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洁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A、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B、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

C、单关节炎发作

D、观察到关节发红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G、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H、可疑的痛风石

I、高尿酸血症

J、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

K、不伴骨质腐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

L、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上述(1)(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稍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乏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3、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痹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4、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5、肝肾阴虚: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

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留意保护受累关节。

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

3、饮足够的水,每日2000ml以上。

(二)针灸治疗

治则:泄化浊瘀、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补益肝肾

主穴:阿是穴、足三里、阴陵泉、筑宾、支沟、内庭、陷谷、三阴交

配穴:肘关节肿痛者加曲池、合谷;

腕关节肿痛者加合谷、阳池、外关;

膝关节肿痛者加血海、膝眼、阳陵泉;

踝关节肿痛者加昆仑、解溪;

第1足跖趾关节肿痛者加太冲。

操作: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长度适宜毫针对局部病变处(阿是穴)行围刺法,其余主穴和配穴等穴位常规消毒后取长度适宜毫针直刺,采用小幅度的捻转提插泻法,留针30min并隔10min加强手法1次,每日1次,1周为1疗程,可酌情应用1-2疗程。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炒苍术,川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虎杖,土茯苓,萆薢,秦皮,金钱草,车前草。

中成药:湿热痹片、痛风定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等。

2.脾虚湿阻证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苍术,茯苓,砂仁,半夏,陈皮,苡仁,土茯苓,萆薢,车前草,金钱草,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

3.痰瘀痹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二陈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桂枝,丹皮,桃仁,炒白芥子,土茯苓,萆薢,车前草,金钱草。

中成药:三七止痛片、血塞通胶囊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舒经通络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补骨脂,骨碎补,穿山龙,土茯苓,川萆薢,白芍。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肾蠲痹丸等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等。

(五)外治法

1.中药外敷

选用金黄散合新癀片调匀外敷,每隔6-12小时换药1次。

2.中药熏药或熏洗

辨证选用中药熏药或熏洗治法,湿热痹阻证,酌情选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物;脾虚湿阻证,酌情选用健脾利湿,益气通络药物;痰瘀痹阻证,酌情选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六)刺络放血法

三棱针刺络放血: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多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采用。取阿是穴,放血1~2ml,每周2~3次。

(七)其他疗法

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离子导入,每日1次。热证者不宜。

三、护理

1.饮食护理

保持理想体重,适当限制脂肪,限制食盐摄入,禁酒限烟,低嘌呤饮食,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及嘌呤含量,使之能够合理地安排日常饮食。

2.饮水护理

要求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适当饮水还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1)饮水习惯:坚持每日饮一定量的水,不可平时不饮,临时暴饮。

(2)饮水时间:不宜饭前半小时内和饱餐后立即饮大量的水,饮水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及晚间和清晨。

(3)饮水与口渴:痛风病人应采取主动饮水的积极态度,不能等有口渴感时才饮水,因为口渴明显时体内已处于缺水状态,这是才饮水对促进尿酸排泄效果较差。

(4)饮茶:痛风病人可用饮茶代替白开水,但茶含有鞣酸,易和食物中的铁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铁的吸收。另外,茶中鞣酸尚可与某些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鞣酸蛋白,所以餐后立即饮茶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易造成缺铁性贫血等,较好的方法是餐后1h开始饮茶,且以淡茶为宜。

3.中医辨证施护

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应力戒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局部配合如意金黄散、芙黄膏等外敷;对寒湿痹阻型患者,在季节变化时注意调节饮食起居,避免风寒湿邪外侵,发作时可局部热敷或中药熏蒸;急性发作期,须严格卧床休息,并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避免受累关节负重。直至疼痛缓解72h后开始适当轻微活动,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血液循环;间歇期,病人应注意鞋子的选择,尽量穿柔软舒适的鞋子,避免足部磨损造成感染。冬天避免受凉,室温保持在20-22℃,对年老体弱者应注意保暖。

4.心理护理

由于反复关节炎发作,常导致患者情绪焦虑不安,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解释病情,帮助其了解痛风的病因及防治对策,增加配合治疗的信心。

