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急诊科的任务。

2.熟悉急诊科的主要工作制度。

3.掌握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

【教学重点】

1、急诊科的任务。

2、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

急诊科的主要工作制度。

【学时分配】 90分钟

1、课前提问5分钟

2、认定目标5分钟

3、达标教学70分钟

4、课后作业5分钟

5、课堂小结5分钟

【引入新课】

急诊科的任务和概念

【教师启发】

1、急诊科的作用是什么?

2、你去过急诊科就诊吗?

【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急诊科的设置与任务

一、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区,直接面向社会,接受的是急危重病人,其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方便病人就诊;(二)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一般情况下,5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急诊室,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设急

诊科。急诊科的面积应与全院总床位数及急诊就诊总人次成合理的比例。急诊科应设有预检分诊处、各科急诊诊断室、抢救室、治疗室、急诊输液室、急诊手术室、急诊观察室、急诊监护室(EICU)、综合检查室。

(一)预检分诊处

预检分诊处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应设在急诊科入口处,有足够的使用面积。预检员一般由有经验的护士担任,预检护士是急诊就诊环境与诊疗过程的主要管理者。具体负责分诊和挂号工作,做到迅速疏导病人进入抢救室或专科诊室。预检分诊处应配备以下设备:

1.各种检查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表、压舌板、常规化验用品等。

2.通讯设备如电话、对讲机、呼叫器等,以便联系医生和护士。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装置,持续显示抢救情况及各诊室工作状态。

3.各种资料记录如各科诊号票、急诊登记本、常规化验单等。目前许多医院的急诊记录实行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4.检查床和候诊椅为便于预诊护士给患者做初步护理检查和明确分诊,患者可在此测试体温和等候急诊化验结果。

(二)急诊诊断室

设立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口腔口、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分科急诊诊断室,并配置相应的器械,位置最好接近分诊处,急诊室的医师由专职和各科派值班医师轮流担任相结合,护士应设专职人员,外科附近设立清创室,骨科附近设石膏间。

(三)抢救室

抢救室是急诊抢救患者的场所,内部应配备抢救必需的仪器设备物品和药品。大型急诊科应设立各专科抢救间,如外科抢救间、洗胃抢救间、脑血管病抢救间等。由专职急救人员负责抢救工作。这种方式既便于抢救工作有条不紊,互不干扰,顺利进行,又可防止交叉感染。

基本要求如下:

1.足够的空间、照明及各种疾病抢救程序示意图。

2.急救设备中心供氧和负压吸引装置、洗胃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

呼吸机、起搏器、心电图机、微泵、输液泵、低温治疗机、急救车等。

3.急救器材各种导管(如三腔二囊管、气管插管、洗胃管、导尿管等)、简易呼吸器、开口器、喉镜、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开胸包、骨穿包、胸穿包、腹穿包等。

4.急救药品备有一定数量各种常用急救药品,如强心药、常用心肺复苏药品、呼吸中枢兴奋药、升压药、降压药、止痛药物等。

5.常用药液各种浓度常用液体、脱水剂、扩容液体、碱性药液等。

(四)治疗室

位于抢救室旁边,室内有配液操作台和无菌物品柜,操作台上放置治疗盘,内有2.5%碘酒溶液、70%乙醇溶液、棉签、镊子缸、开瓶器等,另外存放患者临时用药液和治疗输液单。无菌柜内存放注射器材、针头、输液器等。安装紫外线灯,每日消毒一次。

(五)急诊输液室

现代急诊输液室规格趋于正规病房化,设立正式输液床及床号,房顶安装轨道式输液架,也可设立隔离室和隔离床,供传染患者使用。执行常规消毒隔离制度,备有氧气和负压吸引装置及急救药物和物品。

(六)急诊手术室

急诊外科危重患者,经过抢救和初步处理后,生命体征仍不稳定且可能危及生命者,须在急诊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常规设立无菌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各一间,并配备更衣室、器械准备间、洗手间等。

(七)急诊观察室

原则上观察室按医院内正规病房设置及管理,由专职医护人员负责,观察对象为暂时不能确诊、病情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或经处置后需待床住院进一步治疗的病人。观察时限一般为3~5天,之后应根据病情离院、住院或转院。一般观察床位占全院总床位的5%。

