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2018

预览: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

1

【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

B、共同体

C、价值体

D、有机体

2

【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孙奇逢

3

【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

A、二

B、三

C、四

D、五

4

【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

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

【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以夏变夷,化夷为夏

1

【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

B、种族

C、文明

D、地域

2

【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

A、春秋时期

B、汉朝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清朝

3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

A、胡床

B、胡椅

C、佛教

D、道教

4

【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5

【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

1

【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

B、道德-文化

C、道德-经济

D、政治-道德

2

【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

A、北魏孝文帝

B、蜀汉刘禅

C、东晋司马睿

D、南梁萧衍

3

【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

A、辽

B、西夏

C、金

D、匈奴

4

【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

【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两种大一统王朝

1

【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

B、墨家

C、兵家

D、法家

2

【单选题】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

3

【单选题】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4

【判断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

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

5

【判断题】在古代中国,王朝认同是表象,文明认同是内核,王朝认同是有条件的,文明认同是

绝对的。√

从黑河腾冲线看农耕与草原民族

1

【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朝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D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

【单选题】(D)是中国的一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际线。

A、黄河

B、长江

C、秦岭

D、黑河腾冲线

3

【单选题】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D

A、郭沫若

B、竺可桢

C、傅斯年

D、胡焕庸

4

【判断题】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

之中。√

5

【判断题】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渔业

民族完成的。×

一个王朝,多元治理

1

【单选题】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D)为共同的精神纽带。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儒家

D、喇嘛教

2

【单选题】从蒙元到大清所呈现的征服王朝帝国,是文化多样性的和谐、(B)重体制的并存。

A、一

B、二

C、三

D、四

3

【单选题】清帝在藏人那里的称呼是什么?C

A、皇帝

B、草原盟主大可汗

C、文殊活菩萨

D、大单于

4

【判断题】理藩院是清政府针对汉人的治理而设置的。×

5

【判断题】无论是汉人士大夫、蒙古大公、还是西藏活佛、西南土司,虽然宗教、文化和典章制度千差万别,但他们都认同同一个满清君主。√

族群、民族与国族

1

【单选题】史密斯对于民族与族群的区分,核心在于三点,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D

A、确定的居住区域

B、规范的公共文化

C、政治上的自觉

D、独立的国家主权

2

【单选题】在晚清时,“民族”这个词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A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3

【单选题】下面哪一个国家不是单一民族国家?D

A、日本

B、法国

C、韩国

D、中国

4

【判断题】族群、民族与国族是不同的概念,在历史实践当中三者有着严格的不可跨越的界限,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5

【判断题】许多民族都是从族群发展而来,但并非每一个族群都会上升为民族。√

汉民族不等于中华民族

1

【单选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D

A、汉代

B、宋代

C、元代

D、近代

2

【单选题】(C)在1939年的《边疆周刊》上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

A、费孝通

B、傅斯年

C、顾颉刚

D、翦伯赞

3

【单选题】《想象的共同体》一书的作者是(A)。

A、安德森

B、霍布斯鲍姆

C、盖尔纳

D、史密斯

4

【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具有实体性的民族,有中原文化的代表汉族,也有作为蛮夷存在的其他民族,但各民族之间并未整合成一个哪怕是自在意义上的国族---中华民族。√5

【判断题】近代欧洲的民族观念是多个民族一个国家。×

中华民族的想象与构建

1

【单选题】在晚清的哪一份文本里,提出了“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的观点?A

A、《劝学篇》

B、《大同书》

C、《仁学》

D、《新民说》

2

【单选题】公认最早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学者是?D

A、钱穆

B、胡适

C、傅斯年

D、梁启超

3

【单选题】下面哪一位不属于晚清革命派的阵营?A

A、梁启超

B、孙中山

C、章太炎

D、汪精卫

4

【判断题】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诞生,首先需要绝对的“他者”的出现。√

5

【判断题】1911年辛亥革命的结局,意味着革命派的建国方案和建族方案的完全胜利。×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

1

【单选题】最早把西方的种族论介绍到中国的是(A)。

A、严复

B、胡适

C、王夫之

D、鲁迅

2

【单选题】晚清影响最大的新思潮是严复引进的(C)。

A、马克思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社会达尔文主义

D、民族主义

3

【单选题】“五族共和”中的五族不包括下列哪一族?D

A、满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4

【判断题】在古代中国,天下主义从属于夷夏之辨。×

5

【判断题】从夷夏之辨蜕变而来的族群民族主义有保守的、激进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激进的民族主义表现为晚清革命党人的反满意识。√

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

1

【单选题】甄克思的《社会通诠》里提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三个阶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三阶段?D

A、蛮夷社会

B、宗法社会

C、国家社会

D、文明社会

2

【单选题】哪一位日本思想家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提出了文明论思想?D

A、荻生徂徕

B、伊藤仁斋

C、本居宣长

D、福泽谕吉

3

【多选题】公羊三世说中的“三世”包括下列哪几项?BCD

A、蛮夷世

B、据乱世

C、升平世

D、太平世

4

【判断题】古已有之论,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文明论,它为传统的天下主义转型为近代文明论搭建了过渡的桥梁。√

5

【判断题】种族论与文明并非绝对的对立,它们都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

重建符合世界文明的中国主体

1

【单选题】所谓温和的民族主义,就是类似德国赫尔德式的(B)民族主义。

A、军事

B、文化

C、经济

D、生态

2

【单选题】《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作者是(B)

A、杜亚泉

B、梁漱溟

C、胡适

D、梁启超

3

【单选题】胡适先生说:“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其中最高最艰难的是哪一个方面?D

