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这一章。我主要从说课标明方向,说教材知结构,说建议重落实三个方面展开。

一:说课标

1:说课程的基本理念2:说物理课程目标3:说课标的内容结构1:说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含五个部分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评价改革的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此次修订将原来的“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明确了物理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的导向,促进学生发展。”明确了科学全面的评价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2:说物理课程目标即三维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提出最基本的,定性且有弹性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方便了教师因材施教过程与方法:涵盖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科学用科学情感的培养

教育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

科学态度培养(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勇于创新的态度)最终使他们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新课程目标从整体上全方位,立体式凸显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说物理课标的内容结构

物理课标的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1)科学探究包括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中可设计所有要素,也可设计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2)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分为三大一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由此分别衍生出14个二级主题。我所讲的物态变化属于一级主题物质所包含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它是学生对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物质物理属性》这章的内容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

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教材体例 2:教材的内容结构 3:新旧对比 4联系中考

1:教材编写特点及教材体例

教材编写特点:

改编以后的教材图文并茂,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语言生动、简明,版面设计新颖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活动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精心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教材实行弹性设计,编入拓展性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整体上体现初中物理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体例:

新版教材每章的设计都包含:引言,知识环节,综合实践活动,小结与评价四个环节。引言部分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符合初学物理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每章的知识环节又包含活动,信息快递,生活物理和社会,方法与技巧,www(课外实践与练习)五个栏目。活动部分涉及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快递向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主要是知识技能方面的,生活物理和社会部分介绍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方法与技巧部分主要是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技巧的点拨。www(课外实践与练习)向学生提出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加以巩固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向学生提出具有时效性的生活问题,增强了本章知识的实用性,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与评价部分包括知识与梳理,反思与评价。知识与梳理是对本章知识结构的整理。反思与评价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从整体上:落实了对三种状态六种变化的认识和分析应用,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社会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深化了他们对物理的感知和兴趣。

2:教材的内容结构

物体的质量: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了解天平的结构,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接着,顺其自然练习天平的使用,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接着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尝试哟能够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学习物质物理属性,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进行分类来研究,。

本章知识从生活实际出发,经层层深入安排,提升到理论的深度,符合初学物理学生的的认知规律,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整体性。重点体现了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新旧对比

(1)将原来的活动改成了学生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求提高了。

练习使用温度计(图片对比说明),观察水的沸腾(图片对比说明)

(2)准确度提高:温室效应图片旧版绝对化,修改后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图片对比说明)

(3)调整了知识顺序:体温计知识旧版安排在课后题中,新版纳入课堂读一读,体现它的生活实用性得到重视(图片对比说明)。

(4)删去了部分知识:原《生活物理与社会》部分蒸汽机和蒸汽轮机偏属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删除后插入九年级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部分。降低了难度。

(5)增加了实用性知识:增加了防止水蒸气烫伤的知识,符合现代生活实际;增加了观察图像得到信息,拓宽了思维。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是本章知识得以充分体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了反思与评价,便于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回顾,应用巩固,自我检测,促进学生发展(图片对比说明)。

4:近年来物态变化中考题

物态变化中考题类型都是以填空或选择出现的,分值在2到3分,都是一些生活实例,考核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例如近年来中考题如下: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正确认识,合理设计,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科学内容教学中注重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联系实例,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2:说评价建议

评价要全面:评知识与技能,评过程与方法,评情感态度如: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平时表现记录卡,课堂表现,达标测验。

评价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科技小论文评比,小制作小发明评比,实验技能比武。

最终的评价目标:一促学生全面发展;二促教师不断提高;三促课程不断发展。

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文本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

实验室教学资源:实验室及配备的仪器设备,也可是身边的器具材料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利用,使物理课程的学习更生动活泼,更丰富多彩。

社会教育资源:报刊,电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都可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