5.健康教育

(1)节制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不食或少食。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节制烟酒、不宜喝大量浓茶或咖啡。

(2)积极减肥,减轻体重。避免饥饿疗法,坚持适当的运动量。

(3)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紧张与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袜宽松。

(4)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药,以控制痛风急性及反复发作,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双氢克尿噻、速尿。

(5)定期检测血尿酸值,1-3个月检测1次,以便调整用药和防治心、肾尿酸性结石。(6)继发性痛风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病等原发病。

四、本科室临床实际与特色

痛风病的治疗关键是控制血尿酸水平,而控制血尿酸的方法有其二:一是控制血尿酸的形成,二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根据本科室多年的临床研究,创立了双向结合的“一体三位”痛风中医综合疗法,所谓“一体”是指中药汤剂为主的治疗方法;所谓“三位”是指中药外敷(本院自制剂金黄膏合新癀片研末外敷)、放血疗法、针刺疗法,急性期一般中药内服和外敷相结合,如果疼痛剧烈者,结合针刺,如果红肿发热明显者,结合放血疗法;慢性缓解期,一般是中药汤剂和针刺疗法向结合。

五、难点分析

1、治疗难点一:痛风是一种复发性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病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由于发病时还常伴代谢综合征的一系列表现,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临床症候多变,临床治疗较复杂。

解决思路与措施:痛风治疗辨证得当,恰当选药,临床科收到满意的疗效。痛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调养,以达到预防发作,控制其复发。同时,还要防治痛风相关疾病的危害。痛风患者常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等相关的疾病。因此,在治疗痛风的同时,还应积极预防及治疗相关疾病,以防止痛风和相关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2、治疗难点二:急性期控制病情后,患者关节基本不痛,症状消失,从而进入间歇期。此期患者常自以为疾病已痊愈,遂停止治疗。或劳累,或饮食不节,或遇寒湿等外邪,导致痛风再次发作。

解决思路与措施:虽然关节疼痛已消除,但是体内仍有余邪,故间歇期也应治疗。此期应缓则治其本,以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再发作,降低血尿酸,治以健脾除湿,活血通络,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薏苡仁、黄柏、茯苓、熟大黄、川牛膝、王不留行、两头尖、红花、水蛭、白芥子、土鳖虫、土茯苓、苍术等。

3、治疗难点三:痛风病早期控制不理想,病情进入慢性迁延期,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日久不愈。

解决思路与措施:此期应健脾益肾,涤痰化瘀,常用药物:独活、桑寄生、秦艽、党参、茯苓、桃仁、红花、川芎、淫羊藿、牛膝、陈皮、土茯苓、泽泻等。

六、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4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痛风相关疗效评

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评价方法(略)

1、症状积分分级量化指标

(1)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0分无疼痛,10分表示能够想象到的最严重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表示比较严重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表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2)关节肿胀:0分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1分关节肿胀、皮色红;2分关节明显肿胀、皮色发红;3分关节高度肿胀、皮色暗红。

(3)活动受限:0分关节活动正常;1分关节活动受限;2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3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4)患者本人及医生对病情的VAW评分。

2、疗效评价

临床控制: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95%

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95%

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70%。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疗痛风的中草药

治疗痛风的中草药 治疗痛风的中草药1、草藕汤 处方:草藕10g,苦仁、车前草、白芷各15g、茯苓皮、大腹皮20g。 服用方法:将上药物混在一起煎水服用,每天1到3次,饭后服用。 主治:该法有助于尿酸排泄,可用于早期痛风的治疗及晚期痛风的缓解。 2、牛膝长卿饮 处方:牛膝、徐长卿各15g,虎杖根、伸筋草、威灵仙各20g,半枝莲10g、秦荒7g、五加皮13g、青皮、柳枝、独活、防风各22g。 服用方法:将上药磨碎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大约40到5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一次为早饭后服用。 主治:用于缓解急性痛风期疼痛的症状。 3、陈皮桂枝汤 处方:陈皮、青皮、桂枝各15g、金钱子12g。 服用方法:将上药煎水服用,每天三次,分别在饭后服用。 主治:具有利尿降尿酸的作用,可用于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患者治疗。 治疗痛风的简单方法1、控制每天总热能的摄入,少吃碳

