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曲式

曲式

曲式
曲式

法国古歌

本曲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是平行的,方正的乐段。g小调。

谱例

A B

a(4+4) a’(4+4) b(4+4) a(4+4)

g-------------------------------------------------

在A段中,属于平行乐段组成的收拢性乐段。8+8的方整性结构。前一段中由两个材料构成,后一段是前一段的平行乐段。两句都是收拢性质的乐段;乐段的进行旋律性很强,伴奏织体也较平稳,都以平稳的主音为基调,与旋律的线条相配合,增强了音乐的色彩性。每个乐句结束都落在主和旋上,更增强了音乐的稳定性。

在B段中,属于对比性质的收拢性乐段,8+8的方整性结构,前段是对比中段,最后的结束音落在了属上,有一种还要向下进行的感觉,在伴奏织体上也与以前不同,跳音的运用与之前显得轻快富有活力,与A乐段形成对比,对比中段的结尾落到了属上,有一种不完满终止的感觉。后乐句是a 乐句的简单再现,完满终止收拢。

贝多芬G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主题部分(op79)

本曲为并列的单二部曲式,收拢的,方整的乐段。

谱例

A B

a(2+2) a’(2+2) b(2+2) b’(2+2)

G----------D D-----------G

在A段中,属于平行乐段组成的收拢性乐段,4+4的方整性结构,在每个小分句中是2+2的形式,a’

是a的变化重复,旋律流畅起伏进行。在A乐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在旋律流畅进行的同时,织体的配合是以柱式的音符来配合,给人一种厚重平稳的感觉。后面出现了不协和音升1,最后落在了G大调的属上,转调终止,调性结束在D大调。

在B段中,采用A段的引申材料,属于派生性对比。但节奏与前面不同,在B段中属于平行乐段组成的收拢性乐段,4+4的方整性结构,每个小分句也是2+2的形式,但伴奏织体相对于前段来说较为活跃,与旋律相应,到最后落音又落到了G上,转回了G大调。

布格缪勒-------天真烂漫

本曲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A B

a (2+2) a’(1+3) b(1+1+1+1) b’(2+2)

F-------------C C-----------------F

1--------------8 9------------------16

A段乐句,是一个平行的,方整的,非收拢的,转调形乐句,第一个材料以十六分音符为主迂回下行,第二个材料以八分音符为主的,流畅下行,有停滞感,伴奏织体全部为柱式和弦,与主旋律的配合有一种节拍感,半终止为转调终止,旋落在C大调的属上(三音在外)。

B段乐句,是一个方整的,收拢的,对比性质的乐句。B段材料中既有对比,又有连带关系,中段是对比的4小节,不同的材料。在b中,材料变成直线上升型,伴奏织体的配合上也有改变,为两个八分音符来回反复,推动主旋律不断往前走,第二句是A段的变化再现。最后落在收拢的F调的主和弦上。

贝多芬op26第二乐章主题谐谑曲乐章

该乐章为单三部曲式

A B C 反复到67 a (16+16)b(11+ 7)a16 b16 c20

1-------32----44-52-67 68-74 75—95

降A—f -----------------降A(三音在外)降D------a a---------降D ---------降A

该乐曲为单二部曲式

A B

a (4+4)a’(4+4) b(4+4)b’(4+4)