最后我们也可自制资源:例如:准备错题集,把易错,易考,易混淆的题整理成册,便于学习应用。

最后希望我们的知识之树常青,知识之花常开。谢谢大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试(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温度为0℃时,则() A.水已经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经不存在,全部熔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以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上的“白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可以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熔化时吸热 C.夏天,将皮肤润湿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放热 D.可以利用干冰人工增雨,主要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3、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4、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水银镁铜铝铁钨 熔点/℃-39649108366015253410 沸点/℃35710902360246727505900 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40℃里,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B.电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丝制成,因为钨的熔点高 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铁合金 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铝铜合金 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6、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物态变化》概念复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知识目标简单、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因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载体’作用”就成了本章的主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九年级复习,学生因长时间没有知识反馈,遗忘非常大,复习有难度。所以我预设:本章的复习,以知识网络----考点复习----针对训练---- 链接中考为主线,对本章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全面回顾,突出晶体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现象等重点内容,突破用图像法描述物质特征的方法。 三、复习重、难点 重难点: 重点:1、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和各种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 3、用图像法反映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难点: 用图像法反映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四、复习方法、学法

学法: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为主,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学法是: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图像对比、练习巩固等方法。 五、复习过程 (三学生自主复习 通过阅读,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课件上的相应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梳理各种概念,简单理清各物态变化之间的联系,对《物态变化》这一章有一个整体的回顾。 (五展示评价提升 以上设计的题目学生自己完成之后先在小组内部展示评价,再由小组推荐优秀成员在全班展示,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则根据情况适当引导,以保证评价过程不偏离复习目标,同时做适当补充。最后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共同总结,使学生自主建构并完善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 (六当堂反馈检测 通过精选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同步提高练习--熔化和凝固.doc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同步提高练习 3.2 熔化和凝固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 1.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 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 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 渗水 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 (2)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3)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 (4)冬天,校园的香樟树上出现了雾淞 A .(1 )( 2 ) B .( 2 )( 4 ) C .( 1 )( 3 ) D .( 3 )( 4 ) 3.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 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 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凝固 B .凝华C.升华 D .液化 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5.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 4min 甲比乙吸热多 B . 4~ 8min 甲不吸热 C. 0~ 10min 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

最新物态变化说课稿

物态变化说课稿 孙秀玲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物态变化。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级主题“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态变化相关现象的探究和学习,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其它热学理论的基础。《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加上八年级的系统学习,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及相关的知识掌握不会太困难1、教材的编写特点 2、教材的编排体例 教科书的形式生动活泼,图片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教材的版式新颖,以版块的形式区分各个栏目。版面和内容的关系是辩证的。在内容处理上能用图片表示的内容,不再用文字重复。有时以叙述为主的教学内容在页面上表现为文字太多,教科书就增加一些图片以使全书图文基本均衡。 教科书的每章由情境引入──阅读指导──认识现象──探索规律──知识应用等内容组成。每一章都用章首图和文字引导把学生带入美妙的物理世界;阅读指导使学生明确本章的重、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大量的现象入手探索相关规律;最后使知识升华应用。每一节用想想做做,想想议议,演示,探究,科学世界,STS,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向学生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种组成程序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程序,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科书不但为科学内容服务,与之相伴的还有大量的其他信息,同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教科书图片中人物性别角色的呈现就特别注意。如果进行物理实验的开动机器的都是男性唱歌跳舞的都是女性就会对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引导。 教科书通用的材料还反映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学生使用这样的教科书除了学到科学知识还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材在处理涉及物理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内容时,十分注意世界上各种文明对科学发展的贡献,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贡献。 3、教材的内容结构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材按声、光、热、电的顺序展开。首先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基本观象入手,通过探究引出声音的特性,从而拓展到声的利用。又从光的直线传播入手,通过探究得出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重点内容;进一步拓展到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眼睛与眼镜等光学知识的重要应用上来。还从霜、雪、雨、露入手,详细剖析了物态变化与温度的辩证关系。最后一章介绍了电学的初步知识——电流和电路;为八年级下册电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种安排既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又体现了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材每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核心内容和重、难点内容展开,并为其服务,使学生心中的知识树更加系统更加丰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物态变化一章主要涉及了温度的概念;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以及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过程。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及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等基本特点。本章教材的知识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初步认识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20分钟) 1. 在进行“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2. 2011年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示区(如图所示)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 长的沙雕展示区。此次沙雕展以沙和水为材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体现 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会越干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 分发生了() A. 汽化 B. 升华 C. 液化 D. 熔化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 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5.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 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夏天吃雪糕凉爽 B. 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 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 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6. 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 上烤一烤后才伸进患者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 落 7.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 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8. 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B. 盘子里的水变干了 A. 铁块化成铁水 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了“白汽” C. 湖水表面结冰 10.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 形成的是() 11.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同步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 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相对湿度就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与状态 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与 D、露水总就是出现在夜间与清晨,就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与的水蒸气液化 的缘故 2、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与汽的体积时,下面的说法哪些就是正确 ( ) A、饱与汽的质量不变,饱与汽的密度减小 B、饱与汽的密度不变,饱与汽的压强也不变 C、饱与汽的密度不变,饱与汽的压强增大 D、饱与汽的质量增大,饱与汽的压强不变 4、关于浸润与不浸润,下述说法正确的就是 ( ) A、水就是浸润液体,水银就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 C、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不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 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 5、以下说法正确的就是 ( ) A、玻璃就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单晶体与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就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就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 6、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沿毛细管上升后,水的温度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上述三情况都可能 7、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增大压强(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 B、所有气体都可以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 C、打火机用的丁烷气就是采用降低温度使其液化的 D、只有一部分气体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 8、在以下事例中,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就是

