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钾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总结20081024

钾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总结20081024

钾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总结20081024
钾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总结20081024

罗布泊钾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叶优良王桂良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本研究以河南滑县为试验地点,比较了几种钾肥和罗布泊K2SO4不同用量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千粒重、穗粒数,促进小麦氮素吸收、提高小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在同等用量条件下,罗布泊K2SO4的施用效果好于或接近于其他钾肥。当罗布泊K2SO4施用量为9kg/亩时,其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养分含量、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生产利润最高,用量为12kg/亩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利用回归方程计算表明,罗布泊钾肥的最佳用量为8.09kg/亩时,小麦产量为454.5kg/亩,最大经济效益为681.8元/亩。

关键词:钾肥;产量;氨基酸;蛋白质;钾肥利用率;经济效益

钾是小麦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我们国家钾肥资源短缺, 目前又面临钾肥价格上涨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钾肥在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在新疆罗布泊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这无疑对改变中国钾资源短缺状况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了解罗布泊硫酸钾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和适宜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对钾肥的需求,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和用量在小麦上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上官镇上官村。滑县位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滑县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照2365.5小时,无霜期201天,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红薯等农作物生长。滑县是国家优质小麦、棉花、大豆、玉米、油料生产基地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和贡献位居河南省第一。1989年以来,连续跨入全国粮、棉、油百强县行列。2003、2004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县(市)级首位。

供试土壤为潮土,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pH (g/kg)(mg/kg)

0.99 11.34 50.1 31.8 101.4 1.8 6.9 18.6 1.1 8.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0个处理(见表2),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30m2,共30个小区,随机排列。全部的磷、钾肥和1/2的氮肥在小麦播种前一次性施用,1/2的氮肥在小麦拔节期(2008年3月16日)追施。氮肥用尿素(含氮46%),磷肥用磷酸二铵(含P2O5为46%),不施农家肥。

表2 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

钾肥用量

(K2O kg/亩)

钾肥种类

氮肥用量

(N kg/ha)

磷肥用量

(P2O5

kg/ha)

1 0 0 1

2 6

2 6 俄罗斯产KCl 12 6

3 6 罗布泊产K2SO412 6

4 6 开封产K2SO412 6

5 6.12 罗布泊产K2SO412

6 与处理4等质量的罗布泊K2SO4

6 6 俄罗斯产K2SO412 6

7 3 罗布泊产K2SO412 6

8 9 罗布泊产K2SO412 6

9 12 罗布泊产K2SO412 6

10 15 罗布泊产K2SO412 6

1.3 种植和管理

小麦供试品种为郑麦366,播量为7.5公斤/亩,2007年10月13日用机播楼播种,10月21日出苗,2008年6月15日收获。

播种前先划小区,小区间筑60cm埂,周围要留3米的保护行,小区间要留过道和水渠。小区划好后,均匀撒肥料,人工深翻入土。

1.4 取样和收获

从出苗到成熟,选择长势均匀的1米双行样段定点调查群体动态。分别在小麦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开花、成熟6个时期选择采样区中长势均匀的1米双行样段,样品取回后,105℃杀青30min,80℃烘干称重。

在小麦收获时随机取选择采样区中长势均匀的1米双行样段进行考种,用于测定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植株氮、钾、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每小区实际收获20 m2,晒干、脱粒后计产。

1.5 样品分析测定

土壤全氮用开氏蒸馏法,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碱解氮用Conway法,速效磷用Olsen法,速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测定,pH值用蒸馏水提取,酸度计法。有效铜、锌、铁、锰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测定。

植株全氮、全钾用H2SO4-H2O2消煮,全氮用开氏蒸馏法测定,全钾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7-8]。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钾肥利用率(%)=100×(施钾处理小麦吸钾量-不施钾处理小麦吸氮量)/施钾量

尿素价格为200元/100公斤,俄罗斯产KCl为220元/100公斤,罗布泊产K2SO4为260元/100公斤,开封青上K2SO4为260元/100公斤,俄罗斯K2SO4为270元/100公斤,磷酸二铵为300元/100公斤,小麦为1.5 元/公斤。

