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例右侧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

1例右侧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

1例右侧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
1例右侧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

1例右侧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巨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护理

【摘要】颈静脉孔位于外耳道后方,内有颈静脉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过,颅内外沟通肿瘤是指肿瘤经颅底骨间隙,同时分布于颅内外,解剖关系复杂。颈静脉孔区的颅内外沟通肿瘤,位置深在,其解剖更为复杂,颈部颅外肿瘤包裹颈内外动脉,颅内肿瘤会压迫延髓威胁患者生命。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本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特别是术后注意观察有否颅神经损伤、颅内血肿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基础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现将报告如下。

【关键词】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颈静脉孔位于外耳道后方,内有颈静脉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1]颅内外沟通肿瘤是指肿瘤经颅底骨间隙,同时分布于颅内外,解剖关系复过[

,

杂。颈静脉孔区的颅内外沟通肿瘤,位置深在,其解剖更为复杂。颈部颅外肿瘤包裹颈内外动脉,颅内肿瘤会压迫延髓威胁患者生命。我科收治一名右侧颈颈静脉区颅内外沟通巨大肿瘤患者并成功的做了手术,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整个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33岁,因出现右面部疼痛,肿胀,在外院行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其症状有所缓解。入院后做颈部血管的彩超提示:右颈总动脉前方见一个范围约为3.1x0.6cm的液性暗区。MRI显示:1,右侧颈静脉孔区,桥小脑角区占位;2:轻度脑白质变性。患者伸舌右偏,右侧舌头感觉较左侧弱,右侧舌肌萎缩,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病变已引起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功能障碍。2月23日在全麻下行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肿瘤切除术和颅底重建术。手术历经13个小时,术后未停麻醉,带经口气管插管行CT检查后未见异常返回监护病房,遵医嘱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力月西芬太尼镇静,脑科观察预防感染,止血,预防癫痫,营养支持等治疗。目前患者情况良好已于2月26号8

点40分搬出监护室进入普通病房,治疗上以抗炎、止血、护胃护肝、营养脑神经对症治疗,继续观查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及康复训练。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颅内外沟通肿瘤特别是颈静脉孔区的肿瘤,手术危险性较高,颈部颅外肿瘤包裹颈内外动脉,颅内肿瘤压迫脑干,患者术前已引起IX,X,XI,XII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顾虑多,精神负担较重,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关心病人,有针对性的做好解释开导工作,并介绍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情绪,同时与家属建立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2.2 本例患者术前行右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显示病变部位血运非常丰富,同时包裹颈内外动脉,毗邻椎动脉。造影术后嘱患者平卧,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砂袋压迫穿刺处6小时,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血肿的发生.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2.3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前一日剃头,局部消毒,预计术中失血量较多,备血2400ml,其中红细胞1600ml,血浆800ml。

2.4 患者术中实际输血1600ml,其中红细胞悬液1000ml,血浆600ml。术中取左侧卧位,头架固定。手术完全切除颅内和颈静脉孔内肿瘤,颅外肿瘤位于颈内动脉外侧的肿瘤全切除,但位于颈内动脉内侧的部份与动脉壁粘连过紧,为防止颈内动脉损伤而部分残留。手术结束未停麻醉,双侧瞳孔5mm,带气管插管行CT检查返回监护病房。

3术后护理

3.1机械通气的观察

3.1.1经口插管应测量导管顶端至门齿的距离,用记号笔标明刻度, 牢固固定导管,必要时用胶布和布带双固定,防止导管脱落。并经常检查及作好记录,防止移位或滑出。经口插管时一定要用牙垫,以防止导管被咬扁而阻塞呼吸道。

3.1.2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地进行气道内吸引。吸引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管长度应达到40~50cm,插入应超过气管插管的长度,并注意吸痰的手法,以保证吸痰的有效性,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经常进行肺部听诊,以评价吸痰效

果。同时加强生命休征的监测。

3.1.3 加强气道湿化:除应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外,应定时向气管插管内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以稀释痰液,湿润气道气管,促使分泌物的排出。

该患者手术回来带了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24㎝)位置固定,通畅好,遵医嘱予0.9%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每天3次,每天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气管内滴入,加强吸痰护理,我们选择进口的可控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这样既保证了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同时也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2月25号为其拔出气管套管,并摇高床头30度。

3.2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瞳孔,肢体的活动情况,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本例患者术后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带回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0.9%生理盐水30ml+力月西50mg+芬太尼0.5g微量泵注入8ml/h。术后第1日7:50停用力月西和芬太尼,观察自主呼吸浅慢,仍予呼吸机辅助通气。8:20遵医嘱停用呼吸机,予面罩吸氧4L/分。患者于17:30开始先后有多次烦躁不安,报告医生,考虑为不能耐受插管,及手术刺激而引起的反应,急查血常规,电解质提示低钠低钙,于静脉补钠补钙治疗,并遵医嘱继续使用镇静剂,于术后第2日拔除气管导管。

3.3引流管的护理要定时查看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防止折叠,扭曲,折叠,阻塞,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等。该患者手术回来带来了皮瓣下引流管,2月24日6:30记录引流出血性液100ml,当日20:10分记录引流出血性液500ml,报告医生嘱继续观察,2月25号6:25分引流出血性液200ml,引流通畅固定好,医生于25日17:45分为其拔出皮瓣下引流管,并摇高床头30度。3月13日发现患者术区出现囊肿,尤其以右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方明显,即行囊肿穿刺,皮下穿刺引流,引流通畅固定,于3月16日囊肿消退,拔除皮瓣下引流管,患者未诉不适。