水化合物。根据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通常每日不超过25~30kcal/kg。三大营养素合理分配。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低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65~70%。蛋白质:应占总热量11~15%,标准体重时蛋白质供给0.8~1.0g/kg,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奶类及其制品、蛋类蛋白,尽量不用肉类、禽类、鱼类。脂肪:通常40~50g/d,动植物脂肪比例1:1.5 。 2、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它们所含嘌呤少。此外,还要少吃蔗糖、蜂蜜,因为它们含果糖很高,会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蚕豆、鲜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3、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要避免或禁食动物内脏、虾蟹、浓肉汤、食用菌类、海藻类、凤尾鱼、沙丁鱼、蛤类、豆类及啤酒等高嘌呤类食物。 4、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马铃薯、水果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但是碱性食品,而且具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患者更有利。 5、避免饮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痛风的原因1、重男轻女 痛风患者男女发病比例为20比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以清热凉血通络;伴发热、汗出、烦渴者,加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桂枝6 克,赤芍15克,以清气凉营。验方: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 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3天换药1次,10天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2.风寒湿痹症状: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治则: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可用方药: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9克,麻黄9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附片9克,桂枝9克,白术12克,防风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乳香6克,没药6克,以活血通络散结。验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细辛3 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风寒湿痹轻症者。3.痰瘀痼结症状: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治则:化痰祛瘀,通经散结。可用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 克,红花9克,当归9 克,川芎9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12克,白芥子9克,胆南星9克,全蝎3克,蜈蚣1条,随症加减。关节痛剧者,加制川乌、草乌各6克,细辛3克,以温经止痛;血尿酸高者,加黄柏9克,苍术9克,薏苡仁30 克,防己15克,以清利祛邪。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有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可用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2 克,杜仲12克,附片10 克,肉桂粉2克(兑服),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3 克,随症加减。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20克,海金沙10克(包煎),冬葵子10克,琥珀粉3克(兑服),鸡内金9克,以清利排石;纳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 研究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刘允辉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了解古代、现代中医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高尿酸肾病(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所引起肾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情况。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风关节炎和痛风石。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

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 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中医治疗很有疗效!辨证治疗。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中医对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对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一、中医典籍对痛风的论述 《内经》“膏粱厚味,足生大疔”对痛风的病因,诱发因素作了初步探讨,为后世医学研究本病奠定了基础。 《金匮要略》一是将痛风定名为历节,对痛风者的脏器致病的归属、脉症进行了描述,二是强调饮食不节与痛风的关系。三是对尿酸性肾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将其命名为黄汗,并且认为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 《丹溪心法》第一次提出痛风之称,并且提出痛风的病机为痰、风热、风湿、血虚。同时给出了治疗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所称的“痛风”仅仅是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及至明清又将痛风称“箭风”,如风毒肿溃称之为“箭袋”。 二、病因病机 1、湿热——久居湿地,淋雨涉水,感受外湿,积渐日久,郁而发热,或睥失健运,水湿内聚,酿生湿热。 2、痰浊——饮食不节,膏粱厚味,积热既久,薰灼津液为痰,痰浊阻滞经络, 3、瘀血——湿热、痰浊久滞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而至气滞血瘀。 4、正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综上所述,痛风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

三、辩证施治 (一)痛风性关节炎 1、湿热壅盛证——四妙丸加味 2、风寒湿盛型——薏苡仁汤加味 3、瘀血阻络证——活血汤加味:当归、赤芍、红花、丹皮、川芎、泽泻、郁金、木通、秦艽、威灵仙、防己、木瓜、路路通、臭梧桐 4、痰瘀互结证——消痰汤加味:昆布、海藻、白芥子、贝母、山慈菇、玄参、天南星、茯苓、半夏、党参、穿山甲 5、膀胱湿热型——石韦汤加味:石韦、瞿麦、滑石、车前子、萹蓄、黄柏、冬葵子、海金沙、乌药。 6、脾肾阳虚证——附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附片、肉桂、菟丝子、泽泻、车前子、巴戟天。 7、气血两虚证——圣愈汤加味:黄芪、党参、熟地、当归、山药、白术、川芎、白芍 (二)尿酸性肾病 1、无症状型:除高尿酸血症和蛋白尿外,无症状——调理五脏升清降浊——思仙续断丸:杜仲、续断、熟地、牛膝、羌活、防风、五加皮、木瓜、萆薢、薏苡仁 2、脾肾阳虚——右归丸、独活寄生汤加减 3、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四物汤加减 4、寒湿痹痛——鸡鸣散加减:生姜、吴茱萸、槟榔、陈皮、苏

