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本章主要考点: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概念模型、■ER 图、三种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1)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 Base ,简称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2、对于DB、DBS、DBMS的关系,下列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B)

A、DB包括DBS、DBMS

B、DBS包括DB、DBMS

C、DBMS包括DBS、DB

D、以上都不对

3、概念模型中的术语: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4、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数据库定义功能(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实体联系图(E— R图)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或1:n或m:n)。

▲例:假设教学管理规定:

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

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

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学生姓名;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的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要求: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要求在图中画出实体的属性并注明联系的类型;

解:根据以上规则画出对于的E—R图如下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8、对数据库中进行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通过调整下列哪一级映像,可以

使应用程序尽可能保持不变,便达到了哪一种数据的独立性(A)

A、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数据独立性

B、外模式/模式映像,物理数据独立性

C、模式/内模式映像,逻辑数据独立性

D、模式/内模式映像,物理数据独立性

9、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D)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10、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C)。

A.1 :1关系B.1 :m关系C.m :n关系D.1 :1

和1 :m关系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重点)

?本章内容: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操作、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本章主要考点:概念、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A.排序、索引、统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

2、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

接时,要求R 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D)。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C)。

A.投影B.选择C.笛卡尔积D.除

4、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不可再分B.可再分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D.以上都不是

5、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C)。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D.并、差、交、选择、乘积

6、要求学生的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是关系模型的哪一种完整性规则(C)

A.参照完整性B.实体完整性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D.以上都不是

7、关系R的元数为5,关系S的元数是4,则R?? S可以等价于下列哪一种(B)

2﹥3

A.?2﹥3(R×S)B.?2﹥7(R×S)C.R?? S D.?6<2(R×S)

8、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9、关系代数

(1)R∪S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2)R - S 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

(3)R∩S仍为n目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4)笛卡尔积:R×S 列:(n+m)列元组的集合,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后m列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行:k1×k2个元组

(5)选择:

选择运算符的含义:在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诸元组

σF(R) = {t|t R∧F(t)= '真'}

F:选择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

例如:查询信息系(IS系)全体学生σSdept = 'IS' (Student)

(6)投影:

投影运算符的含义:从R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

πA(R) = { t[A] | t ?R } A是R中的属性列

例如:查询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即求Student关系上学生姓名和所在系两个属性上的投影

πSname,Sdept(Student)

(7)连接:

连接运算的含义: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

分为等值连接、一般连接、自然连接

例如:关系R和关系S 如下所示:

(8)除:

给定关系R (X,Y) 和S (Y,Z),其中X,Y,Z为属性组。R中的Y与S中的Y 可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必须出自相同的域集。R与S的除运算得到一个新的关系P(X),P是R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在X 属性列上的投影:元组在X上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记作:

R÷S = {t r [X] | t r ?R∧πY (S) ? Y x }

例如:设关系R、S分别为下图的(a)和(b),R÷S的结果为图(c)

■例: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S( SNO,SNAME,STATUS,CITY);

P(PNO,PNAME,COLOR,WEIGHT);

J(JNO,JNAME,CITY);

SPJ(SNO,PNO,JNO,QTY);

供应商表S由供应商号码(SNO)、供应商姓名(SNAME)、供应商状态(STATUS)、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组成;零件表P由零件代码(PNO)、零件名(PNAME)、颜色(COLOR)、重量(WEIGHT)组成;工程项目表J由工程项目代码(JNO)、工程项目名(JNAME)、工程项目所在城市(CITY)组成;供应情况表SPJ由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PNO)、工程项目代码(JNO)、供应数量(QTY)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量为QTY。

试用关系代数完成如下查询: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解: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SPJ))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Pno=‘P1‘(SPJ))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σCOLOR=’红‘(P)?? SPJ))或

πSno(σJno=‘J1‘(SPJ)??(σCOLOR=’红‘(P))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SPJ)- πJNO(σcity=‘天津’∧Color=‘红‘(S?? SPJ?? P))或

πJno(SPJ)- πJNO(σcity=‘天津’(S)??SPJ ??σColor=‘红‘(P))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Pno(SPJ)÷ πPno(σSno=‘S1‘(SPJ))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重点)

?本章内容:SQL概述、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视图

?本章主要考点:基本概念、■■数据查询的基本语句操作、数据更新语句1、SQL语言是(C)语言。

A.层次数据库B.网络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非数据库2、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C)。

A.提示式SQL B.多用户SQL C.嵌入式SQL D.解释式SQL 3、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

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

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D)。

A.S B.SC,C C.S,SC D.S,C,SC 4、如下面的数据库的表中,若职工表的主关键字是职工号,部门表的主关键字是

部门号,SQL操作(B)不能执行。

A.从职工表中删除行(‘025’,‘王芳’,‘03’,720)

B.将行(‘005,’,‘乔兴’,‘04’,750)插入到职工表中

C.将职工号为,‘001’的工资改为700

D.将职工号为,’038’的部门号改为‘03’

5、在SQL语言中,用来测试一个集合里是否有重复元组存在,使用下列哪一个关键字(A)