A、盲目排外

B、拥护固有文化

C、全盘西化

D、建立民族国家

4

【判断题】在种族论与文明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个极端之间,出现了两种温和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与新天下主义。√

5

【判断题】新天下主义追求的是“我们的”文化,而文化民族主义拥抱的“好的”文明。×

一场由新政所诱发的革命

1

【单选题】1910年在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是哪位同盟会会员?A

A、汪精卫

B、胡汉民

C、蒋介石

D、廖仲恺

2

【单选题】清末新政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B

A、教育改革

B、制定宪法

C、司法改革

D、经济改革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晚清新政所造就的新的政治力量?D

A、激进的革命派

B、士大夫经营

C、北洋实力派

D、皇族人员

4

【判断题】辛亥革命爆发时,恰好处于同盟会主导的革命运动的低潮期。√

5

【判断题】清末新政是一场触及到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

立宪派、革命派与袁世凯

1

【单选题】下面哪一人不属于晚清的封疆大吏?D

A、李鸿章

B、张之洞

C、左宗棠

D、康有为

2

【单选题】同盟会的前身不包括(C)。

A、光复会

B、华兴会

C、保皇会

D、兴中会

3

【单选题】晚清立宪派的领袖是?A

A、张謇

B、袁世凯

C、蔡元培

D、熊希龄

4

【判断题】学者周锡瑞在《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有利于底层社会的革命。×

5

【判断题】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初期的时候利用了会党的力量。√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

【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国家采取的不是虚君共和制?D

A、英国

B、二战后的)日本

C、泰国

D、梵蒂冈

2

【单选题】近代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出现在哪个国家?B

A、日本

B、中国

C、越南

D、韩国

3

【单选题】清朝末年,取得科举状元,后来又辞官回乡创办实业的著名士绅是(B)

A、袁世凯

B、张謇

C、辜鸿铭

D、蔡元培

4

【判断题】清末四川保路运动中之所以会引发,是因为地方士绅侵犯了底层民众的利益。×5

【判断题】清末资政院提出的《十九条信约》所提供的是一个虚君共和的方案。√

从美式革命转向法式革命

1

【单选题】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A)。

A、人民

B、天

C、宗教

D、军队

2

【单选题】晚清民国年间,《天坛宪法草案》的发布,是哪个时期的事?C

A、晚清

B、辛亥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3

【单选题】1912年,孙中山批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法案是在哪里制定并获得通过的?B

A、广州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4

【判断题】辛亥革命从美国式革命开始,革命成功之后又转向了法国革命。√

5

【判断题】法制(rule by law)和法治(rule of law)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争夺国家最高权力

1

【单选题】民国初年,孙中山、袁世凯都做过临时大总统。后来成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的是谁?B

A、唐绍仪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

2

【单选题】民国初年,被袁世凯刺杀的国民党议员是(C)。

A、孙中山

B、黄兴

C、宋教仁

D、蔡元培

3

【单选题】1916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那么中华帝国的皇帝是(D)

A、黎元洪

B、溥仪

C、张勋

D、袁世凯

4

【判断题】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本着实业救国的宗旨着手修建铁路。√

5

【判断题】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并打败袁世凯,取得了胜利。×

民初立宪为何失败

1

【单选题】1916年,洪宪帝制流产,中华帝国重新改为中华民国。这一年是民国哪一年?A

A、民国五年

B、民国六年

C、民国七年

D、民国八年

2

【单选题】北洋军阀首领之一段祺瑞是安徽人,那么他属于哪一派军阀势力?B

A、奉系

B、皖系

C、桂系

D、晋系

3

【单选题】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不包括(D )。

A、孙中山

B、梁启超

C、黄兴

D、杨度

4

【判断题】民国初年的政坛上各种权力(power)在争斗,但是出现了权威(authority)的真空。√

5

【判断题】在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重要的不是有道还是无道,而是有权还是没权。×

议会民主的实验

1

【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的“魏玛”时期是哪一阶段?B

A、晚清最后十年

B、北洋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抗战时期

2

【单选题】晚清时期,主持虎门销烟的是哪位人物?A

A、林则徐

B、严复

C、郑观应

D、王韬

3

【单选题】戊戌变法的核心主张是?D

A、改革军制

B、发展实业

C、地方自治

D、开议会

4

【判断题】明末清初的士大夫已经构想出议会制度,只是当时还不具备成熟的实施条件。×5

【判断题】民国初年,很多人既是国民党员,又是进步党员,本着投机的目的参加政党。√国王的两个身体

1

【单选题】1913年以后,政治舆论出现“非袁不可”的口号,其背景不包括(D)。

A、人们对议会民主逐渐失望

B、议会两党斗争激烈

C、袁世凯握有实权

D、人们害怕清廷复辟

2

【单选题】晚清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A

A、张之洞

B、李鸿章

C、袁世凯

D、曾国藩

3

【单选题】袁世凯的一个儿子曾专门给袁世凯编报纸,希望他当皇帝。那么他是谁?B

A、袁焕

B、袁克定

C、袁克文

D、袁枚

4

【判断题】袁世凯本人并不想当皇帝,他恢复帝制完全是被迫的。×

5

【判断题】大多数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人,并不是真的反对帝制,而是觉得袁世凯不配。√走向俄国式革命

