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刘志峰副部长在“节能省地生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刘志峰副部长在“节能省地生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刘志峰副部长在“节能省地生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刘志峰副部长在“节能省地生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刘志峰副部长在“节能省地生态—

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2005年6月17日上海)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方式的重大转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住宅建设的基本方针,体现了我国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是促进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次论坛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增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温家宝同志也指出,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高度重视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工作来抓。去年12月以来,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加强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论述,是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针对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消耗多,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能源缺口为8%,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上升到23%和20%。我国国土辽阔,但可耕地面积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13。为保证粮食安全,到201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必须达到17.28亿亩,但目前仅有18.51亿亩。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约2/3的城市缺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瓶颈。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各级建设系统要从本职工作出发,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住宅和公共建筑对资源的消耗大,对环境影响大。据初步测算,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占全国用钢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20%左右(若再考虑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总能耗约为37%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能源消耗看,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从水资源消耗看,我国卫生洁具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从土地占用看,2002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从1993年的54.9平方米增加到82.3平方米,增长49.9%;村镇人均建设用地从147.8平方米增加到167.7平方米,增长13.5%。一些中小城市和村镇仍在大量使用粘土砖。从钢材消耗看,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55kg/m2,水泥用量为221.5kg/m2。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10-25%,每拌和1m3混凝土要多消耗80kg水泥。

住宅和公共建筑对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严重浪费,与我国的国情很不适应。

因此,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住宅建设必须走资源节约的道路,切实改变建设方式,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

二、正确认识住宅产业化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关系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本质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迅速普及。各国政府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欧美国家的测算,所有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了主导作用。大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一些国家结合本国的资源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重点,出现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环保建筑、健康住宅、低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型建筑等概念。但所有这些概念都是围绕“四节一环保”(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提出的,只不过侧重点和排序不同而已。其内涵,都是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本质。就是要把住宅建设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省”的基础上,在保证住宅适宜功能和舒适度的基础上,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实现住宅和公共建筑建造、使用过程的“四节”。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住宅产业化的方向,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与当代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纵观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住宅产业化初期阶段,欧美国家建立了工业化的住宅建造体系,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住宅建设的进程。在住宅产业化的成熟期,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重点,是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当前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已经进入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重点转向节能、降低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但是,正如中国的工业化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一样,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必须把“三步并作一步”,直接以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但是,把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三步并作一步”,并不是说可以直接跨越前两个阶段,而是要同步推进三个阶段的进程。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效率和资源消耗的水平。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主要是落后的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我国住宅建设是依靠资源消耗支撑起来的粗放型生产,不仅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还直接带来能耗高,环保效益差,质量和性能差等问题。不改变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就谈不上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住宅产业化就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科技成果若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技术的支撑作用就难以发挥。现代工业化的住宅建造体系,采用工业化结构体系和通用部品体系,工厂预制程度较高,可基本实现现场干作业组装装配施工,生产效率高,节约资源,减少施工垃圾和废弃物。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产业化,一般节材率可达20%左右、节水率达60%以上。通过推进住宅产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道路,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要方面。

三、树立系统的观念,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首先,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推进住宅产业化必须要树立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例如,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不能只简单地从住宅小区或建筑单体去考虑,必须从城乡统筹、整体空间布局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从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上,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

划,可以避免因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当,而产生过大的交通负荷,减少由此引起的能源消耗和交通用地无序增长。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也要有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例如,研究建筑节能问题,不能局限在建筑单体,更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体中的墙体、门窗、屋面等围护结构的某一项,一定要从热源、管网和建筑单体系统考虑,从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热力站的能效比、减少输配管网的热损失、提高室内散热器的效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着手。再例如,研究住宅建设的节地问题,既要合理确定建筑容积率;也要注重住宅区的规划,优化住宅区的空间布局;更要提高户型设计水平,提供合理的户型设计;既要考虑地上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从而真正做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充分利用每一份空间,减少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占用。

