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离辐射中文警示说明

电离辐射中文警示说明

电离辐射中文警示说明

中文警示说明示例

电离辐射

理化特性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触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应急救治措施设备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电离辐射防护

X-γ辐射测量仪 n-γ辐射测量仪开放型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表面污染的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采用污染测量仪或监测仪进行的表面放射性活度的测量。直接测量是测定固定的与可去除的表面污染之和,但是可能受到来自被检测物件内部的或环境辐射的影响;间接测定是用擦拭法对表面可去除的放射性活度进行的测定。场所表面污染限值见前表A。P255 开放型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操作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开放型场所中应进行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监测的目的是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气体、气溶胶放射性浓度,评价工作人员可能吸人放射性物质的量,达到改进操作方式、控制空气污染的目的。监测方法一般通过空气抽吸过滤的方法采样,样品由实验室进行分析测量。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辐射源所在场所的边界以外环境和流出物进行的辐射监测。辐射环境监测内容环境γ辐射剂量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气溶胶、沉降物、氚和氡) 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底泥和土壤中放射性水平生物中放射性水平(陆生、水生)环境监测分为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现场监测是在欲测对象所在地进行的监测。P242 实验室监测是使用室内物理仪器或化学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测量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浓度,并进行评价现场监测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α、β表面污染测量现场γ能谱测量氡水平测量实验室监测样品采集样品管理实验室测量分析样品预处理(放化分离)制源测量 HPGe高纯锗γ谱仪 X射线机漏射线监测标准:距焦点1m处吸收剂量率对于透视、摄影和X-CT来说不

超过每小时1mGy 核医学工作场所监督区:显像室、标记实验室、诊断病人床位区含密封源核仪表大部分为V类源,少部分为IV类源现场探伤,时间一般选在晚上放射诊断降低受检者剂量的技术方法:(1)选用适宜的焦-皮距(2)适宜的管电压(3)适当厚度的滤过片 (4) 采用更高X射线检测效率的影像技术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照射的方法(1)利用准直限束装置控制照射野(2)用铅橡胶把非检查部位屏蔽起来(3)使敏感器官避开有用线束的直接照射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源活度较小,数量大、应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工作场所复杂、安全容易被忽视、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差,容易发生丢源事故或造成射线泄露污染及误照射事件。 ? 谢谢辐射防护原则: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辐射类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妇女、学生的职业照射限值对未怀孕妇女职业照射控制与男性相同对怀孕妇女(保护胎儿) 腹部当量剂量:2mSv 放射性核素摄入量不超过摄入量的1/20 对于16~18岁的实习学生年有效剂量:6mSv 年眼晶体当量剂量:50mSv 年皮肤四肢当量剂量:150mSv 医疗照射与剂量指导水平医疗照射无剂量限值,替代的是剂量指导水平和处方剂量。辐射防护标准限值的层次有: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导出水平电离辐射警告标识电离辐射标识 IAEA 新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2007年2月15日出台,以作为传统的三角三叶形国际辐射标志的补充。该标志由辐射波、骷髅头加交叉的股骨图形以及一个奔跑的人形组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启用

辐射的种类及防护措施2

辐射的种类及防护措施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一)非电离辐射 是指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和射频等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 1、紫外线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紫外线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火焰和炽热物体。如:冶炼炉、电炉、汽炉、氩弧炉、离子焊、水银石英灯和紫外线灯等。凡是物体的温度达到1200 摄氏度以上时,辐射光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若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则紫外线波长越短,其强度越大。 紫外线可以直接造成人的眼晴和皮肤的伤害。眼睛暴露于短波紫外线,能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溃疡,这就是电光眼炎,这种电光眼炎病多见于电焊辅助工,长期室外工作的工作人员,由于接受日光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也会发生此病症。另外,紫外线若与沥青某些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皮肤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光感性皮炎,出现红斑及水肿。 2、红外线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为最强,基建工地、搬运等露天作业,夏季红外线辐射强度很大;生产中接触红外线辐射源的作业有金属加热、熔融玻璃等,炼钢工、轧钢工、铸造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等可受到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眼睛和皮肤。长期受炉火或加热红外线辐射,可引起白内障。白内障造成视力下降,一般两眼同时发生。职业性白内障己列入职业病名单,如玻璃工的白内障,多发生在工龄较长的工人中。皮肤受红外线长期照射,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 3、激光对健康的影响 激光也是电磁波,目前使用的各种激光属于非电离辐射。激光广泛应用主要是它具有辐射能量集中的特点,生产中主要用于金属和塑料部件的切割、打孔、微焊等。 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机械性损伤。眼部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出现眩光感,视力模糊,或出现固定黑影,甚至视觉丧失。激光还可对皮肤造成损伤,轻度损伤表现为红斑反应和色素沉着,照射剂量大时,可出现水疤,皮肤溃疡。 4、射频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接触射频辐射的作业有: 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等,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是一个主要辐射源; 食品、皮革、茶叶等用微波加热炉进行热处理,操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微波辐射。 生产过程中,通常为低强度慢性辐射,对神经系统、眼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接触高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加速眼晶状体老化过程,引起视网膜病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1 / 2