3.4应用镇静剂的观察临床实际工作中“人机拮抗”、意外拔管和其他躁动应急意外问题时有发生。妨碍了机械通气治疗的及时有效进行,增加了患者的代谢及氧耗,加重了器官组织的缺氧,严重的甚至造成医疗意外危及生命[2]。此种情形严重影响了原发疾病的及时处置,加重了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恶性循环,给抢救带来极大困难。特别是颅底大手术术中气管插管时间长,选择合适的拔管时机

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清醒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为了减轻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降低气道阻力,控制烦躁,减少氧耗,可采用镇静剂,但是由于患者人对镇静剂反应有个体差异,只能根据给药后的反应判断镇静水平和效果。镇静效果评估标准按Ramsay分级为六级:1级,清醒,焦虑烦躁不安;2级,清醒,安静合作,定向准确;3级,嗜睡,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入睡,反应灵敏(对轻度压眶反应迅速);5级,入睡,反应迟钝(对轻度压眶反应迟钝);6级,深睡,无反应[3]。监护时每30~60分钟评估1次,使病人的镇静深度维持在3~5级。

3.5 心理护理虽然不能和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但是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安慰和鼓励病人,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也要给家属以一定的心理支持。本例患者因手术后多次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我们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调整用药及剂量,并给病人作了解释,减少其焦虑,积极的配合治疗。每日两次探视时间让家属见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3.6并发症的预防和与护理

颅内有无术后出血,主3.6.1颅内血肿颅内血肿是开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要根据瞳孔、意识、肢体活动、生命体征情况来判定。瘤腔出血主要根据引流量,伤口敷料浸湿程度来判定,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仔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6.2神经功能障碍颈静脉孔区的颅内外沟通肿瘤,其解剖复杂。颅外肿瘤包裹颈内外动脉,颅内肿瘤靠近脑干,手术易牵拉颅神经或损伤血管,因此我们应仔细观察病人有无颅神经损伤的表现,例如:面瘫、声嘶、呛咳、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及时作针对性处理。本患者术前已有轻度呛咳和声嘶,术后无明显加重。术后给予左侧卧位,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必要时吸痰,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观察吞咽功能恢复与否鼓励患者进食。进食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每次量约200~300 mL,每日4~6次。因为术后康复护理越早越好,系统的训练可明显的提高语言及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洼田氏饮水实验, 洼田氏饮水实验分级:1级,能顺利地一次性将水咽下;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实

验时让患者端坐,喝30ml温水,观察吞咽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3.6.3颅内感染:患者出现发热、病侧头痛、或者全头痛、呕吐、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嗜睡、颈强直等提示可能有颅内感染[5]。本例患者3月11日下午体温高达39.4度,之后体温都波动在38度左右,行腰椎穿刺并送检脑脊液,发现其白细胞含量增高,不考虑颅内感染,遵医嘱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效果好.在此其间为其作了血常规动态监测,3月13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低于正常,考虑为应用抗生素产生了骨髓抑制,停用万古霉素,请血液科会诊,会诊结果为粒细胞缺乏症,改用克倍宁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300ug皮下注射qd,经过治疗患者体温正常,血常规也逐渐恢复正常。

小结颈静脉孔区的颅内外沟通肿瘤,其解剖关系复杂。颈部颅内肿瘤包裹颈内外动脉,颅内肿瘤会压迫延髓威胁患者生命。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且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手术方式,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护理干预措施,康复训练等等。本例患者经过周密的手术精心的治疗护理已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王忠诚,颈静脉孔区肿瘤 .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28-330.

2陈晓艳, ICU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3江雪琴, 浦晓珍, 气管插管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07.

4黄兰芬,黄艳梅,陈裙满.经静脉孔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76-77.

5曾俊喜,黄易,杨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2007,S2.

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时间:2016-5-12 地点: 主讲人: 一、椎间孔镜术的介绍:1.椎间孔镜的由来:技术于1999年由美国ANTHONY YEUNG教授首创,2002年德国脊柱外科学会主席汤姆.胡兰德在杨氏技术基础上予以发展,并得到广泛认同,2007年进入中国。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 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 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6-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 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二、椎间孔镜治疗术的优势:1、创口小:背部微小切口,基本不留疤2.疼痛轻,局部麻醉3.恢复快,不对骨质造成损伤,4,住院时间短5.出血少 三、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椎间孔镜下或内镜下显微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 与椎板切开、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选择行微创手术的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须表现出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并须满足以下条件: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疼重于腰疼,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 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性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 应症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包括运用止痛药、理疗、 作业或条件训练程序,建议至少保守治疗4-6周,但如果出现神经症状进行性 加重,则需要立即手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拇指伸屈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 减弱,弯腰困难 四、禁忌症:曾行化学溶解术的患者,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有腰椎滑脱等节段不稳定表现者,伴有脊柱畸形、肿瘤的,凝血障碍的,合并 有严重内脏功能减退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有严重心理障碍者,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医患沟通案例

