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讲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三讲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三讲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第三讲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一)变化一: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二)变化二: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三)变化三:在细化的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弹性分析和税负分析

二、税收分析思路的深化

(一)积极探索税收征管的规律

(二)宏观上将弹性和税负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微观上引入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

(四)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的分析思路

(五)以税收分析为龙头,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税收管理中的税收分析

(一)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探索在税收管理中税收分析发挥作用的机制

(三)深化税收分析的途径

讲稿提纲

一、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一)第一个变化: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总局税收分析思路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从就税收论税收转向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过去所做的税收分析主要反映税收收入的规模、今年比去年增长,完成时间进度情况,税收收入增减的结构、哪些税种增减、哪些地区增减、哪些行业增减,哪些企业增减。过去计划经济下税收工作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计划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要完成任务,报个数就可以了。至于税收增长是否正常,并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税收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税收收入增长也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问题,比如说税收收入为什么大幅度超GDP增长,超年初计划增长?这时侯用传统就税收论税收的分析思路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促使总局开始用税收与经济对比的方法研究税收的增长问题。

(二)第二个变化: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最开始是简单的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GDP的分析,紧接着,总局将结构分析的方法引入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后来细化更细的结构分析。也就是既要对GDP进行结构分析,也要对税收进行结构分析,把总的税收增长分解为各税种收入增长,然后分税种以及分税种各品目与各自对应的经济

税源增长(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大的结构分析

我们都知道GDP有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GDP由一、二、三次产业组成,对第一产业征收的税收很少,税收主要来自第二、三产业。

收入法。GDP由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组成。税收既通过流转税收参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也通过所得税收参与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

支出法。GDP由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组成,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又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存货增加形成增加值,但不产生税收。再看外贸进出口,GDP核算的是进出口净额,一般贸易进口对核算GDP是减项,但体现在税收上是加项,进口增加了,进口税收就增长,而出口退税不从税收收入中扣减,作冲减财政收入处理,所以贸易进口和进口环节税收对GDP和税收的影响是相反的。这是大的结构分析。

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更细化的结构分析是将各税种以及各税目(行业)与相关经济指标进行逐一的对比分析。

什么是相关经济指标?

就是税法规定的税基所对应的经济指标。

如增值税是对增加值征税,增加值就是增值税的相关经济指标,企业所得税是对生产经营所得征税,企业利润就是企业所得

税的相关经济指标。消费税是对销售额和销量进行征税,销售额和销量就是消费税的相关经济指标。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征税,营业额就是营业税的相关经济指标。国内增值税可以再细分为工业增值税和商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可以按行业再进行细分,对应于各行业的利润。消费税按品目进行细化,对应于相应的销售额或销售量。营业税也应按品目细分,分别找到相应的行业的营业额。同样,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也按征税品目进行细化,找对应的指标,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对应经济指标就是股票交易额。等等。

(三)第三个转化:在细化的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弹性分析和税负分析

从结构上将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分解对应以后,如何应用呢?我们引入弹性和税负来分析判断税收的增长。弹性是两个指标增长之间的关系,税收弹性是指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税基)增长之间的关系。它的经济含义就是相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能够带来相关税收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我们强调税收与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是由我们具体的税收制度所规定的。税负是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税基)绝对值之间的关系。

从我国的具体税制规定来看,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超率累进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是全额累进税率,其余税种主要实行比例税率,在经济结构、税收政策和征管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税收增长与相关经济增长之间应该形成协调(稳定

的)增长弹性关系。

进行弹性分析的主要目的

就是看税收增长与相关的对应经济增长是否协调,来判断税收收入的质量和增长情况,当出现不协调时,就要从经济的、政策的征管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行税负分析的主要目的主要用于地区间的比较和与法定税负的比较来判断税收收入的征收情况。

相应地就有各税种、各品目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弹性和税负。

比如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弹性和税负(还可以细化为工业增值税各行业与其对应的工业增加值的弹性和税负)商业增值税与商业增加值或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批零贸易额)的弹性和税负,分行业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弹性和税负,消费税各品目与相关的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弹性和税负,营业税中各行业税收与相关的营业额之间的弹性和税负。同样,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也可以按征税品目与对应的经济指标进行弹性和税负的分析。

在进行弹性和税负的分析时,因为我们用的是入库数,还需要考虑非即期因素,非即期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税收分析的因素。它是非本期经济产生的税收,如欠税、缓征税款、查补税款等,有些收入是前期经济产生的,但在本期入库,有些收入是本期经济产生的,但并未在本期入库。

二、税收分析思路的深化

(一)积极探索税收征管的规律

总局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非常重视,从一开始就关注到税收征管的本质问题。

税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是将法定的潜在税源转化为现实的税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什么是税源?

税源从宏观上看,在税收制度既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的经济活动量必然形成一定的税收的量,这个税收的量是法定的。这是宏观上的税源,即宏观上的纳税能力,有的国家称之为税收征管潜力。没有实现的法定征管潜力称为“税收流失”。

衡量一个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就是看其实现法定征管潜力的能力,即能否将税收流失最小化。同时,税收流失的最小化要考虑征纳成本,税收流失的最小化是应建立在征纳成本尽可能降低的基础上的。

税源从微观上看,在税收制度既定的情况下,一个企业一定的经济活动的量必然形成一定的税收的量,这个税收的量也是法定的。这是微观上的税源,即微观的企业的纳税能力。它既包括企业申报的显性税源,也包括企业未申报的隐性税源。

所以总局领导提出,税收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地使实征税收接近法定税收,使实际税负接近法定税负,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衡量的标准就是十六字: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

