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

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

及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 D 】

A.给定输入端

B.干扰输入端

C.控制器输出端

D.系统输出端

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A 】

A.数学模型

B.被控对象

C.被控参量

D.结构参数

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 A 】

(s)-H(s)X0(s) (s)-X0(s) (s)-X0(s) (s)-H(s)X0(s)

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 A 】

(s)-H(s)X0(s) (s)-X0(s) (s)-X0(s) (s)-H(s)X0(s)

4.微分环节使系统【 A 】

A.输出提前

B.输出滞后

C.输出大于输入

D.输出小于输入

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 B 】

A.正弦曲线变化

B.指数曲线变化

C.斜坡曲线变化

D.加速度曲线变化

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6-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 C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C 】

B.T

C.1T

D.T t Te T -+ 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C 】

B.T

C.1T

D.T t Te T -+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

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

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

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

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s C. 21s +1/s

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

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

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

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

A.090-

B.090

C.0180-

D.0180

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

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

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

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

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

A.γ>0和g L <0

B.γ<0和g K >1

C.γ>0和)(g L ω<0

D.γ<0和)(g L ω>0

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 ,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

A.滞后1tan ()T ω-

B.滞后1tan ω--

C.超前1tan ()T ω-

D.超前1tan ω--

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

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

A.)(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比例环节

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

A.直线上升

B.垂直上升

C.指数线上升

D.保持水平线不变

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

A.偏差的过程

B.输入量的过程

C.干扰量的过程

D.稳态量的过程

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i o o o x x x x cos =++

,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

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振荡衰减关系

B.比例线性关系

C.指数上升关系

D.等幅振荡关系

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

A.增加其固有频率

B.减小其固有频率

C.增加其阻尼

D.减小其阻尼

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

8)(5(4)(++=s s s s F 的原函数f (s )的稳态值为【 】 A.∞ B .4

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离散控制系统

D.线性控制系统

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

D.不确定

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

A.响应速度越快

B.响应速度越慢

C.响应速度不变

D.响应速度趋于零

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

A.n ξω

B.ξω

C.g ξω

D.c ξω

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B. s 1 C. 21s D. 31s

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

A.ω

B.n ω

C.ωj

D.n j ω

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

A.090-

B.090

C.0180-

D.0180

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

A.)(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1.0()14.0()(2++=s s s K s G 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

A.稳定

B.不稳定

C.稳定边界

D.取决于K 的大小

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ωL 的斜率为【

A.-40 dB/dec

B.-20 dB/dec

C.+40 dB/dec

D.+20 dB/dec

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

A.反馈传递函数H(s)=1

B.反馈信号B(s)=1

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

D.前向传递函数G(s)=1

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差

B.稳态精度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着减小【 】

A.超调量

B.开环增益

C.扰动误差

D.累计误差

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

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B.调节系统的增益

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

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 】

A.不稳定系统

B.稳定系统

C.时域系统

D.频域系统

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 】

A.稳定条件

B.稳态条件

C.零初始条件

D.瞬态条件

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 】

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

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

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

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 】

A.增大干扰误差

B.减小干扰误差

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

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

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 】

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

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

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

A.唯一的

B.不唯一的

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

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

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 】

A.固有频率

B.阻尼比

C.时间常数

D.增益系数

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 】

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 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

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 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

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 】

A.相位裕量

B.输入信号频率

C.最大超调量

D.系统带宽

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 】

A .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

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B.s 1 C.21s D.31s

53.线性控制系统【 】

A.一定是稳定系统

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

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54.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 】

A.)(ωA =1

B.)(ωA =0

C.)(ωA <1

D.)(ωA >1

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 】

A.闭环极点数

B.闭环零点数

C.开环极点数

D.开环零点数

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

A.脉冲响应

B.阶跃响应

C.瞬态响应

D.稳态响应

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 】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无差系统

