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孔繁森精神主持讲话

学习孔繁森精神主持讲话

孔繁森精神专题学习暨讨论交流会主持讲话

县委书记XXX

同志们:

昨天,我们在这里学习了“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那种“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学习“孔繁森精神”。孔繁森和焦裕禄一样,都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孔繁森和焦裕禄不一样的是,焦裕禄将青春和热血了献给了河南兰考,而孔繁森则将生命和灵魂留在了雪域高原。

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学习。

首先,请县委副书记、人大主任XXX同志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孔繁森先进事迹》,大家欢迎。———————————————————————————刚才,XXX同志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孔繁森先进事迹》。孔繁森同志出生在山东聊城,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第74代孙。他先当过士兵、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写

下了“是七尺男儿能生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豪言壮语;到西藏后,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那种“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的一心为民公仆情怀,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的清正廉洁道德情操和扎根边疆奉献精神。

下面,进行交流发言。在这里,我再强调一次,从今天开始,所有交流发言的同志都要对照学习的先进事迹,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不允许任何人念稿。

首先,请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XXX同志发言,大家欢迎。———————————————————————————下面请XXX乡党委书记XXX同志发言,大家欢迎。———————————————————————————下面请县妇联主席XXX同志发言,大家欢迎。———————————————————————————下面请县工信局局长XXX同志发言,大家欢迎。———————————————————————————下面请XXX乡干部XXX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刚才,XXX等5位同志围绕本职工作,对如何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赞同。

下面,再请几位同志发言。在这里,我还想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参加任何一次学习,都要认真听讲,把学习内容结合本职工作、自身情况进行认真思考、分析,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次学习活动上,我都要随机点几位同志发言,点到的同志,有可能是前面几次学习活动上已经发过言的,也有可能是还没有发言的,所以大家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下面,请XXX同志发言。(根据会议时间随机点3—5名同志发言)———————————————————————————刚才,点到的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根据会议发言情况作适当点评)

同志们,孔繁森是党的优秀儿女,是人民的好公仆,是雪域高原的精神力量,是西藏党员干部最应该学习的榜样。孔繁森同志一生两次进藏,当组织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说,“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当年老的母亲问他“能不能不去时”,他说,“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当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地委书记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从党的决定。

著名小说家、诗人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

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孔繁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是我们雪域高原的人物品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力量源泉。我们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重要指示,与学习老西藏精神、先遣连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孔繁森、李素芝等先进模范人物结合起来,以先进先辈为镜,向身边典型看齐,自觉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下面,我也结合工作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是对几位援藏干部的希望和要求。

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们作为XXX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XXX,就是XXX1500多名干部职工、4万多群众中的一份子,我们要摆正我们的位置,我们不是来混日子的,更不是来疗养的、度假的。每一位援藏干部都要问问自己,来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来藏为什么——对口援藏是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能成为一名援藏干部,肩负起支援西藏建设的神圣使命,顶着“援藏干部”这一光荣称号,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更应该感到压力和责任。援藏,是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经历,锤炼自己的重要舞台。我们要珍惜援藏三年这难得的机遇,把握西藏、XXX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沉下心、俯下身,

兢兢业业履职,踏踏实实干事,切实肩负起维护XXX社会大局稳定、促进XXX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不折不扣执行区市县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和严格遵守援藏工作纪律,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待。

在藏干什么——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作为援藏干部,从XXX来到西藏XXX,每个人都代表着首都人民的愿望,都肩负着XXX四万多干部群众的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北京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XXX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有“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态度,履职尽责,干好工作,把北京好的做法、先进经验带到XXX,用在工作上,留在干部队伍中,为XXX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流血洒汗。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既是援藏干部,更是XXX的县委书记,在坚守援藏工作纪律的同时,就得肩负起县委书记应尽的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清风正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离藏留什么——风过留声、雁过留影,干了什么,就能留下什么。老西藏人走了,留下的是农牧民群众幸福的生活,留下的是发展中的新西藏;孔繁森走了,留下的是阿里蒸蒸日上的经济,留下的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精神。我们作为援藏

