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

自学综述学习人:

影像核医学的检查报告包括: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和检查图像三个部分。

一、检查申请单

(一)申请单由有关科室的医生填写,核医学科接诊医生补充。

(二)申请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送检医生,送检原因,申请检查的类型或名称,申请日期。

(三)申请单的补充内容:与检查有关的临床资料,其它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等。

二、检查报告单

(一)报告单由核医学科医生填写。

(二)报告单的内容: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年龄)、社会保险号、病历号(或住院号)、临床诊断,检查类型或名称,检查日期,放射性药物,给药剂量和途径,使用仪器。

(三)报告内容

1.过程和材料

(1)准备过程和实施程序;

(2)影像采集的时间和方式(动态或静态、局部或全身、平面或断层、透射和发射成像、显像部位、……等);

(3)检查过程中的其它介入性程序的描述;

2.检查所见

(1)评价影像质量;

(2)静态检查:描述正常和异常放射性分布的部位和数量,以及浓集情况;

(3)动态检查:描述放射性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4)定量或半定量检查:列出器官或病灶摄取放射性的定量或半定量结果;

(5)介入性检查:描述介入前后放射性分布的变化;

(6)其它需要描述或说明的内容,如图像融合、非靶区组织的异常发现等。

3.检查局限性的分析特殊情况(如:影响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因素、病人配合的情况…等),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

4.回应临床的要求报告应当回答或涉及临床送检提出的问题。

5.比较和同一病人先前的检查和报告进行比较。

(四)印象(结论或诊断)

1.应当尽可能给出明确的临床诊断。

2.可能的情况下,给出鉴别诊断。

3.提出随访(包括时间)和/或行其它检查的建议,以便明确

或证实目前的印象。

三、图像

选择与结论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图像。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甲状腺静态显像

甲状腺静态显像是利用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放射性碘或摄取99m Tc-过锝酸盐的功能,通过显像仪器显示其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及其放射性分布状况,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甲状腺疾病。

一、适应证

1.了解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状态;

2.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4.估计甲状腺重量;

5.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

6.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病灶,以助选择治疗方案,评价 131I治疗效果;

7.甲状腺术后残余组织及其功能的估计;

8.各种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等。

二、禁忌证

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131I行甲状腺显像,但使用99m Tc-过锝酸盐无特殊禁忌。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用99m TcO4-甲状腺显像剂时,病人无需作特殊准备;用131I显像剂时,根据情况停用含碘食物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一周以上,检查当日空腹。

(二)显像剂

1.99m TcO4-:常规静脉注射剂量74~185MBq(2~5mCi)。

2.131I-碘化钠溶液:常规甲状腺显像口服剂量为 1.85~3.7MBq(50~100μCi);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口服剂量74~148MBq(2~4mCi)。

3.123I-碘化钠:空腹口服7.4~14.8MBq(200~400μCi)。

(三)显像仪器

一般采用SPECT或γ照相机,也可应用传统的闪烁扫描机。

(四)显像方法

1.甲状腺99m TcO4-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0~30min进行甲状腺显像。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头,颈部伸展,充分暴露甲状腺部位。采用低能通用准直器或针孔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128×128或256×256,放大2~4倍。采用定时或定计数采集

图像,根据计数率大小确定采集时间,通常预置计数200~500K或采集150~200s。常规采集前位像,必要时采集斜位或侧位图像。

2.甲状腺癌转移灶和异位甲状腺显像:一般应用131I显像。空腹口服131I后24h行颈部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显像,范围包括颈部和胸骨后。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像时,空腹口服131I后24~48h进行全身显像或颈区局部显像,必要时加做72h显像。病人一般取仰卧位,应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器,能峰364keV,窗宽20%。

3.123I显像:空腹口服123I后6~8h显像,应用低能准直器,能峰159keV。

4.甲状腺断层显像静脉注射99m TcO4- 296~370MBq(8~10mCi)后20min应用SPECT行断层显像,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采集矩阵64×64或128×128,放大2倍,探头旋转360°共采集64帧;对于吸锝功能良好者,每帧采集15~20s,或每帧采集80~120K计数。采集结束后进行断层重建,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影像。也可采用高分辨率针孔准直器行甲状腺断层显像,病人取仰卧位,肩部垫高,病人颈部尽量伸展,探头自甲状腺右侧到左侧旋转180°,采集30帧(每6°1帧),每帧20~30s,矩阵128×128。应用针孔准直器采集时,不宜用身体轮廓采集,以尽量保持准直器与甲状腺距离相等,否则将影响检查结果,其断层重建方法与平行孔相同,但影像分辨率高于平行孔准直器,该法适合于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探测较小结节。

5.甲状腺重量的估计根据在前位甲状腺影像获得甲状腺面积和左右两侧甲状腺的平均高度,代入下式计算甲状腺重量。

甲状腺重量(g)=正面投影面积(cm2)×左右叶平均高度(cm)×k k为常数,介于0.23~0.32,随显像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各单位可建立特定仪器条件的k值。