D.有差系统

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B.∞

C.常数

D. )()(lim 0

s H s G s → 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差

B.快速性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 】

A.给定环节

B.比较环节

C.放大环节

D.执行环节

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

A.稳定性

B.传递函数

C.谐波函数

D.脉冲函数

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

A.开环高

B.闭环高

C.相差不多

D.一样高

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

T +1/T

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

A.叠加

B.相乘

C.相除

D.相减

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

A.能应用叠加原理

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C.能线性化

D.不能线性化

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

A.反馈量的微分

B.输入量的微分

C.反馈量

D.输入量

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ξ和n ω,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

A.n ξω

B.n ξω-

C.d ξω-

D.d ξω

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

A.等于零的初值

B.趋于零的终值

C.变化的过程值

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

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

A.稳定性越好

B.稳定性越差

C.稳态性越好

D.稳态性越差

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

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

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

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

73.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 】

A.T ωω?1tan )(--=

B.T ωω?1tan )(-=

C. T ωω?=)(

D. T ωω?-=)(

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A.π2的圆弧线

B.πv 的圆弧线

C.-π2的圆弧线

D.π的圆弧线

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

A. 180)(-

B. 180)(->c ω?

C. 180)(>c ω? 180)(

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态性变差

B.稳定性变差

C.瞬态性变差

D.快速性变差

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B.∞

C.常数

D. )()(lim 0

s H s G s → 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

A.稳态性能愈好

B.动态性能愈好

C.稳定性愈好

D.稳态性能愈差

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

A.微分和比例环节

B.惯性和比例环节

C.比例和积分环节

D.比例和延时环节

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 】

A.相位不变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 】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

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

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

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

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

A.传递函数

B.反函数

C.正弦函数

D.余弦函数

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局部反馈系统

D.稳定系统

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 】

A.输出量的变化

B.输入量的变化

C.误差量的变化

D.反馈量的变化

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定常系统

B.非定常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 】

A.相对位移成正比

B.相对速度成正比

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

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

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虚轴上时,其系统【】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小于1大于0

D.阻尼比小于0

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

A.只与阻尼比有关

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

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

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

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

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

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

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

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

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衰减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A. 1

B.

C.

D.

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A.)

A<1 D.)

(ω(ω

A≤0

A<1 C. 0<)

A≥1 B.)

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

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

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 】

A.响应越快

B.响应越慢

C.稳定性越好

D.稳定性越差

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 】

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

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

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

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

97.Ⅰ型系统能够跟踪斜坡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其稳态误差系数等于【 】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98.把系统扰动作用后又重新平衡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B.∞

C.常数

D. )()(lim 0

s H s G s 调节器的比例部分主要调节系统的【 】

A.增益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相频特性

101.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 】

A.反馈信号的变化

B.干扰信号的变化

C.输入信号的变化

D.模拟信号的变化

102.传递函数的量纲是【 】

A.取决于输入与反馈信号的量纲

B.取决于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量纲

C.取决于干扰与给定输入信号的量纲

D.取决于系统的零点和极点配置

103.对于抗干扰能力强系统有【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04.积分调节器的输出量取决于【 】

A.干扰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B.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C.反馈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D.误差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105.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 +11 B.s 1

+Ts

105.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 +11 B.s 1

+Ts

106.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

A.小于分子阶次

B.等于分子阶次

C.大于等于分子阶次

D.大于或小于分子阶次

10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或等于1

D.阻尼比小于0

10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衰减振荡角频率为【 】

A.无阻尼固有频率

B.有阻尼固有频率

C.幅值穿越频率

D.相位穿越频率

109.反映系统动态精度的指标是【 】

A.超调量

B.调整时间

C.上升时间

D.振荡次数

110.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为【 】

A.等幅振荡曲线

B.衰减振荡曲线

C.发散振幅曲线

D.单调上升曲线

11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时,其调整时间为【

112.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

A.00)(=ω?

B.0180)(-=ω?

C.090)(-=ω?

D.090)(=ω?