干部,如果虚度日子、碌碌无为,留下的就只有骂名,只有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我们只有、也必须要在其位谋其政,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保稳定,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重托,才能留下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才能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才能留下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也才能留下XXX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孔繁森精神和昨天我们学习的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XXX正处于建设XXX新区的关键时期、全县人民群众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阶段,做好现阶段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实施环境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民生安县、法治稳县“五大战略”,以焦裕禄、孔繁森等先模为榜样,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推进X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家园幸福XXX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专题学习交流会到此结束,散会。

孔繁森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雪域之歌 ——电影《孔繁森》观后感有一种精神,感动了亿万人。 有一个名字,曾经响彻大地。 放弃本来优越的工作和生活,两进西藏,在那物广人稀、空气稀薄的高原,你带上“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时时心系百姓。第一次赴藏,在岗巴3年,你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二次赴藏,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你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3年春天,在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你去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在忘我的工作下,阿里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每次下乡,你把药箱背在肩上,治好了百姓的病,还带去了治愈贫困的希望。为了养活收养的孤儿,你化名“洛珠”去卖血。你把汗水洒在阿里,你把心血倾注阿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你知道这条路满是荆棘,却义无反顾。两进西藏,你心里牵挂的是百姓,在你心里,爱他们,胜过爱自己的亲人。为了阿里的百姓,你舍小家顾大家。顾不上吐血的妻子,顾不上未成年的儿女,

在你的心里,更重要的是阿里的百姓!以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你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共产党员!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涣散,没有希望。偏远,不可怕,可怕的是柔弱的百姓被遗忘。你为西藏人民带去爱与希望,你的勤奋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 你尽自己所能,甚至不惜卖血来救助孤儿,你以实际行动诠释人间大爱,你把一生献给西藏!生前不知身后事,但蓝天白云见证你的大爱,高原深处留有你的足迹,阿里的子孙后代会铭记你的事迹。 我没有机会踏着你走过的路,寻找你的足迹,只好透过书籍、影片,一次次想象你的容貌、你的微笑,还有你望着百姓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爱恋和心痛。 中学时读你,立志要做大爱之人,爱民如家人。 大学时读你,我毕业后奔赴基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的农村做一名乡村老师,为了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如今读你,我不断反思自己:心中还有没有爱?少年时的梦想还在不在?我不停的回味电影中的那一幕幕,感悟你流传下来的真情和精神。我感觉我的双手被你握住,我听见你说:“来吧,去追回少年时的理想,做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坚持做你自己!”

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中文名:孔繁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聊城堂邑五里墩村 出生日期:1944年7月 逝世日期:1994年11月29日职业:领导干部 毕业院校:聊城技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模范共产党员, 优秀领导干部 目录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概述

孔繁森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这表现出孔繁森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孔繁森图册(4张)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孔繁森观后感_心得体会

孔繁森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孔繁森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孔繁森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孔繁森》,里面讲的是:家在山东的孔繁森上任的地方是阿里。那里海拔高,地广人稀,但孔繁森却没有退缩,两次赴藏,为阿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到了阿里后,孔繁森以身作则,给人们送去温暖。然而在赴新疆的考察中,孔繁森以身殉职。 孔繁森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西藏的人民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孔繁森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人民群众深切地怀念着他,而他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将留在我们的心中。他可以称为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典范,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西藏的孔繁森,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西藏的建设中去。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孔繁森深切的明白西藏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人民更是迫切的需要我们的援助。从孔繁森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以大局为重,国家与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品质。我也要向他学习,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个人的利益先放在一边,先帮集体解决困难,再去解决自己的困难。 我们还应该该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孔繁森在工作中开拓进取,不管身处何处,担任何职,他对自己的标准都没有降低过。他在担任阿里委书记后不畏艰苦,亲自去实地考察,为建设阿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地区的情况有了显着的改善。新一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长辈们艰苦的奋斗时代,一直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力量,我认为只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难关,长大后就能够为国家献出一份力。 记得在小时候,我做事情一直没有耐心,不能持之以恒下去,只要一有累人的活,我就不想去做。只有在妈妈的威严下,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现在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到很惭愧,孔繁森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说苦,而我出生在这么一个幸福的时代,这么一个幸福的家里,连这么一点活都不肯做,真是恨

