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2.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2.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教学过程】

(旧课复习):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新课导入)夏朝什么时间建立?建立者是谁?夏朝最后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禹阳城)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夏朝的建立,标志者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思考】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历史故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大家推举皋陶(gao yao)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大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实权。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来继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利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的位子。伯益率领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开始变成了“家天

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何谓世袭制──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3.国家的产生(夏朝)——官吏、军队、刑法、监狱

当人类社会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后,国家就有产生的必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既然两个阶级对立,必然会爆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被剥削者必定会反抗加在他身上的种种不公,而剥削阶级必定会采用暴力手段强迫被剥削阶级接受它的统治,因此,军队,法庭,官吏,监狱等随之产生了,一旦这些机构被建立起来,国家也就出现了,而这些国家机构在夏朝已经出现。

古书上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有军队,兵士称为“甲士”。有刑法“禹刑”,史书记载:“夏有乱政二作禹刑”。夏的监狱叫作“夏台”。这样官吏、军队、刑法、监狱组成了国家的基本成分。

【思考】一个国家建立国家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巩固统治者的统治)

4.夏桀的暴政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指导学生看书及幻灯──想一想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

●夏桀的暴政

相传,夏桀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力气也很大。但他性情暴虐,为人残忍,生活腐化。据说当时地处东方有一个叫做“有施氏”的部落,在桀继位前就反叛不臣服。桀继位后,调集了上万军队,讨伐有施。有施灭亡在即,立即派人请罪,表示愿意臣服夏朝。一开始,桀并不接受有施的投降,打算灭掉有施。有施很害怕,听说桀好色,有施就挑选了一个名叫妹喜的美女,进献给桀,以此再次请降。桀一见妹喜,大为高兴,把消灭有施的事情抛诸脑后,便乐悠悠地班师回朝了。

妹喜随同夏桀回到了国都,为了讨得美人欢心,夏桀就下令重建宫殿。为了修建宫殿,夏桀竭尽所能,搜刮民脂民膏,征调役使百姓。宫殿建得可谓是金碧辉煌、宏伟壮观,从地面上看好像要倾倒一样,所以取名“倾宫”。竣工后,夏桀和妹喜一起搬到了这座宫殿之中,日日宴饮,夜夜笙歌,不理朝政。民不堪其扰,诸侯也不堪其苦。尽管如此,夏桀还认为他的统治将会永世不竭,长长久久,他把自己比做太阳,希望与日月齐辉。奴隶和平民阶层诅咒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他却得意洋洋地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当然不会,所以我的统治也将永远不会灭亡。”

不听忠告,残杀忠臣。伊尹屡次劝说桀王,要亲贤臣,远小人,险些被杀头,伊尹只好投奔了成汤。有一位大臣(关龙逄pang)见国运日危,进谏说:“如果天子做到谦恭、节俭、讲究信义、爱护贤才,那么,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而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诸侯离心离德,百姓盼望您早些灭亡。国家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您只有赶快纠正过错,体恤民情,才有可能使夏朝的统治千载万世。”对于这样的忠言逆耳,夏桀不仅不听,反而将关龙逄杀害,同时警告臣下,如果再有人进言,一律杀死。从此,贤臣绝迹,佞臣当道,夏桀的统治越来越残暴了。

小结: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族的强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那么,商朝是怎样建立的?

二、商汤灭夏

1.商朝的建立——前1600年汤亳(今河南郑州)

商,原来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因它的祖先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东南),因此而名。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即商汤)乘夏朝人民对夏桀的统治痛恨之极,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双方大战于鸣条之野,夏桀大败。桀逃奔南巢氏(南方巢居氏族,居今安徽巢湖北岸)。不久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在亳(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建立了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后人将这种战争称为“汤武革命”。

【阅读与思考】阅读课文第21页,你认为商汤能灭夏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网开一面”的故事吗?)