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

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15-06-24T14:32:55.1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娟 [导读] 而在临床中,多采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就具体对中医药治疗通风展开研究。 张娟 鹤岗市中医院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在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渐提升,进而对人们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而在目前的临床中,药物治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采用中药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痛风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仅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中医药;痛风;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28-01 痛风主要是由血尿酸升高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该疾病的发生表现为尿酸结晶沉积到皮下组织底部以及关节底部等,从而形成通风结石以及高尿酸血症。通风发作严重的患者,如果在没有采取及时治疗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关节功能紊乱以及通风性肾病的危险,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在人们的饮食有了新结构的基础上,通风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逐渐的增高,其会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代谢病之一。而在临床中,多采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就具体对中医药治疗通风展开研究。 1.引发痛风的因素 痛风疾病并不属于先天性疾病,其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疾病,而引发痛风的诱因中,主要包括温度?气压以及外伤等,在温度骤然降低以及气压出现极大变化时,就有可能引发痛风疾病。而过度的饮酒也会造成痛风的发作,酒精在通过肝组织进行代谢的过程中,肝组织会大量的吸收酒精中的水分,这样就会使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增加,从而使得血液的粘稠度提升,而水分会将已经饱和的尿酸稀释,使得尿酸出现不饱和的状态,其在进入到软组织之后,就会形成结晶,并且沉淀到皮下组织或者是关节部位,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的症状,从而引发炎症,在古代,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达官贵人的身上,这主要是因为,达官贵人长期需要应酬,自然饮酒的量就会增加,进而就会引发痛风。 另外,一些食品也会引发痛风,在一些食品经过人体的代谢作用之后,其中一些物质就会在人体中出现反应,从而产生一些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的出现,会将已经存在与软组织中的尿酸被稀释,尿酸出现不饱和的状态,其最终会形成结晶,在这些结晶沉淀到关节部位或者是皮下组织后,就会导致关节炎的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痛风。 2.中医药治疗痛风 临床中,针对痛风多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中医药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外敷以及内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得患者能够更快的痊愈,从而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1辩证分型治疗 就相关的痛风治疗文献中,对痛风进行了分类,其主要被分为四类,其一是湿热蕴结型,其二是瘀热阻滞型,其三是痰浊阻滞型,其四是肝肾阴虚型。针对四种类型的痛风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六安煎?杞菊地黄汤加味?凉血四物汤以及四妙散来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虽然不同的医者对辩证分型治疗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采用的辩证分型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却与国际标准较为一致,在一些痛风疾病类型上,所采用的中药配方也较为相似。 2.2分期辩证治疗 痛风的类型多种多样,就以痛风性关节炎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先采用重要内服的方式,疏通患者的经络,然后,在利用中药对患者的关节部位进行药物的敷设,选用的药物一定要是有利于脾胃的中药品,而这些中药品主要包括黄柏?野木瓜?茯苓以及白术等。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中,其主要的病症表现为邪毒入侵经脉,与血液相混合,血液在流窜到关节后,会对关节的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应该选用舒筋活血的中药,如黄柏?苍术?赤芍等,缓解期表现为脾肾不足,邪毒滞留,与血水互结,阻隔经脉,骨骼关节失却濡养,治以健脾益肾,活血利水,药用杜仲等。 2.3中药外治 目前外治用药主要包括中药散剂?膏剂?新鲜中药掏烂外敷以及药液外洗等。如栾炯等自拟慈军散外敷:山慈姑?生大黄?水蛭各200g?玄明粉300g?甘遂100g。共研细末,每次3~5g,以薄荷油调匀外敷患处,隔日1次。何焕平自拟痛风散:山慈姑?甘草?血竭?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公英?地丁?大钻?小钻各适量,与凡士林制成20%膏剂,于夜间睡眠时外敷患处。另取药散适量水煎浸洗患处,每日2~3次,共治疗43例,总有效率为95.35%。笔者常用金黄如意散麻油调敷患处,疗效颇佳。 2.4内外合治 采用针药并用,内外合治法,针刺三阴交?商丘?丘墟?太白?八风均双侧,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10min捻转1次,并取继发病灶部位穴和相应的背腧穴,阳性反应点,针刺加拔罐。内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中药,并外敷金黄膏加青黛散治疗有效。 3.痛风的预防 3.1痛风出现初期就能够被发现,并且患者也能够按照医嘱来进行药物的服用,则患者康复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接受良好的中医药治疗的痛风患者可以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生活。而针对痛风晚期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虽然不能够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彻底的康复,但是也能够使得患者的病痛减轻,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使得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如的活动。一般来说,如果在30岁之前就出现痛风病症,则该病就较为严重,其中将近有20%的患者会因为痛风的影响,而出现痛风结石,并且还会伴有其他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采用中药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必要。 3.2引发痛风的诱因有多种,而在这些诱因中,发生几率较高的就是饮食问题,人们的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或者是过度劳累,则痛风发生的几率会相应的提高,而针对这些诱因,可采取的主要预防手段为以下几种:首先就是要戒酒,或者是尽可能的少饮酒。其次,就是要是适当的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再次,少食用各种动物的内脏,而且也要尽可能的少食用菠菜以及豆类食品,但是可以大量的食用一些酸度较低的水果,并且要注意尽可能多的食用牛奶以及蛋类食物,最后,就是要大量的引用水,加快尿酸的排放,同时要注意食用碱性食