国外有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门诊的患者中,心身疾病患者约1/3,神经官能症患者略低于1/3,其余的才是躯体疾病。占1/3的心身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依赖于医务人员针对诱因的治疗、医患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有效沟通。 案例1 1994年,丹阳市一对青年男女到当地卫生院进行婚前体检。接诊的妇科医生唐突的问了一声你以前怀过孕吗?女青年十分纳闷,立即回答说没有。该医生又信口开河地冒出了一句,没怀过孕怎么有妊娠纹呢?女青年急忙解释说:自己原来比较胖。由于卫生院的条件所限,诊室与待诊区只是用屏风相隔,不料医生的这些话被等在屏风外面的男青年听到了,此时的男青年顿起疑心,好像五雷轰顶,不仅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而且坚决退婚。蒙受不白之冤的女青年,为了自己的声誉,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拿起了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 经过法院审理,最后判决医疗机构赔偿原告2400元,并由卫生院和责任医生向原告赔礼道歉。法院认为医生的问话超过婚检的范围,属非法行为。 案例2 某女,22岁。某日深夜忽感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某医院急诊就诊。首先由外科医生接诊,查体贫血、休克前期表现,腹部有压痛、反跳痛,但肌紧张不明显。医生为了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性,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过性行为?该女因

父母在场便矢口否认。医生嘱患者留在急诊观察。随后患者腹痛加剧,并有休克症状,医生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剖腹探查术确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合并内出血。患者出院后以“医院误诊、致使没有得到积极的救治”为由,将医疗机构诉至法院。 案例3 患者农民,因咳嗽、发热到某省一家三级医院门诊就诊。患者进入诊室后在接诊医生的一侧坐定,而这位接诊医生却将自己的座椅向后撤了一下,拉大了与患者的距离,这一举动被陪同患者的家属看在眼里,一个简单的举动,不禁使患者和家属将挂号员的大声“呵斥”、等候就诊时医务人员带着亲朋好友提前看病、分诊护士回答患者问话不耐烦等情节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不快使患者和家属感到被歧视,随后对医务人员进行投诉。 案例4 外埠一名53岁的女性患者,因突发下腹痛急诊就诊,妇科接诊医师查体发现盆腔包块,医嘱患者憋尿接受腹部B超检查。患者在B超检查过程中突发剧烈腹痛、血压下降,急送手术室抢救,但终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这家医院负责纠纷接待的工作人员在听完家属的投诉后说:请家属放心,我们会给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正是“满意”二字,使得此纠纷因患方难以满意而长期不能解决。 案例5 患者李某,因产后大出血送入某三级医院救治,病情好转后带药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内容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职业理念 ?也就是社会角色转换的建立,每个人都必须进入社会所要求的职业中去,这是每个人所 具备生存的条件,我必须从事一份工作,而工作的要求是认真和完美,不管是否自己喜欢;同时你必须了解你所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该职业要求所具备的条件。 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 医学心理学认为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而不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单纯是发生某系统、某组织或某细胞的疾病的自然人。 ?这就揭示了疾病诊治护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既医患关系问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的 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一节医患关系概述 ?什么是医患关系? ?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 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 ?医患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医生以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预防疾病,保持 健康;医患关系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一切医疗过程和医患交往过程都要作用于患者,并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的。 ?一、重要意义

?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所有的医疗工作都要通过医患关系来实现。 ?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保证,否则,医生将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提供,如精 确的病历资料来源、诊断治疗方案,医疗活动也必须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方能进行。 ?良好的医疗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减轻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心理 压力,减轻痛苦,使其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使医疗活动充满生气和人情味,医生可以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和更多的心理需要满足。 ?在医患关系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状态下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性 ?为直接满足患者需求存在。医疗工作既有诊治的责任,又有专业与法律的责任。 ?我们运用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及个人品质帮助患者,并与患者共同努力,使之产生积 极参与的心理模式。 ? 2、以患者为中心 ?患者的利益是医患关系的核心。我们在接诊过程中,要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内心痛 苦,产生共鸣,经常换位思考。 ?允许他们保留个人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个人隐私。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医护真诚的态度、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形成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关系是医疗行为实施 的必要前提。 ?4、治疗互动 ?医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互动关系,医疗工作人员有责任掌握治疗性互动的主动权,引 导患者参与治疗康复计划。以同盟者的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