用SAS进行统计分析,5%显著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对不同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测定表明(见表3),所有处理籽粒产量以不施钾最低,为371.9 kg/亩,以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达到467.1kg/亩,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增产7.0%- 25.6%。钾肥用量都为6 kg/亩时,罗布泊钾肥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都高于其他处理,当钾肥用量增加到9 kg/亩时增产效果更明显,但超过时籽粒产量反而降低。

对罗布泊钾肥和小麦籽粒产量进行拟合表明(图1),二者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函数y = -1.0058x2 + 18.001x + 374.7 (R2=0.9013)表示,通过函数求得小麦最高产量为455.2 kg/亩,小麦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8.95kg/亩。

表3 钾肥施用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编号

籽粒产量

(公斤/亩)

生物学产量

(公斤/亩)

千粒重

(克/1000粒)

穗粒数

(粒/穗)

亩穗数

(万穗/亩)

1 371.9c 822.0c 39.1d 34.1b 32.6a

2 422.1abc 945.9abc 40.9abc 37.5ab 34.0a

3 432.6ab 1014.4ab 41.1abc 37.8ab 33.4a

4 410.9abc 959.0ab 39.8cd 36.5ab 34.0a

5 423.4abc 992.0ab 40.8abc 36.6ab 35.1a

6 398.0bc 931.4abc 39.7cd 36.5ab 33.1a

7 429.3ab 888.0bc 40.2bcd 35.0ab 33.0a

8 467.1a 1051.1a 41.7ab 38.8a 35.1a

9 439.3ab 987.4abc 42.1a 37.0ab 33.3a

10 420.2abc 939.9abc 41.4ab 36.4ab 33.2a

图1 罗布泊硫酸钾与小麦籽粒产量的一元二次曲线

2.2对小麦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同籽粒产量一样,施用钾肥后所有处理生物学产量也都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增产8.0%- 27.9%,以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和6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把罗布泊钾肥用量与小麦生物学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拟合(图2),可用方程y = -2.6347x2 + 48.325x + 805.4 (R2=0.9197)表示,通过函数求得小麦最高生物学产量为1027.0kg/亩,最高生物学产量的钾肥用量为9.17kg/亩。

图2 罗布泊硫酸钾与小麦生物学产量的一元二次曲线

2.3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3可见,不同钾肥处理小麦千粒重显著高于不施钾处理,以12kg/亩罗布泊K2SO4

处理最明显。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小麦千粒重增加1.56%-7.48%。在都施钾6 kg/亩时,罗布泊K2SO4处理千粒重要高于其他处理,随着罗布泊K2SO4用量的增加,小麦千粒重增加明显,在用量为12 kg/亩时达到最大值,再增加则千粒重降低。所有钾肥处理小麦穗粒数也都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以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明显,其次是6kg/亩罗布泊K2SO4、6kg/亩俄罗斯KCl、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分别比不施钾肥穗粒数增加13.57%、10.64%、9.77%和8.40%。在同一施钾水平下,穗粒数以罗布泊K2SO4和俄罗斯KCl较高,好于其它处理。随罗布泊K2SO4用量增加,小麦穗粒数提高,在用量为9 kg/亩时达到最大值,再增加则穗粒数下降。所有处理小麦收获时亩穗数也都高于不施钾处理,以 6.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和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较高,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4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从出苗到小麦收获,施钾处理群体数量都要高于不施钾处理,但是只有分蘖和拔节期各处理间存在差异,其他时期都无显著性差异。拔节期施钾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最大,比不施钾肥增加2.27%-37.50%,以6kg/亩俄罗斯KCl、6kg/亩开封K2SO4和6.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分蘖数较高,但到开花期以后,各处理之间都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施钾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效果不大。

表4 钾肥施用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万穗/亩)编号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开花成熟

1 11.9a 28.8c 67.6a 70.8c 39.3a 32.6a

2 12.8a 30.5abc 71.4a 97.4a 41.6a 34.0a

3 13.5a 30.1abc 73.0a 87.9abc 40.6a 33.4a

4 14.0a 34.8a 72.1a 94.2ab 43.2a 34.0a

5 14.0a 30.4abc 86.5a 94.8ab 40.6a 35.1a

6 14.5a 30.8abc 88.5a 87.2abc 41.7a 33.1a

7 16.3a 35.5a 80.4a 74.1bc 41.1a 33.0a

8 15.8a 32.6ab 85.3a 88.8abc 44.3a 35.1a

9 17.4a 32.0ab 73.1a 87.4abc 42.1a 33.3a

10 13.5a 35.6a 77.3a 72.4bc 42.4a 33.2a

2.5对小麦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表5 钾肥施用对小麦生物量累积的影响(kg/亩)

