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片机串并转换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并转换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并转换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并转换实验报告

实验五串并转换实验

姓名:赵新专业:通信工程(401)学号:2011412547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51串行口方式0工作方式及编程方法;

2、掌握利用串行口扩展I/O通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Proteus画出仿真电路图。利用8051串行口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

可以进行I/O的扩展,要求以级联的形式用2片74LS164扩展两个8位I/O,驱动两个数码管,电路自行设计。

2、按流程图编写程序,在数码管上循环显示从8051串行口输出的0--9这10个数字。

3、编写程序,利用定时器T0产生1S的定时,通过数码管显示计时时间0~99秒,计到99

秒后再减1计时,即由99~0。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1、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是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总是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后才能启动串行接受,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入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I位置1,TI必须由软件清零。

2、74LS164: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共有14个引脚。

注意:74LS164接数码管时应接限流电阻(200欧姆左右),否则无法驱动级联的另一块74LS164。

3、实验步骤:1、用proteus设计串并转换电路;

2、在Keil C51中编写控制程序,编译通过后,与Proteus联合调试;

3、连续执行程序,在扩展的数码管上循环显示0~99这10个数字;

4、修改程序,实现加减计时功能。

四、电路设计及调试

1、实验电路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

RST

9

P0.0/AD0

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1

C1

22pf

C222pf

C3

20uF X1CRYSTAL FREQ=12MHz

R11k

SRG8R

C1/->

&1D

13

2

456108

1112913

U2

74LS164

R2

200

R3200R4200R5200R6200R7200R8200

R9200

SRG8R

C1/->

&1D

13

2

4561081112913

U3

74LS164

R10

200

R11200R12200R13200R14200R15200R16200

R17200

2、程序设计与调试:

单个数码管循环显示0~9: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0;

uchar code table[]={0x03,0x9f,0x25,0x0d, 0x99,0x49,0x41,0x1f,0x01,0x09}; void delay(uint xms) { uchar i,j; for(;xms>0;xms--) for(i=142;i>0;i--) for(j=2;j>0;j--); }

void main()

{ SCON=0x10; PCON=0; while(1) {

SBUF=table[i++]; while(TI==0); TI=0;

delay(2000); if(i==10) i=0; } }

0~99s 计时: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 uchar c=0; uchar f=0;

uchar code table[]={0x03,0x9f,0x25, 0x0d,0x99,0x49,0x41,0x1f,0x01,0x09}; void main()

{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SCON=0x10;

PCON=0;

while(1);

}

void int_t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c++;

if(c>=20&&f==0)

{

c=0;

SBUF=table[i%10];

while(TI==0);

TI=0;

SBUF=table[i/10];

while(TI==0);

TI=0;

i++;

if(i==100)

{f=1;i--;}

}

if(c>=20&&f==1)

{

c=0;

i--;

SBUF=table[i%10];

while(TI==0);

TI=0;

SBUF=table[i/10];

while(TI==0);

TI=0;

if(i==0)

{f=0;i++;}

}

}

五、经验总结

做实验时要仔细,要按步骤来,避免人为错误。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日期:20140327 地点: 实验一实验名称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keil软件和STC-ISP 软件的使用方法 2.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3.点亮1,3,5,7发光管 4.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2. 主要仪器设备 1.一台pc机 2.一个单片机开发板 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include void main () { P1 &=0xFE; while(1) } 点亮1,3,5,7发光管 void main () { P1 &=0xAA;

while(1) } 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_ms(uint timer) { uchar j = 0; while(timer--) { for(j = 124;j>0;j--) { ; } } } void main (void) { while(1) { P1 &=0xFE; delay_ms(100); P1 |=0x01; delay_ms(100); } }

实验心得:这第一次试验,没准备,所以这次实验一上机啥都不会,也不知道该做啥,在同学的帮助下安装了程序和驱动,代码也是问同学才明白的。第一个代码,通过很顺利,但是测试第二个代码的时候电脑无法连接板子,后来重新安装了驱动才就能连接了。虽然感觉还是好多不懂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有一点成就感。