四、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

第二节甲状腺血流显像

甲状腺血流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经静脉“弹丸”式注射后,流经甲状腺时进行动态γ照相,以反映甲状腺血流情况,作为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通常与甲状腺静态显像或阳性显像一次进行。

一、适应证

1.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的甲状腺血流灌注;

2.了解甲状腺结节血运情况,帮助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等。

二、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二)显像剂

一般与99m 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或99m Tc-MIBI甲状腺阳性显像一次完成,显像剂体积为0.5~1.0ml为宜。

(三)显像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患者肩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使颈部充分伸展暴露甲状腺。

2.采用低能通用或低能高灵敏准直器,使甲状腺位于探头视野范围内,探头尽可能贴近颈部皮肤。

3.以“弹丸”方式,自肘静脉注射99m TcO4-或99m Tc-MIBI 370~740MBq(10~20mCi),同时起动计算机进行动态采集,矩阵64×64,放大1.5~2.0,2s/帧,连续采集16帧;或1s/帧,连续采集32帧。如甲状腺有结节,则自对侧肘静脉注射显像剂。

4.动态采集结束后,根据显像目的和所用显像剂不同,可进行常规甲状腺静态显像或亲肿瘤阳性显像。

5.采用ROI技术绘制出甲状腺血流和颈部血流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由曲线计算出甲状腺动脉和颈动脉血流的峰时和峰值,以及甲状腺结节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甲状腺血流比值。

四、注意事项

弹丸式注射时,宜选择较大的静脉血管,显像剂的体积应小于1ml,以保证弹丸注射的质量。

第三节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

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是了解甲状腺碘代谢的常用方法。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碘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全过程。在空腹条件下,口服放射性131I后,经胃肠吸收并随血流进入甲状腺,并迅速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其摄取的量与速度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利用甲状腺功能测定仪获得不同时间的甲状腺摄碘率,以此来评价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一、适应证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前治疗剂量的计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辅助诊断。

3.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4.了解甲状腺的碘代谢或碘负荷情况,鉴别诊断高碘和缺碘性甲状腺肿。

5.用于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和甲状腺兴奋试验。

二、禁忌证

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1.很多含碘的药物、食物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均能改变

甲状腺摄131I 功能,如果患者服用或食用了上述药物或食物,在接受

本检查前应停服一段时间,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①含碘丰富的

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海鱼虾等,可抑制摄131I 率,根据食用

量的多少,需停食2~4周;②含碘药物,如碘化物、复方碘溶液、

含碘片等,可抑制摄131I 率,根据服用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需停

服2~8周;③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如甲状腺片、抗甲状腺药,可

影响摄131I 率,需停服2~4周;④某些中草药,如海藻、昆布、贝

母、牛蒡、木通等也能抑制摄131I 率,根据服用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

短,需停服2~6周。

2.检查当日患者应空腹。

(二)检查方法

1. 空腹口服131I 溶液或胶囊74~370kBq(2~10μCi),服药后继

续禁食1h 。

2.开机预热,使甲状腺功能仪处于正常测量状态。

3.测量本底计数。

4.测量标准源计数。将与患者服用的等量131I 溶液或胶囊加入

试管中,然后插入专用颈部模型内,测量标准源计数。标准源模型与

患者甲状腺的几何位置应一致。

5.患者于口服131I 溶液或胶囊后2h 、4h 、24h (或3h 、6h 、24h )

分别测量甲状腺部位放射性计数,用以下方法计算出甲状腺摄131I 率。

%本底

标准源计数本底甲状腺部位计数率(%)=甲状腺摄100131?--I

5.绘制摄131I 率曲线,并注明各时间点的摄131I 率及本实验室的

正常参考值。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含碘的药物、食物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的影

响是本项检查质控的关键。

2.各单位应根据各自所用的设备条件和检测技术,建立自己的

正常人参考值。

3.摄131I 率测定也可采用两个时间点,但应包括24h 摄131I 率。

4.受检者服用量必须与标准源放射性活度相同。

5.若短期内同一患者重复测量摄131I 率,宜在口服131I 率前先测

定甲状腺部位131I 残留本底,计算时予以扣除。

第四节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thyroid hormone suppression test)是利用正

常甲状腺细胞的摄碘能力受TSH 反馈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

度增高时,垂体分泌的TSH 减少,继而降低甲状腺的摄碘率。所以

当给予外源性T3(T4)时,正常人的甲状腺摄碘率会下降;但甲亢时,

由于体内存在非垂体性甲状腺刺激物质,这些物质刺激甲状腺引起摄

碘率增高,且不受TSH 控制,因此给予外源性T3(T4)时,患者甲状

腺的摄碘能力无抑制现象或抑制不明显。据此可判断甲状腺轴反馈调

节是否正常。

一、适应证

1.甲亢的辅助诊断;

2.甲亢与缺碘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3.内分泌性突眼与眼眶肿瘤所致突眼的鉴别诊断;