①除了夏桀的暴政,失去人心外;②商汤善于用人(如伊尹);③比较仁慈,关心百姓疾苦,得到人民的支持。

【关于伊尹被重用的资料】

伊尹年轻时流落到有莘(xin)国(今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一带),给有莘国国君当厨师。有莘国国君见他才能,有心提拔他为亲近大臣,但因身份之限,一直不敢。于是封伊尹做了一个管厨子的官,实际上国家大事事事都给伊尹商量,伊尹实际上成了辅政大臣。过得久了,伊尹渐渐发现有莘国国君昏庸糊涂,不堪但当大事。后听说有莘氏嫁女,女婿是商国的商汤。这件事让他兴奋不已。对于商汤的大名他仰慕已久。他深知商汤将来一定是个成大事之人,于是决定投奔商汤。他找到了有莘国国君,据实以告。这有莘国国君虽昏庸但倒颇有自知之明,自知以伊尹之贤,自己国家之小,必留不住此人。于是慷慨应允,让伊尹作为女儿的陪嫁,跟随女儿一起到商国。并在临走之时交给伊尹一封给商汤写的书信,信中介绍了伊尹的贤良,让伊尹必要时交给商汤,让商汤重用与他。

伊尹到商国后并未出示有莘国国君的书信,一是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必会引起商汤的注意,为商汤所重用。二是他认为,一旦出示了这封书信,怕商汤认为他是凭关系进来的,恐会引起商汤大臣的轻视。

但他到了商国后,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他一等再等,一直未等到表现的机会,这令他十分着急。终于有一天已做了商国皇后的有莘氏女吩咐他给商汤做上一顿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做了一锅粥用鼎盛了,给商汤送去。商汤喝了几口后,感觉鲜美异常,且从未尝过,十分惊讶,便问他:“这叫什么粥?”

伊尹答道:“回陛下,这叫忧国忧民羹。”

商汤问:“何谓忧国忧民羹?”

伊尹答:“此羹以莲子、红小豆陛下可以看这鼎,这鼎表面上十分坚硬,但已存在八百年之久,已脆弱不堪,可以比喻为我们的夏国,故称忧国。汤里有几个莲子,在鼎里沸腾翻滚,可比喻为民。民在热汤里沸腾挣扎,莲心甚苦,可谓忧民。故名忧国忧民汤。”

商汤听罢大惊。一个厨师怎有如此胸怀!不禁肃然起敬。忙起身扶伊尹坐下:“这正是朕所忧虑之事,请先生坐下详谈,教我应该如何做!”

伊尹见商汤诚恳,也不推辞,遂和商汤展开长谈。畅谈尧舜之礼,治国之策。二人由白昼谈到黑夜,晚上抵足而眠继续畅谈,只谈了三天三夜。这让商汤充分知道了此人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以后自己成败全在此人。随后商汤免了伊尹的奴隶的身份,拜伊尹为右相并做了国师,真可谓是不拘一格录用人才。

做了商国右相的伊尹为商汤制定了对内富国强兵,对外友邻睦邻的基本国策。带领商国

国民大力发展经济,很快使商国变得国富民强。

2.盘庚迁殷

过渡: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展示“商朝迁都示意图”)

——战乱、洪水、政局动荡等。

那么,商朝为何称为殷朝?

【补充】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名称的由来: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曾居于商(河南商丘),所以在灭夏以后以“商”为国名。后因为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周,因太王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克殷后,以“周”为国名;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同之处,商朝到了最后一代王——纣王统治时,也出现了残暴的统治,纣王的暴政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

3.商朝的灭亡——商纣王的暴政

【讲一讲】请你给大家讲讲有关“商朝最后一位王——纣王残暴统治的事实”。(学生对于纣王的暴政,可以从《封神榜》有所了解)

(1)修建豪华宫殿,过荒淫奢侈的生活。(2)大肆搜刮民脂民膏。(3)任用奸臣,迫害忠臣。(4)施用酷刑,镇压人民。(5)连年征战,加重人民负担。

第一,宠爱妲己,生活糜烂;修建宫殿,劳民伤财。

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商纣王下令从各地收集各种奇珍异宝,役使成千上万的奴隶,花了七年的时间,在朝歌建一座鹿台,鹿台周长三里,高达千尺,在宫廷里举行各种大型宴会,表演各种音乐、舞蹈、游戏。商纣王还让人挖了许多大池子,然后用酒灌满池子,可以供数千人狂饮不止;他还让人把熟肉悬挂起来,看上去像树林一样,人们可随便伸手摘取食用,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