1

【单选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队主要分成三派,其中不包括哪一派?B

A、皖系

B、桂系

C、直系

D、奉系

2

【单选题】孙中山的革命建国三阶段不包括?A

A、民政

B、军政

C、训政

D、宪政

3

【单选题】国民党扫平北洋军阀之后,定都哪里?D

A、广州

B、北平

C、武汉

D、南京

4

【判断题】北方军阀是一种军绅政权,军阀与士绅共治。√

5

【判断题】孙中山在1924年进行的国民党改组,并没有受到俄国的影响。×

晚清地方的崛起

1

【单选题】晚清时期,地方团练以湘军和淮军最为出色,其中,淮军首领是(A)。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袁世凯

2

【单选题】太平天国横扫江南,士大夫组织团练最有成效的是?B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左宗棠

3

【单选题】东南互保是哪一区域的督抚与西方列强达成的协议?D

A、西北

B、直隶

C、东北

D、东南

4

【判断题】晚清时期,地方势力开始崛起,中央权力逐渐衰落。√

5

【判断题】晚清新政是1912年开始进行的。×

辛亥革命:地方对中央的革命

1

【单选题】打响二次革命第一枪,率先独立的是(A)。

A、李烈钧

B、黄兴

C、谭延闿

D、胡汉民

2

【单选题】同盟会由三个团体组成,相应有三大地域基础,其中不包括(C)。

A、两湖地区

B、江浙地区

C、东北地区

D、广东及海外

3

【单选题】辛亥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C

A、1905年

B、1910年

C、1911年

D、1912年

4

【判断题】几乎所有帝国的瓦解,都伴随着内部的四分五裂。√

5

【判断题】民国初年,各省实权派对民权的诉求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权力方面的因素。×袁世凯:再次完败于地方

1

【单选题】下列民国地方都督中不属于革命党人的是(C)。

A、李烈钧

B、胡汉民

C、张作霖

D、黄兴

2

【单选题】科举制度在晚清哪一年被废除?A

A、1905年

B、1912年

C、1917年

D、1919年

3

【单选题】民国初年,提出“废省改道”主张的是(D)。

A、黎元洪

B、唐绍仪

C、熊希龄

D、袁世凯

4

【判断题】北洋时期,北洋军阀、进步党、国民党的权力根基都在地方。√5【判断题】袁世凯称帝,地方势力是其最坚实的盟友。×

自由流动资源的分化

1

【单选题】在古代中国,被置于“四民之首”的群体是(A )。

A、士大夫

B、剑客

C、商人

D、军人

2

【单选题】土豪倾向于进行(C)。

A、中央保守主义改革

B、地方激进主义改革

C、地方保守主义改革

D、中央激进主义改革

3

【多选题】下面哪些人物属于“早期改良派”?AC

A、郑观应

B、康有为

C、王韬

D、梁启超

4

【判断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为皖系、直系和奉系三个地方派系。√5【判断题】公车上书发生于1898年。×

联省自治:土豪的回光返照

1

【单选题】联省自治运动以下面哪个省为中心?D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四川省

D、湖南省

2

【单选题】阎锡山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哪一个省份?C

A、湖南

B、福建

C、山西

D、新疆

3

【多选题】下面哪几位不是当时的湖南军阀?ABC

A、张作霖

B、冯国璋

C、段祺瑞

4

【判断题】联省自治是一场地方保守主义革命。√

5

【判断题】联省自治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缺乏健全的乡、县自治,缺乏社会根基。√五四之后,游士登上历史舞台

1

【单选题】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于哪一年?C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2

【单选题】1923年后孙中山的新政策是(B)。

A、联日容共

B、联俄容共

C、联美排俄

D、联美排共

3

【单选题】黄埔军校创办于哪一年?C

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5年

4

【判断题】国民大革命主要依靠力量是中年人。×

5

【判断题】国民大革命的目标是打土豪分田地。×

民族国家的两种共同体

1

【单选题】就民族国家建构而言,二十世纪影响中国最大的思潮是(C)。

A、社会主义

B、新村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粹主义

2

【单选题】中世纪的欧洲属于哪一种共同体?A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道教

3

【单选题】对于传统中国而言,她是一个以哪种文化为中心的共同体?D

A、法家

B、墨家

C、阴阳家

D、儒家

4

【判断题】现代国家的新共同体是民族国家。√

5

【判断题】马克斯·韦伯是英国思想家。×

晚清的民族主义构建

1

【单选题】《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C

A、曾国藩

C、魏源

D、黄遵宪

2

【单选题】松本三之介是哪国思想家?C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朝鲜

3

【单选题】20世纪初,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观点最主要受益于阅读以下哪个国家的文献?C

A、德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4

【判断题】1912后的梁启超逐渐转变为文化民族主义者。√

5

【判断题】张佛泉是国家主义派的成员。×

政治爱国主义,还是文化民族主义?

1

【单选题】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脉络中,共和主义(政治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A、张君劢

B、章太炎

C、张东荪

D、张佛泉

2

【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

A、张君劢

B、章太炎

C、章士钊

D、张佛泉

3

【单选题】在“科玄论战”中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的是谁?D

A、胡适

B、阎锡山

C、陈独秀

D、张君劢

4

【判断题】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文化、历史、宗教共同的归属感。√

5

【判断题】文化民族主义来源于美国。×

以文明对文明,以野蛮抗野蛮

1

【单选题】中国的富强梦从何时开始?B

A、晚明

B、晚清

C、抗日

D、改革开放

2

【单选题】在中国思想史的脉络中,最早发现富强与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意义的是严复与(C)。