可以这样讲,总局领导对税收征管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就是税收管理的重心由过去的注重收入任务的管理转到税源管理,通过税源管理促进税收任务的完成,税源管理成为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

当税收征管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发生变化之后,就涉及我们用以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去落实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因此,总局的税收分析由围绕收入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转向对税源的分析,转向如何反映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上。

(二)宏观上将弹性和税负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标

体现在宏观上,就是总局领导将弹性和税负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标。

有一些地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全省平均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就很值得分析。要加强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结构状况的研究,从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征管状况、统计因素等方面认真细致地分析。作分析,不能笼统地进行总量分析,还应该进行结构分析,包括行业、企业、税种(税目)等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要深入研究主体税种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增长之间的弹性关系。同时提出,税收分析不是为分析而分析,而是通过分析,使加强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有针对性,为强化管理提供依据。

这里提到了几个概念,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各税种的税负和微观的企业税负。

地区税负是指地区税收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对比。这是一个总量指标。在运用这个指标进行分析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产业结构、税种结构、税收政策、地区经济总量的运行质量。

除了进行总量指标分析外,还要进行更细的结构分析。

分税种的分地区税负

是对地区税负的细化指标。

分行业的分地区税负

是某个行业的各项税收与该行业的总量经济指标的比值。这也是一个总量指标。

分行业分税种的分地区税负

是行业税负的细化指标。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分类做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

分税种同行业的企业税负或比例关系

同样,弹性和税负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也有应用。

税负主要提供一种标杆,这个标杆可以是法定税负、也可以平均税负。

与法定税负比较,主要是看税收的征收情况,因为我们都知道征收率等于实际税收除以应征税收,也等于实际税负除以法定税负。

与平均税负比较时,如果税负偏低从某种角度反映出税收征管和纳税人申报中的问题。

(二)微观上引入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

体现在微观上,就是总局领导提出了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作为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的具体的措施。

纳税评估主要是分析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和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数据,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具体分析企业销售(营业)、库存、成本、实现利润、实现增加值等指标与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关系,摸清规律,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增值税和各税种相对于其税基的平均税负等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指出了纳税评估的目的,也就是说,纳税评估主要是分析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它强调或者说实现了对纳税人申报的显性税源的管理向纳税人实际的税源,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税源的管理。

从对纳税人静态资料的管理向侧重于纳税人动态资料的管理,通过对纳税人动态资料的分析促进纳税人静态资料的真实性。

其次这段话同时指出了纳税评估运用的具体方法。

这个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基于分类的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对

比分析法。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它既包括横向的个体特征与样本总体规律的比对分析,也包括纵向的个体特征与个体历史规律的比对分析,还包括个体特征与典型案例特征的比对分析。

所谓分类,是指按照区域、行业特点、规模、纳税信用等级、存续时间,征税方法进行分类。必须进行分类,某一类群体企业具备的规律性的东西不一样。

所谓统计,也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基于一定的样本量产生的规律性数据。我们常使用是均值、离散度(系数)、回归分析等。

比对的理论基础

同一行业的企业,它的工艺、进料、能耗、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都有很强的类同性,利润空间、增值率应该差不多少,税收和税负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比如说平均的税负、平均的利润率、平均的增值率、平均的能耗产出比、平均的税收贡献率、平均的成本费用率等。

这里特别强调对行业再进行分类,主要是因为某一类群体企业具备的规律性的东西不一样,税款流失的风险也不一样,进行横向对比时,参照系的基准值包括均值和变动幅度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同时这句话还体现了一种配比原则。

即投入与产出、产出与税收之间的配比关系。同一行业(强调分类)的企业各种消耗与产出、产出与税收之间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个企业各种消耗与产出、产出与税收之间也是有一

定规律可循的。对存在配比关系(内在关联关系)的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两个指标增减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进行对比分析。

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点,具体指标设计也有所不同。

所谓纵向对比的方法,是指一个企业不同时期指标与该指标根据历史时期(比较稳定时期)数据测算的数据(即基准值或预警限值)进行比较,当超出一定区间时,可以作为引起注意的问题加以考虑。

(四)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的工作思路

后来,总局领导又提出宏观分析要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形成了从宏观上找问题,从微观上查原因的工作思路。

通过宏观层面的税负和税收弹性变化原因,对不同地区、产业、行业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问题要深入到企业层面进行纳税评估,为强化管理提供依据。

对于税收分析工作,谢局长提出过三个转变:

(1)要从就税收分析税收向加强税收与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转变。

(2)要从重视对完成收入任务进度、税收增幅等指标的分析向更加重视对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等征管质量指标的分析转变。

(3)要从对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一般性的宏观原因分析向深层次的、微观原因分析转变。

(五)以税收分析为龙头,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首次税源管理专业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税收分析为龙头的税源管理联动机机制。

要重视强化税收经济分析。这也是税收经济观在税收管理上的具体体现。对税收分析工作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讲了联动机制,要努力创建一种良性互动机制,即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问题的原因,通过约谈、核查、稽查采取措施加以落实,再通过落实的结果反馈,促进税收分析和征收管理,研究税收政策调整,分析评估指标修订以及完善管理措施等。

第二方面讲了具体的税收分析方法。在具体分析方法上,既要关注收入总量增减的变化,更要重点分析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要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第三个方面讲了税收分析的内容和流程。既要有税收宏观分析,也要有税源的微观分析,要善于将一个地区税收增减的总体状况,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和重点税源等微观方面,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可以讲是对税收分析基本思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三、税收管理中的税收分析工作