11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极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

A.坐标原点

B.极点

C.零点

D.无穷远点

114.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4-1.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5.比例微分环节(时间常数为T )使系统的相位【 】

A.滞后1tan T ω-

B.滞后1tan ω-

C.超前1tan T ω-

D.超前1tan ω-

11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稳定性愈好,且【 】

A.上升时间愈短

B.振荡次数愈多

C.最大超调量愈小

D.最大超调量愈大

117.Ⅱ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调节器的积分部分消除系统的【 】

A.瞬态误差

B.干扰误差

C.累计误差

D.稳态误差

119.Ⅰ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B.∞

C.常数

D. )()(lim 0s H s G s →

120.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抗干扰能力下降

B.抗干扰能力增加

C.稳态精度增加

D.稳态精度减小

120-1.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好

B.稳态性变好

C.抗干扰能力增强

D.阻尼比减小

121.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

A.局部反馈

B.主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122.实际物理系统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A.结构参数组成

B.输入参数组成

C.干扰参数组成

D.输出参数组成

123.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 】

A.开环不振荡

B.闭环不振荡

C.开环一定振荡

D.闭环一定振荡

124.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 】

T +1/T T 2

12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 】

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

B.输入信号有关

C.输出信号有关

D.干扰信号有关

126.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2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Ⅱ或Ⅲ象限内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0而小于1

D.阻尼比小于0

128.欠阻尼二阶系统是【 】

A .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非最小相位系统 D.Ⅱ型系统

129.二阶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130.二阶系统总是【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3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时,其调整时间为【

132.积分环节Ts s G 1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lg

D. -20T 1

lg

132-1.微分环节()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

lg D. -20T 1

lg

132-2.积分环节21

()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

T 1 B.-T 1

13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零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

A.坐标原点

B.极点

C.零点

D.无穷远点

134.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穿越概念就是开环极坐标曲线穿过实轴上【 】

A.(-∞,0)的区间

B.(-∞,0]的区间

C.(-∞,-1)的区间

D.(-∞,-1]的区间

135.控制系统抗扰动的稳态精度是随其前向通道中【 】

A.微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

B.微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

C.积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

D.积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

136.若系统无开环右极点且其开环极座标曲线只穿越实轴上区间(-1,+∞),则该闭环系统一定

【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不一定稳定

137.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

A.00)(=ω?

B.0180)(-=ω?

C.090)(-=ω?

D.090)(=ω?

138.控制系统的跟随误差与前向通道【 】

A.积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

B.微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

C.积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

D.微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

139.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B.∞

C.常数

D.)()(lim 0

s H s G s → 140.Ⅱ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B.开环放大系数

C. ∞

D.时间常数

141.实际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

A.特征参数组成

B.输入参数组成

C.干扰参数组成

D.输出参数组成

142.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是【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反馈控制系统

D.非线性控制系统

143.传递函数代表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只与系统本身的【 】

A. 实际输入量

B.实际输出量

C.期望输出量

D.内部结构,参数 144.惯性环节不能立即复现【 】

A.反馈信号

B.输入信号

C.输出信号

D.偏差信号

14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s G ,则单位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1)(s G s G + B.)()(1)()(s H s G s H s G + C.)()(1)(s H s G s G + D.)()(1)

(s H s G s H +

146.线性定常系统输出响应的等幅振荡频率为n ω,则系统存在的极点有【

A.n j ω±1

B.n j ω±

C.n j ω±-1

D.1-

147.开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47-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4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等幅振荡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49.一阶系统是【 】

A.最小相位系统

B.非最小相位系统

C.Ⅱ型系统

D.不稳定系统 150.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s C.21s +1/s

151.一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开始时刻的斜率为【 】

A.T

B.T

C.