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

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孔繁森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 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它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

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

孔繁森_1

孔繁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从小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生字卡、小黑板,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5.孔繁森 接孤儿到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献血供孤儿上学(悄悄、请求、再三恳求) 优秀的援藏干部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词、组词、填空、写出同偏旁的字、复述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词语。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2.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 (1)画出生字词,正音。 (2)画出长句子,多读,读通。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相机指导。 3.范读课文。 4.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是什么事?三.教学生字词 优部市失养医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指导分析字形。 (3)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优秀”。 (3)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几节。 2.细读第二节。 (1)自由读。 (2)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指名读第三句话。 比较句子: 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抚养”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都是说什么?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了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三、四节。 (1)指名读。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 (3)医生为什么不同意孔繁森献血?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 引导学生比较近义词:请求、恳求。 (4)“藏胞们知道了这件事”,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感动”

电影《孔繁森》观后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遭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进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在***高原,在齐鲁大地,在全国各地,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城乡。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同道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两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躲族同胞处心积虑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我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孔繁森同道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包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道的作风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照出夺目的光彩;孔繁森同道在物资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道满腔热忱,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使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家在山东的孔繁森同道要往上任的地方是环境极其艰苦的阿里。那里海拔很高,地广人稀,艰苦的条件令很多人都看而生畏。但是孔繁森却没有畏缩,他牢记自己的使命,两次赴躲,为阿里的百姓们带了了暖和,也对阿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到任后,发现阿里缺电,缺少一切舒适的东西,很多干部纷纭想调走。孔繁森以身作则,带着教委主任孟志华往看看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暖和。孔繁森同道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模范,是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在阿里期间,孔繁森艰苦奋斗,忘我奉献,为加快阿里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殚精竭虑,无私工作。学习孔繁森同道的事迹,就要牢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我党人的本质要求;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就要心理时刻装着群众,努力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奋发学习科学文化和经济、法律、历史等专业知识,当好人民的公仆,努力做一位优秀的我党员,一切为人民服务。

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孔繁森的感人事迹优秀作文1 近期,观看电影《孔繁森》。时长2个小时的影片结束,初感黯然,转念隽永,掩面遐思,感慨万千。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孔繁森,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把自己的生命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青藏高原,献给了我们的西部建设事业。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部绚丽的华章,他是党和国家的忠臣,是人民的公仆,是伟大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抛开这些荣誉和伟大的光环,抛开他所作出的无私贡献暂且不说,他首先,是一个儿子、一个爱人、一个父亲,是一个小家的支柱。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好男儿亦分身乏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 负百姓不负卿。 一曲《说句心里话》,唱出了这个铁血男儿的心声。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 是啊,家中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啊,哺育之恩,终生难报,舔犊情深,没齿难忘。母亲是怎样在艰难的岁月里用柔弱而又坚强的身心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是怎样为了给自己省下一口吃的昏倒在炕上,我怎能忘记?当风雪交加的夜里接 到母亲的远途电话,听着她絮絮述说忐忑的梦境与深切的牵挂,想起每一次久别重逢时的温馨与慈爱,想起每一次握手言别时难知何时再见的心情,想起她已然佝偻的腰背与花白的鬓角,我又怎能不心痛唏嘘、辗转难眠?所以,“我每见到这些孤寡老人,就像见到我远在家乡的老母亲,照顾好这些老人,也就是为我的老母亲尽孝了”。母亲,您可能并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名言警句,但我 的作为您一定是理解和支持的。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 我也有一个她呵,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代我孝敬高堂,哺育儿女。我知道,当我远走援藏时你心中一定是忐忑不安的,我知道逢年过节时你殷切的企盼与牵念,我更知道,困难无助的时候你心底的疲惫。然而,你从未说过,甚至从为此流下过一滴脆弱的眼泪。因为,你理解。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信念,你知道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不能仅仅追求个人和家庭的小幸福。能有机会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为那里的人民多做一些事情,让人们生活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这是一名党的干部应该做的,哪怕付出我们不能相守的遗

