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任何信息都可以采用基本的二进制单位比特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

2.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即: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支撑技术层次和基础技术层次;

3._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是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代教育逐渐呈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等明显的特征;

5.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形式包括_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测验等;

6.一个基本的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构成;

7.信息技术泛指各种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8.在信息技术的构成体系中,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9.无线电技术出现于19世纪末期;

10.网卡又称网络适配器_或网络接口卡,是将不同计算机进行互联的基本设备;

11.所有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成分,即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协同式专家系统又称_协同式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若干领域的多个专家系统共同解决当前的问题;

13.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是按照取指令、分析指令和_执行指令三个阶段进行的;

14.常用的有线通信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_光纤_三大类;

15.IP电话是指在IP网上基于TCP/IP 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新型电话业务,通常称之为数字电话;

16.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数字化等基本特征;

17.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综合立体图形、自然交互以营造与客观世界高度类似的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

18.Microsoft Office的联机协作功能允许用户发送文档、分析数据和联机协作。

19.信息不会因传播或使用减少或消息,这就构成了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即信息的共享性,它使人类共同享有和使用信息成为可能;

20.人类的信息器官主要包括感觉器官、传导神经、思维器官_和效应器官四部分;

21.电视技术出现于20世纪_40年代;

二判断题

1.所有信息都可以从一种信息形态转换为其他信息形态。(对)

2.信息技术产生于19世纪中叶。( 错)

3.计算机系统由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三部分构成。(错)

4.利用蓝牙技术可以在固定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对)

5.台式计算机只能通过双绞线接入INTERNET。( ( )

6.QuickTimeVR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 对)

7.信息只能转换和传递,但不可以再生。( 错)

8.计算机主要被用于教学领域,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育是同义语。(错)

9.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对) )

11.目前的数字图书馆只能提供文本和图形、图片信息,不能提供多媒体内容。错

1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0Mbps。( (错)

12.虚拟现实技术一般多用于电子游戏的设计与制作,在其他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错)

13.蓝牙以无线LAN的标准为基础设计而成。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使相距100米错以内的设备进行互联。

( 错)

14.千兆以太网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普通以太网的100倍。(错)

15.在多媒体制作中,图形与图像的生成方式和图像属性是完全相同的。( 错)

16.自由组卷是基于题库系统实现的试题管理的基本功能。( 对)

17.专家系统的设计使ICAI教学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地个性化学习支持。(对)

18.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以自主探索为主。( 错)

19.在人类信息器官中,用以执行大脑所发出的指令的器官被称为效应器官。( 对)

20.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错)

21.按照传输介质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错)

22.网络教学主要适用于面向成年人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错)

23.网络教学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错)

24.利用计算机可以对学生学习的基本信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 对)三选择题

1.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A

A.古代社会

B.近代社会

C. 现代社会

D. 当代社会

2.计算机I/O设备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的: C;

A.控制设备

B.存储设备

C.输入/输出设备

D.运算/寄存设备

3.和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在信息传输中的最大优势是: B

A.信息量大

B.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

C.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D.便于管理

4.ISDN是一种: C

A.数字数据网

B. 同轴电缆电视网

C.综合业务数据网

D. 无线局域网。

5.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于上一世纪的:A;

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C. 90年代

6.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征的是: D A.集成性 B.交互性 C.数字化 D.开放性7.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出现于19世纪的:B

A.30年代 B. 40年代 C. 50年代 D. 60年代8.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D A. 虚拟化 B. 全球化 C. 自动化 D. 个性化9.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构成要素的是: D A. 文本 B. 图形.图像 C. 动画 D. 幻灯片10.基于实时交互双向通信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属于: C

A. 第一代远程教育

B. 第二代远程教育

C. 第三代远程教育

D. 第四代远程教育

11.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C

A.设备性能上 B. 传输速率上C.分布范围上 D. 互联方式上12.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最大教育潜能是:D

A.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B.共享教学资源

C.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D.实现计算机环境下的协作学习13.FTP的基本内涵是:C

A.简单邮件协议 B. 网络信息传输协议C.文件传输协议 D. 超文本传输协议14.和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相比,VOD的最大优势是: C