【人力资源】外科医患沟通学精编版

外科医患沟通学 一、是非题 1、外科疾病诊疗成功与否,取决于外科医师个人的手术技巧,和病人个体特性,社会因素,心理应激反应无关。() 2、科医患之间的沟通中,外科医师个体的综合素质起主导作用。() 3、医患沟通中的签字体现:医生对病人人格和权利的尊敬病人和家属对医生的信任。() 4、所有手术术前都必需经家属签字同意。() 5、在外科医患沟通中,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期的沟通都很重要。() 6、医患沟通的“解释”(语言性沟通)有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共同参与三种类型,运用效果有优劣之分。() 7、与病人沟通要毫无保留地介绍病情,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8、术前焦虑水平高的病人,一般术后仍维持较高的心理反应。() 9、手术治疗有其效果好,收效快,但也有其局限性。有时也是其他治疗的补充措施。() 10、手术的成功,仅取决于手术医生的技术,为什么?否,因为手术的过程是群体劳动的结合,技术复杂,环节多,需临术、麻醉、医技、后勤等各方面配合。() 11、病人在手术前,常因对手术的安全性缺乏了解、耽心医生的技术和经验、对术中及术后疼痛承受度等没有信心等,易引起手术前的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 12、在与外科病人的沟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学会倾听;无条件地接受病人;肯定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澄清事实。() 13、在对外科病人或家属就诊疗过程方面进行沟通解释,往往在不同的病情时期,分别采用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共同参与这三种方式。() 14、术前负责手术的医生应与患者作一次较为详细的谈话,让其了解手术的大致情况和适用办法,包括告诉病人手术的名称、方法、手术中的感受、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5、与某些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的病人谈话时,应有所保留,但对其家属应该把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纠纷在现今已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近日"医闹入刑"新规,让许多人产生这样便能有利于解决医患纠纷吗?其实医患纠纷最根本的是沟通的不顺畅,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医患沟通?下面整理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01 1、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保体制,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合理分散医疗保险,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理顺医疗收费价格,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来改善医患关系。 2、患者要尊重医学 由于生命的奥妙,个体的差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不管医学如何进步发达,医生如何敬业努力,总是存在一些遗憾。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 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患者对医生不要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绝没有一个医生想故意"医死或医坏"患者,那对他自己名誉也无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是由于不可预料的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属于意外情况,患者应接受事实,不要动辄闹到医院或责难

医生,这样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费用。 3、医院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遇到纠纷时,医院对媒体如果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会被认为有难以启齿的原因,引起猜疑,而应把为什么发生问题的原因给媒体一个合理的解释。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论,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4、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医患之间相互依存,医生因患者而生存,医学因疾病而发展,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医患之间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医疗机制改革后,打破了过去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对自己掏钱看病要逐渐适应,对受目前医学水平和医生技术水平所限治疗不满意的病例,要予以充分理解。 虽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需要从体制上加以统筹解决,但医院不能坐等靠,而应主动有所作为。毕竟患者前来医院是为了看病,不是为了扯皮闹事,而医疗消费不是患者的自主消费,是医生的指导消费,患者相对处于弱势。 医生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医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多为患者着想,予以人文关怀,使其减轻痛苦,减少负担,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生是充满感激之情的。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02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

浅谈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及临床沟通技巧

浅谈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及临床沟通技巧 发表时间:2016-04-05T11:53:40.9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刘艳霞赵迎春[导读] 威海市中医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威海市中医院 264200 关键词:肿瘤病人;心理;沟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临床资料表明,肿瘤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其诱发因素相当复杂,但其发病和转归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肿瘤病人出现恐癌心理,烦燥、焦虑甚至悲观厌世,针对肿瘤病人特有的复杂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临床医生了解并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协助诊治,提高临床疗效。 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五类:恐惧紧张型、悲伤忧郁型、愤怒怨恨型、悲观绝望型、稳定开朗型。恐惧紧张的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慌、失眠多梦、挑衅行为,对环境刺激敏感多虑。悲伤优郁心理,病人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不愿与任何人接触,默默承受来自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整日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拨,对治疗顾虑重重。愤怒怨恨的心理,病人表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容易走极端。悲观绝望的心理,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可救药,消极冷漠,不配合治疗,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稳定开朗的心理,病人已能接受现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情绪稳定。 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临床医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首先,医务人员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病人抱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视病人如亲人,把病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针对病人的恐惧心理,反复认真不厌其烦地宣传肿瘤的防治知识和常识,讲解或举例说明癌症有治愈的可能。从而帮助病人消除恐惧感,树立信心。其次,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过程中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以良好的情感状态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向好的方面转化。针对病人悲观心理,在医患交谈中,使病人弄清诊断、治疗、愈后的有关情况,帮助病人消除悲观心理。再者,要尊重病人,与病人交朋友,处处替他们着想,细心照顾,体贴入微。在为病人施行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放松疗法,如与病人谈新闻、唠家常等、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治疗环境,帮助病人消除对手术、化疗、放疗的紧张心理。最后,尊重患者隐私权,治疗中注意保密原则。医护人员要慎言守密。针对肿瘤病人敏感疑虑的特点,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解释、答复要简单明了,合乎逻辑,既不要因语言不慎造成病人不必要的误解和思想顾虑,也不要因顾忌有失而城口无言。对病情恶化或目前还不能医治的疾病,应对病人保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以便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为避免医疗纠纷,对病人家属和单位领导应如实说明病人的病情及愈后并积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利配合治疗。由于病人的不佳心理状态得到改变后,精神上愉快地接受治疗,从而增加食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不仅可以减少营养性药物的运用,而且还可以增强药物、手术、放疗等治疗手段的疗效。总之,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减少医疗纠纷,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 第一作者简介:刘艳霞,女,30岁,威海市中医院,主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02T10:05:50.1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作者:安燕如 [导读]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200 摘要目的:探析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孔镜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诊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 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围手术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在本文研究中,为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孔镜围术期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入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详细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6±4.2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3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9±5.94)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病情、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确保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及手术宣教,讲解围术期护理的模式;在术前应进行包括心肺、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等。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认真核对患者信息,依据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对于进行后入路手术的患者,应在患者的胸部和耻骨下方放置软垫,保证患者的胸部处于悬空的状态,从而利于顺利进行手术,对于进行侧位入路手术的患者,可以使用专用的有腰桥的手术台。在术中应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应对处理[1]。 1.2.3 术后护理 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患者及时安排硬质板床。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强度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疼痛感范围、部位描述,并指导采用V AS评分进行疼痛感等级评估,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状况有个清楚的认知,以便于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2]。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使用V AS评分来评估疼痛程度,使用Barthel指数来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两组数据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用(x± s)的形式计量数据,以 t 检验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数(%)和例(n)表示,以χ2检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与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 AS评分、Barthel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创伤较大,恢复速度较慢,且患者容易引发神经根粘连、腰椎滑脱等并发症,同时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最重要的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不同的病情所导致的疼痛是不尽相同的,而常规的护理手段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作用,从心理护理为出发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负担,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疼痛之中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2-3]。在本文研究中,通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流程