4.甲状腺轴反馈调节功能的研究。

二、禁忌证

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

三、操作方法

1.病人准备 检查前必须停服能影响碘摄取的食物和药物,根据

食物和药物种类不同,停服的试剂长短不等,一般要求在2~4周或

以上。检查当天需空腹,服用131I 后仍需禁食1h 。

2.检查方法

(1)空腹口服131I 222kBq(6μCi)。

(2)测量24h 的摄碘率。

(3)口服干燥甲状腺制剂片,每次40mg(毫克),每日三次,连服

10~14天;或口服甲状腺素片(T 4),每次25~40μg (微克),每日三

次,连服10~14天;或口服三碘甲腺原氨酸(T 3)片,每次40μg (微

克),每8h 一次,连服7天。

(4)空腹口服131I 222 kBq(6μCi) 。

(5)测量24h 的摄131I 率。

(6)计算抑制率。

%碘率

摄第一次碘率摄第二次碘率摄第一次抑制率(%)=100242424131131131?-h h h 四、注意事项

1.本试验对合并有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绞痛、心房纤颤及心

力衰竭者禁用。

2.第二次吸131I 率测定,口服131I 率前宜先测甲状腺残留本底,

计算时扣除。

第五节 TSH 兴奋试验

甲状腺兴奋试验(thyroid stimulating test)是评价甲状腺轴功能的

检查方法。正常情况下,TSH 对甲状腺具有兴奋效应,能促使甲状腺

摄碘能力增强。因此,当给予外源性TSH 后,重复测定甲状腺摄131I

率的变化(兴奋值),从而判断甲状腺轴的功能。

一、适应证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鉴别诊断。

2.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与先天性甲状腺一叶缺如的鉴别诊断。

3.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评价。

二、禁忌证

1.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

2.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者。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二)检查方法

1.空腹口服131I 222kBq (6μCi)。

2.测量24h的摄131I率。

3.肌注促甲状腺激素(TSH)10 IU;如为重症患者,可改为每天5 IU,连续三天。

4.24h(次日)后空腹口服131I 222kBq (6μCi)。

5.测量24h的摄131I率。

6.计算兴奋值。

兴奋值=第2次24h甲状腺摄131I率(%)-第1次24h摄131I率(%)

四、注意事项

1.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慎用;

2.第二次摄131I率测定时,在口服131I前宜先测定甲状腺残留本底计数;

3.肌肉注射TSH后病人宜在科室观察2 h。

第六节 TRH兴奋试验

TRH兴奋试验(TRH stimulating test)是利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具有兴奋垂体前叶合成分泌TSH的作用。当给受试者给予外源性TRH后,连续取血观察血清中TSH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脑垂体对TRH的反应能力,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功能。

一、适应证

1.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甲亢的辅助诊断;

3.内分泌突眼与眼眶肿瘤性突眼的鉴别诊断;

4.评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功能。

二、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三、操作方法

1.经典静脉给药法:受试者空腹,休息半小时,取TRH制剂300

μg 用2ml 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5、

30、60及120min 分别取静脉血1ml ,测定血清TSH 浓度,以时间为

横坐标,TSH 浓度为纵坐标,绘制TSH 的反应曲线。

2.静脉给药两次采血法:其方法与经典法相同,只是减少采血次

数,于注射TRH 前和注射后15或30min 两次采血,测定其TSH 浓

度。

3.喷鼻给药两次采血法:受试者取端坐位,头后仰,用1ml 生理

盐水将TRH 1.2mg 稀释后,用喷雾器轮流喷入双侧鼻内,2min 内喷

完,并避免流入食道内或鼻腔外。于喷鼻前和喷鼻后30min 分别采血

测TSH 浓度。

四、注意事项

在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如果怀疑为继发性,则应采用多次取

血法,因两次取血法不能反映峰值的延迟表现。

第七节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是利用过氯酸盐能阻止甲状腺自血中摄取无

机碘离子和促使进入甲状腺但还未有机化的无机碘离子从甲状腺中

释放的作用,正常时,甲状腺在过氧化物酶和碘化酶的作用下将无机

碘离子转化为有机碘而不能自甲状腺释出,而过氧化酶缺乏或甲状腺

酪氨酸碘代谢障碍时,摄取的碘离子不能有机化而迅速从甲状腺释

出。通过测量并比较口服过氯酸盐前后两次甲状腺摄131I 率,计算出

释放率,评价甲状腺碘有机化障碍及碘代谢状态的重要方法。

一、适应证

1.家族性甲状腺过氧化酶系统缺陷或酪氨酸碘化障碍的诊断;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3.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鉴别诊断;

4.疑有甲状腺碘代谢障碍的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

二、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检查前1~2周停用含碘食物、甲状腺激素及抗甲

状腺药物,检查当日空腹。

(二)示踪剂 131I-碘化钠溶液。

(三)检查方法 空腹口服131I74~222kBq(2~6μCi)后2h 应用甲

状腺功能测定仪测定甲状腺摄131I 率,然后口服过氯酸盐(或过氯酸

钾)400mg ~800mg (儿童按10mg/kg 体重计算),1h 后再测甲状腺摄

131I 率,并按下式计算释放率:

%率服过氯酸盐前摄率率-服过氯酸盐后摄服过氯酸盐前摄释放率(%)=100131131131 I I I

四、注意事项

本试验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与甲状腺吸131I试验相同。

第八节甲状旁腺显像

近年来发现,201Tl和99m Tc-MIBI除了能被心肌细胞选择性摄取外,还可以聚集于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因而较广泛用于甲状旁腺显像,用于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一、适应证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术前定位;

2.异位甲状旁腺的诊断。

二、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应用99m Tc-MIBI行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时,检查前30min常规口服过氯酸盐400mg,封闭甲状腺。

(二)显像剂

1.99m Tc-MIBI 370MBq(10mCi)

2.201Tl 74MBq(2mCi)

3.99m TcO4- 185MBq(5mCi)

(三)显像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 201Tl/99m TcO4-显像减影法病人取仰卧位,固定头部,于肘静脉注射201Tl 74MBq(2 mCi),10min后应用配备有低能高分辨或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的γ照相机进行前位甲状腺部位显像,采集300s (或预置计数100K),能峰80keV,窗宽20%,矩阵64×64或128×128,放大2~4,病人体位及头颈部保持不动,然后再静脉注射- 74~185MBq(2~5mCi),15min后将γ照相机的能峰调节至99m TcO

4

140keV,重复甲状腺部位显像,除采集的能峰不同外,两次采集的条件应保持一致。最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将201Tl甲状腺影像减去99m TcO4-甲状腺影像,即得到甲状旁腺影像。也可将两种显像剂同时注射,15min后应用双核素显像法同时进行采集,再作相减处理。

2. 99m Tc-MIBI/99m TcO4-显像减影法其方法与201Tl/99m TcO4-法基本上相同,只是不用改变采集能峰和窗宽位置,病人体位及准直器同前。静脉注射99m Tc-MIBI 185MBq(5 mCi),10~15min行甲状腺显像,然后再注射99m TcO4- 185MBq(5mCi),10~15min后重复甲状腺显像,将前者甲状腺影像减去后者,即为甲状旁腺影像。

3.99m Tc-MIBI双时相法显像条件及显像剂用量与前相同。静脉注射99m Tc-MIBI后,于15min和2~3h分别在甲状腺部位采集早期和延迟影像,采集时间300s。其早期影像主要反映甲状腺组织,2~3h 的延迟影像可反映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此法比较简便,临床较常用。

四、注意事项

(一)约有10%的人群有甲状旁腺异位,大多位于纵隔,对疑有

甲状旁腺异位的患者,应加做胸部前位和后位显像。

(二)由于201Tl或99m Tc-MIBI可以被多种恶性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分析结果时,应注意排除胸部疾患,尤其是肺部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病灶所引起的局部放射性聚集。

(三)甲状旁腺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取决于瘤体大小,大于 1.5g 者阳性率较高,但对于较小的腺瘤容易漏诊。对于增生的阳性率也较低。

(四)应用201Tl显像法时,最好先作201Tl显像,然后再作99m Tc-过锝酸盐显像,因为99m Tc的康普顿散射可以进入到201Tl的窗范围内,影响201Tl显像的图像质量。

第九节肾上腺皮质显像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身物,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类似物引入体内后,同样能被肾上腺皮质所摄取并参与激素的合成,而且其摄取量的多少与皮质的功能有关,因此,通过肾上腺皮质显像可以显示肾上腺皮质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某些肾上腺疾病。

一、适应证

1. 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诊断;

2. 异位肾上腺的定位;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4. 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诊断与鉴别;

5. 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辅助诊断。

二、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作此检查。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1. 封闭甲状腺注射显像剂前3天开始服用复方碘溶液,每天3次,每次5~10滴,直至检查结束,以减少甲状腺摄取游离放射性碘。

2. 在检查前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以及避孕药等影响显像剂摄取的药物。

3. 在显像的前一天晚上,服用缓泄剂,以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二)显像剂

1.131I-6-碘甲基-19-去甲基胆固醇(NP-59)

2.131I-19-碘代胆固醇(NM-145)

3.131I-6 -碘代胆固醇

成人使用剂量为37MBq(1mCi)/1.7m2体表面积,儿童酌减。

(三)显像方法

1.缓慢静脉注射显像剂,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短暂的面部潮红、腰背酸胀、胸闷、心悸等反应,短期内可逐渐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注射显像剂后第3、5、7及9天,应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器的γ照相机或SPECT分别进行后位和前位肾上腺及其邻近部位的显像。矩阵64×64,能峰364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K左右或采集300s。

4.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为了进一步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可作抑制试验。本试验至少在常规显像后一个月进行。在注射显像剂前2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每次2mg,每6h一次,直至检查结束。其显像时间和方法与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相同。

四、注意事项

胆囊有时显影,在后位显像时易误认为右侧肾上腺,需注意区别,并要注意排除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第十节肾上腺髓质显像