(一)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税收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工艺流程、资金运转、财务核算等实际信息的缺乏掌握。税务部门的执法上下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一个是有限的征管力量和日益膨胀的征管压力之间的矛盾。经济总量越来越大,经济成份越来越复杂,经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纳税人数量不断膨胀,这时的税收分析必须靠制度,依托信息化,体现出科学化。

税收分析是新形势下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率的重要手段。

税收管理的目的就是努力缩小实征数与法定应征数的差距,减少税收流失的风险。而税收分析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就是通过一套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工具和方法,锁定税收流失的高风险区域,增强税收管理的预见性,减少税收管理的盲目性,提高税收管理的针对性,使税收征管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提高征收效率,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提高税收征收率,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税收。

国外对税收分析也叫做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分析。

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税款流失的风险。

税收管理包括哪些环节呢,现在普遍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税源(经济)---税基(申报的税源,包括户籍管理和各税种的申报情况)--征收----入库。过去总局税收分析和征收管

理的重点是放在申报、征收和入库环节上的,从申报到应征到入库的环节,也存在税款流失的风险,如企业走逃或形成欠税,实际上也是一种税款流失,这些环节上的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比较成熟(包括宏观,比如“六率”和微观的)。

随着总局领导将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税收管理的范围向前延伸,那么应该说这个阶段税收流失的风险更大,所以总局更为强调税源管理。这个环节的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微观的和宏观的),总局正处于完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说,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晴。

征收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税收管理是建立在税收分析基础上的税收管理。

(二)积极探索在税收管理中发挥税收分析作用的机制

要确保发挥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

纵向联动和横向联动“两个机制”

税收分析不是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独立工作。在现在复杂的税收征管形势下,一个地区的税收管理员如果只知道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情况,不知道别的地区、同类型行业、同类企业的情况,是没有办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你可能看到你管的企业的收入每年都能增长,弹性也很好看,税负也年年上升,可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上级税务机关一定要发挥数据信息占有量大、税收人员分析水平和数据分析运用能力高的优势,为下级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分析工作确定方向,并提供良好的税收分析工作平台和指导,形成自上而下的“上级指方向,下级抓落实”的纵向联动分析机制。

有些地方这项工作做得很好,走到总局的前头。实际上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面、线、点的税收分析机制。通过税收与宏观经济税源分析,对税源全局或区域进行“面”的扫描,通过分行业和分税种的分析,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通过对具体纳税户的评估,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

第二个机制是分析、评估,稽查的互动机制,这既是一个落实机制,也是一种相互制约机制,促进纳税人正常申报、防止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分析的途径

2006年全国计统工作会议在总结近几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深化税收分析主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税收的弹性分析(税种、税目、行业以至企业)、

二是税负分析(宏观和微观)

三是税源分析

四是税收关联分析。

前面讲道了弹性和税负,以及纳税评估的一些方法。下面主要讲一下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

三是税源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税收分析工作思路,实际上前面在讲道弹性分析、税负分析,以及纳税评估时,它们都是对真

实的税源状况进行分析时,解决信息不对称使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这个税源分析的分析思路和弹性分析、税负分析,以及纳税评估,前面已经多次重复和强调了。

进行税源分析解决信息不对称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纳税能力估算和引入第三方数据。纳税能力估算是通过对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在研究各税种与税基关系的基础上,基准税基与基准税率相乘,用这个结果来与实际的税收征收数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判断税务机关的征收率(征管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征管的潜力和下一步加强征管的方向。

大家不要一想纳税能力估算就把问题想复杂了,前面我们讲了细化的结构分析,我们就要从最细的可以做的工作入手。比如我们在8月份的局务汇报中就将从有关部门获得的二手房交易额信息与现行二手房政策中按1-3%征收率征收的实际情况相乘,就得到了应该征收的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应该征收的情况,发现凡是采取有力征管措施的地方,这个应征数和实征数的差距就非常小,而有些地方这个差距就非常大,从不好的方面讲,反映出这些地方征收不力,但从好的方面讲看到了征管的潜力。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引入第三方数据,主要是指引进工商、银行、统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外部数据,实现各外部独立数据与纳税人申报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户籍管理中,我们都知道有一个申报率,各地的申报率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9%,但是实际上在你的管区还可能存在很多漏征漏管户,这就需要与工商、民政等等

部门的登记户数进行比对,需要协税护税的网络。再比如各个企业都要向统计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数据,如果按照统计法的规定,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我们也做过这样的比对,与向税务部门报送的数据差异很大。通过第三方数据,能够使我们更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税源的真实状况。

四是税收关联分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工作思路。税收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类数据进行的对比分析,在税收弹性和税负分析,以及纳税评估指标的设计中也体现了这一思路。关联关系在分析应用时有三种情况:

一种关联关系是同样的或类似的经济指标,但分散不同的信息系统中(数据来源),要进行比对。比如企业财务核算发票销售额与申报表应税销售额(开具发票的销售额),再比如与房地产税收有关的信息,有地税机关契税直征机构采集的,有地税局征管系统采集的,有税收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采集的,有从政府部门和公共媒体获取的,涉及房地产所有税种的相关信息共同形成一个数据链,相互间可以进行比对和约束。再比如国、地税间关于纳税户的登记;

第二种关联关系是指标之间有逻辑关系,比如申报应征税收与入库税款和欠税、增值税与所得税、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对进、销项税金的对比分析,国、地税间就交通运输业发票开具和抵扣情况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海关完税凭证、农副产品发票、废旧物资发票等进行的对比分析。通过不同数据的相互分析验证,可以发现税收管理上的问题。

关联分析在税收分析中的第三种应用就是因素分析。也就是

在分析时考虑影响因素。大的因素比如说税收收入是经济、征管和政策因素影响的。具体的因素分析,我用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分析和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分析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在做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对比分析时,我们就需要分别考虑哪些因素是影响工业增值税,哪些因素是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哪些因素是只影响工业增值税不影响工业增加值,哪些因素只影响工业增加值而不影响工业增值税。

我们都知道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新创造的价值量。

一般来讲,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

二是收入法。

我们再看工业增值税。

从定义看,固定资产折旧包括在增加值计算范围之内,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就从购进和产出两个方面来看,

先看购进:原材料购进。

然后看产出:存货、出口。

其它的影响因素还有所在地和分配体制,即税源与税收的背离;政策性减免税。以福利企业为例,其创造的价值包括在增加值中,但不提供税收;非即期因素。

在进行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对比分析时,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呢?