风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9版--痛风

风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9 版-- 痛风 痛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 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 1 )关节液中有特异性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 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①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②炎症表现在l 日内达到高峰。 ③单关节炎发作。 ④观察到关节发红。 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⑥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⑦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⑧可疑的痛风石。 ⑨高尿酸血症。 ⑩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 线片)。 11不伴骨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O 12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O 上述( 1 )、(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痹阻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 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3.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二、治疗方案 (一)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受累关节。 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 3. 饮足够的水,每日2000ml 以上。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 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炒苍术,川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虎杖,土茯苓,萆薢,秦皮,金钱草,车前草。 中成药:湿热痹片、痛风定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等。 2. 脾虚湿阻证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通络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苍术,茯苓,砂仁,半夏,陈皮,苡仁,土茯苓,

(完整word版)痛风病中医诊疗方案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洁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A、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B、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 C、单关节炎发作 D、观察到关节发红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G、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H、可疑的痛风石 I、高尿酸血症 J、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 K、不伴骨质腐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 L、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上述(1)(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湿热蕴结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稍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乏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 3、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痹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4、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5、肝肾阴虚: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重,肌肤麻木不仁,步履

中医治疗痛风的研究

142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7月第7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72019 中医治疗痛风的研光 袁殳荣I付滨2梁丙楠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OOOOO;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000) 摘要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渐增多,中医治疗痛风的研究报道也随之增多。作者通过梳理中医治疗痛风的历史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痛风多以二妙散系列类方为主,其中以四妙散应用最多。常加味应用土茯苓、革解等药物,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关键词痛风;中医;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7-0142-03 Analysis on the regularity of treating arthrolithias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AN Li-Rong1FU Bin2LING Bing-nan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300000; 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300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gou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and the research report on the treatment of gou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also increased.