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婴儿性别,,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二,残害忠良。纣的兄长微子启多次劝谏,纣仍然一意孤行,微子启只好离开都城,躲藏起来。叔叔亚相比干劝谏他,他竟然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就倒要看看你的心有几孔!”命人把比干杀死,取出心来观看。比干的死震惊了朝野,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再进谏了。

第三、严酷刑法。由于纣王荒淫无度,挥霍无度,浪费无度,大肆搜刮钱财和珍宝,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这使广大奴隶和平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广大人民日益不满,平民反抗和奴隶逃亡接连不断。为了镇压日益增长的不满和反抗,制裁向他不断劝谏的大臣,纣王沿用了过去已有的黥、劓、刖、宫、辟等五刑外,还新创设一些更加残酷的刑罚,如先把人杀死,然后剁成肉块、肉酱,称作“肉醢”,把人杀死后烤晒成肉干,称作“肉脯”。更为残酷的是用铜钱铸成空心柱子,柱中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铜柱上活活烤死,称之为“炮烙之刑”。(把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强迫"犯人"在上面行走.犯人站不稳,就掉在炭火中被活活烧死.)

纣王的残酷暴虐,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四方的诸侯也都不满。最使纣王担心的是西伯姬昌,对纣王威胁也较大,因此,纣王将他骗到朝歌,软禁起来。后来周国派人送去许多珍宝和十名美女,纣王才把西伯昌放回去。

西伯昌回周国后,更加积极地从事灭商伐纣的准备工作。立志在有生之年,复兴周国,除掉商纣王。经过几年的发展,周国已经具备了伐纣灭商的条件。西伯昌死后,其子姬发即位,是为历史上名的周武王,他以姜尚为军师,继续进行伐纣灭商的事业。

三、西周的兴衰

周原来是商的属国,位于渭水流域(陕西岐山东北),周文王在位时期迅速发展,为什么能发展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才姜尚等人,封姜尚为军师(让学生看教材小字关于周文王在岐山水边遇姜尚的故事).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就源于此,姜尚后来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周的发展为周灭商打下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称周武王。武王得到姜尚等人的辅佐,国家兴盛,而此时,商朝统治更加腐朽,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

【讲一讲】给大家讲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故事。

其实姜太公就是民间传说赫赫有名的姜子牙。历史上却有其人,据正史记载,这位姜太公名叫姜尚,又名吕尚,生活在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期,也就是距今3000多年以前。姜尚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推翻了残暴无能的商纣王,开创了800多年的周王朝。

姜太公钓鱼又是什么事呢?据说姜尚隐居在渭水河边,也就是当时的西岐,老头终日独自在渭河垂钓。与众不同的是太公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最特别的是鱼钩不放入水中只是离水三尺。他一边钓鱼一边念念有词“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路过人们见了都嘲笑这人不会钓鱼,照这样一百年也别想钓上鱼来。可是姜尚并不理会,只笑道自己不但要钓一条大鱼,还要钓一个王侯。果然太公钓鱼的奇特方法传到了西伯侯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了一名士兵去叫姜尚来。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姜尚。这一请可费了力啦,一去就去是八次,比后来的那位刘皇叔还要虔诚。当姜尚答应出山辅佐时,姬昌还亲自为姜子牙驾车八百步,这也有传说文王为姜太公驾车八百步,才有日后姜尚为周朝开创八百年基业。这就是有名的文王访贤的故事。

1.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牧野大战周武王镐京(今陕西西安)

●灭亡商朝的战役——牧野大战

周文王即位五十年后去世,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加紧进行灭商准备。武王以姜尚为“师”负责军事,结盟各诸侯国,众诸侯拥武王为盟主,结成联合灭商阵线。武王拒绝诸侯即刻伐商建议,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武王待机灭商,派间谍侯般到朝歌侦察商朝情况,当得知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其弟箕子,微子出走,商统治集团严重分裂,纣王十分孤立,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乘隙决战灭商。