关于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警示标志

第27卷第4期20cr7年7月 辐射防护 RadiationProtection voI.27N0.4 JIll.200r7 ?资料? 关于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警示标志 2007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弛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宣布启用一个新增加的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警示标志(见图1)【lJ。这是放射防护与安全领域的重要事情。编号为卫的21482的这个新增警示标志,由传统三叶形电离辐射标志不断发射的电离辐射波、骷髅头和奔跑的人等三部分整合在三角形内组成,旨在对广大公众更加形象和醒目地警示电离辐射的潜在危险,警告人们当接近有较大潜在危险的放射源时应快速远离之。显然这是为了尽可能让普通公众成员,更直观了解与认知电离辐射危险,以有利于努力避免或者减少广大公众受到有较大危险性放射源的意外伤害。 图1新增的电离辐射防护警示标志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离辐射技术已经在医学、工业、农业、能源、地质、军事以及日常生活等各领域中日益广泛普及应用。在广泛利用电离辐射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如何确保放射防护与安全,以有效防止其可能导致对人类与环境的潜在辐射危害,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在当前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下和常备不懈应对突发放射性事件中,尤为必要。 此次新增的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警示标志是眦t和Iso组织人因工程专家、艺术家和放射防护专家共同研究数年,并在巴西、墨西哥、摩洛哥、肯尼亚、沙特阿拉伯、中国、印度、泰国、波兰、乌克兰、美国等遍及亚、欧、非、拉丁美洲的11个国家中,对城市、乡村、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不同的人群进行了民意调查测试后确定的¨j。相信将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生产放射源业界的接受和支持。这个新增的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警示标志主要用于按认队分类的第1、Ⅱ、Ⅲ类密封放射源。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放射源分类办法》已经采纳nEA关于放射源按危险性分为五类的管理原则,即第工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指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第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指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第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一指没有防护情况下,接 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入死亡I2I。根据我国国务院2005年第449号令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3J。因此重点加强对可能导致较大危险的第1、Ⅱ、Ⅲ类放射源的严格监督管理势在必行,所以增加此新警示标志对防范意外事故等很有必要。 注意实施安全警示是培植安全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早就有GB2894《安全标志》、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等,统一规范了各行各业包括电离辐射标志在内的各类安全标志的形状、结构、颜色及其使用要求。旨在让广大公众在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前一目了然地望而怯步或尽快远离,从而起到防范伤害事故的作用。鉴于众所周知的电离辐射的特殊性,防范核与辐射事故以及放射性事件尤其重要。在介绍队EA与ISO启用一 新增的电离辐射防护警示标志之际,有必要强

电离辐射防护名词解释

J1 基本定义 J1.1(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 在辐射防护领域,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J1.2 (辐射)源(radiation)source 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例如,发射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X射线机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而言,位于同一场所或厂址的复杂设施或多个装置均可视为一个单一的源。 J1.3照射exposure 受照的行为或状态。照射可以是外照射(体外源的照射),也可以是照射(体源的照射)。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 J1.4 实践practice 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J1.5 干顶lntervention 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J1.6防护与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 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和保持实践中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的剂量和危险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各种方法或设备,以及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J2 辐射与源 J2.1氡radon 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2Rn,是铀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J2.2氡子体radon progeny 氡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完整版)GBZ158-2003_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Warning Signs for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Workplace 自2003-12-1 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图形标识 4 警示线 5 警示语句 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 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 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 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 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 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作业环境下的非电离辐射