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TCM treatment of gout,the author found tha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gout,most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Ermiao San series prescription,among which Simiao San was the most used.The application of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 and other drugs can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quickly,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Key words]Arthrolithia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Law analysis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发病率有明显增加。众多研究显示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作者梳理了近三十年来中医治疗痛风的历程,现报道如下。 1二妙系列方 上世纪中叶,痛风在我国仍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中医治疗痛风的研究报道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中药处方多以二妙散(丸)系列类方、白虎加桂枝汤、当归拈痛汤等方药为主。至今,二妙散(丸)系列类方仍应用较多,当归拈痛汤、白虎加桂枝汤则应用较少。 1979年王英第一次报道了中医治疗痛风叫介绍“武医宗师”郑怀贤以二妙散(丸)系列方治疗痛风的三例病案。郑氏认为该病“多由风寒湿三邪痹于脉络,系患者多食脂肪,体内湿气下注,久则化热,阻于经脉,湿郁成痰,痰郁成热,致热痹”。予三妙丸内服,配合二妙散外敷。以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牛膝活血祛瘀,治湿热膝红肿,二三日疼痛、红肿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一周左右症状基本消失。1981年郑怀贤本人卩1又报道了一例痛风,症状表现为双足蹲趾关节皮肤红肿、烧灼。他认为该病是由于患者“素体脾虚,加之嗜食甘肥,导致内湿停聚、湿郁成痰、痰郁酿热、下注于足所致”。予二妙散加味牛膝、茯苓、厚朴等药物治疗,以清热燥湿、行气通络,三剂后红肿、烧痛等痛风症状明显减轻。郑怀贤身为“武医宗师”,接触的患者可能多为习武之人,形体壮实,喜酒善啖,从而引发痛风。 2000年以后中医治疗痛风的研究报道大量出现,与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有关。处方用药多以经验方为主,但分析用药规律发现,大部分经验方中仍包含黄柏、苍术、意攻仁、牛膝等二妙散系列类方中的药物。孙辉a研究了1985~2015年中医治疗作者简介:袁立荣(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肾病。痛风的证治规律,发现中医治疗痛风的前十味药物分别为慧攻仁、牛膝、黄柏、苍术、甘草、土茯苓、革薜、赤芍、泽泻、当归。其中前四味药使用频率均在50%以上,为四妙散的药物组成。 在研究报道中,包括了较多的临床随机试验(RCT)研究。比如张振朋等z将64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加味四妙散汤剂(四妙散加土茯苓、革薜、丹皮等)配合金黄膏外敷,对照组予别瞟醇与塞来昔布,经治疗,观察组在改善痛风红肿热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加味四妙散联合金黄膏治疗痛风具有良好的疗效。杨中华等旳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四妙散加味,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经治疗,两组肿痛程度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有良好的效果.在缓解痛风肿痛方面的疗效与秋水仙碱相似。上述均说明二妙系列方改善症状可靠。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二妙散系列类方还可降低血尿酸水平,这可能与降低黄瞟吟氧化酶的活性?W关。袁彪等冏将痛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加味三妙散治疗(三妙散加减土茯苓、革薜、丹参、防己等),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经治疗,两组肿痛缓解程度、血尿酸水平、血沉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唐诗韵等巾做了二妙散系列方治疗痛风的Meta分析,搜集了2014年之前国内已发表的所有关于二妙散系列方治疗痛风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共纳入19篇研究,包括1418例患者,比较了症候改善有效率以及血尿酸、血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相比,单独使用二妙散系列方或联合西药应用,在提高有效率、降低血尿酸、血沉水平方面更有优势。但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仅少数研究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分配隐藏情况,

【名医秘方】中医治疗痛风的秘方

名医秘方】中医治疗痛风的秘方 “痛”,很快1-7 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就叫“痛风”。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如下是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介绍。【方名】:许学士痛风方。【组成】:大川乌 2 个(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 粒(炒),全虫21 枚(水洗),地龙15 克(焙干去泥),麝香0.75 克。【用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每次10 丸,温酒送下。【备注】力节诸风走痛,甚效。温馨提示:以上信息详细请咨询专家。《痛风》知识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中文名:痛风 英文名:学名:metabolic arthritis

别名:代谢性关节炎传染病:否 临床表现: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 疫苗预防:否 预防措施:减少进食动物性的高嘌呤食物,也需避免饮用过量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风患者的禁忌。减少肥胖问题。切勿暴饮暴食(包括尽可能的经常饮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来达到充足的饮水)、饥饿过度,运动不足及激烈运动也会增加痛风风险。 就诊科室:内科更多【健康长寿】精彩推荐如下:[精]【名医效方】女人防衰老按摩11 大抗衰老穴位美容养颜 [精]【民间偏方】无意发现个减肥神方,想减肥MM 有福了! [精]【祖传秘方】五世秘而不宣的祖传珍藏秘方