前1046年周武王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罪行,宣布今“维共行天罚”(出师有名),然后亲率大军,并联合周边一些诸侯国的军队,大举东进,攻商大军在牧野集结。

纣王得知周军来攻,慌忙调集少数贵族军队和大量奴隶、战俘十几万人,开赴牧野。商军士气低落,多不愿战,队形混乱。武王见此情,便命姜尚率百夫长的大卒精兵首先向商军

发起冲锋。商军前徒纷纷倒戈,让开通道。武王随即指挥全军奋力冲杀。双方大战至夕,商军大势已去。纣王逃奔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统治中原近700年的商王朝灭亡,周王朝代之而立。

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新政权建立了,怎样才能巩固新政权?怎样治理好疆域辽阔的国家?成为周朝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西周统治者决定实行分封制,巩固奴隶主政权。

2.西周的分封制

【阅读与理解】阅读教材第24页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3)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4)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是怎样进行统治的?(金字塔式的严密的网络结构;嫡长子继承制)5)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直到了拱卫王室,扩大疆域,巩固统治等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周王室的衰落,他们乘机称雄割据,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

【知识运用】根据书本第24页,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2)图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图中最底一层是什么人?他们的处境如何?

(4)西周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3.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前771年)

●国人暴动

国人,西周时期,把居住在都城之内的平民叫做国人,而居住在郊外的,叫野人,但两者都不是统治阶级,这里的国人不是指农民,而是指有奴隶、平民、手工业者、小奴隶主等等一些权力较小或者没有权力的人,而不是单单的农民而已。

周厉王是西周第10代王,是一个贪婪残暴的君主,他到处勒索财物。他任命“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将至”的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所谓专利,就是专山川林泽之利,把原来共有的山川林泽占为己有,不许人民砍柴渔猎。厉王的残暴和贪婪,激起广大平民的愤怒,他们纷纷议论和抨击厉王。厉王派了卫国巫师来监视人民,巫师利用这种特权,无恶不作,谁不服从,他们就在厉王的面前说谁的坏话。厉王听了巫师的报告,杀了不少百姓,弄得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到熟人,只能用眼睛来示意。厉王得意地说:“现在谁也不敢说我的坏话了吧!”大臣召公劝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厉王根本不听劝说,继续一意孤行。厉王的三年高压统治,终于激起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前841年国人冲进王宫,厉王狼狈出逃。愤怒的百姓攻进王宫,找不到厉王,就去找太子静。太子静逃到召公家。起义者包围了召公的家,要召公交出太子。召公让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了起义者,愤怒的百姓冲上来,一顿乱棒把假太子打死。起义者散去,厉王不敢回京都,太子静还小,只好由召公和周公共同行政,管理国家。前827年,厉王病死他乡(今山西霍州),这时太子静已长大成人,召公、周公让位给太子,他就是周宣王。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

总结:因为厉王的贪财好利,严刑镇压,终于引起了平民的暴动。公元前841年,都城发生平民暴动,赶走周厉王。这次事件叫做"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山西霍县).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之后大家推举共伯和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虽然稳定了一段时间,但社会动荡不安,到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时,“烽

火戏诸侯”的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西周的灭亡已是无法挽救了,公元前771年结束了西周的历史。

【比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2)商汤、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3)商汤和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之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漂亮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据说这两位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那么,夏朝是怎样建立的?又是怎样灭亡的?