T 1 D.T 1 152.惯性环节1

1)(+=Ts s G 的转折频率越大其【 】 A.输出响应越慢 B.输出响应越快

C.输出响应精度越高

D.输出响应精度越低

153.对于零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

A.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坐标原点

B.始于实轴上某点,终于实轴上另一点

C.始于坐标原点,终于虚轴上某点

D.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虚轴上另一点 153-1.对于Ⅰ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

A.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

B.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

C.始于(0)180G j =∞∠-的点,终于实轴上任意点

D.始于(0)90G j =∞∠-的点,终于虚轴上任意点

154.相位裕量是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等于1时,相应的相频特性离【 】

A.负实轴的距离

B.正实轴的距离

C.负虚轴的距离

D.正虚轴的距离 155.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动态响应变慢

B.稳定性变好

C.稳态误差增加

D.稳定性变差 155-1.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动态响应变慢

B.稳态误差减小

C.稳态误差增加

D.稳定性变好 156.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 】

A.幅值增大

B.幅值减小

C.相位超前

D.相位滞后

156-1.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增加而其【 】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2s ?3S+5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比表面积 16、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气液两相_________。 传质面积 17、菲克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 18、以(Y-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为N A=K Y(Y﹣Y﹡)。 19、、吸收操作是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得以分离。 20、某气体用ABC三种不同的吸收剂进行吸收操作,液气比相同,吸收因数的大小关系为A1﹥A2﹥A3,则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控制工程基础2006年期末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卷) 年 月 日 .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所示,, , (),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分 ) i x o x K K D 图 .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0(100 )(+= s s s G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分) ) L (w ) (d B ) () ) L (w ) (d B ) ) L (w ) (d B ) () ()

图 .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如果使用控制器, , 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分) 图 .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问:()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是多少?(分) ()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分) ()如果采用形式的串联校正()I c 1 K G s s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 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 5.7~0-??之间?(分) 17/8 图 .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D z K =,其中>。设采样周期 (i X s ) z 图 ()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 o c i X z G z X z =; (分) ()试判断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分) ()当系统干扰()1()n t t =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分)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1251553585744438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A 、 型别2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稳定; B 、只有当幅值裕度1g k >时才稳定; C 、稳定; D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 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1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 、增加积分环节 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 、增加微分环节 D 、引入扰动补偿 1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1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1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10、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多,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C、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E、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少 11、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和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和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等。 4.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炉温控制系统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 l(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l(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图3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和外力)(t f 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图4(a)中)(t x o 是输出位移。当外力)(t f 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 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b )所示。试求: 1)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 ω、阻尼比ξ;(2分) 3)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3分) 4)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s t 、调整时间r t 、稳态误差ss e (5分)。 1.0 x 0 图4(a) 机械系统 图4(b )响应曲线 图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集及答案42554

五、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277题) 一、选择题 ( 共85题) 1.2分(1010)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 (1)消失(2) 精细结构更明显 (3)位移 (4)分裂 2。 2 分(1019) 用比色法测定邻菲罗啉-亚铁配合物时,配合物的吸收曲线如图1所示,今有a、b、 c、d、e滤光片可供选用,它们的透光曲线如图2所示,你认为应选的滤光片为 ( ) 3。 2 分 (1020) 欲测某有色物的吸收光谱,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 (1) 比色法 (2) 示差分光光度法 (3) 光度滴定法 (4)分光光度法 4。2分 (1021) 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 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 20%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 光率应等于( ) (1)8% (2) 40% (3) 50% (4)80% 5. 1 分(1027) 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 510 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 滤光片?( ) (1)红色(2) 黄色 (3)绿色 (4) 蓝色 6. 2 分(1074)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 (1) 一氯甲烷 (2) 丙酮(3) 1,3-丁二烯(4) 甲醇 7. 2 分(1081)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 ) (1) 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2)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差 (3)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和 (4)试样在λ1的吸收与参比在λ2的吸收之差 8. 2分 (1082) 在吸收光谱曲线中,吸光度的最大值是偶数阶导数光谱曲线的( ) (1) 极大值 (2) 极小值 (3) 零(4) 极大或极小值 9。 2 分 (1101)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高度 ,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数 。 2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 双膜理论 、 溶质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3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4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 ·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 5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素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 塔低 达到平衡。 6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1 。漂流因数可表示为 BM P P ,它反映 由于总体流 动使传质速率比单纯分子扩散增加的比率。 7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HCl ,当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增加 。 8一般来说,两组份的等分子反相扩散体现在 精流 单元操作中,而A 组份通过B 组份的单相扩散体现在 吸收 操作中。 9 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0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dz dC D J A AB A -= ,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增大、减小)。 12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 大于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3压力 减小 ,温度 升高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吸收因素A= L/mV ,当 A>1 时,对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填料层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 顶 达到平衡。 14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 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 ya =2×10-4kmol/m 3.s, k xa =0.4 kmol/m 3.s, 则该吸收过程及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 气膜控制,约100% ;该气体为 易 溶气体。 二、选择 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B 。 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2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 。 A >1 B <1 C =1 D 不一定 3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B ???。平衡关系y=0.5x 。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4 已知SO 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 1、t 2、t 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 1=0.0035atm 、E 2=0.011atm 、E 3=0.00625atm ,则??A ??