A.UNIQUE B.DISTINCT C.EXISTS D.NOT IN

■■6、SQL数据查询语句

SELECT语句格式:

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目标列表达式>] …

FROM <表名或视图名>[,<表名或视图名> ] …

[ WHERE <条件表达式> ]

[ GROUP BY <列名1> [ HA VING <条件表达式> ] ]

[ ORDER BY <列名2> [ ASC|DESC ] ];(注:SQL语句中不区分大小写)

①单表查询

(1)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查询指定列:

例: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查询所有列:(将<目标列表达式>指定为*)

例: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记录。

SELECT *

FROM Student;

查询结果计算的值:

例:查全体学生的姓名及其出生年份。

SELECT Sname,2012-Sage /*假定当年的年份为2012年,减去年龄即得出生年份*/

FROM Student;

(2)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

取消取值重复的行:(指定DISTINCT关键词,去掉表中重复的行)

例: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号码

SELECT DISTINCT Sno (使用DISTINCT关键词取消了重复学号的行)FROM SC;

查询满足条件的行:(WHERE语句)

例:查询计算机科学系全体学生的名单。(比较)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例:查询年龄在20~23岁(包括20岁和23岁)之间的学生的姓名、系别和年龄(确定范围)

SELECT Sname,Sdept,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BETWEEN 20 AND 23;

例:查询信息系(IS)、数学系(MA)和计算机科学系(CS)学生的姓名和性别。(确定集合)

SELECT Sname,S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 ( 'IS','MA','CS' );

例:(字符匹配)例:某些学生选修课程后没有参加考试,所以有选课记录,但没有考试成绩。查询缺少成绩

的学生的学号和相应的课程号。(空值)

SELECT Sno,Cno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不能用’=’代替IS*/

例: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多重条件)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AND Sage<20;

(3)ORDER BY子句

可以按一个或多个属性列排序。升序:ASC;降序:DESC;缺省值为升序例:查询选修了3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及其成绩,查询结果按分数降序排列。

SELECT Sno,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3 '

ORDER BY Grade DESC;

(4)聚集函数

COUNT([DISTINCT|ALL] *)统计元组个数

COUNT([DISTINCT|ALL] <列名>)统计一列中值的个数

SUM([DISTINCT|ALL] <列名>)计算一列值的总和

A VG([DISTINCT|ALL] <列名>)计算一列值的平均值

MAX([DISTINCT|ALL] <列名>)求一列中的最大值

MIN([DISTINCT|ALL] <列名>)求一列中的最小值

例:计算1号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

SELECT A VG(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1 ';

②多表查询

(1)等值查询

例: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的情况

SELECT Student.*,SC.*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2)嵌套查询

带有IN谓词的子查询:

例: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

SELECT Sno,Sname,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刘晨’);

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当内查询的结果是一个值时,可以用=代替IN)例:查询与“刘晨”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

SELECT Sno,Sname,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刘晨’);

带有ANY或ALL谓词的子查询

例: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科学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ANY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CS ')

AND Sdept <> ‘CS ' ; /*这句是父查询块中的条件*/ 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

相当于存在量词?,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不返回任何数据,只产生逻辑真值“true”或逻辑假值“false”。

例: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 ' 1 ');

(3)集合查询

集合操作的种类:并操作UNION,交操作INTERSECT,差操作EXCEPT 例: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及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并)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CS'

UNI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例: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交)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INTERSECT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19

例: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差)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CS'

EXCEPT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19;

■例题:设学生课程数据库中有三个关系:

学生关系S(S#,SNAME,AGE,SEX)

学习关系SC(S#,C#,GRADE)

课程关系C(C#,CNAME)

其中S#(学号)、C#(课程号)、SNAME(姓名)、AGE(年龄)、SEX(性别)、GRADE(成绩)、CNAME(课程名)

用SQL语句表达下列操作

(1)检索选修课程名称为“MATHS”的学生的学号与姓名

(2)检索至少学习了课程号为“C1”和“C2”的学生的学号

(3)检索年龄在18到20之间(含18和20)的女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4)检索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学号和平均成绩

(5)检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6)检索选修了三门课以上的学生的姓名

解:(1)SELECT SNAME,S#

FROM S,SC,C

WHERE S.S#=SC.S#

AND C.C#=SC.C#

AND CNAME=’ MATHS’

(2)SELECT S#

FROM SC

WHERE CNO=’C1’ AND S#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NO=’C2’)

(3)SELECT S#,SNAME,AGE

FROM S

WHERE AGE BETWEEN 18 AND 20

(4)SELECT S# ,A 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

HA VING A VG(GRADE)>80

(5)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S.S# AND C#=C.C# )

)

(6)SELECT SNAME

FROM S,SC

WHERE S.S#=SC.S#

GROUP BY SNAME

HA VING COUNT(*)>3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本章内容:计算机安全性概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审计、数据加密?本章主要考点:基本概念、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1、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B)。

A.安全性B.可移植性C.完整性D.并发控制

2、数据库的(B)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A.安全性B.完整性C.并发控制D.恢复

