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2481671.html,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作者:吴燕玲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9年第05期

【摘要】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践行课堂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落实《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打造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关键。所以教师理应侧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结合学情与校情,充分运用教学设备打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在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方面,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期间,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自身学情出发,合理运用现有的材料,打造出代入感强、直观性强的课堂情境,抓住学生的眼球。然后,教师通过布置合理的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操作和体验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实践意识与举一反三的能力,并通过及时反思把握自身的不足,以此完善短板,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并为他们升入中学铺垫扎实的意识、技能等基础。

一、趣味任务导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数学课中首要达成的目标。教学期间,考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喜好等非智力因素特征,教师可以从激趣角度入手,设计有趣的探究任务,以此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面积》为例:教学期间,教师纳入生活元素,为学生设计真实的探索情境。如:班级想要换新的地板砖,但是在购买地板砖之前需要确定一下所需要的数量。所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以此确保不会浪费钱?该问题难度较低,而且启发性强,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面积公式的运用意识。因此,学生在简单地观察之后,立即指出“可以先算一下班级的实用面积,然后再算一下一块地板砖的面积,最后再用除法来得出所需要的地板砖的数量。”在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并迅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意识到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难题。这个发现让学生感到兴奋,也加深了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所以说,采取趣味探究的引导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同于利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方法展现出不一样的学习情境。此时,学生认知中的形象思维和数学概念会逐渐显现具体的轮廓,由此让整个探究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完整。

二、另类练习辅助,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体现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体现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1)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2016年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 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 全诗雨很高兴在11月10日至11月13日到杭州听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研究课例,老师们用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讲解,让我们体验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老师们在她的课堂上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听了老师们的课与讲座,感悟深刻,现就我的学习情况谈谈我的收获。 首先,我来说一说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

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刘恩山则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 这场讲座让我知道,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思考”。只有学生喜欢思考,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出理性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入知识探讨;在数学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如给学生表扬、称赞等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要不吝对学生进行表扬,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再出发? 素养:最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总和,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我们这一轮的课程改革,就像全面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审美情绪等等几大方面,将会成为下一轮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因为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校园围墙内的事,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来没有可以离开社会环境的成长,也从来没有可以离开家庭环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泛教育”的理念,家居是教育工具,社区是教育载体,景观是教育因素,城市、乡村是教育场所;家长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互为环境互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从自身改起,从现在做起。 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文化基础: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自主发展: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真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三、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一、优化目标 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思维起点,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但走进我们的常态课堂,就会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目标都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准,核心素养培育缺失。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笼统。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再次,教学目标设计要重点突出。最后,教学目标要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 二、落实独立预习 自主发展是学生重要核心素养,“独立预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但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研究,没有认真组织安排,预习流于表面形式,预习过程没有落实。 “独立预习”环节强调自学的自主性、独立性。学校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读、思、做、记”分步预习法落实“独立预习”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读”,即通读教材,了解内容。细读教材,品味内容。边读边画,画出重点。“思”,即思考探究,挖掘知识的内涵。对重点难点,深思熟虑,达到融会贯通。“做”,动手做题,在做中发现问题。对课后习题,先试着解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记”,对预习中遇到的难点、不理解的地方等,用不同的符号做好标记,提高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读、思、做、记”分步预习,突出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分步预习法的实施,师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_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案设计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_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 教案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 1.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会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内容分析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因此,这节课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材中编入了画家赖少其的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另外,教材中(第2页)还选入了几幅植物的相关图片,如绿萝、仙人鞭等。第3页的一幅图片是箭兰,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细部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

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其编写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学生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 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应用说明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用语言组织教学。 计算机网络,音乐播放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美感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你觉得这些植

《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改变》学习体会

《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改变》学 习体会 一、学习收获 .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out”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知识更倾向于怎么解决老师教过的问题。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 2、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自己雕琢,耍花架子,刻意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

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整个课堂氛围很轻松、愉悦,不像是听课,好像是在享受中学习。 3、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某个教育专家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让品德变得更能指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 4.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相对地说,差距最大的就是学生。这其中有城乡差别的因素,但另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养成教育包括很多好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习惯,和我前面谈的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我在想,我的课堂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没有动脑子思考,而是我剥夺了孩子的尝试和想法,我可以尝试着做、坚持做、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而不是答案。 二、个人反思

