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外语教学。 收稿日期 2005-01-17 责任编校 薛旭辉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练习答案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2) 第二章词法翻译的一般技巧 (4) 第三章名词的抽象和具体译法 (9) 第四章动词的翻译 (11) 第五章数词和冠词的翻译 (12) 第六章成语的英译 (13) 第七章修辞格的翻译 (17) 笫八章文化词语的翻译 (19) 第九章汉英句子比较与翻译 (20) 第十章换序和转态译法 (23) 笫十一章断句合句译法 (25) 笫十二章长句的翻译 (27) 第十四章汉英语篇比较与翻译 (29) 第十五章风格与翻译 (30) 第十六章语用与翻译 (32)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一、结合语境选择较贴切的译文 1. b 2. a 3. b 4. a 二、译出下列词语,注意词语的不同搭配 1. a swarm of bees a brood of chickens a litter of pups 2. a bevy of beautiful ladies a pack of hounds a team of ducks a herd of antelopes 3. unfailing suppor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 4. make a phone call take a taxi knit a woolen sweater fetch water play basketball spray insecticide 5. basic wage capit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ommodity primary industry fundamental interest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Party member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3. The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 Everyone complained against such a practice. 5. They had a dispute at the meeting. 6. You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7. The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8. There is still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o settle.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研究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 王克非1 ,秦洪武2 ,王海霞 2 (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料呈现实验探讨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显示,学生在观察语料后能够归纳和总结出有意义的翻译技巧,并能据此评估或反思自己的翻译行为。实验表明,在翻译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料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的创建,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 稳定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发现式学习;语料呈现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07)12-0003-0006 近20年来,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应语料库大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建,起步较晚,但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欧美,这类语料库有十多个,涉及近20个语种,如H ansard(法-英对应语料库)和ENPC (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V ron is 2000:14-15);在中国,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汉英对应语料库、北京大学的/B ABLE 汉英平行语料库0,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该库现有可检索语料2千万字/词以上,见王克非2004a),后者是本项研究使用的主要工具。对应语料库的创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用于语言与翻译研究,二是用于外语教学。用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丰富,涉及语言对比、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研究(Lav i o sa 1997;Baker 1999;Serpellet 2000;H unston 2002)。用于后者尤其是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如Zanetti n 1998、Pearson (2003:15-24)和Bernardini (2004b :97-111),但大都研究平行语料为翻译训练提供的可能的资源和手段,还没有研究探讨大型对应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 研究内容 有关运用语料库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而将对应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Bo w ker 2003;Ber nardi n i 2004b)。从理 论上看,语料库用于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Bernardini 2004a :22;秦洪武、王克非2007)。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learning as discovery)。前者假定学习者和教师研究兴趣相投、研究能力相当;后者则鼓励学习者自行调节兴趣点,并给他们提供机会来提高自己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两种语言的特征和差异有敏锐的觉识。本文认为,研究和发现虽不矛盾,但在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翻译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发现式学习这一提法更合适一些。 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关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有些研究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用途(郭红2004;于连江2004;王克非2004b),但还没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对应语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也没有研究关注学生对于语料使用的态度。鉴于此,我们以/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为翻译教学平台,探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翻译语料用于翻译教 作者简介:王克非: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秦洪武: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王海霞: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07-03-18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大型英汉对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平台0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5BYY 013),并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编号Bsqd2007022)。 # 3#第118期2007年12月 外语电化教学 C AFLE N o .118D ec . 2007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相关参考: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臵(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机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莎士比亚笔下的形象相互重现,相互推倒。面对如此丰富的形象,我们可怜的译者目瞪口呆。他不愿意对这种绚丽多彩有丝毫遗漏,因此不得不将英文原本中用仅仅一个词表示的暗喻译成一个句子。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在紧密的逻辑与丰富的形象之间,英语与法语的天平有所侧重,在两者的遭遇中,译者的无奈与局限源于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 头脑清醒的纪德没有丝毫责备英语或莎士比亚的语言的意思,相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充分意识到了母语的缺陷。他说:“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我们才意识到本国语言的缺陷,因此,只会法语的法国人是看不到缺陷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德国作家歌德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异之于我,可作一明镜,从异中更清楚地照清自身。在这个意义上,与异语文化的接触,有助于认识母语与母语文化的不足。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便有可能从异语异文化中去摄取营养,弥补自身,丰富自身。 在艰难的翻译中,纪德亲历了种种障碍,他结合翻译中的具体例证,作了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