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2015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分析2014年理综化学题型变化较大是这次高考理综化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强调的是学生对新题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此次理综化学选择题知识点新颖,出乎大多数人所料,此前反复考查的知识点,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均无出现,但仍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从知识点分布上来说,化学应用、电化学、反应热、有机化学,水溶液中离子问题为13年出现过的考点,化学实验仪器考查和金属非金属相关知识点为新增考点。有机化学选择题由两道减为一道,减小了有机物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加大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化学与生活的应用,有机化学一氯代物的种类,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化学与反应热等的考查。从难度看,整体难度与13年相比有所降低。体现出来的新趋势、新特点为“稳”中求“变”,“稳”体现在仍是考查高中知识的重要考点,主干知识。重点内容是基本概念和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变”体现在具体的考题中。2014年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没有设置相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和离子方程式正误的考查;改变了有机化学近几年的考查模式;不变的是电化学和反应热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在具体的考查方式上有新变化。试题在设问方式上有所改变。如第26题的(2),改变以往的设问方式,给考生以全新的感觉,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和化学

平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重点和热点知识考查中,采用组合的设问方式。如27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极反应式、离子反应及热重曲线等,试题的综合度增大,一道题中设置多个知识点的考查以及多种能力考查。新素材的引入为试卷整体添色不少。如28题素材非常的新,但考查的内容是实验最基本的内容。总之,2014年高考有变化,但仍然是考查化学学科的重点考点和高频考点,与考试说明相符合,难易适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二、复习计划化学学科考试意在测试考生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生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考生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三是考查考生初步应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将这三方面与复习备考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容的复习转化为学生切切实实的解题能力的加强和成绩的提升。高三化学复习过程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今年的6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一、二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四、五、六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2月底到4月中旬;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进度表

六月份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七月份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八月份金属及其化合物九月份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十月份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十一月份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二月份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一月份有机化合物及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二月份化

学实验基础三月份第二轮专题复习四月份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五月份第三轮复习三、高考复习方法第一轮复习: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注重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重视学法指导,重在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以化学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化学学科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知识网络。着重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与考试方法,技巧的提高,

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讲座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高,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阶段,在研究高考有关信息基础上,按高考要求,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突出某些能力的训练,本阶段着重做各地模拟试题、信息卷,注意强化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同时注重查漏补缺,重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四、高考复习策略(一)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知识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为此,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考试说明》、《2014年考纲》,把准考试方向明确要求,把握方向。“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依据“考纲”选择复习内容和深广度,不搞“偏、难、怪”的内容,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坚决删掉,对“考纲”中降低要求的内容,坚决不拓宽、不加深,对“考纲”中新增的内容,要认真研究,复习时到点到位。这样,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热点、难点及关键点上,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要研读考纲,注重: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研究学生

普通班学生普遍基础差,自学能力差,思维能力差,学习习惯差,但进入高三后,学生变化较大,学生热情高,教师应注意强化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信心,所以刚复习时复习进度适当慢一些,理科宏志班在中后期宏志班可适当加快,多做几套题。3、立足课本,落实细节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4、科学训练,提高效率例题、习题要精选,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精选近几年化学高考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难度。5、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①复习要同步。每天都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对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效率最高。②做题要多思。如该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还有哪些解法。对典型、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工夫,力求做到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复习中要做到:1)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2)学会将新问题还原为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新旧搭桥,实现迁移;3)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化繁为简,分层得分;4)学会建立解题的思维模型;5)不断加强想象能力,强化发散思维,由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一个知识点到一个知识串;6)加强变式训练,变条件、变角度、变方法,打破定势思维。7)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成线成网。③错题要纠错。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增加得分点。④

测试要定时。自己做测试卷时,一定要定时,同时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提高解题速度,看题要准,审题要细,尽量减少错看、漏看,养成好的做题风格。⑤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此,老师平时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规范作答。(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

有“繁、杂、散”的特点,学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

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

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3、研究高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分析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

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强调了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理念都会在高考试题中得以体现。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4、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两年实施新课标省份的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三)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练习,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对。处理好速度与规范书写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得更好。做好考后成绩分析,及时解决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2)回归复习。回归复习一般从二个方面进行:①回归课本,②回归错题集,防止基础知识失分。