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 浅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摘要】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渗透有关核心素养的教学。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科起也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个人的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温床。【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探究能力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数学素养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

. 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合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拥有的特定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核心素养不是单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的知识或者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简单来说,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基于基础数学知识发展起来的高于具体数学知识技能的一种素养。它反映了当前学习数学的本质和思想,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本质和价值,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落 实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对它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忘记,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王尚志教授曾经举过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一所“985”高校,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分在125以上,入学后的10月份组织学生做过的高考题目的考试,平均分降到100;到同一年的12月再考一次同样的题目,平均分只有及格。这说明很多题目学生做过就忘了,考那样的题目,高中那样的教法,没有多大积极意义,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实的提高。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输出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学生,高考制度与高中课程的改革,应该给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条件。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所以,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知识,更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数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修订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通俗的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对于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通过抽象概括,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并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表述和论证,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丘霆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丘霆 发表时间:2019-12-13T17:56:57.2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作者:丘霆[导读]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得以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双江镇中心小学546602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得以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从丰富教学形式、引入生活实例、以学生为本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非常大。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核心素养理念,并采用有效的改革方法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落实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 一、丰富教学形式 在新形势下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新方法、新方式,丰富计算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计算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图文、视频等方式提出教学问题,以此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里程表(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并询问学生:如果小明想从保定去石家庄看美丽的赵州桥,你知道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这样就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里程表案例及问题,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提出问题,激活数学教学课堂,奠定计算教学基础。比如可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想匹配,且能调动学生计算积极性的问题。最后,教师还应当灵活应用小组比赛、合作探究等方法,丰富计算课堂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数花生”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花生道具,创建同桌之间的数学生比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入生活实例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教师若是能引入生活要素,提升数学知识的生动性、趣味性,就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计算教学中,若是能借助生活元素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兴趣,就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教学中若要充分引入生生活实例,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生活要素,毕竟,引入学生不熟悉的生活要素无法改变计算教学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实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来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非常强。比如在二年级上册加与减的教学之后,教材设计了购物课程,并选择了买文具、买衣服、小小商店三个生活案例,对学生的加、减能力进行训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以教材内容为素材,开展更加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也是要以学生为本,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坚持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改革计算教学模式。 若要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师就应当在计算教学中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科学设计计算教学方案。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只是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还不懂得混合运算法则,教师可以创建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一步步体验混合运算,并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能总结出混合运算法则。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无法专注与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脱式计算。然后在加、减的脱式计算过程中,教师创建了跷跷板乐园情境,让学生计算乐园中总共有多少人;在乘、除脱式计算教学中,教师在原来的跷跷板乐园情境上又增加了以组为单位的学生参与跷跷板乐园活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加减脱式计算转变为乘除脱式计算,保证学生能逐步理解混合预算。最后,为了保证学生能充分掌握混合运算法则,教师将该节课分为了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是帮助学生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第二个课时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第三个课时是引导联系实际正确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显然,这种分阶段式的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是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创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计算课堂。同时,还应引入生活实例,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计算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苏双旺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30+33。 [2]吴淑家培养数学视觉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视角[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7),76-79。 [3]倪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A].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核心素养下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就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培养能力探究 内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巧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等,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 一、创境引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产

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去认真的学习和钻研。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有趣的“引入”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 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就做得很认真、做得很高兴。因此,课堂教学中,有趣的导入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小数点的移动是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单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小数位数不够时,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在了解学生喜欢看《西游记》后,在教学中出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景,让学生们在情境的引导下观察孙悟空的金箍棒的变化,学生们因为喜欢孙悟空,对于金箍棒长短的变化尤为关注,并在兴趣中观察到金箍棒中“小数点”的移动现象: 0.009米 = 9毫米① 0.09米 = 90毫米② 0.9 米 = 900毫米③ 9米 = 9000毫米④ 然后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①式与②,③,④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从下往上④式与③,②,①式比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缩小的规律,这一环节将本来枯燥,难懂的数学概念,借助学生喜爱的《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中理解金箍棒逐渐变大的过程,体验新知生成的过程,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内容提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要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育教学,建立大教育观,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更关注思维品质、注重考查思维过程。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现代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是热点也是难点问题。因此,校长和教师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一、教育理念变革: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是学校实施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开展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几十年,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以知识为本”使教育异化为记忆和训练