其次,要用整体的、系统的观念研究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各项措施。要研究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发展模式,从住宅的四节与环境生态指标、户型与套型面积、建筑形态、住宅基本性能要求与技术发展导向等,制定普通(大众)住宅居住水准引导标准和最低居住水准引导标准,正确引导住宅的建设与消费。要加快构建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加大与住宅生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编制力度,强化标准规范执行中的监督;要加快建立工业化结构和通用部品体系,逐步形成符合模数协调的标准化产品系列。要加快研究制定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政策,通过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小套型、功能良好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鼓励推广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产品。要完善住宅建筑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健全设计审查和质量监督、质量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部品认证制度,完善住宅性能评价制度。要加强对住宅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定住宅产业化的目标和工作步骤,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推进机制。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住宅产业化的示范、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抓示范工程,抓龙头企业,抓综合示范城市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抓示范项目,要按照“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继续抓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要注重适用技术的集成与产业化,推动全国住宅产业整体水平提高。抓龙头企业,住宅建设环节众多,参与企业也较多,但关键环节是开发,开发企业是龙头,只有抓住龙头企业、牵住牛鼻子,产业化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要把住宅作为最终产品,并以此为平台,重点抓技术和部品的集成与整合,而不仅仅是抓某一个单项技术或产品。要积极扶持具有一定开发规模和技术集成能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核心技术大型部品生产企业结成产业联盟,以此建立住宅产业化基地,促进住宅质量和性能的全面提升,带动技术与部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新技术的扩散能力,加快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抓综合试点城市,选择有条件、且有积极性的城市,开展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工作,探索推进机制、政策措施,以及符合地方特色发展模式和因地制宜的住宅产业化体系。

各位代表,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做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镇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使住宅建设尽快步入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谢谢大家。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分析 ----周航(20120717)、曹勇(20120735)、董奇伟(20120732)、郭孜涛(20120739)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 贰

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叁

香港住宅产业化现状

2.3 详细介绍香港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 2.3.1 香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1.香港居民的住房需求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移民大都会, 居民中绝大多数是由外地迁移过去的。50 年代的香港人口仅有236万,随着6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政局动荡。 大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纷纷涌入香港,每年新增人口数十万。由于房屋建造速 度赶不上增长较快的住房需求,许多人不得不栖身于简陋的所谓寮屋内。1953 年12月,九龙白田村遭遇大火,焚烧6时,毁屋万间,5万多居民一夜间失去 家园。港英政府为安置灾民,成立了半独立的屋宇建设委员会,着手兴建廉租屋宇,公屋计划就此启动【香港建筑工业化进程简述】。香港居民的住房需求增长推动了香港政 府公屋投资需求的增长。而政府要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公屋,诸多住宅问题应 运而生。而蕴含着先进生产技术、能大量提高公屋数量和质量的住宅产业化无疑 是解决诸多住宅供给问题的一剂良方。我们知道,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最重要 的是存在大量产品需求。只有大量的产品需求才能带来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从 而刺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互促机制的分析】。同样的,香港居民对公屋 的大量需求才能带来住宅产业化的普及,从而刺激住宅产业化中相关技术的进一 步创新。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香港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增长源源不断地推动了香港 住宅产业化技术的发展。 2..香港公屋的标准化设计 从50年代至90年代,香港公共房屋设计型式几经演进,这一过程促成了香 港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从而推动了施工预制装配化,为推进住宅工业化发展打下 了基础。香港的公共房屋型式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1代:50~60 年代的H型公共房屋;第2代:70年代的双塔式和改良版的H型公共房屋;第3代:80年代的Y型公共房屋;第4代:90年代的和谐式公共房屋。香港公屋各 代形式如图1。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化产业链概述及现状分析 ?住宅产业链 定义:住宅产业链即为由各个利益相关企业,围绕为住宅消费者提供住宅产品及各类服务来实现价值增值目标,而组成动态变化的企业集合。 建筑工业化是包括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实施,工厂化生产只是其中一部分。缺乏大体系的支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持续。 只有建立和完善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体系,整合现有产品和技术,才能形成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 ?产业价值链 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不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通过对企业价值链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是企业产生高附加值,形成价值增值的关键来源,从而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作为一个项目重要利润来源,主要包括前期投资策划、规划设计、营销策划与物业经营,在国家土地交易透明化,土地价格市场化后,原来通过土地环节获取高额利润的粗放型模式将成为历史。 通过对住宅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效、高附加值的综合联动型的共和式产业链,在实现产业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得产业链各价值也达到各自价值最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现状 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住宅产业化仅仅指住宅业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建筑行业的一部分,而建筑工业化是指整个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过程。 从历史上看,建筑工业化的第一推手是人工成本的上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在人工快速

上涨是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的。 国内从开发商角度来说目前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政策不足以刺激开发商,人工成本的压力还不够大,购买者对房屋的品质要求还不够高。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一、科研没有形成体系,且深度不足 二、从业人员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够 三、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即每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出色的企业和产品,但缺乏一个平台去整合成一个大体系。 ?我国未来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预测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张慧华河南建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我国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新的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首先了解三个定义: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二)预制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适宜采用预制构件的部分,使用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所占适宜部分内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的比例。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全部构件混凝土体积。 (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如梁、板、墙、柱、阳台、楼梯、雨棚等。 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而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③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④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⑤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因此,面对我国越来越大的住房需求,尽快优化建筑产业模式已势在必行。 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采用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总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15%,外环线以内地区不低于25%;在每年