A、孙中山

B、林纾

C、梁启超

D、康有为

3

【单选题】《金铁主义说》的作者是(C)。

A、成吉思汗

B、戴季陶

C、杨度

D、梁启超

4

【判断题】晚清提出以文明对抗文明、野蛮对抗野蛮的思想家是梁启超。×5

【判断题】对于晚清知识分子而言,富强比文明更重要。√

欧战惊醒了富强梦

1

【单选题】在近代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D

A、美战

B、中东战争

C、亚洲大战

D、欧战

2

【单选题】欧战后,中国知识分子发现的西方文明的弱点是?A

A、国家主义与物质主义

B、国家主义与社会主义

C、物质主义与人道主义

D、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

3

【单选题】“强权之上要有公理”是哪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B)。

A、清末新政之后

B、欧战之后

C、日本侵华之后

D、共和国成立之后

4

【判断题】胡适到美国后,从一个国家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

5

【判断题】胡适早期信奉自由主义。×

醒来的中国,做狮子还是做人

1

【单选题】《新青年》是由谁创办的?C

A、梁启超

B、周作人

C、陈独秀

D、李大钊

2

【单选题】《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的作者是谁?C

A、梁启超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3

【单选题】戊戌变法是哪一种层面上的觉悟?D

A、伦理

B、经济

C、文化

D、制度

4

【判断题】近代文明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强权。×

5

【判断题】洋务运动产生的是思想上的觉悟。×

从礼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1

【单选题】《天演论》的翻译者是(C)。

A、胡适

B、鲁迅

C、严复

D、梁启超

2

【单选题】“三千年未有一大变局”出于谁之口?C

A、张之洞

B、李鸿藻

C、李鸿章

D、曾国藩

3

【单选题】《孔子改制考》是谁的作品?C

A、廖平

B、俞樾

C、康有为

D、章太炎

4

【判断题】李鸿章是晚清政治家,清末新政的主要领导者。× 5

【判断题】“顺应实时,及时应变”是儒家在晚清的新变化。√

力本论中的竞争与强权

1

【单选题】过去中国人的宇宙观以何为本?D

A、力

B、理

C、礼

D、德

2

【单选题】在进化论提供的新的世界观中,以何为本?A

A、力

B、理

C、礼

D、德

3

【单选题】《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作者是谁?A

A、赫胥黎

B、达尔文

C、斯宾塞

D、牛顿

4

【判断题】达尔文是赫胥黎的学生。×

5

【判断题】统中国崇拜圣人,近代中国崇拜强者。√

浮士德精神与能者生存

1

【单选题】“快乐人”的概念提出者是谁?C

A、卢梭

B、培根

C、斯宾塞

D、笛卡尔

2

【单选题】面对着时代巨变,晚清知识分子推崇哪一种类型的人物?A

A、豪杰

B、商人

C、儒者

D、隐士

3

【多选题】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浮士德精神?ACD

A、永不满足

B、修身养性

C、永远进取

D、才胜于德

4

【判断题】《浮士德》是梁启超的作品。×

5

【判断题】尼采是晚清知识分子崇拜的偶像。√

物质主义:宇宙无神、人间无灵魂

1

【单选题】(A)在晚清提出“俱分进化论”,批判当时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A、章太炎

B、杜亚泉

C、胡适

D、陈独秀

2

【单选题】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妻东洋,仕在北洋”,并大力批判“中体西用”论的文化怪杰是(C)。

A、李鸿章

B、章太炎

C、辜鸿铭

D、左宗棠

3

【单选题】民初《东方杂志》的主编是(D)。

A、章太炎

B、陈独秀

C、辜鸿铭

D、杜亚泉

4

【判断题】对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天下乱局,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问题不仅出在政治层面,更在于人心层面。√

5

【判断题】杜亚泉在《精神救国论》一文中,大力批判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与利己主义结合的功利主义

1

【单选题】民初利己主义思潮的源头,可主要追溯至中国传统中的哪个思想流派?D

A、儒家

B、墨家

C、老庄之学

D、杨朱之学

2

【单选题】现代个人主义的内涵是(D)。

A、只为自己负责

B、个人利益至上

C、不必考虑他人利益

D、坚持个人权利,也不侵犯他人利益

3

【单选题】英国哲学家边沁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一般认为这种说法最初源自以下哪个思想流派?A

B、保守主义

C、共产主义

D、浪漫主义

4

【判断题】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一样,均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一切出发点,不考虑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5

【判断题】在民初中国,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竞争进化论到互助进化论

1

【单选题】在五四时期,风靡思想界的《互助论》的作者是(A)。

A、克鲁泡特金

B、巴枯宁

C、列宁

D、赫胥黎

2

【单选题】五四知识分子仍然相信进化论,但认为进化的动力已经不再来自“竞争”,而是来自(A)。

A、互助

B、强权

C、冲突

D、霸道

3

【单选题】欧战(一战)给五四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欧战结束于哪一年?C

A、1911年

B、1921年

C、1918年

D、1908年

4

【判断题】五四知识分子之所以讨论“文明”问题,乃是与他们对于晚清以来富强梦的反思有着紧密联系。√

5

【判断题】五四知识分子热衷于探讨互助进化论。√

从“国民国家一体化”到“个人为本位的国家”

1

【单选题】王德威教授提出的(A)这一说法,提示我们对于五四思想的理解有必要追溯至晚清。

A、“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B、“中体西用”

C、“脱亚入欧”

D、“扶清灭洋”

2

【单选题】陈独秀在1914年发表的、反映了晚清民初国家观念重要变化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刊登在哪个杂志上?C

