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6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媒质分界面边界条件(20030321)

4.6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媒质分界面边界条件(20030321)

4.6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媒质分界面边界条件(20030321)
4.6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媒质分界面边界条件(20030321)

4.6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媒质分界面衔接条件

4.6.1 基本方程与性能方程

磁通的连续性原理和安培环路定律反映了恒定磁场的基本特性,它们是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方程的积分形式

?

?∑=?=?l

S I l H S B d 0

d (4.6.1)

方程的微分形式

J

H B =??=??0

(4.6.2)

有媒质存在的恒定磁场中,媒质的构成方程为

()M H B +=0μ (4.6.3) 在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有 r m r m μμμχμχ01=+==H M

媒质的构成方程可化简为

H B μ= (4.6.4)

应当注意:

① 恒定磁场总是满足磁通的连续性的,可以用0=??B 来作为判断一个矢量场可否是磁场的必要条件;

② 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域形式、不同媒质的分布情况,而微分形式只能适用于连续媒质中。

③ 要求得恒定磁场的分布,需要求解磁场的微分方程,特解的确定,需要媒质边界面(分界面)上场量的衔接条件。

4.6.2 媒质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在媒质分界面上场矢量通常将发生突变,要进行定量分析,需要运用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来研究。

磁导率为1μ和2μ两种媒质的场域空间,在分界面上P 点,站在该点处,视分界面为一平面。n e 为在P 点处分界面上的正法线单位矢量,方向从媒质1μ指向媒质

2μ,k

磁场强度H 的射角

1α和折射角2α。

取细小狭长矩形回路l ,包围P 点正好跨过分界面,边长l ?很短,且平行于分界面,其高0→?h 。

取n

e '为l 回路所界定面积S 正方向的单位矢量,在媒质2中l ?的正方向按下式确定:

()l n n

??'=?e e l 由安培环路定律

l H l H

l H ??-

??=??12d l

()()l n n ??'?-=e e H H 12 l n

?'?=e k ()[]12H H e e -??'n n k e ?'=n

可得

()k H H e =-?12n (4.6.5)

当0=k 时,有

()012=-?H H e n (4.6.6) 其模为

2211sin sin ααH H =

t t H H 21= (4.6.7)

说明当媒质分界面上没有自由面电流存在时,磁场强度H 的切向分量连续。

媒质分界面上有磁感应强度入射,B 的入射角1β和折射角2β。做一扁平圆柱面,使其正好跨过分界面, 上、下底面S ?很小,且平行于分界面,它的高0→?h 。有磁通连续性原理

()n n S s S e B e B S B -??+??=??12d

()012=?-?=S n B B e 有

()012=-?B B e n (4.6.8)

其模值为

2211c o s c o s ββB B =

n n B B 21= (4.6.9)

即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连续。 (3)折射定律

媒质是各向同性、线性的,有11βα=、22βα=,当媒质分界面上0=k ,可得

2

1

21tg tg μμαα= (4.6.10)

称为磁场中的折射定律。

考虑1μ是铁磁物质,01μμ>>, 02μμ=。若设017000μμ=,当0189=α时,

()

8210184870003100

12'=?=???

? ??=--.tg tg tg αμ

μα,可见当磁场由铁磁物质进入非铁磁物质时,不管入射角大小如何,只要2

α≠,则紧靠分界面非铁磁物质一侧,可

认为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分界面,分界面可看作是等磁标量位面。

4.6.3 用磁位表示的媒质分界面衔接条件

用磁矢量位表示的媒质分界面衔接条件为

2

1112211A A k A A e ==???? ????-???μμn (4.6.11)

在没有传导电流存在的场域空间,用磁标量位表示的媒质分界面衔接条件为

n

n

m m m m ??=??=22

112

1?μ?μ?? (4.6.12)

4.6.4 计算举例

例1. 空气中的长直圆柱载流导体,半径为a ,体电流密度为z e J J 00=,由恒定磁场基本方程的微分形式求B 。

解:分析场源和媒质分布的对称性,可知磁场分布是平行平面场,又是轴对称场,建立圆柱坐标系,如图所示, ()φρe B B =分布在长直圆柱导体和周围的空气中。运用安培环路定律的微分形式求解。

(1)a <ρ

()

()z z J H H e e e H 01111=??

=

??=??ρρ

ρφ ()ρρρ

01J H =??

ρ

ρ10121

C J H +=

(2)a >ρ

()

()01222=??

=

??=??z H H e e H ρρ

ρφ

()02=??

