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复习概要

教育学复习概要

教育学复习概要
教育学复习概要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着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等不同的见解,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中,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教育起源后,先后经历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以及当代教育等历史阶段。原始教育具有伴随性、贫乏性、无阶级性的特征。进入古代教育后,出现了专门的学校教育,有了相对稳定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脱离了生产劳动,教育有了不平等性,官私学开始并举。随着现代学校的出现,现代教育有着生产性、超前性、普及性、多样性的特征。当代教育则日益走向国际化、现代化、民主化、终身化。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有意识地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构成了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教育者是教育影响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形态,但它们的特征各异。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及其最终的理论形态,就是教育学。可以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事实、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具体来说,教育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则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教育的基本途径、教育的基本管理等。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化阶段、多样化阶段,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个里程碑式的关键人物,《学记》是世界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昆体良)则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西方教育理论在我国则经历了传入期、广泛传播期、凯洛夫《教育学》的学习期、自觉创新的时期。之所以学习教育学,是因为教育学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功能。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行动研究法等。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为它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制约了教育的结构和内容,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的目的及性质。教育则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是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对文化有传承、选择、交流、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则体现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使教育发展呈现差异;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

教育与科技之间则是一种互为支撑、互为动力、互为补充的关系。所谓互为支撑是指: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科技进步则促进教育现代化,科技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互为动力是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需要通过教育扩展开来和流传下去,教育以传播科学文化

知识、培养人才为主旨,教育改革推动科技进步。所谓互为补充是指:二者虽有各自的规律,但在共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目标上则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教育和科技都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手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的连续不断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方面;发展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辨证运动;发展的水平是不断提升、不断跃进的。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这也正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与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性。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几个方面,其中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教育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则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皮亚杰的意义上看,人的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正是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在个体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个体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持续互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因而决定了人的发展的具体方向、具体水平和具体内容。而这种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只能来源于个体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现实性活动,个体参与活动的数量、类型、层次也就在根本上决定了个体自我调节机制发展的具体状况,或者说在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从这个角度去看,遗传、环境、教育都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潜在性因素,只有在个体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过程中,这些潜在性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现实的发展。

教育要发挥出其对于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就要将激发个体参与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根本的立足点,进而设计和开展真正能够促进个体的自身素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的教育活动,以此来最大可能地促进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与成熟。为此,就中学教育而言,就需要对中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特点加以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集中体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地增加)、身体机能的健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全)、性的成熟(三大性征的出现)等三个方面。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则集中体现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自我意识等三方面的变化。在心理过程方面:首先从认知过程来看,其感知和观察的质量提高、注意的品质得到较好发展、记忆达到了新的水平、思维品质获得了很大发展;其次从情绪、情感过程来看,带有鲜明的丰富性、两极性、内隐性、延续性、社会性的特点;最后从意志过程来看,在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都有所增强,同时也有自制力不足、容易受外界暗示、坚持性不够等特征。在个性心理方面:对塑造和发展个性极为憧憬;理想具有时代性和概括性;自信心与参与性大大增强;学习动机趋于集中;学习兴趣趋于分化;性格逐渐定型。在自我意识方面:了解自我的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尊心增强;人际关系的表现中出现了人缘儿、嫌弃儿、孤立儿、矛盾儿的分化。

第四章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定,是人们对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发生的变化的期待,其内在结构则以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为核心、以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属性为导向。教育目的在社会、学校、课程、教学等不同的层面相应地体现为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可以从价值性或功用性、终极性或发展性、外在或内在、预设或生成等方面区分。之所以要讨论教育目的,是

因为它对教育实践具有定向、调控、评价、激励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也即教育目的观)既有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也有内容上的差异,前者体现为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争论,后者体现为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科学人文主义之间的分歧。在确立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时,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把握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和超越问题、教育的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问题、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个人价值取向时,则应解决好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等方面之间的内在矛盾。