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 1. 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病人 2. 建立静脉通路 3. 再次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 4. 与洗手护士清点物品并记录 5. 平车上麻醉,麻醉成功后与医生一同稳妥安放洗手护士 1、术前擦拭无影灯,手术间台面 2、检查所需仪器性能 3、检查无菌包及特器(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 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 手术体位,选择俯卧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协助 脑科医生用头架将患者头部固定,两耳孔塞棉花, 将患者双手约束于身体两侧,肩背部使用宽胶布将 颈部皮肤略绷紧,小腿上抬30-40 度,骨隆突处用 水凝胶衬垫。 6. 将输液、尿管、动脉监测、肌电监测等管路妥善固 定 7. 将射频电极板妥善放置 8. 保护患者的皮肤不与金属物品接触,注意患者体 温,覆盖不过少也不过多。 9. 协助消毒铺单,将脑科贴膜尾部用卵圆钳夹住并放 于小桶 6、按步骤连接好光缆、射频线、冲洗管、摄像头等, 注意无菌原则,将3000ml生理盐水放置好,并询 问医生后每袋加入庆大霉素1支 7、询问医生后调节好射频、冲洗泵的参数。 9、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皮肤肢体受压、仪器设备运作情况 10、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 11、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间。 12、术后将患者送回,注意保护头部。 用物准备: 1、包布:剖腹包,中单(多包),开刀巾,手术衣,无菌碗 2、器械: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 3、常规用物:温箱生理盐水C臂机及保护套碘伏酒精手术粘贴巾一次性围裙脑科贴膜2 手约束带胶布脑科头钉脑科头架脚踏保护套c臂机铅衣3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俯卧垫一套肩下小枕输液贴膜2优韧宁1 3000ml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记号笔病理袋11 号刀片5ml 注射器棉球 4、低温:颈椎镜2 射频定位针鞘密封圈泵压力膜颈椎特器 5、灭菌锅:冲洗管4、特殊器械(c臂机铅衣3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 脑科头架脑科头钉) 5、准备无菌器械台 6、提前30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确保所有用物齐全 并功能良好 7、检查器械性能,如鞘密封圈泵压力膜是否完好 射频连接线是否完好 & 与巡回护士清点物品 9、消毒铺巾,同腰部顺序相同。注意:用巾钳固 定开刀巾,在抗菌手术膜贴上后取下 10、与巡回连接好光源线、摄像头、射频线、冲洗泵, 注意:镜头要先将保护套系好贴好再与台下连接11、定位:5ml注射器在体表标识处刺入,透视尖刀切 口,插入导引棒,透视;将鞘置入,取岀导引棒, 依次连接泵接头,白密封圈,镜头进入孔。 12、射频:止血和消融半游离组织 13、蓝钳:咬断和夹取游离组织 14、射频与蓝钳配合分离肌层,直至椎板。 15、磨钻:打磨骨头与软组织 16、磨钻与射频配合打磨椎板扩孔,先磨后椎板,后前 椎板。 17、探针:探测以区分骨质、组织、神经、髓核,确保 下步顺利进行。 18、枪钳:咬除骨质或黄韧带等 19、射频、探针、蓝钳、枪钳配合去除黄韧带,进入椎 管,此时泵的压力需调小。 20、探针与鞘配合,将硬膜囊与神经根保护于鞘的外 围。 21、探针与射频配合确定髓核位置。 22、抓钳:用于抓取增生的髓核。有齿与无齿,均可使 用,有齿力道较大。 23、洗手护士留取标本,留取时纱布与血管钳不可用力 挤压标本。 24、射频消融游离组织,止血。 25、去除切口水,切口用甲强龙1支。

医患沟通的文章 (2)

推荐帖子:

急诊医生,已做数年由余,在那个医院中最鱼龙混杂最前沿的地方逐渐的成长,时而悲伤,时而义愤,时而激动,时而郁闷,时而欢喜雀跃。近来看了一些关于医患沟通的文章,看后感触颇多,写下来与急诊同仁们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急诊医生首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多以急危重症为主,患者濒临死亡,家属心急如焚,情绪可想而知!在现实的医疗大环境下,为急诊医师在医患沟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救中心的危重患者大多有一下情况: 1,病史不清,患者危重,家属心急,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 2,病史清楚,患者濒死,家属激动,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 3,病史清楚,外科急症,无家属,作为医生的我们又该怎么办? 4,病史清楚,留院观察中病情突然加重,面对家属的质问,作为医生的我们该怎么办? 5 ,既往体健,急症突然出现,无家属,只有朋友,作为医生的我们又该怎么办? 作为医生在急诊科可以说会遇到千奇百怪的病情,千奇百怪的患者,我只说了五种比较常见的棘手情况,作为急诊科的医生,要有沉稳而成熟的经验和策略去解决问题!不然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后果不堪! 第一种情况: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处理方法: 对于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来说,首先作为医生来说,家属的心情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面对危重患者,可能这时候昏迷,病史不清,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尽全力去抢救,建立静脉通路是必须的,必须马上建立,最好用生理盐水,同时简短询问家属发病前的情况,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判断患者可能为哪一方面疾病,同时尽一切可能稳定生命体征,并给出初步的诊疗计划。同时简短的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后果,个人觉得这个时候不是向家属长时间沟通病情的时候,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病因也趋于明朗,这个时候才是沟通的最佳时间,并且要告诉预后及下一步可能的病情变化。比如:一个既往只有高血压病史突发剧烈背疼的老年患者突然来就诊的时候,作为急诊科的医生,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心肌梗死了,如果患者血压很高,心电图没有问题,可以完全排除心梗,那么我们下一步想到的诊断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脉夹层了,对于这个病,家属除了焦急的心情之外,是不会知道其凶险性的,这个时候,作为医生的我们,尽全力稳定生命体征,降压,镇静!同时要详细的讲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我曾经遇到过一例,家属根本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当我给他们画了一个草图后,一个家属听候说:这么薄的壁,破了人不就死了吗?不用我多说,他们全明白了,我的谈话是成功的,最后病情稳定后去做了ct确定了我的诊断!转入心内科放了支架,后痊愈出院,如果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考虑终将不治,在这种情况下,要边沟通,边抢救,要给家属一个接受的时间才行!不然医患关系必将恶化! 第二种情况:病因清楚,患者濒死的处理方法: 对于病史清楚的危重患者,如既往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史,这次突然出现休克或昏迷,病因通过查体可迅速获得,这时候首要的任务仍是全力组织抢救,同时告知家属并发症及预后,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往往容易接受一点,个人感觉医患纠纷首要的原因是家属对于医疗过程不满意,次要的问题才是沟通不到位! 以前我曾经遇到过一例这样的患者,一个老太太,70多岁年纪,在其女儿家居住,患冠心病好多年啦,家里也不是没有条件治疗,只是考虑老太太年龄较大,儿女们都不想让其再受苦了,一直吃药,一天晚上,老太太吃过晚饭,刚躺在床上,就晕厥过去,全身大汗,家属一看情况不对,急忙背老人下楼,开车急入院,到医院时,正好我值班,老太太已经出现了休克状态,全身湿冷,呼吸微弱,我一面令护士建立静脉通路,询问病史知道情况后,我只给家属说了一句话:估计老人家不行了,家属诧异直至!全力抢救!家属也说了一句话!在我心中,现在首先要做的是一份心电图,如果在晚一点,恐怕就来不及了,在插管上机的同时,心电图也出来了,一看,广泛前

关于“癌症患者家属减压小组”的案例分析

关于“癌症患者家属减压小组”的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人们一生中患癌的概率为22%。除了病痛对癌症患者的折磨,“癌症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应激因素’,尤其对承担着照顾责任的家属更是如此。其不良心理状态又对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直接影响。”[1]癌症患者家属的需要与感受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时间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如何使癌症家属在亲人患癌期间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减轻其不良情绪反应,建立起有效的抗癌联盟,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癌症患者家属是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支持者。在家庭发生突发事件后,家属由于照顾患者的需要、多重的角色与责任、压力、分离焦虑、孤独感等而不堪重负。患者家属在表达情感上的痛苦、探索灵性上的痛苦和一些实质性需求(照顾患者的知识与技巧、疾病的了解、心理的需求)进一步呈现,使其面临的压力不断升高。但由于对患者的照顾压力,患者家属疏解压力的需求往往未得到重视或满足。这不仅影响晚期癌症患者

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会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专业服务,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社会心理支持服务也成为当务之急。 此实务研究是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3年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在H省示范点的服务实践。宁养服务(Hospice)也被称为姑息医学(Palliative medicine)、安宁疗护,“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照顾……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使患者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2]宁养医疗服务在满足患者生理需要如疼痛的缓解、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 二、分析预估 (一)理论支持 第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在爱和归属的层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群体的感情需要,在群体中相互照顾和支持。癌症患者家属长期为解决经济问题以及照顾患者,需要奔波与打拼。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原有的支持网络以及社会交往都失去了稳定性,缺乏他人的尊重、接纳和认可。活动设计的基本支持理论是,通过小组活动方式使家属能在具有同质性问题的小组成员中得到相互关爱

