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论》选读期末重点

《资本论》选读期末重点

《 资本论 》选读 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附:重点针对云南农业大学经济专业
1,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价值,相对应,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也是二重性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有一定生产目的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结合的产物,具体劳动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使用价值,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劳动在商品体内的凝结,相同性质的抽象劳动在物体内凝结形成价值实体,即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 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从质方面考察。
抽象劳动 指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从量方面考察。(简单劳动指一般人都不经过训练学习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能创造更多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20码麻布(价值)=1件上衣 (使用价值) ------ 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基础: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是相对价值形式成立的基础。体现:通过与其他商品交换体现,通过等价形式上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理解:价值量变化,相对价值量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但比例不相一致。)
4,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相同,通过交换获使用价值)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抽象劳动相同,通过别的商品的具体劳动体)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私人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5,商品拜物教
定义:人们在商品形式下,把劳动的社会性质看成物的自然属性,把本来是人类生产的并受人类支配的物,看成是物支配人,并对这种物支配人的现象进行崇拜。商品的这种神秘性质,马克思称为商品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是从商品形式本身发生的
商品引起人们的三种幻觉: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式不同的,但抽象劳动等同无差别,可抽象劳动不直接表现而是通过价值物表现,这让人们觉得商品本身就有价值。二,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通过劳动时间计算,但产品成为商品后则作为价值量计算,可价值量又在交换过程中通过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来表现。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交换社会关系不直

接体现,而是通过物与物交换表现出来。

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产生幻觉的因素)
产生幻觉的因素的四个因素:一,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必须通过物的交换来表现。人们通常只看到物和物的关系,看不到人和人的关系,觉得商品本身可交换。二,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采取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式,(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和它本身作为抽象劳动)人们在交换中,只能看到有用物和价值物,而不看到物所包含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商品天然有价值。三,价值量运动规律的客观强制力,造成了物的运动支配人的幻觉。(人们只关心产品能交换到多少别人的产品,即交换比例。但这其实由价值量的客观运动规律决定,人们会忽视)。四,在价格形式上,货币能与一切其它商品交换。好像金银本身就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掩盖了商品生产者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现象。
反例四个:一,孤岛上的鲁滨逊的个人劳动和物的关系简单明了,无商品拜物教(只有各种具体劳动)。二,封建社会,人们劳动的四个关系体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封建主和农奴)。三,农村家长制度生产中,自己自足,劳动具有直接社会性。四,自由人联合体内(共产主义),资料公有。简单明了。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了解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揭示过价值形式所掩盖的价值和价值量得内容,但研究很不充分。庸俗经济学家(一部分)陷入商品拜物教的幻觉中。还有一部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被货币、资本、地租拜物教所迷惑。还有一些人把现实的经济关系完全颠倒过来(认为价值是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社会属性。)
6,货币形式的发展
货币形式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几个发展阶段。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一般价值形态转化为货币形式。二,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化(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三,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7,货币流通量规律
定义: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多,通货膨胀;少,通货紧缩)
规律内容: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8,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为基础的。
9,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的秘密,在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延长劳动时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限度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0,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时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此我们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后实现的,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权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也都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资本主义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
11,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 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联系:第一,两者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区别:第一,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第二,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资

本主义发展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资本主义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
12,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有机构成
有机构成 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13,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累是单个资本直接依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而扩大自己的资本总量,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特征:1,过程比较缓慢。2,具有分散性和排斥性
资本集中是指通过吞并或联合许多个别资本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资本。(为什么:竞争使生产规模大和劳动生产率高的大资本占居优势,从而战胜和吞并中、小资本;信用的发展把社会上闲散的资本集中起来,通过贷款形式转移到大资本手中,支持大资本战胜和吞并中、小资本)
14,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 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三,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15, 如何理解“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

中”?(为什么简单价值形式包含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所包含的下述内容和特点,无论那一种价值形式都是具有的。
一,一切价值形式都是由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这两极构成的,他们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又互相排斥。
二,处于这两极的商品,都必须有价值和不同的使用价值。
三,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要通过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其价值,因此等价形式具备的三个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价值形式中都存在。
四,无论哪一种价值形式上的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所表示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无非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部对立的外部表现。
同时,马克思还指出:“简单商品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因为货币形式的秘密实质上就是一般等价形式的秘密,而一般等价形式的秘密在简单的等价形式中已经存在。在简单价值形式中所揭示的等价形式的特点,也是货币形式的特点,只是发展成熟程度不同,是个“胚胎”罢了。
16.为什么说工资理论等是《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三个崭新的因素"?
“三个崭新的因素”是:
第一,剩余价值起源和本质的理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总是一开头就研究地租、利润、利息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在第一卷中,马克思撇开了这些具体的转化形式,从纯粹的形态上研究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产业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他还要和其他各种职能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就由此转化为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各种具体形式。剩余价值起源和本质的理论,为建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资本论》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虽然发现了劳动价值论,但由于他们不懂得劳动二重性学说,因此无法对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从商品二因素出发,科学地证明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为科学地论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等奠定了基础。
第三,工资的本质理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区别劳动和劳动力两个不同的概念,错误地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第一次论证了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说明了在雇佣劳动制度的基础上,工资必然被歪曲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不合理的形式。计时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直接转化形式,而计件工资又是计