H ρρ

ρ

2

2C H =

(3)a =ρ,有分界面衔接条件 2211H H H H t t ===,即

a

C a C a J 21021

=+ ①

由衔接条件011==n n B B ,不能建立求解待定系数的方程。

(4)自然边界条件:当0→ρ时1H 应为有限值。则1C =0,由①式得

2

022

1a J C =

于是

a <ρ

φρe H 0121J =, φρμe B 0012

1

J =

a >ρ

φρe H 121022J a =, φρμe B 12102

02J a =

作业:3-3-1、3-3-3

对流扩散方程

徐州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课题名称对流扩散方程 的迎风格式的推导和求解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10信计3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杨扬 2013年 5 月23 日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的结果,学习双曲型对流扩散方程的迎风格式的构造 方法,以及稳定的条件。从而进一步了解差分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用Matlab 的软件进行上机实现,并针对具体的题目给出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二、实验题目: ?? ? ??-=-==<<<<+=+);2/1exp(),1();exp(),0();2/exp()0,(10,10,11t t u t t u x x u t x f u b u a u xx x t 其中a1=1,b1=2, ) 2/exp(),(t x t x f --=。 用迎风格式求解双曲型对流扩散方程,观差分解对真解的敛散性()2/exp(t x u -= 三、实验原理: 1、用迎风格式求解双曲型对流扩散方程,迎风格式为: ) 01(21 1 )01(2112 1 1112 1 11 1<++-=-+->++-=-+--+++-+-+a f h u u u b h u u a u u a f h u u u b h u u a u u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τ τ 若令,/*1,/*12h b h a r τμτ== 则迎风格式可整理为: > <<++-+-+=><>++++--=-+++-+2)01()()21(1)01()()21(111111a f u u r u r u a f u u r u r u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τμμμτμμμ2、稳定条件: ) () (01),*11*2/(01),*11*2/(2 2<-≤>+≤a h a b h a h a b h ττ(*) 四、数值实验的过程、相关程序及结果: 本次的实验题目所给出的边界条件是第一边界条件,直接利用所给的边界条件,我们可以给出界点处以及第0层的函数值,根据a1的正负性,使用相应的<1>或者<2>式,求出其他层的函数值。误差转化成图的形式,并输出最大值。 针对三种不同的输入对应输出结果 :

6.1 电磁场边界积分方程

第六章 边界单元法 有限元法属于偏微分方程法。对于求解有界电磁场域的场分布,尤其是有复杂边界和多种媒质、线性或非线性、静态或时变场的数值计算都是十分成功的,有的文献认为有限元法是应用最广,最重要的数值分析方法。 当然,任何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有限元法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 对于无界求解区域的处理比较困难; 2. 所求得的数值解是位函数值,再通过求导,一般比位值的精度低一个数量级,所以计算精度较低; 3. 对时变电磁场的求解,计算量太大。 在以上这几点所反映的问题上,边界单元法解决得比较好,有明显优势。此外,边界单元法还具有能降低所研究问题的维数,离散剖分和数据准备简单等特点,它已成为计算场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进行学习。 6.1 电磁场边界积分方程 6.1.1电磁场边界元方程的基本关系 设三维线性泊松方程为所求场的控制方程,D 是具有边界面S 的求解区域。在S 上含有给定的第一和第二类边界条件的边界1S 和2S ,21S S S +=。对于这类恒定场,定解问题可表示为: 式中:u 表示位函数,f 是场源密度函数(如ε ρ-)。若已求得近似解u ~ ,带入边值问题, 用R 、1R 和2R 分别表示方程余量及边界余量:

f u R -?=~2 u u R S ~-=1 S q q R -=2 取权函数w ,按加权余量法,令误差分配的加权积分为: 021>=<->??<->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1)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应用于任何连续的介质内部。 2)在两种介质界面上,介质性质有突变,电磁场也会突变。 3)分界面两边按照某种规律突变,称这种突变关系为电磁场的边值关系或边界条件。 4)推导边界条件的依据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一、边界条件的一般形式 1、B 的边界条件: 2、D 的边界条件 结论:电位移矢量 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两侧的法向分量不连续,其差值等于分界面上自由电荷面密度。 3. H 的边界条件 h ?→S ?n -n 2 μ 1μ 2 B 1B n 11220 B dS B dS ??+?=120 B n B n ??-?=210 lim S h D H l H l J sl slh t →???-?=?-??2t t S H H J ?-=12()S n H H J ??-=21,S H l H l J s l n s ??-?=?=?()C s D H dl J dS t ?=+??? 2 μ1μ2H n 1H h ?→l s 12()S n H H J ?-=12()D D n σ -?=? 2ε 1ε 2 D 1 D n 0 h ?→S ?n -n 12n n D D σ ?-=0S B dS ?=? 12()0 n B B ?-=21n n B B ?=S D dS q =?? ? ?