外科医患沟通

外科医患沟通 一、外科特征 狭义外科即指以手术疗法治疗疾病的专科,也是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继药物疗法之后兴起的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范围扩大,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普及加快,手术治疗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主要表现是:手术领域不断扩大,过去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某些先天性畸形、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如今可采用手术治疗,与其它疗法相比,手术疗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1.效果好、收效快,有局限性 手术对某些疾病治疗也只是其中环节之一,还要补充其他治疗措施;有的疾病手术可以令其“手到病除”,有的也只是探查或明确诊断。 2.合作性治疗 手术是群体性劳动,技术复杂,环节多,涉及临床、医技、后勤多个部门、多个工种,需要各方面的主动协助、密切配合。 3.风险性较大 手术治疗对象是患病的机体,手术有正面的治疗作用,也有破坏机体、组织,增加全身负担的负面作用。故而手术的风险大,并发症多,医疗安全问题突出。 4.技术含量大 手术条件要求高,对无菌技术,麻醉技术,仪器设备,物资供应等条件依赖性大,要求严格。 5.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社会因素与外伤:据调查,外科中常见的外伤发生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多数人有轻率、任性、积极、热情,不愿受约束,有强制性、偏执性和攻击性等特点。还有骨折的发生与生活事件有关,不良行为,如酗酒与外伤之间的关系。 (2)心理社会因素与外科感染疾病:外科感染性疾病的直接原因是致病菌,但致病菌只有在躯体防御功能低下时才繁殖致病.心理应激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这就是在外科感染疾病中起了间接的致病作用。在史籍中,有因强烈精神刺激后而“疽发背死”之说。 (3)心理社会因素与外科手术:个性特征,情绪状态,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数量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程度、手术顺利程度及术后康复状况都有影响。

医患沟通情景模拟题

情景模拟题 1、男性56岁,知识分子,腹痛消瘦月余,CT提示胰腺占位,无手术指征,患者情绪低落。请与他沟通,使之初步树立信心,配合诊疗工作。并请回答以后如何更好地与他沟通。 答案:自信神志,亲和目光,得体称呼,自我介绍,耐心询问以前病史、诊疗情况;鼓励并安慰,家常话,关切语气等。 关于病情,对患者介绍尽量不要下肯定的治疗,强调有效的部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对患者家属,一定要讲明病情的严重性,以及目前治疗效果又确定,治疗有可能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的真实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展快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一定要让患者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请介绍一下你设计的皮肤科门诊的布局。 答案要点:自然光线,一医一患一诊室。 3、一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自行出走未归,其子女言辞激烈,冲着你要人。你如何接待? 答案要点:耐心倾听,肯定和接受,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适度沉默。 商量寻人方案,展开全面调查(如病人出走的时间、原因、动机、证据、证人等)。 4、你正在抢救一危重病人,无法脱身,一老慢支病人的家属过来告诉你病人感到胸口不适。你如何应对? 答案要点:通知做床边心电图检查,请求其他医生帮忙。(该实例因医生说“不要紧的,等等再说”后不久突然死亡,引发医患纠纷) 5、某患者在甲医院治疗确定A方案,而其后到本医院治疗,本院主任又为其制定B方案,患者表示不能理解,请与之沟通,进行解释。 答案要点:向患者介绍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真向患者解释A、B两方案的异同点;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诋毁甲医院的诊疗水平,实事求是的对两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将选择权交给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同意权。 6、你是肿瘤病区医生,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是怎么样的?答案要点:正确的做法是不要不作为,而是要和病人和病人家属充分交流,提供一切可能的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

医患沟通

第一章 第一节 1.医患沟通的内涵 答: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就诊疗、服务、健康及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主要以医疗服务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它构成了单纯医学科技与医疗综合服务实践中的基础环节,发生在所有医疗机构每次医疗服务中,是医患沟通活动的主要构成。 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学和医疗卫生行业人员,主要围绕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伦理道德、医疗技术与服务规范、医学人才标准和方案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各种方式与社会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规范和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 2.医患沟通为什么成为医疗行业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答:医务人员仅专注疾病的行医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在呼唤人文关怀,患者和社会在渴望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获取医学人文精神甘露。医患双方站在各自立场,从各自利益处罚,提出了融洽医患关系的许多观点和建议,双方都有着迫切的沟通愿望和需要,然而由于视角不同,利益不同,医患双方不易达成共识。 3.医患沟通对和谐社会有什么价值 答: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医患沟通;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现代医学自身发展有其内在要求;培养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人才。 4.医患沟通理念的内容有哪些 答:(1)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医疗卫生服务重要的过程环节,是医学与人文融合的平台。 (2)近些年来我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造成的利益格局调整以及新旧观念的碰撞:而根本原因是医患双方对于自我身心全面认识的不足,导致医疗保障、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及医院管理建设的欠缺。(3)医务工作者应以人为本,践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职业宗旨,努力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医疗行业的主导作用,全面开展医患沟通,善意化解医患纠纷,全面实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医患沟通为桥梁重建医患信任合作关系。(4)医患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沟通,是医患对自身的认知与觉醒:医患一体-人人皆患者,人人皆医者:医者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患者是医学和医者最好助手,是医者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5)医患沟通是生物医学与多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实践与学问,是科技、伦理、心理及法规等联合应用的艺术:医患沟通有一定的技巧性,但不可单纯定性为技巧,需要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机制制度及法规上整体构建与实施。 5.医患沟通的宗旨是什么 答:旨在树立医务卫生工作者的现代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升华医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文化素养、法制观念、管理能力,掌握医患建立共识并分享利益的客观规律和应用技能,实施医学模式的渐变与转型。同时医患沟通也旨在充实患者和社会人群的基本医学知识和健康意识,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医务工作者促进大众身心健康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随着医患沟通新的实践与研究而日趋重要。 第二节 1.医患沟通仅仅研究患者吗