A.信息量大

B.发布范围较广

C.用户对信息具有选择权 C.适合播放不同类型的信息

15.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还不能为用户提供下列哪种类型的信息:D

A.视觉信息 B. 听觉信息 C. 触觉信息D. 味觉信息

16.第二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信息传播媒体是:B

A.邮件.信函B.广播电视系统C.卫星宽频网络 D. 英特网。

17.下列不属于协作学习的行为是:D A.竞争 B. 合作 C. 角色扮演 D. 强调自我

18.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的是:D

A.机械技术B.微电子技术C.生物技术D.纳米技术19.HTTP的基本内涵是:C

A.简单邮件协议 B. 网络信息传输协议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 文件传输协议

20.下列网络常用工具中哪种工具不提供同步交互功能: B

A. 聊天室 C. 视频会议系统电话

21.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C

A.信息组织方式 B. 信息获得方式C. 信息呈现方式 D. 信息控制方式22.在网络环境下,哪种角色将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角色A

A.信息源B.学习指导C.学习监控D.学习组织23.智能代理(Agent)技术引入网络课程开发对课程学习的最大影响是:C

A.可以降低学生的参与程度 B. 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C.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D. 可以有效监控学生学习的具体构成

24.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势的是:A

A.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B.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可以构建丰富的刺激环境D.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名词解释

1.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事物运动形式和状态的表征。信息具有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等基本特征。

2.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即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进一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各种要求。教育的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教育的全面信息化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3.计算机辅助测验:计算机辅助测验即用计算机编制和实施的独立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客观化测验。计算机辅助测验包括测验试题的生成、测试以及阅卷、评分等基本环节。计算机辅助测验是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

领域之一。

4.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种数字式的离散信号,其波形为矩形波。和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质量高、便于加密以及可实现计算机化管理等优点。现代通信技术所传输与处理的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

5.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基于总线的广播式网络,基于技术组网。在这一网络中,所有站点共享同一通信信道,计算机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发送信息,每次发送都必须在限定时限内完成,如果发生冲突可以随后再次发送。以太网的信息传输速率是10M/秒。

6.协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每一个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通过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协作学习是网络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

7.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通信的基本方式之一,指在不通过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形的通信介质,而是通过把数字信号转换成电磁波或广播后直接通过自由空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常见的无线通信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8.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育是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所谓计算机辅助教育即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体辅助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操练与练习、个别辅导、模拟、教学游戏、问题求解等等。

9.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和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文件资料互传,以实现常规会议的各种功能的软硬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组织远程双向教学。

10.校园网:校园网是基于学校信息化目标建设而成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宽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校园网的典型应用包括网络信息发布、信息检索、电子办公系统、网络教学、数字图书馆等,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管理与社会服务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推理机:推理机是专家系统中用以实现基于知识进行推理的关键部件,推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推理和控制。推理机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推理,根据设定的条件导出相应的结论,在推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一定的控制策略选择知识库中相应的知识进行问题的求解。

1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临境技术,人可以借助立体眼镜、传感手套等工具,用自然方式向计算机中输送各种信息,并获得三维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接近真实世界的感觉。虚拟显示系统主要有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构成。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①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可以从不同层次理解信息的内涵;②信息不能等同于消息、信号和知识;③信息具有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可利用等基本特征。

2.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将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代教育受到全方位的挑战;②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将使现代教育朝着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的方向发展;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现代教育全面走向信息化。

3.简要说明VOD的工作原理

视频点播又称交互式多媒体点播,即计算机通过宽带与多媒体服务器相连,远程访问服务器上所存放的视频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其在教育、视频会议、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视频点播是随着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交互式视频服务技术。

视频点播系统由视频服务器和视频点播软件两部分构成,视频服务器用于存储和按照用户的点播指令发送视频信息,用户通过专用的视频点播系统远程选择视频服务器上所存储的各类视频资源,并在本地计算机上播放,

从而实现按照需要对特定视频信息的选择性访问。

4.简述信息技术教育的“三T”模式

①信息技术教育的“三T”模式是由美国着名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②“三T”模式主要描述了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的三种不同的用途,在他看来,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是计算机作为辅导者(Tutor),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二是计算机作为被辅导者(Tutee),学生通过编程使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此实现并检验学生的思想,并且,对编程的了解将有助于学生明了计算机是如何被控制的,如何“教”计算机完成任务, 藉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计算机作为工具(Tools),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软件如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等,进行学习。3T模式在国外对信息技术教育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简要说明视频会议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

①视频会议系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各种多媒体设备将文档、声音、影像等互传,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实时互动的会议功能的软硬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通道以及多点控制单元组成,终端设备将各类信息分别处理后组合成一路复合的数字信息,在将其转变为与用户网络接口兼容的信号格式进行网络传输,从而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双向交流。

②除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举办远程会议外,利用该系统还可以组织远程实时教学,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或开展其它相关教学活动。