(八)急诊监护室

急诊监护室是根据急诊科工作性质和特点而设立的,应选在急诊科较中心位置或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收治严重创伤、随时有生命危险或病情危重、不易搬动、需监护抢救的病人。由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床位数一般占总床位数的1%~2%,

常为圆形、长方形、U形布局,中央监护台能观察到所有病人,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可实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护,发现异常可及时抢救处理。

二、急诊科的任务

急诊科的主要职能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慢性病急变和急性创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及其引发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和抢救等工作。具体来说,它承担急诊、急救医疗护理工作、急诊救护人员培训、急诊医疗护理科研工作等任务。根据医院规模及性质不同,每个医院的任务有所侧重,但其首要任务是保证及时、迅速、准确地抢救急、危重症病人

第二节急诊科护理管理

急诊科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及时、迅速、准确地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核心是围绕提高急诊质量来加强管理。

一、急诊科护理工作任务

(一)急诊工作

急诊科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来院的急诊病人进行迅速的诊断和处理。

(二)急救工作

制定各种急诊抢救的实施预案,对生命有威胁的急、危、重病人或伤员,要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必要时可派救护车参加院前急救和病人转运工作。

(三)培训工作

为加快急诊专业人才的培养,各级医院健全急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指导,如进修、学术交流、技术训练、定期考试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科研工作

急诊科在急救过程中可以获得急重症病人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可开展有关病因、病程、机制、诊断与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寻找规律,提高急诊质量,促进急诊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

二、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要求

急救护理质量是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护理质量是取得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急诊护理工作应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制定管理目标,根据目标确立

急救管理规划与措施,并认真落实。具体做到:

1.医护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和献身精神,工作热情主动、急病人之所急。

2.时间观念强,所谓急诊科的急就是指病人病情急,诊治要快,耽误不得,时间就是生命。

3.急诊科应配备与其任务、功能、规模相适应的急诊医疗设备和药品。所有急诊物品要保持性能良好、数量规格齐全、位置固定、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各种抢救记录、表格、病历等必须清楚、完整、真实、及时。

(1)建立常见急症的抢救工作程序。医护人员应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能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操作技术和排除一般故障。

(2)强调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根据医院的技术水平拟定常见急诊病种的抢救成功指标。

(3)抢救工作组织要严密,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使抢救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4)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杜绝医护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急诊科护理人员素质

1.从事急诊工作的护士,必须接受过正规护理学历教育。

2.急诊科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主动,反应敏捷,熟练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能。

3.急诊科护士应仪表端庄,待人礼貌,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值班人员能守岗尽责,严密观察病情,遇到病情突变能及时处理。,

第三节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

急诊科护理工作基本程序包括:接诊、分诊、急诊护理处理等部分,这些环节紧密衔接,可使病人尽快获得专科确定性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伤残率病死率和医疗纠纷。见图2-1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图

一、急诊科护理工作范围和程序

(一)接诊

接诊是指医护人员对到达医院急诊科的病人,以最短的时限、最熟练的医学技巧,对病情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

(二)分诊

1.分诊定义分诊是指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所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

2.分诊评估方法分诊护士要对病人强调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但不宜作诊断。除注意病人主诉外,还要用眼、耳、鼻、手进行辅助分析判断,并使之保持成为一种观察的习惯。

(1)望:用眼去观察,主诉的症状表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症状病人未提

到,观察病人的面色,有无苍白、发绀、有无颈静脉怒张。

(2)闻:用鼻去闻病人是否有异样的呼吸气味,如酒精味、呼吸的酸味、化脓性伤口的气味。

(3)听:用耳去听病人的呼吸、咳嗽,有无异常杂音或短促呼吸。

(4)问:了解既往史和现病史,通过询问病人、家属或其他知情人,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当前的病情,这对正确的分诊及处理有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诱导问诊的技巧,短时间内(一般要求五分钟内)获得比较详细的有关病情资料,可以采用OLD CART或PQRST记忆公式来询问病史。

[OLD CART记忆公式]

O 症状发生的时间

L 有问题的部位

D 症状持续的时间

C 病人描述的症状特点

A 激发症状加重的因素

R 可以缓解症状的因素

T 来院就诊前所接受过的治疗

[PQRST记忆公式]

一般用于有疼痛的病人。PQRST 5个字母相连,刚好是心电图的五个波形字母顺序,因而极易于记忆和应用。

P 疼痛的诱因是什么?怎样可以使之缓解?怎样使之加重?