式中: S J 为介质分界面上的自由电流面密度。 结论:磁场强度 D 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两侧的切向分量不连续,其差值等于分界面上的电流面密度S J 4.E 的边界条件 结论:电场强度E 在不同每只分界面两侧的切向分量连续。 二、理想介质是指电导率为零的媒质,0=γ 2)在理想介质内部和表面上,不存在自由电荷和自由电流。 结论:在理想介质分界面上,E 、H 矢量切向连续; 在理想介质分界面上,B 、D 矢量法向连续。 三、理想导体表面上的边界条件 1)理想介质是指电导率为无穷大的导体, 12t t E E ?=12()0 n E E ??-= 2ε 1 ε 2 E n 1E 2 θ 1θ 0h ?→l s l S B E dl d S t ??=-??? ?12()0 n E E ?-=?12t t E E =0 s J =0 ρ=12t t H H =? 12n n D D =12()0 n D D ?-=?12()0 n B B ?-=12n n B B =?12()0n H H ?-=

6.3 边界积分方程的离散化方程

6.3 离散化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 以二维边界离散化方程的建立为例,重点突出离散化方法的学习。 6.3.1建立Laplace 场的边界离散化方程 电磁场边界元法的通用积分方程 (4) 其中: ?????? ?∈∈∈=域外 光滑的边界上域内D D c i 0 211 设在Laplace 场中的二维边界上一点i 处,有方程: 在二维场的边界线l 上进行离散,将l 划分为许多小段,每段以直线段或曲线段逼近,作为一个单元。设l 点共被分为0N 个单元,其中在第一类边界1l 段上划分了1N 个单元,在第二类边界2l 段上划分了2N 个单元: 210N N N += 作为单元待求量的插值计算方式,可分为几种: ① 恒值单元 同一单元中的待求量u 和 n u ??都设为恒定值 (或称零次插值),实际上是取单元中点的u 值(或 n u ??值)作为单元的u 值(或n u ??值)。这样,取单 元中点为节点,所以求解变量数等于节点数。 ② 线性单元

它也是直线单元,其u 值在单元两端点之间按线性变化(即线性插值)。单元两端点为单元的节点。 ③ 曲线单元 每单元上的节点数大于2,以多节点拟合的曲线逼近边界单元,以单元节点上的高阶插值函数作为待求位函数近似解。 取最简单的单元——恒值单元为例,介绍边界元离散方法。 按上面的方程对i 单元的“i ”节点离散化 ∑? ∑? ==??= ??+ o j o j N j l N j l i l n u F l n F u u 1 1 d d 2 1 ∑? ∑?=== ??+ 1 1 d d 2 1N j l N j l j j i j o j l F q l n F u u ,?= j l ij l F G d ,上式表示为: 设i 点为i 单元的中点(021N i 、、、 =),有 ()∑∑==== 1 01 21N j N j j ij j ij N i q G u H ,,, 式中: 于是上述0N 个方程写为矩阵形式 GQ HU = 由定解问题中的第一类边界1l ,对应有1N 个单元的位值u s 是已知的,2l 是第二类边界,对应有2N 个单元n u q s ??= 位是已知。所以上述矩阵方程中,有2N 个单元的u 值和 1N 个单元的q 值是未知的,即是说矩阵方程有021N N N =+个未知数。设单元排列顺序 在1l 边界上为1,2,……,1N ,在2l 边是上为11+N 、21+N 、…、0N ,则上述矩阵方