降E-------D开放--------降E--------------------

A乐段是两个对比乐句构成的开放性乐段,4+4方整性结构。1-4是第一句,5-8是第二句。伴奏织体采用和声和复调的手法想配合的手法,且属音持续,有一种稳定感。

B乐段是由两个对比乐句都成的收拢性乐段,4+4的方整性结构,9-12是第一句,13-16是第二句。最后回归收拢性的降E大调。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 第一章:绪论 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样式。(音乐的各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 2.曲式分析——以典型的音乐结构为基础,寻找音乐作品结构的共性化特征及规律。 3.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音区、力度、演奏(唱)、调性、调式、和声、织体、复调、配器等(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手法)。 4.曲式分析的原则:单一原则;并置对比原则;再现原则;回旋(循环)原则;变奏原则;奏鸣原则。 5.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重复;变奏;展开;派生对比;并置对比;模仿;模进;分裂;时值的压缩与扩大;调式对比;音程的扩大、压缩与转位;动机贯穿;旋律的自由发展;织体。 6.音乐的陈述类型:(1)稳定型陈述:呈示型、结束型、引子型。(2)非稳定型陈述:展开型、过度型。 7.动机——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 8.主题——能代表音乐作品的性格和形象音乐的思维。 9.音乐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再现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变奏原则;回旋原则。 第二章:一部曲式 1.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速度、节拍、体裁取决于乐段的长度。 2.一部曲式的乐段的特点:(1)由多个乐句组成,有完整的旋律,不是零碎的展开:(2)能表达完整明确的乐思,乐段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3)有明确的终止;(4)一般为稳定陈述。 3.乐段的内部结构:乐段——乐句——乐节——乐汇。 4.乐段的分类标准:(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划分依据;(2)以句子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3)以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2的N次方和句子小节2的N次方为标准,可分为方正型和非方正型;(4)以乐段调性变化和终止作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方式作为依据,可分为呈示型乐段和中间展开或连接型的乐段。 第三章:单二部曲式 1.单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有机结合形成的曲式。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无再现单二部曲式(对比式和引申式)。 3.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二段曲式)、四句式上下片乐段(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和起、承、转合式乐段的区别:二段曲式比四句式上下片乐段的第一部分的主调收拢使句读划分更为清晰;二段曲式比起、承、转合式乐段,前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对比性及收拢性使乐段感增强,结构层次更分明。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1.单三部曲式(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形成的曲式。 2.基本特征:呈示乐段——中段——再现乐段。(ABA)图式:(1)a+a'+a(2)a+b+a(3)a+b+c 3.中部:发展中段(引申型)、对比中段(并置型)。 4.发展中段(引申型)的特征: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的对比较少,更多的是第一段主题的延伸发展。(第二段采用第一段的材料) 5.对比中段(并置型)的特征:既有新材料的对比并置,又有第一段材料的引申发展形成的中段——综合性三段曲式。(第二段完全采用新主题新材料,形成和第一段明显的并置对比) 6.再现段:(1)原样再现(2)变化再现:变奏再现、动力再现、减缩再现。 7.动力化再现:引进新的乐思. 第五章:复三部曲式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通过调查从事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等工作的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医药销售管理系统。医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需要建立在调查的数据基础上,系统完成后预期希望实现药品基本信息的处理,辅助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并记录一些信息,一便于药品的销售和管理。通过此系统的功能,从事药品零售和批发等部门可以实现一些功能,如:基础信息管理,进货管理,库房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统计,系统维护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1.员工属性 2.药品属性 3.客户属性 4.供应商属性 5.医药销售管理系统E--R 图 三.逻辑结构设计 该设计概念以概念结构设计中的E--R 图为主要依据,设计出相关的整体逻辑结构,具体关系模型如下:(加下划线的表示为主码) 药品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类别,规格,售价,进价,有效期,生产日期,产地,备注)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负责人,) 员工 姓名 家庭地址 E-maill 电话 员工 编号 年龄 帐号

四.系统各功能模块如何现(数据流实图);1.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药品信息员工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2.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 统 库存查询库存信息出入库登记库存报表3.销售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 销售登记销售退货销售查询 4.信息预警子系统 信息预警 报废预警库存预警 5.财务统计子系统 财务统计 统计销售额打印报表 6.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系统帮助 五.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库表结构) 1.药品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药品编号 药品名称 药品类别 规格 进价 有效期 生产日期 售价 产地 备注 2.员工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员工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 员工年龄

曲式结构

第二章:一部曲式 1.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速度、节拍、体裁取决于乐段的长度。 2.一部曲式的乐段的特点:(1)由多个乐句组成,有完整的旋律,不是零碎的展开:(2)能表达完整明确的乐思,乐段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3)有明确的终止;(4)一般为稳定陈述。 3.乐段的内部结构:乐段——乐句——乐节——乐汇。 4.乐段的分类标准:(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划分依据;(2)以句子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3)以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2的N次方和句子小节2的N次方为标准,可分为方正型和非方正型;(4)以乐段调性变化和终止作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方式作为依据,可分为呈示型乐段和中间展开或连接型的乐段。 第三章:单二部曲式 1.单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有机结合形成的曲式。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无再现单二部曲式(对比式和引申式)。 3.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二段曲式)、四句式上下片乐段(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和起、承、转合式乐段的区别:二段曲式比四句式上下片乐段的第一部分的主调收拢使句读划分更为清晰;二段曲式比起、承、转合式乐段,前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对比性及收拢性使乐段感增强,结构层次更分明。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1.单三部曲式(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形成的曲式。 2.基本特征:呈示乐段——中段——再现乐段。(ABA)图式:(1)a+a'+a(2)a+b+a(3)a+b+c 3.中部:发展中段(引申型)、对比中段(并置型)、对比兼发展型 ①引申型的特征:与第一段之间的对比较少,更多的是第一段主题材料的延伸发展(模 进、分裂、压缩)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

