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人类符号实践。

17.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

人的创造能力的肯定。

18.形式美的产生,离不开人类在符号实践中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对形式的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19.审美意味的情感性,是指声音作为富有审美意味的符号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

20.审美统觉又称“联觉”或“审美通感”,是感官互相挪移、感受互相渗透的心理现象。

21.人的美主要从个体形象、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的层面上表现出来。

22.社会美直接地现实地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23.审美想象可分为感知现象、再现现象、创造想象。

24.纯审美是指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注重纯粹的意向。

25.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

26.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7.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28.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29.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创造和文化语境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30.清代著名学者 .姚鼐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论述。

31.所谓含蓄蕴藉性,是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语言符号实践,其语言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2.古典性文化的审美特点:第一,空灵;第二,流转有韵;第三,蕴藉。

33.抽象的几何形是伊斯兰文化的形式美选择之一。

34.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造型艺术。

35.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6.历史上不同的美育观念都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对“理想人”的看法展开的。

37.所谓美育,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主要特点在于趣味性、感染性、多样性。

38.梁启超主张以美育的方式启蒙,从而提出了“趣味教育”的主张。

39.席勒的《美育书简》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

40.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发生的有系统的综合变化过程。它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情绪发展。

4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孔子”。

4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43.在艺术教育中,一切具体手段和方法都应该围绕青少年能力发展这个核心。

44.开展青少年美育的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注重交流的原则。

45.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系统性、

连续性、迁移性。

46.教学艺术包括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

47.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48.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特征和情感体验。

二、单项选择题

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A )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是主观的是( B )。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

3.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 D )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角度作出论证。

A.直觉 B.通感 c.审美移惰 D.审美态度

4.直观具象性,是指( D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

5.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C )。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6.《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B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7.具有“瞬间永恒性”特性的艺术是( D )。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

8.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 C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宗白华 D.朱光潜

9.在中国( B )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

A.先秦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10.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1.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 C )提出了“畅神说”。

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

12.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 B )。

A.点

B.线

C.面

D.体

13.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D )。

A.古典性文化

B.现代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14.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A )。

A.表现

B.再现

C.写实

D.和谐

15.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 C )。

A.均衡

B.线

C.比例

D.几何形

16.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A )

A.戏曲 B.戏剧

C.电视 D.电影

1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 C )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

18.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 )。

A.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B. 凝练性节奏性音乐性

C.抒情性节奏性音乐性

D. 抒情性凝练性节奏性

19.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B )。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

20.提出“趣味教育”的是( B )。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21.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23.在中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B )。

A.胡适 B.蔡元培 C.梁启超 D.鲁迅

24.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B )。

A.直观性抽象性纯真性

B. 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

D. 直观性抽象性情感性

25.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三、名词解释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的符号性:美的符号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具有物质化形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美的无功利性: 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的功利评价。

荒诞: 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和动情的关照.

审美通感: 又称“审美联觉”、“审美统觉”,它是审美感知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审美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审美主体不同感觉之间的渗透、沟通、转换,是人的不同感官的互相融合、交错感应艺术物化

“净化”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象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治疗和净化".这就是"净化"说.

美育: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审美能力: 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

艺术符号

审美文化形态 : 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

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1:1.618(大致为2:3,或3:5,5:8)。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西方人普遍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是最美的比例。黄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中经常被采用的比例关系。

喜剧: 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喜剧是呈现那种荒谬背理的人物及其行动,使人们认清他们的行动是无根据的,通过笑直接否定他们的合理性。

高雅文化

四、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简要回答如何理解美的符号性特征。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第二,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第三,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3.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一是美的呈现感动并激活了人的情感;二是美所激起的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4.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一是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结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人类的长期

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5.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1)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

(2)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先于美感的态度。

(3)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是功利态度、认识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

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读,请参阅教材P96。

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因为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以直觉为基础,直觉的基础作用体现在:①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②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③审美直觉指向意义.对这个问题的细解可参阅教材P109。

7.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1)原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

(2)历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

(3)超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

(4)预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

8.美的形式的特性是什么?(1)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2)美的形式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3)美的形式具有可变性。

9.什么是艺术的“化丑为美”?其基本途径是什么?在现实中,“丑”是令人不快的因素,但在艺术中,“丑”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运用符号把现实生活中的“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的价值。这就是“化丑为美”。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艺术家运用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丑的否定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丑转化为美。

10.试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形式美的形态。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注重忠实于生活、追求真实,大多严格按照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进行创作,

