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思修绪论

2018思修绪论

2018思修绪论
2018思修绪论

一、章节导图

二、知识点

绪论

1.历史使命:人们担当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就是历史使命。【选择】

2.新时期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选择】

3.新时代新使命对新青年的更高标准严格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

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选择】

4.价值:通常是指外部客观事物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

价值观:人们对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认识和观点。【选择】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简答】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简答】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友善。【选择】

7、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内在一致性:【简答】

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体现了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价值观反映了价值体系的

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8、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简答】

①对国家来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

②对社会来说,为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最大公

约数;

③对时代新人来说,是其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9.人的基本素质【选择】:

思想道德素质: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

法律素养:强制力,精神力量更是物质力量。

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利保障。

10.学好思修课的方法【选择.了解】: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切实践履。

11、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简答】

①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选择】

②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

③人的本质的特征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选择】

12.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选择】:

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根本属性;

把历史的.具体的人的自私等同于永恒的.抽象的人性自私;

把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利;

以“合理”二字来掩盖利己主义的实质

13.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其中人生目的是最重要的。科学而高

尚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选择】

14.人生目的的作用:【简答】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15.为什么要以高尚的人生目的指导人生:【简答】

高尚的人生目的即为人民服务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是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影响的有力武器【选择.简答】

三.配套练习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A】

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D.道德层面的价值要求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B】

A.生存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生态的重大问题

B.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3.下列对法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法律规范着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B.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C.法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

D.法律是一种物质力量,不是精神力量

4.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5.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 道德关系等。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了【C】

A.人的观念

B.人的价值

C.人的本质

D.人的境遇

答案:1-5 ABBDC

思修精讲二

1、科学对待人生境遇【选择,简答】:

人的一生一定会遇到顺境和逆境,面对顺境,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

面对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

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转折点。

2、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选择】

3、积极人生态度的意义【简答】

①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②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③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4、人生价值: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

5、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简答】: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②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6、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选择,简答】:

①思想: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② 学习: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③行为: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7、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选择】

8、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

①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②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

③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9、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选择】

10、个人生理心理的关系【选择】: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④注重与他人的交往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理想和信念概念【选择】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对某种思想戒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12、理想信念的特点【选择,简答】:

思想性和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和共同性。

13、理想信念的类型【选择】:

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对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

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选择理想职业,找到理想工作,取得理想成绩;

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和追求;

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14、理想信念的作用:【简答】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5、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选择,简答】:

①崇高性:追求全人类的解放;

②现实性: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价值;

③科学性: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

16、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简答】

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③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是“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选择】

18、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

①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③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19、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②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20、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选择】:

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长期、曲折、艰巨;

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以理想来否定现实、不要以现实来否定理想【走出两个误区】。

三、配套练习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这一理想信念,不需要【A】

A 、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

B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

C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D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它们是【C】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B.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D.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3.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刻苦掌握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做一个建筑工程师。他的这个理想是( D)

A.社会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4.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这就是说,理想信念具有【A】

A.思想性和实践性

B.多样性和共同性

C.时代性和阶级性

D.社会性和个体性

5.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属于【D】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答案:1-5ACDAD

二、知识点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选择】

2、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选择】:

首要表现:热爱故土河山;

集中表现:热爱骨肉同胞;

深层内容:热爱灿烂文化;

基本政治要求:热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选择,简答】: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简答】:

(1)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5、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简答,论述】:

①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叱和文化;

④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⑤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6、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选择,简答】:

情感是基础——培养爱国情感,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思想是灵魂——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

行为是体现——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选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民族精神【选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比如: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9.时代精神【选择】: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才能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10.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选择】

①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②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现实体现

11.总体国家安全观【选择】

① 政治安全【根本】

② 经济安全【基础】

③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保障】

④人民安全【宗旨】

⑤国际安全【依托】

三、配套练习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内涵,说明爱国主义是一个【A】

A:历史范畴

B:主观范畴

C:客观存在

D:文化概念

2.【A】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A:热爱骨肉同胞

B: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C:热爱自己的国家

D:热爱故土山河

3. 国家分则弱,反对分裂,希望统一体现了【B】

A: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B: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D】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

答案:1-5AABBD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二、知识点

1、优良道德品质的内容【选择】: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恋爱中的道德——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