间位碘代苄胍类化合物是一类肾上腺神经原阻滞剂,可选择性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原受体,而肾上腺髓质富含肾上腺素能受体。因此,用131I或123I标记的间位碘代苄胍引入体内后可被肾上腺髓质摄取而显影,用以诊断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腺疾病。

一、适应证

1. 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2. 确定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部位及范围;

3. 嗜铬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或复发病灶的探测;

4. 肾上腺髓质增生的辅助诊断;

5. CT或超声显像有可疑的肾上腺病变,需进一步提供病变性质和功能状态者;

6. 恶性嗜铬细胞瘤131I-MIBG治疗后随访观察;

7. 神经母细胞瘤、副神经节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的辅助诊断;

8. 不明原因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二、禁忌证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三、操作方法

(一)病人准备

1. 检查前3天开始口服复方碘溶液每天三次,每次5~10滴,直至检查结束,以封闭甲状腺。

2. 检查前一周停用苯苄胺、利血平、安非他明、可卡因、去甲麻黄碱、生物碱、6-羟基多巴胺、胰岛素及三环抗抑郁剂等药物。

3. 显像前一天晚上,服用缓泄剂清洁肠道。

(二)显像剂

1.131I-MIBG:成人剂量37~74MBq(1~2mCi),儿童酌减。

2.123I-MIBG:成人剂量185~370MBq(5~10mCi)或370MBq(10mCi)/1.7m2体表面积。

(三)显像方法

1. 缓慢静脉注射131I-MIBG,注射速度应大于30s,由于MIBG为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注入体内后有可能加速颗粒内贮藏的去甲肾上腺素排出,从而引起高血压升高,因此,在注射显像剂时必须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其速度不能过快,如有不适反应,应暂缓或停止注射。

2. 注射显像剂后24和48h(必要时72h)应用γ照相机或SPECT 行后位和前位显像,显像的范围应包括头部、胸部、腹部和骨盆区域,以利于显示异位的髓质肿瘤,显像前嘱病人排空膀胱。必要时加斜位、侧位和全身显像。

3. 显像条件131I-MIBG应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器,能峰364keV,窗宽20%,矩阵64×64或128×128,每帧图像采集50~100K计数或300s。疑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可行前后位全身显像。

4. 最后一次显像结束时,如果对病灶定位有困难时,可应用小剂量肾脏显像剂(如99m Tc-DMSA或DTPA)作肾显像,也可同时用多窗作双核素采集。

5. 123I-MIBG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分别于24h和48h行前位和后位肾上腺平面显像,应用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能峰159keV,窗宽20%,每个投影采集时间24h为10min,48h采集15min,对于疑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或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应根据情况行从头颅至膝部的前后位全身显像。断层显像:于注射显像剂后24h进行,采用单探头或双探头SPECT,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64×64,探头旋转360°,采集64帧图像,每帧20s,并可通过计算肾上腺(或嗜铬细胞瘤)/本底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

四、注意事项

1.少数嗜铬细胞瘤因摄取显像剂较少,可以不显影,导致假阴性结果;

2.病人服用某些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的药物或瘤体较小也影响显像的阳性率;

3.肾上腺以外出现异常浓集灶时,应注意排除心脏、肝、脾以及肠道放射性聚集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4.显像前一天晚上应服用缓泄剂,显像前应排空膀胱。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第一章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 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 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门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CT、MRI、DSA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姓名、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 2、检姓的患者,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识别。? 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用检查常规,一切按常规办事。或虽无书面的常规,但有科室人员相互默契的常规。例如会诊单上写“胸部摄片”就一定是胸部正侧位。会诊单上写“鼻窦摄片”就一定是water位摄片等。但对于二甲以上标准医院规模较大的放射科,在报告中须增加“检查方法”或“检查技术”一项。这类科室开展项目很多,新开展项目出现且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较多,各人常用检查技术可能不一致,

超声报告单书写

超声报告单书写、签发、复核制度临床对超声检查的需求量大,临床医师在开具超声检查申请单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申请单可手写开单亦可电子申请单形式,填写申请单时应完整填写简要病史、体检发现、其他医学影像报告与有关检验结果,并写明检查目的、要求和部位。草率填写(应填的内容不完整)的申请单,以及手写时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时常可导致检查报告的质量下降,其责任不在超声科室。对于需行超声复查的病人,必须填写原超声号,以便与前次作相应比较。 由于超声检查报告是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又是法律纠纷处理中的参考资料,所以必须认真客观地详细描述检查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遇特殊疑难病例时,及时与送检医师沟通检查情况。报告中专业用词必须是统一的、科学的、通用的超声医学术语。 (一)超声检查报告单书写基本要求: 1.针对性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对申请单提出的问题给与有针对性的阐述,做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2.客观性应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回声特点、动态变化及毗邻关系等进行准确的客观描述。重要的阴性所见也应描述,供鉴别诊断参考。

