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

93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

1 背景

东莞凭籍南北承接深圳与广州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高度城镇化地区,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阶段的特征,距现代城镇化的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因而,改善城市环境、整合城市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对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纪之初,东莞市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战略目标,并拟在莞深高速公路中段的松木山水库(命名为:松山湖)周边地区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提供了环境基础。它位于东莞市域中心,距东莞中心城约15km,与周边城镇的联系方便,可以依托周边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它紧靠107国道、石大路、莞樟路、杨大路四条主干道路,莞深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常虎高速公路在它区内及南部穿过,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体系加强了与外部城镇的交通联系(图1,图2)。这里是生态保护良好的地区,在规划总面积为59.46km2的范围内有面积约6km2的松木山水库,水库周边丘陵密布、植被丰富,为大面积的荔枝林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2 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当前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生态化”建设。自1960年代,丹麦的卡隆堡工业园就开始了生态产业园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建,园区内主要企业实现了“废料”的相互交换,最大限度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之后,生态科技产业园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我国为例,目前科技产业园也开始向生态型科技产业园发展,以生态工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规划思考

余晓东

【作者简介】

余晓东(1966-),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规划师。【修改日期】2004-05-25

【文章编号】1002-1329(2004)07-0093-04【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园区清洁生产。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生态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中,按照“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处理好自然空间、人类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有机联系,既延续地区自然生态的肌理,又为人类创造丰富特色的场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产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产业的选择必须服从地区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通过设置一定的进园门槛拒绝污染型产业,选择环保型、生态型产业,

以减少和避免产业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C a s e s S t u

d

y

94

VOL.28 NO.7 JUL.2004

2004年 第28卷 第7期要求较高地区,作为自然生态核心区实施重点保护;在松山湖外围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较稳定,实施保育性开发,坚持低密度建设,尽量保护自然生态的稳定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外围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对薄弱,实施中密度的开发建设,并加强生态建设,以最大限度改善生态环境。

3.2 “新城”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必须以发展科技新城为目标,以高标准的建设,强调自身功能的综合性,增强城市活力。同时与中心城区综合发展,在空间发展和功能上互补,成为东莞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增强东莞市主城区的综合功能。

3.3 发展定位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目标为“以先进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生产及研发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发展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珠江三角洲及中国的生态科技新城;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的中心基地。

4 总体规划框架4.1 形态与结构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自然生态特征采用圈层结构,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不同的圈层上,生态核心区及松山湖水体生态保护区处在内圈层;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等生活及服务型功能区处在中圈层;而产业生产区布置在外圈层(图3)。整个园区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由内向外渗透,将三个圈层有机连接在一起,突出自然生态特征,强调自然生态与城市的溶合。

4.2 功能与布局

园区由六大用地功能区组成,不同的功能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空间布局(图4)。

(1)城市中心区。处在园区中心临莞深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为门户地区,以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功能,承担片区的城市中心职能及园区公共服务中心职能。

(2)科教研发区。处在中心区南面自然生态保护良好区域。区内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主,通过低密度开发建设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生态核心区。处在园区中心位置,以松山湖为中心,沿湖边控制约200m范围的保护区约占园区面积的20%。

(4)物流园区。在莞深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处在北部产业区,与对

外交通联系密切。将建设成为园区及周边地区的物流集散地。(5)居住生活区。主要分布在生态核心区周边,依山傍水,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了优越条件,并根据不同环境特征开发不同层次的居住生活空间。在北部产业区中心设置为片区服务的综合生活区。

(6)产业生产区。分布在北部、东南部及西部三大区域,远离生态核心区,处在外圈层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与外部交通联系方便,利于产业区交通疏散。

各功能区通过园区交通主干道路有机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统

图3 圈层结构分析

Fig.3 Sphere structure

图4 功能分区

Fig.4 Arrangement of functional areas

3 规划理念

3.1 “自然生态核心”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根据自然生态特征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对以松山湖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环境

95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

一体,较好地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有机联系,构成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合理、环境特征鲜明的生态新城。

4.3 生态与绿地

规划提出生态功能区概念,将园区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保育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影响区四大功能区,结合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设要求(图5)。通过生态功能区规划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开发建设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生态新城的建设提供环境保证。