对流扩散方程引言

对流扩散方程的定解问题是指物质输运与分子扩散的物理过程和黏性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河流污染、大气污染、核污染中污染物质的分布,流体的流动和流体中热传导等众多物理现象。关于对流扩散方程的求解很也备受关注,因此寻找一种稳定实用的数值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方法有多种,尤其是对流占优扩散方程,这些方法有迎风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特征有限体积法,特征有限差分法和特征有限元法,广义差分法,流线扩散法,以及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迎风广义差分法,迎风有限体积法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等这些方法数值求解效果较好,及有效的避免了数值震荡,有减少了数值扩散,但是一般计算量偏大 近年,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文献提出了对流扩散方程的特征混合元法,再次基础上,陈掌引入了特征间断混合元方法,还有一些学者将特征线和有限体积法相结合,提出了特征有限体积元方法(非线性和半线性),于此同时迎风有限元也得到较大的发展,胡建伟等人研究了对流扩散问题的Galerkin 部分迎风有限元方法和非线性对流扩散问题的迎风有限元,之后又有人对求解发展型对流扩散问题的迎风有限元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常用数值方法,一般情况下考虑对流占优的扩散方程,当对流项其主导作用时,其解函数具有大梯度的过渡层和边界层,导致数值计算困难,采用一般的有限元或有限体积方法虽然具有形式上的高精度,不能解决数值震荡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对流占优扩散方程看做对流方程,但由于次方程中含有一阶不对称的导数,对流扩散方程仍会表现出“对流效应”,从而采用迎风格式逼近,尽量反应次迎风特点,此格式简单,克服了锋线前沿的数值震荡,计算结果稳定,之前的迎风格式只能达到一阶精度,我们采用高精度的广义迎风格式,此格式是守恒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单调性,并且是特征线法的近似,有效的避免了锋线前沿的数值震荡。 有限体积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的离散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有限体积与有限差分、有限元法最大的区别及优点在于有限体积将求解区域内的计算转化到控制体积边界上进行计算,而后二者均是直接(或间接)在域内计算,故有限体积有着明显的物理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工作量又能满足计算精度要求,加快收敛速度。由于此方法讲散度的积分化为子域边界积分后子啊离散,数值解满足离散守恒,而且可以采用非结构网格,所以在计算物理特别是计算流体力学领域上有限体积有广阔的前景。 间断Galerkin(DG)方法是在1973年,Reed和Hill在求解种子迁移问题时,针对一阶双曲问题的物理特点提出的。之后C.Johnson,G.R.Richter等人对双曲问题的DG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得到了该机的误差分析结果,由于这种方法具有沿流线从“上游”到“下游”逐层逐单元计算的显示求解的特点,并且可以进行并行计算,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方程的求解。最近Douglas等人在{25}中处理二阶椭圆问题时,得到DG方法的有限元空间不需要满足任何连续性条件,因此空间构造简单,具有较好的局部性和并行性。DG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对流占优扩散方程的应用。G.R.Richter等在1992年提出利用DG方法求解定长对流扩散问题 近年DG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其中YeXiu提出间断体积元方法备受人们关注,2004年,她将有限体积法与DG相结合,提出了椭圆问题的间断有限体积法,此方法解除了逼近函数在跨越边界上连续的限制,之后更多的研究者应用到Stokes问题,抛物问题,双曲问题,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该方法不但继承了有限体积的高精度计算简单及保持物理间局部守恒等优点,而且有限元空间无需满足任何连续性要求,空间构造简单,有较好的局部和并行性。 当对流扩散方程中的对流项占主导地位时,方程具有双曲方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对流扩散方程中的非对称的对流项所引起的迎风效应使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求解更困难,用传统的中心差分法和标准的有限元求解会差生数值的震荡,从而使数值模拟失真,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迎风思想,由于使用迎风技巧可以有效的消除数值解不稳定性,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1977年,Tabata等人就针对对流扩散方程提出了三角形网格上的迎风格式{42,38},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梁栋基于广义差分法,提出并分析了一类建立在三角网格上的广义迎风差分格式,袁益让2001年就多层渗流方程组合系统提出并分析了迎风分数步长差分方法,以上均是讨论的线性对流扩散问题,胡建伟等通过引入质量集中算子,构造并分析了一类基于三角网格的质量集中型的部分有限元方法处理线性和非线性对流扩散问

固体力学中的边界积分方程及其边界元法综述

计算固体力学 读书报告 固体力学中的边界积分方程及其边界元法 综述 Review of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an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 Solid Mechanics 土木工程系 2014年03月17日

评语

目录 摘要 (2) A BSTRACT (2) 一、引言 (3) 1)什么是边界元法[1] (3) 2)积分方程和边界元法的发展历史[2] (3) 二、边界元法[5] (4) 1)概述 (4) 2)基本解 (4) 3)拉普拉斯(Laplace)积分方程 (5) 4)拉普拉斯(Laplace)边界积分方程 (6) 5)拉普拉斯(Laplace)积分方程离散化与解法 (6) 6)泊松(Poisson)边界积分方程 (7) 三、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本文综述了边界元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并对积分方程和边界元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推导。边界元法是在经典的积分方程的基础上,吸收了有限元法的离散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简单、适应性强、精度高的优点。它以边界积分方程为数学基础,同时采用了与有限元法相似的划分单元离散技术,通过将边界离散为边界元,将边界积分方程离散为代数方程组,再用数值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组,从而得到原问题边界积分方程的解。用传统的有限单元法求解不可压缩材料会遇到严重困难,但是用边界元法求解这类材料不会有任何问题。近年来随着将快速多级算法引入边界元法,使边界元法的计算效率和解题规模都有了几个数量级的提高。 关键词:边界元法积分方程边界离散快速多级算法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nd deduced the integral equatio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ntegral equation and absorbed the discrete technolog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alculation,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It is based on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though boundary discretization discret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into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then by the numerical method solving algebraic equations, thus obtain the original problem solution of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The solution of nearly or exactly incompressible material problems presents serious difficulties and errors when using the conventional displacement-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because the general stress-strain equations of elasticity contain terms that become infinite as Poisson’s ratio reaches 0.5, while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ccommodates such problems without any difficulty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s used in the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the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some large-scal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nalysis problems were analyzed faster using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han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s new trend suggests future prospects for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pplications. Keywords: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tegral Equation; Boundary Discretization Method;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