建国后,我国的教育目的(实际是指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基本精神。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自身的多方面潜能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实现的过程,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也是个体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哲学的意义上,它是指人对自身本质的完整的占有,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其中类本质是指自由自觉的活动,群体本质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本质是指人的个性。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充分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也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实现的过程。就目前阶段而言,首要的任务是要确保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类本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充分实现。或者说,对个体而言,先将个体区别于普通动物的人的类本质表现出来,然后才可能将自己作为一个群体性的人乃至个别的人的本质得以充分地实现。为此,人的自主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发展是人的自主发展的最终指向。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这五育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前提也应是对人的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后才是对人的多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视,否则所谓的素质教育就容易走形。真正的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全体性、普遍性的特征,其基本任务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等三方面素质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挥课外活动的育人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旧中国学制的建立、老解放区的学制、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等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学制的发展是经历了1951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的学制改革,才发展成为今天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现行学校系统。欧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英)、单轨制(美)、分支型学制(苏)等三种,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学前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发展终身教育等。总体而言,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目前正在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从单轨制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则将通过高中综合化转而走向单轨学制。义务教育是现代学制在世界各国的普遍性要求,是现代学制的核心内容之一。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五章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教师法》的明确保障。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广延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协作性、示范性和学习性等四方面的特点。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教育教学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针对目前的教育改革而言,教师的角色主要有研究者、促进者、合作者、对话者等。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要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一方面要注意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与学生寻找共同语言、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喜欢学生。

教师的基本素养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素养、身心素质这四个方面,其中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文化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性知识等几个方面,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例如导入、发问、结束等)和教学能力(例如设计、实施、评价、传导),教育素养包括专业理想、教育理念、专业情意、专业自我、专业性向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则具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性格特质、强烈的教师爱、教育教学方面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一般而言,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划分为职前预备阶段、入职探索阶段和职后成长阶段。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对教师个体而言,教育信念、职业精神、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等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

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个体人,主要是指在校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从学生的特点来看,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完整的人。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作为权利主体的地位、学生的合法权利及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他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态度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古代的学生观以性善论、性恶论为代表,西方历史上的学生观以外塑论、内发论为代表,从我国的教育历史及现实来看,性恶论和外塑论的学生观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现代学生观则更多地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完整性、社会性与个性。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特定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了工作关系、心理交往关系、非正式关系等三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缓解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矛盾、能激起教师强烈的责任感、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因其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理想的师生关系具有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真诚相待、教学相长的特征,教师对于建构理想的师生关系有关键和主导的作用,为此,需要了解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尊重学生、善于与学生交往。

第六章课程

课程是学校组织并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旨在使学生产生一定变化的经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由于对课程的实质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产生了知识本位、经验本位、活动本位等三种不同的课程观。

课程类型是指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所形成的课程类别,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组不同的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预设课程、生成课程等。

课程实施就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从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开发-推广模式、兰德变革动因模式、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等几个代表性的模式的分析来看,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等三种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则有课程方案、实施主体、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强调课程的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能力化,为此,在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大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大力度的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这集中地体现在对三维课程目标的高度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七章教学

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学就是以教师的教去促进学生的学的专业性活动,或者简称为“以教促学”,其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在教的方面的主导作用要以激发学生在学的方面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的指向。

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使命,教学就要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思想与观念、审美与个性等方面施加相应的教育影响,这些外在的教育影响最终则要能够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主发展,才能实现学生真正的内在、自主、持续的发展。对学生施加这些外在的教育影响即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使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主发展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由于所根植的学习理论流派不同,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界也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几大典型的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以斯金纳为代表,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教学视为对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强化过程,相应地,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在外在行为方面的变化,教学方法以主张小步骤、明显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的程序教学法为代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以布鲁纳为代表,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教学视为以学科知识结构去促进学生的内部心理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组的过程,相应地,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方法则以发现教学法为代表。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罗杰斯为代表,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教学视为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成就完满人性的过程,相应地,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成为完善的人,教学方法则以非指导性教学为代表。不难看出,从行为、认知到人本,分别以外在的行为、内在的理性、深层的情感为侧重点,它们都从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入手,深刻地揭示了学生发展的具体内容,对于思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的着力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学在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思想与观念、审美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的基本任务,也必然地要涉及到学生发展的行为、理性、情感等不同的层面,为此,新课程的改革中才将三维目标的问题视为一个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就是一系列教学活动彼此衔接的环节及其形式,体现了实现教学任务的活动进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应该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因素(教师、学生)、条件性因素(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过程性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等三个维度去考察。