曲式分析考试曲目

曲式分析名词解释 旋律:一切横向音高关系都叫旋律。 节奏:音乐作品当中一切时值关系叫节奏。 和声:音乐作品中“纵向的音高关系”叫和声。 音响:凡是耳朵能听得到的包括乐音和噪音叫音响 旋律的常见音型: 冠音型(瀑布型):一个音乐片段中,最高音出现在全曲的第一个音(有时也会出现在第二个音上)。 疑问型:高音往上走,并且伴随一个大跳,一个片段的结尾是最高音。 大山型:旋律起伏大,歌唱性强,适合抒情性的音乐作品,把符头连起来像大山。 锯齿型:也有音乐起伏,起伏频率较高幅度较小。 直线型(射线型):同音反复较多,适合表现宣叙感,语言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 阶梯型:以某个音为核心,加上它的上下辅助音或是环绕为一个乐句。 离心型:“心”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音,离它越来越远的为“离心型”。 向心型:离“心”越来越近的为“向心型”。 节奏音型模式: 顺分:前长后短,增强歌唱性; 逆分:前短后长,增强语言性; 等分:前后相等,增强律动性; 切分:重音移位,增强动力性; 对分:节奏对称,增强形式性; 数分:特定数字关系,增强奇异性。 音乐的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那些意义突出、性格鲜明、概括性强和可塑性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象的定义:当音乐真切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人之情和事之景,而这些情景,有能在听者的心中引起相应的联想。 主题形象的分类: 概括性主题:当音乐主题主要依靠音乐自身运动规律而概括表达出某种抽象的情绪,就叫“概括性主题”。 歌唱性主题:以宽广如歌的旋律构成的曲调性主题。 律动行主题: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歌舞性主题:由“歌唱性”和“律动性”两种特点结合而成。标题性主题:先择有针对性的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逼真的音乐形象。 客观描写性主题: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富有音乐特点的声响、外形或运动作为模拟和描写对象。 性格刻画性主题:借用音乐的时代和风格特点,以特定的手法概括地描写表现对象的主要性格。 联想性主题:本身的形象不具体,但在标题作用下会产生具体联想的音乐主题。

曲式分析基本概念

乐思:即音乐的思想材料,构成音乐语言的素材,规模可大可小,小至音调和动机,其次是乐节、乐句、乐段等,大至完整的主题。主题:鲜明的形象性,一定的完成性 动机:最小规模的乐思,是音乐结构中的最小单位,是乐节的再划分部分,典型的动机包含一个节拍重音,即相当于一小节。音调:区别不同音乐形象的乐思,与动机着眼点不同 音型:旋律、结构、和声进行的乐思,与动机着眼点不同 乐思陈述的类型:呈示性、展开性、过渡性、收束性、导入性 音乐曲式的功能:三个主要功能(陈述、对比、再现)和三个辅助功能(引子、连接、结束)主题的陈述的特点:主题的统一、调性的统一、结构的统一 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的结构。 乐段的特征:1、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2、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3、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乐句数量不一定4、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和声和旋律的完满终止时乐段结束时的典型标志5、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时呈示型的6、乐段可以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以是较大型作品的一部分 乐段的类型:单乐段、平行复乐段、三重乐段、四重乐段、乐段聚集 单乐段:是包含一个乐段的结构。划分依据:1、依据和声:开放性乐段、收拢性乐段、转调乐段。2、依据主题材料及乐思发展的状况。3、依据乐段拥有乐句数量:二乐句乐段、三乐句乐段、四乐句乐段、多乐句乐段、单乐句数段。4、依据结构的模式: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段(基数节,前后两句乐节数量不等) 两乐句乐段:平行结构和对比结构。平行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相同,而落音或终止式不同。平行两乐句乐段常见的平行情况有:两乐句开头相同、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模进或移调、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主题旋律的反向等。对比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不同,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呼应关系 平行复乐段:(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两个大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相同或相似2、大乐句的内部能够划分小乐句3、大乐句末尾的终止式不同,形成呼应。 单二部曲式:单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通常第一部分为乐段,第二部分为乐段或规模相当于乐段的段落。图式:ab由于发展主题的不同方式,二部曲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单主题二部曲式、对比主题二部曲式(ab之间的区别可达到对比的程度) 单二部曲式因第二部分是否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因素,又可分为: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在收束时再现第一部分的一个乐句,整个第二部分由相当于一个乐句的规模的中部和是乐句的再现部组成)、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 1、中部和再现部能分开单独成乐段的篇幅相当的、中部可能会做更大幅度的展开的是单三;中部与再现部合并的是单二。 2、再现部规模不同 单三的中部的类型:1单主题的中部:第一部分主题移到从属调或将第一部分主题材料进行分裂展开2对比主题的中部: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的另一个呈示部的乐段3合成性的中部:中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联合形成 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称为“主部”或“迭句”)出现三次以上,中间插入互不相同的段落(称为“插部”)。图式:abaca……. 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单主题回旋曲式(古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通常取材于主部主题,与逐步形成不大的对比 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世态风俗性回旋曲:对比主题回旋曲式(古典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都和主部形成对比、与古回旋曲式完全不同

