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预备第3讲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讲义)

2015预备第3讲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讲义)

2015预备第3讲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讲义)
2015预备第3讲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讲义)

第三讲约数和倍数(20151014)

姓名,班级,作业评价

一、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两个数的乘积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积有什么关系?请证明.

2.求(299,221,391)与[299,221,391].

3.用自然数a分别去除273、341、443,得到的余数相同,求a.

4.一个自然数,被2除余1,被3除余2,被4除余3,被5除余4,被6除余5,被7除余6,则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5. 一根木材,第一次每隔3cm 做上记号,标记39次后恰好每段长度相等,第二次每隔5cm 做上记

号,若沿着标记将木材锯开(不计损耗),最后一共有多少段?

6. 有两根木头,一根长2015毫米,另一根长755毫米,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有剩余,

但每锯一次要损耗1毫米木材,问每小段木材最长多少毫米?

7. 小明在求A 、540、324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不小心把540看成了504,但求出的结果完全相

同,求A 的最小值.

8. 已知a 与b ,a 与c 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12、15,a b c 、、的最小公倍数是120,求a b c 、、.

二、约数和倍数

9. 分别求24和720的约数的个数.

10. 分别求24和720的所有的约数的和.

11. 12350???? 的末尾有多少个零?

12. 101×102×103×…×198×199×200,这100个数乘积的末尾有多少个连续的零.

13.李明是个中学生,参加了市数学竞赛,他说:我的名次、分数和我年龄的乘积是2910,你能算出

他获得第几名、得了多少分和年龄吗?

14.某数是5个2,3个3,2个5,1个7的连乘积.这个数有许多的约数,在这些约数中,最大的两

位数是多少?

15.张大爷有5个女儿,大女儿每隔1天休息1天,二女儿每隔2天休息1天,三女儿每隔3天休息

1天,四女儿每隔4天休息1天,五女儿每隔5天休息1天,2015年元旦那天,五个女儿正好都休息在家,问:下一次五个女儿都休息在家是几月几日。

最大公因数例1-例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获奖

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下)第79—81页。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立志于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所“发现”和“创造”的知识较之教师硬塞给学生的知识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应用得灵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和反馈交流,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沟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初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初步应用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过了找因数,谁能说说怎么找一个数的因数?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探索与因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三、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可以怎样截”就是求什么? 生:求他们的公因数。 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说出12的全部因数吗?(生回答师出示大屏幕) 师:18的因数呢(大屏幕) 师:哪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生:1、2、3、6 师: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18的什么数吗? 生:公因数 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 生:6最大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还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圈来直观的表示。(大屏幕) 三:巩固练习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9-3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1—7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剪纸艺术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幅剪纸图片,如贴在窗上的剪纸-------)【百度百科】http://wenku.baidu. com/view/769a767501f69e31433294a7.html 师:漂亮吗! 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装饰性和趣味性。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与剪纸有关的知识。 (板书:剪纸中的数学) 2、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1:4位小朋友在剪纸。 生2:他们已经剪成4幅漂亮的正方形纸花了。 生3:长方形纸的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 生4:要求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生5:剪完后没有剩余。 生6: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 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要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生: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等。 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拿正方形纸片摆一摆。 师: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请看屏幕。(课件演示过程) 师: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练习(一) 姓名: 一、填空 1、按要求写数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 2、在下面集合圈内,分别填上24和32的因数和公因数,再说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9和18的最大的公因数是( )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写出下面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76( )124( ) 93( )2412( )119 ( ) 3542( )3913( )9165 ( )7766( )5829 4、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 ,商是15,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 数是( ) 5、按要求写出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和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和______ (3)两个数都是奇数:_____和______ (4)奇数和偶数:_______和________ (5)质数和合数:_______和________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互质数是没有公因数的两个数.( ) 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3、只要两个数是合数,那么这两个数就不能成为互质数.( ) 4、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互质数.( ) 5、因为 15÷3=5,所以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5.( ) 三、解决问题 1、五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0厘米,宽6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 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现有三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一根长32米,要把三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三根铁丝都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班级( )姓名( ) ⒈ 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7和10( ) 13和26( ) 18和27( ) 4和9 ( ) 27和9 ( ) 12和18( ) 6和9 ( ) 10和6( ) 30和50( ) ⒉ 写出下列每个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86( ) 4525( ) 3913( )369( )1917 ( ) 3、50以内最大质数与最小合数的乘积是( )。 4、从1、0、8、5四个数字中选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 )。 5、一个三位数,能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10以内最大奇数,这个数是( )。 6、用10以下的不同质数,组成一个是3、5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 7、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 )和( )。 8、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15,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 )和( )。 9、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是( )。 10、个位上是( )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11、⊙47⊙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是( ),这个四位数最大是( )。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2,积是85,这两个质数是( )和( )。 113、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 14、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它同时是质数 ( )和( )的倍数. 15、如果两个不同的质数相加还得到质数,其中一个质数必定是( ). 1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8=( )+( ) 12=( )+( )+( ) 15=( )+( ) 18=( )+( )+( ) 24=( )+( )=( )+( )=( )+( ) 17、我校微机室长120分米,宽90分米。现在要为微机室铺设地板砖。⑴从不浪费材料的角度考虑(使用的地板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⑵你认为选择边长是多少的方砖最大? 18、有一批墙面砖,每块砖的长是30厘米,宽25厘米。至少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