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等四个方面。一般而言,教学过程的环节包括了心理准备、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等五个方面。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其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特点、钻研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等环节,其内容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四方面。

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考虑什么样的学法最有利于其发展,在此基础上则是教师的教法问题,“以学法定教法”的思路才可能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否则,教师不当的教法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当的学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为了应对教学实践的情境性、探究性特征,就要从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学校条件和教师特点等五个方面出发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富有个体创造性的选择和组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组合乃至创造的过程,富有鲜明的个体性、智慧性、情境性的特征,在根本上它依赖于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情境中对于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主要有个别教学、班级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分组教学等,其中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班、课、时”为单位加以组织的,其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教师主导作用突出、集体的教育作用明显,其缺点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很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是不一样的,课堂教学的进程一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安排、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环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体现在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教学改革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日益心理学化和国际化、从知识传授到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

第八章德育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部分。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组织适合并促进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引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自主建构与提升社会所期望的道德、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学校德育活动的实质在于以特定的价值环境去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学校德育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等三个方面,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功能,个体性功能指学校德育之于个体的生存、发展、享用等功能,教育性功能指学校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其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则有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教育三个方面,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等则是新时代德育的重要主题。

德育是极其复杂的教育活动,然而德育过程还是体现出了以下4方面的规律性:它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它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它也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根据我国的德育目标、德育过程的规律性以及德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在实践中应遵守的德育原则主要有7条: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正面教育和启发诱导,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尊重、爱护学生

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

德育的途径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和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等5种,其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行为训练、生活指导、心理咨询、自我教育、品德评价等8种。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制校与学教育、学? 1.我国近代系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双轨学制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2. “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理3.想。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4.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迫性。5.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6.制度化教育7.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8.1903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年的癸卯学制终身教“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定了9.1972”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育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0. 11.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场地等较为完备。 家庭教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式情感化,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作用的显着性。社会教育: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对象和场景的开放性。 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2.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产生了商品生产、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经济基础雄厚、提供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使脑力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只有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时,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脱离生产专门学习的学生。

2.文字的出现时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早期文字是记载文化知识的唯一工具,文字是教学必不可活少的工具。早期文字复杂,使得学习文字比较艰难耗时,必须有专人教授,专心致志才能完成。文字本身包含了各种社会知识,使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基友了极大社会意义。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是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国家发展,阶级对立更加突出,奴隶主阶级为了加强控制,需要建立专门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培养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人才,锅里国家事务, 学校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它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13.简述我国现代学制形成的基本历程。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目的下,在全国办起了新式学堂,外国语、军事、科学技术学堂。这是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先声,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认识到了建立新学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性。1902年清政府颁布《情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第一个较完整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完整且棺椁实行,这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正式形成。这两种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中体西用思想,它们是中国第一次全面 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它们在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简历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社会、人、教育 1.社会要素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2.制约教育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讲课教案

教育学概论 名词解释、选择题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门科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法) ·下列不是原始教育的特点的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授促使受教育者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智力的沉睡状态进入激活状态,使其沉睡状态的潜能发展为动态的潜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育活动的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当代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人的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教育学知识汇总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技巧1:3爱2人1终身记忆技巧2:关爱教为终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1:首富王健林建筑起家,考虑王思聪是不是接班,王思聪涉猎全面但很有个性,跟名人网上对骂。(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记忆技巧2:记忆技巧2:内(内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做梦(孟子)——今夜HI不停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记忆技巧: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5点,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第五终身受重视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学概论重点