是不是汇总纳税?有很多大的企业集团按照税收征收方式

是合并纳税;是不是查帐征收?查账征收方式与企业的实际利润直接相关,而核定征收形式则与企业的实际利润无关;什么样的预缴方式?企业如按当年各月(季)实际实现的利润进行预缴,则与同期利润弹性关联度较强。企业如按上年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分期预缴,则预缴时与同期利润没有关系;纳税调整额的变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利润总额有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一定规模的纳税调整额;汇算清缴因素。因企业所得税采用按月(或季)预缴,次年汇算清缴的方式,故按年对比企业所得税与相关经济指标时,应剔除所包含的上年汇缴入库数。

其它的因素还有如优惠政策、非即期因素,所在地等等。

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以上介绍的主要是一些思路性的东西,需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发挥的空间很大,希望能给大家能有所帮助。

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实例

摘要 典型相关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互线性依赖关系.它借助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思想,用少数几对综合变量来反映两组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质.目前它已经在众多领域的相关分析和预测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描述了典型相关分析的统计思想,定义了总体典型相关变量及典型相关系数,并简要概述了它们的求解思路,然后深入对样本典型相关分析的几种算法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根据典型相关分析的推理,归纳总结了它的一些重要性质并给出了证明,接着推导了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最后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两个层面论证了典型相关分析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关键词】典型相关分析,样本典型相关,性质,实际应用

ABSTRACT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studying topic of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hich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sets of variables. It can work to reveal the mutual line dependence relation availably between two sets of variables. With the help of the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we can use a few comprehensive variables to reflect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ts of variables. Nowadays It has already been used widely i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ed analysis. This text describes the statistical thought of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firstly, and then defines the total canonical correlation variable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um up their solution method briefly. After it I go deep into discuss some algorithm of the sampl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oroughly. According to the reasoning of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um up some of its important properties and give the identification, following it, I infer the significance testing about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from the theories and the application, we can achieve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superiority from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the real life. 【Key words】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Sample canonical correlation,Character,Practical applications

国际税收经典习题(doc 23页)

国际税收经典习题(doc 23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 一、名词解释 国际税收涉外税收关税增值额分类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资本利得税贸易条件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财政降格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税收竞争 二、填空题 1、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与国之间的 二是国与国之间的。 2、根据课税商品的流动情况,商品课税可以分为和 两大类, 3、一国课征的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 和。 4、所得课税是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所得是指、以及 其他社会团体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或收益;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所得课税属于。 5、所得课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按课征方法不 同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6、预提税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而是按课征的一种 或。 7、对纳税人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收有两种形式:一是,即 对纳税人拥有的某些财产分别课税;二是,又称,它是对纳税人的全部财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余额课征的一种财产税。 8、对纳税人转移的财产课征的实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即对 纳税人生前转移的财产进行的课税,二是死亡税,根据课征方式不同,死亡税又可分为和_____。 9、国际投资可以分为和,所得课税对国际投 资的影响可以从投资者的和两方面进行考察。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收入-费用=利润,如何少纳企业所得税? 少纳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应该从收入与费用两个方面入手。 关于收入: 事实上纳税与开具发票存在必然的联系,开票必然纳税,而收入又是开票的前提,现阶段不用开票的情形很少,所以利用不开票来规避收入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少。 关于成本:体现在损益中的成本主要是营业成本,营业成本一般可划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制造成本;一个是购进成本;一个是劳务成本,因而要想使利润边少,必然要求提高营业成本,如何人为提高成本要结合企业的营业特点和所属行业来进行。 关于费用:费用是对所有企业都普遍存在的,种类多样化,支出的可操做性广泛,因为多是企业所得税偷逃和规避的重点。 经典财税讲解28种操作手段…… 核心提示:核定征收之前,相关的费用、材料、成本,即使没有发票也可以虚拟入帐,特别是原材料,可虚拟进货领用,然后进入成本,进行核定后,相对减少帐面利润。这种方法可以加大生产成本。费用也可如次操作。可将公司之前领用的原材料假设有一部分没有发票购进而直接领用;就有发票的部分转到后期查帐征收时候再进行领用。可至少变相增加成本10%。以后操作方面就需要公司多开材料发票或进行委外加工发票,虚拟加大生产成本。这种操作上目前很多企业在用,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确保生产成本在50%左右。并注意稳定性。。 01、工资薪金社保 A、在操作上首先要符合税法上规定的形式的要件; B、签定虚拟用工合同每月申报个税即可;不一定要交纳社保(具体人数自己掌握) C、对于一些签定虚拟合同的员工可做辞退处理,给予补偿这个可在税前列支 D、根据公司的营业业绩可增加10人左右,每人按3000左右设定标准,一年可多列支36万费用。 E、至于新增员工社保问题可在年检上做假的报表进行,目前很多企业都这样做,可行。