所以其艺术作品的形态大多完整、典雅、和谐,最突出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中。例如北京故宫,以严整的中轴线布局,节奏井然,韵律生动,十多个院落、几百所殿宇参差错落,高低呼应,无论造型、布局、色彩均具体而完美地体现了对称、均衡、比例、主从、节奏、韵律乃至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鲜明地体现出古典艺术完整、典雅、和谐的艺术形态。

11.儿童的审美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1)以好奇心为动力;(2)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

(3)主观化色彩浓厚;(4)注重直观形式。

12.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五个方面。

13.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过渡性、转换性、不稳定性。

过渡性是指此阶段中个体生理发育由儿童向成人迅猛过渡。

转换性是指个体的情感、智力=道德等各方面从幼稚向成熟转变。

不稳定性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尚比较模糊,感情生活也动摇不定。

14.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

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5.教师提高审美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1)主动性原则(2)内外兼修的原则(3)专门性与宽泛性结合的原则(4)持续性原则

五、论述题

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写道:“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试论这段以诗品诗的话语的美学含义。它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艺术形式上的朴素性。艺术意境上气韵的生动性;

审美趣味上的超俗性。茅屋、修竹、白云、飞鸟、浓绿的树阴、自在的瀑布、檐下落花、恬淡的人儿,这些自然的景观无一不是按照自身的生命节奏自由自在地呈现着、运动着,无言而生动,自然天成,平易却尽显高古超凡的风韵。它们尽性而为,充满内在活力,在平淡中流露出难以抗拒的审美意蕴。

同时,这些典雅的事物形象与低俗浅陋的事物决然对立,呈现出一种规范雅致、与势利绝缘的清高风韵,表现了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三方面的美学意义,构成了“典雅”这一美学范畴突出而集中地体现出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理想。

细节请参阅教材第85页

2.论述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答:美感活动是多种心理的综合协同运动,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它的地位与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第一,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活跃的心理因素,驱动着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审美期待的具体化,并通往审美理解。在主体情感推动下审美期待借助想象而具体化,并且在强烈的情感运动中,使审美活动达到一种深层的感动和理解,领悟到难以言传的生命意义。第二,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诸种心理要素的协同作用,同时审美活动所创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第三,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现形式,情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艺术创造的动力因素。真诚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是艺术存在的理由。

3.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孔子的美育观代表着儒家的美育观点,对我国后来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外在的优雅形象与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审美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的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孔子从“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他的美育观:

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

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4.请结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谈谈你怎样评价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应该理性地、辨证地进行评价。大众文化的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入人心。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所以对大众文化应正确评价,积极开掘,仔细辨析,用优批劣。

5.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个体对话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①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月到中心处,风来水面时。此中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北宋邵雍《清夜吟》)诗人叹天月水风的美总是被人冷落。为什么美的事物,有人见了赞叹不已,有人却无动于衷?这就与人的审美能力有关。美育正可以提高人敏锐地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也就是激发人的情感活动,用情感活动来推动人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法去把握和认识世界。②美育不仅能培养人的感知美的能力,而且能增强人对美的理解力。a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b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如艾青的《礁石》一诗,诗人所有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只有凝聚到“礁石”这富有意味的形象时,他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活”。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实施于审美层面的美育,在美育呵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模拟试题小学数学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NTET)模拟试题(小学数学) 第1题(匹配题)请为下列教学行为找到他们的理论依据。(3分) 本题的答案是B;A;C 第2题(单选题)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在数学教学中,对应到教育技术的设计领域的活动为(C )(3分) A.学生数学成绩的整理和分析 B.互联网上各种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 C.数学电子教案的编写 D.学生档案资料的保存和整理 第3题(多选题)下面是一位老师学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做的总结,您认为下述哪些观点是正确的?(B、C、D、E )(3分)

A.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放在教 学设计的首位 B.教学内容分析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C.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一个 主要任务 D.教学设计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它通常要依 据教学实践的效果 E.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目标有关

第4题(多选题)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李老师总结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其中合理的为(A、B、E)(3分) A.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意志力对他们数学计 算成绩的影响很显著 B.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逻辑推理 能力的发展

C.女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好,男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好 D.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数学成绩是成正比的 E.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习 数学的调节剂 第5题(多选题)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也就是经常所说的ABCD法),分别是(A、B、C、D)(3分)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E.目标类别 (教学目标书写的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第6题(单选题)李老师确定上面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是(C )(3分) A.这个教学要求属于超纲X围 B.这部分知识过于复杂 C.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D.这是教学目标,因此必定是教学难点