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差分格式有很多种,在本节中将介绍以下3种有限差分格式:中心差分格式、Samarskii 格式、Crank-Nicolson 型隐式差分格式。 3.1 中心差分格式 时间导数用向前差商、空间导数用中心差商来逼近,那么就得到了(1)式的中心差分格式]6[ 2 1 11 1122h u u u v h u u a u u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τ (3) 若令 h a τ λ=,2h v τ μ=,则(3)式可改写为 )2()(2 111111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u u u u u u u -+-+++-+--=μλ (4) 从上式我们看到,在新的时间层1+n 上只包含了一个未知量1 +n j u ,它可以由时间层n 上的值n j u 1-,n j u ,n j u 1+直接计算出来。因此,中心差分格式是求解对 流扩散方程的显示格式。 假定),(t x u 是定解问题的充分光滑的解,将1 +n j u ,n j u 1+,n j u 1-分别在),(n j t x 处 进行Taylor 展开: )(),(),(211ττO t u t x u t x u u n j n j n j n j +??? ?????+==++ )(2),(),(3 22211 h O x u h x u h t x u t x u u n j n j n j n j n j +????????+????????+==++ )(2),(),(3 22211 h O x u h x u h t x u t x u u n j n j n j n j n j +????????+????????-==-- 代入(4)式,有 2 111 1122),(h u u u v h u u a u u t x T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n j -+-+++---+-= τ )()()(2222 h O v x u v h O a x u a O t u n j n j n j ?-????????-?+????????++????????=τ )()()(222h O v a O x u v x u a t u n j n j n j ?-++????????-??? ?????+????????=τ

基于Peclet数判别法的一维对流扩散方程分类研究

基于Peclet 数判别法的一维对流扩散方程分类研究 摘要:采用Peclet 数的绝对值大小来判别一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对流占优型或是扩散占优型方程,运用三种隐式差分格式—中心隐式格式、对流C-N 型格式和扩散C-N 格式,对不同Peclet 数的算例进行离散和求解。然后,将计算区域中所有节点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表示成矩阵形式,并求解出它们的矩阵2范数之后作比较,两者越接近则代表差分格式精度越高。通过比较得出了当方程Peclet 数的绝对值小于等于0.5时,方程为扩散占优型方程。在离散方法选取方面,针对扩散项的离散可以采用更高精度的差分格式,如扩散C-N 格式;当Peclet 数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0时,方程为对流占优型方程。此时,针对对流项可以采用更高精度的差分格式,如对流C-N 格式;当Peclet 数的绝对值介于0.5与20之间时,无法用Peclet 数判断方程类型,不过可以选择折衷的离散格式减小误差,如中心隐式格式。 关键字:一维对流扩散方程 Peclet 数判别法 有限差分方法 数值模拟 MR(2010)主题分类号:39A14;65M06 中图分类号:O242.2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一维对流扩散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一类线性化模型方程。土壤、大气等多孔介质中水、盐分、温度以及污染物质的对流扩散问题都会遇到此类方程。在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反映流体对流和扩散两种物理作用的分别是对流项和扩散项。所以,根据方程中对流项还是扩散项占主导作用,通常可将方程分为对流占优型和扩散占优型两类方程。然而,要想得到精确度较高的数值结果,这两种类型方程的离散方法不能采用相同的离散格式。因此,需要有一种判别方法来判断方程的类型,关于对流占优型和扩散占优型方程的判别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这对研究不同类型的方程使用合适的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具有实际的意义。由于Peclet 数的绝对值表示了对流作用相对扩散作用的大小,即绝 大,扩散所起的作用就可以忽略。反之,当Peclet 数为零时,方程就为纯扩散方程。本文选用一维定解非稳态对流扩散方程为例,通过考察Peclet 数的绝对值大小来对方程进行分类,方程一般形式如下: 2(,),,0 122(1)(,0)()(,)(),(,)()12(,) u u u a f x t x x x t t x x u x g x u x t t u x t t u u x t υ?φ???? ?? ?? ????+=+≤≤≥???==== 其中a 和υ分别代表对流项系数和扩散项系数。假定求解区间长度为s , Peclet 数的绝对值

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稳定性条件推导

一维稳态对流扩散方程稳定性条件的推导 姓名: 班级:硕5015 学号: 2015/12/15

证明: 一维稳态对流扩散方程: 22u x x φφρ??=Γ?? 采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对上图P 控制的容积作积分,取分段线性型线,对均分网格可得下列离散方程: ()()()()()()()()11112222e w e w P E W e w e w w w e e u u u u x x x x φρρφρφρδδδδ??????ΓΓΓΓ+-+=-++????????????????记:()()()()1122e w P e w w e a u u x x ρρδδΓΓ=+-+ ()()12 e E e e a u x ρδΓ=- ()()12w W w w a u x ρδΓ= + 定义通过界面的流量u ρ记为F ,界面上单位面积扩散阻力的倒数x δΓ记为D ,则原式简化为: P P E E W W a a a φφφ=+ 12 E e e a D F =- 12 W w w a D F =+ ()P E W e w a a a F F =++- 令 u x F Pe D ρδ==Γ 则 1111222 E W P Pe Pe φφφ????-++ ? ?????=