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A

* ********* 学 院 20**至20**学年度第*学期 ---班 控制工程基础 试 卷 一、判断题 (10分) 1、系统的误差是以系统的输入端为基准来定义的,而系统的偏差是以系统的输出端为基准来定义的。 ( ) 2、系统的时间响应按振动性质分为自由响应和零 输入响应。 ( ) 3、最大超调量Mp 即与阻尼比有关,又与无阻尼 固有频率有关。 ( ) 4、对于单位反馈系统,稳态偏差等于稳态误差。 ( ) 5、谐振带越宽,反应速度越快。 ( ) 一、填空题(10分)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是能用____________描述的系统就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特性就是它满足_____________。 3、一阶系统在理想的单位脉冲函数在作用下,其响应函数为_____________ 4、系统的误差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5、最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反应了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5分) 1什么是时间响应?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 2什么是频率特性? 3什么是相位裕度?什么幅值裕度? 四、计算题(计65分) 1已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式如下(10分) ()t y ..+3()()()()t r dt t y t y t y 446. =++? 求出它的传递函数Y(s)/R(s)。 2求出图1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X o (s )/ X i (s )。 (10分) 3由试图所示()t f 施加一个3N 的阶跃力,求出质 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进度系数k 。(15分) 4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 ()10532234++++=s s s s s B =0,判断系统的 稳定性。(15分) 5、已知开环频率特性 10 ()()(1)(12)(13) G j H j j j j ωωωωω= +++,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1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的快速性,响应的准确 性。 2、线性微分方程 3、()T t e T t -=1ω 4、瞬态误差和稳定误差 5、稳定性。 6、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有负实部 。 二、判断题(10分) 1、(×)2(×)3、 (√) 4、 (√)5、 (√) 三、简答题(15分) 1 答:时间响应是指系统的响应在时域上的表现形式,或系统地动力学方程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的解。 按响应的来源分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按响应的性质分为:强迫响应,自由响应。 2、线性系统在谐波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输入与输出的幅值比是输入信号的频率ω的函数,称其为系统的幅频特性 稳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ω(或称相移)也是ω的函数,称 其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试 卷 纸 出卷:_ ***_ 试卷:__ ___ 审批:_____ 人数:______卷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高度 ,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数 。 2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 双膜理论 、 溶质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3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4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 5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素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 塔低 达到平衡。 6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1 。漂流因数可表示为 BM P P ,它反映 由于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比单纯分子扩散增加的比率。 7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HCl ,当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增加 。 8一般来说,两组份的等分子反相扩散体现在 精流 单元操作中,而A 组份通过B 组份的单相扩散体现在 吸收 操作中。 9 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0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dz dC D J A AB A -= ,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增大、减小)。 12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 大于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3压力 减小 ,温度 升高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吸收因素A= L/mV ,当 A>1 时,对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填料层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 顶 达到平衡。 14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 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 ya =2×10-4kmol/m 3.s, k xa =0.4 kmol/m 3.s, 则该吸收过程及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 气膜控制,约100% ;该气体为 易 溶气体。 二、选择 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B 。 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2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 。 A >1 B <1 C =1 D 不一定 3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B ???。平衡关系y=0.5x 。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A 卷.闭卷)适用年级或专业)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4、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用G 1(s)与G 2(s)表示)。 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Z 是指 ,R 指 。 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1) (1) 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s 的真分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 (2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50 B 、25 C 、10 D 、5 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σ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的优点。( ) 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无法反映 4.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 A. B.4 C. D.2 5.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α>0,K>0,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 ) A.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4,∞) B.〔-4,0〕 C.(-∞,-4) D. 〔0,∞〕 8.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B.ωc> C.ωc< D.ωc与无关 9.PID控制规律是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 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90° B.-90° C.0° D.-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空1分,共15分) 1.根轨迹全部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R(ω)+JI(ω),则相频特性∠G(jω)=__________。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处对应的频率ωm=__________。 5.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__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控制工程基础2010试题A卷标准答案