试卷结构及题型

试卷结构及题型解析 一、试卷结构及单选题解析 1.NTET命题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NTET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技术得能力与水平,强调教育技术对学习及教学过程得支持,强调将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在命题时会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太偏重于教育技术理论、用来考核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得试题不采用; 太偏重于信息技术、仅直接用来考核信息技术水平而与学科教学无关得试题不采用; 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属纯学科知识或学科能力考核方面得试题不采用。 另外,NTET注重考查教育技术得应用能力,避免出死记硬背得题目,特别要避免出依赖特定教材得特定陈述得题目。 2.试卷由哪几部分构成? NTET(教学人员·初级)在计算机上进行,采用“机考机判”方式。试卷按典型教学过程得基本教学环节组织,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 每套试卷得总题量约为30道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计算机得考试系统自动计时,到时考试系统将强制交卷。 3.试卷中可能出现哪些题型? 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匹配题、视听分析题、操作题等。要求考试用计算机安装音、视频播放器并提供耳机。 4.单选题得形式如何?由哪些部分组成? 单选题就是试卷中出现最多得题型,由题干与选项组成。 单选题得题干可以就是一个不完全得陈述句,与选项构成一个完整得句子。也可以直接就是一个问句。 如果正确选项不一定就是唯一得,在题干中会用“下列得”字样加以限定。如果正确答案就是唯一确定得,将不再写出“下列得”字样。例如“下列得选项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这段文章得中心思想?”由于本段文章得中心思想也许有比列出得更好得表述,因此,本题干中得“下列得”就是必要得。 5.在回答“教案设计”部分得试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案设计”部分得试题基于两个基础:一就是“教案设计”中得限定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二就是针对给定教学内容得一套教案。 由于试题就是嵌入教案之中得,所以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分清教案与试题(题干用深蓝色标出)。其次,考生要根据答题得需要来查阅限定条件以及教案得前后文,将题目提出得问题置于给定得整体教学环 境中来考虑。如果考生对给定得教学内容不就是很熟悉,可按提示查瞧这部分教学内容得相关材料(每套试卷都会配有相关内容得教学素材电子版),认真分析后再作答。 可能出现得考题内容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确定等。有关教案修改等操作题,也可能出现在这一部分。 题例 【教案设计】 第*—**题嵌于教学方案中。 在教案设计及教学初步设计时,应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得教学方法。请回答下表所提出得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2021年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春美学专题模拟试题答案

《美学专项》期末模仿试题答案 春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欣赏和判断 2、生命形式 3、家庭美育 4、审美感知能力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言》 6、缘情说 7、化丑为美 8、美分有说 二、单项选取题(每题3分,共24分) 1、D 2、A 3、D 4、A 5、A 6、C 7、D 8、B 三、阐述题(每题26分,共52分) 1、审美活动意义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美创造活动在实质上是一种生产,美欣赏即审美实质是一种消费,两者存在着互为前提互动互就互成关系:没有生产自然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不会有生产。

(1)美作为一种展示过程,只有在接受者详细接受实践中才干体现出来。审美活动使潜在美得以显现,使也许美变成现实美,使意念形态抽象美变成形象状态形象美,使自在美变成体验美。接受者和艺术家共同创造了艺术作品。 (2)审美活动为美创造审美主体。审美活动在艺术熏陶中实现了对接受者精神素质影响和改造,并潜移默化塑造出了审美主体。审美活动对人精神活动具备“扶正祛邪,舒筋活血”作用。 (3)审美活动也影响美创造:群体审美消费取向是导向,规定着接受者审美需要,进而规定着创造者审美取向。接受者是艺术最后裁判。 (4)卢卡契把审美人道主义特性或人道主义功能作为审美活动重要意义纬度和价值取向: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高度;审美与艺术具备“反拜物化使命”;审美可以使人由整体人转变成人整体。 2、试阐述康德美感特性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按照形式逻辑“质一量一关系一模态”,从四个方面对美感心理进行了分析,称为“审美四契机”。她揭示了审美心理特性一系列矛盾或二律背反现象,对美感特殊规律作了哲学概括。(1)美感“质”特性。她以为,审美不涉及欲望、功利和伦理善,但又与欲望和道德感有关,产生类似快感,也就是无利害而生高兴。(2)美感“量”特性。美感不是在概念中进行结识活动,“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高兴”,审美判断是主观,但是又是普遍有效,也就是无概念而有普遍性。(3)美感“关系”特性。审美是没有明确目,但又符合目性,也就是无目合目性。(4)美感“模态”特性。审美活动虽然不依赖概念,但是,审美判断却具备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也就是没有概念而又有必然性。康德美感特性观对的揭示了审美心理中存在主观直觉和客观现实矛盾二重性。但是,她没能把审美心理矛盾特殊性和社会劳动实践历史联系起来,因而无法解释这一矛盾产生主线因素。