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

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 来源:光明日报朱岩我有话说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和山东省聊城地委编辑的《孔繁森札记》一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孔繁森札记》是从孔繁森生前写下的工作笔记、文章、诗稿及书信中精心选编而成的。全书始终贯穿了一条红线,这就是理想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植根于群众之中的力量,展示了孔繁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三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敬仰之情阅读这本书,再一次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孔繁森精神的根本所在。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素质的灵魂和基础。孔繁森从青年时代起,就以雷锋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走上领导岗位后,他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自觉锤炼自己,始终保持了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孔繁森在回顾自己成长经历时说:“我1965年入党以来,参加工作以来,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没有动摇过、改变过,不管是工作顺利的时候,还是我们党处于困难时期,自己都坚信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精神不振,得过且过;有的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胸无主见;有的思想跟不上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甚至办了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跌进个人主义的泥坑。这些情况的出现,说到底是由于缺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无愧于人民的重托。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绝对来不得半点懈怠的。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孔繁森精神的核心。孔繁森把“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把“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实际困难和痛苦”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决定,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各级领导都应懂得,党的威信,领导干部的威信,绝不是倚仗某种权力建立的,而是看究竟为人民实际做了些什么。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同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和行得通的。背离人民的利益,失去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任何权力都是脆弱的和不可靠的。

孔繁森先进事迹

孔繁森先进事迹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藏族农民向孔繁森敬献青稞酒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孔繁森事迹5则_短故事

《孔繁森事迹》 孔繁森事迹(一): 一个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人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都让他牵肠挂肚。但是孔繁森想着党和人民需要自己,总要有人去,于是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期盼能为藏族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岗巴工作三年,全县的乡村、牧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与当地的藏族人民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都跑遍了。在他和全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1992年7月,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孔繁森率工作组在羊日岗乡地震废墟上发现了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们是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只有5岁的贡桑。他向乡干部提出抚养要求,并把孩子带回拉萨。看到他实在忙但是来,另一个藏族干部收养了大一点的曲尼。上个世纪90年代,孔繁森每月工资收入也就一千多元,其中在老家聊城的是四百多元,在西藏领的补贴是六百元。但是他在那里收养了孤儿,生活一下就更加拮据了,但他从没向组织上伸过手。每月发工资都是先拿出三个信封,分出曲印、贡桑的(他收养的孤儿),两个孤寡老人的,然后才是自己的生活费。援藏十年,孔繁森总是把自己的钱用来接济别人,搭上工资还不够,甚至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卖粮食的钱,都花在藏族老人、孩子身上。往往刚过半个月,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有时连向食堂交伙食费的钱都不够,自己经常白饭就榨菜,开水泡方便面。花七十六块钱买的西装,从内地穿到西藏,始终舍不得丢。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到他宿舍,竟然找不到一块香皂。 孔繁森事迹(二):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于山东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1年,孔繁森17岁,他选取了光荣参军。在部队,他刻苦学习,勤于训练,连续六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六次参加军区直属部队用心分子代表大会,并获得特等射手称号。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孔繁森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是山东人推崇的仗义性格,他的口头语就是有事吗,是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心目中不怕麻烦、不怕吃亏的那种热情厚道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在理解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有名的三哥,你有困难,不等你张口,他就会主动出手帮忙。他能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买电视的