2、公共生活的特点:【选择,简答】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3、社会公德的特点【简答】:

基础性: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全民性: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相对稳定性:人类世代生活的行为准则。

4、为什么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社会公德【简答】:

(1)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

(2)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基础性工程。

5、职业道德的特点【选择】:

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6、为什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简答】

(1)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2)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7、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简答】:

思想——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学习——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实践——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8、为什么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简答】

(1)对个体人生:

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2)对社会稳定发展: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9、个人品德:个人依据一定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选择】

10、个人品德的形成【简答】:

1.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2.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3.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11、个人品德的修养方法【选择】: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重要途径:省察克治/陶冶情操/慎独自律;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基本途径:学思明理/择善而从/学习榜样;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根本途径:知行统一/积善成德。

三、配套练习题

1、人们在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A 】

A 、文明礼貌的要求

B 、爱护公物的要求

C 、助人为乐的要求

D 、保护环境的要求

2、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

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这句话主要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C 】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以财富和地位为交往基础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的“纯精神”生活

3、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表里如一、恪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A、诚实守信的要求

B、爱岗敬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4、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其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A】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个人品德

5、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属于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的【A 】

A、省察克治

B、陶冶情操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参考答案:1~5ACAAA

二、知识点

1、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运用法律原则、规则、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选择】

2、区分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选择】:

(1)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人治思维则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2)衡量标准: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理性、稳定性、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依赖个人的魅力、德性和才智。具有(非理性)、(易变性)、(任意性);

(3)政治体制:法治是民主的产物,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民主政治思维;而

人治思维则推崇(个人)集权,追求与制政体。

3、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选择、简答】:

(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最直观的题中之义;

(2)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价值追求;

(4)权利保障——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

4、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选择、简答】

首要前提——尊法

重要条件——学法

实践基础——守法

有效途径——用法

5、维护法律权威的要求【选择、简答】:

信奉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6、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选择、简答】:

(1)国家: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社会: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3)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个人的幸福与平安。

7、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选择、简答】

(1)立法: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前提条件】

(2)执法: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监督:严密的法治监督

(4)体系保障: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党内: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8、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选择、简答】: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本保障;

人民主体地位——主体和力量源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基本属性;

依法和以德相结合——与其他治国手段结合;

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基本国情。

9、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简答】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0、科学立法【选择、了解】:

(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2)完善立法体制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

(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11、严格执法【选择、了解】: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12、公正司法【选择、了解】: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开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进严格司法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13、全民守法【选择、了解】:

(1)推劢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14、加强法治工作建设【选择、了解】:

(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健全、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5、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选择、了解】:

(1)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4)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

16、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简答】:

(1)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3)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配套练习题

1、按照法的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A:法律理念

B:法治思维

C:法律程序

D:法律文化

2、“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二

者的分别主要在于()

A:法律条文是否健全完善

B:法律运行中是否承认人的因素

C: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是否可以相互妥协、相互补充

D: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否强调法律高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

3、在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中,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是通过法治来()

A.约束国家机关

B.彰显法律至高地位

C.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D.保障公民权利

4、一般来说,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纪律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当其他规范和法律规范产生冲突的时候,最终应当()

A:坚持法律标准,依法办事

B:坚持道德规范,以德治理

C:依照纪律准则,严格要求

D:尊重风俗习惯,入乡随俗

5、在培养法律思维的过程中,首要前提是()

A.守法

B.用法

C.尊法

D.学法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A:培养党政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思维,培养群众依法监督能力

B:保证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幸福安康生活

C: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下列不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目标的是()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执法司法体系

8、下列关于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依法治国必须排除道德对法律的干扰

C:依法治国必须允许个别情况下的以言代法

D:依法治国必须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的是()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以德治国

D:人民当家作主

10、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应受到多重规范的制约。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首先应该是()

A:法律

B:道德

C:纪律

D:政策

参考答案:1~5 BDDAC

6~10 DDADA

二、知识点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选择】

2、法的特征【选择】: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强制性【选择】

4、法的规范作用【选择,简答】:

①法的指引作用: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能够为人们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引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②法的评价作用: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者有效的作用。

③法的教育作用: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

④法的预测作用: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后果。

⑤法的强制作用:法具有以国家强制为后盾,通过国家机器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作用。