编号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开花收获

1 25.1c 107.6d 149.5b 347.2c 519.2c 822.0c

2 33.8bc 122.8cd 167.7ab 399.6abc 576.4bc 945.9abc

3 33.5bc 132.2bcd 163.8ab 410.5abc 692.0ab 1014.4ab

4 45.5a 152.8abc 182.3ab 416.6abc 609.3abc 959.0ab

5 33.7bc 124.6cd 176.8ab 398.9abc 696.6a 992.0ab

6 41.0ab 163.1ab 171.2ab 416.2abc 641.1ab 931.4abc

7 36.6ab 118.3d 169.8ab 379.5abc 632.4abc 888.0bc

8 44.7a 169.9a 202.3a 449.2ab 576.1bc 1051.1a

9 35.8ab 160.9ab 193.6ab 442.5ab 645.8ab 987.4abc

10 36.9ab 135.5bcd 178.4ab 481.9a 618.6abc 939.9abc

由表5可见,从分蘖到小麦收获,施钾处理小麦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不施钾处理。综合来看,以9kg/亩罗布泊K2SO4生物量累积最高,其次是6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以6kg/亩俄罗斯KCl和3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较低。

2.6对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图3 施用钾肥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图4 施用钾肥对小麦穗长的影响

对小麦株高测定表明,施钾处理小麦株高比不施钾处理株高增加3.82%-7.74%,以处理6kg/亩俄罗斯KCl和6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明显,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株高降低,说明在合理的钾肥供应条件下,钾肥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因而株高也增加。

施钾也明显提高小麦的穗长,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施钾后小麦穗长提高1.06%- 4.87%,

以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6.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和3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

2.7对小麦钾素含量和吸收的影响

表6 施用钾肥对小麦钾素吸收的影响

编号

全钾(% )吸钾量(kg/亩)

籽粒秸杆籽粒秸杆

1 0.43 c 1.15a 1.60c 5.18c

2 0.49 bc 1.55a 2.07ab8.12ab

3 0.50 abc 1.41a 2.18ab8.20ab

4 0.50 abc 1.49a 2.07ab8.15ab

5 0.52 a 1.47a 2.20ab8.34ab

6 0.4

7 bc 1.60a 1.89abc8.53ab

7 0.49 bc 1.44a 2.10ab 6.59abc

8 0.52 a 1.54a 2.43a8.98ab

9 0.50 abc 1.79a 2.22ab9.82a

10 0.50 abc 1.75a 2.12ab9.09ab

由表6可见,施钾可显著提高小麦全钾含量和吸钾量,但不同种类钾肥处理之间籽粒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籽粒全钾以6.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和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含量较高,秸秆全钾以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籽粒和秸秆的吸钾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籽粒吸钾量以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秸秆吸钾量以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当施肥量都为6kg/亩时,以罗布泊K2SO4处理最大。

2.8对氮素含量和吸收的影响

表7 施用钾肥对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编号

全氮(% )吸氮量(kg/亩)

籽粒秸杆籽粒秸杆

1 2.09c0.50a7.78c 2.24a

2 2.22ab0.51a9.36ab 2.68a

3 2.23ab0.50a9.65ab 2.94a

4 2.37ab0.55a9.73ab 3.02a

5 2.33ab0.58a9.87ab 3.31a

6 2.21ab0.53a8.79ab 2.85a

7 2.35ab0.50a10.07ab 2.29a

8 2.42a0.55a11.30a 3.23a

9 2.51a0.58a11.03a 3.18a

10 2.26ab0.54a9.51ab 2.80a

施用钾肥明显提高小麦全氮含量和吸氮量(表7),但不同钾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籽粒和秸秆全氮含量都以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籽粒吸氮量以9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秸秆的吸氮量以12kg/亩罗布泊K2SO4处理最高。