我们可以将过去的教育理念称之为“以知识为本”。其具体体现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大纲,我国最后一个教学大纲是1999年制定的。当时制定教学大纲时,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应当教哪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因此,相应的考核便关注“规定的内容是否教了”“学生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总体说,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一维目标。因此,几十年,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的“双基”。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大工业社会为基础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门性人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三中心论”,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就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其实“双基”的提出非常好,抓住了教学的本质。在数学“双基”中,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基本技能主要是指证明技能与运算技能。我们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但是在现实中它却往往走向极端,即基础知识扎实靠记忆,基本技能熟练靠训练。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变成了记忆和训练。但是这些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往往遗忘程度也深。有一次,我问大学科一、二年级的学生“什么是三角函数”“如何求球的体积”等基础性问题,他们回答说“全忘了”。 后我就想,我们能不能教给孩子一些让其终身受益、最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2481671.html,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作者:黄颖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33期 【摘 ;要】计算能力是构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工作中小学生数学计算核心素养发展的重点。计算教学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也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本研究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出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培养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够促进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计算是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方面还可以提供层次感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计算中的重点部分,而且有较深的影响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首要要求。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政策中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即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计算能力就是其中主要培养的一项。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教师和家长的目光着重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不是仅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孩子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寻求更多道路。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书本知识上,更多的在于数学的运用观点、解决方法,以及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以此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不谋而合,响应了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课堂学习中应主要体现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在课堂,所以,短暂的40分钟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由此,课堂效率的高低也就恒定了教师教学知识传授的多与少。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要虚有其表地展示,要尽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职责。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目标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在小学阶段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会不断地形成一定的品格和能力,而这种品格和能力是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基于此,主要分析在核心素养的概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内涵;策略分析 在小学阶段,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将核心素养的概念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小学阶段属于起始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重点理解教材,钻研教材 在小学阶段,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应以此为依托。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教材在编写的整个过程当中,编写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地深入分析和研究,这样促使小学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且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提高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精细地研读数学教材,只有精细地研读数学教材,才能够真正地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也能够确保教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在研读教材的过程当中必须深入并且细致,打破不良现状,针对教材当中的不同题型以及不同的图画和注释,都要提高重视程度,在研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将不同知识部分取得有机的联系,从而找到核心素养,并且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在编写这部分内容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编写者是非常用心的,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十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故事进行导入。一位老爷爷想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到十二分之四,二儿子分到三分之一,三儿子分到九分之三,三个儿子吵

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解答

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 “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 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它同学科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 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一一有可能只

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一一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朱前树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同的人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科学素养,对于生物课程来说,希望学生们能更多、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萧县实验小学申报的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于2017年9月由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小组正式批准立项。 本项课题研究得到了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萧县实验小学负责人的指导、支持和关心,以及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经过近几个月的论证与研讨,今天正式召开本课题的开题会议。本人受课题组的委托,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课题组全体成员作开题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

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由于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们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课题。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 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 的核心任务。 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 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 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 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落 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 体系,道德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 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 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 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 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 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2、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 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 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 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 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李红莲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高新四小李红莲 摘要:语文教师应从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影响下的语文教学要求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个体情感体验,并要求教师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程价值;语文教学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