5、法的社会作用【选择】:维护统治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核心】和顺利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重要方面】。

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选择】:

(1)假定: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可

以省略。

(2)处理:法律规范中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

内容的部分,实际上也就是行为模式,它是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

(3)制裁:法律规范中对于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即法律后果。

7、法律规范的种类【选择】:

①授权性规范: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主要是为人们设定权利。

②义务性规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主要是为人

们设定义务,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③复合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相互重合的法律规范。既授予权利,

同时也设定义务。

8、法律关系的构成【选择】:

①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组织、国家

②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

③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权利、法律义务

④法律事实主要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①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包括自然事件【人的生老病死】和社会事件【社会事件】。

②法律行为: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选择,简答】: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10、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选择】

三、配套练习题

1.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等。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

A.阶级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

C.意识形态性

D.物质决定性

2.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A.法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功能

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

C.法的实施可以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D.法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3.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做不同划分。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是法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4.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下列法律规范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

A.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B.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国家财产

C.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D.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的权利

5.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节实是【】

A.法律责任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1~5 BCADB

二、知识点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选择】

2、法律的完善包括【选择】:

(1)法规修改、废止(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

(3)法律汇编(4)法律编纂

(5)法律解释

3、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选择】:

(1)正式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指有关机关或者经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有关规范性文件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当代我国的正式法

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2)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无权解释、学理解释,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作出的学术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用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宣传等方面。

4、规范性文件的清理【选择】:法律文件的清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5、法律汇编【选择】:法律汇编是将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不属于国家立法活动。

6、法律编纂【选择】: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

7、法的遵守(了解):法的遵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的遵守等同于法的实施。狭义的法的遵守,也称守法,是指一切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8、法的执行(行政执法)的特点【选择、简答】:

(1)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3)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4)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

9、法的适用【选择】:也称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专门活动。

(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法的适用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3)法的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4)法的适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0、法的监督【选择】:

(1)国家监督:

①权力机关的监督:它包括法律上的监督和工作上的监督;

②行政机关的监督:它是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以及系统内设立的专门机关的内部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它包括检察机关监督和审判机关监督。

(2)社会监督: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根据主体的不同,社会监督可以分为:

①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②社会组织的监督;

③人民群众的监督;④ 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

11、宪法的特征【选择、简答】

(1)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12、宪法的基本原则【选择、简答】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4)民主集中制原则

(5)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13、国家制度【选择】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特别行政区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国家机构【选择】

(1)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2)国家主席

(3)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

(4)中央军委——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5)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监察委员会——国家的监察机关

(8)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

1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选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主体):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16、公有制经济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主导力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是基础力量。【选择】

1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选择、简答】

(1)基本权利:平等权、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特定人的权利。

(2)基本义务:

①爱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②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三、配套练习题

1.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实体法

B.程序法

C.法律渊源

D.法律体系

2.具有最高立法权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3.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A.审判解释

B.学理解释

C.检察解释

D.行政解释

4.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

A.法律规范B.政策规范

C.道德规范D.宗教规范

5.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这体现了法的()

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

C.教育作用D.制裁作用

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

A.法律体系B.法律渊源

C.法律部门D.法律规范体系

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8.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

A.立法机关

B.执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法律监督机关

9.法具有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这指的是法的( )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

10、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人民政府B.人民政协

C.人民法院D.人民代表大会

12、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1-5:DBBAA6-10:CCCAB 11-12DA

二、知识点

1、实体法【选择】

(1)民商法【选择、简答】

①概念: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②内容【选择】:《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

《知识产权法》、《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

③民法基本原则【简答】: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④民事主体【选择】: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指的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自然人民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但是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个体差异有区别:

a.18 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8 岁以上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不满8 周岁和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⑤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a.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⑥关于《侵权责任法》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a.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条件的归责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损害他人权益,无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按照法律均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以及高度危险责任等均使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⑦关于《继承法》中的继承顺序。【选择】继承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嘱继承在效力上优先于法定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行政法【选择】

①概念:对一般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内容:《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③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行政合理性、程序正当

(3)经济法【选择、简答】

①概念【选择】:调整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内容【选择】:《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③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简答】:

a.对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b.对内: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如何做: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权、责、利统一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社会法【选择】

①概念:社会法包括劳动用工、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内容【选择】:《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

(5)刑法【选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