11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7587618.html, 11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刘锁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探讨局麻下侧后方经皮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皮腰椎间孔镜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愈后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6±18)min,平均出血(15±5)ml,未发生硬脊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符合生理功能的体位安置,熟练的手术配合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损伤较小,手术的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不易留疤,脊椎结构不受影响,术后恢复快且疗效显著[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127-01 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髓核和纤维软骨环两部分组成,是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形状像个压扁的算盘珠。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为腰部钝痛,可以在几年中反复出现,大腿上部,小腿甚至足部和脚趾针刺感以及麻木感,抬腿有明显的引拉样放射性疼痛。 我院自2016年8月~2018年12月对42例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其中后路35例,侧路7例,效果良好。现进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共42例,其中女15例,男27例,年龄23-76岁,平均54.5岁。突出节段均为L2/3或L5/Sl,均伴有不同程度单侧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感,直抬腿试验阳性。 2;术前准备 2.1术前访视术前l天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告诉患者禁食禁饮,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 醉方法,并指导患者练习手术体位等,让患者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2.2物品准备

医患沟通小故事

医患沟通小故事(1) 有一个老年妇女病人拿着在各大医院做的冠状动脉的超高速螺旋CT 结果来找我,让我帮她决定是否做冠状动脉造影。我看了一下她的检查结果,很难决定是否应当做冠状造影和放支架。我要求她把全身其他器官的检查结果拿给我看后再做决定。但是她可能觉得我很可笑,“我让他帮我看一看冠状动脉结果,他却让我拿全身结果来。” 殊不知,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血管,也是全身的一部分。不了解全身的状况,何来对冠脉结果有个判断呢? 从此事可以看出,把身体情况简单化、局限化,不仅存在于某些医生的头脑中,也存在于许多病人的思想中。这真是我们保健宣教的悲哀 医患沟通的故事:真正听懂对方(2) 一个病人去看心内科门诊,拿着几大本心电图给医生。病人说:“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早博,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的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 医生问:“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 病人说:“没有。”医生说:“那不用治,你这是良性早博。” 病人说:“但我很担心。” 医生有些不耐烦地说:“没事,良性早博一般不需要吃药。”病人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医生觉得病人大惊小怪。医生肚子里一堆关于“良性早博不能滥用药”的知识也只简化为两句话:“你这是良性早博”,“良性早博一般不需要吃药”。 这两个人显然都在自说自话,结果两个人都很懊恼。

如果换成两个知道点沟通技巧的人,情景会变成:病人说:“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早博,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的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 医生问:“我能理解你的苦恼。你这种情况不少见,你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 病人说:“没有。有没有其他心脏病和早博有什么关系?” 医生说:“是这样的,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博一般没什么事,又叫良性早博。良性早博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需用抗心律失常的药。有时候,过度治疗反而会产生医源性症状,让你焦虑。用药越积极,精神压力更重,症状反而越明显。” 病人说:“但我还是很担心。不吃药能自己消了?” 医生说:“你知不知道?美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意外死亡大大超过其民航空难与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从今天开始,不妨把你关心早博的精力放在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上。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每年来复查一次。” 病人的疑虑被打消了,医生也让病人理解了不用药的意义。可惜的是,这一幕多是理想境界,医生在拥挤的门诊哪有这么充裕的时间给一个没什么事的病人解释这么多,我们的病人又哪有这么积极的态度努力去强势地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在北京西单的一家医院走廊里看到这么一条标语:“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心想总算有家医院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同理心对医生有多重要。但去他们的门诊和病房看看,不谙沟通技巧的场景时有发生,当场吵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完整版)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1、患者概要患者女性,49 岁,工人,高中文化,汉族,丈夫为某公司 的业务员,家庭经济富裕。 2、诊疗概况患者因患“子宫肌瘤”在某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半月,阴道流血3 小时于周一上午8:30 左右前来就诊。由于门诊病人较多,此病人候诊约1 小时。首诊医生是一位进修医生。根据病史和症状,该医生考虑阴道流血可能系阴道残端出血所致,未作妇科检查,嘱病人口服止血药“新安咯血”,如出血多再来医院。1 小时后,病人因出血量大增来院就诊,遂收入院治疗。病人入院时,患者的丈夫对当日门诊医生意见很大。 3、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表现入院时,患者和家属对子宫切除后阴道流血感到恐惧和不安。当日上午就诊时,挂号、候诊、处方批价、交费、取药,在医院耗费了2 个多小时,而与医生交流的时间仅几分钟,感到受轻视。门诊医生仅仅询问病史,未作进一步检查,对病情未作解释,病人和家属认为医生工作不认真,未作体格检查,处理不当。以至延误了病情。病人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嗓音粗大,要追究门诊医生责任,病房医生无法进一步了解 病情。 4、沟通过程与成效由于门诊医生的处理不当,病人未能得到恰当的治疗,患者和家属对医方不满意实在情理之中。然而,病人就诊的最终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尽快得到合理的治疗。当病人的病痛被解除后,医患之间的矛盾便会基本解决。针对当时的情况,床位医生考虑,过多的语言解释可能耽误时间。于是,医生首先安慰了病人几句,让她不要紧张,取得病人和家属合作,并寻找出血原因。当发现阴道残端有活动性出血后,给予缝合止血。待出血基本控制后将病情详细向病人解释,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当病人的紧张情绪缓解后,家属的情绪也有所好转,为医患交流创造了条件。在交代病情过程中,向他们介绍了必要的医学知识,使他们知道阴道是有菌环境,阴道残端出血是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缝合处缝线化解所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术后并发症,并非手术失败。另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了首诊医生未按诊疗规范检查是不对的,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谅解。一周后病人 痊愈出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