概念

概念 1.ID(incidence density)发病密度是指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与该人群中所有观察对象的观察时间总和之比。 2.CI(cumulative incidence)累积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发生疾病的概率,即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从未患某种疾病变为患这种疾病的人所占的率当观察时间较短时CI=ID Δt 3.RR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之比,或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之比。前者叫危险比,后者叫率比。表示了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4.AR rate difference归因危险度用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之差或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之差表示。表示暴露于某因素者中完全由该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危险度,或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5.AR%(etiologic fraction EF)指暴露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病或死亡占暴露者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即在暴露病例中疾病真正归因于某暴露的比例。 暴露与疾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 H0:RR=1 H1:RR≠1 Χ2=[(ad-bc)2t]/[(a+b)(c+d)(a+c)(b+d)] 95%可信区间RR(1±Z/) 6.队列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可用分层分析,logistic模型(累积发病率资料),cox 模型(发病密度资料)等。 7.Selection bias选择偏倚是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方法不当,使得被选入的研究对象或样本人群与其所代表的总体间或不同组的研究对象间某些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别,因此导致研究的结果与真实的情况发生偏差。或者由于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称为选择偏倚。 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和相应的患病群体。 临床疾病病因研究中,根据论证强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三类:试验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8.偏倚(bias)是指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的系统误差。 偏倚使研究偏离真实值,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偏倚的特点和严重程度。 选择偏倚的控制方法:随机分配、设立对照、严格诊断标准、提高应答率。 信息偏倚:在资料收集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有缺陷,使各比较组获得的信息产生系统误差即为信息偏倚。 信息偏倚的控制方法:采用盲法收集资料、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保证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混杂偏倚: 临床疗效研究中常见的测量偏倚: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干扰、沾染、依从性。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临床疗效研究中,常将试验药物与安慰剂效果进行对照比较,当对照组给安慰剂后,患者可能出现与试验组相似的反应,有时甚至出现某些副作用,主要是病人心理作用所致。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较对照者更为关照;而被关照的患者对研究人员又极可能报以过分的热情,更多地向医生报告好的结果。

曲式分析题目

填空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以自身主功能完全终止,是收拢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乐句可以分为乐节,乐汇,若干乐音 6.曲式发展的主要原则:呼应,变奏,起承转合,三部性,回旋。 7.音乐的陈述类型广义可以分为:稳定型陈述,非稳定型陈述。调式布局公式为;T-D-S-T 8. 名词解释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 四、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分享到:0 会员:fqezzqs等级:隐士点击:3962014-10-29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换做议论文来讲,名就是概念。概念界定不清晰,概念阐释不准确,是议论文说理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 在议论文展开说理时,要对材料所涉重要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界定,揭示其内涵特征,限定其外延使其和材料所涉范围一致。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概念的稳定性,避免中途易辙,改换说法。 案例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作品1:《爱,是一种常识》 爱,无处不在,它会繁衍,有时会在血红的心脏上,如病毒一般快速滋生。每一个人都认为爱是困难的,伟大的,甚至是难以攀登的。但我告诉你,爱只是一种常识。(为什么?) 爱是一种常识,那里需要爱,那里就有爱。…… 因为爱是一种常识,所在连平凡的乞丐也能知道为灾区人民献一点爱。…… 爱是一种常识,所以爱是人的本性。…… 爱只是一种常识,不要认为付出爱很难,也不要认为自己的爱何其伟大,因为人人都有这一本性的常识。 得分:15+15+3-1=32 作品2:《我所认为的常识》 常识是什么?常识是大家都知道切开苹果后久置而变黄,是大家都明白燕子低飞将要下雨,也是人所共知的尊老爱幼。而我对常识有不一样的看法。(很期待下文怎么写) 常识是不畏强权下力护祖国尊严的行为。…… 常识是面对死神时尽职尽责的行为。…… 常识是不因失败而气馁的行为。…… 常识在我们生活中,它与我们为伴,然而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我们不能光知道有这常识却从未实行过,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常识又可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常识是努力学习可以争取优异成绩,是刻苦奋斗报效祖国,是笑迎高考,迈向成功! 得分:13+13+0=26 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反思 对文章中要出现的核心概念一定要有概念界定的意识,很大程度上,偏题文章是缺乏概念界定意识造成的。 学术著作经常要花相当的篇幅阐释概念。词典义在考场上无法做到,学生也不够“专业”,但可根据概念的基本特点做一些基础的阐释,寻找到合理的论证起点。 把握“常识”一词的外延 凡是已经被大众普通了解的知识,已经被社会共识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均可归入“常识”范围。如:晚霞西落,旭日东升——自然界的常理;尊老爱幼——伦理上的常理;上公交车,应该先下后上——社会生活中的常理; 把握“常识”一词的内涵