作业环境下的非电离辐射 一、含义.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传播,具有波和粒子的特性。波长短,频率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可致电离作用而使机体受到严重损害,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红外线量子的能量水平仅为 1.55eV,不能使生物组织发生电离。这类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辐射线称为非电离辐射。 二、分类.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除取决于量子能量水平外,束(流)的强度(功率密度)、辐射能在组织中的吸收程度、单一波长(单色)或宽频谱;相干光或非相干光、光束或场源是扩散的或是点源等因素,都可影响其对机体作用的强弱。 (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 1、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统称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频段,波长范围为1mm-3km. 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高达300MHz以上时,作业人员处在远区场内工作,人们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影响。通常把波长1m-1mm的电磁波称作微波,其强度以功率密度来表示,单位为毫瓦/平方厘米(mW/cm2)或微瓦/平方厘米(Μw/cm2)。 在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高频作业场所,金属物体的存在及配置情况会影响电磁场的强度和分布。金属是良导体,在电磁场中感应生成高频电流后又在其周围空间形成二次辐射的高频电磁场。因此,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测定中需予以注意。 2、对人体影响 较大强度无线电波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昏、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为常见。此外,诉有情绪不稳定、多汗、脱发、消瘦等。较具有特征的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反映在心血管系统,以副交感神经反应占优势者为多。主要呈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但在大强度影响的后阶段,有的则相反呈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及高血压的倾向。主诉有心悸、心区疼痛或压迫感。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工有性功能减退的主诉,但未影响生育功能。上述表现,在高频电磁场与微波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微波接触者除神经衰弱症状较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外,在往伴有其他方面改变。如脑电图检查,有慢波显著增加的现象,脱离接触后大都可以恢复。 高频电磁场对周围血象一般无影响,而微波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高额电磁体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的部分人员中,可发现晶状

电离辐射防护名词解释

J1 基本定义 (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 在辐射防护领域,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辐射)源 (radiation)source 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例如,发射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X射线机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对于本标准的应用而言,位于同一场所或厂址的复杂设施或多个装置均可视为一个单一的源。 照射 exposure 受照的行为或状态。照射可以是外照射(体外源的照射),也可以是内照射(体内源的照射)。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 实践 practice 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干顶 lntervention 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 防护与安全 protection and safety 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和保持实践中源的安全,包括为实现这种防护与安全的措施,如使人员的剂量和危险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低于规定约束值的各种方法或设备,以及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等。 J2 辐射与源 氡 radon 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2Rn,是铀系衰变的中间产物。 氡子体 radon progeny 氡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自2003-12-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图形标识 4警示线 5警示语句 6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8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9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 10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 11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12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 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 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 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3安全色 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ISO3864-1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 3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见附录A和B。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以下简称”防护与安全”)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 2 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J(标准的附录) 3 一般要求 3.1 适用 3.1.1 实践 适用本标准的实践包括: a) 源的生产和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工业、农业或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包括与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应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b)核能的产生,包括核燃料循环中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各种活动; c) 审管部门规定需加以控制的涉及天然源照射的实践; d) 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实践. 3 .1. 2 源 3.1.2.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源包括: 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包括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密封源、非密封源和辐射发生器; b) 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包括辐照装置、放射性矿石的开发、或选冶设施、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 3.1.2.2应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装置或设施中的每一个辐射源;必要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被视为单一源的整个装置或设施。 3.1.3照射 3.1.3.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照射,足由有关实践或实践中源引起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包括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 3.1.3.2通常情况下应将天然源照射视为一种持续照射,若需要应遵循本标准对干预的要求。但下列各种情况,如果未被排除或有关实践或源未被豁免,则应遵循本标准对实践要求。 a)涉及天然源的实践所产生的流出物的排放或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所引起的公众照射; b)下列情况下天然源照射所引起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 1)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因与其工作直接有关而受到的氡的照射,不管这种照射是高于或低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2)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氡的照射虽不是经常的,但所受照射的大小高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3)喷气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所受的天然源照射; c)审管部门规定的需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其他天然照射。 3.1.4 干预 3.1. 4.1适用本标准的干预情况是: a)要求采取防护行动的应急照射情况,包括: 1)已执行应急计划或应急程序的事故情况与紧急情况; 2)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应急照射情况; b)要求采取补救行动的持续照射情况,包括: 1)天然源照射,如建筑物和工作场所内氡的照射; 2)以往事件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以及未受通知与批准制度(见4.2.1及4.2.2)控制的以往的实践和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 3)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持续照射情况。 3.2 排除 任何本质上不能通过实施本标准的要求对照射的大小或可能性进行控制的照射情况,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均不适用本标准,即应被排除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外。 3.3 实施的责任方与责任