A、《新青年》

B、《东方杂志》

C、《甲寅》

D、《新潮》

3

【单选题】提出五四思想充满“两歧性”这一洞见的研究者是(A)。

A、张灏

B、史华慈

C、列文森

4

【判断题】五四运动既有爱国主义的面向,也有世界主义的面向。√

5

【判断题】对内,国家有机体论强调国民、国家、民族一体化;对外,国家有机体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严峻的生存竞争形势。√

只有自我与人类是真实的

1

【单选题】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之所以反思国家主义,主要与他们对哪场战争的反思有着紧密联系?B

A、护法战争

B、一战

C、北伐

D、普法战争

2

【单选题】五四时期,(C)提出“我只承认大的方面有人类,小的方面有‘我’,‘我’和人类中间的一切阶级,若家族、地方、国家等等,都是偶像。”

A、陈独秀

B、章太炎

C、傅斯年

D、胡适

3

【单选题】在《欧游心影录》中,(A)提出“我们的爱国,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

A、梁启超

B、梁漱溟

C、梁济

D、梁启勋

4

【判断题】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所理解的国家观念已经与晚清盛行的国家有机体论有很大的不同。√

5

【判断题】在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傅斯年与梁启超所持的国家观念差别很大。×

五四运动背后的世界主义理想

1

【单选题】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B)作为北京大学校长,提醒学生们在国家之上,仍有更高的世界主义标准。

A、严复

B、蔡元培

C、胡适

D、罗家伦

2

【单选题】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对世界主义的理解,集中表现在他们当时使用的哪个词汇上?A

A、公理

B、强权

C、自由

D、民主

3

【单选题】面对着巴黎和会上列强的霸道,陈独秀主张(C)。

A、灭国新法

B、世界大同

C、强力维护公理

D、野蛮排外

4

【判断题】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的爱国主义”乃是昙花一现,稍后便隐匿于历史之中。√

5

【判断题】世界主义压倒国家主义,是五四时期普遍的思想现象。√

“好的”文明与“我们的”文化

1

【单选题】一般认为,(A)可被视为中国的启蒙运动。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起义

D、辛亥革命

2

【单选题】“文明”与“文化”的张力,最初在哪个国家表现得最明显?D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3

【单选题】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只是意识到文明自觉的问题,那么到()后知识

分子才普遍意识到文化自觉的问题。A

A、九一八事变

B、五卅

C、卢沟桥事变

D、甲午战争

4

【判断题】近代英国与法国并不存在像德国那么剧烈的“文明”与“文化”的张力。√

5

【判断题】在传统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张力并不明显。√

五四:伦理的最后觉悟

1

【单选题】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撰文认为哪个国家可称得上是近代文明的代表? C

A、德国

B、英格兰

C、法兰西

D、美国

2

【单选题】下面哪位人物没有加入到五四时期的文明论战中?C

A、杜亚泉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李大钊

3

【单选题】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哪个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最终走向?

B

A、西方文明

B、印度文明

C、法兰西文明

D、中国文明

4

【判断题】陈独秀认为伦理的觉悟,乃是晚清以来中国继学习西方科学和制度后的“最后之

觉悟”。√

5

【判断题】李大钊关于“第三种文明”的相关论述,是促成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答案

1、政治: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认和保障社会成员权利和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自由:自由行动是指个人在社会层面上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 3、权利: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置的地位或能力。 4、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5、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一种观念形态,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它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6、正义: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这一规则本身并不包含一切人平等的前提,而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则。在成立之初,并不与社会平等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在其基本含义中加进了结果平等,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内容。 7、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分权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可以把法治国看作是按法律原则建立起的国家。 8、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9、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 10、社会契约论: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制定法律规则。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11、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18世纪已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些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反思与批判。2、思潮流派纷呈。各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政治思潮开始呈现出相互融合和趋中的走势。3、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体现在多种层次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政纲和政策的相互碰撞。 二是政治问题地区化与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等学科门类。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

(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三峡历史文化与旅游 题目:漫话三峡地质地貌 学院名称: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2 0 1 3 级 1 班 学号:1 2 0 2 0 3 0 1 0 9 姓名:吴艳红

提纲 一、三峡地质地貌 (一)三峡地质地貌总体情况 二、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 (一)三峡地区随着“扬子古陆”的出现第一次露出海面(二)古生代及印支运动对三峡地貌形成的影响 (三)三峡地质地貌的基本成型 三、三峡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差异显著 (二)山脉平行延伸,岭谷相间分布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 四、三峡地区地质景观 (一)山岳 (二)岩溶景观 (三)水域风光 (四)生物景观 五、三峡地区地质地貌在旅游中的发展前景 六、参考书