来,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架构 1.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2011 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选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它所体现出的课程价值则体现在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四个方面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的建构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能力。体现语文的课程价值,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使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9-04-08T11:43:38.0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作者:范凌燕[导读] 近年来,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深化之下,如今核心素养已经变成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小学时期,计算教学是对儿童核心素养加以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且计算教学也一直都是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相关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范凌燕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65400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深化之下,如今核心素养已经变成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小学时期,计算教学是对儿童核心素养加以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且计算教学也一直都是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相关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教学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87-01前言现阶段,社会对于儿童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对儿童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已经变成教育领域当中一个重要目标。实际上,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儿童在未来工作以及学习期间必须具备的可以确保自身进行健康成长以及发展的精神、素质、能力以及知识。所以,对儿童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意义重大。而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乃是对儿童核心素养加以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对计算教学加以重视,确保计算教学整体效率。 一、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发展方向(一)突显算法及算理具有的核心地位算理以及算法乃是计算当中的核心内容。如今,在核心素养之下,二者具有的核心地位并未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数学教师在实施计算教学期间,应当注重而培养以及增强儿童的计算能力,促使其对计算原理加以深刻理解,从而对其思维加以调动,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全的数学思维。(二)培养儿童计算能力实际上,在古代时期人们就已经具备一定计算能力,其通过计算对生活当中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人具有的基础能力。对于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只有进行计算才可体现出相应价值。当前,在核心素养之下,儿童必须具备计算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计算对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促使其进行良好发展。 二、核心素养之下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相关策略(一)突出儿童主体地位,合理设置教学导向实际上,小学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并非一项专门技能,同时也不仅是指提高儿童数学能力,其要求教师促使儿童进行全面发展。实际上,小学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把理论知识当作基础,但又高于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让儿童对数学本质进行充分理解。而且,数学教学就是对儿童数学能力加以培养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计算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突出儿童主体地位,合理设置教学导向,帮助儿童树立其正确数学意识,进而引导儿童对学习期间所遇问题加以解决。以往教学多以教师讲授而学生被动听课这种形式展开,这种教学形式太过死板,难以对学生成绩以及计算能力进行提高。所以,计算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做到以生为本,进而对儿童计算能力加以有效培养。例如,在对“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加以讲授期间,数学教师可先对这一知识对应的实际教学目标加以明确,一是在乘法运算当中让儿童对竖式运算的书写规律加以了解与掌握;二是让儿童通过正确思维形式实施计算,确保在运算期间可以得到正确结果。同时,教师在对具体内容加以讲授期间,可通过实际体验这种方式来加深儿童印象。例如,举出具体实例,在做间操期间,儿童都会排列站好,数学教师可就此设置问题,促使儿童通过查看队列当中的横排以及纵排人数,最后求出总人数。这样一来,儿童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对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运算技巧加以了解。(二)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所谓学生素质指的就是学生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思想方式。如今在核心素养具体指导之下,数学教师需着重培养儿童的数学能力,提高儿童空间意识,并且增强其数学分析这一能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进行计算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除了这种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同时还需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处都能看到计算,所以,数学可结合现实生活实施计算教学,进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1-2]。例如,在对“小数加减法”加以讲授期间,数学教师便可举出一个生活实例。如小红妈妈到家附近的超市购买2仅苹果花费13.4元,购买菠萝花费9.8元,问小红妈妈一共花费多少钱?在平时生活当中,儿童都经历过超市购物,并且具有一定经验,通过这一情境可以迅速调动儿童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儿童可以按照有关经验对小数加减计算进行了解,并非位数对齐,应该是对齐小数点,儿童只要理解这一点,便可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要领加以掌握。(三)丰富现有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计算教学如今,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形式还不够丰富,致使很多儿童都对计算难以产生兴趣,这对培养儿童核心素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同时也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数学教师需对现有教学形式加以丰富,注重培养儿童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果。第一,数学教师可尝试通过不同方式来组织计算教学,例如按照儿童个人水平以及认知程度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方式以及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再比如,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之后实施分组教学,让儿童通过小组形式对计算内容加以学习,通过讨论以及总结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二,数学教师可借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对现有教学形式加以丰富,从而建立高效课堂[3]。例如,在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加以讲授期间,数学教师便可借多媒体设置相应的情境,如大屏幕当中原来有6只蝴蝶,之后飞走了3只,又飞来4只,问当前屏幕当中一共有多少只蝴蝶?通过情境放映可以迅速吸引儿童目光,调动其兴趣,同时儿童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得到答案,这样便于儿童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原理与算法加以掌握。结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