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朱仙庄分局 一季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朱仙庄镇政府: 一季度,我局在埇桥区地税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地税局的总体安排,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及时对经济税源进行全面深入的预测和分析,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为促进辖区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基础。现将有关税收收入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管户情况 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朱仙庄镇辖区共有各类税务登记户数584户,其中:个体经营户522户,各类企业62户。 二、税费收入完成情况 第一季度我分局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及教育附加3594745.86元,占全年税收计划1400万元25.68%,其中朱仙庄镇3252097.75元,占分局总收入的90.47%;比去年同期多收13829.09元,同比增收0.43%。同样入库各类基金58万元,比去年同期少收112万元 ,同比减收65.89%。 主要来源: 一是委托代征入库的税款,朱仙庄镇所辖委托代征单位4户(朱仙庄煤矿、宿州学院、宿州卫校、宿州市华馨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季度除宿州学院无税款入库外,其余3户累计入库税款2073454.59元,占朱仙庄镇总收入的63.76%。 二是企业正常申报的税款,1-3月份有税申报企业39户,入库税款425714.19元,主要是安徽绿洲人造板有限公司、朱仙庄信用社、宿州市杰峰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和煤碳供销经理部入库的税款,第一季度入库各类税款349317.38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实有税源与收入计划任务偏差大。2009年,由于形势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不断加深加重、国家出台了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政策,不确定的减收因素不断增多,地税收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新增应税项目不多,地税收入效应未能体现。从朱仙庄镇应税项目来看,新增重大应税项目不多,税收增长缺乏新税源支持。 四、二季度税收收入预测 4月份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征期将至,土地使用税预计完成100万元,房产税10万元,主要是安徽绿洲人造板入库的税款,6月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企业所得税预计完成10万元,营业税预计能够完成140万元,个人所得税所预计完成20万元,二季度预计完成地方各税300万元。 五、在组织收入工作中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全力以赴保收入、促增长。 一是坚持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坚持依法治税,既要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和人为调节收入进度,更要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和转引税款,确保组织收入依法规范运行。坚持经济税收观,抓好税收分析预测,准确把握形势,掌控税源潜力,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逐步健全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收

税收分析建议

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准确判断税收经济形势、客观评价税收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如实反映税收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科学检验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正确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税收分析的重要意义 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保障作用。开展税收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一定区域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真实反映经济税收运行情况,把握组织税收收入的主动权,提高税收预测准确度,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保障各项组织任务圆满完成,为上级提供准确的税收分析基础数据。 二是指导作用。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基层税务机关通过对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宏观分析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进行微观分析,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税源管理的措施,指导税收工作。 三是服务作用。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通过剖析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的作用机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适时向地方政府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积极意见

建议,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是评价作用。利用税收分析成果,可以进一步分析某项税收政策制度、管理办法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增减的效应,为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制度、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对策建议 税收分析工作一般而言,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进度和收入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二是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三是税收征管工作深度、广度、工作质量以及纳税人对税法遵从度的分析;四是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状况,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税收形势分析。做好税收形势分析必须把握好基本的分析架构和核心要素。一是准确把握前期税收收入情况。深入分析并准确掌握前期收入增减变化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税收政策的原因、还是征管上的重要举措或者严重失误的原因,客观反映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研判税收收入走势。二是全面分析当前和今后时期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形式。要从经济、政策、征管等各方面全面分析组织收入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二)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运用数据管税平台对税收与经济运行中的宏观和微观数据,开展关键指标比对,发现税收征管和纳税遵从中存在的风险点,指引征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组织收入服务。 (三)加强与国税局联合税收分析。“营改增”之后流转类税

国际税收心得体会

国际税收心得体会 【篇一: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5月20日至6月18日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培训班。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税收稽查业务培训,我感到收获是多方面的。能 克服了畏难情绪,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提高了稽查技能,增强了 干好税收稽查工作的信心,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多种处理税收稽查业 务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党 风廉政建设专题》、《企业所得税政策》、《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的 组实施》、《虚开发票案件的取证要求》、《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 实务》、《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增值税扩大抵扣业务讲解》、《国际税收管理(避税、反避税)》、《税收行管法疑难讲解》、《防 范稽查职务犯罪若干问题》、《涉嫌危害税收行管犯罪案件取证要 求和方法》、《消费税政策完善要点讲解》、《协查系统及辅助查 询工具》、《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及技巧》、《稽查查账软件的应用》、《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房地产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实务》、《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出口退税业务与稽查实务》、《稽查干部心理调节》、《增值税基础知识》等课程,通过对税收 案例的分析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税收稽查工作人员要掌握的税收政策、会计知识,还要懂 得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 技能,真可谓包罗万象。 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培训内容全面,针对性强,非常实用。过 去一些概念和一些新知识点比较模糊,经老师的讲解,都基本弄懂 弄通,为今后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中《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中深刻了解了十七大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特”在何处、需要什么样的“特” 。党的十七大 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xx同志代 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1) 变化一: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 (2) 变化二: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三) 变化三:在细化的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弹性分析和税负分析 二、税收分析思路的深化 (一)积极探索税收征管的规律 (二)宏观上将弹性和税负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 标 (三)微观上引入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 (四)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的分析思路 (五)以税收分析为龙头,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税收管理中的税收分析 (一)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探索在税收管理中税收分析发挥作用的机制 (三)深化税收分析的途径