教育学概论重点 一、教育重点: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重点: 1、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动物界教育)。 2、心理起源论: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孟禄 3、劳动起源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三、教育的形态与发展。 1、非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教育的平等性 2、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农业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出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严重分离;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 工业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具有普及义务性;教育制度系统化;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 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终身化;人性化;民主化;国际化。 四、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职业教育重点: 职业教育是指使学习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趋势: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提高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空间的多元化;对象的大众化;合作国际化;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 4、终身教育趋势重点: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形成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以远程教育为主,多种教育模式共存。 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孔子的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教育文献。 韩愈的师说: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方法被视为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渊源。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系统的教育制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首次提出了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提出来分班教学、教学适度。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教学法的着作。 2、教育学的创立 培根于1623年撰写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学视为独立学科的开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视为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此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 英国哲学家洛克: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法国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理论、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被视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开端。 3、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及着作: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纲要。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及着作:德国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着作: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中心”理论:以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克伯屈,克伯屈设计法。 4、教育学的深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法国的朗格朗的教育观点重点: 布卢姆在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每种目标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朗格朗在1970年出版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要求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 第二章教育与人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美国华生);辐合论;诸因素交互作用论。 内发论与外铄论: 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4、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教育学原理重点(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概念和术语方面; ③研究方法方面; 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基本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④教育的(首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

教育学综合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 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最新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1、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教育家乌里。 3、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4、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于1933年出版,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5、文化教育学生死德国的传统与风格。 6、课程与教学论是根据教育的组成内容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班级授课制首兴于16世纪的欧洲。 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来自《说文解字》。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11、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前苏联教育学者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12、古代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 14、唐代设立的“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等级性。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古代教育的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 1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1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是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 18、科学间接对教育产生作用。 19、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就是教育民主化与教育主体性。 20、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5月提出的。 21、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科教兴国战略。 22、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功能。 23、必须把教育理论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四大。 24、教育通过个体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 25、我国古代社会设定学校教育目的为明人伦,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有影响。 2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27、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是依据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28、“学校消亡论”的提出者是伊里奇。 29、机体成熟有赖于教育。 30、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归为社会和生物。 31、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向社会的延伸和发展。 32、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的是圣西门。 3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教育目的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目的。 34、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35、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目的。 36、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最根本的既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37、1957年,毛泽东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8、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古代学校的出现。 39、199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广义: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即儿童的成人化过程。 就内容而言,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一)未完成性 未完成性,即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处于未成熟状态。 (二)能动性 人与社会交互过程中,人有主观能力性,能够改变其所处的环境与状态。 三、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这一规律对教育的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比如身高成长的两个高峰期。 另一方面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比如身高增长了,而骨化未完成。感觉、知觉的发展比较早,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较晚。 关键期: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这一规律对教育的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三)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的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达到发展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这一规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刀切”,同时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与过渡。 (四)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这一规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五)互补性 互补性指的是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这一规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者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特别是那些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一般正常

《教育学概论》免费师范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2014-2015学年1学期《教育学》考试题型与范围 一、问题简答(共3题,5分/题,共2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从学校教育产生的物质基础、人员基础、文化的发展、国家机器的形成等方面简要回答。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④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概括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③教育即成长,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 ④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⑤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4.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6.我国现行的学制结构。 7.简述校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8.制约课程内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个主要因素: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社会发展需要、学科知识发展与更新,简要阐述。 9.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间有何关系? 一、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更多是个体的自我发 展。二、德育过程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受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三、德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形成的结果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 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中国 儒家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 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与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 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内发) 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1.我国目前使用的是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学科课程论它又称作分科课程论。 3.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效果具有长期性。 5.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所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是指培养目标。 6.古代的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7.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8.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9.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杨贤江 10.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1.“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 12.从个体发展的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主动能动性是决定因素。 13.因材施教原则我的精神实质是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14.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5.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 16.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 18.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因而教育具有生产性 19.“应试教育”的根本错误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20.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1.教育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22.教学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知与不知的矛盾 23.社会生产力对教育起制约作用 24.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教育落后的状况,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教育体制 25.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26.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开发的课程 27.中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论语》 2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的特点的要求 30.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3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3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孔子 33.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3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内发论 3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36.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37.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素质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素质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38.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 39.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

教育学概论(答案)