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发布时间:2008-06-27 17:00:58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图形标识 4 警示线 5 警示语句 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 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

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 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 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 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 3 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见附录A和B。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警示标识要求

一、粉尘:F1“注意防尘”、F2“戴防尘口罩”、F3“注意通风”、对皮肤有刺激性或经皮肤吸收的粉尘F4“穿防护服”、F5“戴防护手套”、F6“戴防护眼镜”、产生含有有毒物质的混合性粉(烟)尘的工作场所:F7“戴防尘毒口罩”、放射工作场所:F8“当心电离辐射” 二、有毒物品:D1“禁止入内”、D2“当心中毒”、D3“当心有毒气体”、D4“必须洗手”、D5“穿防护服”、D6“戴防毒面具”、D7“戴防护手套”、D8“戴防护眼镜”、D9“注意通风”、D10“紧急出口”、D11“救援电话”、职业性灼伤或腐蚀的化学品:D12“当心腐蚀”、D13“腐蚀性”、D14“遇湿具有腐蚀性”、D15“当心灼伤”、D16“穿防护服”、D17“戴防护手套”、D18“穿防护鞋”、D19“戴防护眼镜”、D20“戴防毒口罩”; 三、噪声:Z1“噪声有害”、Z2“戴护耳器” 四、高温:W1“当心中暑”、W2“注意高温”、W3“注意通风” 五、电光性眼炎:Y1“当心弧光”、Y2“戴防护镜” 六、生物因素:S1“当心感染” 七、低温作业:DW1“注意低温”、DW2“当心冻伤” 八、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出入口:M1“密闭空间作业危险”、M2“进入需许可” 九、手传振动:C1“振动有害”、C2“使用设备时必须戴防振手套”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注意XX危害” 生产、使用高毒、剧毒物品工作场所:HH红色区域警示线 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10cm。产生“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放射性危害作业岗位其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化学品使用在使用岗位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化学品贮存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当心中毒”、“当心电离辐射”、“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等警示标识。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在醒目位置设置中文警示说明 高毒、剧毒物品工作场所应急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泄险区启用时应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等警示标识。 警示标识采用坚固耐用、不易变形变质、阻燃的材料制作。有触电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绝缘材料。 井下警示标识应用反光材料制作。 第三十条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完整版)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系统基本实用标准_百度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以下简称”防护与安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 2 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J(标准的附录 3 一般要求 3.1 适用 3.1.1 实践

适用本标准的实践包括: a 源的生产和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工业、农业或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包括与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应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b核能的产生,包括核燃料循环中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各种活动; c 审管部门规定需加以控制的涉及天然源照射的实践; d 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实践. 3 .1. 2 源 3.1.2.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源包括: 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包括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 密封源、非密封源和辐射发生器; b 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包括辐照装置、放射性矿石的开发、或选冶设施、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 3.1.2.2应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装置或设施中的每一个辐射源;必要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被视为单一源的整个装置或设施。 3.1.3照射 3.1.3.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照射,足由有关实践或实践中源引起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包括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