美学专题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A.“美是理式” B.“美是和谐” C.“美在关系” D.“美是生活” 2.在西方,美学从一开始就是()的一个分支。 A.哲学 B.语言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3.()说:“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式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 A.普列汉诺夫 B.黑格尔 C.鲍姆加登 D.康德 4.美感的()是指人们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会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愉快和喜悦。 A.客观性 B.直觉性 C.差异性 D.愉悦性

5.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发表论文《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A.立普斯 B.黑格尔 C.布洛 D.弗洛伊德 6.()是指抽象形式取得与内容分离的独立审美价值的过程。 A.形式化 B.独立化 C.普遍化 D.抽象化 7.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主要包括:()。 A.色彩、形状、光影、声音 B.色彩、线条、光影、声音 C.色彩、形状、尺度、声音 D.色彩、形状、光影、韵律 8.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 A.1:1.518 B.1:1.528 C.1:1.618 D.1:1.628 9.英国美学家()在其代表性理论著作《艺术》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A.苏珊?朗格

B.克莱夫?贝尔 C.弗洛伊德 D.卡西尔 10.宏观地把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类,可以()地按不同的标准把艺术分为若干类别。 A.共时 B.历时 C.同时 D.实时 11.“期待视野”是()当代接受美学的“方法论顶梁柱”。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2.建筑是()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A.“空间创造” B.“空间表现” C.“空间存在” D.“空间再现” 13.创作出《亚威农的少女》的画家是:()。 A.毕加索 B.马蒂斯 C.康斯泰勃尔 D.克拉姆斯柯依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 笔记整理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美学专题

课程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对自身也能有所裨益。因此,期末论文的写作也希望能够贴近大家的生活实际,为大家抒发情感、表达想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期末论文的选题,请大家从以下几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选题一:以某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界、诗歌、小说、雕塑、绘画、音乐、建筑、影视、舞台艺术等)为中心,与相关的美学知识相结合,写出自己亲历的一次审美体验。要涉及审美注意——体验——品味——领悟——净化的几大过程,具有理论深度,文题自拟。2000字以上。 选题二:在课程所讲授的美学理论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论述。要求严格符合学术规范,有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3000字以上。 二.具体要求 选题一:更侧重大家对自己审美经验的回忆与思考,因此在文章语言方面不要求学术化,鼓励用最贴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审美过程,可以进行文学化润饰,对学术规范不做要求。 选题二:是严肃的学术论文写作,适合对美学理论有自己思考的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要有理有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独立写作。可以参考其他资料,但严禁抄袭、剽窃,一旦发现以作弊处理。 2.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要言之有物,尽量用平实贴切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表达准确的前 提下可以适当润饰文采。 3.论述有理有据,要有一定论证过程,能自圆其说。 4.引用的数据、观点,要注明出处,如某个杂志的某篇文章,作者及年月日等,或某部著作、作者、 出版社、出版年及页码;网络资料因权威性不足,尽量少引用,若引也需注明地址。 (以上4条要求适用于选题二。) 三.写作指导 选题一:这一选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理论参考,审美注意——体验——品味——领悟——净化的过程,大家可以去参考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并仔细领悟。在具体写作中,不要求形式化地将各个阶段展示出来,而要将其内在精神把握住,尽量浑然一体地描述出你自己由注意到审美对象,再到体验其中的美,然后可以脱离审美对象进行品味回味,进而有所感悟和升华的过程。第二点,就是这一选题的写作风格。这一选题的主要要求是真诚。大家的体验要真实,要选取自己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审美经验,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因为审美经验表述的特殊性,我们允许大家使用文学化的语言,但切记不要太过主观,可以使用比喻类比模拟等等的手法,但不要只是感叹,重点是描述和记叙。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多项选择题题库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多项选择题题库 说明: 1、资料整理于15年5月底; 2、含网上我要考试的多项选择和四次作业练习多项选择的全部习题及答案; 3、保证学员考试成绩为满分; 4、为方便学员快速完成考试,试题已经排序。 1.按照审美的方式可将美分为()。 A. 喜剧与悲剧 B. 荒诞与丑 2.按照文化不同质的层级划分,可以把人类的文化分为()。 全选 3.按照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分类,美可以分为()。 全选 5.从艺术的物质存在方式和审美的物化形态,将艺术划分为()。 全选 7.从中国书法可推论出中国文化中美的一些特点()。 全选 8.从主体感官出发,可将艺术划分为()。 去掉“A. 使用艺术” 9.当代城市之美主要表现在()。 去掉“A. 地铁” 11.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是()。 A. 对比 B. 协调 12.法国狄德罗依据美在关系说,把美分为()。 去掉“C. 生活美” 14.各种基本要素在整体上的排列组合法则被称为多样统一,或者被称为()。 C. 寓变化与整齐 D. 和谐繁多的统一 15.古典美学的三面是以三套逻辑来运作的,即()。 去掉“C. 矛盾—统一模式” 16.故宫的三个大殿是()。 去掉“C. 乾坤殿” 17.怪是对正常尺度的一种变形,包括()。 去掉“A. 都是人的变化” 18.贺拉斯认为文艺的三个特性是()。 去掉“A. 虚构性” 19.滑稽可以分为三类,包括()。 全选 20.荒诞的主要特征是()。 去掉“B. 主体终将战胜客体” 21.建筑艺术具有如下一些审美特征:()。 去掉“B. 雕塑性” 22.恐怖形象的构成和类型很多,下列属于恐怖形象类型的是()。 全选 24.美的特性包括()。 全选 1