单片机c语言版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报告

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一、实验要求 1.在Proteus软件中画好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2.在电路中增加四个7段数码管(共阳/共阴自选),将P1口作数据输出口与7段数码 管数据引脚相连,P2.0~P2.3引脚输出选控制信号 3.在Keil软件中编写程序,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数码管显示变量unsigned int show_value的值(show_value的值范围为0000~9999),即把show_value的千百 十个位的值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1.巩固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3.掌握7段数码管的连接方式和动态显示法 4.掌握查表程序和延时等子程序的设计 三.实验说明 (条理清晰,含程序的一些功能分析计算) 如下图(五)所示,由P1口将要显示的数字输给七段数码管;再由P2第四位输给数码管的公共端,作为扫描输入信号;用外部中断P3.2和P3.3分别接PB1与PB2,实现数字的增减。所要实现的功能是,开始运行电路功能图时,四个数码管分别显示0000,按下PB1增1,直到9999回到0000,相反按下PB2减1,直到0000回到9999。 在算相关数据时,由于要显示个十百千的不同数字,要调用disp函数, disp[0]=show/1000; //显示千位的值 disp[1]=show%1000/100; //显示百位的值 disp[2]=show%100/10; //显示十位的值 disp[3]=show%10; //显示个位的值 本实验需要用到IE寄存器与TCON寄存器。 四、硬件原理图及程序设计 (一)硬件原理图设计

单片机实验报告

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2 学号:2012213865 姓名:冉靖 指导教师:王文涛 2014年 6月1日

一. 以下是端口的各个寄存器的使用方式: 1.方向寄存器:PxDIR:Bit=1,输出模式;Bit=0,输入模式。 2.输入寄存器:PxIN,Bit=1,输入高电平;Bit=0,输入低电平。 3.输出寄存器:PxOUT,Bit=1,输出高电平;Bit=0,输出低电平。 4.上下拉电阻使能寄存器:PxREN,Bit=1,使能;Bit=0,禁用。 5.功能选择寄存器:PxSEL,Bit=0,选择为I/O端口;Bit=1,选择为外设功能。6.驱动强度寄存器:PxDS,Bit=0,低驱动强度;Bit=1,高驱动强度。 7.中断使能寄存器:PxIE,Bit=1,允许中断;Bit=0,禁止中断。 8.中断触发沿寄存器:PxIES,Bit=1,下降沿置位,Bit=0:上升沿置位。 9.中断标志寄存器:PxIFG,Bit=0:没有中断请求;Bit=1:有中断请求。 二.实验相关电路图: 1 MSP430F6638 P4 口功能框图: 主板上右下角S1~S5按键与MSP430F6638 P4.0~P4.4口连接: 2按键模块原理图: 我们需要设置两个相关的寄存器:P4OUT和P4DIR。其中P4DIR为方向寄存器,P4OUT 为数据输出寄存器。 主板上右下角LED1~LED5指示灯与MSP430F6638 P4.5~P4.7、P5.7、P8.0连接:

3 LED指示灯模块原理图: P4IN和P4OUT分别是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寄存器,PDIR为方向寄存器,P4REN 为使能寄存器: #define P4IN (PBIN_H) /* Port 4 Input */ #define P4OUT (PBOUT_H) /* Port 4 Output */ #define P4DIR(PBDIR_H) /* Port 4 Direction */ #define P4REN (PBREN_H) /* Port 4 Resistor Enable */ 三实验分析 1 编程思路: 关闭看门狗定时器后,对P4.0 的输出方式、输出模式和使能方式初始化,然后进行查询判断,最后对P4.0 的电平高低分别作处理来控制LED 灯。 程序流程图: 2 关键代码分析: #include void main(void) { WDTCTL = WDTPW + WDTHOLD; // 关闭看门狗 P4DIR |= BIT5; // 设置4.5口为输出模式 P4OUT |= BIT0; // 选中P4.0为输出方式 P4REN |= BIT0; // P4.0使能 while (1) // Test P1.4 { if (P4IN & BIT0) //如果P4.0为1则执行,这是查询方式按下去后是低,否则为高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班级:信科09-3 姓名:王艳辉 学号:08093581 指导老师:陈岱 完成时间:2012年1月8日