电离辐射基本知识

第二章电离辐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 ?1. 原子结构 ?(1)原子核:质子、中子?(2)核外电子 2. 放射性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发射出各种射线的现象。 ?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只和时间相关。3. 同位素 ?(1)核素:某种原子具有一定特征的名称。质子数、中子数、能态可不同,如1H(氕)、2H (氘)、3H(氚);Te m ?(2)同位素: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能态的核素。(3)同质异能素:是同位素的一种特殊类型 4. 放射性核素和核衰变 ?(1)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能自发地转变为别的原子核或自发地发生核能态变化,变化时伴有射线的发射——放射性同位素?(2)核衰变方式: ? a.α 衰变:α 射线为氦(He) ? b.?-衰变: ?-射线为电子(e-) ? c.?+衰变: ?+射线为正电子(e+) ? c.γ 衰变:γ 射线为光子(3)半衰期(half-life) ?某种放射性核因发生自发性核衰变而减少到原来核数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是放射性核素的一个特征常数 ?T1/2 = 0.693/λ(λ:衰变常数) ?N = N0e-λT1/2

(4)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的衰变数,即衰变率,单位 Bq ? 1 Bq = 1dps ? 1 Ci = 3.7×1010Bq = 2.22 ×1012 dpm 二、电离辐射的种类 1. X 线 ?(1)X 线的特征 ? a. 基本特征 ?X 射线在电磁辐射中的特点属于频率高、波长短、能量大的射线 ?X 射线的频率约在 3×1016~3×1020 Hz之间,波长约在10~10-3 nm之间 ?X 线诊断常用的 X 线波长范围为 0.008~0.031 nm(40~150 kV)b. X 射线的波粒二象性 ?X 射线同时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统称为波粒二象性。?X 射线在传播时,它的波动性占主导地位,具有频率和波长,且有干涉、衍射等现象发生。 ?X 射线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它的粒子特性占主导地位,具有质量、能量和动量。 (2)X 射线产生的基本条件 a. 有电子源(阴极); b. 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管电压); c. 有阻碍带电粒子流运动的障碍物(靶),用来阻止电子的运动,可以将电子的动能转变为 X 射线光子的能量。 靶的原子序数低→产生 X 线的能量小、波长长; 靶的原子序数高→产生 X 线的能量大、波长短。 (3)X 射线发射的形式 ? a. 连续辐射(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高速带电粒子(电子)撞击靶面,与靶原子核相互作用后损失的能量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一束波长不等、连续的混合 X 射线。 ?与管电压相关,管电压越高,波长越短,但有极限。 ? b. 特征辐射(标识辐射,characteristic radiation):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内层电子击出至外层,外层电子跃迁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射出来,由于不同靶物质的原子结构不同,放射出的 X 线的波长也各不相同。 ?这种由电子跃迁产生的辐射与管电压无关,而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相关。 ?原子序数越高,击出所需的能量就越大,所需的管电压越高,波长越短 ?。

高等电离辐射防护教程 夏益华 习题详解(部分)

1.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的射程 ①快速电子包括β射线(正电子和电子)和单能电子束。由于电子的静止质量约是α粒子的1/7000,所以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在物质中的运动轨迹都与重带电粒子有很大的差异。 ②快速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1)与原子的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引起原子的电离和激发;(2)核弹性库伦散射,散射严重;(3)在电子减速或加速的过程中发射电磁辐射(轫致辐射);(4)正电子或负电子的湮灭。 ③虽然电离和激发仍是重要的,但轫致辐射的作用不能随意的忽略。并且在与轨道电子的一次作用中,可以损失相当大份额甚至全部的能量,并显著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 2. 简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X射线和γ射线两种射线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一般统称为光子。 ②γ射线对物质的电离作用:两步作用 初级作用(产生次级电子):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次级作用:电离效应次级电子使物质原子电离 3. 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①X、γ射线是一种比紫外线的波长短得多的电磁波,它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产生次级带电粒子(主要是电子)和次级光子,通过这些次级带电粒子的电离、激发把能量传递给物质; ②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不是通过多次小能量的损失逐渐消耗其能量,而是在一次作用过程中就可能损失大部分或全部能量; ③在0.1 10MeV能量范围内,主要的作用过程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④X、γ射线在物质中不存在射程的概念。 4.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①中子不与原子核外层电子发生作用 弹性散射:运动方向改变 非弹性散射:中子的一部分能量使核激发、产生γ光子 ②中子不带电不能直接使原子电离但中子容易进入原子核内同原子核发生作用引起核反应 ③穿透力强 随堂作业(第七章) 1、32P的半衰期是14.3 d, 1 g 纯32P的放射性活度是多少贝可(Bq)?