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质数又叫做素数,公因数又叫做公约数) 一、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 方法1、先分别写各自的(倍数),再找它们的(公倍数),然后在公倍数里找它们的(最小公数)。 方法2:先找较大数的(倍数),再找其中哪些是(较小)的倍数,最后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这种方法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及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然后把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只取一个。)和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全部乘进去,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2=2 ×3 ×7 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2×3 ×2×5×7=420 。 3、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特殊方法(观察法) ¥ 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较大)的数。 2)两个数是互质数的(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二个数的(乘积)。 ?

二、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先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分解质因数法。 用分解质因数方法找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相同的(质因数),把相同的(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最后所有的(除数)连乘,就得到了二个数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总结(精)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质数和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常用的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 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共计25个。 ☆除了2,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除了2和5,其余质数的各位数字只能是1、3、7或9.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因为70=2×5×7,所以2,5,7是70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开始)去除,出得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是合数,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合数都能分解质因数。 ★1是任何合数的因数。 ★质因数、合数与1组成自然数。 最大公因数 定义: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短除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列举法。 例如:12=2×2×3 18=2×3×3 (12,18)=2×3=6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有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两个数都是质数。 ⊙两个数都是合数。 ⊙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是合数。 ⊙一个是1,另一个是质数或合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互质的。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分解质因数法:如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先分解质因数,找出两

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题目

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知识梳理 教学重、难点 作业完成情况 典题探究 例1.看谁找得快. (1)15的全部因数有. (2)21的全部因数有. (3)既是15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有. 例2.王老师买了36支铅笔,48本练习本奖励给一些进步的学生,刚好发完,没有剩余,一个有多少个进步的学生? 例3.24的因数有:, 32的因数有:; 24和32的公因数有:.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用这种方法找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 例4.用一批布做同样的上衣20件或者裤子30件.那么用这批布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套?