2.9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表8 施用钾肥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处理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g/kg) 钾肥利用率(%)

1 12.20ab71.9c

2 12.91ab98.5ab 56.8abc

3 13.02ab99.1ab 60.2ab

4 13.79ab97.6ab 57.5abc

5 13.57ab101.1ab 61.5ab

6 12.91ab100.3ab 60.8ab

7 13.71ab89.6abc 64.0a

8 14.10ab113.1a 51.5abc

9 14.61a110.7a 43.8abc

10 13.20ab110.0a 29.6c

从表8可见,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施钾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5.83%-19.79%。当施钾量为6kg/亩时,不同种类钾肥籽粒蛋白质含量最大的是开封K2SO4,最小的是俄罗斯K2SO4处理,但不同钾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罗布泊K2SO4用量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在施钾量为12kg/亩时,达到最大值,为14.61%,钾肥用量增加到15kg/亩,籽粒蛋白质含量则出现下降趋势。

2.10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表8),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提高24.62%-57.30%,当施肥量为6kg/亩时,不同种类钾肥处理籽粒氨基酸含量最大的是俄罗斯K2SO4处理,最小的是开封K2SO4处理,但不同钾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罗布泊K2SO4用量增加,籽粒氨基酸含量增加,在施钾量为9kg/亩时,达到最大,为113.1g/kg。施钾量超过12kg/亩时,籽粒氨基酸含量则出现下降趋势。

2.11 对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从表8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钾肥利用率变化在29.6%-64.0%之间,最高的是3kg/亩罗布泊硫酸钾处理,但不同处理之间钾肥利用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都是施钾6kg/亩条件下,几种钾肥利用率差别很小。

2.12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10 施用钾肥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处理产值(元/亩) 成本(元/亩) 利润(元/亩) 产投比

1 557.9c 81.1476.8c

2 633.2abc 103.1530.1ab 6.1a

3 648.9ab 111.7537.2ab 5.8ab

4 616.4abc 112.3504.1abc 5.5ab

5 635.1abc 112.3522.8ab 5.7ab

6 597.0bc 112.3484.7bc 5.3ab

7 644.0ab 96.4547.6ab 6.7a

8 700.7a 127.0573.7a 5.5ab

9 659.0ab 142.3516.7abc 4.6abc

10 630.3abc 157.6472.7c 4.0c

由表10可见,各处理之间经济效益差异显著,施钾比不施钾处理产值提高7.0%-25.6%。当施钾量为6kg/亩时,产值以罗布泊硫酸钾处理最高,为648.9元/亩,开封K2SO4处理最小,为616.4元/亩。不同钾肥处理利润最低的是处理15kg/亩罗布泊K2SO4,为472.7元/亩,利润最大的是9kg/亩罗布泊K2SO4,为573.7元/亩,比不施钾处理高20.3%。不同钾肥处理间产投比以3kg/亩罗布泊K2SO4最高,在钾肥用量都是6kg/亩时,几种钾肥之间无显著差异。

利用回归方程计算表明,罗布泊钾肥的最佳用量为8.09kg/亩时,小麦产量为454.5kg/亩,最大经济效益为681.8元/亩。

参考文献

[1]邹铁祥,戴廷波.不同氮、钾水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86-90.

[2]武际,郭熙盛.不同土壤供钾水平下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

物学报,2007,27(1):102-106.

[3]武际,郭熙盛.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

物学报,2007,27(5):841-846.

[4]熊明彪,雷孝章.长期施肥条件下小麦对钾素吸收利用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

报,2004,24(1):51-54.

[5]李友军, 熊瑛.氮、钾及其互作对两种质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24(2)87-90.

[6]宋建民,刘爱峰.氮钾配合施肥对小麦济南17 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3):344-350.

[7]上海植物生理学会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10

-213.

[8]山东农业大学种子教研室编.作物种子实验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0,137-141.

[9]苗玉红,韩燕来.钾对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磷吸收效应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7,38(5)1022-1024.