三段曲式教案资料讲解

精品文档 单三部曲式(一) 一、概述: 1、意义和特点: (1)定义:以三个功能不同的乐段为基础,按照三部性原则构成的曲式。 (2)结构原理: A=A+B+A 单三部曲式的基本图式为: ①三段式是“三句式”的各种类型中,那些具有三部性特点的各种类型的单位升级; ②三段式也可以理解为有再现二段式的演化。 2、各部分的结构功能: 第一部分:具有呈示型功能,因此被称为“呈示段”。 第二部分:由于三段式是有再现二段式的升级,因此,中段也就是中句的升级,因此,它像有再现二段式那样,也可以分为“展开性”、“对比性”和“综合性”再加上一个“复杂性”共四种类型,中段成为区别三段式的不同类别的重要标志。结构成分:中段的本体+回头过渡(即连接,“并行进入”与“延伸进入”是回头过渡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有四种类型。 (1)“静止再现”,也称为“准确再现”/“原始再现”等,即原封不动地重复呈示段音乐。 在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正形的、舞蹈性或其它一些非戏剧性的音乐作品中,常运用这种再现: (2)“动力再现”,也称为“变化再现”,即在再现时采取或强化、或弱化处理。按照动力化处理的方式,又可以分出两种主要的类型: a、“增强性”再现。增强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音区提高,声部加厚,织体加密,以及和声、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强化等。尤其突出的是,增强性再现常常引起音乐的展开,使篇幅加长,力度加强,并且常常出现高潮; b、“减弱性”再现。与增强性再现相反,它的手法与增强性再现也相反,比如:音区降低、声部减少、织体由密变疏。旋律简化,力度减弱等。有时也引起篇幅的减缩。 3、三段式所含各段的反复问题(在三段式中,“反复”有多种可能性,在判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断作品类型时,如有反复出现,很容易引起误解.因此.需对它有充分的了解):(1)|:A:|+B+A:呈示段单独反复次,即“(A+A)+B+A”。这时,很容易被看作是有再现的二段式,需注意辨别: (2)A+|:B:|+A:二、三段联合反复一次,即“A+(B+A)+(B+A)”。这时,从数量上看有五个部分,与回旋监.式很相似,但它仍然是三段式; (3)|:A+B+A:|:整体反复的情况,在独立作品中较为少见(萧邦喜欢这样。用各种反复把篇幅扩大);

曲式分析

绪论 一、音乐是什么 二、对于“曲式”的五种认识 三、曲式分析的几点说明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基础知识 第一章音乐语言的分类体系及分析要求 一、怀特音乐分析四元分类体系 二、节奏分析 三、旋律分析 四、和声分析 第二章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 一、三个基本名词 二、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 第三章句法结构 一、构成句法的基本要素 二、句法结构 第四章音乐主题与音乐形象 一、音乐主题 二、音乐形象 第二部分:典型曲式分析 第五章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及陈述类型 一、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 二、音乐的陈述类型 第六章一段体 一、一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一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 三、一段体的从属部分 四、一段体的细部结构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二段体 一、二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二段体的基本类型 三、二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 四、二段体的长度比例及从属部分 五、二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三段体 一、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三段体的基本类型 三、三段体的再现段 四、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 五、三段体的从属部分 六、三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三部曲式与二部曲式 一、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 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 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首部和再现部) 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 思考与练习 附:二部曲式 第十章变奏曲式 一、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 二、变奏曲的类型 三、变奏曲的分组问题 四、变奏曲的整体布局 五、变奏曲的实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回旋曲式 一、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 二、古回旋曲(或“小型回旋曲式”) 三、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或“典型回旋曲式”) 四、浪漫主义以后回旋曲式的发展(或“回旋曲式的变体”)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奏鸣曲式

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理论 刘壮虎 北京大学哲学系,liuzhh@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17828452.html, 摘要 本文不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出发,而是将概念作为初始出发点,按照概念结构整体论的观点,在思想—概念—语言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讨论其基本性质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若干相关的问题。 实际中使用的推理,比我们通常说的逻辑推理要更广泛,本文建立依赖于语言的相对于主体的推理,并根据这种相对的推理建立相对的一致的概念。通过这种一致的概念,讨论不一致信念集的特征。这种推理也可以部分地用于概念的分类上,本文通过两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词项的同义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按整体论的观点,比同义更一般的不可分辨性更为重要,本文给出了概念的不可分辨性的定义,并讨论其在语言中的表现。不同语言间的翻译也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基础上的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讨论。 本文只是在对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体现概念结构形式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框架。 §1前言 一、外延和内涵 概念有外延和内涵,是概念研究中的一个教条。我认为,这个教条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概念有不同类型的,如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十大范畴,而在三段论中使用的只是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在讨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时,也往往集中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与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相当),就算有所推广,也不是所有的概念。就是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概念有外延和内涵也是存在质疑的,如不可数名词的外延、性质化归为类等问题。 对外延和内涵的形式化的研究中,大多数说的是语句的外延和内涵,如各种内涵逻辑,它们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完全不同。 将内涵看作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或者在此基础上的修改),对于处理语句的内涵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带

概念的形成

实验十三概念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即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实验室中研究概念的形成常使用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研究者用实验方法形成的概念。一般来说,被试是通过尝试、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概括规律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本实验应用叶克斯选择器可制造人工概念,这种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人掌握人工概念的策略。 2.比较简单和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见图13);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13:叶克斯选择器 (三)实验程序 1.主试事先确定要被试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人工概念),即哪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在确定的方案中,一半是比较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一半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2.被试坐在仪器的百叶窗一面,主试在另一面操作。按照事先选定的方案,呈现几个亮度的电键,并告诉被试有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要求被试找出这一电键,并记住声音与什么位置的电键相连。待被试尝试并找到有声音电键后,再推出几个同一方案的活动电键,对被试的做法要求一样。直到被试连续3遍第一下就按对了电键并能口头报告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 3.实验过程中,主试说“开始”并开始计时,被试则开始找出带声音的电键。当被试按键发出声响时,停止计时。主试记录每次被试找到声音键所用的时间以及被试的口头报告。 4.选择或设计新的空间位置关系,换其他被试,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记录被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每遍所用时间、按错次数以及达到形成空间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遍数(连续三遍按对的遍数不算在内)。 (五)问题与讨论 1.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