6.什么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①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利用立体图形、自然交互等技术营造与客观世界类似的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计算机屏幕被当成用户观察虚拟情景的窗口,各种外设如鼠标、追踪球、力矩球等可用于操作虚拟情景中的各种对象;②该系统的基本包括:生动的图形图像场景、自然人工交互、通用的图形软件平台等。

7.简要说明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①多媒体计算机是能运行多媒体应用软件功能、能够开发多媒体软件产品的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与普通计算机基本相同,都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②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其所使用的具有媒体功效的外设及多媒体应用软件上。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计算机传统硬件设备光盘存储器(CD-ROM)、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等选择性组合而成,软件系统是由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素材编辑与处理处理工具软件、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等构成。

8.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指信息技术与课程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合,强调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广泛使用信息技术;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不同的模式和层次。

9.简要说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

①远程教学模式是在网络条件下开展教学工作的流程、方法和活动的总称;②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按照教学中信息传输的时限可以将教学模式分为实时/同步教学和非实时/异步教学两大类;按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等。

10.简要说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①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主要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各种外设构成;软件既包括系统软件,也包括各种应用软件;②从工作原理来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执行指令的过程。指令是指定计算机执行特定操作的命令,计算机所用的指令系统是机器语言,计算机每执行

一条指令都可以分为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操作使计算机完成了机器语言所设定的各种功能;

11.简述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多媒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②直观性原则:充分运用媒体教学的特性,为学生提供具体、直观、生动的教学信息,优化学生的学习进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③巩固性原则:通过鲜明、生动的媒体显示手段,促进学生的记忆与理解;④实用性原则:从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学媒体的应用是优化教学的手段,不是目的。

12.简要说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①远程教育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函授教育的出现标志着远程教育的诞生;②从远程教学的实现方式来看,远程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信函传递为主的第一代远程教育;以广播电视通信为主的第二代远程教育何以双向交互通信技术为主的第三代远程教育;③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现阶段所进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属于第三代远程教育,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互;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远程共享,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六论述题

1.试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与方法

①信息素养是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观念、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体;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应用信息等信息活动上。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社会对人们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②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包括接收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开展教学工作;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项目研究工作等。

2.试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在某种教学理论和实践指导下,根据一定教学目标要求设计与开发的用以组织不同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程序。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演示型教学课件、模拟型教学课件、资源型教学课件、助学型教学课件等多种不同形式。

②教学课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以及课件结构设计、课件功能设计等。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主要原则有科学性原则、交互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易用性原则等。

3.浅谈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及其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①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指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基于各种网络交互工具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教学交互是网络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②师生交互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师生交互是网络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交互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必要的反馈信息,并再次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通过师生交互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师生交互可以缩短教学与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增强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4.试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①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A.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问题

B.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问题

C.学校现有软硬件教学环境问题

D.现阶段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问题

②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包括:

A.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B.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

C.加大投入,促进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D.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根据信息的教学目标体系,不断改进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全国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操作题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6.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标题"网络通信协议"设置为三号黑体、红色、加粗、居中。 ( (3)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列,列标题为"平均成绩"。 (4)设置表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为"靠上居中",字体为五号、红色、隶书。 。 2 ( ( ( ( " "入 3、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9.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文中所有错词"款待"替换为"宽带"。 (2)将标题段文字设置为小三号、楷体_GB2312、红色、加粗,并添加黄色阴影边框(应用范围为文字)。 (3)将正文段落左右各缩进1厘米,首行缩进0.8厘米,行距为1.5倍行距。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档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评析: 操作提示: ①选定全文,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款待","替换为"框中