[10]裴雪霞,张定一.钾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种业,2003

[11]赵俊晔,于振文.施氮量对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6,26(1):98-102.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 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 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 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 物高产潜力等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 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 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 出巨大效益。 关键词: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 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 、播前准备 新冬 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 100 公斤种子用 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 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 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种植 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 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 2.2 种植。玉米垄距 80 厘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好的。 新冬 20 号,

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机 械作业和栽培管理。 3. 灌足底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水量不 少于 80-100 立方米。 4. 施足基肥:按照此土配方结果,降低成本,提高肥料 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 1000-2000 公斤,尿素 10 公斤,三料磷肥 20-3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 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磨,做到地边 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度适合。 二、播种 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 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 500-600 度,当地平均气温 15-17 度, 2. 抓好播种质量: 采用 15 厘米等行距条播, 要求做到播 行端直,下粒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 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 5 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 为宜。亩播种量 20-25 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 播种量。 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 50-60 天 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 ,易获得高产。 按正常年份我县适宜播种期 9月 25日-10月 25日。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颜寿农学11-1 20116102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麦各个生育期的调查,田间取样,室内考种,分析小麦田间生长状况,田间性状,掌握小麦产量预测的方法,计算小麦的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 2 实验地点及材料 地点:惠和村农场 工具:直尺、天平、网袋、剪刀等 3 方法及步骤 3.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记录小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的各时期 3.2 苗情调查 在小麦2叶1心时框定1×0.15 m2,定点调查基本苗和最高苗 3.3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调查 3.4 小麦成熟期有效穗调查 调查一幅小麦有效穗数(5粒以上可算有效穗),测量调查区域面积,计算亩有效穗 3.5 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连续取样30株,取3次,3次重复:分别调查株高、穗长、节间长、叶片间距(计算叶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 将穗子剪下,脱粒,计算穗粒数,晒干后称量,计算千粒重(两个500)粒;将剩余茎干、颖壳、穗轴合在一起,晒干后称重,计算生物产量,将籽粒产量除以生物产量,得到经济系数。 4 计算内容 4.1 播种-拔节历时、拔节-开花历时、开花-成熟历时、全生育期 4.2 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 4.3 有效穗、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4.4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4.5 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节间长(从上而下分节测量) 4.6 叶姿:旗叶着生高度、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倒二叶与倒三叶间距 4.7着粒密度=穗粒数/穗长 5 调查与考种结果 5.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见表一 表一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播种出苗三叶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开花灌浆成熟10.31 11.9 12.17 1.9 1.20 2.7 3.10 4.5 5.8 5.2 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见表二 表二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 编号 1 2 3 4 5 平均(cm)基本苗数(cm)58 55 57 53 52 55 最高苗数(cm)26.16 26.38 26.71 26.70 26.47 26.48 5.3 主要病虫害 田间主要发生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5.4 调查区域面积:4×1m2=4m2 调查区域总穗数:613 亩有效穗=总穗数/区域面积×666.7m2=613/6×666.7=68114.5167≈6.81万穗/亩5.5 从田间中取样的30株×3次重复小麦,在实验室测得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农艺性状等,记录表格,算得其平均值,记录下表。 5.5 小麦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 5.5.1 数据统计 重复一:

中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讲义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如何实现穗多 要实现穗多,有三条途径可走,第一条,要依靠分蘖成穗,第二条,主径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第三条,增加播量,以主径成穗为主。但是无论走哪条途径,都必须打好播种基础。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 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特别是玉米,我市收获普遍偏早,严重的影响了玉米产量,当前,群众普遍是在玉米苞叶还没有完全变白时就急于收获,一般减产10%-20%,据试验,玉米苞叶完全变白时收获,千粒重在270克左右,苞叶干枯膨松时收获,千粒重可达340克左右,从苞叶变白到变枯松约需14天左右,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适当推迟了玉米的收获期,对提高玉米产量,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形成缺苗断垄,

氮肥种类

氮肥种类

一、氮肥与磷肥的种类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 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 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 应(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 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 10天的损 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 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 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 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 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 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 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 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 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 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 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 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

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甘肃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杨文雄,杨长刚,王世红,柳娜,张雪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11个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其他10个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在优良品种选育、抗旱栽培技术研发以及综合技术集成等方面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生产技术;建议;甘肃省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of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Gansu Province Yang Wenxiong, Yang Changgang, Wang Shihong, Liu Na, Zhang Xueting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11 provinces that have the wheat farming field of over 1000 mu, the wheat industry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ansu province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yet there is still a great ga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10 province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fine varieties selection, the research of