物态变化复习课_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 导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第五 章《物态变化》的学习,今天这 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章的知识做 一个总复习。物态变化与我们的 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是 中考的一个重点部分。我们着重 从三个专题来复习。 对本章知识提起高度 的认识,大致浏览题单上 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开门见山的方 式导入,说明 本章的重要 性,可以有效 提高学生的认 识。 专题一:六种物态变化 1.知识建构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 的“物态变化三角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 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 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 一:“物态变化三角形” 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 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 师予以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 对六种物态变 化的讲解基本 到位,但是如 果在加些生活 中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该 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学 生分组做,使 课堂更加高 效。

物态和物态变化 同步测试

物态和物态变化同步测试 1、某物体表现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 A.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B.在空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C.数目较多的缘故 D.数目较少的缘故 2、下面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英晶体打碎后就变成了非晶体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是非晶体 C.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 D.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3、下列现象中与表面张力有关的是() A.水中的气泡呈球形 B.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 C.刚洗完头,头发粘在一起 D.木块浮在水中 4、有一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停留或能跑来跑去而不会沉入水中,这是由于昆虫受到向上的力跟重力平衡,这向上的力主要是() A.弹力 B.表面张力 C.弹力和表面张力 D.浮力和表面张力 5、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而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液体,它们在毛细管中将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现把不同粗细的三根毛细管插入水和水银中,如图9-2-5所示,正确的现象应是() A B C D 图9-2-5 6、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要密 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C.表面张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万有引力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垂直 7、夏天荷叶上的一颗颗小水珠呈球形,其原因是() A.表面张力具有使液面收缩到表面积为最小的趋势 B.小水滴的重力影响比表面张力小得多 C.液体内部分子对表面层的分子具有引力作用 D.水对荷叶是不浸润的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主要是附着层分子间斥力作用而造成的 B.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主要是附着层内部分子稀疏,表面张力下压,使液面下降 C.浸润和不浸润是虹吸作用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将不同材料做成的两根很细的管子A和B插入同一种液体中,A管内的液而比管外液面高,B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低,那么() A.该液体对A管壁是浸润的,对B管壁是不浸润的 B.该液体对B管壁是浸润的,对A管壁是不浸润的 C.A管内发生的足毛细现象,B管内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 D.A管和B管内发生的都是毛细现象 10、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液态乙醚,试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可以发生?() A.当容器温度升高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B.当容器温度降低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C.当容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态乙醚消失 D.液态乙醚消失时,若冷却容器,容器中又出现液态乙醚 11、用酒精灯给盛水的烧杯加热,使杯中的水沸腾,在烧杯中插一装满水的试管,试管中的水将() A.全部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 B.全部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全部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加热时间略长一些,可沸腾 12、液晶属于() A.固态B.液态C.气态D.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 13、晶体在熔解过程中,关于温度变化和能量交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保持不变,不需继续加热 B.温度保持不变,要继续加热 C.温度保持不变,但吸热增加内能 D.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素质提高】 14、密闭容器内有少量0℃度水,如果迅速将窗口中空气抽出,由于急剧汽化使余下的水全部结成冰。若冰的熔解热为λ,0℃下水的汽化热为L,那么容器中现有的冰与原有的水质量之比为多少?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本章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2.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成都华兴外国语学校物理物态变化实验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水,大试管中有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待温度升高至-5℃,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 (3)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冰在第9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 (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瑜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F阶段能否在小试管中__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min -4℃固液共存小于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实验过程中,大约每隔1min便记录一次温度,而隔5min才记录温度的话,时间间隔太长,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2)[2]由图乙知,温度计示数为-4℃。 (3)[3]由图丙知,第9min试管内的物质处于熔化状态,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冰在第9min的内能小于第6min的内能,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冰都处于熔化阶段,其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冰质量越来越少,其内能越来越小。 (4)[5]由丙图知,在DF段,水的温度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由于不断吸热,所以开始沸腾,而试管中的水虽然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无法看到大量气泡上升。 2.下雨前的空气湿度一般比较大,所以空气湿度情况是进行天气预报的一项重要依据。如图所示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液化)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液化)同步练习含答案1.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固 2.以上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 A.煤气罐中的液体 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 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3.(台州中考)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4.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蒸发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熔化 5.如图所示,打开汤锅盖,戴眼镜的同学看不见汤,是因为从汤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到眼镜片________成________附着在镜片上.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 6.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发生事故,致使液氨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用湿棉纱堵塞漏口,发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7.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一个鸡蛋放一会儿,蛋壳表面会变湿;马上用干毛巾擦,却擦不干;过一会儿不用擦蛋壳表面也会变干.请解释以上现象 8.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课题: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 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讲解 教学过程: 一、小试牛刀 1.物体的叫温度。在物理实验中常用来测量温度,该仪器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①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②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③读数时,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且要待玻璃管内液柱后再读数。视线要跟液柱上表面。 3.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甩下去。 4.物体的三种状态与六种变化的关系图 注意:(1)每种物态变化有其特定含义,也有其变化的条件。例如熔化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 ②还要继续。(2)六种物态之间的变化每两种互逆。例如物质经汽化可由液态变成气态,相反物质也可经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 5.固体分为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确定的,非晶体则没有。 6.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跟液面的气