绿地系统建设对进一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园区绿地系统设计遵循以生态为基础、人与自然共处的原则,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完整地保留区内的水域及其周边自然生态绿地,建立了面积达19.6km2(含水域7.63km2)的自然生态核心绿地和城市公共绿地,占园区总面积的34.52%。这对保护园区的自然生态特征、生态的稳定性、良好的气候环境、开敞的城市公共空间及独特的景观特征奠定了极为良好的环境基础,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不可多得的绿色财富。

4.4 道路与交通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道路交通体系规划遵循“利于

图5 生态功能布局

Fig.5 Ecological zoning

图6 道路交通系统Fig.6 Road system 图7 分期开发指引

Fig.7 Guide for development by stage

园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客货分流、人车分流体系;便捷发达的公交体系”的原则。

园区道路系统规划充分体现“自由”的特点:路网结构充分考虑现状环境特征,结合地形地貌形成自由式路网体系,构成“网络自由”;道路的平面、断面及竖向设计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形成自由式道路体系,构成“道路自由”(图6)。

步行系统是园区交通的另一大特点,园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完全分离,自成体系。在园区主次干道两侧规划控制20至50m不等的步行绿化空间,与园区各组团内步行系统相连接,成为连接生活区与公共活动区另一主要交通模式,并结合步行系统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为园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交通环境。园区还考虑未来发展需要,

为轻轨交通预留了空间。

C a s e s S t u d y

96

VOL.28 NO.7 JUL.2004

2004年 第28卷 第7期5 结语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处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它的规划建设不同于一般地区,探索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的规划建设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解读,提出“以生态为核心”的规划理念,这对该地区的开发建设极为重要,也为科技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规划较好地处理了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保育性开发”的思想,有效地缓解了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科技产业园的发展还必须走新城发展之路,体现综合功能才具有活力。同时作为现代化新城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有超前性,避免过快的发展而造

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图8)正是从自然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城市功能的布局及结构规划,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安全性,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也为创造“生态型科技产业园”的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科技共山水一色”,这正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真实写照。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荣获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参加项目人员:余晓东、范钟铭、张文、王广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汉欣.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R].深圳科技工

业园.

2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编辑委员会.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M].科学出版社,1993.

3 周欣华,赵旭.西方工业生态园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1(2).

4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5 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01(3).

4.5 开发与控制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前提下的建设,“控制”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与控制是一对矛盾,园区的开发是有约束的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划制定了相关的控制要求和建设规则,提出“保育性开发”思想。

开发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的发展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为积极应对这种变数,提出弹性开发思想,充分考虑用地的兼容性。按照园区功能布局要求及开发时序的判断,将园区划分为七大开发区域,对每一区域分析其资源特征、总体功能定位要求,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原则和建设容量的控制要求,将更有效地指导园区的开发建设,适应未来发展变化(图7)。

图8 总体规划

Fig.8 Master plan

松山湖生物医药情况介绍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东莞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制造业名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十二位、地级城市第一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俱增。进入新世纪,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势而生,承载着东莞科技强市的伟大使命。自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松山湖各项事业快速推进,择商选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产业聚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强大引擎。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今日之松山湖,新城与产业齐飞,科技共山水一色。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研发机构荟萃,科技精英云集。这里,崇尚创新,崇尚竞争,崇尚包容。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东莞自主创新的旗帜、转型升级的先锋;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前景无限的科技投资沃土、财智聚集高地;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创新创业者展现身手、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乐园。 中国最美的国家级高新区优质配套助推产业升级 松山湖既是产业形态上的高新区,更是发展形态上的科技生态新城,园区各项配套齐备,配备了完善的商业金融、餐饮购物、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休闲旅游、邮电通讯等城市服务设施,为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成130多公里高标准道路以及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 公共设施:建成医院、学校、图书馆、银行等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交通设施:莞深、虎岗、南环三条高速公路和东莞城市轻轨R1、R3线经过园区,园区至市内的10多条公交线路以及区内免费公交全面开通。 生活设施:中心区建成万科、锦绣山河、长城地产、和堂等一批高品质商品住宅。北部区建成面积18万平方米的创意生活城,超市、商务酒店、文体中心、学校、银行、电信、邮政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松山湖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 生物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谁占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就将在下一轮发展中走在前面。松山湖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 生物科技发展方向 松山湖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定位不局限于某个单一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在东莞乃至更大范围内打造一条完整的生物科技产业链。着重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医药服务产业 重点打造三大技术服务平台—— 1、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 2、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 3、专业咨询和代理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 说明书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年8月