3.独立性超声检查只是临床检查的一种手段,因此对超声图像的分析必须注意参考临床表现。任何结论不能脱离临床表现,但也不能脱离声像图的客观表现去迎合临床诊断。 4.系统性有的病变在其发展过程中,声像图也会出现动态变化,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超声随访来复核最初的诊断,超声诊断报告应正确地把这种变化反馈给临床。 5.科学性如不能直接用临床疾病的术语来描述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则不能只描述某幅图像的平面特点而不注意描述病变的立体形态。 6.真实性手写超声检查报告单必须字迹应工整、清晰,无错字、无涂改;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电子报告中无错字、无涂改。只出具1次超声诊断报告单,经诊断医师签字生效。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不真实的超声诊断报告单。 (二)规范化超声检查报告中的结论书写要求: 1.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以下做举例说明: (1)“符合……”:如果具有一项确诊指标加两项辅助诊断指标,可以采用“符合……”。如超声在右侧输卵管内发现胚囊、胚芽、胎血管搏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滋养层血管,加上停经史和尿妊娠试验阳性,则诊断结论为:右侧输卵管混合性包块(符合输卵管妊娠)。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院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一、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门诊号或 住院号; 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 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 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 (一)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 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 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 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 隙等。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 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

扩张肠管有无液平,形态、位置如何,有无假肿瘤征等。 (二)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征象如:外伤发现骨软骨瘤、退变、各种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意见里体现。 (三)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说明;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 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三、诊断意见: 在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者,可结合临床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征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医师审核签字: 一份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诊断报告应分由二级医师签名、审签,实行“双签字”。签名字迹要清楚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 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 线号、CT 号、MRI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CT MRI和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门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 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CT MR、DSA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姓名、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姓的患者,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 识别。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胸部X 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 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 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四、头颅、五官X 线诊断报告 1、头颅平片X 线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CT常规及增强要点 病变描述:部位或分布、数目、大小、形状、边缘、密度、邻近关系、功能变化、动态情况、增强。 扫描基线:喉(颈4下缘),甲状腺(颈5下缘),胰腺(胸12下缘),肾脏(胸11上缘)。 方法:先平扫,设定增强扫描的范围以及两次或多扫描开始时间,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经静脉用电动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80ml~100ml,3ml~4ml/s,对比剂注射完后与扫描开始时间同步。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分期 肝脏 25s~30s 肝脏动脉期 60s~70s 肝脏门静脉期 120s 肝实质平衡期 胰腺 25s~30s 胰腺动脉期 60s~70s 胰腺实质期 肾脏 30s~35s 肾皮质期 70s 肾实质期 5min~10min 肾排泄期或肾盂期

肺、纵隔 25-30S动脉期 60-90-120延迟扫描 头动脉 20-30s动脉期 二、影像诊断报告的艺术 1、肯定诊断 2、否定诊断:排除XX。 3、拟诊断:XX可能,XX首先考虑,XX不排除,XX待排除。 4、符合诊断:XX符合XX。 5、疑诊断:XX可疑,建议进一步检查。 6、活话:建议必要时复查。 三、头颅、五官X线报告 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 (1)头颅大小与形态。 (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 (3)颅缝与囱门有无异常。 (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 (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 (6)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有无异常。 (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

(8)头颅软组织情况。 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 (l)各组窦腔发育情况。 (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壁有无增厚,有否液平。(3)鼻腔与眼眶情况。 (4)窦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清理变化情况。 3、乳突X线诊断报告 (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大小及密度。 (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 (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 (4)内、外耳道情况。 (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 4、眼眶X线诊断报告 (1)眶窝大小与形态。 (2)眶壁骨质结构。 (3)眶内软组织密度有何异常改变。 (4)眶裂、视神经孔形态、大小及骨壁情况。 (5)周围副鼻窦与颅内情况。” 5、下颌骨X线诊断报告 (1)下颔骨骨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2)牙槽有无病变情况。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标准[详]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 病理学诊断是应用病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的疾病诊断。其意义是为临床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了解预后及总结诊治经验提供可靠依据。病理学诊断书(报告)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医学文件。 1、病理学诊断有有以下几种形式。 (1)Ⅰ类诊断即能明确肯定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诊断。 病变部位:以眼观及镜检进行确认如胃幽门部、宫颈等;对体多处可出现的器官(如淋巴结)或左右两侧均有的器官(如乳腺、肾等)以及小块组织则以临床提供的资料为准,并用括号标明,如(左)乳腺,或(颈右侧)淋巴结,或子宫颈(3点);如具体部位无法确定,则全部定在括号,如(腹膜后)××瘤。 疾病诊断:应写出疾病全称,不宜写简称。对罕见或新近被认定的疾病,应写出英文全名,附在中文病名之后。如送检标本中有一个以上疾病,则按主要、次要疾病依次写出。对肿瘤性疾病,在送检标本足够的情况下,应写出其分型、分级,恶性肿瘤还应写出浸润围、切缘情况及转移情况。在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记载免疫组化标记或电镜检查等结果。 举例: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胃小弯溃疡型管状腺癌(3cm×3cm×2cm),侵及浆膜层;标本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幽门淋巴结4枚,其中1枚有管状腺癌转移,其余3枚呈窦性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或写作幽门淋巴结1/4见癌转移)。 (2)Ⅱ类诊断即不能完全肯定的或有所保留的诊断一般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确定为恶性,但其组织来源难定。这种报告常在诊断前冠以“考虑为”、“倾向于”及“疑为”。对临床已有明确诊断,但在病理形态上缺乏特征性病变或仅有与临床诊断不矛盾的非特征性病变时,则在诊断前冠以“符合……”、“不能排出……”。 举例: (喉部)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或疑)有局部癌变 (腹膜后)恶性肿瘤——肉瘤,倾向于神经源性、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像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像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做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 、图像记录采用各种图像记录方式,将典型图像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1)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超声检查异常影象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