《一心为民的孔繁森》教案

《一心为民的孔繁森》第二课时 宁一晁玉强2012年5月15日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深入了解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孔繁森的优秀,使学生受到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启示。并知道孔繁森为加强汉藏两族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 3、通过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公仆赞》导入课题。 二、读题、看图,认识孔繁森。 1.齐读课题。(屏幕显示:20、一心为名的孔繁森) 2.看图,认识孔繁森的形象。(屏幕显示:孔繁森像) 要认识、了解一个人,往往是从外在形像开始,尔后再深入内心 精神世界的。在读了课题后,学生对孔繁森这个人的长相有很多假想, 教师及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用彩色的大幅画面呈现孔繁森的特写图像, 使题中文字化的抽象的“孔繁森”真实化、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 对孔繁森这个人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并把他的亲切平和的形像铭刻 于脑海。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孔繁森 1.孔繁森是干什么的呢?打开书,轻读第一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3.问:初读课文,简要说说本段大意? 4、讲解第一自然段。 幻灯片展示:誉为—称为、称得上;雷锋简介;焦裕禄简介;楷模—模范、榜样。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5、小结第一自然段,幻灯片展示本段大意。第一自然段概述孔繁森是党的好干部。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品味孔繁森。 1、学生轻读朗读第二段、第三段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a、孔繁森在西藏的工作是什么?(学生回答完后,幻灯片展示答案) b、他收养了几个孤儿,分别是谁?(学生回答完后,幻灯片展示答案) c、孔繁森是怎么样照顾这三个孤儿的?学生可以简单回答 (学生回答完后,幻灯片展示答案)

学习孔繁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孔繁森精神,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孔繁森》,里面讲的是:家在山东的孔繁森上任的地方是阿里,那里海拔高,地广人稀,但孔繁森却没有退缩,两次赴藏,为阿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到了阿里后,孔繁森以身作则,给人们送去温暖。然而在赴新疆的考察中,孔繁森以身殉职。孔繁森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西藏的人民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孔繁森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人民群众深切地怀念着他,而他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将留在我们的心中。他可以称为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典范,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孔繁森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两离家乡、援藏十载,以自己的生命奏响了“支援西部,建设边疆"的雄壮乐章,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模范,是努力学习、认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模范,是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模范。他的身上既有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又有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同时还具有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凝聚着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集中展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德,实现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党性修养与理想人格的完美结合。这种精神,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道德、作风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对“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生动诠释,是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孔繁森精神的时代意义,深刻挖掘其丰富内涵,并把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孔繁

【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孔繁森人物事迹介绍

【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孔 繁森人物事迹介绍 【--党员述职报告】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 __、 __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孔繁森获得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的荣誉称号,下面就来分享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1979年开始,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后,被 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他 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广大中华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事业,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追授“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

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孔繁森去世后,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将他誉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并开展了一场中国全国范围的“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1995 年4月中国 __追认他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因孔繁森身前下乡工作经常有新闻记者陪同,留下了许多新闻报道和照片,后根据他的生平拍摄了一部名为《孔繁森》的电影。

孔繁森心得

学习孔繁森同志先进事迹的 心得体会 孔繁森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 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它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面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月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他献出何止是汗水,何止是鲜血。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具有正确的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他淡泊名利,淡泊权势,两次援藏,三赴边疆,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年,将党的宗旨镌刻在世界之颠。 孔繁森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的发言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的发言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来自)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 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它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

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 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他献出何止是汗水,何止是鲜血。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具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他淡泊名利,淡泊权势,两次援藏,三赴边疆,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年,将党的宗旨镌刻在世界之颠。 孔繁森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孔繁森的形象是丰富的、立体的、真切的,他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官,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权力。