摘要:杜甫云“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地区长江水系的地理风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神州大地上精心塑造出了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止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长88公里,宽谷段长105公里。峡谷段自上而下,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组成。 关键词: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特征地质景观发展前景 三峡地质地貌奇特而典型,是一部充满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教科书。一些游客在游览长江三峡时,面对雄伟壮美的自然风光,可能心生疑惑,三峡是如何形成的?在渴望了解三峡成因的同时,也可能对一些地质地貌问题产生兴趣。在距今25亿年以前,三峡地区是一片汪洋,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漫长而稳定的浅海环境,使得三峡地域接受沉积,形成了深厚而广布的石灰岩地层。这些石灰岩是广泛分布于三峡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峰林、石林、石芽、伏流及漏斗等)形成的物质基础。 一、三峡地质地貌 (一)三峡地质地貌总体情况 长江三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地形地貌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的河谷地形。峡谷总长约有90公里,宽谷总长约有103公里。其中包含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也是长江三峡的核心部分。 二、三峡地质地貌形成过程 (一)三峡地区随着“扬子古陆”的出现第一次露出海面 在距今八亿年时的震旦亚代后期,由于几次大的构造运动的发生,在我国北东部出现了具有原始稳定地核的大片古陆,与此同时,在南方辽阔的海洋中也出现了“扬子古陆”,三峡地区也随着“扬子古陆”第一次露出了海面。 但扬子古陆的出现并不长久,在距今6亿年左右的古生代早期,地球上曾发生了普遍的海侵,因此重新沦为了浅海。 (二)古生代及印支运动对三峡地貌形成的影响 直到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全球性的加里东构造运动,三峡地区大部分地区随着上扬子古陆的出现而出现,但东部的鄂西地段因地壳的下陷而侵泡在海水之中。距今2.85至2.3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时期,又出现了“海西运动”,三峡地区依旧侵泡在海水里面。直到距今约为2亿年的古生代三叠纪晚期,三峡地区随着印支运动的出现在此露出海面。 (三)三峡地质地貌的基本成型 距今约1.95亿年至6500万年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它使我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成型。三峡地区也由于燕山升降运动的影响,原有老地层,包括形成于三叠纪的盐岩层发生了褶皱。 大约距今2500万年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晚期,海水方全部退出喜马拉雅地区。在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作用下,四川盆地东部及渝东三峡地区自震旦纪以来的地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初步形成了东部低、西部高的地貌雏形;另外还使四川盆地自震旦纪以来沉积盖层全部褶皱隆升。彻底结束了湖盆沉积的历史。初步的形成了如今的三峡地质地貌。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A015027]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rends of Thought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 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 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二、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及特色 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概论》的拓展和延伸,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而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它主要研究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思潮的观点冲突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采取研究型教学法,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方法。在讲授时,在讲清各种思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各种思潮的理论观点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上,以深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内容上注意了立足中国,放眼西方,既介绍又评论,在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重在使学生能够对精华和糟粕进行辨析,能够对疑难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同时紧扣现实作对比研究,以求正确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共3学时) (一)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思潮,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什么是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几个主要思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 教学难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研究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政治、政治思潮、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潮的区别联系,掌握当代西方政治中的主要思潮和特点,了解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演变,理解学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第二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知识要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17---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习题答案)

1、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的“中国” 1.1王者无外,天下一家 1 【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 B、共同体 C、价值体 D、有机体 2 【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孙奇逢 3 【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 A、二 B、三 C、四 D、五 4 【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 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 【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1.2以夏变夷,化夷为夏 1 【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 B、种族 C、文明 D、地域 2 【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 A、春秋时期 B、汉朝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清朝 3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 A、胡床 B、胡椅 C、佛教 D、道教 4 【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5 【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1.3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 1 【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 B、道德-文化 C、道德-经济 D、政治-道德 2 【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 A、北魏孝文帝 B、蜀汉刘禅 C、东晋司马睿 D、南梁萧衍 3 【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 A、辽 B、西夏 C、金 D、匈奴 4 【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 【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2、中原与边疆 2.1两种大一统王朝 1 【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A、道家 B、墨家 C、兵家 D、法家 2 【单选题】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讲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C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 3 【单选题】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不包括(C)。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4 【判断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 5

历史改错题

历史改错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80%核心 1.钱穆认为:?齐鲁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 两极,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长臂,怀抱殷宋。?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 B洛邑与宋是西周行政中心 C宋国虽为诸侯但实力过强 D齐鲁两国的国君是王族 2. 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地方,称为祠堂。这两种现象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不包括: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嫡长子继承制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国?与?家?结合 3.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转变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4.《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公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结果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5.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臵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十分重视门下省职能的发挥 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 6.奥地利著名音乐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过往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芣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B.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D.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7.西周时期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相关的我国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D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错两次)9.从秦至清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0.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