目录 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 1.项目提出 2.现状概况 二、科技产业·生态 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 三、现状·未来 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 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 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 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 四、选址·定位 1.优越性 2.前瞻性 3.目标与定位 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 5.产业发展特征 五、构思·设计 1.规划原则 2.总体构思 3.发展规模 4.形态与结构 5.生态功能布局 6.用地功能分区 7.用地规划 8.景观设计 9.交通体系 10.绿地系统 11.配套设施 12.形象策划 六、安全体系 1.环境保护 2.生态安全 3.综合防灾 4.环卫规划 七、信息化规划 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2.污水工程规划 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 4.电力工程规划 5.电信工程规划 九、分期开发指引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开发模式 1.开发指引 2.分期开发 3.管理模式 4.融资渠道 5.开发模式 十二、附件 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 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

关于实施松山湖高新区人才住房优惠实施细则(试行)通知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实施《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园区各部门、各单位,各入园企业: 为进一步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松山湖高新区创新创业,加快“人才聚集高地”的建设,根据《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实施工作方案》,经管委会研究决定,《实 施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实施细则(试行)》自2012年1月13日开始实施。特此通知。 附件:《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 惠实施细则(试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政策,根据《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实施工作方案》,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本细则规定申请以优惠价格购买指定购房。 (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或教授(正高级),或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人员; (二)连续在高新区企业工作满3年以上,且所在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或在高新区创办企业满3年以上,经市有关部门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人员,且所创办企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所占股份不低于35%或35万元人民币;或在高新区公共科技平台工作满3年以上,且所在平台已不在财政资助期间内,并已实行企业化方式运作。 —2—

第三条存在以下任一情况者,不享受本细则所指购房优惠政策。 (一)近三年有违法犯罪行为的; (二)所创办企业违反有关财经、安全生产和环保法律、法规、规章被施以重大行政处罚未满二周年的,以及有欠税、恶意欠薪、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严重失信行为的; (三)伪造或提供虚假资料的; (四)已享受高新区其他同等购房优惠政策的。 第四条配偶双方均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视作同一申请人。第五条本细则所指高层次人才购房优惠的实施工作由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统筹和审批;松山湖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各自行政职权和工作职责,对申请人及其所在企业进行资料审核和必要的资信情况调查。其中,科技教育局负责对申请人所取得的专利、论文公开发表、科技奖项、重大科技专项完成等科技成就进行审核与评分;经济贸易发展局负责对申请人开展重大产业发展专项情况进行审核与评分;房产管理所负责对申请人购房情况进行审核;人力资源分局负责申请人学历、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劳动合同、任职证明等相关资料的审核与评分,并对申请人所创办企 —3—