20120712 铁道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2008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任课教师:希太、明军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 )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 注:将所有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最后一页为草稿纸。 一、 填空题(每空1分,15题共20分) 1. 控制系统由 两部分组成。 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和 两种。 3. 按其数学模型是否满足 ,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4. 随动系统是指 。 5. 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 以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为 基础。 6. 工程上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 。 7. 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特点 。 8. 校正元件按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 和 等。 9. 系统频率特性指标中的谐振频率是指 。 10.系统传递函数与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关系是 。 11.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12.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t e t t y 2)(-+=,0≥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13.在工程控制实践中,为使系统有满意的稳定性储备,一般其幅值裕度应满足 。 14.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9)(+=s s s G K ,则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单位斜坡输入所引起的稳态误差分别为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面关于微分环节的控制作用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相位滞后 (B)减小系统的阻尼 (C)抗高频干扰 (D)使相位超前 2.稳态误差除了与系统的型别、传递函数有关外,还与下述哪一项有关? ( ) (A) 阶次 (B) 振荡频率 (C) 阻尼比 (D) 输入信号类型 3.二阶振荡系统幅值衰减的快慢取决于: ( ) (A) d ω (B)n ξω (C) 特征根实部绝对值 (D) 特征根虚部的分布情况 4.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完全取决于: ( ) (A)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 (B)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及其传递函数 (C)系统的传递函数 (D)系统的固有特性 5.相位滞后校正环节相当于: (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 带阻滤波器 6.下图为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 (A) 系统的输出为0,2)(2≥=-t e t t ω (B) 系统的输出为0,)(≥=-t e t t ω (C) 系统传递函数为)12(1)(+=s s G (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调整时间为2s 7. PI 控制类似于: ( ) (A) 增益调整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某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1)(+=s s G ,则输入t t r 2sin 2)(=时稳态输出的幅值为: ( )