(完整版)美学专题模拟试题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历史上第一部美学专著是德国人_____于1750年所写的_____。 2.精神分析学说是瑞士心理学家_____提出来的,他的弟子荣格提出了_____学说。 3.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_____的原则。 4.历史上第一部美育专著《审美教育书简》作者是_____,出版于_____年。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中国南朝的文艺理论家_____。 6.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提出“尽善尽美”审美标准的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 ______在解释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时说:“美是善的象征。 A.杜夫海纳B.苏珊?朗格 C.维特根斯坦D.姚斯 3.美学理论的关键是______ A.美的本质 B.美感 C.审美 D.美育 4.唐代诗歌的繁盛,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范畴_____ A.“神思”的诞生 B.“气韵生动”的诞生 C.“道”的诞生 D.“意境”的诞生 5.审美心理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是_____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系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美感 2.审美对象 3. 人化自然 4. 审美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直觉规律的主要表现 2. 简述审美理解及其三个层次。 3、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审美过程。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结合您的教学实践,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中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我们发展中国家开展信息技术课成本太大,可以考虑取消 B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文字处理可以和语文课结合,电脑绘画也可以和美术课整合,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单独开信息技术课 C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其实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前者是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来学习其他的课程 D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便于其他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第2题(多选题)经过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后,您准备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您认为下面这些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3分) A 可以考虑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B 可以考虑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C 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D 可以考虑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E 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插入表格“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理论,目前学习理论中对于教学设计影响很大的理论体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根据您对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近期提出的,有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理论学说,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拟考试环境介绍和试题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拟考试环境介绍和试题分析 基本事项: 1. 考试内容 【基本知识】6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 【第二部分资源准备】27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 20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7 每套试卷的总题量约为30 道题 2.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采用机考机判的方式。计算机的考试系统自动计时,到时考试系统将强制交卷,自动结束考试。 3. NTET命题的基本原则 NTET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强调教育技术对学习及教学过程的支持,强调将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在例题时会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太偏重于教育技术理论、用来考核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试题不采用。 (2 )太偏重信息技术、公直接用来考核信息技术水平面与学科教学无关的试题不采用。 (3)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属纯学科知识或学科能力考核方面的试题不采用。 另外,NTET注重考查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避免出死记硬背的

题目,特别要避免出依赖特定教材的特定陈述的题目。 4、考核科目: 本次考核依照中学、小学两个学段和不同学科分类进行。涉及中小学19 个科目,具体为: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自然)、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小学音乐、小学美术、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物、中学地理、中学思想品德、中学历史、中学音乐、中学美术、信息技术。(体育不考、信息技术中小学试卷一样) 模拟环境介绍: 一、进入考试环境:(安装模拟盘,进入考核界面) 二、教学背景和试卷结构介绍 (模拟光盘中的语文试卷) 本次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采用“机考机判”方式。试卷按典型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环节组成,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 语文模拟卷的各部分考题所占分数 总分100 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6 分) 教案设计(30 分): [单选题]8 道(2 分) [多选题]1 道(3 分) [操作题]1 道。编辑修改教学文档(9 分) 教案设计基本技能主要通过情境方式来考查: 试题通常内嵌于一份教案中,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分别考察教师对教学的需 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27 分): [单选题]4道(12 分) [填空题]1道(3分)

2019年826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2019年826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道德剧 2、颜学恕《野山》 3、马勒《大地之歌》 【精准押中!】——出处:826艺术综合狂背册(2019穆清)P4页 穆清老师在音乐编只给出了4个必背名词解释,第3个必背的就是马勒的《大地之歌》,周年纪念110周年。