东莞松山湖1号花园四期地下室施工方案概论

一、编制依据 1. 深圳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四期工程合同文件; 2. 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 3. 我公司施工类似建筑施工经验等 4. 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构造图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02J301)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二、工程概况 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四期商住楼工程,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北侧为沁园路毗邻松湖烟雨风景区、松山湖管委会,南侧为大学路;西侧为种植荔枝园;东侧为莞深高速,南北以新竹路相连松山湖1号花园就在路旁;四期与三期相邻,又与二期遥遥相对,依山伴水空气清新适宜旅游、居住,工程由东莞市松湖居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深圳市广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东莞市恒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东莞市东城建筑规划设计勘察队进行基础勘察。本工程总用地为28799M2,总建筑面积为67109M2,共6栋高层,均为地上20层,地下一层。地下室有11条后浇带、将底板分为12块,底板厚1500、400 mm,地下室侧壁厚为350、300mm。 三、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组织 1、施工顺序 (1)桩基承台栋号 测量放线→承台、地梁土方开挖→地下室承台、地梁100厚C15砼垫层,→地下室承台、地梁、底板钢筋砼→-1层顶板梁、板模板→-1层墙、柱钢筋→-1层墙、柱模板及-1层顶梁、板钢筋绑扎→-1层墙柱、-1层顶梁板砼浇注。 (2)筏板基础栋号 测量放线→筏板基础土方开挖→筏板基础100厚C15砼垫层找平压光→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世界科技园四个案例——广州中新知识城、东莞松山湖 一、东莞松山湖 概况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已成为东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将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区的示范新城。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 发展定位 根据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发的基础背景及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结合其选址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性质为: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强烈科技创新能力的以先进工业、高新科技产业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城,与东莞、同沙组团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功能定位体现如下特点:?成为东莞市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当今世界高新园建设的示范新城;?成为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卫星城镇,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松山湖组团与莞城、同沙共同构成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规划构思 生态型新城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主题,它既是以产业为核心的产学研集聚区,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中心职能的城市功能区。因而规划将城市的生长过

程:“生息环境—劳动发育—城市繁荣”与产业链生长过程:“产—学—研”置于松山湖特定资源环境下,将人工空间有机融入自然空间,创造生态型新城。遵循?自然生态核心—把握原始生态的脉络,以松山湖为中心,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生态型城市;?自由富于秩序—融于自然的人工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与规划的城市空间的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滚动开发模式—落实时序推进的空间。采用多组团、系统化布局模式适应项目引进与滚动开发;?弹性布局原则—赋予整体统一的主线。简洁的交通体系与组团式的结构模式便于弹性开发。 空间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是承接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与企业总部的重要载体。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松山湖大道以南的区域重点引进研发中心、总部,正在建设IT研发园、创意设计园、生态文化创意谷等一批专业园,已引进产品质量检测基地、万科住宅研发基地等27家研发、总部企业。 月荷湖周边区域是创意生活区,已全面启动超市、住宅、餐饮、学校、医院、邮政、体育等配套设施。 2.中心区:教育研发区 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功能。 行政服务:是园区管委会及市直部门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松山湖园区简介

松山湖园区简介 东莞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 松山湖高新区因此顺势而生。自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 松山湖按照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的发展目标, 各项事业快速推进,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 产业聚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逐步发挥出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 已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强大引擎。 作为东莞“四位一体”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月正式获国务院授牌。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地处东莞几何中心,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在国内具有示范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技新城。 2005年以来,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0倍,年均增长率达81%,税收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率达120%。连续被授予“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国际企业创新园”、“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8年,松山湖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布局,将园区土地等优势资源更多地集中到核心功能开发上,进一步扩大研发和总部功能区范围,集聚大批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突显松山湖作为科技中心的形象和功能。

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部区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松山湖大道以南的区域重点引进研发中心、总部,正在建设IT研发园、创意设计园、生态文化创意谷等一批专业园,已引进产品质量检测基地、万科住宅研发基地等27家研发、总部企业。 月荷湖周边区域是创意生活区,已全面启动超市、住宅、餐饮、学校、医院、邮政、体育等配套设施。 中心区:教育研发区 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功能。 研发: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虚拟大学园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聚集中小创业企业130多家;引进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南工业设计院等一批大型科研机构。

不是熟客找不到的深巷子美食,东莞松山湖吃货必备指南!

不是熟客找不到的深巷子美食,东莞松山湖吃货必备指南! 松山湖不仅是个天蓝水绿的地方,也是个有吃有喝的好地方。想找美食,一点也不难。松山湖(生态园)不是一个镇,而是一个科技产业园区,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其中包含350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松山湖(生态园)是绿化覆盖率超过60%的国家4A 级景区,单从数字上都能看出来生态状况是多么的良好。随随便便一个航拍都是这样滴,一个字,美!有木有?~~~著名的松湖烟雨,这美得真是令人心碎~~~照片分分钟让你错以为这里就是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有木有?有木有?!松湖妹告诉你,这里是松山湖!松山湖!美丽的松山湖!美景不能当饭吃,美食才是吃货的最爱。美食首选之地当然是松山湖凯悦酒店了。这栋赖特式建筑白天是磅礴的。晚上是旖旎的。大堂是辉煌的。自助餐厅则是雅致的。自助餐最推荐松山湖凯悦酒店说起自助餐,凯悦的应该可以艳冠东莞,在整个广东地区也是有名滴。品种多,多到有潮汕卤水。价格实,平日里团购价只要230元。人少环境好,眼望着一池碧波,才知道什么叫秀色可餐。不多说,上图,饿肚子的人慎入。除了自助餐,松山茶居的点心和沁园的粤菜也相当推荐。尤其茶居的星级品质,街坊价格特别深入人心。 茶居的中式元素都藏在细节里。全透明厨房,放心又有观赏