最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出现和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最后形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划分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分为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1、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发育阶段。冬小麦在发芽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时期。温度起主要作用,这一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又称为感温阶段。如果冬小麦春播,因缺乏春化阶段发育所需的低温,个体发育就停止在分蘖状态而不抽穗。根据小麦春化阶段对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小麦品种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3)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较宽,0-12℃,5-15天即可通过这一阶段发育,这类品种对温度反应不敏感,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也可正常抽穗,但耐寒性较弱。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在一定日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日照长短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其次还有较高的温度。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在光照阶段,若延长日照,一般能促进发育,提前抽穗成熟。若长日照条件不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0分) 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 B 小麦的生育期 C 小麦的生育时期 D 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 A3 个B 10 个 C 12个 D 8个 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A1CMB 2CM C 3CM 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 C 75% D 100% 5、小麦xx 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 A5B 10 C 3 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xx D 长叶 &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C,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 B 春性品种 C 半冬性品种 D 反应敏感型品种 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1 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 穗数 B 株数 C 粒数 D 粒重 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30-50%B 40-60% C 60-80% 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1.5-2.5 公斤B 1-2 公斤 C 5公斤 D 3-4 公斤 1 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60-70%B 70-75% C 75-80% 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 C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 B 半冬性品种

小麦生产总结

小麦生产总结 篇一: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 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 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

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

氮肥用量对钾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氮肥用量对钾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作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张宽吴巍王秀芳胡会军王晓村胡和云 内容提要: 1991年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吉林省公主岭黑土区代表性田块的土壤进行了养分缺乏状况的调查研究,查出土壤钾已影响作物产量。1992年参照盆钵试验结果,布置了三个氮水平下的钾肥田间效果试验。本文报道了这一试验的结果。文中介绍了供试土壤基本农化性状。供试玉米品种为掖单13。供试化肥为尿素、重过磷酸钙和氯化钾。1/3氮肥和全部磷肥、钾肥与秋季作底肥条施,2/3氮肥作追肥施用。施肥处理为氮、钾水平3×3共9个组合,各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40平方米,随机排列。三个施氮水平为:120、240、360公斤N/公顷,三个施钾水平为:0、150、300公斤K2O/公顷。施磷水平各处理均为120公斤P2O5/公顷。试验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为1569~1950公斤/公顷,达20~25.5%,纯收入达354~415元,高于低氮水平下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供试土壤上以每公顷施用150公斤K2O的每公斤K2O增粮值为高,达10.5公斤/公顷。在本试验中钾肥增产增收最高值均出现在高氮(360公斤/公顷)处理中;在高氮基础上的三个钾水平中,以施用150公斤/公顷氧化钾(K2O)者增粮值,纯收入及产投比最高。 1.引言 1991年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吉林省公主岭黑土区代表性田块的土壤进行了养分缺乏状况的调查研究,采集试验田土壤并化验土壤中钾等十种营养元素的含量。之后,进行该土壤的吸附试验和盆钵试验。通过微型盆栽试验得出,减钾处理的高粱干物重较最佳养分处理(OPT)明显减产,说明在该种土壤上钾已在影响作物的产量。 1992年参照盆钵试验结果,在补足缺素的情况下,布置了三个氮量级下的钾肥田间效果试验。其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上氮肥用量已影响钾肥的增效作用。 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除了同土壤供钾数量有关外、还同各种作物的吸肥特性、作物品种间的吸钾能力、气候因子及平衡施肥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为了提高钾肥在吉林省黑土区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先后开展了不同品种玉米吸肥规律及平衡施肥技术等多项试验。本文仅就在公主岭黑土上,施用不同数量的氮肥对钾肥增产玉米数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导。 2.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的碱解氮含量为74.9毫克/公斤,速效P2O5(五氧化二磷)为21.9毫克/公斤,速效K2O(氧化钾)为136.9毫克/公斤,有机质为1.85%,pH为7.4。供试玉米品种为掖单13,种植密度为6.77万株/公顷,试验田为秋施肥秋起垅。供试化肥有尿素(含N 46%)、重过磷酸钙(含P2O5 46%)、氯化钾(含K2O 60%);玉米试验田的施肥方法是将1/3N(氮)、全部磷、钾肥于秋季作底肥条施,2/3N作追肥施用。田间试验4月22日用马拉单体播种机播种。玉米生育期间人工除草,药剂治虫,三铲三趟。 本项试验设九个处理,三次重复,具体处理见表2。试验小区面积为40平方米,6行区,小区为长方形,垅宽0.64厘米,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括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 括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农业信息网: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 kg、磷素(P 2O 5 )1~1.7 kg、钾素(K 2 O)~3.3 kg,氮、磷、钾比例为1∶∶。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 kg 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作者:佚名来源于:本站原创点击数:658 盐城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如何区分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