Q 疼痛是什么性质的?病人是否可以描述?

R(放射)疼痛位于什么地方?是否向其他地方放射?

S(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如果把无疼痛至不能忍受的疼痛比喻为1~10的数字的话,病人的疼痛相当于哪个数字?

T(时间)疼痛的时间有多长?何时开始的?何时终止?持续多长时间?

(5)触:用手去摸,测脉搏,了解心率、心律及周围血管充盈度。可以探知皮温、毛细血管充盈度。触疼痛部位,了解涉及范围及程度。

(6)查:分诊护士接诊后,为了准确地分科,可运用一些简单的护理体检工具,应作必要的护理体检。首先观察病人的神志、精神状态,查看各种反射存

在的情况,如瞳孔变化、光反应,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经过必要的护理体检,初步判断病人的疾病病种,然后转到相应的科室,如果病情复杂,难以立即确定科别的,先由初诊科室或护士进行处理。

3.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

第一类需紧急抢救,立即处理。

如心跳呼吸停止;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道阻塞;重度烧伤;严重创伤;严重药物中毒;大出血;神经损伤等。该类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多伴意识改变。

第二类优先就诊。

疑似药物过量但意识清楚者;稳定性哮喘;持续性的呕吐或腹泻;撕裂伤合并有肌腱损伤者;中等程度以上的腹痛;行为异常;高血糖;动物咬伤;抽搐;眼部受伤;不明原因的胸痛(但确知非心脏引起);开放性骨折。

第三类此类病人病情较稳定,但仍需在3~6小时内治疗者。

如轻度腹痛;轻度外伤;脓肿;阴道出血,但生命体征稳定未怀孕者;单纯性骨折且没有神经血管受损。

第四类此类病人病情轻,无生命危险,可在门诊治疗或次日就诊者。

如伤风感冒、咽喉痛、长期慢性疾病而病情没有急性变化者。

(三)急诊护理处理

医护人员根据分诊了解到的情况确定进一步救护措施,急诊处理原则如下:1.对需抢救的危重病人开放绿色通道,并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再去办理就诊手续。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可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CPR、吸痰、止血包扎、建立静脉通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对一般急诊,可在通知专科医生的同时办理就诊手续。对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由护理安排就诊科,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对由院外急救初诊或“120”救护车转入医院的病人,立即通知有关医护人员接诊。遇交通事故、吸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者,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

3.按病情需要送检血、尿、大便常规和做生化检查。需特殊检查时应有专人陪送,如做X线、B超、CT等检查者。

4.经抢救病情平稳允许移动时,要迅速转入病房。如需继续抢救或进行手术者,应及早通知病房或手术室做准备。不能搬动的急需手术者,可在急诊手术室进行,留观察室或监护室继续抢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转入病房。凡是抢救的病人,都应有详细的病历和抢救记录。转入病房时,要有专门医护人员陪送,并将病人病情及救治经过向病房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班。

5.遇有成批伤员就诊及需要多专科合作抢救的病人,应通知门诊部和医务处值班人员,协助调配医护人员参加抢救。如有疑难病例或就诊者过多,应及时请上级医生协助处理。复合伤病人涉及两个专科以上的,应由病人病情最严重的处理科室首先负责治疗,其他科室密切配合。

6.严格执行交接班、查对制度,口头医嘱复述制度、伤情疫情报告制度。

二、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和要求

(一)急

(二)忙

(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四)多学科性

(五)易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六)医疗纠纷、涉法事件多

三、急诊科病人护理特点

(一)急诊病人与家属的心理压力源

1.病情严重程度影响病人心理的主要因素是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病人一般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或病势凶险,大多毫无心理准备,内心冲突激烈或惶恐不安等。

2.治疗的影响在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难免要运用

吸氧、插管、呼吸机、持续静脉通道、强迫性治疗体位等,会使人感到不适,诱发不良心理反应。

3.医务人员的影响在急诊实践中,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医务人员的素质、能力、技术水平都会给病人带来安全感,反之易导致强烈的不安全感。