实验一 I/O接口P1、P3口实验 一,实验题目 1,用P1口做输出,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用P3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扭子开关,通过P1口在实验箱上LED 灯上输出,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使用CPLD实验箱进行单片机实验的方法。 2.设计出符合实验要求的CPLD硬件电路。 3.学习单片机仿真开发软件Keil 51的使用方法。 4.学习MCS-51汇编语言编程方法。 5.学习Pl口的使用方法。 6.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实验准备 P1和P3口为准双向口,Pl、P3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作为输入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l”,该位才能作为输入。803l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入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l”使它再成为一个输入。再来看一下延时程序的实现。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一是用指令循环来实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实验系统的工作主频,计算出延时0.1s的

时间常量,编制延时程序: MOV R7, #200 (1) DEl:MOy R6,#X (2) DE2:DJNZ R6,DE2 (3) DJNZ R7,DEl (4) 上面MO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1÷0.256us现求出X值: (X*1/0.256+1/0.256+l/0.256)*200+l/0.256=0.1*10^6。解出X=l26。代入上式可知实际延时约0.100O04s,近似符合要求。 四,实验步骤 (1)打开MAX+PLUSⅡ CPLD实验开发系统。 (2)点击File菜单Project子菜单之Name项,出现Project Name 对话框。为当前的实验选择恰当的路径并创建项目名称”E:\AT8031”。(3)点击File菜单之New项,出现对话框,为选择输入方式,选择Graphic Editor File。出现图形编辑窗口。 (4)双击空白编辑区,出现Enter Symbol 对话框。 (5)从Symbol Libraries项中选择mf子目录(双击),在prim子目录中选择输入脚input 和输出引脚output。 (6)在图形编辑窗口中的左侧点击连线按钮,并完成对电路的连线。(7)在引脚的PIN_NAME处左键双击使之变黑,键入引脚名称。

单片机实验——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实验——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 一、数码管静态显示 1、电路图 图1 2、电路分析 该电路采用串行口工作方式进行串行显示实验,串行传输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

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同步移位脉冲。当CPU 执行一条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时,产生一个正脉冲,串行口开始将发送缓冲器SBUF 中的8位数据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出去,8位数据发送完毕,发送结束标志TI置1,必须由软件对它清0后才能启动发送下一帧数据。 因此,当输完8个脉冲后,再一次来8个脉冲时,第一帧的8位数据就移到了与之相连的第二个74LS164中,其他数据依此类推。 3、流程图

发送数据 二、数码管动态显示 1、电路图

图2 2、电路分析 R1-R7电阻值计算:一个7-seg 数码管内部由8段LED 组成,因此导通电压和电流与LED 灯相同,LED 导通压降大概在 1.5V-2.2V ,电流3mA-30mA ,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5V , 所以 一般取Rmin 和Rmax 中间值,330Ω、470Ω、510Ω。 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在P0 口接1003025Im min 1325Im max =-===-==mA V V an U R K mA V V in U R