如何区分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 目前肥料市场鱼龙混杂,那么,如何准确鉴别它们的好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从外观和溶解度上区别磷肥与氮、钾肥。常用的氮肥和钾肥一般呈白色晶体(进口氯化钾常带红色,石灰氮黑色),且溶于水,常用磷肥呈灰色粉状,不溶或部分溶于水。如要进一步区分氮、钾化肥则可将肥料磨成粉未,取少量放在小铁片上灼烧,若能燃烧,熔化或发白烟为氮肥;若不燃烧,而跳动或有爆裂声,就是钾肥,至此就可以大致区别开氮肥、磷肥、钾肥。 常用氮肥品种的定性鉴别常用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铵、硝酸铵等。氮肥样品如有强烈的刺激性氨臭味,就是碳铵和氨水。 其余氮肥品种定性鉴别时:①加入碱溶液(如碳酸钠,生石灰等)没有氨味的是尿素、硝酸钠、硝酸钾。将肥料投入烧红的炭火上,能迅速熔化并冒白烟的是尿素;冒黄烟的是硝酸钠;冒紫烟的是硝酸钾。②加入碱溶液有氨味时是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将少许肥料投入烧红的碳火上,如燃烧发亮就是硝酸铵;如果出现“沸腾状,”冒白烟,有残灰烬就是硫酸铵;直接升华,白烟甚浓,有盐酸味就是氯化铵。③氮肥溶液中若加几滴5%的氯化钡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可进一步证明是硫酸铵;若加几滴1%硝酸银,产生大量白色絮状沉淀,可进一步证明是氯化铵。 劣质尿素外观往往是颗粒大小不均一,颜色不均匀,球形不规则等,也有些劣质尿素外观很完美。劣质尿素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尿素的工艺不过关,在生产尿素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缩二脲。缩二脲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尤其是幼苗。缩二脲含量大于1%,即为劣质尿素。 常用磷肥品种的定性鉴别常用磷肥品种有普钙和钙镁磷肥。普钙呈酸性稍溶于水,灼烧时微冒烟并带有酸臭味,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钙镁磷肥呈中性,没有特殊气味,灼烧时无变化。 常用复合肥的定性鉴别美国磷酸二铵不受潮情况下,中心黑褐色,边缘微黄,颗粒外缘微有半透明感,表面略光滑,呈不规则颗粒;受潮后颗粒颜色加深,无黄色和边缘透明感,湿过水后颗粒同受潮颗粒表现一样,并在表面泛起极少量粉白色。俄罗斯磷酸一铵多为白色或灰白色颗粒,颗粒较硬。国产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也是白色或灰白色颗粒,但也有少部分是粉末状的。 常用钾肥品种的定性鉴别常用钾肥品种是氯化钾和硫酸钾。肥料溶液中若加入5%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钾,否则为氯化钾。若加几滴1%硝酸银,产生大量白色絮状沉淀,证明是氯化钾。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将两种钾肥区别开来,外观上硫酸钾白色结晶,有的氯化钾呈浅黄色或红色,这样便很容易区别钾肥品种。假冒氯化钾主要是氯化钠即食盐,劣质氯化钾主要是氯化钾含量不足。另一简单方法也可用口尝:劣质钾肥一般口感偏咸而真品钾肥口感苦涩蛰舌头,但此法仅供参考还要结合上述方法更为精准。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精)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完整版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公斤,总产达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公斤,增幅%,总产增加万公斤,增幅%。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粒,千粒重为克(雨前克,雨后克),与去年的万、粒和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万头,穗粒数增加粒,千粒重减少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