一、判断题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辨别自己的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学校进行的自习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但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理论。包括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探讨,关于课程编制和设计的探讨。班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申诉制度: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与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从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 课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懂得。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法律救济: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权利收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它机关给于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受到补救。 学校物质文化:只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完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博士萝扎洛夫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是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觉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机器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任务是德国的梅益曼和拉伊。该学派所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一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典型的教学实践形式。 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规范的测验。 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的需要,在劳动过程

教育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

什么是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特殊性?《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我国学者广义: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部影响的总和,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的、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总和。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什么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比较:一、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二、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 学校教育:是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也被称为制度化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二者复杂关系:首先,两者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两者的关系呈现出多层次的复合主客体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称为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平行的双主体;此外,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是教育者是他认识、施加影响的对象。复合主体的内部又呈现出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全面的内部关系应该是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而不能只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作用并把它凝固化、绝对化。 复合主体论和教育活动内部的多层复合主客体关系,十九及哦啊与活动内部的要素关系性质而言,他还不足以揭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为动态和内在的关系性质。 1.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2.学校教育内容的特点: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学校教育内容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具有不同性质的复合客体。 3.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总结构:第一层:总任务是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教育系统的要求,对学校教育系统做出质的、量的与结构的规定,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并督促、检查方案的执行,按照执行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确定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制定普通教育的课程方案;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第二层:把上一层次制定的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分别内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具体方案。第三层:是把学校工作的总方案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案、教育认识与行为。第四层:把教师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 教育系统的功能 1 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转化之桥,教育起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创生性再生产’’的作用。其次,教育的社会功能还体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此外,教育的社会功能还突出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上。即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具有政治功利性。此类政治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因服务的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的关系不同,可能具有延缓或加速或阻碍社会发展的功能。 2 教育具有影响个体生命、人生发展的功能。教育的目标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况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实现。这决定了教育必然具有影响人生命发展的功能。 教育对个体的人生发展来说同样具有价值。每个人都只能在社会中渡过自己的人生。 教育的两个功能具有内在联系并在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而对人的培养又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可能。能使两种功能在正方向上达到协调的教育是优秀教育。 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1.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双轨制,学校阶级性隐蔽 化。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学校教育的双轨制 是指自有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服务教育系统中并 存着俩个学校子系统:一个系统为资产阶级和 其他有产阶级服务,另一个系统是专供劳动人 民子女就学的,英国就是典型的学校教育双轨 制的国家。 2.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义 务教育社会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每个人必须接受 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义务教育包括三个不同的 方面,一是每人都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二是家 长、厂主、师傅等都有承担子女、工人、徒弟 受教育的义务;三是国家有为每个人接受教育 提供机构、师资等方面保障的义务。义务教育 最早在德国提出。3.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 教育制度。(1)出现了幼儿园。(2)实验中学 与工科大学的创建。(3)职业、技术学校的开 设。(4)各种成人机构的出现。4.教育内容丰 富化。在普通学校中压缩了古典文科的内容, 增加了自然科学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教育的要 求。另一方面增设了一些新的学科:在语言方 面,有本国现代语和外国语,这是加强人们国 内与国外交往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会学科 中,增设了公民与道德、历史与地理等课程, 这对进行资产阶级的思想教育、民族主义的教 育和认识社会与世界是必须的;在自然学科方 面,增设了自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学科,这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1.教育第一次从剥削、统治人的工具变为消灭剥削和 压迫的历史任务的工具。 2.第一次从社会制度上为教 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促进个人发展的功能的协调 提供条件。 3.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校外教育的一致性。 一、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趋势:1、第一个趋势:社会生 产、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和 加深,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2、教育由 更多的成为继承人类已有文化服务逐渐向更多地创造 新的文化和物质财富,为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服务 二、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向普 遍化与直接化转型2、学校教育制度向梯形化、弹性化、 开放化和终身化转型3、学校教育以培养现代人为目 标,实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转型 4、教育事业呈现加速发展 5、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接 轨 三、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的规律性联系:1、教育随 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作用在不 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里是不平衡的。