4、印象主义画派 【考点押中!】——出处:826艺术综合狂背册(2019穆清)P30页 穆清老师在美术编只给出了4个必背名词解释,第3个必背的就是高更,印象主义画派主要代表人。 5、夏衍《上海屋檐下》 【精准押中!】——出处:《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笔记(穆清)P83页 穆清老师在配套笔记里对夏衍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上海屋檐下》。

二、简答 1、简述戏剧艺术综合性的特征(简述戏剧的综合性) 【精准押中】——出处:826艺术综合狂背册(2019穆清)P54页 穆清老师在要点式简答题题里给出了8道必背的题,其中戏剧的综合性是必背的第四题。 ——出处:《826艺术综合终极预测模拟卷五套模拟试题二》的简答题也押中此考点。

2、简述如何理解电视文艺节目的自主创新(电视节目应该如何创新) 【精准押中】——出处:826艺术综合狂背册(2019穆清)P87页 穆清老师只准备了7个必背高频专题,其中第7个专题就是电视媒体的出路,精准预测考点。

3、简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格局 【精准配套笔记】——出处: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笔记(穆清)P136-137页穆清老师在《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笔记中精准总结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电影多元化的格局特点。

三、论述 1、《娘道》导演控诉某卫视领导指定买电视收视率,如何看待电视收视率造假? 【考点押中】——出处:826艺术综合热点册(2019穆清)P75-77页 穆清老师今年准备了13个热门专题,其中针对传媒领域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了传媒领域“底线”的专题,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现象也属于触犯了传媒领域“底线”的话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操作题知识点

操作题重要知识点 Interte操作题型 1、网址的收藏及改名 2、网页的搜索 3、网页上图片的保存 4、主页的设置 5、网页保存为文本文件 6、收藏夹中文件夹的建立与整理 电子邮件的收发 1、邮件的新建 2、收件人、标题和正文的输入 3、附件的添加 Word题型 1、在规定位置处输入文字 2、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字型(如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 3、文字的对齐方式设置(如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4、编号的插入与设置 5、页码的插入与设置 6、删除指定的文字 7、批注的添加 8、着重号的添加及颜色设置 9、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更改 10、文字的特殊效果设置 11、文章段落设置,如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前和段后间距 12、段落中首字下沉设置(如下沉字体、下沉行数、颜色等) 13、查找与替换,如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替换 14、文字的边框设置

15、数学公式的输入 16、图片的插入 14、修订:突出显示 15、批注的插入 16、表格的插入 17、文字的底纹颜色设置 18、页眉和页脚 19、分栏 20、特殊符号的插入:如①②③④ 21、字符的间距设置 22、Word保存为网页格式 23、表格格式的套用 24、行和列的删除 15、图片设置成灰度图 16、页面设置 17、图片的水印设置 PowerPoint题型 1、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 2、字体、字号、颜色、字型(如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 3、文字的对齐方式设置(如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4、图片的插入及设置(如透明、大小、环绕方式) 5、文字或图片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6、给幻灯片添加编号和可更新的日期 7、幻灯片背景颜色和背景图片设置 8、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 9、剪贴画的插入 10、超链接的设置(链接到幻灯片、链接到网页) 11、音乐的插入与设置

NTET模拟试题数学.doc

模拟测试2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卷2 教学人员初级(高中数学) 【说明】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 本试卷共29题。 基本知识(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 下面是一些学校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些做法,您最赞成哪种做法?( ) (3分) A.购进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鼓励老师提出使用设想。协调后方可使用 B.学校花了这么多资金购买设备,因此要求老师们课课必用,不要让资源闲置着 C.学校担心学生们的误操作会损坏设备,因此只允许高三的学生使用,低年级的学生不 允许用 D.学校认为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师可以使用信息设备,其他科目的教师运 用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描述中哪项描述最为准确?( ) (3分) A.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多使用定性评价,少使用或不使用定量评价 B.使用尽可能多的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教学的现代化 C.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D.新课程实施要求把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分) 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 您认为下面对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认识中哪个观点是错误的?( ) (3分) A.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 C.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相对于接受式教学来讲,不利于短期内掌握大量知识 D.建构主义教学更强调知识的获取结果 以—下是任课老师李老师的教学方案设计,第4一11题嵌于该方案中。

《美学专题》作业(1).