氮肥种类

一、氮肥与磷肥的种类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 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

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二)磷肥种类: 1、过磷酸钙。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a(H2PO4)2〃H2O,含有效磷(P 2O5)14-20%。产品色泽与磷矿原料有关,一般为灰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次要成分是无水硫酸钙,约占总量的50%,含有3-5%的游离酸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 摘要:我团有效积温2600-3000℃,适宜冬小麦的生长,近几年单产较往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挖掘出最大潜力,还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 1、精细整地 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 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氮、磷配合,三肥坐底 据研究表明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广辟肥源,为麦田备足底肥。一般重施底化肥的麦田,要比在年后追施同等肥量的麦田苗期生长快、长势壮,越冬死苗少、成穗率高、增产显著。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2.1、适墒播种 水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必要条件。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水分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我团近几处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且前茬作物灌水较少,待秋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所以浇足底墒水,不仅能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认为,沙土地含水量若小于15%一16%;二性土含水量小于17%一18%;粘土地含水量小于20%,都应在浇足底墒水后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教案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栽培要点 重点: 晚播小麦的栽培技术 课时:一课时 晚播麦有以下生育特点: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蘖成穗少。晚播麦开始幼穗分化较晚,春季穗分化进程虽加快,但经历时间短,使不孕小穗数和退化小花增加,单穗结实粒数减少。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晚播小麦质量,夺取高产。 1、精细整地。 淮北地区土壤耕作层一般在20厘米以下,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应提高活土层厚度,增强土壤积水、保肥能力。首先,要深耕、深松土壤,争取达到24厘米以上;其次,要精细整地做畦。 2、合理施肥。 要根据本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结合晚播小麦需肥规律,实行平衡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四配套。亩施碳铵60千克,过磷酸钙55千克,氯化钾15千克,锌肥1千克。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化肥深施技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3、选择良种。 晚播小麦应选用耐晚播、早熟、丰产性较好的半春性、春性品种。淮北地区宜选用濮麦7号、豫麦34、豫麦35、周麦22等品种。 4、抢时播种。晚播麦田应争取时间,抓紧整地,采取边施肥、边整地、边播种的方法,尽力做到晚中求早、晚中求快、晚中求好,确保幼苗早发,多带蘖越冬,以增强晚播小麦的抗寒能力。 5、掌握播种量。 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致使分蘖少,分蘖时间短。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以主茎穗夺高产。具体播种量根据播种时间而

定:10月18日至10月底播种,亩用种量从8千克起,每迟播1天,增加0.25千克;立冬前播种,亩用种量13-15千克。 6、冬春管理。 第一,中耕松土。冬前、年后可进行中耕划锄,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强土壤保墒、通气等能力。加快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为防止伤根,冬前松土应以3厘米左右为宜,春季可适当深锄,以减少无效分蘖。第二,合理浇水。冬前如遇干旱,应及时浇好越冬水,春季浇好拔节水。第三,追施拔节肥。实行分期施肥,重点施好拔节肥,是减少无效分蘖养分消耗,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因此,应根据苗情合理追施拔节肥。一般在3月上旬,亩追尿素8-10千克。 7、化学除草。 冬前,对杂草发生较重田块可选用75%巨星,每亩1克,在晴天进行喷药。年后,小麦返青,杂草生长迅速,在小麦拔节前用巨星每亩1克,或骠马乳油每亩4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 8、防治病虫害。 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病害以纹枯病、白粉病、锈病为主,虫害以麦蜘蛛和麦蚜为主。防治方法:对纹枯病,可用500万单位井冈霉素每亩25克左右,对水50千克喷雾;对白粉病和锈病,可用粉锈宁每亩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病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天气和小麦生长情况及时施药。蚜虫可用吡虫啉有效成分0.5-1克/亩,对水40-50千克喷雾。同时,可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云鹏活性肥等生物调节剂,以增强小麦耐性和抗性,维护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晚播小麦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到扬长补短,也可获得高产。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目录 第一篇: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第二篇: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第三篇: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第四篇:XX年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第五篇: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方案 正文 第一篇: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 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 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