4.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可使

个体形成不同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经济因素占病人心理因素的重要方面。

5.医院环境所致的影响急诊病人对医院和急诊环境比较陌生,而且急诊科这种嘈杂、繁忙的特殊环境可能会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如焦虑、烦躁、孤独、失眠、绝望等消极情绪反应。

(二)心理护理要点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反应。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护理工作,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护士可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消除患者疑虑更好地配合治疗。

5.心理换位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对病人不能训斥、嘲讽,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状态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给其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应先告之家属,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急诊科

2.分诊

二、简答题

1.简述急诊科的主要设置;

2.简述急诊科的工作任务; 3.简述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急诊科制度

急诊科管理制度汇编 急诊科工作制度 1、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急诊工作能力,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2、实行24小时开放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为急诊患者提供药房、检验、医学影像等及时连贯的服务。 3、急诊病人就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4、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须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5、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6、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7、急诊室应设立留院观察病床,病员由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提高救治水平。要认真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8、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和无名氏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急诊病人不受地域与医院等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转院。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图。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观察室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注意观察、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骨干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为指导和加强本市医疗机构急诊科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升院内急救服务能力和质量,保障就医群众生命安全,根据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和《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委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结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上海市急诊、ICU 质控手册(2011年版)》,制定本指南。 一、职责与范围 (一)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综合监护室-急诊病房等连贯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二)急诊科实行全年24小时开放,负责危重伤病急救患者的连贯性一 体化救治,普通急诊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为等各专业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专科急诊患者诊治的场所并负责协调与管理,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进入急诊绿色通道、ICU和急诊病房救治的主要急危重病症包括: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力衰竭、脑中风、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质酸碱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重症感染、严重创伤(原发性创伤需要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手术者)、创伤致命性并发症(气道梗阻、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急腹症、蛇犬等咬伤、中暑、电击、淹溺等。 二、床位与人员 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急诊科应当配备固定的急诊医师与护士,且不少于在岗医师与护士的75%;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 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应包括预检分诊处、诊室、抢救室、急诊病房(留观室)、急诊监护室(急诊ICU)和急诊手术室等;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 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一)日均急诊量>800例次的医院 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15名,如日均急诊量每增加 50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1名。 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60张。床位:医师比按1∶0.2配备。 3、急诊ICU床位≥24张。床位∶医师比按1∶0.6配备。

急诊科基本规则制度

急诊科基本规章制度 第一章.急诊科管理制度 第二章.急诊首诊负责制 第三章.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 第四章.急诊会诊制度 第五章.急诊抢救制度 第六章.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第七章.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第八章.急诊交接班制度 第九章.急诊死亡报告制度 第十章.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第十一章.急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第十二章.急诊收住院制度 第十三章.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第十五章.医患沟通制度 第十六章.法定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发症状的疫情上报制度 第十七章.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

第一章急诊管理制度 一、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前沿和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之一,急诊科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热情、及时迅速、准确 无误的处理每一个急诊人。 二、各科急诊接诊实行24小时负责负责制,未设置日常急诊接诊室的其他科室有医疗任务时由急诊分诊台传呼应诊,随叫随到。 三、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由分诊台护士指定就诊科室,各科医师 不得拒诊。有争议时,由急诊科主任和医务科行使决定权。 四、派往急诊科的医师必须具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在急诊科工作至少固定二个月以上,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及实习护士不得派到急诊科单独值班。 五、不在急诊室做班的其他各科急诊医师及各科担任急诊二线班的 医师应在急诊科留有联系电话等。 六、凡遇有下列情况急救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向急诊科主任汇报,并向医务科、院总值班或医院领导报告: (一)接诊大批外伤、中毒或传染病患者; (二)重大抢救,需前往现场实施; (三)有涉及法律问题或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伤病员;