例5.把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画出示意图) 演练方阵 A档(巩固专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2?泗县模拟)6是36和48的() A.约数B.公约数C.最大公约数 2.(2012?中山模拟)在2、3、4、6、11这五个数中互质数有()对. A.2对B.3对C.4对D.6对 3.(2011?漳州)a、b和c是三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在a=b×c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一定是a的公因数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因数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 4.(2011?夷陵区)36和48的公约数一共有() A.1个B.2个C.3个D.6个 5.(2011?昆明模拟)36和24的公因数有()个. A.3B.4C.6D.8 6.(2008?大足县)在2,50,33,19这四个数中,互质数共有()对. A.2B.3C.4D.5 7.(2006?宣汉县)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有()个约数. A.1B.2C.3D.无法确定 8.1998、1332、666这三个数的公约数中是质数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m:n为最简整数比,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m、n的公约数只有1 B.m、n都是质数 C.m、n是互质数 10.已知a、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a、b的公因数共有()个. A.1B.2C.4D.6 11.16和34的公因数有()个. A.1B.2C.3D.4⑤无数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日期(Class) __ 姓名(Name) _ 学号(Number) _ 得分_____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来回顾一下。 [12,15] =60;(12,15)=3 [20,35] =140;(20,35)=5 好,大家都做出来了,说明大家掌握的都很好。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首先,我们已经知道了[12,15] =60;(12,15)=3,现在大家算一算,12×15=180, 60×3=180,它们两个的结果相等,都是180,会不会是一种巧合呢,我们再来看另外两个数,随便说两个数,24和40,[24,40]=120,(24,40)=4,120×4=480,24×40=480,也是相等的。好,大家可以再随便几组数字,我们会发现一个关系,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归纳总结能力,那谁能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了,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它们的关系就是: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大家要理解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知道这个关系式怎么得来的。我们可以设这两个数为A,B,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关系式: A×B=[A,B] ×(A,B) 例: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0,最小公倍数为400,其中一个数为50,求另一个数? 10×400=4000 4000÷50=80 答:另一个数为80。 大家回去的时候,要理解并会把它们运用到应用题及现实生活中。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就是: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A×B=[A, B] ×(A, B)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 对照《课标》的理念和同科组老师上课的经验,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新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提问: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一开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回忆,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相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完整版)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一、基本概念: 公因数:两个或多个数都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 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数都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两个或多个数都有的因数里最大的叫做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数都有的倍数里最小的叫做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30的约数有1,2,3,5,6,10,15,30。12和30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 一般地我们用(a,b)表示a,b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如(12,30)=6。如果(a,b)=1,则a,b两个数是互质数。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18的倍数有18,36,72,90,… 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 18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地,我们用[a,b]表示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如[12,18]=36。 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习题 一、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30 24和3639和78 72和84 36和60 45和60 45和75 45和60 42、105和56 24、36和48 二、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5和30 24和3039和78 60和84 18和20 126和60 45和75 12和24 12和14 45和60 76和80 36和60 27和72 42、105和56 24、36和48

找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号,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找最大公因数》一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这三大板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课标的“四基”目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活动)法(重组教材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组合作交流,引导总结归纳的方式来探究新知,正真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层次进行: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下面我具体说说这四个层次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这个环节,我将会创设一个“找因数”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找因数”的活动情景中再一次体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然后提出质疑,导入新课学生。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探索、去发现,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知识找出12和18的所有因数,然后仔细观察两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把自己探究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探究,从中理解公因数的意义。本环节活动是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专项练习)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姓名:成绩 一. 填空题。 1. 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10,那么它们的下一个公倍数应该是()。 2、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为()。 3、都是自然数,如果,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 6. 分母是15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三. 在左边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右边写最小公倍数。 ()26和13()()13和6()()4和6() ()5和9()()29和87()()30和15()()13、26和52()()2、3和7() 四. 用短除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注意格式完整)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2和80 五、生活中的应用(注意分清楚是与最大公因数有关还是与最小公倍数有关) 1、五年级(1)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8人一组或14人一组,正好分配完,五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五年级某班学生在40—50人间,如果分成2人一组、5人一组、4人一组都恰好分完,

这个班有多少人? 3、两条钢条,一根长18米,一根长24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最长可以有几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4、7路车每5分钟发一班车,12路车每8分钟发,这两路车同时出发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后又同时发车? 5、有饼干27千克、糖18千克,这些物品都刚好能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6、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为美化市容市貌,市政府决定对某地区进行整改,有一排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5米,现在要改成相距都是60米,且起点那根电线杆不动。从起点开始到第一根不需移动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六. 动脑筋,想一想: *1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2)甲,乙,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3)学校买40支钢笔和5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四年级三好学生,结果钢笔多4支,练习本多2本,三好学生有几人?