讲稿提纲 1、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一)第一个变化: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总局税收分析思路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从就税收论税收转向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过去所做的税收分析主要反映税收收入的规模、今年比去年增长,完成时间进度情况,税收收入增减的结构、哪些税种增减、哪些地区增减、哪些行业增减,哪些企业增减。过去计划经济下税收工作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计划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要完成任务,报个数就可以了。至于税收增长是否正常,并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税收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税收收入增长也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问题,比如说税收收入为什么大幅度超GDP增长,超年初计划增长?这时侯用传统就税收论税收的分析思路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促使总局开始用税收与经济对比的方法研究税收的增长问题。 (二)第二个变化: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最开始是简单的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GDP的分析,紧接着,总局将结构分析的方法引入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后来细化更细的结构分析。也就是既要对GDP进行结构分析,也要对税收进行结构分析,把总的税收增长分解为各税种收入增长,然后分税种以及分税种各品目与各自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通知 【标 签】加强税收分析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国税发﹝2005﹞88号 【发文日期】2005-05-23 【实施时间】2005-05-23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近年来,各地按照总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税收分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区开展不平衡、总体分析水平不高、深度不够的状况仍很突出。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区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参与分析不够;二是基础工作不扎实,数据质量不高,分析档案建立不全,分析方法欠缺;三是分析人员匮乏,现有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各地税务机关要建立税收分析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推动全系统的税收分析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税收分析是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反映和检验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反馈和监督税收法律政策执行情况、保障国家预算圆满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各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务必充分认识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制度、夯实基础、充实力量、加强培训等方式,尽快提升本地区的税收分析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定期税收分析制度 (一)建立月度收入分析制度 各级税务机关每月要召开一次收入分析专题会议,由局主要领导主持,有关管理部门参加,就税收收入情况、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阶段税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在分析中要相互配合,积极协作,确保全

国际税收计算题例题

麦克先生(德国国籍)从2008年起被德国A公司派到我国,在A公司与我国合资的甲公司任职做法律顾问。该人每月的工资有两家公司分别支付。我国境内的甲公司每月向其支付人民币18000元,A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27000元。2009年9月,该人被A公司派到英国,负责一起诉讼案件。他在英国工作15天,英国公司向其支付工资2000英镑。完成工作后,该人返回我国的甲公司。请计算该人2009年9月应在我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税收抵免问题)。 答:麦克先生属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满一年不超过五年的个人。根据我国税法,他应就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境内、境外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向我国纳税,而他被A公司临时派到英国工作属于临时离境,这期间他取得的由A 公司支付的工资属于“境外来源、境外支付”,无须向我国纳税。对此,他应按以下公式确定在我国的纳税义务: (1)按当月境内、境外支付的工资总额计算的应纳税额: (18000+27000-4800)×30%—3375=8685(元) (2)麦克先生当月应纳税额 8685×[1—27000/(27000+18000)×15/30]=6079.5(元) 境外所得限额抵免法操作实例 税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抵免限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按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1.限额抵免的计算方法——分国不分项 税收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解释1】公式中要用的所得额指税前利润,若从国外分回的是税后利润,需换算为税前利润,换算方法: 所得额=(分回利润+国外已纳税款)或 所得额=分回利润÷(1-某外国所得税税率) 【解释2】公式中计算应纳税总额时的税率均为25%法定税率。 应纳税总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25% 2.限额抵免方法: 境外已纳税款与扣除限额比较,二者中的较小者,从汇总纳税的应纳税总额中扣减 3.限额抵免使用范围: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操作思路: A: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典型相关分析SPSS例析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又称规则相关分析,用以分析两组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组均包含多个变量,所以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的解惑都是规则相关的特例。典型相关将各组变量作为整体对待,描述的是两个变量组之间整体的相关,而不是两个变量组个别变量之间的相关。 典型相关与主成分相关有类似,不过主成分考虑的是一组变量,而典型相关考虑的是两组变量间的关系,有学者将规则相关视为双管的主成分分析;因为它主要在寻找一组变量的成分使之与另一组的成分具有最大的线性关系。 典型相关模型的基本假设:两组变量间是线性关系,每对典型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每个典型变量与本组变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典型相关还要求各组内变量间不能有高度的复共线性。典型相关两组变量地位相等,如有隐含的因果关系,可令一组为自变量,另一组为因变量。 典型相关会找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i i j j X a x Y b y =∑∑与 ,称 为典型变量;以使两个典型变量之间所能获得相关系数达到最大,这一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i a 和j b 称为典型系数。如果对变量进 行标准化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标准化的典型系数。 典型变量的性质 每个典型变量智慧与对应的另一组典型变量相关,而不与其他典型变量相关;原来所有变量的总方差通过典型变量而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维度。一个典型相关系数只是两个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不能代

表两个变量组的相关;各对典型变量构成的多维典型相关,共同代表两组变量间的整体相关。 典型负荷系数和交叉负荷系数 典型负荷系数也称结构相关系数,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本组所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交叉负荷系数指的是一个典型变量与另一组变量组各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典型系数隐含着偏相关的意思,而典型负荷系数代表的是典型变量与变量间的简单相关,两者有很大区别。 重叠指数 如果一组变量的部分方差可以又另一个变量的方差来解释和预测,就可以说这部分方差与另一个变量的方差之间相重叠,或可由另一变量所解释。将重叠应用到典型相关时,只要简单地将典型相关系数平方(2 CR),就得到这对典型变量方差的共同比例,代表一个典型变量的方差可有另一个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如果将此比例再乘以典型变量所能解释的本组变量总方差的比例,得到的就是一组变量的方差所能够被另一组变量的典型变量所能解释的比例,即为重叠系数。 例1: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案例,有三组变量,分别是公司规模变量两个(资本额,销售额),六个CRM实施程度变量(WEB网站,电子邮件,客服中心,DM 快讯广告Direct mail缩写,无线上网,简讯服务),三个CRM绩效维度(行销绩效,销售绩效,服务绩效)。试对三组变量做典型相关分析。