输入"宽带",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②选定标题,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字体"设置为小三号、楷体_GB2312、红色、加粗。 ③单击"格式"菜单中"边框和底纹",在对话框中添加黄色阴影边框,设置应用范围为文字。 ④选择正文段落,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设置左右各缩进1厘米、首行缩进0.8厘米、行距为1.5倍行距。 ⑤保存文件。 4、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10.doc,完成以下操作: (1)设置页面纸张A4,左右页边距1.9厘米,上下页边距3厘米。 (2)设置标题字体为黑体、小二号、蓝色,带单下划线,标题居中。 (3)在第一自然段第一行中间文字处插入任意一剪贴画图片,调整大小适宜,设置环绕方式为四周型环绕。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档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评析: 操作提示: ①单击"文件"→"页面设置"菜单命令,在"页面设置"对话框"页边距和纸型"选项卡中分别设置左右页边距1.9厘米,上下页边界距3厘米和纸型为A4。 ②选定标题,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字体设置为黑体、小二号、蓝色、带单下划线,单击"格式"工具栏中"居中"按钮。 ③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片"中的"剪贴画"命令,打开"剪贴画"任务窗格,选择一幅剪贴画插入第一自然段第一行中间,调整大小适宜。 ④双击插入的剪贴画,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选定"版式"选项卡,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单击"确定"按钮。 ⑤保存文件。 5、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12.doc,完成以下操作: (1)将文档所提供的5行文字转换为一个5行5列的表格,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为靠下居中。(2)将整个表格居中对齐。 (3)在表格最后插入一行,合并该行中的单元格,在新行中输入"午休",并居中。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档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评析: 操作提示: ①选中全部文档,单击"表格"→"转换"→"文字转换为表格",转换为5行5列。选中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为靠下居中。 ②选中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居中"对齐按钮。 ③选中最后一行,选择"表格"→插入→"行(在下方)"菜单命令,选中新插入的行,选择"表格"→"合并单元格"菜单命令,输入"午休"并居中。 ④保存文件。 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Word13.doc,完成以下操作: (1)使用"格式"工具栏将标题文字居中排列。 (2)将正文第一行文字加波浪线,第二行文字加阴影边框(应用范围为文字),第三行文字加着重号。 (3)在全文最后另起一段,插入一个4行5列的表格,列宽2厘米,行高0.65厘米。设置表格外边框为红色实线1.5磅,表格底纹为蓝色。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档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国开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形成性考核册2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形成性考核册2答案 作业2 一、Word选择题 1、在Word2010中编辑文本时,编辑区显示的“网格线”在打印时(A)出现在纸上。A 不会B全部C 一部分D大部分 2、W ord2010处理的文档内容输出时与页面显示模式显示的(B)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 一部分相同D大部分相同 3、Word2003的文档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中,其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C)。 A TXT B EXE C docx D SYS 4、Word2010文档转换成纯文本文件时,一般使用(D)命令项。 A新建B保存C全部保存D另存为 5、在Word2010中,要复制选定的文档内容,可按住( A )键,再用鼠标拖拽至指定位置。 A、Ctrl B Shift C Alt D Ins 6、在Word2010中,在选定文档内容之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是将选定的内容复制到(C)。 A指定位置B另一个文档中C剪贴板D磁盘 7、Word2010给选定的段落、表单元格、图文框添加的背景称为(B) A图文框B底纹C表格D边框 &在Word2010表格中,表格内容的输入和编辑与文档的编辑(A) A完全一致B完全不一致C部分一致D大部分一致 9、在Word2010中,如果要在文档中加入一幅图片,可单击(C)选项卡-插图功能区中的图片按钮。 A编辑B视图C插入D工具

10、在Word2010中,如果要在文档中插入符号,可单击插入选项卡-(D)功能区中的符号按钮。 A表格B插图C页眉和页脚D符号 二、Word填空题 1、W ord2010的显著特点是所得即所见。 2、W ord2010在页面视图方式时,窗口中带有网格线的区域称为文档编辑区 3、在Word2010中,滚动条的作用是控制文档内容在页面中的位置。 4、W ord2010中,如果要对文档内容(包括图形)进行编辑,都要先选中操作对象。 5、W ord2010中,给选定的段落、表单元格、图文框及图形四周添加的线条称为边框。 6、在Word2010表格中,多个单元格可以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7、如果要设置Word文档的版面规格,须单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的页面设置。 &在Word2010中,按Ctrl+V组合键与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宀剪贴板功能区中的粘贴按钮功能相同。 9、S martArt图形是信息和观点的视觉表示形式。 10、Word2010具有将用户需要的页面内容转化为图片的插入对象功能。 三、Word上机操作题(形成性考核册不用写)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

————————————————————————————————作者:————————————————————————————————日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补考 说明:本次考试试卷共分基础知识、A系列和B系列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为公共部分,所有考生必做。A系列和B系列由考生选做其中之一,如两部分全做,全选或未选择的按A系列计分。 选择:A系列()B系列();在选做项的括弧内打√ 基础知识部分 一、简答题(10分) 1.DOS中基本的目录操作命令有哪些? 2.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二、选择题(10分) 1.微机的核心部件是___D___。 A.内存储器B.总线 C.硬盘D.微处理器 2.在微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__B____。 A.BCD码B.ASCII码 C.汉字编码D.补码 3.二进制数11101010变成十进制数是___D___。 A.31.25 B.29.75 C.29.5 D.29.25 4.利用专用通信线路将多个城市网络互连在一起的网络称为_A_____。 A.广域网B.局域网 C.城域网D.专用网 5.Windows 3.2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群组、附件组和___B___组。 A.工具B.游戏 C.启动D.应用程序 三、填空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_是计算机必须配备的系统软件。2.DISKCOPY具有格式化磁盘和拷贝功能,但只能用于容量相同的______软盘______。 3.电子函件也叫电子__邮件______。 4.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___多____个应用程序。 5.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单击最小化按钮可以将窗口缩成_______。