社会政治的民 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 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 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强3、教育对社 会的反作用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越是进步的社 会,对教育的需求越大,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越大。4、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5、自身的继承性 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物质生产 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社会物质生 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和财 力。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摧动作用不是偶然的。社会物质 发展的趋势首先表现为生产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和人类 的智力、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直接劳动的要求上, 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由以消耗 体力为逐渐变为以消耗智力为主。社会物质生产变化的 第二个趋势是速度越来越快。2、物质生产发展的上述 两个趋势对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 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组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1提高对生产要求 过程的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 工作效率○2能合理操作,实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 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3通过再学习 能力,有助于缩短掌握、运用或更新岗位新技术所需要 的时间。○4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提高加强生产 管理的愿望与能力。2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 术更新的有利新的有利因素。教育对生产中技术更新起 促进作用,还因为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的科 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再生产。 三、社会物质生产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性质:1、社会 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1教育不 能脱离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与可能去发展。○2如果教育 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那么必须改造 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2、社会生产力与教育之间联系 教育不仅与生产力有直接联系,而且教育就是生产力。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生产活动的对象是物:教育活动 的直接结果是人的成长,生产活动的直接结果是物质财 富的增长。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实现控制 2.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党 政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包括总的教育 方面的以及与教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的方针,政 策等手段来实现 3.政治对教育作用的第三个手段是法律 4.政治对教育作用的另一个最常用的手段是直接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影响受教育 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教育者的公 民意识和行为 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 路线,造成舆论 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 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或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4.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是把文化作文动词来解释,我国被汉代古问 经学家列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提到“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二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强 调文化的人为性,它反映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种类型是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某一种具体的活动或 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 1.教育学对人的研究之特殊视角,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第一,教育学把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 整体来研究,而不是把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 的研究对象。第二,教育学要研究个体的发展 与形成问题。第三,教育学还需要研究个体发 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 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 问题。 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可称为“学 校亚文化”;第二个层次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 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第三个 层次是直接对教育中的人的身心发展和生存式 产生影响。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 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一环。第二个作用是普及,教育是 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 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还具有交流、整合 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4.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的综合分析 首先,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并不在同一 层次上,从总体看,这些联系是多层次、多方 面、多渠道和多性质的。其次,教育与社会各 子系统相互作用在性质与侧重点上,都是有区 别的。再次,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的要求只有 在被人们认识到并恰当地内化为教育本身的要 求,内化为教育的制度、内容、方法、组织形 式等后才能得以实现。最后,从发展的角度看, 教育往往落后于社会各子系统的发展。 5.人性观与相关教育理论 我们把这种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区别于其他生 物的类特性统称为人性。性善论者,他们关于 教育须顺乎自然,发挥人内在的潜力以及每个 人的个性应得到尊重与充分发展的教育理想, 也就积极意义。性恶论所持的性生来就恶的结 论与性善论者同样不准确,他们看到了人性的 自然属性中有物质需求这一最基础构成,是对 人性需要的一种唯物的态度,有其合理性。 一.个体发展观与相关教育:1.个体发展贯穿于生命全 程还是生命的一段时间。2.个体发展的动因源于内还是 源于外。3.个体发展的基本路线主要包括身与心。 二.人身心发展得基本规律:1.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与全 面性。2.顺序性和阶段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4.共同 性和差异性。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的性质:1.环境对人发展的影 响主要表现为提供了多种发展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了一 定限制。2.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 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3.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大小环境的作用方向有多种组合 的可能。 四.人的生命实践有三个层次构成:最基础的层次是常 态下自动化的生理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第二个层次 是个体内在精神层面上的生命实践;第三个层次是社会 实践水平上的个体生命实践。 五.如何提高个体生命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效 应”?1.个体生命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 取决于活动对发展个体提出的要求与发展个体现有发 展水平的相差度。2.活动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程度与活动 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相关。3.活动对个体发 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4. 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效应还与活动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活 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有关。 六.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受教育者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上,教育者应帮助.创设条件,使 受教育者个体特质发挥并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 展现。 引导作用的深层含义在于学校教育应为人的终身发展 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 件。 学校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发挥引导作用?1.学校教育 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 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的一致。2.从学校教育内部 看,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是 不够的,学校应精心设计和开展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各种 活动,是受教育者通过活动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 动指导,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 发展方面,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 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任务,并 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