当Pe 大于2以后,数值解出现了异常;P φ小于其左右邻点之值,在无源项情 况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当2Pe >时系数12 E e e a D F =-小于零,即右边点的通过对流及扩散作用对中间点所产生的影响是负的,这会导致物理上产生不真实的解,所以2u x Pe ρδ=≤Γ 证毕。

弹性动力学问题一种新的时空域边界积分方程_姚振汉

2009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 安徽省安庆市,2009.10.28-31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弹性动力学问题一种新的时空域边界积分方程i 姚振汉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北京, 100084 Email: demyzh@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3891837.html, 摘要:弹性动力学问题传统的时空域边界积分方程采用含时间的基本解基于动力学互等定理来建立。弹性动力学含时间的基本解是在无限弹性空间某点于某瞬时作用单位集中力脉冲的解,其中不仅含有压力波、剪切波,还有波速介于两者之间的Laplace波。本文采用加权余量格式由弹性动力学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出发导出一种新的时空域边界积分方程。方程中只分别利用于某瞬时会聚于弹性体边界某点的球面会聚压力波和剪切波作为核函数,从而使方程显著简化。由此建立的边界元法将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弹性动力学,边界积分方程,边界元法,球面会聚压力波,球面会聚剪切波 引言 众所周知,边界元法是比有限元法稍晚几年发展起来的,最早可以看到关于间接法的一系列工作,其中求解的边界未知量并不是原问题未知场变量的边界值,而是为求解而引进的辅助变量。最早的间接法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的文献可追溯到1958年(Smith 和 Pierce用于位势问题)。直接法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的文献出现得稍晚一些,1963年 Jaswon将其用于位势问题。1967年Rizzo发表了关于弹性静力学问题直接法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的论文,我国从事固体力学边界元法研究的一些作者曾经把它作为边界元法的第一篇文献。1968年Cruse和Rizzo就发表了弹性动力学问题直接法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的文章[1, 2]。弹性动力学问题在重大工程问题中广泛存在,因此弹性动力学是固体力学边界元法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近年Aliabadi的边界元法专著[3]中也有专门的一章。 上述最早的弹性动力学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的文献将边界元结合Laplace变换,然后求解变换域中的椭圆型方程,后来Manolis和Beskos对其做了一些改进[4]。时间-空间域边界元描述最早是由Cole、Kosloff和Minster于1978年对反平面问题给出的[5],后来Niwa、Kobayashi和Kitahara给出了一般形式的描述[6]。进一步的改进还可见于Antes[7],Karabalis和Beskos[8],以及Mansur等的文献[9]。 基于弹性动力学方程的问题除弹性波问题之外还有弹性体振动问题。主要对于后者,Nardini和Brebbia基于弹性静力学描述导出了质量阵和刚度阵[10],后来发展成为双重互易法,用于将惯性力的域内积分化为边界积分。弹性动力学边界元法在广泛的应用中受到重视,还进一步发展了用于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断裂力学的方法。 弹性动力学传统的时空域边界积分方程采用含时间的基本解、基于动力学互等定理来建立。该基本解是在无限弹性空间某点于某瞬时作用单位集中力脉冲的解,其中不仅含有压力波、剪切波,还有波速介于两者之间的Laplace波。 i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602029) 117

2.9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2.9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实际电磁场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 生的,它有起始状态(静态电磁场例外)和边界状 态。 即使是无界空间中的电磁场问题,该无界空间也可 能是由多种不同介质组成的,不同介质的交界面和 无穷远界面上电磁场构成了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即电磁场在不同介质的边界面上服从的条件,也可 以理解为界面两侧相邻点在无限趋近时所要满足的 约束条件。边界条件是完整的表示需要导出界面两 侧相邻点电磁场矢量所满足的约束关系。

由于在分界面两侧介质的特性参数发生突变,场在界 面两侧也发生突变。所以Maxwell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在分界面两侧失去意义(因为微分方程要求场量连续 可微)。而积分方程则不要求电磁场量连续,从积分 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导出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把积分Maxwell方程组应用到图所表示的两媒质交界 面的扁平圆盘。根据Gauss定理,让h→0,场在扁平 圆盘壁上的通量为零,得到: ? ? ? n ? ? D ? ds ? D ? ( ? n ) ? S ? D ? ( n ? S ) D 1 2 ?S 2
? ( D2 n ? D1n )?S ? ? s ?S
? ? ?s (D2 ? D1 ) ? n ? ?0 (B 2 ? B1 ) ? n
h
?r2
D1
? ? r1