国际税收典型例题分析

国际税收典型例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如一个纳税人利用不同国家关于纳税人居住时间的规定,在各国间旅行以避免成为纳税人,达到躲避纳税义务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称为“税收难民”。从理论上而言,税收难民所采用的避税方法属于( )。 A. 人的流动 B. 人的非流动 C. 资金的流动 D. 货物的流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国际避税方法,属于提高型知识点。税收难民所采用的是人的流动方式。 2.下列税收管辖权类型中,发展中国家所侧重的是( )。 A. 居民管辖权 B. 公民管辖权 C. 地域管辖权 D. 国际管辖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税收管辖权类型,属于基础型知识点。发展中国家所侧重的税收管辖权为地域管辖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中,无论是缔结税收协定还是一国单方面采取措施,

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这两种方法主要包括( )。 A. 扣除法 B. 免税法 C. 抵免法 D. 抵税法 【参考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属于基础型知识点。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包括免税法和抵免法。 2.国际反避税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 A. 强化税务稽查 B. 加强国际税务合作 C. 控制外国投资 D. 制定国际反避税法律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国际反避税的基本方法,属于基础型知识点。一般包括加强国际税务合作和制定国际反避税法律。 三、判断题 在国际税收中,消除双重征税通常采用免税法或抵免法。( ) 【参考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避免国际重复征税方法,属于基础型知识点。国际惯例中,消除双重征税通常采用免税法或抵免法。

《国际税收》间接抵免系列计算题作业

间接抵免系列计算题作业 1.有一美国公司某年度在本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该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分公司,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请问: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应纳税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2.有一美国公司某年度在本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该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子公司,美国公司拥有印度公司100%控股权,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印度子公司税后所得全部分配。请问: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各公司应纳税多少?实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间接抵免系列计算题作业 (续) 3、有一美国公司某年度在本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该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子公司,美国公司拥有印度公司50%控股权,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印度子公司税后所得全部分配。请问: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各公司应纳税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4、有一美国公司某年度在本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该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子公司,美国公司拥有印度公司50%控股权,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印度子公司税后所得的一半作股息分配。请问: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各公司应纳税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5、有一美国公司某年度在本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该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子公司,美国公司拥有印度公司50%控股权,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印度子公司税后所得全部分配,预提税10%。请问: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各公司应纳税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间接抵免系列计算题作业 (续) 6、现有一英国公司在某年度取得应税所得300万美元,税率50%。该英国公司拥有一美国公司40%控股权,在本年度美国公司在美国取得应税所得200万美元,税率为46%,美国公司税后所得全部分配。该美国公司在印度有一家公司,美国公司拥有印度公司50%控股权,本年度在印度取得100万美元所得,税率40%,印度公司税后所得全部分配。请问:英国、美国公司如何抵免?各公司应纳税多少?实际纳税多少?税后所得多少? 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综合题1: 1. 假如有一美国公司1986年在美国取得应税所得1000万美元,税率

财政学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如图) 4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如图) 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面临劳动取得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它表明的是纯粹的价格变化效应。税收的综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的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而言,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的边际倾向越大,储蓄率越高;储蓄利率水平越高,对人们储蓄的吸引力越大,个人储蓄意愿越强。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注册会计师 CPA 税法 重要考点 七: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

考团七: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 考团七: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 【考情分析】2015年新增加的一章,内容较多,2019年教材进行了删减。近几年本章分值为:2015年2.5分,2016年8.5分,2017年3.5分,2018年9.5分。本章以主观题形式考核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税收抵免制度这部分内容,其他知识点均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核。 【重要考点】 二、2019年新增的考点 (一)新增:合伙企业适用税收协定问题 有关合伙企业及其他类似实体(以下简称合伙企业)适用税收协定的问题,应按以下原则执行: 1.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合伙企业,其合伙人为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居民的,该合伙人在中国负有纳税义务的所得被缔约对方视为其居民的所得的部分,可以在中国享受协定待遇。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合伙企业,其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是中国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纳税人。除税收协定另有规定的以外,只有当该合伙企业是缔约对方居民的情况下,其在中国负有纳税义务的所得才能享受协定待遇。 (二)2017年1月1日起,对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直接投资于鼓励类投资项目,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实行递延纳税政策,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 新增:2018年1月1日起,适用范围由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扩大至所有非禁止外商投资的项目和领域。 【提示1】境外投资者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1)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直接投资,包括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增资、新建、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行为,但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除外)。具体是指: ①新增或转增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

2017税收分析

2017年税收分析 美国《减税与就业法案》(简称TCJA)在2017年12月22日送交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后,将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该政策将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低到21%,骤减14%。意在通过低税率,减少美国跨国企业在美国以外的投资,吸引其他跨国企业到美国投资。与此同时,中国的也在大力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不断放宽市场准入。2017年新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性措施就减少了30条。 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6.16%,市场汇率升值6.72%。中国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毛利率较低,对价格敏感,对汇率敏感,一年人民币升值6.3%,实际上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全球需求回升以及供需紧平衡状态支撑了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联合国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强,增长速度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全球约有2/3的国家2017年的增长速度高于上年。2017年,中国经济不仅企稳态势明显,同时房地产市场的韧性超乎市场预期。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全球金属市场的需求。欧洲财经咨询机构福克斯经济综合认为,预计2017年大宗商品综合价格增速将达到13.2%,延续了2016年全年增长12.2%的快速上涨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中国冶金、钢铁和采矿业部门大规模压减剩