三峡与三峡旅游开发

三峡与三峡旅游开发 1.三峡认知: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其中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边故得名,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了西陵峡的壮美。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不仅只有我们所熟识的“三峡”,其中更是有大大小小的峡谷和吊桥,凌驾于湍急的江水之上,无不让游人为之赞叹,流连忘返。峡谷两岸的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地势险要奇特,总有让人置身于仙境奇幻世界的假象。长江三峡人杰地灵,而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所以存在着许多名胜古迹,比如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这些历史的痕迹同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到过三峡之人无一不感叹大自然的魅力,引无数文人豪杰在此抒发情感,作千古之诗。最后,长江三峡同样也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名扬四海,闻名中外。 1.1 地理位置: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200千米左右,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雄奇险峻的自然景观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墨,“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也有一段关于三峡的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论文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核论文 浅谈哈耶克的保守自由主义 姓名: 赵思怡 学号: 201013010249 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浅谈哈耶克的保守自由主义 摘要:在20世纪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最激烈的争论事围绕着自由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的争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捍卫者,保守自由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捍卫者,保守自由主义者为了捍卫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和福利国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哈耶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站在捍卫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计划经济下的社会方方面面给予了全面的剖析和论证。 关键字:保守自由主义自发秩序自由 一,哈耶克作为保守自由主义的最大代表,对自发秩序的阐述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是保守自由主义?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ism)是自由主义的变体之一,结合自由价值、政策与保守主义立场。主要是指一种政治态度,其基本的特点是尊重历史传统,维护社会现状,反对激进的变革,守旧,甚至主张历史倒退。一直以来,保守主义都是对自由主义的回应,其立场随着自由主义的变化而变化。保守自由主义政党结合了自由主义政策与在社会、道德议题上较为传统的立场。他们普遍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且常定义自身为法治政党。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所倡导的政府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遭遇空前危机,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以保守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为首的保守派在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中开始占据上风,哈耶克通过“自发秩序”来证明自由市场的内在合理性。在他看来,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应该尽力维护和利用自生自发的秩序,警惕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对文明的破坏。他将秩序定义为“一种事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各样的要素相互间如此相关,以至于我们可以根据对整体中某个空间或时间的认识,去形成对其余部分的正确预期,或至少有充分的机会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然后他将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划分为自生自发的“自发秩序”和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前者是社会成员在相互交往中所保持的并非他们有意建构的一种行动的状态,是自由市场的真正根基和灵魂,而后者则是人为想象和建构的结果。适度的、符合法治形式的政府活动是允许的,但福利国家与计划经济却是一条指向极权和奴役的道路。而且,“大凡认为一切有效用的制度都产生于深思熟虑的设计的人,几乎必然是自由之敌”。哈耶克坚持反对那种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整体设计和建构的做法是理性的“致命的自负”。由此他推出,有助于自发秩序生成和运转的条件是:自由、一般规则和竞争。 尽管社会中存在着诸如农场、工厂、公司、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人为的组织,但整个社会的的秩序则不能是人为的。理性主义构建的秩序必然是低效率的,破坏个人自由的,最终毁灭人类的文明。要想真正有效的利用理性,必须认识到理性的限度,“必须维护那个不受控制的、理性不及的领域。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应为正是由于这个领域,才是理性据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唯一环境”只有在这种每个人自由追求自身目的的自发秩序中,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进而促进人类知识和福利的增长。而且,秩序的进化最主要的是规则的自发进化,这种进化类似于人类的进化,不是出自本能,也与共同目标或利他精神没有关系,而是源于本能与理性之间的传统,学习和模仿的一种调节个人决策的、为个人追求自己目标规定自由空间的一般性规则。 二,哈耶克对自由的阐述 1、“自由”什么。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给了自由充分的定义,”在这样的状态下,社会中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强制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然

湖北历史地理

湖北地跨长江,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段和第三级阶段的过渡地带,形成这样一个地域空间的历史并不很长,大约从北宋以后逐步完成,北宋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十五路,于荆湘间置荆湖南、北路,“东界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岭,北连襄汉”,始有湖北之称谓。湖北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被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略成盆地之势。大致以光化(老河口)经南漳到南昌一线为界分为鄂东、鄂西两大部分。 西部为鄂西山地,其中又以长江为界,分为由秦岭东段、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北山地,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南山原。鄂西北山地群峰耸产,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森林密布;鄂西南山原山高谷深,一般海拔虽然也在1500米左右,但是山顶平广,具有高原性山地特征,适合旱作农业的经营。 鄂省东部是以长江、汉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堤垸纵横,历史时期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富庶之地。江汉平原的东部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在与河南、安徽两省之间由大洪山和大别山组成鄂东北丘陵地区,在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有幕阜山构成的鄂东南丘陵。 湖北省水系以长江为骨干,受地形影响,武汉以上各支流从两侧汇注,构成向心状的长江水系。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脱离峡谷,水流减缓,在枝江至城陵矶之间形成荆江河曲,有如“九曲回肠”,历史上多次发生裁弯取直的变故,新旧河道变迁不定,也影响了这一段长江的津渡。汉水从陕南流入本省,自宜城进入江汉平原,水势同样减缓形成曲流,故有“曲莫如汉”之称。湖北是全国湖泊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且集中在江汉平原,总数超过1000个。这些湖泊也有过历史变迁,最著名者为“云梦泽” 春秋时期的文献《国语》、《左传》分别记载楚国有楚王狩猎之区:云梦,狩猎区内的湖沼泽薮为云梦泽。1000多年来,古人常常错将云梦指为云梦泽,并与洞庭湖混为一谈。经历史地理学者研究证实:云梦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的多种地貌形态的综合体,面积广阔几乎覆盖整个江汉平原。而云梦泽仅指云梦狩猎区内的部分湖沼泽薮景观,面积并没有大得能超过长江。公元4世纪以来,由于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云梦泽逐渐消亡成陆,而留下以洪湖为首的众多小湖群。早期长江荆江河段曾经以分流的形式穿过古云梦泽地区,随着北面淤高,云梦泽消失,江水向南汇流,终于发育成典型的曲流河床。所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形态的形成,与云梦泽的历史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自然地理的历史变迁也影响了江陵荆州地区长江津渡的盛衰。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国地理丛书《中国综合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书《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卷本,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卷,中国地图出版社 华林甫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朱玲玲、杜瑜编《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先秦时期,中原人总结选址筑城的原则是:“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江南早期城邑基本上也都是遵循这一原则,在丘陵山冈上筑城,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征服自然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专题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 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 (2)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3)显示出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 (4)“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5)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2)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 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4)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 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2)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3)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而且他们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 (2)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3)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 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 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二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为主流,其实质是追求民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属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专业知识必修课程,课程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哲学理论和思想演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ories and thoughts of the West since the 1970s. It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estern societ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society and political life.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引导二年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通过了解当代西方主要的政治思想争论,掌握其核心的争议焦点,熟悉其对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最重要价值的诠释,从而准确的认识西方价值的本质。课程内容包括六部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群主义、公民资格理论、文化多元主义。部分与部分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批判,共同构成了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核心讨论议题。 - 1 -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知识课程,是对一些基础课程的深入,学生应初步具备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学家对功利、自由、平等、正义、权利、社群、共同善、公民美德、公民资格等价值的认识,熟知每一种价值的核心内涵及内涵的演变与差异性,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 2.明确不同理论与价值的相互继承与批判关系,认识各理论及主要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形成对未来政治与社会生活核心价值的构思。 3.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的阶级本质与局限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及额外的参考文献,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课后需小组合作选择任意理论进行资料的收集与研讨,为课上的小组汇报做准备。 四、教学进度 - 1 -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 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政治权利按血缘关系分配 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 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 2、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 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 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 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 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3、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唯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 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的外衣 C.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5、《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 6、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 舆服导从作 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一致 D.原有规则收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7、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三峡与三峡旅游认知