曲式名词解释

曲式名词解释 1.曲式的结构功能 基础型功能:呈示型功能、中间型功能、再现型功能 辅助型功能:引导型功能、连接型功能、尾声型功能 2.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变奏原则、回旋原则、奏鸣原则、套取原则 3.补充终止和扩充终止 (1)在结构终止之后,为取得音乐上更加完满的结束,增加一组或者数组收拢性的和声进行,是终止结构之外的补充,称为补充终止。 (2)在终止结束内部,需要出现的终止主和弦被其他和弦所替代,从而引导和声继续进行,推迟了主和弦的出现,扩大了音乐的结构,是终止结构内部进行扩充,称为扩充终止。 4.曲式 曲式是指由各种音乐要素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止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仪分布、组合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 5.“复奏”和“复合” 复奏指乐段因重复而形成两个月段的规模、但结构材料与调性完全相同。 复合是以末句式终止式的呼应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应性型乐段组合,即后乐句终止式不相同的乐段组合。 6.乐段和一段曲式的区别 a.一段曲式是完整的作品,乐段只是其中一部分。 b.乐段与一段曲式的关系为基础与整体的关系 c.一段曲式乐思短小,材料集中,发展曲折,过程完整;乐段乐思更加丰富,材料更加多样,材料以呈示为主,发展为辅,过程不完整。 7.什么是句法 是曲式结构的一种组织方式,适用于各级材料单位;有助音乐的内部表达,有助于音乐作品结构形成,有助于作曲家的个性突显。 8.乐段 表达相对完整的乐思,并且有明确的终止式的结构单位 9.有再现的二段式和起承转合的区别 有再现的二段式A(a+a)+B(b+a)起承转合A(a+a+b+a) 一个是二段式,包含了两个属七到一;一个是一段式的句法关系,只有一个属七到一。 10.有再现的二段式和复乐段的区别 两个乐段开头相同的是复乐段,反之为二段曲式,二段曲式结尾的后半部分一样

曲式分析

三部曲式 摘要:1、概述:意义特点;呈示部;中部;再现部;2、对比性三部式;3、插部性三部式 第一节概述 一、意义与特点 1、定义:以三个功能不同的乐部为基础,按照三部性原则构成的曲式。 2、来源: ⑴三部曲式和巴洛克时期古代组曲中的“双阙舞曲”现象有关; 巴罗克时期[1]的古代舞曲包含四首基本舞曲: 阿列曼德舞曲(Allemande)中速 库朗舞曲(Courante)快速 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慢速 吉格舞曲(Gigue)急速 四首舞曲缺一不可,速度各不相同。乐章内部速度不变,整体上呈现快的愈快,慢的越慢。常在第三首与第四首之间插入一些舞曲。 关于插入: a、不能重复基本舞曲; b、插入的基本上都是舞曲(偶尔是咏叹调); c、通常采用同名舞曲,以成双配对的方式插入,且一大一小,一难一易; d、当时演出习惯是:演奏完插入的双阙舞曲后,把第一手重复一次后,再进入吉格舞曲。 ⑵三部性原则和巴罗克时期歌剧咏叹调中“Da Capo”的演出方式有关; ⑶三段式的单位升级; 二、关于呈示部 1、呈示部的结构不能小于二段曲式,大则可无限,常常是二段式或三段式; 2、呈示部内部的不稳定性要作必要的“远距离”保留; 3、在典型情况下,呈示部最后的终止需要完全而完满; 4、在一些含有交响性思维的三部曲式中,呈示部可能采用二段式、三段式的变体,或者使用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更复杂的曲式。 三、关于中间部 1、对比性中部: ⑴具有呈示性,曲式结构较完整、主题相对稳定、结构比较方整,可以反复,所以独立性程度较高。 ⑵在主题、速度、织体以及题材等方面,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⑶调性变化不是必须,常常调式变换来实现色彩对比。所以中部除了“Trio”的标识外,还常用“Maggiore(大调的)”、“Minore(小调的)”中部标识。 ⑷古老的三声中部写法通常采用收拢性结构。 2、插部(Episodie)Epi/Ep:特点在于,中部插入一个新的主题,而后进行展开性加工处理[2]。 ⑴三部曲式中部的一种类型; ⑵指回旋曲式主要主题每两次出现之间按照一定关系插入的部分; ⑶在奏鸣曲式中,用以取代正常展开部的部分(Sonata form with Epi); ⑷在音乐的正常进行中突然闯入的那些在性格上对比、在材料上与前后音乐无关的临时性段落;(浪漫主义之后,强调音乐的戏剧性,常插入这种段落); ⑸指复调音乐中,每两组和应之间具有一定主调织体特点的连接性段落(Episodie 间插段或间插句)。 3、混合中部(Mix) 4、三声中部与插部的关系: 相同点:①使用的材料新,②与前后的对比强; 区别:①三声中部的调性和声稳定,②曲式结构完整,与前后部分界限分明,独立性较高③还可能有反复;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一般把概念从五个方面分析: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定义,概念的使用范围。 概念具有逻辑的和心理的意义。从逻辑上讲要领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因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 幼儿在概念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要找出他所面对的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显然儿童所发现的关键属性他自己赋予某一概念的心理意义与作为概念的定义逻辑意义的关键属性之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奥苏贝尔把儿童通过归纳发现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的过程称为概念形成。奥苏贝尔认为儿童现在已经习得了这个概念的外延意义但是每个概念还具有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指概念名称在儿童内部曾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 奥苏贝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来说要经历上述两个阶段 形成概念学习概念的名称。但对学龄前儿童说来大多数概念的意义是通过定义习得的定义为学生提供了概念的关键属性。定义本身也是一种“命题”。 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 奥苏贝尔用同化理论从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角度对