压关(选填“有”或“无”)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 7.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吸热.有作用。 8.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先是温度要达到;②要继续。 9.液化的两种方法是:①②。 1O.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热。霜的形成属现象。 二、大显身手 1、图2-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2、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仪器 请在横线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 3、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人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______. 4、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A.16.2℃B.18.1℃C.19℃D.20℃ 6、(多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同步试卷及答案

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共42分) 1.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 液化现象 B. 汽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升华现象 2.如图所示,人们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为运输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A. 汽化吸热 B. 熔化吸热 C. 凝华放热 D. 升华吸热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用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消毒。当用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手背后,手背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A. 蒸发吸热 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凝固放热 4.如图是“泼水成冰”的美丽景象。睿睿查询资料发现需要用热水在极低(﹣20℃以下)的温度下才可以实现。那么“泼水成冰”的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5.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B. 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 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 D. 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

6.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冻衣服晾干 B. 树叶上的露珠 C. 湿衣服晾干 D. 蜡烛滴“泪” 7.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8.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 晶体的熔点是80℃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中国诗词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高中物理 9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 9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 修33 基础夯实 1.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 A.糖放在水中后逐渐化成了糖水 B.夏天放棒冰的杯子外壁有小水珠 C.露水的形成 D.棒冰变成了糖水 答案:D 解析:糖放在水中形成糖水这是化学上在水分子和糖分子共同作用下的溶解,熔化是由温度造成的固态变液态,放棒冰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露水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012·德州模拟)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 ) A.冰一定会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0℃,还要继续吸收热量。0℃的冰不能从0℃的环境里吸收热量,故不能熔化。 3.为了浇铸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则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答案:C 解析:浇铸铜像必须将铜先化铜水浇入模子,待冷却后才能成为铜像。 4.用吹风机的热风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示数( ) A.先降低后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 C.一直降低D.一直升高 答案:A 解析:开始时,温度计上的酒精汽化,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故示数降低;酒精完全汽化后,温度计在热风作用下温度升高,A正确。 5.如图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是吸热过程,cd段是放热过程 B.ab、bc、cd三段都是吸热过程 C.ab段物质处于固态,bc和cd两段处于液态 D.bc段是晶体熔化过程 答案:BD 解析: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中所示三段过程中要一直吸收热量,故B项正确;ab、bc、cd三阶段中,ab段是固体,bc段是熔化过程,固、液共存,故C错,D正确。 6.我们常把闯入大气层飞落到地球的天体碎块称为陨石(下图)。陨石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2009年1月27日,新华社上海电,我国南极考察队历尽艰辛从南极采集的陨石中已有683块披上“国际户口”。这些陨石是人类认识茫茫宇宙的“探针”,极具科学价值。 陨石在空中飞行时为何会发光? 答案:陨石不易传导热,在高速穿过大气层时,陨石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来不及向内部传递,陨石表面温度很高而发光。 7.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为严重,为什么? 答案:100℃的水蒸气本身温度已经很高,当它遇到相对冷的皮肤还会液化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为严重。 8.冬季在菜窖里放上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致降低得很多,防止把菜冻坏。这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同步达标测试(附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 物理试卷(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一组是 ( ) A .熔化、液化、升华 B .熔化、汽化、升华 C .升华、汽化、凝华 D .液化、升华、汽化 3、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物品,放一会就会在物品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是 ( ) A.凝华所形成的霜 B.凝固所形成的霜 C.升华所形成的霜 D.汽化所形成的霜 4、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 、 水 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 、水结冰时要放热 D 、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6、如图1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 7、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 、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A B C D