(3)调整心态。帮同学们调整情绪、调整生物钟。心平气和,消除烦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我们的口号:团结奋斗,苦战360天!定最高的目标,以非常之努力实现非常之目标!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化学篇 word

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化学篇 【】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逐一击破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精品的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化学篇,帮助大家有效复习!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三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

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页 1 第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 (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

反应热,电化学,物质 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 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79065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 一、研究《考试说明》 1、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4项要求) ⑴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⑵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考试范围与要求 化学实验基础 (1)实验要求 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②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③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④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⑤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⑥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⑦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ⅱ.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ⅲ.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ⅳ.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⑧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总结:1-6考查基础实验;7-8考查综合实验。 (2)实验内容(22) 化学1(9): 1、萃取与分液 2、离子的检验(Cl- Ag+ SO42- CO32- NH4+ Fe3+ )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钠的性质 5、氢氧化铝的两性 6、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8、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9、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化学2(7): 10、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1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4、乙醇的主要性质 15、乙酸乙酯的制取和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 16、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1高考试题概貌预测 1.稳定性:保持10年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的稳定性,继续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尽量加大力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 2.系统性: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覆盖率以及适度重复10年高考失分较多的知识内容的考查 3.基础性:三套教材的“交集”更可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教材的权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公正性) 4.时代性:2011年高考题受各种形势的影响,总体难度不会升高。 针对以上高考试题概貌预测,我结合我校的复习备考方法,谈一下备考中的几点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认清形势 2 明确方向 3 注重基础 4 突出核心 5 关注细节 6 强化训练 一、明确方向——我们首先加强了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导向,指导我们的高三总复习,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距高考仅有9个周,36课时,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一轮复习,但是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能力欠缺,所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 首先《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高考命题者不会突破这一文件。 所以把《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后续复习的最重要的抓手。 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准确把握高考考点的范围和要求层次,少做无用功,提高实效。通过集体的研究,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可能的考查方式要进行认真的剖析,每位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的二轮复习的单元划分完全可以根据说明中的划分进行专题复习提升。 二、注重基础—重视教材基础知识。

近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很好的导向就是突出教材中体现的重要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以教材为依据,不要脱离教材,完全依赖于复习资料。 高考在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原则的同时特别注意紧扣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教材为复习的依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的训练,做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另外复习中的拓宽、加深和延展都必须适度。 另外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根据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必须以课本、课标、考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同时要注意,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守纲、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 于是在二轮、三轮复习中要注意坚决克服: (1)以复习用书替代教材。 (2)以大量的做题取代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不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删减盲目使用(最好二轮资料组内分工整理成学案或复习资料)。 三、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1)以认识化学反应变化为主线的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2)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基础的,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为重点的化学实验技能。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技能。 (4)以官能团结构特征和性质为重点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我们应注意以下常考的重点、热点知识: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化学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化学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是高三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高考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相对有所上升,体现了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知识覆盖面大的特点。因此,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需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一、学生的现状: 我校高三年级现有9个理科班,大约470多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基础仍需提高,尖子生不多,绝大多数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和对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离高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 1、知识基础欠缺,各知识点掌握不透彻。 2、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太快,刚复习到的知识点做题会用,但隔一段时间再做相应的题目,学生又会感到陌生。 (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 1、书面表达不规范,不够端正 2、粗心大意,读错题 3、考试心理恐惧、胆怯 4、理综考试时间紧迫,抄写答案时出错 二、资料的选用: 随堂练习资料:《讲与练》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一轮用书 平时的训练作业:《讲与练》配套《练习手册》 三、备考策略:

1、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研究考纲,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明确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 2、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照概念和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形成主线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个单元,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 (1)原子结构元素(2)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7)氧化还原原理(8)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脂(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1)实验室制法(22)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化学(23)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丢;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 C-C 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 4、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高考化学 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MnO2和浓盐酸 B.Na2SO3〔s〕和浓H2SO4 C.Cu片和稀HNO3 D.浓氨水和生石灰 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装置甲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NH3等密度比较小的气体,不可以收集CO2等密度较大的气体C.装置丙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等易溶于水的气体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 〔OH〕3胶体中的FeCl3 B.只需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就可鉴别真假碘盐 C.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值为2.1 D.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C.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5.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将试纸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可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 下列对实验现象或结论的预测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至过量,又变澄清 B.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加入少量Ba〔OH〕2溶液,CO32-浓度增大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D.向银氨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一、二轮复习的常规要求及对策 1、复习目标 ●二轮复习总体目标是:“突出知识主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梳理主干知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努力做到“没有记住的记住了,不理解的理解了,记住的会用了,会用的用准了,用准的用熟了”, ●每位教师必须做到五个来:知识系统出来,规律总结出来,方法归纳出来,难点突破出来,技巧掌握下来。 2、复习方法:专题+模拟套题训练+周检测+模拟考试 3、复习环节 (1)专题设置:一是以知识为线索的系统专题,二是以学生解题所反映出的问题为线索的针对性问题专题。专题设置切忌面面俱到,集中全力寻求突破。始终不忘答题规范的指导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2)集体备课:落实周三晚的教研活动。要精选功能典型的习题,处理好新题与常规题的关系,以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方法综合运用、典型的中档题为佳。要精选针对性的习题,加强学生的弱项(易混、易错、规范表达)训练。 学教案设计必须体现四个层次:自学能弄懂的(放手自学),讨论能解决的(充分讨论)、练习能清楚的(动笔去做)、需要讲解才明白的(巧妙引导);必须突出随堂检测和反思回顾两个环节。上述要求必须有明确的标识。

(3)课堂教学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达到集中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积极性的目的。恰当把握讲课起点,准确把握讲授时机,巧妙运用启发式。要特别随时关注课堂质量,确保实效。 ●教学各个环节:追求精细化、清晰化,力求精雕细琢,在学教案的设计、选题中高标准、严要求。在授课、作业、限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操作。 ●课堂模式 复习课要充分体现知识的有序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和网络。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热点,弥补弱点。 模式:问题引入---构建知识网络---题组训练(基础导引题组、强化训练题组、拓展提高题组) ---方法思路归纳---随堂检测---课堂反思 习题(试卷)讲评课要做好学生解题情况分析,确定讲评思路及重点,针对高考要求,明确为什么讲、什么时候讲、怎样去讲。讲试题编制意图和特点,评学生审题和理解能力;讲如何审题、如何表述、如何规范、如何采得分点、如何计算,评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优劣。重视学生“想不到”问题的处理,解决“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矛盾。要归类讲解、究因精讲,要变式讲、讲正解、讲它解、讲误区、讲方法、讲规律。 模式:免讲题目(直接展示答案)----略讲题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详讲题目(师生互动、以生为主)-----变式训练---方法思路归纳----课堂反思。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2019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应注重教材,落实基础,合理且具体安排复习内容和进度。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注意答题规范和细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教师应研究考纲和考题,把准方向,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2019如下: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各单元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物质的量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含高三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第三单元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高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第四单元卤素 第五单元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含高三硫酸工业) 第六单元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七单元氮族元素

第八单元非金属元素概述 第九单元碱金属 第十单元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十一单元金属元素概述 第十二单元化学平衡 第十三单元电离平衡 第十四单元电化学知识胶体 第十五单元烃 第十六单元烃的衍生物 第十七单元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第十八单元化学实验基础 第十九单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第二十单元化学计算 第二十一单元无机推断 第二十二单元有机合成与推导 复习安排:本学期复习第一单元至第十四单元,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相关的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一诊考试不考查有机化学的内容。下学期先用4周时间复习有机化学知识,再用5周时间进行专题复习、训练(注意穿插综合训练),最后3周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和自主复习。 本学期的月考建议复习什么考什么,不搞全面地综合性考试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2 与CO2的反应时,就提出SO2与Na2O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2O2和S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的反应 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 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2SO3;可能Ⅱ: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2O2、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 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 实验步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骤编号 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 管中。 ②向①的试管中加入_____ ,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 通入________。 ③ ④ 2、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 末的成分,该粉末可能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你认为这种说法 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