《中国历史》7年级(上)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20104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安排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林芝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过程;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的建立情况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的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夏商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 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 三( 教学过程 vertical side of the horizontal line. (3) establishing the datum plane (vertical): after the base perpendicular to a baseline level determined, in the formation of vertical lateral plane (vertical plane). That's why we established baseline, all the mullions on 导入新课 :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教授新课: 一、“家天下”的形成 教师: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文 明时代。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单选题北师大版

单选题: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选择题 1.谜语“大禹建国”,打二十四节气中的名称之一,谜底应是() A.春分 B.立夏 C.谷雨 D.冬至 2.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5.他文采出众,武艺超群,遗憾的是:他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以人当坐骑,其暴虐激起人民的不满。他是() A.夏禹 B.夏启 C.夏桀 D.成汤

6.“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教材即采用了这一成果。请你说出商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 A.约公元前2070年禹 B.约公元前1600年汤 C.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 D.约公元前1200年纣 7.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2010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8.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曾几次迁都,直到一位商王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这位商王是() A.启 B.汤 C.盘庚 D.纣 9.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 C.汤 D.纣 10.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1、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者大事 夏 商 西周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3、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面问题 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团队合作探究: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三、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达标检测: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请你推断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 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6、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7、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 -------《诗经》 请回答:①这句话大体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③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反映这种现象的朝代。 【学后小记】

第4课《夏、商和西周》习题

第四课夏、商和西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 A 公元21世纪 B 公元16世纪 C 公元前21世纪 D 公元前16世纪 3、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 商汤 B 武丁 C 盘庚 D 商纣 5、在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6、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A 阪泉之战 B 打败有扈氏 C 逐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7、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A 东周 B 西周 C 商朝 D 夏朝 8、东周建立的时间是:() A 公元771年 B 公元前771年 C 公元前772年 D 公元前770年 9、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 B 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 C 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D 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10、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A 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B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 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北师大2016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一、教学思路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

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四、重点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讲授】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课后辅导练习四十七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后辅导练习 四十七 第1题【单选题】 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为了统治广大的平民和奴隶,采取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 ①军队②刑法③礼仪教化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 B、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 D、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 A、启 B、莱 C、封 D、禹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的五个政权加上南方十个政权的合称 B、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D、五代十国时期,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请找出以下人物中与其他选项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是( ) A、禹 B、周武王 C、纣王 D、汤 【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一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 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 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 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 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2

夏商西周的更替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安排课时:1课时授课教师:林芝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过程;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的建立情况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的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夏商周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教授新课: 一、“家天下”的形成 教师: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2、启继禹位 区别世袭制与禅让制(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会导致朝代更替。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才被废止。世袭制的特点是一个家庭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标志着“公天下”的原始社会为“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代替。) 3、国家机构的建立:设置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 国家机构建立的实质:保护统治者的利益。 4、夏桀的暴政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给学生讲述关于夏桀的残暴(把人当坐骑,被人们比作太阳等) 二、商灭夏与周灭商 1.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600年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七年级上历史ls-18-07-001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编订人:魏开宝审定人:文综组时间:2018-09-21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3.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重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法指导】 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对夏商西周的更替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精读教材的方法,对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理解 【知识链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来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夏朝 (一)、建立 1、时间:约。建立者:。都城:。 2、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个王朝。 (二)、世袭制 1、建立者:。 2、含义: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世代继承下去。 (三)、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 大败,夏王朝灭亡。 探究1、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国家)的产生?

探究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的“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那么,“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指的什么政治制度? 知识点二、商朝 (一)、建立 时间:约。建立者:。都城:。 (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此,商朝也称为殷朝。) (二)、灭亡:商朝晚期,得到、等人的辅佐,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知识点三、周朝 西周: (一)、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史称西周(二)、分封制 1、目的:为。 2、内容: 原则:远近和大小 主要对象:和 授予的权力:建立,管理和 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具有很大的,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 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 确立的贵族等级:、、、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约公元前2019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制代替制,公天下变成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 二、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4. 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5.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6.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7.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 8.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9.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 ①世袭制②等级制③分封制④禅让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第1页共1页

夏商西周的更迭优秀教案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目标】 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2.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3.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通过对奴隶制国建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5.通过对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的学习,形成自觉地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代夏、周代商的相同原因,并讨论有何历史启示。 【教学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学生对这些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先前学习的传说时代我们祖先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汶口文化贫富分化),奴隶制在我国产生。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 年夏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板书课题:夏商西周的更迭。 2.“家天下”