3、在数据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称为(B)。

A.命令B.授权C.定义D.审计

4、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D)。

A.可靠性B.一致性C.完整性D.安全性

5、保护数据安全性的一般方法是设置用户标识和存取权限控制。

6、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用户标识鉴定、存取控制、审计、数据加密和视图的

保护五级安全措施。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重点)

?本章内容:规范化、数据依赖的公里系统、模式分解

?本章主要考点:函数依赖、多值依赖的概念、■范式判定、Armstrong公理系统

1、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A)。

A.关系规范化理论B.关系运算理论C.关系代数理论D.数理逻辑

2、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C)的缺陷。

A.数据的不一致性B.结构不合理C.冗余度大D.数据丢失

3、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B)是正确的。

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C.一定属于BCNF D.A和B都是

4、在关系DB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D)。

A.1NF B.2NF C.3NF D.BCNF

5、在关系模式R中,若其函数依赖集中所有候选关键字都是决定因素,则R最高范式是(C)。

A.2NF B.3NF C.4NF D.BCNF

6、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下面“部

门”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B)。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

A.部门总经理B.部门成员C.部门名D.部门号

7、函数依赖的概念

函数依赖的定义: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 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即只要X 上的属性值相等,Y 上的值一定相等。

●平凡的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

如果X→Y,但Y X,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

若X→Y,但Y X,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例:在关系SC(Sno, Cno, Grade)中,

非平凡函数依赖:(Sno, Cno) → Grade

平凡函数依赖:(Sno, Cno) → Sno

(Sno, Cno) → Cno

●部分函数依赖:若X→Y,但Y不完全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记作

●完全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

有X’Y, 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

例:学校教务的数据库:学生的学号(Sno)、所在系(Sdept)系主任姓名(Mname)、

课程号(Cno)成绩(Grade)

U ={Sno, Sdept, Mname, Cno, Grade }

(Sno,Cno)→Grade是完全函数依赖,

(Sno,Cno)→Sdept是部分函数依赖

因为Sno →Sdept成立,且Sno是(Sno,Sanme)的真子集

●传递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Y X) ,Y X, Y→Z,Z不属于Y,则

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

例:在关系Std(Sno, Sdept, Mname)中,有:

Sno →Sdept,Sdept →Mname

Mname传递函数依赖于Sno

8、第一范式~BCNF

第一范式(1NF):若关系模式R的每一个分量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关系模式R属于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若关系模式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则关系模式R∈2NF 。(即1NF 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

函数依赖则成为2NF)。

例:关系模式S-L-C(Sno, Sdept, Sloc, Cno, Grade)

Sloc为学生住处,假设每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地方

函数依赖包括(Sno, Cno) Grade

Sno →Sdept

(Sno, Cno) Sdept

Sno →Sloc

(Sno, Cno) Sloc

Sdept →Sloc

(虚线表示部分函数依赖)

由于非主属性Sdept和Sloc并不完全函数依赖于码(Sno, Cno),所以不是2NF

解决方法:

S-L-C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以消除这些部分函数依赖,这就属于2NF了

SC(Sno,Cno,Grade)

S-L(Sno,Sdept,Sloc)

第三范式(3NF):关系模式R 中若不存在这样的码X、属性组Y 及非主属性Z(Z 不是Y的子集)使得X →Y,Y X,Y→Z 成

立,则称R∈3NF

(每一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有人不传递依赖于码)例:上例中,在S-L中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所以不属于3NF

解决方法:采用投影分解法,把S-L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以消除传递函数依赖:S-D(Sno,Sdept)码为Sno D-L(Sdept,Sloc)码为Sdept

BCNF:关系模式R∈1NF 。若X→Y 且Y 不是X 的子集时,X必含有码,则

R∈BCNF(即每一个决定属性因素都包含码)

BCNF性质:若R∈BCNF

①所有非主属性对每一个码都是完全函数依赖

②所有的主属性对每一个不包含它的码,也是完全函数依赖

③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例:在关系模式STJ(S,T,J)中,S表示学生,T表示教师,J表示课程。

每一教师只教一门课。每门课由若干教师教,某一学生选定某门课,就确定了一个固定的教师。某个学生选修某个教师的课就确定了所选课的名称

函数依赖:(S,J)→T,(S,T)→J,T→J (S,J)和(S,T)都是候选码

STJ∈3NF (S,J)和(S,T)都可以作为候选码,S、T、J都是主属性,没有任何非主属性对码传递依赖或部分依赖。但STJ不是BCNF,因为T是决定因素,T 不包含码

解决方法:将STJ分解为二个关系模式:ST(S,T) ∈BCNF,TJ(T,J)∈BCNF 关于第四范式和多值依赖的内容,大家按书复习

■例题:设有如下关系R

课程名教师名教师地址

C1 刘爽英D1

C2 乔志伟D2

C3 于得水D2

C4 井超D2

(1

(2)是否存在删除操作异常?若存在,则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3)将它分解为高一级范式,分解后的关系是如何解决分解前可能存在的删除操作异常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