化工原理判断吸收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三.判断题 1.(2分) 喷淋吸收是吸收剂成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因此,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 2. 鼓泡吸收是气体分散成气泡通过液体,因此,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 3.(2分) 吸收操作线的方程式,斜率是L/V()。√ 4.(2分) 计算填料吸收塔时,其N 的含意是传质单元高度(). × 5.(2分)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 =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 × 6.(2分) 题号:7149 第7章知识点:300 难度:容易 工业上一般吸收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象传热一样气液间逆流操作有利于吸收完全并可获得较大的吸收推动力。()√ 7.(2分) 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当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增大时,则出塔吸收液浓度下降,吸收推动力减小()× 8.(2分) 对于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气速一定时,增大吸收剂的比用量(即液气比),则出塔溶液浓度降低,吸收推动力增大。()√ 9.(2分) 题号:7152 第7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对于大多数气体的稀溶液,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p /x)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溶解度系数(H=C/p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10.(2分) 题号:7153 第7章知识点:500 难度:容易 液泛点是填料吸收塔的最佳操作点。吸收操作在此条件下进行时,则吸收速率最大。()× 11.(2分) 题号:7154 第7章知识点:100 难度:容易 在一般情况下,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可按理想气体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其气体组分的体积分率等于其摩尔分率,亦等于其分压分率。()√ 12.(2分) 填料塔中填充大量填料以提供气液接触面积。吸收速率取决于填料的比表面积(a)。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吸收速率越大。()× 13.(2分) 对于大多数气体的稀溶液,气液间的平衡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亨利系数值(E=p /x)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溶解度系数(H=C/p )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14.(2分)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吸收推动力最大。()× 15.(2分) 在吸收塔中,溶质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分压,大于与吸收剂中溶质浓度成平衡的分压时,则发生吸收。()√ 16.(2分) 选用不同结构的填料时,填料提供的比表面积越大,相同条件下,所需填料层高度越低。()√ 17.(2分) 选用不同结构的填料时,填料提供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不利于解吸。()× 18.(2分) 在吸收塔中,溶质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分压,大于与吸收剂中溶质浓度成平衡分压时,则发生解吸。()× 19.(2分)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此时推动力也最小。()√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完整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一、填空题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 叠加 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 反馈量 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 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环节来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__开环_控制系统、_闭环__控制系统。 4. 根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恒值 控制系统、 随动 控制系统和 程序控制系统。 5.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6.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__线性__ 控制系统、 非线性_控制系统。 7. 线性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可以用 线性微分 方程来描述。 8.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 快速性 和准确性。 9.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等。 10.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11.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 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 线性定常 系统。 1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13.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14. 单位斜坡函数t 的拉氏变换为 21 s 。 15. 单位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1/s 。 16.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 ∞ 。 17. I 型系统G s K s s ()()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 稳态误差为 ∞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1;试卷编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 每小题4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2 1 s ,在输入t t r 3sin 2)( 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为 。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 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 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 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 。 5、Nyquist 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 图上 的 线。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 学院 专业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 1,则该环节为( )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微分环节 D .比例环节 4、系统的传递函数( ) A .与外界无关 B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B .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t e t w 2.0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2.03)(+=S s G B. 32 .0)(+=S s G C .2.06.0)(+= S s G D .3 6 .0)(+=S s G 8、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s s G 01.011)(-= B .s s G 01.011 )(+= C .1 01.01 )(-= s s G D .)1.01(1)(s s s G -=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系统的输入

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习题集及答案

第二章、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题 ( 共20题 ) 1. 2 分 在吸收光谱曲线中,吸光度的最大值是偶数阶导数光谱曲线的 ( ) (1) 极大值 (2) 极小值 (3) 零 (4) 极大或极小值 2. 2 分 在紫外光谱中,?max 最大的化合物是 ( ) 3. 2 分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 (1) 配合物的浓度 (2) 配合物的性质 (3) 比色皿的厚度 (4) 入射光强度 4. 2 分 1198 有下列四种化合物已知其结构,其中之一用 UV 光谱测得其?max 为 302nm , 问应是哪种化合物? ( ) 5. 5 分 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者是 ( ) (1)乙烯 (2)1,4-戊二烯 (3)1,3-丁二烯 (4)丙烯醛 6. 2 分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 (1)波长变长 (2)波长变短 (3)波长不变 (4)谱带蓝移 7. 5 分 对化合物 CH 3COCH=C(CH 3)2的n —?*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 是 ( ) (1)环己烷 (2)氯仿 (3)甲醇 (4)水 8. 2 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 (1)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 分子的电子结构 (3) 原子的电子结构 (4)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 9. 1 分 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 (1) ?→? * (2) n →? * (3) ?→? * (4) ?→? * 10. 2 分 化合物中CH 3--Cl 在172nm 有吸收带,而CH 3--I 的吸收带在258nm 处,CH 3--Br 的吸收 带在204nm ,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 ) (1) ?→? * (2) n →? * (3) n →? * (4)各不相同 11. 2 分 某化合物在乙醇中λmax 乙醇=287nm,而在二氧六环中λmax 二氧六环=295nm ,该吸收峰的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