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前者使工资与劳动时间的长短相联系,后者使工资与产品的数量相联系,两者都使工资越来越被歪曲成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通过对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的分析,证明了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创立了科学的工资理论,从而使剩余价值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17,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三者联系:第一,都表示资本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的增大。第二,相互促进,相互加强
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区别:资本积累是从价值的角度来考察资本量的增大。资本积聚则是从生产的两个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角度)来考察资本量的增大。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一,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它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资本存量的调整与重组,不能增大社会资产总额。(定义) 二,资本积聚是增大资本的基础。资本集中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资本积聚就没有资本集中。 三,资本积聚直接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资本集中则是直接表现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 四,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量绝对增长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通过兼并或联合中小资本可以在短时间通过资本的分配和组合使企业集中大量资本。 五, 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途径就是资本积聚的途径。资本集中的途径则是强制性的吞并或资本家之间的自愿联合。
18、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积累的杠杆?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第一,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是相互推动的,由此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资本的可变部分同不变部分相比相对减少。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不只是同积累保持一致的步伐,而且比积累的增进快得多。第三,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其总量的大小决定,而是由其总量中的可变部分的大小决定,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将随它的总量会随资本总量的增长而有所增长,但其增长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可见,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必然出现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积累的杠杆。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随着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突然扩张力也增长了。必须有大批随时可供资本支配而又不受人口实际增长限制的雇佣工人的存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具有周期性,不断地经过危机、

萧条、复苏和高涨等阶段。这种周期循环所需的劳动力的增减,也是由过剩人口来调节。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使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劳动军和产业后备军,有利于扩大和加速资本的积累。
19,货币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本周转(capital turnover)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
20,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是:
(1)社会总产品物质构成的原理。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这种以社会总产品最终经济用途来分类的方法,是对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最本质的、高度的概括。
(2)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原理。马克思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代表在生产中消费的生产资料,按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部分,即c;另一部分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用于补偿预付可变资本的部分,即v;又一部分是工人新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即m。因此,不管是从社会总产品来考察,还是从个别商品来考察,其价值都是由c+v+m构成。
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从物质形态上分为两大部类,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才能从理论上奠定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基础,从而构成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正是在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马克思解决了前人不曾解决的极其复杂的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发现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规律。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Ⅱc -----基本实现条件 第Ⅰ部类必须提供在价值上恰好等于第Ⅱ部类需要补偿的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必须提供在价值上恰好等于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2)Ⅰ(c+v+m)=Ⅰc+Ⅱc 它表明了第Ⅰ部类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第Ⅰ部类每年生产的生产资料,要能够补偿当年全社会生产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它们在价值量上要相等,在物质形态上要相适应。
Ⅱ(c+v+m)=Ⅰ(v+m)+Ⅱ(v+m) 它表明了第Ⅱ部

类的生产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第Ⅱ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能够补偿两大部类所消耗的消费资料,它们在价值量上要相等,在物质形态上必须相适应。

21,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数量上也可能不一致
这就像商品价格和价值可能不一致一样,这种不一致存在于利润形式本身。因为利润表现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成本价格小于商品价值,这给商家提供了市场竞争的余地。商品市场价格等于价值,利润就得到实现。市场价格低于价值而与成本价格相等,利润就不会实现。市场价格低于价值但高于成本价格,可以实现商品中包含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此时,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就不一致(市场竞争中常出现的现象)。
22,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必然性
一,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平均利润率必然逐步下降。
二,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作用。即使生产发展阶段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但只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也会逐步下降。
三,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趋向,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断发展的。
23,生息资本
生息资本 指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放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运动公式是 G-G′(G+△G),即货币—更多的货币
生息资本有两种形式:借贷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24,利息率的决定
部分由平均利润率决定。
部分由总利润中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比例决定。(资金的供求状况) 习惯和法律等因素也对利息率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政策性因素)
25,利息率的特点(通过与利润率比较)
一,利息率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一个不变的已知量。平均利润率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一个无法确定的量
二,市场利息率的决定(由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和平均利润率的决定也是不同的。(由不同的复杂的因素决定)
三,因为货币资本市场(借贷关系)和普通商品市场(买卖关系)有不同的特点,利息率(固定的,既定的量)与利润率(各部门的实际利润率都不相同)的特点也不同。
26,怎样理解利润和利息的关系
一,从质看,他们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从量上看,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
27,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一,两者生产的基础不同。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纸

币之所以能流通,是因为有国家的法制强制力。
二,两者发行的依据不同。银行券的可兑换决性定了它的发行量根据经验或概率测算。而纸币的发行量由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决定。
三,两者受不同规律的支配。银行券受商品流通规律的支配。纸币则不受。
28,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独立于现实的资本运动之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按期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票、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
29,汇兑率
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决定因素:一,货币的平价 二,外汇的供求状况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一,“一时的支付差额” 二,“一国货币的贬值” 三,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动(一国用金,一国用银,比价变动则影响货币平价)


名词解释: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劳动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折旧、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