余产能,并在冬季供暖季大范围限制产能。上述政策造成钢铁、电解铝、铝矿石以及煤炭产业总体收缩,并深度影响全球市场供给与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性质出现了改变,即消费不再围绕着生活必需品。不断增加的可支配性收入流向了电影院、旅游和保健产品。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3.4%。家庭消费出现迅猛增长,增至4.5万亿美元。零售销售以年均10%的增长率稳步上升。

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税法文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分册》等内部风险控制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税务风险管理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四条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内部设立税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财务部经理)

组员: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经理及财务部税务管理岗、票据结算岗、发票管理岗。 第五条税务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管理办法,并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与落实; (二)组织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日常税务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三)指导和监督有关各部门、各所属加油站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四)负责与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接洽、协调和沟通应对工作,负责解决应以公司名义统一协调、解决的相关税务问题; (五)参与公司日常的经济活动和合同会签,利用所掌握的税收政策,为公司的战略制定、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重大决策以及开发、采购、销售、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专业支持与建议; (六)负责最新税收政策的搜集和整理,及时了解和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税政策的变化,将与公司有关的重要税务归类汇总后,提交公司领导和所属加油站,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加油站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项税务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SPSS典型相关分析及结果解释

SPSS典型相关分析及结果解释 SPSS 11.0 - 23.0 典型相关分析 1方法简介 如果要研究一个变量和一组变量间的相关,则可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就是我们要的东西,同时偏相关系数还可以描述固定其他因素时某个自变量和应变量间的关系。但如果要研究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时,这些统计方法就无能为力了。比如要研究居民生活环境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都有一大堆变量,如何来做?难道说做出两两相关系数?显然并不现实,我们需要寻找到更加综合,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典型相关(Canonical Correlation)分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由Hotelling提出,他的基本思想和主成分分析非常相似,也是降维。即根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寻找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实际观察变量的线性组合)对来替代原变量,从而将二组变量的关系集中到少数几对综合变量的关系上,提取时要求第一对综合变量间的相关性最大,第二对次之,依此类推。这些综合变量被称为典型变量,或典则变量,第1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则被称为第1典型相关系数。一般来说,只需要提取1~2对典型变量即可较为充分的概括样本信息。 可以证明,当两个变量组均只有一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即为简单相关系数;当一组变量只有一个变量时,典型相关系数即为复相关系数。故可以认为典型相关系 1

数是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的推广,或者说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是典型相关系数的特例。 2引例及语法说明 在SPSS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来拟合典型相关分析,第一种是采用Manova过程来拟合,第二种是采用专门提供的宏程序来拟合,第二种方法在使用上非常简单,而输出的结果又非常详细,因此这里只对它进行介绍。该程序名为Canonical correlation.sps,就放在SPSS的安装路径之中,调用方式如下: INCLUDE 'SPSS所在路径\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CANCORR SET1=第一组变量的列表 /SET2=第二组变量的列表. 在程序中首先应当使用include命令读入典型相关分析的宏程序,然后使用cancorr名称调用,注意最后的“.”表示整个语句结束,不能遗漏。 这里的分析实例来自曹素华教授所著《实用医学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第176页:为了研究兄长的头型与弟弟的头型间的关系,研究者随机抽查了25个家庭的两兄弟的头长和头宽,数据见文件canonical lianxiti.sav,希望求得两组变量的典型变量及典型相关系数。显然,代表兄长头形的变量为第一组变量,代表弟弟头形的变量为第二组变量,这里希望求得的是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在语法窗口中键入的程序如下: INCLUDE 'D:\SpssWin\Canonical correlation.sps'. 请使用时改为各自相应的安装目录 CANCORR SET1=long1 width1 列出第一组变量 2

税法考试习题放基础培训讲义-第49讲_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1)

第十二章国际税收税务管理实务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庞杂,内容较多,考试中题型可以涉及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尤其要关注和企业所得税有交叉的知识点。 本章和所得税有交叉的知识点:非居民企业的税收管理;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特别纳税调整。 2016年考查了一道计算题。 2017年分值在3.5分。 2018年分值在10分。 2019年预计分值在5-8分。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国际税收协定 第二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掌握) 第三节境外所得税收管理(掌握) 第四节国际反避税(掌握) 第五节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掌握) 第六节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2019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1.修改了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缔约对方居民“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应考虑的因素。 2.明确境外投资者以分得的利润用于补缴其在境内居民企业已经认缴的注册资本,增加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属于符合“新增或转增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的情形。 3.明确境外投资者按照金融主管部门的规定,通过人民币再投资专用存款账户划转再投资资金的划转时间的具体规定。 4.增加“税务机关对暂不征税的境内再投资后续管理”的规定。 5.增加“准备主体文档的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国际税收协定 一、国际税收协定及其范本 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范本是《经合组织范本》(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UN范本)。 《联合国范本》较为注重扩大收入来源国的税收管辖权;而《经合组织范本》虽然在某些特殊方面承认收入来源国的优先征税权,但其主导思想所强调的是居民税收管辖权。 二、我国缔结税收协定(安排)的情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外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已对外正式签署110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103个协定已经生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签署了税收安排,与台湾地区签署了税收协议。 三、国际税收协定典型条款介绍(了解) (一)税收居民 我国个人居民判定标准:住所、居住时间。 我国居民企业判定标准: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解释】双重居民身份下最终居民身份判定(注意顺序): (1)个人居民身份认定标准依次是: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处;国籍。 (2)公司和其他团体:同时为缔约国双方居民的人,应认定其是“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的居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