国开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选择一项: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机械 D. 微处理器 D ()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 选择一项: A. 第一台 B. 第四台 C. 第二台 D. 第三台 A ()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选择一项: A. 第四台 B. 第三台 C. 第一台 D. 第二台 C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选择一项: A. 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 B. 计算机与外设 C. 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D

()是一种系统软件。 选择一项: A. 数据库 B. 编译程序 C. 操作系统 D. 工资管理系统 C 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选择一项: A. 工具软件 B. 系统软件 C. 字表处理软件 D. 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选择一项: A. 把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B. 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C. 便于进行文件夹管理 D.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 B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选择一项: A. 计算机软件 B. 计算机硬件 C. 计算机程序 D. 计算机系统 B

微型计算机中()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选择一项: A. 总线 B. 控制器 C. 存储器 D. 运算器 D 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 选择一项: A. 鼠标器 B. 显示器 C. 扫描仪 D. 键盘 B 微机的核心部件是()。 选择一项: A. 内存储器 B. 硬盘 C. 微处理器 D. 总线 C ()是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统称。选择一项: A. ALU B. 主机 C. MPU D. CPU D

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2020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大纲 一、单选题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 A.大规模集成电路B.集成电路 C.晶体管D.电子管 2. 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等五类的分类标准是______。 A.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B.计算机使用范围 C.机器的规模和处理能力D.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 3. 下列描述不属于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的是。 A.通用性强B.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C.晶体管D.无逻辑判断能力 4.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计算机的这种应用属于______。 A.辅助教学领域B.自动控制领域 C.数字计算领域D.辅助设计领域 5. 所谓的信息是指____。 A.基本素材B.非数值数据 C.数值数据D.处理后的数据 6. 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______。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 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__。 A.莫尔B.比尔·盖茨 C.冯·诺依曼D.科得(E. F. Codd) 8. 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成,每个小单元存放______。 A.8位二进制数B.1位二进制数 C.1位十六进制数D.2位八进制数 9. 下列4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PowerPoint B.Word

C.UNIX D.Excel 10.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存储和控制。有时还会用到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28”不可能是八进制数B.“22”不可能是二进制数 C.“AB”不可能是十进制数D.“CD”不可能是十六进制数 11. 对正在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某种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转换规则称为______。 A.编码B.数制转换C.校验码D.汉字编码 12. 关于内存与硬盘的区别,错误的说法是______。 A.内存与硬盘都是存储设备 B.内存的容量小,硬盘的容量相对大 C.内存的存取速度快,硬盘的速度相对慢 D.断电后,内存和硬盘中的信息均仍然保留着 13. 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就构成了______。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服务器D.微型计算机系统 14. 不同的显示器的控制电路称为显示卡。它的一个重要指标是______。 A.RAM容量B.ROM容量 C.LCD容量D.CRT容量 15.“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______。 A.微机型号B.内存容量 C.运算速度D.计算机的字长 16. 下面是关于Windows 7文件名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文件名中允许使用汉字 B:文件名中允许使用多个圆点分隔符 C: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 D: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竖线("|") 17. 在Windows 7中,用鼠标双击窗口的标题栏左端的控制菜单按钮,则______。 A:最大化窗口B:最小化窗口 C:关闭窗口D:改变窗口的大小 18. 在Windows 7操作过程中,能将当前活动窗口的截图复制到剪贴板中,应同时按下的组合键是______。 A:Esc + Print Screen B:Shift + Print Screen

国内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应用研究现状

国内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应用研究现状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对象主要为学生,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知识,来进行对所学内容的补充,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通过有线的渠道进行对知识的汲取,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课本上有线的知识来获取的,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这一现象的不足,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广泛的了解世界和更加深层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积极的进行探索。对于学习能够产生极大的兴趣和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巨大乐趣,能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教学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为了尽快赶上其他国家的脚步,也开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结合的研究和试验,并为此制订了许多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相关政策,教育部在1999年提出,计算机课程开始进入全国中小学的课程中,并计划从2001年之后的五到十年时间里,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中达到基本普及的程度。 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不如城市教育发展的快,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农村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改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质在不断的冲击着农村的教育观念。其中信息教育化的推进,改变力农村的教学现状,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升级和改变。从而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从这时开始,信息化教育在全国的城市和农村学校中开始进行全面的推广。 教育部对于农村教学的改进也制定了自己的方针政策,在政策中规定中小学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技能和知识方面都有了规定和标准,这为我国发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本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其具体内容是以计算