装配式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过快,目前我国新型装配式建筑尚处于 起步阶段,各个环节之间还在相互磨合协调,导致住宅产业化水平较低。装配式 建筑的新概念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始终处于市场需求滞 后于生产的尴尬境地。在全国范围内,从住宅建设到空间组合的独立标准可谓多 种多样,繁荣背后盲目和混乱并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主要分析和探讨装配式建 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希望能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状探究;发展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如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力价格的 不断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住宅建筑产业化已 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住宅建筑产业化的突出环节就是装配式建筑。如何提高 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减少构件加工程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构件安装质量, 缩短安装时间,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2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创新带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能够推动城市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建设速度快,拥有质量保证,是未来的住宅 发展方向。我院与远大住宅工业产业化研究院合作设计建造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学生公寓,建筑面积47579.99平米,建筑高度49.95m,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 震设防烈度为6度,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造而成。在建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 生公寓的工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点。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可以集中体现在六大方面:资源节约、品质优良、风格 多样、工期加快、成本可控、实现供给侧改革。由于没有现场大兴土木,现场作 业的粉尘、噪音、污水大大减少,实现了节水、节能、节材、节时、节地,同时 也没有以往脚手架和大量湿作业,工人数量也大幅度减少。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克 服建筑施工的季节性限制,预制构件可全年连续生产,冬季也可以进行安装;定 型的标准或通用预制构件,可以大批量生产,建筑成本进一步降低;采用预制构 件的外墙挂板,可以更方便的嵌入保温隔热材料,实现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建 造过程可以很好的实现“五节一环保”,非常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 3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自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欧洲国家开始工业化建造房屋,并建立了许 多标准化的住宅建筑建造制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的 住宅产业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瑞典作为一个预制房屋广泛使用的国家,在其 大部分住宅中使用共同的组件。同时,美国有34家公司正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 研究与建造工作,住宅产品的性能指标也在不断提高。1969年制定了促进装配式 建筑工业发展的标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建立了一系列装配式建 筑性能与质量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和质量。我国装配式建筑建 设相对较晚,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始于1970年代,从那时起,我国装配式建筑产 业化的序幕就开始了。与此同时,提出了建立装配式建筑制度的重要性。住宅产 业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 是远大住工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从1999年引进的钢结构体系到2012年使用第五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8523437.html,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王晓磊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6期 摘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过快,导致住宅在工业化的程度上始终低水平徘徊,装配型住宅这一新型概念,也受到了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始终处在市场需要,生产滞后的尴尬现状。加上关于装配型住宅的理论研究较少,技术法规欠缺,国内的市场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混乱的状态。全国各地自立标准,小到房屋构建大到空间组合,可谓是五花八门,繁荣的背后是盲目与混乱。本文主要就对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发展前景 1装配式住宅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 50 年代,欧洲国家采用工业化的方式建造住宅,建造了很多标准化的住宅体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工业化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中瑞典作为装配式住宅应用较为广泛的国家,其绝大多数的住宅采用通用部件,而在美国现在有 34 家生产单元式建筑的公司,并不断使住宅产品的性能指标得到提高。日本上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发展装配式住宅,并且在1969 年,制订了一个名为《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的策划书,到了 70 年代,日本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业化住宅认定制度和性能保证,使装配式住宅的性能和质量都明显提高,目前日本各类住宅构配件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产品标准齐全。在英国,用户对装配式住宅的认识程度不高,使得后来英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有一些消极影响。但是在北美地区,住宅构配件的商品化和集成化程度很高,各构配件在工厂内加工成型后,运至工地组装成整个房屋,工期短,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我国装配式住宅建设相对较晚。我国从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出现装配化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的建设技术水平所限,住宅的质量不高,到了 90 年代,国家先后出台了几项关于装配式住宅的政策和文件,从此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拉开了序幕,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建立住宅部品体系的重要性,尤其当前建筑行业用工荒的出现,住宅工业产业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装配式住宅的应用重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装配式住宅的新技术,目前国内的装配式住宅技术,主要包括以万科集团为代表的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全预制混凝土构件,如阳台、楼梯、空调板、部分内隔墙板等,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另外就是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模以及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等结构,其他部分:如内部剪力墙、部分内隔墙、电梯井等仍然采用支模现浇。