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炼、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诊断和建议恰当。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 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1节头颅 1、鼻窦 (1) 鼻窦炎 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余未见异常发现。 (2) 鼻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 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余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 炎。 第2节胸部 1、肺 (1)正常肺部。 胸廓对称,纵膈居中,双肺野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2)大叶性肺炎 正位像右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界清楚呈水平走行,下界模糊不清,右心缘模糊不清,肺野透亮度减低。侧位像见右肺中叶呈实变改变,叶间胸膜无凹陷。肺门无异常增大。左肺未见异常。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3)支气管肺炎 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中下野纹理紊乱、模糊,左肺有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双侧肺门影不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状、大小属正常范围。 (4)支气管扩张 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以中下肺野为著,且双侧中下肺野内中带可见沿肺纹理走行分布的多发囊状透亮影,呈蜂窝状改变。左肺下野膈上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减少,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5)肺脓肿 正位像左肺中野中外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大小约4cm×4、5cm的空洞,空洞内壁光滑,壁较厚,其内有气液平面,侧位像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背段。右肺纹理清晰。双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6)肺结核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X线、CT、MRI) 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1节头颅 1、鼻窦 (1)鼻窦炎 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余未见异常发现。 (2)鼻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 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可见骨小梁。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余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侧骨壁模糊。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炎。 第2节胸部 1、肺 (1)正常肺部。 胸廓对称,纵膈居中,双肺野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围. (2)大叶性肺炎 正位像右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界清楚呈水平走行,下界模糊不清,右心缘模糊不清,肺野透亮度减低。侧位像见右肺中叶呈实变改变,叶间胸膜无凹陷。肺门无异常增大。左肺未见异常。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围。 (3)支气管肺炎 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中下野纹理紊乱、模糊,左肺有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双侧肺门影不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状、大小属正常围。 (4)支气管扩 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以中下肺野为著,且双侧中下肺野中带可见沿肺纹理走行分布的多发囊状透亮影,呈蜂窝状改变。左肺下野膈上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减少,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围。 (5)肺脓肿 正位像左肺中野中外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密度不均,可见大小约4cm×4.5cm 的空洞,空洞壁光滑,壁较厚,其有气液平面,侧位像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背段。右肺纹理清晰。双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围 (6)肺结核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就是诊断质量得最终反映: 医学服务涉及人得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得重要意义就是不言而喻得。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虽控制得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得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就是 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得。从我国近年来得实践瞧,也就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楚得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得医学团体制是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得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得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得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瞧得出使用得设备就是什么,检査得操作技术或程序就是怎样得,诊断者观察就是否全面,以及诊断得思路就是否 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S控制得进程中,第一步要走得路就就是诊断报告书得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得格式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得格式就是一种形式,它反映得内容必须要符合质虽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得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幣简程度也不一致。但就是从质S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得诊断报告书得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股资料,往往就是表格式得。逐项填写: 患者姓需、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査名称打检査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得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得五个项目所包括得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左得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就是统一得。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得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家医院可以根据徉种不同设备得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讣各自得表格, 但必须就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得标志、检査要求、目得与简要得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査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得编号。这就是因为放射科得技术部们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泄于几组机房。而医师分別轮转工作于几个如 CT、MRL DSA等工作室,并分别^$自书写报吿。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就是从属于检查号得。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流程 一、规范 报告单上分为患者基本信息、静态图像、检查所见、检查提 示。 1、基本信息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编号等。 2、检查时应按超声科各脏器图像控制标准采集图像,报告上的静态图像一般为单幅或双幅图像,主要为无阳性发现的临床鉴别诊断图像,或有阳性发现诊断图片。 3、检查所见栏是检查时的客观所见,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一般描述为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做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检查提示栏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的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声像图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