《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作业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任何信息都可以采用基本的二进制单位__比特____ 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 2.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即: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__支撑技术____层次和基础技术层次; 3.__文字_____和印刷术的出现是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代教育逐渐呈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___个性化____、学习自主化等明显的特征; 5.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形式包括___计算机辅助教学_____、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测验等; 6.一个基本的通信系统主要由__信源_____、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构成; 7.信息技术泛指各种能够扩展人类___信息____器官功能的技术; 8.在信息技术的构成体系中,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__通信_____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9.无线电技术出现于___19____世纪末期; 10.网卡又称_网络适配器______或网络接口卡,是将不同计算机进行互联的基本设备; 11.所有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成分,即___虚拟世界___、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协同式专家系统又称__协同式专家系统_____,该系统可以若干领域的多个专家系统共同解决当前的问题; 13.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是按照取指令、分析指令和__执行指令_____三个阶段进行的; 14.常用的有线通信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___光纤____三大类; 15.IP电话是指在IP网上基于__ TCP/IP _____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新型电话业务,通常称之为数字电话; 16.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___数字化____等基本特征; 17.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在____计算机___上实现的综合立体图形、自然交互以营造与客观世界高度类似的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 18.Microsoft Office的联机协作功能允许用户___发送____文档、分析数据和联机协作。 19.信息不会因传播或使用减少或消息,这就构成了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即信息的___共享性_____,它使人类共同享有和使用信息成为可能; 20.人类的信息器官主要包括感觉器官、传导神经、___思维器官_____和效应器官四部分; 21.电视技术出现于20世纪___40____年代; 二判断题 1.所有信息都可以从一种信息形态转换为其他信息形态。(√) 2.信息技术产生于19世纪中叶。(×) 3.计算机系统由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三部分构成。(×) 4.利用蓝牙技术可以在固定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5.台式计算机只能通过双绞线接入INTERNET。(×) 6.QuickTimeVR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 7.信息只能转换和传递,但不可以再生。(×) 8.计算机主要被用于教学领域,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育是同义语。(×) 9.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1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0Mbps。(×)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 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2.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A. 体系的形式 B. 约束的形式 C. 荷载 D. 无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 3. 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 4. 最大静摩擦力(乙A.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B.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D.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5.

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9. ? A.任意移动 rfi B. 任意转动 一 一 C. 任意移动和转动 4 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6. 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独立的平衡方程。 n A. 4 B. 3 C. 2 n D. 1 8. 一般情况下,平面内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主矩( ) A. 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B. 主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C.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D.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7. 平面一般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求知量。

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一般有( )个。 D. 10. 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为( 方向和作用线 二、判断题(共 20道试题,共 60分。) 1. 光滑接触面对它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必定沿着接触面的公切线垂直作用在物体上。 ( ) a 错误 A. a B. 正确 2. 力与运动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 r A. 错误 正确 B. 3.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 A. B. r : C.三 A. 方向和作用点 B. 方位和作用点 C. 指向和作用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复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情况说明 1. 考试方式: 采用无纸化考试, 经过网络进行, 随机抽题, 机器自动评分 2. 时间限制: 90分钟 3. 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 修订版) 试题结构与题型 1.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类 选择题约占40%( 涉及所有章, 重点1,6,8,9章) 操作题约占60%。( 涉及第2,3,4,5,7章, 重点依次为3,4,2,5,7) 2. 试题内容比例: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约占30%、 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和电子演示文稿约占35%,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应用约占25%, 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基本应用约占10%。