(四)经费不足但需立即抢救、住院或手术的病人。 七、凡急诊科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均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着 重讨论对患者的诊断、抢救经过及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并做 好详细记录。 八、各种抢救药品、器材、设备应当定人、定位、定量保管、配备 齐全,每日检查,使之处于齐备和功能完好的状态。急诊科的急救器材、设备和药品. 等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须征得主管院长的签字同意。 九、病人在急诊抢救室留置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在急诊观察室一般不得超过72小时,急诊的急危重病人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一旦 诊断明确,应及时收入相关科室住院治疗,住院途中注意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主管医师向病人或其家属交待清楚,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转送病房。 十、各临床科室每天必须留出1~2个床位优先收治急诊病人,急诊科医师及在急诊科值班的医师有权按规定签收急诊病人,任何科室不得拒收。当病情涉及多个学科,收治去向有争议时,由急诊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以上咨询医师决定,必要时由医务科裁决。 十一、病情危重的病人在离开急诊科前,经管医生或当班护士要通知病房做好接收及抢救准备后再行转送。急诊科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派医师或护士携带氧气袋等抢救仪器将病情危重的病人护送至病房, 护送人员将病人送达病房后,必须与病房医护人员交待完病情后,方可离开。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诊医疗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急诊科。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

急诊科工作制度汇编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应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和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生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各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科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室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是。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需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急诊范围:

自我管理能力心得体会

自我管理能力心得体会 篇一:自我管理能力心得体会 在听完讲座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主要是人的管理,人管好了,其它都可以理顺,人是一切的根源,然而人最好的管理者就是自己。简单的解释就是自我管理、主动管理。成功管理者的秘决就是今天做明天的工作。只有你有所准备,才能应付自如。根据自身工作总结几点体会:充分的准备是任何事情都需要的,包 括从心理状态到具体资料准备,从你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到你与他人的关系。这样,当你需要时,他们就会积极地给予你帮助。 1、物质自我管理 我是从事资料管理的,当各专业所有资料及图纸收到一起时摆放得井井有条,领导或同事要查阅时,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查找到所需资料。以避免不能轻易地找到所需资料而放慢,甚至中断工作。造成影响到下步工作的进行。最好把总的文件柜及图纸目录按专业及类型固定地放在文件夹内(也可用颜色分类),或把它们收集在标有日期的日记簿里,以便能迅速地找到。 电子版的目录也要做好保存,以便随着变更做更正。也就说把你自己工作上辅助工具准备齐全。 2、工作自我管理。工作上要有适应能力及创新思维。因为我们是流动性工作性质的单位,而且对于科技类档案移交的要求,要随业主统一规范来定,那么就需要我们有随时适应能力,有些老方法不可行时,还需重新因地制宜的制定新的方式方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法了。 3、健康自我管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睡眠和合理而健康的日常饮食,这是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的必要准备,也是为公司服务好的前提。 4、时间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实质上就是时间管理,时间的稀缺性体现了生命的有限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最终表现在时间管理上,表现在能否科学的分析时间、利用时间、管理时间、节约时间,进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自身职业

急诊科管理制度样本

急诊科管理制度 1、急诊科属一级临床科室,隶属于院部直接领导,业务工作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与指挥。 2、急诊科的业务工作无条件的接受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科室督导.检查.评判、协调,以及差错事故的认定和各种纠纷的裁决。 3、急诊科医师按院部规定采取固定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轮换医师一般采取年?1年轮换制;急诊科护士采取固定制,人员的增补由分管院长和护理部决定。 4、急诊科实行全天候24小时应诊,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能够胜任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日常诊疗工作。 5、急诊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主持日常业务工作、科室管理和重大抢救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等事宜;护士长协助科主任搞好科室管理,并具体负责日常护理工作。 6、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以”精湛、热忱、团结、奉献”的招医精神为工作准则,作到身体力行。 7、全体医护人员要时刻牢记”挽救生命.减轻病痛、明确诊断、确保安全”的基本工作任务,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一切工作都要突出方便、快捷、高效、优质; 8、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院、科两级制定的各项规童制度和业务规范;严禁无故脱岗、空岗与宦岗,特殊事情要严格请、