在介质分界面两侧,选取如图所示的积环路,应用安培环路积 分公式: ? ? ? ? ? ? ? ?D H ? dl ? H ? ? l ? H ? ( ? ? l ) ? ( H ? H ) ? t ? l ? ? ( J ? ) ? ds 1 2 1 2 ?l ??S ?t ?
? ? t ? N ?n
? ? ? ( H 2 ? H1 ) ? t ? ( H 2 ? H1 ) ? ( N ? n ) ? ? ? J ?N ? ? ? (H ? H ) ? N n
2 1 s
? ? ( H 2 ? H1 ) ? J s ?n
? ? ( E 2 ? E1 ) ? 0 n

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

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 对流-扩散方程是守恒定律控制方程的一种模型方程,它既是能量方程的表示形式,同时也可以认为是把压力梯度项隐含到了源项中去的动量方程的代表。因此,以对流-扩散方程为例,来研究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1 数学模型 本作业从最简单的模型方程,即一维、稳态、无源项的对流扩散方程出发,方程如下: 22, 02f f f U D x t x x ???+=≤≤??? (1) 初始条件 (),0sin(2)f x t A kx π== (2) 解析解 ()()()224,sin 2Dk t f x t e A k x Ut ππ-=- (3) 式中,1,0.05,0.5,1U D A k ==== 函数(3)描述的是一个衰减波的图像,如图1所示 t=0 t=0.5 t=1 图1 函数()()()224,sin 2Dk t f x t e k x Ut ππ-=- 的图像(U=1,D=0.05,k=1) 2 数值解法 2.1 数值误差分析 在网格点(),i n 上差分方程的数值解n i f 偏离该点上相应的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f i n 的值,称为网格节点上的数值误差。 当取定网格节点数21N =时,观察差分方程的解与微分方程的解在不同时间步长下的趋近程度,其中时间步长分别取值0.05,0.025,0.0125,0.0005t ?=。

(a )21,0.05N t =?= (b )21,0.025N t =?= (c )21,0.0125N t =?= (d )201,0.0005N t =?= 图2 数值误差随步长的变化情况 从图2的(a)~(d)可以定性的看出,数值误差与步长的大小有关。在满足稳定性条件的前提下,数值误差随着时间步长的减小而减小,同时,图(d )表示增大网格的分辨率也有助于减小网格误差。 为了对数值误差有一个定量的认识,接下来取定时间步长为0.0005t ?=,分别算出 11,21,41,61,81,101,121,161N =时,指标E =1所示。 表1 不同网格节点数下指标E 的值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一)

3.5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一) 1.电场法向分量的边界条件 2.电场切向分量的边界条件 3.标量电位的边界条件

决定分界面两侧电磁场变化关系的方程称为边界条件。1. 电场法向分量的边界条件 如图所示,在柱形闭合面上应用电场的高斯定律 1122??d S S D S n D S n D S S ρ?=??+??=?? 故:1122??S n D n D ρ?+?=若规定 ?n 为从媒质Ⅱ指向媒质Ⅰ为正方向,则1??n n =2??n n =-12?()S n D D ρ?-=1n 2n S D D ρ-=因为:D E ε=11n 22n S E E εερ-=

2. 电场切向分量的边界条件 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取一小的矩形闭合回路abcd ,在此回路上应用法拉第电磁 感应定律d d l S B E l S t ??=-??? ? 因为: 1t 2t d l E l E l E l ?=?-??d 0S B B S l h t t ??-?=-??=???故: 1t 2t E E =12?()0n E E ?-=该式表明,在分界面上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总是连续的。或1t 2t 1 2 D D εε= 因为:D E ε=若媒质Ⅱ为理想导体时:1t 0 E =理想导体表面没有切向电场。

3. 标量电位的边界条件 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取两点,分别为A 和B ,如图,从标量电位的物理意义出发 1n 2n d 22 B A B A h h E l E E φφ??-=?=+?0 A B φφ-=A B φφ=12S S φφ=该式表明:在两种媒质分界面处, 标量电位是连续的。 E φ =-?21 21S S S n n φφεερ??-=??故: 因为:1n 2n S D D ρ-=在理想导体表面上: S C φ=(常数) h ?=因:

对流扩散方程.