此作了论证。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的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奥苏贝尔更加关注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施他对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的阐述更具有指导意义。他对概念学习中的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分析使概念教学具体化了教师可以根据他提出的概念学习的模式进行各种尝试。 此外奥苏贝尔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 奥苏贝尔的学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体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的辩证思想。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模式有利于人们掌握知识的一般方法。 ■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原型;讲授概念的方式;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在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经验、民族、语言能力、价值观以及使用学习策略上的个体差异等自身的因素。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结构图 A B————乐段 |—————| |—————| a a’ b b’—乐句 4 4 4 4-小节数 调a: Ⅳ I Ⅳ I-终止和旋 此乐段是一个二段曲式,全曲以a小调为主,由两个乐段所构成 1、A乐段由两个再现关系的乐句组成,第二句再现第一句,所以是平行乐段; 2、4小节一句为方整性结构;全曲无转调,是单一调性;【有转调就是开放性】 3、两句结束音都落在I级,为收拢性结构。{对应开放性} 4、B乐段也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结构与A乐段相似。 如三段式 该片段是一个三段式,由三个乐段及其重复乐段构成,呈示段是哪里哪里,是一个平行乐段, 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如果用他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称为收拢性结构 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段落称为重属部分 结构的补充与扩充。补充是在一个段落的结束终止式出现后发生的,扩充是一个单位结构内部发生的{补充终止式后,扩充终止式前} 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呼应原则{结构上下部分相互呼应}、三部性原则{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中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起承转合原则{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承:起部的重复、引申、巩固起部的内容。转:展开启程部分的内容与启程部分形成对比。合部:启程内容部分的回归}、 变奏原则{以一母体为基础,引出若干变体}、回旋原则{一个主要的音乐材料多次出现,在他各自出现之间插入由新材料构成的对比部分} 动机的意义:动机作为音乐主题的核心材料,由音调、节奏及和声三方面的要素构成,起着深化主题合统一全曲的功能 乐汇与动机:虽然规模相当,但乐汇式乐段中最低级的结构,而动机是乐曲的核心 一段式的分类: 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依据。 2、以乐段内部各乐句之间的主题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作为依据 3|、以乐段外部的结构形态作为依据 4、亿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关系作为依据 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功能作为依据 二段曲式的的定义: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 二段式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第二部分即后段的写法及与呈示段的关系而做出 (1)在现二段式:后段的后句再次呈示段的主题材料,使呈示段与后段之间形成一种主题材料隔时重现的统一关系 (2)无再现二段式:后段的后句沿后段的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或与之呈平行关系 三段式的定义: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 三段式的特征:三段式是在二段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呈示性乐段,第三段包含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

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

中北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 2012 年 6月 3 日

一、概念结构设计 建立系统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实体-联系图,即E-R图。E-R图的图形符号约定如表1-1所示: 表 1-1 E—R图的图形符号 系统的E-R图,如图1-1所示,每个实体及属性如下: 家庭成员:姓名、称呼、密码、出生日期 收入记录:收入项目编号、收入项目名称、收入人员、收入金额、收入日期 支出记录:支出项目编号、支出项目名称、支出人员、支出金额、支出日期 银行信息:银行账号、银行名称、开户人、存款金额、开户日期 1.家庭成员关系E-R图 2.收入记录E-R图

3.支出记录E-R图 4.银行信息E-R图 5.系统E-R图

二、逻辑结构设计 1.概述 数据库逻辑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对其进行优化。 在对该家庭理财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图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对其实体、联系作了属性的分析,得出这些实体与联系的主键与码值,为以后对该家庭理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提供了方便与基础。 2.数据模型 2.1基本的数据模型有: 家庭成员(姓名、称呼、密码、出生日期); 收入记录(收入项目编号、收入项目名称、收入人员、收入金额、收入日期); 支出记录(支出项目编号、支出项目名称、支出人员、支出金额、支出日期); 银行信息(银行账号、银行名称、开户人、存款金额、开户日期) ; 2.2经过优化后的数据模型有: 家庭成员(ID,姓名、称呼、密码、出生日期); 银行信息(银行账号、银行名称、开户人、存款金额、开户日期); 使用者(ID,帐号,密码); 收入记录(ID,名称,收入人员,金额,日期); 支出记录(ID,名称,支出人员,金额,日期); 管理收入(家庭成员ID,收入记录ID); 管理支出(家庭成员ID,支出记录ID); 查看收入(家庭成员ID,收入记录ID); 查看支出(家庭成员ID,支出记录ID);