浅谈我国住宅工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我国住宅工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住宅产业经过了一个惊人的历程,现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摆脱现有的土地本位和规模型的单一开发模式,使住宅产业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质和质量,实现资源最大化和节能效益化,这是关系到中国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让住宅建设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将开发、设计等各个缓解组合起来、集成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由于历史及其它一些原因,我国住宅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严重制约了住宅产业的发展。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住宅产业生产力水平,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于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发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住宅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从全国整体上看,传统的粗放式的建设方式未从根本上改变,与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1、住宅产业化水平低,建设方式粗放。2、供热计量收费改革进展缓慢,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3、农村住宅建设问题突出。4、住宅(建筑)使用寿命短。 我国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住宅产业化的实践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目前部分从事产业化研究的企业正在进行住宅工业化发展实践,通过科技创新和推广适用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住宅业的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丰富与提高,高质量的家居生活水平己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与重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住房分配制度的改变,更使商品住宅日益成为消费的热点。住宅产业也自然成为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从世界各国的建设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住宅工业化是强盛住宅建设、优化房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的住宅建设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追求外表的美观发展到讲究内在的居住性能与质量。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中小套型开发建设模式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更需要精明发展、精细化建设,要提高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开发效率,尽量降低成本,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做出理性的决策。 住宅工业化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建筑产业革命,不仅极大提高住宅生产工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强度,缩短生产周期;而且能提高住宅质量,改善居住水准;通过减少能耗和资源损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工业化不仅可以应用在住宅项目上,待技术和市场成熟后,也适用于宾馆酒店、学校医院、办公等公用建筑上。这将引起建筑生产翻天覆地地变革,使建筑工人从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科技享受。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与现状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与现状 1、引言 从1968年,日本第一次出现了“住宅产业”这个词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住宅产业化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如同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屋”。大量部件通过机器生产,产品标准的固定化,以及整个建筑过程的精准化,使得日本成为住宅产业化的标志性国家,也成为中国学习的对象。 日本住宅产业化是60年代中期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深入的。日本政府做了两方面的重点引导:政策上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发展设想;生产方式上重点放在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技术层面。 2、日本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 2.1 制定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与标准 日本从1955年开始制定、实施“住宅建设十年计划”,1961年实施“住宅建设五年计划”。1966年日本正式制定颁布“住宅建设计划法”,制定、实施《住宅建设的五年计划》(2011-2015年,为第九个五年计划)。在计划中制定住宅的发展目标、人均住宅居住标准、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建设数量、新技术应用等等内容。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住宅更注重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及适应老年社会的无障碍等方面。 从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开始支持企业从事产业化住宅的开发和推广。1969年,《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被制定出来,日本广泛开展了对材料、设备、制品标准、住宅性能标准、结构材料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加强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对房间、建筑部件、设备等尺寸提出了建议。从70年代开始,在日本,住宅的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有固定的体系。只要厂家是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构配件,在装配建筑物时都是通用的。日本创立了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这一制度就是对住宅部品的质量、安全性、耐久性等诸多内容,进行综合审查。20世纪90年代,日本住宅通用部件中1418类部件已取得“优良住宅部品认证”。与日本的国家级别标准相比,中国的程度远未达到普及阶段,而在此之前,中国对住宅工业化的探索已达十年。 2.2 管理机构与立法 发展住宅产业主要涉及日本政府两个管理部门,即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负责调整住宅产业结构方面的工作,通过课题形式,以财政补贴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国土交通省侧重住宅生产工业化和技术方面的协调,对涉及多部门需要协调和决策的,则先由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提出意见,由经济产业大臣拍板。为此,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以及相关咨询、研究机构以引导住宅产业发展。在国土交通省设立住宅局,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设立住宅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设立住宅整备公团,作为建设开发机构。另外在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建立住宅产业的审议会作为政府咨询机构。 日本是制定有关住宅建设和推进住宅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最多的国家。第一次立法始于1951年,出台了《公营住宅法》、《住宅金融公库法》。之后,又相继在1960年颁布了《住宅地区改良法》、1963年颁布了《新住宅市街区开发法》、1966年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1999年出台了《住宅质量确保促进法》、以及2001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供应优质出租住宅的特别措施法》、《关于确保高龄者居住安定法》等十多部法律,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宅供应方面的责任,有效地保证了住宅建设和推进住宅产业化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3 开展住宅产业发展预测工作 完善的信息是规划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只有清楚地了解现有住宅产业化的状况,通过分析,准确预测未来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政