《美学专题》作业(1) 学员请注意: 作业必须用稿纸做,12月10日前和其它作业一起交电大,不交者考试成绩为0分。 一、填空:12分。 1、在中国,最早给美下定义的是先秦楚国的,他认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2、中国古代包含美学思想特别丰富的著作是:《》。 3、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的美学思想。 4、古希腊时期的和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5、1750年,德国哲学家(Baumgarten)的《美学》 的正式出版,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鲍姆加通把美学定位为“”,即感觉学或研究的完善。 7、形成了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8、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在哲学诞生以后。 9、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一是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并渗透到美学领域,二是美学研究越来越细致、,如实验美学,审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美学等。

10、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真正名称是“”。 11、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三部分,而《美学概论》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其 部分。 二、名词解释:15分。 1、美学; 2、鲍姆加通; 3、“美是生活”; 4、人化自然; 5、美的规律; 三、判断正误说明理由:16分。 1、“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是在德国古典美学”。 2、能够欣赏美的人是由劳动创造的。 四、简答:27分。 1、美学的研究对象。 2、谈谈审美关系和认识关系、功利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3、美的本质。 五、论述:30分。 1、“劳动创造美”。 2、美的多重属性(举例)。 1.简述关于艺术本质的再现说和表现说。 2.如何在生产、一般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这三个层次的内在关系中理解艺术的本质?(30分) 3.举例说明艺术的六对基本风格。 4.艺术的逻辑分类有哪几种?分别是如何分类的。(20分)

NTET全国教育技术中级考试数学试题

第1题(单选题)行动研究中的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行动中的观察的是()。(3分) A. 借助技术手段记录数据,然后观看并进行记录 B. 归纳整理各种现象,分析结果并做出判断和评价 C. 现场进行交流互动,倾听和观看参与者的言行 D. 针对一些陌生的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2题(匹配题)请将下列学习者分析项与其合适的分析工具相匹配。(3分) 分析项 分析工具 1. 学生对“概率”的了解程度 A. 学习风格量表 2. 属于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生比例 B. 态度问卷量表 3. 学生甲的学习积极性 C. 课前测试题 第3题在软件Word“打开文件”对话框的默认文件夹下的文档“教学目标.doc”中列出了本课的1个教学目标。请按照下列要求修改该目标,完成后请保存文档。(9分) 1. 使用修订功能修改该教学目标,使其描述符合“ABCD法”; 2. 使用批注功能依次标出该教学目标的“ABCD”四大成分,并在批注中说明对应成分的名称。(注意:教案其它部分无须修改、变动,注意存盘时保留修订状态) 第4题(填空题)教学目标“能正确用几分之几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属于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层次中的。(3分) 第5题打开“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设计方案.doc”,按照下列要求,在“教学过程”下方的单元格中设计本课的2个教学活动:“课堂导入”和“学习新知”,完成后请保存文档。(17分) 1. 逐条编写两个活动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要求:运用自动编号功能为活动步骤添加格式为“(1).(2).……”的编号; 2. 请在“课堂导入”活动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一个情境来导入新课,要求: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兴趣,并在设计意图中分析所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3. “学习新知”活动中组织学生分析并解决课本中P99的例1(详见“C:\GATDoc”文件夹中的“课文.doc”),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说明所采用的多媒体资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并在设计意图中分析多媒体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第6题“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活动设计.doc”中列出了本课的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请至少指出2个该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并说明在这一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答案填写在文档下方的表格中,完成后请保存文档。(8分)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5月26日;资料涵盖“我要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为方便学员考试“我要考试”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已经排序;考试登录平台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17750527.html,;“我要考试”成绩即为学员期末考试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1.悲剧冲突”的提出者是\\黑格尔 2.比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表现是\\儒家学说 3.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心理距离 4.不是古希腊的杰出人物的是\\孔子 5.不是中国传统君子形象的是\\月亮 6.不属于审美心理学流派的是\\心灵感应说 7.()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俄国 9.从历时性来说,首先产生的是\\美 11.()代表的是宁静与安逸\\绿色 12.典雅在西方,就是17世纪()的宫廷趣味\\法国 13.对于美学有核心意义的分类是\\按照审美的方式分类 14.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论著\\王朝闻《美学概论》 17.黑格尔说,美的理想体现在()的雕塑上\\古希腊 18.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19世纪中叶后 19.恐怖是现代()的一个审美范畴\\西方 20.美感产生于\\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22.美体现了人与对象的一种()关系\\和谐 2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 24.人类审美活动的理想和目的是\\美 25.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声乐艺术 27.审美对象的核心是\\美 29.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 30 视觉空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造型 31.()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主要文化形式\\宗教 32.()首次出现了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的艺术形态划分原则\\18世纪 33.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的是\\雨果 35.我国古典美学传统将()看作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 36.西方崇高理论的核心是\\康德的理论 37.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毕达哥拉斯 38.西方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悲剧 39.希腊艺术普遍呈现了神与人的\\同形同性 40.下列不属于印度文学作品的是\\《伯罗奔尼撒》 42.下列属于古希腊悲剧的是\\《普罗米修斯》 44.下面属于命运悲剧的是\\《俄狄浦斯王》 45.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的诗句\\李白 4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学研究开始转向\\前苏联 48.形式美的基本结构是\\结构性存在 50.形式美的基本元素是\\物质性存在 52.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点 1