消假,因故暂离要作到向有关人员说明具体去向与大致时间。 9、遇有重大灾害性事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迅速向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报告,实行全院一盘棋的大急诊救治体系,迅速启动相关预案。 10、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事件,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1、要恪守文明礼仪规范,作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工作时间衣帽整洁、挂牌上岗;注意各工作与生活环境卫生。 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工作质量,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便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急诊科必须始终不渝的贯彻首诊负责制: 1、无论病员自己挂号来诊,还杲经院前急救科接送来诊,凡是经急诊分诊后其第一个接诊病员的医师即为首诊负责医师。 2、首诊医师应以对病员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急诊接诊制度执行,一旦接到指令危重病人必须立即靠到床边、一般病人不超过15一30分钟开始处理。 3、首诊医师接诊后必须详细的询冋病史,进行全廁而规范的体检,急危重症患者必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再检查的顺序和原则执行。 4、各项体检和必要的紧急处理完毕以后,方才安排逬行木目关的辅助检查和完成必备的病历文书,并等待结果完善诊断。 5、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疑难、危重、复杂、科室间的”临界病人”,

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2007 年12 月 修订目 1.急诊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2.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3.急诊接诊、转(院)运与入 院护送制度 4.急诊抢救制度 5.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 6.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7.急诊病历书写制度 8.危重病交接班制度 9.急诊会诊制度 10.急诊收住制度 11.急诊科三级查房制度 12.急诊病例讨论制度13.抢救室和观察病区医师职责 14.急诊诊区规章制度 录 15.急诊清创(手术)室规章 制度 16.创伤外科规章制度 17.急诊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 制度 18.紧急外派抢救制度 19.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汇 报制度 20.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21.急诊科院内急救预案 22.急救中心紧急特发事件处 理预案 23.传染病报告及处理预案 24.急诊轮转工作须知 一、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1.急诊科工作人员(包括轮转急诊工作人员及急诊药房、检验、挂 号收费等人员)应熟悉各自岗位制度有关条文,充分理解急诊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不得以不符合医院规定的理由推诿病人。 2.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实行首问负责制,全 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 3.据医院规定,急诊科实行医疗服务承诺制。急诊工作人员应严 格遵守卫生部和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人员守则,自觉学习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等有关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4.急诊科值班人员必须坚守本工作岗位,严守工作纪律,不得做 与急诊医疗工作无关的事情,随时准备应诊、抢救病人。 5.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在急诊科护士呼叫后必须在5 分钟内到达急 诊科应诊急诊病人。 6.值班人员不得提前下班或迟到上班,准时交接班,一般情况不 得私自调班或代班。如确实需调班,应经科主任的同意后,由排班医师改动排班表,然后上报医务科、人事科,责任到人,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7.值班人员负责本班次急诊应诊和抢救等医疗工作,值班人员严 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种常用的抢救常规、技 术和抢救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种危重病抢救操作程 序。

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意识 材料中所述,小李是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人正直、诚恳。与同学相处得也很好,可就是有一个学习时犯困的毛病。他说,我也知道学习的意义,也想努力学习,可总是提不起精神,一拿起专业书就想睡觉。但是,只要听说打球、玩扑克就立刻来了精神,甚至通宵达旦,这究竟怎么回事呢?他也很矛盾,很苦恼试图摆脱。从中我们可得知,小李有个学习时犯困的毛病,这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通过自我体验获得认识自我的情感动力,最终实现在自我行为上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能力的界定首先涉及到的是能力的概念。在心理学领域,认为“能力是与活动的要求想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就是说,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量。其次,涉及到的是管理能力这一概念。管理能力是个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与自身生理、心理特征的高度民主结合,是形成指向具体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管理能力由自由管和他管两部分组成。再次,涉及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着学生的行为表现。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何大学生会出现自我能力缺失的表现呢? 首先,从自身开始查找原因。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自我管理意识薄弱。从以下几点可体现: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差。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处于家庭的中心,

急诊科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严格执行患者识别制度,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诊疗号等)管理。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三、健全与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采血、给药、检查、输液、输血及实施各种有创诊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四、建立“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将“腕带”作为辨识清创、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的手段。 五、危重症患者右手腕上戴上红色腕带,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普诊患者佩戴蓝色腕带,留观患者佩戴黄色腕带。 六、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七、在急诊病人转接等关键流程中,均要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一、对意识不清、交流障碍、儿童、无自主能力的急危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检查前、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医务人员辨识患者身份的一种必备手段,注意观察腕带处皮肤有无发红、破损,询问病人的自主感觉。 二、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要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的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要双人核对。 三、急危重症、普诊收住院、留观输液的患者要佩戴腕带。住院期间必须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士为其剪断、取下,同医疗垃圾处理。 七、护士应用正楷字体认真、清晰、完整填写腕带内容,便于患者身份的准确识别。