建筑工业化国内外现状研究

建筑工业化国内外现状研究 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为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装配式住宅采用产业化方式在工厂里制造各种住宅通用部品,采用各种新的工业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地形成现代化住宅,整个过程机械化操作,施工干作业,住宅全国程的开发建造转变为住宅制造。它要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都逐步向综合性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丹麦是最具典型的国家。 一、欧洲以法国、德国、瑞典、丹麦等为代表。 法国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已经历了130余年的发展历程,构造体系以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为主(装配率达到80%),钢、木结构体系为辅。流行焊接、螺栓连接等干法作业,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工程分开,减少预埋,生产和施工质量高。 德国主要采用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梁、柱、楼板、内隔墙板、外挂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构件采用预制与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建造方式,并注重保温节能特性,目前已发展成系列化、标准化的高质量、节能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体系。 瑞典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大型混凝土预制板的建筑体系,并逐步发展为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通用体系。目前新建住宅中,采用通用部件的占到了80%以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 丹麦推行建筑工业化的途径是开发以采用“产品目录设计”为中心的通用体系,同时比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 二、北美以美国等为代表。 美国的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开始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除了注重质量,更注重提升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现在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的是装配式住宅,并成为非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 三、亚洲以日本、新加坡等为代表。 日本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了采用部件化、工业化生产方式、高生产效率、住宅内部结构可变、适应居民多种不同需求的“中高层住宅生产体系”,经历了从标准化、多样化、工业化到集约化、信息化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过程。在此期间建造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经受了1998年阪神7.3级大地震的考验。 新加坡的组屋一般为15-30层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采用预制装配式建设,现已发展较为成熟,预制构件包括梁、柱、剪力墙、楼板(叠合板)、楼梯、内隔墙、外墙(含窗户)、走廊、女儿墙、设备管井等,预制化率达到70%以上。

中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我国自推行住宅产业化以来,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我国住宅产业才能尽快从传统、落后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的先进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国住宅产業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主管部门和开发商对住宅产业化缺乏认识 方各级主管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和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够,制定的有关政策措住宅产业化这项工作开展得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 国房地产业至今存在着住宅空置率相当高和地产过热、房价虚高的矛盾,开发商无心产品本身。一方面,有些开发商不了解住宅产业化的相关知识,或者认为自己开发的大,没有必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或者开发商认为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盖房子增加投入,因而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我国用户还没有完全成熟,对通过产业的住宅产品的综合性价比没有认识,缺乏驱动房地产商进行住宅产业化生产的动力,更认为没有必要花钱去搞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品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年来,购房的老百姓对所购住宅颇多微词。屋顶和厕浴渗漏、保温墙开裂、厨卫间管量通病直接困扰老百姓的生活。近年来,楼板层过薄造成隔音效果差、厨房和卫生间病也成为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 屋的质量问题虽然与设计、材料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目前国内普混凝土、砖加砂浆的现场湿式生产方式有关,正是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住宅产品问题。 、非标准化生产带来诸多弊端 国各地大到房间的空间组合和承重体系,小到房间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做法,五花八门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正是目前这种非标准化生产不仅导致了重复设计、重复施工碍了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装配化的进程。 、科技贡献率不高 研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研究,出来的成果却常常束之高阁,没有及力,来推动住宅产业的发展。即使转化,由于种种原因,其市场覆盖面小,产业化程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分析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提高,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探讨了制约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了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期推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发展对策可行性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y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gradually improve, liv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heir inspiration to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factor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ll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究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究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各类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行业中,装配式住宅产业化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推进过程中,影响住宅产业化的因素有构件的加工质量、安装的准确度,施工效率。本文解释了装置式住宅产业化的定义,通过对国内和国际上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引出国内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内容,对我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几个建议,为以后装配式住宅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标签: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发展,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住的基本功能,各项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能对住宅有更好的设计施工方式,现阶段我国住宅产业化正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主要发展方向包括装配式住宅建设技术、住宅室内全装修技术两个方面,努力实现住宅相关的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住宅产业化进行研究,装配式住宅的应用能够提高住宅品质、性能,降低建设成本,还能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基础。 1、装配式住宅概述 装配式住宅,是将住宅建筑分成多个单元或构件,这些单元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墙体、梁、柱、楼板以及楼梯等先在工厂或工地生产加工,然后将这些构件运输到工地,通过一系列装配施工现场建造并组装成的住宅。装配式住宅是上个世纪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才创作出来的,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比较缓慢,发展到今天我国装配式住宅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2、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定义 装配式住宅是将住宅整体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流水线上进行预制,按照相关标准制作完成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连接附件组装成住宅,在欧美、日本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装配式住宅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结构。简单来说: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经装配、连接后部分进行现场浇筑形成的结构,这类住宅具有高效能、绿色环保、成本低、功能多等优势;轻钢结构住宅则是以钢构件为主安装连接而成的结构,具有低自重、大跨度、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其保温隔热、隔声等指标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体系。 3、国内和国际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 3.1国际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进行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生产,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