趣味。虽然哪里都有虾饺,但一个里面能有三颗虾仁的并不多见。新派粤菜最推荐罗汉堂松山湖管委会的旁边,松山湖一站式服务厅的五楼。跟人问一下非常容易就能找到,GPS 也没问题哦。听名字以为是素食餐厅,但电梯一开,看着墙上蔡澜跟店员的合影,就知道肯定是个有肉吃的地方。粤菜为主,也有中西合璧的创新菜肴,甜品出奇地好。众多网友齐声推荐金牌豉油鸡、香煎生蚝、油盐蒸禾顺鱼、花生绍实炖秋葵汤、南瓜煎小牛扒、青瓜蟹籽沙律、萝卜干炒饭。酱萝卜和泡黄瓜虽说是小菜,但非常爽脆。一个粤菜馆,竟然还能把德国咸猪手做成必点菜,真是不容易。当令还能吃到花旗苗。不多说,上图。哎呀,维达乱入了。 环境也是鸟语花香滴。 接地气小吃最推荐老孟桂林米粉你要想找点接地气的,松山湖也有,比如老孟桂林米粉。老孟家的第一亮点就是分量大!别人家是脸那么大一碗,老孟家是头那么大一碗。肉也多。味道棒棒哒。自助调料台,爱吃酸豆角的请尽兴。地址在松山湖万科生活广场。吃完还能去嘉荣超市买杯酸奶。风味最推荐松枫拉面不知道是不是条状食物都爱扎堆。桂林米粉旁边往往都有一家日本拉面店。松枫拉面的拉面不错,饭也不错。日式的就餐环境,还注入了很多卡哇伊的元素,比如在橱窗里摆放传统木质小娃娃啊,还会挂卡通形象的画在墙上。这一根菜装饰得甚是活泼,好俏皮~~~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规划

