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代词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代词

六、代詞
代詞是代替名詞以及其他實詞或詞組的詞。主要作用在於行文時避免重復,以求文章簡潔。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

一、人稱代詞
根據人稱代詞所表示的物件,可以將其分爲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者本人。常用的有“我、吾、予、余”等,均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例: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莊子·逍遙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王風·黍離》)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爾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孫醜上》)
需要注意的是,“吾”在上古漢語的肯定句中一般不作賓語,在否定句中可以,但應該前置。例: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子皮曰:“厚,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表示第一人稱的代詞還有“卬、朕、某、儂”等。“朕”先秦可用於所有人,秦始皇以後,只用于皇帝。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卬”的用例不多,主要作主語,不作定語,少作賓語。例: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2、第二人稱代詞
主要代稱說話的對方。常用的有“女、汝、爾、若、而、乃”等。根據用法可以分爲兩類:“女、汝、爾、若”爲一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例: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衛風·碩鼠》)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衛風·碩鼠》)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今爾出於涯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莊子·秋水》)
爾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左傳·襄公十五年》)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而、乃”爲一類,一般作定語,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例: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余,而祖也。(《左傳·宣公二年》)
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史記·吳太伯世家》)
朕心朕德惟乃知。(《尚書·康誥》)
就産生時代上看,“汝、乃”等産生較早,早在甲骨文中就有(甲文作“女”);“爾”始見於西周文獻(《尚書》、《詩經·大雅》等);“若”不見於《詩》、《書》,多見

於西周金文,也當爲西周出現;“而”春秋戰國文獻開始出現。現代常用的“你”,出現在中古以後,可以看成“爾”的繼承形式,在中古以後的口語中逐漸成爲第二人稱代詞的唯一形式。
3、第三人稱代詞
上古漢語中沒有完備的第三人稱代詞,而是多用“其”“之”“彼”等表示第三人稱代詞的作用。
“之”表示第三人稱時,多用於賓語。例: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愛共叔段,欲立之。(《左傳·隱公元年》)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爲神。(柳宗元《黔之驢》)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戰國策·趙策》)
“之”有時也可用於指代說話者自己,例: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其”一般只用於定語的位置,有時也可用於兼語句,表示兼語部分的主語語。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又北二十裏,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山海經·北山經》)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彼”也可指代第三人稱,例: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彼可取而代也(《史記·項羽本紀》)
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不作主語,需要作主語時,古代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重復前邊出現的名詞,一是省略主語。例:
比較完備的第三人稱代詞是中古早期才出現的,有“他”“渠”“伊”等。例:
他自姓刁,那得韓盧後也耶?(《晉書·張天錫傳》)
雖與府吏邀,渠會永無緣。(《孔雀東南飛》)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還。(韋莊《謁金門》)
在上古漢語中,沒有專門表示複數的代詞,需要表示複數時,可以用人稱代詞表示複數,例:
吾與汝畢力平險。(《列子·湯問》)
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史記·項羽本紀》)
還可以在代詞後加“儕、輩、屬、等、曹”等一些表示領屬的詞。例:
吾儕何知焉?(《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避燥濕寒暑。(《左傳·襄公十七年》)
吾屬今爲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小兒輩大破賊。(《世說新語·雅量》)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世說新語·德行》)
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漢書·馬援傳》)
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史記·平原君列傳》)
古代漢語中還有一些詞,在對話時用於表示自謙和尊敬,表示第一人稱的有“小

人、臣、仆、不才、小子”等,表示第二人稱的有“先生、君、卿、足下、閣下”等,這些詞有人看成人稱代詞,有人看成名詞。我們將其看成名詞,不看成代詞。

二、指示代詞
根據指代物件的遠近,可以將其分爲近指、遠指兩大類。
1、近指
表示近指的代詞主要要“此、是、斯、茲、然、之、時”等,相當於現代的“這、這些”。例:
天其承我命於茲新邑。(《尚書·盤庚》)
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僖公四年》)
是鳥也,海運將徙于南溟。(《莊子·逍遙遊》)
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滕文公上》)
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左傳·宣公十五年》)
向吾不爲斯役,則久以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時日何喪,予及汝偕亡。(《尚書·梓材》)
厥初生民,時維薑嫄。(《詩經·大雅·生民》)
2、遠指
表示遠指的代詞有“彼、夫、他”等,意思相當於現代的“那、那個、那些”等。例: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魏風·碩鼠》)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傳·僖公三十年》)
“彼、夫”也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具有指示兼稱代作用。“彼”既可以指事物又可以指人,“夫”常用於指人。例:
彼衆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詩經·周南·汝墳》)
“其”可以表示特指。例: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史記·滑稽列傳》)
“厥、伊”也用於遠指。例:
厥德不回以受方國。(《詩經·大雅·大明》)
亦悔於厥心。(《左傳·成公三十年》)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我之懷矣,自詒伊阻。(《詩經·邶風·雄雉》)