电离辐射的点滴知识教学内容

电离辐射 一、基本概念 电离辐辐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γ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质子等带电荷,可以直接引起物质电离;X 射线、γ光子和中子等不带电荷,但是在与物质作用时产生"次级粒子"从而使物质电离。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等也称辐射,但不是"电离辐射"。 1、射线的性能 所有致电离粒子都具有穿透、荧光、干涉、衍射、折射和反射性能,其中工业探伤应用的是射线的穿透、感光性能;医院透视用的是射线的穿透、荧光性能;同位素仪表用的是射线的穿透、电离性能;化学成分分析则应用的是其衍射性能等。 2、电离辐射剂量和单位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引起人体的某些变化。人们为了研究这种影响,借用了医药中"剂量"一词,称电离辐射剂量,用以度量电离辐射的程度。随着辐射防护科学的发展,"剂量"一词的含义语来愈丰富。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概念。 1)、照射(剂)量,指X射线、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作用的能力大小。以前的或者说人们习惯的专用单位是伦琴,简称伦,符号为R 。 2)、照射(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里的照射(剂)量,常常以伦/小时、微伦/秒表示,符号分别为R/h 与μR/S,或者写作Rh-1 与μRS-1 。 现在现场使用的测量"照射量率"的仪表,其单位是μGy h-1 读作"微戈瑞每小时"。 照射(剂)量率通常是指场所X射线、γ射线的辐射强度,而不是人体受照射剂量。 3)、吸收剂量,这可以指人体受到电离辐射后吸收了多少能量。其专用单位是"戈瑞",简称戈,符号为Gy;或毫戈瑞、微戈瑞。 4)、当量剂量。人体吸收剂量产生的效应,除了与剂量多少有关外,还与其它因素(比如辐射类型、射线能量大小和照射条件)有关,因此要根据其它因素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叫"当量剂量"。 5)、有效剂量。人体受到照射时,常常是多个器官受到照射。器官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所以,要进一步细化为"有效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的单位都叫"希沃特",简称希,符号为Sv,常常用毫希:mSv。 6)、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这是为了计算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长时间(一般地说,成人取50年,儿童取70年)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 新旧辐射量单位对照表 辐射量 SI单位 SI单位专名 专用单位 照射量 库伦·千克-1(C·kg-1) 未定 伦琴(R) 1伦=2.58×10-4库伦·千克-1(1R=2.58×10-4C·kg-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Basicstandardsforprotectionagainstionizingradiationandforthesafetyofr adiationsources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以下简称“防护与安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 22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术语的定义见附录J(标准的附录)。 3一般要求 3.1适用 3.1.1实践 适用本标准的实践包括: a)源的生产和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工业、农业或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包括与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应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b)核能的产生,包括核燃料循环中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各种活动; c)审管部门规定需加以控制的涉及天然源照射的实践; d)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实践。 3.1.2源 3.1.2.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源包括: 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包括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密封源、非密封源和辐射发生器; b)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包括辐照装置、放射性矿石的开采或选冶设施、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 3.1.2.2应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装置或设施中的每一个辐射源;必要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被视为单一源的整个装置或设施。 3.1.3照射 3.1.3.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照射,是由有关实践或实践中源引起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包括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 3.1.3.2通常情况下应将天然源照射视为一种持续照射,若需要应遵循本标准对干预的要求。但下列各种情况,如果未被排除或有关实践或源未被豁免,则应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 a)涉及天然源的实践所产生的流出物的排放或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所引起的公众照射; b)下列情况下天然源照射所引起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 1)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因与其工作直接有关而受到的氡的照射,不管这种照射是高于或低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2)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氡的照射虽不是经常的,但所受照射的大小高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3)喷气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所受的天然源照射; c)审管部门规定的需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其他天然源照射。 3.1.4干预 3.1. 4.1适用本标准的干预情况是: a)要求采取防护行动的应急照射情况,包括: 1)已执行应急计划或应急程序的事故情况与紧急情况; 2)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应急照射情况; b)要求采取补救行动的持续照射情况,包括: 1)天然源照射,如建筑物和工作场所内氡的照射; 2)以往事件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以及未受通知与批准制度(见4.2.1及4.2.2条)控制的以往的实践和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3)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持续照射情况。