痛风中医诊疗规范

痛风诊疗规范 一、病名 中医:痛风 西医:痛风 二、定义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本病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例约为20:1。 三、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中医诊断要点: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3、中医鉴别诊断: 痿症:痛风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经脉关节而致,而痿症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所致;痛风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症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痿症是无力运动,痛风是因痛而影响活动;部分痿症病初有肌肉萎缩,而痹症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故以上可资鉴别。 (二)、西医诊断标准: 1、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或1985年Holmes标准:

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 2、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或 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中6项 (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 (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可见关节发红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7)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8)可疑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 (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1985年Holmes标准 具备下列1条者 1、滑液中的白细胞有吞噬尿酸盐结晶的现象 2、关节腔积液穿刺或结节活检有大量尿酸盐结晶 3、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淡和无症状间歇期、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者 2、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关节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蜂窝织炎及丹毒:二者血尿酸不高,发热畏寒、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病因就是由于过食肥甘 ,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 ,痰瘀痹阻 ,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 ,痰浊瘀 血痼 ,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 :足趾关节红肿热痛 ,或游走痛 ,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 ;舌红苔薄 ,脉弦数。治则 :祛风清热 ,化湿通痹。可用方药 :四妙散加味 ,苍术 9 克 ,黄柏 12 克,牛膝12 克,薏苡仁 30 克,海桐皮 12 克,桑枝 30 克,威灵仙 12 克,金银花藤 15 克,茜草 20 克,秦艽 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 ,加生地 15 克,赤芍 15 克,地龙 12 克 ,以清热凉血通络 ;伴发热、汗出、烦渴者 ,加石膏 30 克(先煎),知母 10 克,桂枝 6 克,赤芍 15克,以清气凉营。验方 :苍术 10 克, 黄柏 10 克,薏苡仁 30 克,牛膝 10 克,水煎服 ,每日 1 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 3 天 换药 1次, 10 天 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 2.风 寒湿痹症状 :足趾关节冷痛而肿 ,遇寒益剧 ,得温则减 ,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 ;舌淡红 ,苔薄 ,脉弦紧。治则 :温经散寒 ,祛风化湿。可用方药 :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 9克,麻黄 9克,白芍 12 克, 黄芪 15 克,附片 9克,桂枝 9克,白术 12 克,防风 9 克,防己 12 克 ,甘草 6 克 ,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 加桃仁 9克,红花 9 克,乳香 6克,没药 6 克,以活血通络散结。验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一) 【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1分期治疗 齐连仲〔1〕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湿瘀络阻为主,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周乃玉〔2〕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和缓解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用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刘志勤〔3〕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3期。急性期由湿热交结,闭阻经络关节,气滞血瘀所致,方药: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黄、青风藤、忍冬藤、土茯苓、土贝母、山慈菇、苦参、延胡索;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热之邪缠绵,闭阻经络关节,血瘀气滞,方药: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黄柏、秦艽、忍冬藤、泽兰、川芎、穿山甲、莪术、土茯苓、土贝母、苦参;恢复期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脉络不通,方药: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生地、穿山甲、制胆星、莪术、川芎、秦艽、防风、苍白术、鸡血藤。范琴书〔4〕将本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和痛风性肾病4期。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可用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2辨证治疗 戴天木〔5〕将痛风分为偏风湿热型和偏寒湿型。偏风湿热型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偏寒湿型方用乌头汤加味。苏其贵〔6〕辨证治疗痛风38例。风湿热痛痹型方选清浊通痹汤;湿浊瘀痛痹型方选祛瘀通络汤加减;脾虚瘀浊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结果显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袁全兴〔7〕辨证治疗痛风30例。其中湿热型18例,方用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味;寒湿型9例,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刘明武〔8〕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型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术、泽泻、牡丹皮、黄柏、生地、防风、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木通、萆、土茯苓、车前子;瘀热阻滞型药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栀子、木通、车前子、土茯苓、鸡血藤、穿山甲、透骨草、乌梢蛇、乳香、没药;痰浊阻滞型药用:人参、白术、陈皮、黄芪、青皮、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芍、泽泻、枸杞子、金樱子、杜仲、续断、海风藤、威灵仙、秦艽、萆、虎杖、土茯苓、车前子、防己。张春华〔9〕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瘀结型方用四妙散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痰湿瘀阻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3专方治疗 段富津教授〔10〕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任达然〔11〕自拟化浊