023 基于知识经济的科技园规划实践 —— 以东莞松山湖为例 ■ 倪有为 [摘 要]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战略,科技园作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迎来了新的机遇。东莞松山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园,将基于知识经济特征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定位,强调空间资源整合和空间秩序再生,探索新时期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松山湖 可持续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推动科技园的建设,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三大聚集地。但综合审视我国当前科技园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创新产业链不完整、创新环境要素不完善等症结,需要基于知识经济关于产业布局、区域创新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科技园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一、 知识经济概念及特征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被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 结合科技园的发展特点,知识经济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知识经济的增长是高度集约、知识密集型的增长方式,主要依托知识的创新—— 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涵盖对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更强调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科技创新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以高新技术为产业支撑。科学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推动了新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更积极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带动传统专业升级。 (3)可持续发展模式。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知识能重复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溢散效应,使传统工业经济中经常出现的边际递减效益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而知识经济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方式的转变,也极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冲突,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二、 科技园发展趋势研究 1. 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 科技园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企业将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借助市场力量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美国硅谷、法国安蒂波利斯等成功的科技园区,都是围绕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吸引大量技术和服务人才,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学的支持和参与不仅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源,更形成了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形成了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 2. 竞争优势—— 生态环境 科技园以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为主要支柱,由于科研条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而对传统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地形条件要求相对较小。因此,科技园的选址更倾向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既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生产环境维护费用,又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环境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此外,良好的环境也能激发人才的创新效率,促进创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3. 发展基础—— 公共服务 纵观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由园区向城区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从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条,以及高标准、高品质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都是吸引技术和服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保障。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产城一体化,成为了科技园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三、 松山湖的发展路径探索 过去十年,东莞松山湖科技园一直坚持着“科技与山水一色、发展与生态兼容”的独特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惯性,并渐生秩序,成为了一种鲜明的城市化品牌,是珠三角地区迅速崛起的科技园区。 但是在经历快速成长阶段后,日益强化的生态系统保育需求、区域间方兴未艾的产业转移升级等外部条件变化,使得松山湖不再一枝独秀。剩余有限土地和已开发土地显现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城市影响力以及未来的演变等一系列内部判断,都促使松山湖适时进行策略性检讨,并以再度前瞻的规划标准去发掘自身的价值。 1. 主体功能整合 科技园的主体功能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和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生产功能的核心是科教、研发,生活功能包括居住及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性服务(金融、信息、物流等)和生活性服务(文化、娱乐、餐饮等)。 松山湖在过去的十年间依托东莞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环湖居住板块也初具规模,但在服务功能板块存在缺失。同时,三大板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手段,尤其是房地产带动的住宅区建设,与生产功能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之间并不匹配。在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造成园区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弊端。 面对平衡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的新需求,一方面要补全服务短板,结合园区自身价值定位,以及园区和周边镇区在产业和配套上的相关性,强 化以产业链管理和服务为主的智慧松山湖特色中心。另一方面,继续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通过华为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创新土壤,带动创新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最后,还要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具有创新价值的环节倾斜。通过将居住用地出让与科技研发、产业用地捆绑等有效的管理手段,扭转住宅用地供应与生产功能脱节的难题。 2. 空间结构重组 围绕科技城的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板块,构建新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一条环湖公共服务带、三大产业集群区、多个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环湖生态核心,构建由综合服务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及金多港休闲服务中心等多个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的环湖公共服务带,打造具有松山湖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使环湖地区成为园区最具活力的场所。 图1 松山湖空间结构重组示意图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集聚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主要引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电子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平台;生物技术集聚区以生物医药研发为核心,发展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业,完善从教育、科研、中试到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下转第025页) 万方数据

东莞大朗松山湖大岭山知名企业

伟创力(东莞)高薪招聘员工 发布时间:2011-6-27 9:45 所在地: 职位性质:全职 公司名称:伟创力(东莞) 伟创力公司总部设在新加坡(新加坡注册登记号码:5),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EMS),专注于电脑制造业、工业、电信业基础设施、医疗器械制造业、移动通信及电子消费类产品,为这五大主要市场领域的客户提供创新性设计与制造服务。 伟创力(东莞)工业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石大公路,2002年8月正式加入伟创力(Flextronics)的行列,园区面积100,000平方米,园区内有:东莞伟创力实业,东莞佳汇电子厂等。内有整洁无尘的空调生产制造车间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产品为:Dell/ HP/Apple/Rim等电源产品。工业园内设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四个羽毛球场;并设有图书室、网吧、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百货商店等,生活设施非常齐全。公司提供免费交通车往返深圳市区及东莞市区。员工宿舍内还设有广播室、乒乓球室、舞蹈室、游戏机室、电视机房等,并定期为员工放露天电影、举行舞会、体育竞赛,年度聚餐/纪念日等。公司还组建了“阳光之家”,举办娱乐活动和社区活动,通过提供援助给有紧急需要的个别员工,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对某些有益事件进行资金支助;安全日运动;环境日集会;城市清洁等,欢迎有志人士加入伟创力大家庭 一.招工要求 1.年龄16周岁以上,有本人真实的身份证; 2.初中以上学历优先 3.有电子厂工作经验,或者能识别电子原件者优先 二.面试要求: 1.员工面试时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两张一寸彩色近照; 2.公司统一进行面试,合格者,并由公司派车,由医生陪同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3.体检合格后,须带一张两寸红底照片,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按规定时间到公司报到;