中国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

4.11安全警示标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894中关于警示类标志的规定,安全警示类标识包 含 当心车辆、当心烫伤、当心爆炸等多种图形标志,该标准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 防止事故发生。适用于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厂内运输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 全的场所,达到方向指示,提醒员工以预防危险等等的目的。贝迪为您提供了应用广 泛的标准标识来帮助您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适用于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厂内 运输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达到方向指示,提醒员工以预防危险等 等的目的。贝迪为您提供了应用广泛的标准标识来帮助您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 警示类标识包含当心车辆、当心烫伤、当心爆炸等多种图形标志,用于提醒人们对周 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2.1.2 可选材质:自粘性乙烯材质聚丙烯板材 4.1.3 尺寸:250mmx315mm 4.1.4 图片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车辆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滑跌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电离辐射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坠落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扎脚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触电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机械伤人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注意安全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火灾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腐蚀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中毒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感染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烫伤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弧光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塌方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落物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伤手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吊物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爆炸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火车 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裂变物质国家标准标识警示类标示当心激光

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

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 A world without nuclear weapons would be less stable and more dangerous for all of us.(对所有人来说,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更不稳定与安全)——Margaret Thatcher(撒切尔夫人) 为了人类的和平共处,科学家发展了核武器,核武器的问世,的确让大部分人有了遏制战争的冲动,也为众多的世界人口带来了新的能源。自然界通过核聚变与核裂变的方式来转化物质为能量。 核聚变是一个1+1<2的过程,损失的物质变成了能量。核裂变则是相反的过程,一个原子核分裂为多个,其总和小于原来的质量,转化过程中部分物质变成了能量。核裂变是一个自然过程,原子量大于100的原子大多会自然裂变,自然裂变多需要较长时间,科学家用中子撞击原子核,可以诱发裂变,这是核武器与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在核反应堆中,裂变产生的中子又撞击新待裂变原子,释放更多的能量与中子,从而形成核连锁反应,是核能与核武器的基础。易于裂变衰减释放能量射线的称为放射性同位素(Radionuclide)。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吸引了全世界的的目光。有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影在前,人们对核辐射通常谈之色变,对遭受辐射的后果忧心忡忡,甚至产生恐慌。由于此次灾害性事故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故此更是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过,有关电离辐射的危害细节,公众可能了解得并不多。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尸横遍野 辐射是生活的一部分 能量的传导就是辐射,广义的辐射包括电磁波与光波,显然,那不是造成健康担忧的原因。对健康造成威胁的是狭义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指辐射源产生射线有能力造成原子的电离,从而产生带电荷的离子,在生物体内称为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对细胞的微细结构造成一系列的损害。电离过程也能直接损害到细胞的遗传物质。 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 粒子或中子束等。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等。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mSv。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注:上文中所提到的mSv(毫希沃特)是一个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是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与不同射线生物效应系数的乘积;对于人体来说,有效剂量是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的和。衡量辐射的单位有多个。从放射分裂衰减角度以居里夫妇命名或者贝克勒命名,他们于1903年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贝克勒就是每秒钟有一个原子核裂变衰减释放能量,而一居里就有370亿贝克勒。不同的原子核衰减过程释放不同的能量,因此,把上述单位转换为能量会涉及转换系数。从针对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角度有国际单位戈瑞,源于英国物理学家露易斯*戈瑞,指一公斤的物质吸收到一焦耳的能量。戈瑞又与西弗(Sv)等同,后者纪念罗尔夫*西弗。以发现X线的伦琴命名的是人伦琴当量(Roentgen Equivalent in Man,rem),又按音译为雷姆,最早称为拉德(rad),特指X线的人伦琴当量,是能引起细胞被破坏的当量,按国际单位则指0.1戈瑞(Gy)。尽管戈瑞与西弗,拉德与雷姆相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