教师提问: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约在公元前2070 年(BC概念引入),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国名就是禹所在的部落名称“夏”,这就是夏朝。 学生识图(课件出示图片),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教师提问: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师)禹年老的时候,也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推举他治水时的助手伯益作继承人,但是他 却不给伯益实权,把实权交给了他的儿子启。 (师)同学们想一想,禹为什么要把实权交给启呢?后果又会是什么样呢?(讨论并发表见解。) (师)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同学们想象一下,伯益谦让的后果还会和舜、禹时的谦让后果一样吗?(学生联系上一个问题回答。) 这样,启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禹的位置,接着又通过武力降服了不服的伯益等其他部落,以武力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启继承王位表面上看是自己争取的,实际上,启之所以能取得实权树立自己的威望与谁分不开呢(是禹)?对,这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所以历史上称“禹传子”。由于启不是按照禅让制由各部落选出来的首领,所以,我们说禅让制被破坏了,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此禹的家族世世代代统治着夏,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私产,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教师提问: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 (师)虽然夏朝才仅仅是个国家的雏型,但毕竟是建立国家的开始,此后,历代国家越建越完备,历史在不断前进。 活动:时光隧道穿越——“夏朝人”和“商朝人”畅谈自己的国家包括建国时 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几方面内容(教师语言要生动风趣,在其中起到鼓动情绪和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2.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2.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教学过程】 (旧课复习):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新课导入)夏朝什么时间建立?建立者是谁?夏朝最后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禹阳城)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夏朝的建立,标志者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思考】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历史故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老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大家推举皋陶(gao yao)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大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实权。禹死后,伯益按照过去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去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来决定由谁来继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利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的位子。伯益率领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开始变成了“家天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夏商西周的更迭》知识梳理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夏商西周的更迭》知识梳理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通过学习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形成自觉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取代夏、西周取代商的相同原因,并讨论有何历史启示。 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那时在财产的拥有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新变化?(出现了私有财产)那么随着这些私有财产的出现,它们的拥有者必然要求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受到任何侵犯。这样的机构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同时随着人类的进步,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之后出现的人们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国家的产生过程―――夏商西周的更迭。 板书[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早在大汶口居民时代,私有财产就出现了,到尧舜禅让的时候,私有财产更是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从约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北师大版

《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和亡国之君,知道东周的建立。2.归纳夏、商、西周灭亡的时间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3.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自主学习】 一、“家天下” 1.建立时间:约______年;都城:_________; 2.建立者:_______; 3.地位:我国的____________王朝。 4.意义: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_______的产生。 5.禹的儿子_______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________。 二、商汤灭夏 1.最后一个夏王是______(暴君)。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_________。 3.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_______迁都于________(河南安阳)。 三、武王伐纣 1.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暴君)。 2.武王伐纣:公元前________,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政治联盟,与商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3.约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_______(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_______。4.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_所灭。 5.公元前770年,________东迁洛邑,史称________。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分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

2011七上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跨度大,知识点多。注意介绍更迭的顺序,建立时间、建立者、国都等。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三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归纳三朝灭亡原因,概括相似之处,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识读“周初分封略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用表格对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知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努力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动画──“大禹治水”导入: 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学生回忆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进入本课学习 二、内容探究 2、夏朝的兴衰 夏朝都城、国家机构等问题。学生回答。 (1)师问: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王位世袭制和禅让制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回答。 (2)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进步还是倒退”为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指导看图《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以及课后“自由阅读卡”中的图。 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夏朝有比较大的统治区域,还有确切的都城遗址和宫殿遗址等等,说明夏朝的确是早期国家了。) 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如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国家机构的建立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等) (4)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5)讲完夏朝建立后,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6)指导学生阅读第21页第二、三段,看图“桀把人当坐骑”,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不能相比,因为他实行暴政)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过渡:当人们奋起反抗桀的暴政时,夏朝就走到尽头了。 (引入下一目。) 3、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师问:商汤为什么能灭夏? (学生答:原因: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 (2)何时灭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