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看到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8、“分类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是分类法的是:() 固液之间晶体 A、物态变化可以分为液气之间 B、熔化 气固之间非晶体 蒸发相同点 C、汽化 D、比较蒸发和沸腾 沸腾不同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温标,这种温标的温度为0度,的温度为100度。 1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8℃,读作;人的正常体温为℃,读 作。 11、物质通常是以三种形态存在,即固态,例如、液态,例如、和态,例如。 12、某市气象台播音员说:“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小雯同学表示播音员说的不完整,您认为正确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13、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 (1)吃冰棒解热___________;(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_________;(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_________;(4)湿衣服晾干_______;(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 _________; 14、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食盐、铜、萘、铁、沥青、海波、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有,属于非晶体的有。 15、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水银的熔点为-8.9℃,萘的熔点是80℃。则在-40℃,水银是态,在0℃,水银是态,萘是态;到了90℃,水银是态,萘是 态。 三、作图、实验题:(16-1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作图3分,问答3分,共33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来临,江河中的冰面慢慢解冻 B.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炎热的夏天,马路上的沥青变软了 2.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先熔化,后凝固 C.熔化 D.先凝固,后熔化 3.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 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知识点2)晶体和非晶体 4.(赤峰市中考)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组是()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松香 5.根据表中所列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在一268℃时,氢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6.(北部湾中考)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8.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反映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 知识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9.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 10.(西宁市中考)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熔化(填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_______;北方冬天菜窖里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_______,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均选填“吸热”或“放热”) 巩固提升 12.(安徽省中考)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同步测试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同步测试 【知识梳理】 1.熔化热 (1)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_______________之比,称做熔化热。 (2)不同晶体熔化热一般_______不同,非晶体_______________熔化热。 2.汽化热 (1)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气体时所需______________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2)汽化热与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强都_______关系。 3.进行物质吸放热的运算时,若无物态变化,只有温度改变,使用公式Q=Cm △t;若有物态变化,还须考虑运用熔化热或汽化热的相关知识进行运算。 【基础达标】 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把锅里

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场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3、在通常情况,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C,液态氮的沸点是-196°C,液态氦的沸点是-268°C,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氧、氦、氮B.氧、氮、氦 C.氦、氧、氮D.氦、氮、氧 4、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5、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3章 物态变化 同步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同步综 合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2.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3. 小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 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 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 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 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 4. 温为25 ℃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如图11-K-2所示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5. 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6. 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 ℃左右,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度杯”。“55度杯”的工作原理是()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7. 下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