3. 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考前经过考试模拟练习系统熟悉考试环境 2. 选择题: (1) 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 (2) 采用排除法. (3) 有的题能够在本机上试一下. 3. 操作题: (1) 注意相关文档的保存位置. (2) 一定按要求做, 不要画蛇添足. (3) 注意结果文档的保存位置和文档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 修订版]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旨在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针对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 全面提高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 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的水平。 考试对象 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 自 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 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所有专业的高中起点与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及答案(2013年修订版)(20200920025847)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试题结构与题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约占40%操作题约占60% 试题内容比例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约占30%文字编辑、电 子表格和电子演示文稿约占35%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 ternet应用约占25% 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基本应用约占10% 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机考。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样卷 、单选题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__________ 。 A .大规模集成电路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 ?电子管 2. 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等五类的分类标准是 A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 B ?计算机使用范围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C.机器的规模和处理能力 D ?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 3. 下列描述不属于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的是 A.通用性强 C.晶体管 4.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 。 B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D .无逻辑判断能力 ?过程。计算机的这种应用属于 A.辅助教学领域 B .自动控制领域 C.数字计算领域 D .辅助设计领域 5.所谓的信息是指。 A.基本素材 B .非数值数据 C.数值数据 D .处理后的数据 6.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 A .莫尔 B .比尔?盖茨 C.冯?诺依曼 D .科得(E. F. Codd) 8?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成,每个小单元存放______________ 。 A . 8位二进制数B. 1位二进制数 C. 1位十六进制数 D. 2位八进制数 9. 下列4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 。 A . PowerPoint B . Word C. UNIX D . Excel 10.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存储和控制。有时还会用到十进制、八进制 和十六进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 。 A. “ 28 ”不可能是八进制数 B .“ 22”不可能是二进制数 C .“ AB ”不可能是十进制数 D .“ CD ”不可能是十六进制数 11. 对正在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某种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转换规则称为 A .编码 B .数制转换 C .校验码 D .汉字编码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内存与硬盘的区别,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创新

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创新 在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后作了学术报告。围绕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工程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促进我国广大科技人员迅速把握当前世界的工程科技现状及水平,推动我国工程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选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的报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创新》,同时,我们还摘登了三位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报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威廉?沃尔夫的报告《21世纪国际工程面临的挑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亚历克?布鲁斯的报告《培养未来技术专家的大学课程》和日本北里大学教授大村智的报告《来自微观世界的神奇礼物———阿维菌素》。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产业大而不强,需尽快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我国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本报告分别就先进集成电路芯片与光电子器件、高性能计算机与软件、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数字电视与音视频编码,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等六方面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创新。 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几十年来其发展一直遵循摩尔定律,即集成度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30年时间内尺寸减小1000倍,性能提高1万倍。由于C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技术极限被不断突破,在可预见的十多年内,摩尔定律仍将持续起作用。我国经济长时间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集成电路(IC)市场,但目前国内市场自给率不到25%%,尤其是在代表IC水平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方面,国内的技术差距就更大。近年来我国微电子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成功开发出863众志、龙芯等CPU。可喜的是以64位通用高性能CPU为代表,以龙芯(Goodson)为例,相同主频下Goodson-2的性能已经明显超过PII,Goodson-2E则相当于P4水平,但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年。目前,微电子技术进入纳米尺寸和System-on-Chip时代,CPU时钟进入GHz。中国具有较强整机系统设计能力,SOC时代的到来是我国IC产业跨越发展的机遇。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实现了优于现有其它结构性能的40Gb/sDFB+EA(带电吸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和SOA+EA(带电吸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可调谐长波长探测器,包括Si 基和GaAs基垂直腔RCE(共振腔增强型)和WDM(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用的OMITMiC(一镜斜置三镜腔)探测器。在全固态激光器技术方面,我国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紫外六倍频全固态激光器和宽调谐全固态激光器。 计算机模型/仿真与理论研究和实验并列为分析复杂系统的三大支柱,高性能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技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大量采用商业现货供应(COTS)技术同时发展定制技术,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计算共存,从“高性能”走向“高效能”,从高性能计算(HPC)走向高性能服务(HPS)。目前代表国际水平的是2005年IBM研制的367万亿次/秒大规模并行机“蓝色基因”。我国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现了神威、银河、曙光、深腾等知名产品。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的排名中,2004年曙光4000A排名第10,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说在1971年软件为10万行代码,2001年为700万行,软件的高可信已成为新环境下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关键和着眼点。2002年全球软件产业为7000亿美元,中国仅占1.91%%,在中国市场的系统软件中,国外品牌占95.3%%。这一状况目前有所改变,中文处理软件保持国际领先,我们自行开发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实现了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国产Office办公软件产品取得进步,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移植不足。今后电子政务的推开和开放源代码将为我国软件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

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老羚羊怎样以自己的身躯搭建了生命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组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化, 而 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0 测试时间: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道试题,共40 分。)10 一、单项选择题(共 ) 1. 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A. 固定铰支座 B. 固定端支座 C. 可动铰支座 D. 光滑接触面 2.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体系的形式A. 约束的形式B. 荷载C. D. 无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3.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最大静摩擦力(4. A.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B.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D.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5.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A. B. 任意转动任意移动和转动 C. 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D. 6. )独立的平衡方程。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A. 3 B. 4 C. 5 D. 6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求知量。平面一般力系有(7. A. 4 B. 3 C. 2 D. 1 8. )一般情况下,平面内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主矩( A. 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B. 主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C.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D.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9. )个。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一般有( A. 一 B.