急诊科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留观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核对。 2.在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需要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安瓿。抢救结束后医生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九对:对姓名、床号、性别、药名、剂量、浓度、用药时间、用法及药品有效期。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有无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摆药后必须经过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对易导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瓿;静脉用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文档序号:XXYY-ZWK0- 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编制科室: 知丁 日期: xx 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

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 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

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 就诊敞,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 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一条急诊科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根据需 米。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

急诊科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管理规章制度 目录 一、急诊科室管理制度 二、急诊科室工作制度 三、急诊首诊负责制 四、急诊留观病例书写制度 五、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六、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 七、急诊会诊制度 八、急诊抢救制度 九、急诊危重病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十、急诊交接班制度 十一、急诊死亡报告制度 十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十三、急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十四、急诊收住院制度 十五、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十六、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十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十八、医患沟通制度 十九、法定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发症状的疫情上报制度

一急诊科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条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第三条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 第四条急诊科要设立针对不同病情急诊病人的停留区域,保证抢救室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及时转出,使其保持足够空间便于应对突来的其他危重病人急救。 第五条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对抢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合理摆放,有序管理。 第七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急诊病历,要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 第九条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

自我管理的12个方面知识讲解

自我管理的12个方面 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身成功,可是成功者总是少数!其实,正是很多经理 人常常忽视的自我管理能力制约了自身的成功。 当每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时,并在工作中加以实现,那么你会 发现,人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都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人全方位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够最终铸就自身的理想实现与成功飞 跃! 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曾经告诫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 造成器。每个人,甚至包括那些资质平平的人,都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把 自己造就成一个成功的人。 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以下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 自我心态管理能力 在我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 的态度。自我心态管理是个人为要达到人生目标进行心态调整以达到实现自我人生 目标、实现最大化的优化自我的一种行为。成功人善于进行自我心态管理,随时调整自我心态,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心智管理能力 主观偏见是禁锢心灵的罪魁祸首,人的见识、行为总是受制于它。心智模 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 为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但每个人的心智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人要善 于突破自我,要善于审视自我心智,要善于塑造正确的心智模式 。 3. 自我形象管理能力 作为人,你的身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所以,形象很重要。人懂得 如何更加得体的着装,如何适应社会对商务礼仪的要求,可以让人更有魅力! 加强自身形象,自身修养,举动,谈吐等方面的形象管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 重视的。 4. 自我激励管理能力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潜藏着一种神秘而有趣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激励。人 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善于自我激励的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 使自己永远具有前进的动力。自我激励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推动力,其实质则是一 个人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人要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运用一定方法自我激励。

急诊科工作制度

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各科参加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服从医务科和急诊科领导和指导。 2、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审岗、迟到、早退。遇特殊情况医院传呼时,休假的医务人员也应及时到位,参加抢救工作。 3、认真填写急诊日志和门诊病历。对抢救及留观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处置要正确。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4、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留观病历书写制度、急诊科病人入院护送制度和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等相关制度,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5、抢救器械、药品齐全完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切抢救物品不得外借。 6、保持急诊手术室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急诊手术室所有敷料、针筒及器械均应灭菌消毒。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加强观察病人的管理、观察病人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留观中发现可疑传染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对疑难病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多科会诊。 8、急诊检验、影像等检查要做到迅速、及时、准确。 9、工作中做到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简化流程、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 10、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安静、秩序良好。做好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11、加强安全管理。遇重大问题:如重大伤亡事件、集体中毒、甲类传染病、重大事故纠纷等即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急危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制度 一、开设绿色通道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急危重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最终达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医院绿色通道的范围 1、心肺骤停 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严 重中毒、严重复合伤、大出血、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等)。 3、110、120、122所送病情较严重病员,无家属陪护者。 三、医院绿色通道的措施 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 1、接诊后即开通静脉通道及监测生命体征。 2、及时传呼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医生。 3、对危重病员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边检查。并在处方、检验、 用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加盖绿色通道章,优先付款,优先检查和治疗。 4、及时请上级医生及多科会诊,必要时通知总值班及医院急诊抢救小组。 需住院或手术病员,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送达。 医院绿色通道流程图