治疗痛风的中药偏方验方

治疗痛风的中药偏方验方 集锦 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碰到了一些病例,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治痛风的一个基本方子。用这个方子治痛风,效果还是不错的,正常的话二剂就可以见效,五剂大效,十剂就可以基本痊愈,二十剂就应该可以痊愈了。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 土茯50,银花藤30,威灵仙15,地龙15,僵蚕10,苡仁50,黄柏12,苍术15,牛膝15,乳没12,当归12,丹参15,白芍30,木瓜15,泽泻10,茯苓30,汉防已15,元胡10,白芷10,丹皮10,甘草6。其组方的思路是这样的,就是用四妙散合活络灵丹加入一些治痛风的专药如土茯、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用四妙散的原因大家都清楚;用活络灵丹是因为痛风多夜间痛剧,为病在血分;因痛风多见经筋拘挛疼痛不舒,故合入芍药甘草汤并加木瓜;因痛风者多剧痛难忍,故加入元胡、白芷止痛;又因痛风者,局部多见肿胀,故加入泽泻、防已、茯苓;用丹皮,也是取其能活血清热止痛之意。当然各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使用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加减,以上也只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经验,还请诸位方家指正.听说一味车前子可以治疗痛风。想想也有些道理。痛风应该是身体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导致体内淤积了积液等物。利用车前子的利水功能排掉积液。确是如此,我也听过一个朋友说他单用车前草治痛风,效果不错。不过,这毕竟是单方,在单方与复方之间,我更倾向于复方,因为我觉过复方比较全面,对于出现的病症来说针对性也较 强.===================================================痛风病奇方生马铃薯去皮,与生樱桃去籽后各一半打汁机打汁,取汁,每日一杯.很快就可以转化治疗痛风!望大家广而告之.帮助病患者解除病苦! ======================================土家族神秘秘方: 痛风六小时止痛消肿神方秘方: 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用法: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痛风中药最佳配方 痛风在平时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出现痛风要及时进行治疗,毕竟痛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比较大的,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通过外敷中药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比如说可以用硫磺软膏来敷于患处,每天敷一次,七天为一个治疗疗程。 ★下面提供痛风的中医外偏方。 外敷偏方一、硫磺软膏配药:选冰硼散20g,硫磺软膏15g。用法:将以上药物调匀后直接外敷于患处即可,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功效: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者服用,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外敷偏方二、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法:将以上物质用高度酒调匀为浆糊状,敷于患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两天一次。功效:适用于痛风石及晚期痛风患者使用,可酌增加剂量。敷药时期,不宜饮酒吃火锅。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外敷偏方三、蜂蜜桂圆膏配药:选桂圆肉30g,蜂蜜15g,用法:将桂圆肉捣碎后用蜂蜜调匀敷于患处用干布包好即可,每

天两次。功效:使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使用对慢性关节炎及晚期痛风石有较好效果。 ★痛风吃什么药好 痛风药——秋水仙碱片朱建福教授点评:这种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对痛风病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但是毒副作用比较大,对肠胃、肝脏、肾脏、心脏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中毒可导致血尿、少尿等肾功能衰竭的出现,也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贫血、骨髓造血减少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早在2007年,就有不当标记秋水仙碱导致3位西北太平洋病人死亡的先例。因此不适合痛风病人长期服用,最好杜绝服用。 痛风药——别嘌醇片朱建福教授点评: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长期调理,用几天药觉得没效果马上就换,有点“急”啦。别嘌醇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适用于控制高尿酸患者,但并非所有尿酸高患者都是适用,临床上一般配合秋水仙碱片使用,但是毒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