A

对流扩散方程的求解 对流扩散问题的有效数值解法一直是计算数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方法主要是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元法(FEM)、有限体积法(FVM)、有限解析法(FAM)、边界元法(BEM)、谱方法(SM) 等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对流占优问题,用通常的差分法或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将出现数值震荡。 为了克服数值震荡,80年代,J.Douglas,Jr.和T.F.Russell 等提出特征修正技术求解对流扩散占优的对流扩散问题,与其它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特征有限元方法、特征有限差分方法、特征混合元方法;T.J.Hughes和A.Brooks提出过一种沿流线方向附加人工黏性的间断有限元法,称为流线扩散方法(SDM)。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是工程应用中的主要方法。 对流扩散方程的特点 对流扩散方程右端第一项为扩散项,左端第二项则是对流项。由于其方程本身的特点,给建立准确有效的数值求解方法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流和扩散给流体中由流体携带的某种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一个无量纲的特征参数(Peclet数)来描述,Peclet数Pe的定义为:Pe=|ν|L/D。这里v是来流速度,L是特征长度,D是物质的扩散系数。如果Pe数较小,即对流效应相对较弱,这类问题中,扩散占主导地位,方程是椭圆型或抛物线型;

如果Pe数较大,即溶质分子的扩散相对于流体速度而言是缓慢的,这类问题中,对流占优,方程具有双曲型方程的特点。 对于对流占优问题的求解,采用常规的Galerkin有限元方法,为了避免求解结果产生数值振荡,获得稳定解,则应使每个单元的局部Peclet数,Peh=|ν|h/D≤2,这里h为单元的最大尺寸,|v|为单元中的最大速度分量值。因此,用本文方法求解对流占优对流扩散问题,要得到稳定解,则要通过加密有限元网格来实现。

对流占优扩散方程的差分法

摘要 对流占优扩散方程主要包含对流项和扩散项,其中对流项系数远远大于扩散项系数。在数值计算中,方程中的扩散项一般采用具有优良物理特性和计算精度的中心差分离散格式,而关于对流项的处理就稍显困难,若处理不当便会产生数值震荡或数值弥散,给数值计算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求解的方法做出改进。 本文主要讨论迎风差分格式,迎风加权差分格式,以及特征有限差分格式。三种方法都能够消除数值震荡,但各种方法间又各有差异。迎风格式计算量较小,能够消除数值震荡,但是数值解的精度不高。特征有限差分格式中含有多个未知的点,计算量特别大,从误差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数值解拥有较高的精度。迎风加权差分格式,是在迎风格式的基础上改进得到的,精度较高,其数值解不仅受到时间和空间步长的影响,还受到不同参数的影响。可以选取不同的参数是迎风加权格式的一个优点。 关键词:对流占优扩散方程;迎风格式;迎风加权差分格式;特征有限差分法

Abstract Convection-dominated diffusion problems mainly contain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terms, which the convection coefficient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diffusion terms in the equation commonly used central difference discretization scheme with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alculation accuracy. However, the method of the convective terms slightly difficult. It would produce numerical shock or numerical dispersion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Therefore, we need to make some improvem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upwind difference scheme, upstream weighted scheme,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numerical oscillation can be eliminated by all three method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method. Upwind difference scheme has smaller amount of calculation, to eliminate the numerical oscillation, but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solution is not as good as we expect. Characteristic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hich contains a number of unknown point, with a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and we can see from the error analysis,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solution is much higher. Upstream weighted scheme, which improved based on upwind scheme,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time and space step, but also affected by different parameter of . To choose a different parameter of is also an advantage of upstream weighted scheme. Key Words: Convection-dominated diffusion problem; Upwind difference scheme; Upstream weighted scheme; Characteristic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差分方法 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差分格式有很多种,在本节中将介绍以下3种有限差分格式:中心差分格式、Samarskii格式、Crank-Nicolson型隐式差分格式。 3.1中心差分格式 时间导数用向前差商、空间导数用中心差商来逼近,那么就得到了流扩散方程的显示格式。 处进行Taylor展开: 1) 式的中心差分格式[6] n 1 n U j U j n n U j 1 U j 1 a 2h n U j 1 v n n 2U j U j 1 h2 (3) 若令a h, n 1 U j n U j Vp,则 h 1 / n 2(U 1 (3)式可改写为 n n U j 1) (U j 1 2u:n \ U j 1) (4) 从上式我们看到, 在新的时间层n 1上只包含了一个未知量n U j 1,它可以由时间层n上的值U;1,U j n,U;1直接计算出来。因此, 中心差分格式是求解对 假定u(x,t)是定解问题的充分光滑的解,将n 1 U j n U j U; 1 分别在(X j,t n) n U j U(X j,t n 1) U(X j,t n) 0( 2) n U j 1 U(X j 1,t n) U(X j,t n) n U j 1 U(X j 1,t n) U(X j,t n) U n h2 2 U n X j 2 2 X j U n h2 2 U n X j 2 2 X j 代入⑷式,有 T (X j,t n) n 1 U j n U j n n U j 1 U j 1 a 2h 2U n h2 n 0() n 2 a 0(h ) 2 U 2 X n 2 v 0(h ) j h h n U j 1 0(h3) 0(h3) n U j 1 v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