松山湖产业园案例

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 ——松山湖国家高新产业园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相对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具时代意义。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黄金走廊中段,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园区开发,就经历了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 一、开发住宅地产,完成园区基建 松山湖产业园200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成立之初,园区发展主要模式是政府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建住宅,开发商则为整个园区修建高水准的市政道路。这段时期,松山湖产业园完成了基本的基建,一幢幢高端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连接南北。这一时期的主要开发商代表是东莞本地的光大地产,代表作品有锦绣山河、山河语岸、山河印象等大型高端商品房小区,以及由松山湖控股公司开发的主要居住对象为政府公务员的松湖花园、和堂等普通住宅、别墅小区。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作品,基本都是管委会批地、开发商盖楼兼修建周边市政道路。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好,当时房价都在万元以上,但因为人烟稀少,商业配套基本没有,楼盘入住率一直在10%以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住宅地产开发的第一阶段,松山湖园区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香港、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中山均在松山湖一小时经济圈范围。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松山湖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园区拥有8 平方公里淡水湖,14 平方公里原生态绿地,位于园区内的松湖烟雨景点位列东莞八景之首,年均游客数量达450 万人次。

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引导和促进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以下简称文创园)是指集聚了一定数量具备自主创意研发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第三条东莞松山湖宣传文体局(以下简称宣传文体局)是松山湖的文化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文创园的认定、审批、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四条本办法实施前已获得“东莞松山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称号的,应根据本办法重新申请认定。申请认定文创园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是法人单位;

(二)具有合法、完备的立项审批手续; (三)主导产业及行业门类符合东莞市、松山湖的文化产业政策重点扶持方向和产业布局规划,文化产业占比60%以上; (四)有合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开展文创园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60%; (五)有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及文明氛围良好;有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研发、交易推广以及融资等公共服务; (六)文创园实际投资额应达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已入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包括企业、社会团体、设计室、工作室等)15家及以上,且使用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 (七)文创园的场地属自有物业的,要求产权清晰,在5年内不得变更用途;属租用物业的,要求租用合同期不少于5年,在租用期内不得变更用途; (八)规范运营一年以上。 第五条经国家有关部委办局认定的文化产业类园区(基地),或经广东省文改办认定的“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厅认定的“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或经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东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莞市文

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为适应高新区发展需要,做好高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现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现将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有关附件下载以及更详细的资料欢迎登陆广东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8123156.html,/guangdong/20141225/76775_1.html?wt.mc_id=bk15528 一、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岗位 松山湖规划局招聘人员1名,岗位职责:园区规划编制及调整、对外规划协调、管线综合及地理信息管理、三维审批系统维护的信息搜集和维护工作。 松山湖建设局招聘人员1名,岗位职责: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筑工地的维稳调解、建设工程行业个人执业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到位情况核查等。 二、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岗位要求 规划局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规划或相关专业;能熟练掌握CAD,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团队意识,对待工作热情主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建设局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工民建或电气工程等建筑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或以上职称;有1年以上工程施工或监理公司工作经验,熟悉建设项目法律法规、业务流程;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团队意识,对待工作热情主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0周岁以下。 三、2014东莞松山湖事业单位招聘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标准按管委会招聘人员工资标准实施。 四、报名时间及材料

(一)报名时间: 自本公布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上午12点前(以收到有关材料为准)。 (二)报名材料: 1、松山湖管委会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2、1寸免冠彩色近照1张; 3、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以及学历、学位鉴定等等证明资料; 4、工作经历、业绩等其他相关资料; 5、无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资料。 五、报名方法和联系方式 1、报名方式: 应聘人员可将以上报名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并注明邮件名称为:姓名+应聘建设局/规划局管理人员。松山湖管委会对应聘人员的电子版申报材料进行初审,面试答辩当天对报名材料原件进行复审。报名材料要求真实有效,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应聘资格,并由应聘者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2、联系方式 原标题:松山湖规划局、建设局诚聘 点击下载>>> 松山湖管委会招聘人员报名表.doc