曲式分析

曲式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起有起迄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音调:是具有性格特征的短小旋律。 音调的分类:1富有感情色彩的音调,如号角的音调、疑问的音调、叹息的音调、哭泣的音调等。2模拟自然界音响的音调,如号角之音、报钟声、风声、鸟鸣等。 节奏:是长短不同和强弱不同的音的配合方式,缓慢的节奏通常表现平静、深沉或悲哀的情结;快速的节奏通常表现活跃、兴奋或愉快的情绪;切分节奏通常表现紧张或不稳定的情绪。 节奏模式:1扬抑格,2抑扬格,3扬抑抑格,4抑扬扬格,5扬扬格,6抑抑抑格 节拍:节拍是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周期性交替。 小节的强弱关系:是一种高级的节奏,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但在快速度的段落中特别明显。 节拍交错:节拍的强弱关系常因节拍交错而变得复杂化,节拍交错有横向和纵向二式。横向节拍交错:①2/8和3/8的交错②2/4和3/4的交错③5/4和4/4的交错④6/4和5/4的交错⑤7/8和6/8的交错;纵向节拍交错:①二声部交错、②多声部交错。 和声在曲式上的组织作用表现:①终止式;②和声韵律:最常见的和声韵律是“Ⅰ—Ⅰ—Ⅰ—Ⅴ;Ⅴ—Ⅴ—Ⅴ—Ⅰ”的对仗;③和声变奏:当短小的旋律频频反复时,每次反复可因变化和声而把一系列互相呼应的乐节和乐句联合成为乐句和乐段。 织体:是音乐材料组成音的编织物的组织方式。 织体的类型:①单声部的织体。包括单声部的独唱、独奏和齐唱、齐奏(同度或八度),这种织体写法有时显得很淳朴、自然,具有民间格调,有事则有严肃、深沉的性质。②复调织体。包括支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③主调音乐的织体。有旋律与和声结合而成,有持续低音式、和弦式、分散和弦式等类型。 乐思:是音乐思维的载体,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 动机: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有机单位,有少数音组成,环绕一个主要重音结合成的节奏音组。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最小的乐思,动机总具有一定得形象意义和节奏逻辑,所以规模虽小,仍不失为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包含一个强拍,即占有一小节。 主题:狭义的主题是有完整结构而未经发展的乐思;广义的主题则是狭义的主题经过初步发展以后形成的较大的结构,但在全曲中,它仍是音乐形象的主题的结构则大于乐段。 主题内部乐思发展的主要手法:①反复和模进。②音程的缩小和扩大。③节奏的缩小和扩大。⑤对比。 ⑥旋律变奏。⑦和声变奏。⑧展衍。 发展主题的手法:是主题内部乐思发展手法的扩大,常用的有①变奏:主题的结构不变,而把旋律加以装饰,或变化织体写法、和声细节等,但仍保持旋律、和声结构的轮廓。②展开:用主题的片段来反复、模进、变奏,或引进新的乐思,调性不稳定,结构逐渐分裂。③对比:引进新的主题和原来的主题遥遥相对,对比的大小通常是和结构的大小相称的。新主题和原有主题之间的对比程度,通常要大于主题内部乐思的对比程度。 乐思的陈述:①呈示性陈述:用于音乐材料或主题的初次陈述,结构和调性都比较稳定,主题材料比较统一,和声较单纯,结束多半是收束性的,即结束在主调或关系调的完全终止上,呈示型的陈述常构成主题或主题变奏。②展开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调性的转移逐渐频繁和迅速,这种陈述并没有完整的结构,结束多半是开放性的,结束梓不稳定和弦上或不稳定的调上,主题展开时或主题内部乐思展开时都可采取这种陈述方式。③过渡性陈述:连接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时所用的陈述方法,在乐思的发展上合调性布局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材料细碎,结构不规整,调性和声不稳定,常用音阶式的走句,上下翻腾的音流或某一音型的多次重复模进。④收束性陈述:结构逐渐分裂,而调性非常稳定。在乐段、乐部或乐曲的最后。常采取补充终止式使乐思的发展逐渐静止下来。⑤导入性陈述:又称引子,出现在乐曲主题之前或某一段落之间的部分,在主题出现之前,有情绪、调性、体裁、速度等方面的预示。结束:a多落在Ⅴ,以期待Ⅰ。b也有落在Ⅰ,作为调性的预示。引子可以使几个小节,或几个和弦的重复。声乐曲中,引子成为前奏。 各种段落分类:按其结构功能分1引子,2开始段落(呈示部),3中间段落(中部),4连接段落(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