三、疑問代詞
按照所指稱物件的不同,可以將疑問代詞分爲三類:
1、問人
表示問人的疑問代詞主要有“誰、孰”兩個。“誰”可以出現在主語、賓語、定語及謂語的位置上。例:
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于薛乎?(《史記·孟嘗君列傳》)
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
且虎兕出於匣,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矣?(《論語·季氏》)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史記·孟嘗君列傳》)
“孰”,主要用於選擇性的疑問句中,一般有先行詞,意思是“哪一個”。例:
吾與城北徐公孰美?(《

戰國策·齊策》)
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醜上》)
一般只作主語,很少出現在賓語的位置上。有時也可不用於選擇句中,與“誰”的作用相似,但仍含有選擇的意味。例:
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國語·句踐滅吳》)
“孰”有時也可指物或處所。例:
禮與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孰城?城衛也。(《公羊傳·僖公二年》)
“孰”經常和“與”連用,表示比較,成爲一個專門用來表示比較或選擇的固定結構。例: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齊策》)
我孰與皇帝賢?(《史記·酈生列傳》)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時“孰與”不表疑問,用在反問句中,表示肯定。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荀子·天論》)
在這種反問句中,“孰與”前後可供選擇的兩項優劣分明,一般是肯定後者而否定前者。
2、問事物
表示問事物的疑問代詞主要有“何、曷、胡、奚、惡(w‘)”等詞,意思相當於“什麽”。
何,可以用來問事物,用在賓語、定語的位置上,例:
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敢問何謂也?(《左傳·隱公元年》)
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荀子·天論》)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僖公四年》)
常被用來詢問原因或方法,意思相當於“爲什麽”,用作狀語。例:
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雖有君命,何其速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潛《飲酒》)
“曷、胡、奚、惡”等詞,常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爲什麽”或“怎麽”,常作狀語。例: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詩經·魏風·伐檀》)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曷爲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縛者曷爲者也?(《晏子春秋·內篇》)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許子奚爲不自織?(同上)
舜爲御,堯爲左,禹爲右,入於澤而問牧童,入于水而問漁師,奚故也?其知之審矣。(《呂氏春秋·疑似》)
令朝至暮變,暮至朝變,十日而海內畢矣,奚待期年?(《韓非子·難一》)
若夫乘天地之氣,

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3、問處所
表示問處所的疑問代詞主要有“安、焉、奚、惡”等,意思相當於“哪里”或“怎麽”,多用作狀語或賓語。例:
臣在大夏時,見筇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漢書·張騫李廣利傳》)
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史記·趙世家》)
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傳·隱公元年》)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路惡在?(《孟子·盡心上》)
道惡乎往而不存?(《莊子·齊物論》)


四、無定代詞
所爲無定代詞,是指該類代詞所指代的是不確指成分。根據所指代的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爲兩類:肯定性的無定代詞和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1、肯定性的無定代詞
表示肯定性的無定代詞主要是“或”,可以指人或物,意思是“有人、有的”。例: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左傳·襄公十五年》)
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水經注·江水》)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2、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表示否定性的無定代詞主要是“莫、靡”,可以指人或物,意思是“沒有人、沒有(事物)”。例: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莊子·秋水》)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漢書·藝文志》)

五、輔助性代詞
除了以上幾類代詞之外,古代漢語中還有兩個用法較爲特殊的代詞,他們是“者、所”。這兩個代詞不能單獨使用,主要是和動詞性的結構一起構成名詞性的結構,我們稱他們為“輔助性的代詞”。
“者”主要用在動詞性的詞組後面,構成“者字結構”,將前面的動詞性詞組變成名詞性的詞組。表示動作行爲的發出者,可以翻譯為“……的人(事)”。例: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戰國策·趙策》)
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戰國策·燕策》)
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戰國策·燕策》)
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弔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國語·句踐滅吳》)
“者”的另一種用法,使用栽樹此或者事見此後面,表示一定的範圍(種類)或

者時間。例: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論語·顏淵》)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五者,知勝知道也。(《孫子兵法·謀攻》)
今者臣來過易水。(《戰國策·燕策》)
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國語·句踐滅吳》)
“所”主要是用在動詞性的詞組前,和該動詞性詞組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表示動作行爲涉及的對象。可翻譯成“的人(事)”。例:
始臣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莊子·養生主》)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左傳·莊公十年》)
可以補所賢之主,此臣之所大願也,臣何患乎?(《戰國策·秦策》)
附:古代漢語常用代詞簡表

類別 意義 例詞
人稱代詞 1、第一人稱 我、吾、余、予、朕、某
2、第二人稱 女、汝、若、而、爾、乃
3、第三人稱 其、之、他、伊、渠
指示代詞 1、近指 此、斯、是、茲、然、之、時
2、遠指 彼、夫、其、厥、伊
疑問代詞 1、問人 誰、孰
2、問事 何、曷、胡、奚
3、問處所 安、焉、奚
無定代詞 1、肯定性的無定代詞 或
2、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