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有感精品

【关键字】活动、行动、地方、作风、开拓进取、开拓、建设、发现、正气、信念、理想、精神、环境、特色、进取、塑造、开展、鼓励、服务、教育、宣传、实现、核心 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有感 近日,我有幸来到山东聊城,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畔,纪念馆内设一个纪念厅和三个展览厅。纪念厅安放着孔繁森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后屏风上镌刻着江泽民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展厅内布置着孔繁森事迹展览。展览分为“深刻怀念”、“齐鲁之子”、“汗洒雪城”、“情系高原”、“廉洁清正”、“光耀神州”六个部分,展出图片二百七十余幅,陈列实物千余件。第一部分“齐鲁赤子”,展示了孔繁森同志在山东生活、工作期间,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汗洒雪域”,展示了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工作十年间,为西藏的建设和繁荣,恪尽职守、忘我拼搏、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情系高原”,展示了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民解难、无私奉献的满腔热忱;第四部分“廉洁清政”,展示了孔繁森同志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一身正气、克已奉公的高贵品质;第五部分“深切怀念”,展示了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后,山东、西藏及全国各地深切悼念孔繁森同志的感人情景;第六部分“光耀神州”,展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孔繁森同志的高度评价,以及在党中央号召下,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孔繁森同志活动的崭新气象。 一提到孔繁森,大家都不陌生,但直到参观了他的纪念馆之后,我才真切深刻的体会到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真正感到他精神的伟大和崇高。 他是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

孔繁森的主要事迹

孔繁森的主要事迹 孔繁森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精神事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孔繁森事迹,希望您喜欢。 孔繁森事迹(一): 一个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人 1979 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都让他牵肠挂肚。但是孔繁森想着党和人民需要自己,总要有人去,于是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期盼能为藏族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岗巴工作三年,全县的乡村、牧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与当地的藏族人民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1988 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将全市8 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都跑遍了。在他和全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1992 年7 月,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了里氏6.5 级地震,孔繁森率工作组在羊日岗乡地震废墟上发现了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们是 12 岁的曲尼、7 岁的曲印和只有5 岁的贡桑。他 向乡干部提出抚养要求,并把孩子带回拉萨。看到他实在忙但是来,另一个藏族干部收养了大一点的曲尼。上个世纪90 年代,孔繁森每月工资

收入也就一千多元,其中在老家聊城的是四百多元,在西藏领的补贴是六百元。但是他在那里收养了孤儿,生活一下就更加拮据了,但他从没向组织上伸过手。每月发工资都是先拿出三个信封,分出曲印、贡桑的(他收养的孤儿),两个孤寡老人的,然后才是自己的生活费。十年,孔繁森总是把自己的钱用来接济别人,搭上工资还不够,甚至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卖粮食的钱,都花在藏族老人、孩子身上。往往刚过半个月,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有时连向食堂交伙食费的钱都不够,自己经常白饭就榨菜,开水泡方便面。花七十六块钱买的西装,从内地穿到西藏,始终舍不得丢。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到他宿舍,竟然找不到一块香皂。 孔繁森事迹(二):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1944 年7 月,孔繁 森出生于山东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1 年,孔 繁森17 岁,他选取了光荣参军。在部队,他刻苦学习,勤于训练,连 续六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六次参加军区直属部队用心分子代表大 会,并获得“特等射手”称号。1966 年9 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 共产党。 孔繁森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是山东人推崇的‘仗义性格' , 他的口头语就是‘有事吗' ,是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心目中不怕麻烦、 不怕吃亏的那种热情厚道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在理解中国 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有名的‘三哥' ,你有困难,不等你张口, 他就会主动出手帮忙。他能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买电视的钱,借给朋友 急用。他不是有了权之后,才开始做好事的,即便在生活困难的年代, 他也会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薪金给同事的老人买包点心或者买斤红糖。” “孔繁森爱生活,爱自然,是一个多才多艺、情趣广泛的人。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