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与两数的关系

学生已掌握两数的乘积等于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但对于只知道两数中的一数及最小公倍数,求出另一数的情况不知从何下手。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典中点中已经出现此类题目,下面我将方法呈现如下: 已知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其中一个数,如何求另一个数的做法及练习题和答案 例:已知36和另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44,问另一个数可能是多少? 方法:144÷36=4=2×2 36=2×2×3×3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44=2×2×3×3×2×2直接用36分解后的结果再乘以2个2就可以了 分解后,完全相同项(因数及其个数完全相同)为3×3,排除完全相同项后,最小公倍数剩下的是2×2×2×2=16,然后16不乘或分别乘以完全相同项的不同组合,得出结果。 所以,本题另一个数的可能性: (1)16 (2)16×3=48(3)16×3×3=144共三种。 再举个例子看一下 已知70与另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10,求另一个数可能是多少? 210÷70=3 70=2×5×7 210=2×5×7×3 另一个数可能是(1)3 (2)3×2 (3)3×5 (4)3×7 (5)3×2×5 (6)3×2×7 (7)3×5×7 (8)3×2×5×7 注:如果分解后没有完全相同项,则只有一种可能即最小公倍数。 例:12=2×2×3 72=2×2×3×2×3则另一数只能是72 练习题 1、已知27与另一数既不互质又不是倍数关系,且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8,另一数可能是多少? 2、已知48与另一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44,另一数可能是多少? 3、已知24与另一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44,另一数是多少? 4、已知24与另一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6,另一数是多少? 5、已知36与另一数不是倍数关系,且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08,求另一数是多少? 6、已知60与另一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求另一数。 答案: 1.27=3×3×3 108=3×3×3×2×2 另一数可能为(1)2×2因为不互质所以排除 (2)2×2×3=12 (3)2×2×3×3=36 (4)2×2×3×3×3=108因为不是不是关系所以也排除 所以另一数可能是12,和36. 2. 48=2×2×2×2×3 144=2×2×2×2×3×3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练习(一)姓名: 一、填空 1、按要求写数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2、在下面集合圈内,分别填上24和32的因数和公因数,再说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9和18的最大的公因数是()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3、写出下面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 ()()()() 4、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5、按要求写出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和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和______ (3)两个数都是奇数:_____和______ (4)奇数和偶数:_______和________ (5)质数和合数:_______和________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互质数是没有公因数的两个数.() 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3、只要两个数是合数,那么这两个数就不能成为互质数.() 4、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互质数.() 5、因为 15÷3=5,所以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5.() 三、解决问题 1、五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0厘米,宽6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现有三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一根长32米,要把三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三根铁丝都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练习(二)姓名: 一、填空 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2、甲数=2×3×5,乙数=7×11×13,甲数和乙数

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修)

1.观察法 (1)当两个数互质(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最大公因数就是1。 (2)当两个数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时,最大公因数就是其中较小的那个数。 2.列举法 方法1:先列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用列举法找8和6的最大公因数 8的因数有1、2、4、8 6的因数有1、2、3、6 8和6的最大因数数是2。 方法2:先列出较小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依次找其中哪些是较大数的因数,最后找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用列举法找8和6的最大公因数 6的因数有1、2、3、6,从大到小依次检测,6、3都不是8的因数,2是8的因数,所以 8和6的最大因数数是2。 3.分解质因数法 用分解质因数方法找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相同的质因数,把相同的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下面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12=2×2×3 18=2×3×3 12和18相同的质因数是2×3,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 4.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最后所有的除数连乘,就得到了二个数最大公因数。 例如:用短除法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