断。 (5)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6)必要的建议。 4、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清晰,易于认识,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5、用中文及阿拉伯数字书写报告,以厘米为单位,用英文 cm 表示,由具有执业医师证的医师签名发放报告。急诊报告需报告时间到分钟。 二、流程 1、普通病例报告由检查医生或录入员书写,检查医生审核报告后发出。 2、凡疑难病例会诊后,由检查医生书写报告,必须有检查医师和会诊医师两人以上的签名方可发放报告。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docx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胸部X线报告 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 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 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 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 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影像学常见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呼吸系统 一、正常胸部平片 1、正常胸片: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气管居中,无增宽。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 2、支气管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京戏狭窄。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张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2、支气管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的基本要求 一份完整的超声诊断报告,是临床超声医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它深刻地体现了医疗质量和学术思想水平!因此,在超声诊断报告书写时,必须要有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超声报告的基本形式: 1.文字化描述 2.规范化表格 文字化描述—— 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采用的形式,其主体是检查所见的描述与检查结果的提示。这种形式不仅书写方便,而且描述无限制,书写时可充分表达检查所见,客观说明检查结果。 规范化表格—— 是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内容有限定,形式死板。但优点是内容规范,形式

统一,便于检索和积累完整的科研资料,也有利于标准化质量管理。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利用多媒体图文报告系统,多将二者有机结合。 超声诊断报告产生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超声诊断报告,都是超声医生对一系列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综合分析后而做出的。因此,可以说,声像图所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超声诊断的主体或说成是重要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只有将超声与临床完整的统一起来,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发挥极致。 超声报告的独特之处:超声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是同时完成的,这一点不同于放射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困此在检查过程中,超声医生要尽可能地利用设备 所提供的各种技术,包括2D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谐波成像、3D成像、 声学造影等等,为客观、准确的超声诊断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 完整的超声报告要求超声医师具有的四个熟悉: 1.熟悉声像图与解剖学的联系,特别是与断层解剖学的联系。 2.熟悉声像图上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变异。 3.熟悉超声图像的实际意义和可能伴随的伪像与误区。 4.熟悉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多普勒超声的联系。 作一名优秀的超声医师还应具有的习惯:在临床方面,要有在检查前或检查中常规查阅全部病例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必要时做补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超声检查结果,还可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线索,主动扩大超声检查范围,降低误、漏诊率。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超声专业的整体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使患者得到了最高原则的医疗质量保证。 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应根据临床医生检查申请单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全面检查,并尽可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即使不能也应实事求是加以说明。例如:临床医生触诊颈部包块,当我们未见到异常影像时,应对医生所指包块处的组织回声加以描述,提示其并非病变。 2.客观性: 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包括: ①病变部位;例如:肝左叶或者肝右叶的病变,腹腔内还是腹膜后的病变。 ②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邻近结构;例如:所测量肿物的大小要有三个径线,这样通过径线的数值,让读报告者可以估计肿物的大体形态如“饼样”、“球形”等;肿物的多发还是单发,是散在还是弥漫分布;与邻近的器官或血管关系是推移受压还是浸润粘连。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 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第1节头颅 1、鼻窦 (1)鼻窦炎 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 常。余未见异常发现。 (2)鼻窦囊肿 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 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 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 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 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炎。 2、眼眶 (1)肿瘤 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 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 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位可见异物位于球内,距 角膜缘约15.0mm。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 (1)中耳乳突炎 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不均。未见骨质破 坏。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 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变,前鼓嵴变尖,听小 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 (1)腺样体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2)咽后壁脓肿 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3)鼻咽癌 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表面尚规整,斜坡局 部骨质破坏。 (4)茎突过长综合征 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 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局部见隆起肿块影,表面不光滑。喉正位体层像显示右侧杓会厌皱襞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X线、CT、MRI) X线部分 一、胸部X线报告 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 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7)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超 声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规 范 及 考 评 标 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4)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较完整的产科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标准

诊断报告书写规 第一章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 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 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 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 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与实施办法, 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 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 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 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化。 二、规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容: 规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 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们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CT、MRI、DSA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姓的患者, 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识别。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用检查常规,一切按常规办事。或虽无书面的常规,但有科室人员相互默契的常规。例如会诊单上写“胸部摄片”就一定是胸部正侧位。会诊单上写“鼻窦摄片”就一定是water位摄片等。但对于二甲以上标准医院规模较大的放射科,在报告中须增加“检查方法”或“检查技术”一项。这类科室开展项目很多,新开展项目出现且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较多,各人常用检查技术可能不一致,这些情况应在“检查方法”一项中有所说明。传统的检查如钡餐造影等,均按统一常规操作,其它临床医师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故在“检查方法”项中注明为“常规”即可,否则应对“检查方法”或技术作一交代。 3、医学影像学表现 过去普通平片与较简单的造影检查,摄片数目较少,多主对其表现作较全面的描述与 讨论。例如对正常胸部正位片,要求对肺野、肺门、肺段、胸膜、横隔、纵隔,所见骨骼与 胸廓软组织进行较详细描述。当然也有少数医师只在医学影像学表现项下书写“心、肺、膈 无异常”一句,同时在“医学影像学诊断”项下书写相同的结论,我们认为这样书写不规。 现在不少检查项目观察容很多,如 CT增强前,后扫描的层面往往甚多,同一层面还可采用不同的窗位进行观察,书写报吉医师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所观察过的全部容作所有阳 性或阴性的叙述。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医学影像学表现”项目中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的容,而书写繁简程度可由各组室自行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