排阻,上拉电压。如果没有排阻的话,接上拉电阻时需要考虑数码管的电流,如果太小的话,是驱动不了数码管的。如图3: 发现电流大于5mA时,数码管才能亮,与前面电流最小3mA不符,因此计算数码管电流时使其在10mA-20mA之间,确保能驱动数码管亮。 两个74HC573实现对六位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控制端为LE(第11脚)。 3、思路分析 先使第一个573输出同步,把数据送入573中,然后锁存,第二个573输出同步,打开第一个数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存储器块清零或赋值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存储器的读写方法,熟悉51汇编语言结构。 2 熟悉循环结构程序的编写。 3 熟悉编程环境和程序的调试。 二、实验内容 指定存储器中某块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要求将其内容清零或赋值。例如将4000H开始的10个字节内容清零或全部赋值为33H。 注意: 1 文件不要用中文名称保存时不要用中文路径(目录),不要放在“桌面”上,源文件和工程要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文件名称和路径名称不要太长。 2 查看存储器菜单使用:窗口---数据窗口---XDATA 观察存储器内容 3 查看SFR:窗口---CPU窗口查看CPU寄存器SFR 4 单步执行:执行---单步执行(F8),每执行一步,查看每条语句涉及到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变化结果,是否是指令所要得到的结果,如不是,检查错误原因,修改。 5利用多种执行方法和观察各种窗口调试程序,直至程序满意为止。 三、实验仪器 微机、VW,WA VE6000编程环境软件,(单片机实验箱) Lab6000/Lab6000通用微控制器MCS51实验 四、实验步骤 1、新建工程文件。(注意:文件不要用中文名称保存时不要用中文路径)

2、编写程序。 3、运行和调试过程。 外部数据存储器(4000H为首地址的10个字节)中初始状态(随便赋值FFH): 单步执行程序,观察SFR中外部地址指针的变化; 全速执行程序,可以看到外部数据存储器已赋值33H:

五、实验结果 可以看到外部数据存储器已赋值33H: 六、问题讨论 本次实验能够清楚地了解存储器中数据的移动和赋值过程,通过单步执行,对于每一步的指令操作过程能够了解如何执行,查看每条语句涉及到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变化结果。同时,学习掌握汇编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过程。 实验二:存储块移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51汇编语言程序结构。 2 熟悉循环结构程序的编写,进一步熟悉指令系统。 3 熟悉编程环境和程序的调试。 二、实验内容 将指定源地址(3000H)和长度(10字节)的存储块移动到目的地址(3050H)。 注意:在编程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仿真,观察程单片机运行情况。 由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内容都一样(FF),调试时看不到内容的变化,所以需要给源地址内容赋值。有多种赋值方式(比如在搬移循环体内,赋值一个搬移一个,请在空白处添

51单片机实验报告94890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9月

辽东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王瑛 学号: 0913140319 班级: B1403 专业:网络工程 层次:本科 2016年9月

目录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第一章)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第二章) 实验题目:基本指令实验(第三章)4 实验题目:定时器/计数器实验(第五章)4 实验题目:中断实验(第六章)4 实验题目:输入接口实验(第八章)4 实验题目:I/O口扩展实验(第九章)4 实验题目:串行通信实验(第十一章)4 实验题目:A/D,D/A转换实验(第十七章)4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年10月24日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51单片机的组成和工作方法 掌握项目工程的建立、编辑、编译和下载的过程方法 熟练单片机开发调试工具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Keil集成开发环境:

STC-ISP: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 年10 月24 日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点亮一个LED小灯 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1、点亮一个LED小灯 点亮LED小灯的程序: #include //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LED = P0^0; sbit ADDR0 = P1^0; //sbit必须小写,P必须大写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void main() { ENLED = 0; ADDR3 = 1; ADDR2 = 1; ADDR1 = 1; ADDR0 = 0; LED = 0; //点亮小灯 while (1); //程序停止 } 2、程序下载 首先,我们要把硬件连接好,把板子插到我们的电脑上,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所使用的COM 口,如图所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学院: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2) 一、内容 (2) 二、目的及要求 (3) 第二章实验 (3)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3)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4)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11) 实验四串行通信设计 (20) 第三章实验体会 (28)