三峡与三峡旅游认知 三峡汇集了中国的古文化,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才子佳人人才辈出,文官武将众多,例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等著名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更是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除此之外,这里也留下了三国文化,其中“刘备托孤”更是其中的代表。丰富多样、品位和品质高的旅游资源, 为三峡旅游区发展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科学考察与探险旅游、传统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欣赏与民族风情体验旅游及其它特种旅游等,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三峡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基础的优势之一。 三峡旅游一直是重庆的代表,也是重庆的名片,三峡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景观吸引无数的国内外旅游者,加上其自身的地域优势,三峡旅游向游客们展示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长江三峡突出的是它丰富的文化蕴涵和展现的地方特色文化,三峡在三峡风光中融合了无数历史文化古迹,有文化做底蕴,三峡的吸引力才得以持久。当然通过课程学习我对三峡的文化以及旅游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1.从文化方面来说 三峡地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地理文化丰富多彩,风貌独特,而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在旅游规划中,地域文化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素材,旅游地旅游主题的定位、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商品的策划和旅游市场的营销等都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三峡作为国内旅游热线之一的三峡旅游区,不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旅游胜地,而且也是一个文化艺术长廊,它由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组成。三峡地区有不少旅游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味,其中不少堪称世界之最与中国之最,举世罕见,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吸引力例如:山水文化、名人文

中国近现代思潮研究论文

中国近现代思潮研究期末考察论文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 院系:社会学院 专业:历史学(师范) 班级:09(1)班 学生姓名:姜海燕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 【摘要】:梁漱溟所提倡的孔学、儒学是用西方哲学改造过了的新孔学、新懦学。他充分肯定西方科学、民主的价值,主张对西方文化要“全盘承受”,不过“对其态度要改一改”,认为中国今天要走的路应是“以中国的态度走西方的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反省和“五四”反传统主义的启蒙文化思潮的检讨,复活了儒家生命精神与形上智慧,以现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承当重建了儒家思想体系。现代新儒学既内蕴着他们自己的文化——社会理想,又对现当代中国人探寻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生活有着一定影响。 【关键词】: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社会主义儒学西方文化 【正文】: 现代新儒学,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名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明末清初就开启了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化的历史闸门。但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及其所实施的野蛮的种族歧视和文化统治,使得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进程未能以自发式形态一线顺畅展开。 而近代西方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一经产生就有着规范其他地区、国家或民族发展路向的特性。它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成就、廉价的商品、雄厚的经济实力、血与火的掠夺,将自己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等强制性推向全世界,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业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的入侵及与之相伴随的近代西方文明的无情冲击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仅破坏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还扰乱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发展路向的理性选择,使得本已迭经坎坷的中国近(现)代化进程更加步履艰难。 1840年以后,虽然儒家文化的危机一步步加深,但是作为儒家文化的捍卫者,有一部分儒者,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和努力,他们试图在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政制,来挽救国家危亡。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伴随着西方民主政体的在中国的确立和运转,两种价值观的内在冲突越来越显现。 “五四”启蒙先贤中虽曾有人试图阐发中国文化传统之精义,探寻中西文化融汇的途径,但随着反传统呼声日烈,这种探寻在他们那里渐近销声匿迹,而几欲连根拔除式的反传统呼声则成为主潮。这种对于传统摧毁性的批判、反对、否定,并不是依据于学理,而另有其现实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尊孔复古逆流,特别是针对北洋军阀统治集团利用这股逆流对新思潮横加镇压而发出的逆反性抗议。 形势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秩序再也不可能在儒家伦理的基础上重新统一,儒家伦理的衰落似乎不可避免,这一情况开始让一部分儒者陷于绝望。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就是其中之一,梁济最后选择了以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传统的儒家学说已不能解释自身在新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在新的时代为儒者们树立自信。梁漱溟是梁济的第二个儿子,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继承者。如果要坚守儒家伦理的信仰,梁漱溟必须为儒家伦理寻找新的论证。所幸的是,梁漱溟所处的时代不仅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2017历史(人教版)特训: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

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固基题组] 1.[2016·温州月考]“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尹达这段话意在强调( ) A.古史传说似是而非不足为信 B.古史传说有助于历史研究 C.考古学已完全证明古史传说 D.应该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 答案 D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说古史传说不能一概抹杀,它有真正的史实素地,也就是说要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故选D。 2.[2016·惠州二调]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 ) A.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C.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 D.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所列之姓都是西周时封国之名。故可追溯到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3.[2016·江苏淮安月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答案 B

解析由“县下惟宗族”可知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法制。故B为正确答案。 4.[2016·衡阳月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 D 解析由“任天者定,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可见,此制不容易产生对权力争夺的斗争,这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故选D。 [提能题组] 5.[2016·山西诊断]“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 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分封的诸侯与周王在等级上并列的现象,说明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的史实,故选C项。 6.[2016·惠州调研]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答案 B 解析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没有体现出挟持天子以号令诸侯,故A项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