全国网络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试题库[2018最新更新版,适用2018]

基础知识部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____。 A、科学计算 B、自动控制 C、辅助设计 D、信息处理 参考答案:D 解析: 空 2、当前计算机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应用于______。 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辅助设计 D、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计算机已普及到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已经无所不在。但早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目的是用于快速计算,着重用于军事。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求的增加,计算机从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发展到从事数据处理、辅助设计和过程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 3、1946年所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解决的问题面向于______。 A、文化和教育 B、军事和科研 C、商业和服务 D、管理和网络 参考答案:B 解析: 空 4、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__。 A、数据处理 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D、信息传输 参考答案:C 解析: 空 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 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 ____。 A、科研 B、军事 C、商业 D、管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空 6、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 活动称为____。 A、数据处理 B、自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系统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D 解析: 空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多媒体所包 括的媒体类型的是______。 A、X光 B、图像 C、音频 D、视频 参考答案:A 解析: 空 8、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 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____。 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空 9、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 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 机应用中的____。 A、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C、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D、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参考答案:A 解析: 空 10、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空 11、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 文缩写是____。 A、CAI B、CAM C、CAD D、CAT 参考答案:C 解析: 空 12、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 度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 一是____。 A、人工智能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设计 参考答案:A 解析: 空 13、某型计算机峰值性能为数千亿 次/秒,主要用于大型科学与工程计 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它属于 _____。 A、巨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赛项星级裁判(评委)任职资质考核与管理办法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各赛项裁判长(主任评委)为邀请制;各赛项裁判(评委)为考核制。 一、考核目的 1、壮大活动裁判(评委)队伍、促进活动在地方的普及与开展。 2、加强对活动裁判(评委)的管理,实现活动评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考核对象 1、学校相关人员。 2、各地电教馆/中心(站)、信息中心、教研室、教科所(院)等教育机构相关人员。 3、教育科研单位(含企业)相关人员。 三、考核周期 每年考核1-2次,时间安排如下: 1、每年11月初或1月中旬于活动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1937479.html,)公布年度考核申报通知并 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赛项星级裁判(评委)任职资质考核申报表》。 2、每年11月20日或3月15日前截止申报。 3、每年11月25日或3月20日前申报资料评审结束。 4、每年12月初或4月初现场考核。 四、考核赛项 1、学生竞赛项目、教师竞赛项目、学校竞赛项目。 2、具体考核赛项与年度考核申报通知同时公布。 3、每人限申报考核一个赛项。 五、考核机构 学术评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专家委员会。 组织管理:全国组委会办公室。 六、考核流程 第一步:浏览活动官方网站年度考核申报通知、下载申报表。 第二步:将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提交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并同时提交至所属的地方组委会,

经地方组委会同意后全国组委会办公室方可进入评审环节。 第三步:活动专家委员会对申报资料进行初评,通过者参加现场考核。 第四步:全国组委会办公室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现场考核形式、日期、地点、具体安排并电话确认信息接收情况。 第五步:现场考核与分数统计。 第六步:活动专家委员会核定现场考核分数、评估推荐函公信力分数。 第七步:综合评分后于考核后的10个工作日内在NOC活动官方网站公布考核结果。 七、综合评分 综合评分=现场考核分数×80% + 推荐函公信力分数×20%。 八、资质等级 1、三星(★★★)——综合评分分值指标:91分~95分 2、四星(★★★★)——综合评分分值指标:96分~100分 九、资质证书 1、颁证机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委员会。 2、有效期限:三年。 十、资质荣誉 1、颁发任职资质证书(加盖活动主办单位及全国组委会公章)。 2、颁发四星荣誉徽章及荣誉牌。 3、活动指定刊物——教育部主管《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刊登考核结果。 4、录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赛项星级裁判(评委)数据库。 5、连续两次四星资质且累计两个年度优秀星级裁判(评委)获得者将升级为“全国中小 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并录入专家委员会数据库。以后将免于考核且有机会受邀担当活动赛项星级裁判(评委)任职资质现场考核主(助)考官。 十一、资质延续 1、方式一:有效期满年度可向全国组委会申请资质延续,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相关文件,经评审合格后可换发新证。 2、方式二:有效期满年度可重新申报现场考核,达标者换发新证。 十二、资质取消 1、主动申请取消资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