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一、内容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3 定时/计数器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定时器控制LED灯 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05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P1口的P1.0-P1.7分别接八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模拟时序控制装置。开机后第一秒钟L1,L3亮,第二秒钟L2,L4亮,第三秒钟L5,L7亮,第四秒钟L6,L8亮,第五秒钟L1,L3,L5,L7亮,第六秒钟L2,L4,L6,L8亮,第七秒钟八个LED灯全亮,第八秒钟全灭,以后又从头开始,L1,L3亮,然后L2,L4亮……一直循环下去。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3 A/D转换实验”项目(P64)和“4.4 D/A转换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小键盘给定(并显示工作状态),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类型(D/A 转换方式),经过A/D采样后,将采样数据用LED灯,显示当前模拟信号值大小及变化状态。 实验四串行通讯实验 阅读、调试C语言程序功能。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7 串口通讯实验”项目。(要求:实验仪器上完成)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 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与PC机通讯。功能要求:将从实验系统键盘上键入的数字,字母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将PC机键盘输入的字符(0-F)显示到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数码管上。

C51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 —201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 开课实验室: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定时器 T0、T1 的方式选择与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 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2. 掌握 LED 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89C51 单片机有五个中断源(89C52 有六个),分别就是外部中断请求 0、外部中断请求 1、定时器/计数器 0 溢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 0 溢出中断请求及串行口中断请求。每个中断源都对应一个中断请求位,它们设置在特殊功能寄存器 TCON 与 SCON 中。当中断源请求中断时,相应标志分别由 TCON 与SCON 的相应位来锁寄。五个中断源有二个中断优先级,每个中断源可以编程为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中断,可以实现二级中断服务程序嵌套。在同一优先级别中,靠内部的查询逻辑来确定响应顺序。不同的中断源有不同的中断矢量地址。 中断的控制用四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IE、IP、TCON (用六位)与 SCON(用二位), 分别用于控制中断的类型、中断的开/关与各种中断源的优先级别。中断程序由中断控制程序(主程序)与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 1)中断控制程序用于实现对中断的控制; 2)中断服务程序用于完成中断源所要求的中断处理的各种操作。 C51 的中断函数必须通过 interrupt m 进行修饰。在 C51 程序设计中,当函数定义时用了 interrupt m 修饰符,系统编译时把对应函数转化为中断函数,自动加上程序头段与尾段,并按 MCS-51 系统中断的处理方式自动把它安排在 程序存储器中的相应位置。 在该修饰符中,m 的取值为 0~31,对应的中断情况如下: 0——外部中断 0 1——定时/计数器 T0 2——外部中断 1 3——定时/计数器 T1 4——串行口中断 5——定时/计数器 T2 其它值预留。 89C51 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 16 位定时器 T0 与 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与外部计数方式。T1 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2. 定时器 T0 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L0 与 TH0 构成,定时器 T1 由 TH1 与TL1 构成, 特殊功能寄存器 TMOD 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 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 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 IP 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 T0 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000BH,T1 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 置工作方式。 2) 置计数初值。

单片机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编译后,系统提示:目标越界,改为AJMP后编译通过,将ORG 07FFH 改为0800H, 系统提示:目标越界,这说明AJMP可以在2KB 范围内无条件转移。 2.改为LJMP编译通过,这说明LJMP可以在64KB 范围内无条件转移。 3.将LJMP LP1改为SJMP LP0,机器码为80FC,其中FC为偏移量,它是一个补码,01H~7FH说明向PC(增大√、减小)方向跳,80H~FFH说明向PC(增大、减小√)方向跳,这说明SJMP可以在当前PC值-128B~+127B 范围内无条件转移。 1、X、Y以补码的形式存放在20H、21H中,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函数: 实验程序: MOV A,20H JZ ZREO JB ACC.7,NEG MOV 21H,#01H SJMP PEND ZREO:MOV 21H,A SJMP PEND NEG:MOV 21H,#0FFH PEND:SJMP$ END 结果记录: 1.将数89H存放于20H中,运行程序,观察到21H单元中的内容为FF; 2.将数05H存放于20H中,运行程序,观察到21H单元中的内容为01; 3.将数00H存放于20H中,运行程序,观察到21H单元中的内容为00; 2、将20H~27H中的压缩BCD码拆为两个单字节BCD码,存放在以2000H为首地址的外部RAM 中。 实验程序: MOV R0,#20H MOV R7,#08H MOV DPTR,#2000H LOOP:ACALL CZ INC R0