急诊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试行)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

新版急诊科规章制度

急诊科规章制度汇编 目录 一、急诊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三、急诊接诊、转(院)运与入院护送制度 四、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五、急诊会诊制度 六、急诊抢救制度 七、急诊清创室规章制度 八、急诊留观病例书写制度 九、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十、急诊诊区规章制度 十一、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十二、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十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汇报制度 科主任: 护士长:分管领导审核:

一、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1.急诊科工作人员(包括急诊科医护人员、工友)应熟 悉各自岗位制度有关条文,充分理解急诊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不得以不符合医院规定的理由推诿病人。 2.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实行首问 负责制,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 3.按医院规定,急诊科实行医疗服务承诺制。急诊工作 人员应严格遵守卫健委和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人员守则,自觉学习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4.急诊科值班人员必须坚守本工作岗位,严守工作纪律, 不得做与急诊医疗工作无关的事情,随时准备应诊、抢救病人。 5.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在急诊科护士呼叫后必须在5分钟 内到达急诊科(120病房)应诊急诊病人。 6.值班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一般情况不得 私自调班或代班。如情况特殊,应经科主任的同意后,由排班医师改动排班表,然后上报医务科、人事科,责任到人,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7.值班人员负责本班次急诊应诊和抢救等医疗工作,值 班人员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种抢救常规、技术和抢救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种

急诊室管理制度

急诊室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诊室管理制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

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1年版)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急诊科是中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是开展急诊急救、危重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是独立于内科之外的一级科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急诊急救、危重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24小时开设相关专业的急诊,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

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二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有条件可设重症监护室;三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急诊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布局应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相关要求进行设置,应设置中医综合处置室,并保证24小时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急诊煎药室。 第九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当地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急诊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针灸器材(针灸针、艾条、刮痧板、火罐等)、中药结肠透析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施设备;设置急诊煎药室的,应配备煎药设备。急诊药房应当储备足够数量用于急救治疗的中药针剂。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对于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应实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科室情况,应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抢救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处置程序、绿色通道制度及流程、急诊请示报告制度、急诊医疗诊治知情签字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职业医师。

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一、遵守院规、着装整洁、态度和蔼、仪表端庄、行为文明。 二、工作态度端正,做到清廉正直,接待病人热心,接受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工作细心,一视同仁,出以公心。 三、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工作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四、树立“敬业、爱业”精神,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五、医护密切配合,认真执行医嘱,按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抢救及时,认真交接班,准确记录,切实做好病员护理。 六、慎言守密,取信病人;加强病室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身心医疗康复环境。 “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树医疗行业新风”十条要求 一、医院一切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 供优质服务;医务语言文明,服务热,有良 好的医德医风; 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努力减轻患者的负

担; 三、采取有效措施,基本消除门诊服务中的 “三长一短”现象(即患者挂号、划价、取药排队时间过长,医师为患者诊察的时间过短); 四、认真搞好门诊的分诊、导诊服务,并配备 适量的便民设施; 五、急诊抢救病人到院后,必须在5分钟内开 始处置; 六、三级医院急诊科,必须配备至少一名副主 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二级医院急诊科,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主治医师;一级医院也必须安排本院作风好,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负责急诊工作; 七、院内急会诊,要在20分钟内到位; 八、不发生乱收费的现象; 九、不购进、使用伪劣、过期药品; 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请示、报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 一、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 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病员 时。 二、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 展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自制药品首 次投入临床使用。 三、党政机关正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知名人士 和外宾住院、手术及特殊检查。 四、紧急手术而病员家属、单位领导均不在 场。 五、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含行政、后勤 部门的事故和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 器材,发现贵重药品丢失或成批药品变质。 六、收治涉及法律或犯罪嫌疑以及有自杀迹 象的病员。 七、报批数额较大的经济开支,签订重要的经 济合同、合作协议等。 八、严重违反医德医风和严重违反法纪的人 和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