1.观察法 (1)当两个数互质(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2)当两个数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时,最小公倍数就是其中较大的那个数。 2.列举法 方法1:先分别写各自的倍数,再找它们的公倍数,然后在公倍数里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用列举法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6和8的公倍数:24,48,……其中24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2:先列较大数的倍数,再从小打大依次找其中哪些是较小数的倍数,最后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用列举法找出8和6的最小公倍数 8的倍数有:8、16、24、32 、40、48 、56、64......其中:24、48......也是6的倍数。所以 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 3.分解质因数法 用分解质因数方法找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分解质因数后,找出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及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然后把二个数相同的质因数和二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全部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用分解质因数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12=2×2×3 18=2×3×3 12和18相同的质因数是2×3,12独有的因数是2,18独有的因数是3,所以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2×3×2×3=36 。 4.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用短除法找48和36的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地求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用多样化的方法找公因数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点:掌握求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理解公因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卡片每组一张,边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的小正方形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王叔叔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这几天正忙着设计该怎样装修呢?(课件:我们家的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 师:王叔叔要在这里铺地砖,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形状的地砖呢? 生1:正方形彩色地砖。 生2:三角形地砖。 生3:长方形地砖。 师:同学们的设计可真是多种多样!我们来听一听王叔叔的想法吧!

(课件: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同一种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1:要用正方形的地砖把贮藏室铺满。 生2:地砖要是整块的,不能切割。 生3:地砖的边长必须是整分米数。 师:哪些是整分米数呢? 生: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 师:现在大家明白了王叔叔的意思了吗?我们来看看,需要我们帮忙来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二、深入理解公因数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按王叔叔的想法,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这种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这张纸就可以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地面。同时还为大家准备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1)蓝色的正方形可以代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地砖,粉红色的正方形可以代表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依次类推,总共提供了6种不同边长的地砖。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简单实用)

一、 特殊情况: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如;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 2、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如,5和7的最大公因数时1,最小公倍数是5×7=35) 二、一般情况: 1求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单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除法算式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先找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27的因数有:1、3、9、27 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 、9、18 27的因数有:1、3、9、27 1、3、9 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 9 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 再找这些因数中那些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1、3、9又是27的因数 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 9 ③短除法: 3 18 27 3 6 9 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 2 3 3×3=9 ④除法算式法: 用这两个数同时除以公因数,除到最大公因数为止。 18 ÷ 9就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7 2、求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单列举法、大数翻倍法、分解质因数法或短除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这两个数的倍数: 18的倍数:18、36、54、72 12的倍数:12、24、36、48 再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的倍数:18、36、54、72 12的倍数:12、24、36、48 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18的倍数有:18、36、54、72 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这些倍数中那个又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找出最小公倍数: 36 ③大数翻倍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把较大的数翻倍(2倍开始),每次翻倍后看结果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直到找到最小公倍数为止。 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可以把18翻倍:18×2=36,36又是12的倍数,所以36是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④短除法:用这两个数同时除以一个质数(要能整除) 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先用18和12同时除以质数2,再同时除以质数3,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为止。 2 18 12 3 除数 商 3 2 9 6

《最大公因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一、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本节课的学习需要以前面因数的知识做基础,但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一直接触的是分数的有关知识,年龄的特点会使他们对以往的学习内容有所遗忘。因此在授课之初,我引导学生复习了有关因数和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铺地砖”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自然地进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围绕这一数学场景,学生准备了具体的学具——代表地面的长方形方格纸,代表不同种类地砖的正方形纸片,也准备了画笔、尺子等,这些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成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都体现出教师是组织者——提供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境与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在观察、实践、探索中认识和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索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1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创设“铺地砖”这一问题情境,引出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借助实际操作,理解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既是长方形长的因数,又是宽的因数,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其次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因数和公因数,与第二单元的教学相呼应,而从公因数中找出最大的,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目了然。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题归纳