电大2015秋试题 (2)

开放教育(本科)《美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2015年6月修订 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32%);选择题(15%);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18%);论述题(15%)。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一、重点名词 本质论美学语言论美学美学 二、重点掌握 1.美学的性质和对象 2.美学的研究中心、范围和基本理论构架,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 三、一般掌握 1.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2.美学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复杂关系。 第二章美及其形态 一、重点名词 美的符号性美的无功利性技术美 荒诞典雅 二、重点掌握 1.历史上有关美的本质的各种观念 2.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特征和含义。 3.美的基本形态的特征和含义。 三、一般掌握 1.不同存在领域的美的特征、内涵。 2.理解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和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关系 3.西方美学中几个基本美学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中几个重要范畴、以及现代美学中几个范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第三章美感 一、重点名词 审美直觉审美通感艺术物化审美认同 二、重点掌握 1.美感的发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美感的心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一般掌握 1.美感的含义 2.美感的历史发生与个体发生。 3.把握美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什么是美育 一、重点名词 “净化”说美育智育

审美能力“现代性工程” 二、重点掌握 1.美育的含义和功能 2.美育在人的生成中的功能 3.美育的现代转型、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三、一般掌握 1.美育在人的生成中的地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2.美育的基本层面和方法。 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 一、重点名词 形式美多样统一黄金分割西方的和谐 二、重点掌握 1.形式美的要素与形态。 2.形式美的规律。 三、一般掌握 1.形式美的含义,形式美的普遍基础,形式美的要素和规律 2.理解形式美产生和演变的规律,认识人类实践在形式美产生和演变中的作用。第六章艺术美与美育 一、重点名词 艺术符号二度创作含混蒙太奇 二、重点掌握 1.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育功能。 2.各门类艺术界限的相对性。 三、一般掌握 1.艺术分类的多种标准。 2.认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性、功能及实施美育的途径。 第七章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 一、重点名词 “泛审美”高雅文化民间文化大众文化 二、重点掌握 1.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特征与美育功能 2.中国古典性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征与美育功能。 三、一般掌握 1.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标准。 2.中国古典性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关概念。 第八章青少年发展与美育 一、重点名词 情绪发展自我认同想象力情操 二、重点掌握 1.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目标 2.青少年发展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原则。 三、一般掌握 1.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 2.青少年美育的目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大纲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大纲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教学人员考试大纲(初级)(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 2006年4月 目录 简介 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 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二、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流程 二、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 资源准备 一、资源准备的基础知识 二、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三、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设施的使用 三、教学中的交流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 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附录1:题型示例 附录2:考试大纲与能力标准双向对应细目表 附录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简介 一、考试性质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ational Teacher’s Skill Test of Appli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NTET,以下简称NTE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应,NTET分为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大类,教学人员水平考试又分为初、中、高三级。本大纲适用于教学人员(初级)。 二、考试目的 以“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为目的,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考试实施的组织管理,由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秋季word版本

美学专题模拟试题一2007 年秋季 一、填空(20 分,每空2 分) 1、古希腊哲学家()明确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体”,开创了西方对 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的传统。 2、审美批评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感官式印象式的审美批评;形式主义的审美批评和()审美批评 3、从感知表象到意想形成过程中的感觉挪移、转化和渗透现象称为()。 4、鲁迅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长文()中。 5 、审美活动的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日常式审美、鉴赏式审美和()审美。 6、在西方,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学派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 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 7、艺术的自然体系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时代性,二是()。 8、《国语》中楚国臣子()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 9、18 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把美感的根源归为“社会生活的情欲。” 10 、在美的表现形态中,给人以轻松、愉悦、心旷神怡的感受的是()。 二、单项选择(10 分,每小题2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题前的括号中,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 )1.提出“尽善尽美”审美标准的是 A. 孔子 B. 孟子C D.庄子 ( )2. 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充分的审美是 A. 日常式审美 B.鉴赏式审美 C.研究式审美 D.审美批评 ( )3.美学理论的关键是 A.美的本质 B. 美感 C.审美 D.美育 ( )4.唐代诗歌的繁盛,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范畴 A. “神思”的诞生 B. “气韵生动”的诞生 C. “道”的诞生 D. “意境”的诞生 ( )5.审美心理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是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系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 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