东莞松山湖公司统计表

松山湖公司统计表: 东莞市泰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留学生创业园11号楼首层 玮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小科技企业园五栋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工业东路2号 东莞市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科技园11号楼四楼401B 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九路二号 广东雨林木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 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17号楼 司 东莞市中科教育有限公司 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北部工业区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13栋大船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广东东莞东莞市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工业西路4号 瀚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莞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九路六号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广东东莞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北部工业区西二路 宏川集团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松科苑1栋 西迪士质量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 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 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东莞常平麦元管理区&东莞松山湖北部工业园 东莞安美时电子有限公司&天弘(东莞) 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迪凯精密管材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松科苑8栋1楼 东莞市光谷华科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九路1号 一胜百模具(东莞)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北部工业园 管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11号楼 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产业园区北部工业区 东莞市盈通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创意生活城A栋 东莞市普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松山湖微电子科技大厦 东莞市网络文化协会广东东莞广东省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科苑17号楼 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科苑19号 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工业北一路5号 东莞市成长教育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松山湖留创园7栋315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英迈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科苑7号楼520室 东莞哈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科苑博士生创业园8栋205室 东莞市普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普赛特科技大厦 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园有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科苑路6号 限公司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发帖人: keynes 点击率: 3275 东莞市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珠三角地区。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改变,各种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本地区发展带来众多机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制造业 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2001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水库)附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全面规划和 设计工作。 围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 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中部地区城市设计 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 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 项目规模:用地约2.5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30平方公里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未来东莞的形象代表。”在城市发展决策的推动下,松山湖总体规划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同步展开。 松山湖地区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发展特点,对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 市设计的关键。

一、设计构思 1.城市设计首先从地区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分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松山湖地区所负载的并不是一个单纯产业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座以地区创新为目标,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考方式,充分认识不可确定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获利方式。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正成为东莞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提供不变场所的概念: 城市的舞台。 3.以灵活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定的需求提供充足 的发展空间,对不确定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 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 远期,将以其先进的城市文化形成地区性的新生活基地。 二、设计特色 1.城市设计在深入研究松山湖城市使命的基础上,与总体规划互动思考,自上而下、全面创造新城在“舞台”环境上的供给优势,进而 提供可操作的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 (1)城市功能选择—“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松山湖新城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发展计划,它是构造东莞市“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框架的重要一环。莞城强调核心性,新城更强调外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为促进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着力把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重镇,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在松山湖高新区内注册并实际经营,经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以下简称“松山湖管委会”)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下简称“设计企业”)。 第三条服务平台设立东莞松山湖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松山湖ICC”),为企业提供软硬件、培训宣传、技能认证等服务,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快速成长。 第四条专项资金松山湖高新区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集成电路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设计企业研发、流片、产业化及松山湖管委会规定的相关项目的财政扶持等费用补贴。 第五条管理机构与责任分工松山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松山湖集成电路资金办”)承担集成电路专项资金的日常工作。该资金办受松山湖管委会及松山湖专项资金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由集成电路工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 第六条资格认定标准申请享受本办法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须

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以集成电路(IC)产品研发为主营业务; (三)具有高水平的领军人物、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 第七条研发扶持对松山湖高新区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具体内容为: (一)对使用松山湖ICC或者松山湖ICC指定合作单位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费用补贴为50%,同一企业年度补贴额度不超过170万元; (二)经过松山湖ICC购买IP费用补贴最高25%,同一企业年度补贴额度不超过80万元; (三)对参加经过松山湖ICC批准的多项目晶圆(MPW)项目给予该项目费用50%的补贴,同一企业年度补贴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四)对设计企业在经松山湖管委会认可的企业购买光罩的费用补贴30%,同一企业年度补贴额度不超过150万元; (五)设计企业在松山湖ICC进行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项目,按照企业实际支付的测试、分析费用的50%予以资助,同一企业年度补贴额度不超过50万元; 同一企业每年获得上述补贴总额不超过550万元,仅限用于本企业研究开发新的集成电路和扩大再生产。凡弄虚作假申报者一经查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 说明书·图集

某地级市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1. 项目背景分析 2. 现状概况分析 3.功能目标定位 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5.规划总则 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7.道路交通规划 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 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0.配套设施规划 11. 总平面布置 12.竖向规划 13.市政工程规划 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 15.投资估算分析

前言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 说明书·图集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前言 1. 项目背景分析 2. 现状概况分析 3.功能目标定位 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5.规划总则 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7.道路交通规划 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 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0.配套设施规划 11. 总平面布置 12.竖向规划 13.市政工程规划 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 15.投资估算分析

前言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