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典型的应用题汇总 一、解题技巧: 最大公因数解题技巧: 通常从问题入手,所求的数量处于小数(即处于除数、商、因数)的地位时,因为小数(即处于除数、商、因数)是大数(即处于被除数、被除数、积)的因数,此时,所求的数量就处于因数的地位。如果出现相同的(公有的)/最长的所求数量,即求他们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应用题。 最小公倍数解题技巧: 通常从问题入手,所求的数量处于大数(即处于被除数、被除数、积)的地位时,因为大数(即处于被除数、被除数、积)是小数(即处于除数、商、因数)的倍数,此时,所求的数量应处于倍数的地位。如果出现相同的(公有的)/最小的所求数量,即求他们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 补充部分公式 小长方形个数=(大正方形边长÷小长方形长)×(大正方形边长÷小长方形的宽) 小正方形个数=(大长方形的长÷小正方形边长)×(大长方形的宽÷小正方形边长) 小长方体个数=(大正方体边长÷小长方体长)×(大正方体边长÷小长方体的宽)×(大正方体边长÷小长方体高) 小正方体个数=(大长方体边长÷小正方体边长)×(大长方体的宽÷小正方体边长)×(大长方体的高÷小正方体边长) 剩余定理 余数相同时,总数(被除数)=最小公倍数+余数 缺数相同时,总数(被除数)=最小公倍数-缺数 植树问题公式 不封闭型:2、只有一端都栽 1、两端都栽间隔个数=株数 间隔个数=株数-1 株数=间隔个数+1 株数=间隔个数 距离=一个间隔的长度×间隔个数距离=一个间隔的长度×间隔个数 3、两端都不栽 间隔个数=株数+1 株数=间隔个数-1

封闭型: 间隔个数=株数 株数=间隔个数 距离=一个间隔的长度×间隔个数 封闭型再正方形边上栽,并且4个顶点都栽: 株数=(每边株数-1)×4 备注:上下多少层楼以及锯段数及敲钟问题等实际运用实质上是两端都栽树的植树问题,这类题通常先求一层/一段需要多少时间,再乘以段数即可 二、经典题目 1、一个大长方形长24厘米,宽18厘米,把它裁成若干个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如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边长是多少厘米?最多能裁成多少个小正方形? 2、一个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4厘米,至少要多少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此时,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大长方体长24厘米,宽18厘米,高12厘米,把它裁成若干个小正方体而没有剩余,如小正方体的边长最长,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最多能裁成多少个小正方体? 4、一个长方体的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至少要多少个这样的小长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此时,大的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简单实用)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 特殊情况: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如;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 2、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如,5和7的最大公因数时1,最小公倍数是5×7=35) 二、一般情况: 1求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单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除法算式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先找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27的因数有:1、3、9、27 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 、9、18 27的因数有:1、3、9、27 1、3、9 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 9 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 再找这些因数中那些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1、3、9又是27的因数 最后找出最大公因数: 9 ③短除法: 3 18 27 3 6 9 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最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 2 3 3×3=9 ④除法算式法: 用这两个数同时除以公因数,除到最大公因数为止。 ÷9就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求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单列举法、大数翻倍法、分解质因数法或短除法。 ①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这两个数的倍数: 18的倍数:18、36、54、72 12的倍数:12、24、36、48 再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的倍数:18、36、54、72 12的倍数:12、24、36、48 ②单列举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18的倍数有:18、36、54、72 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这些倍数中那个又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找出最小公倍数: 36 ③大数翻倍法: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把较大的数翻倍(2倍开始),每次翻倍后看结果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直到找到最小公倍数为止。 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可以把18翻倍:18×2=36,36又是12的倍数,所以36是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 ④短除法:用这两个数同时除以一个质数(要能整除) 如,求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先用18和12同时除以质数2,再同时除以质数3,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为止。 2 18 12 3 除数 商 3 2 9 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