INC DPTR DJNZ R7,LOOP SJMP $ CZ:MOV A,@R0 SWAP A ANL A,#0FH MOVX @DPTR,A INC DPTR MOV A,@R0 ANL A,#0FH MOVX @DPTR,A RET END 结果记录: 20H 21H 22H 23H 24H 25H 26H 27H 87H 54H 36H 23 19H 43H 77H 69H 2000H 2002H2004H2006H2008H200AH200CH200EH 07H 04H 06H 03H 09H 03H 07H 09H 2001H 2003H2005H2007H2009H200BH200DH200FH 08H 05H 03H 02H 01H 04H 07H 06H 1、数在计算机中是以补码形式存放的,因此,判断数据的正负,往往采用判断第7 位,是0 则为正数,是1 则为正数 2、实验内容2中JZ ZREO 的机器码为600DH ,其中0DH 为偏移量,当前PC值0004 加上这个偏移量等于0011H ,这正是即将执行的程序的首地址,即标号为ZREO 语句。程序计算器PC的功能是指向下一条指令,因此,跳转语句是依靠偏移量来改变程序计数器PC的值,从而改变程序的流向。 3、分支程序一定要注意分支的语句标号的正确性,每一分支之间必须用跳转(如SJMP)指令分隔,并跳转到相应标号。 4、子程序往往用间址寄存器传递数据,内部RAM用@Ri ,外部RAM用@DPTR ,绝对不能用直接地址。最后以RET 结尾。 5、循环程序往往用寄存器传递数据,用R7控制循环次数,用调用作为循环体,用指令INC 修改地址指针,用指令DJNZ 判断循环结束。 6、执行ACALL前(SP)= 07H ,执行ACALL时,(SP)= 09H ,(08H)= 09H ,(09H)= 00H ,(PC)= 000FH ,PC的值正是子程序的入口地址,而堆栈中这两个单元存放的是断点处PC的值;执行到RET后,(SP)= 07H , 原08H的值弹给(PC)7~0 ,原09H的值弹给(PC)15~8 ,因此,返回断点继续执行主程序。

数码管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八数码管led实验报告 苏州大学实验报告 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课程名称成绩指导教师同组实验者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数码管led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8段数码管的基本原理,理解8段数码管的显示和编程方法,理解4连排共阴极8段数码管lg5641ah与mcu的接线图。二.实验内容 理解8段数码管原理,运行与理解各子程序,编制一个4连排8段数码管程序,mcu的排8段数码管显示mcu复位后的开始到现在的运行时间。由于只有四个数码管,所以只显示mcu 运行到目前为止的分钟和秒,当计时达到一个小时,就重新从00:00开始计时。另外,也可以通过pc方的串口通信程序,指定计时的开始值。三.实验过程(一)原理图 图8-2数码管外形 dp a b c e f g dp 图8-1 数码管(二)接线图 图8-3 mcu与4连排8段数码管的连接第1页 (三)基本原理 8段数码管一般由8个发光二极管(llight-emitting diode,led)组成,每一个位段就是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8段数码管分别由a、b、c、d、e、f、g位段,外加上一个小数点的位段h(或记为dp)组成。根据公共端所接电平的高低,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有时数码管不需要小数点,只有7个位段,称7段数码管。共阴极8段数码管的信号端高电平有效,只要在各个位段上加上相应的信号即可使相应的位段发光,比如:要使a段发光,则在发光。 四.编程 (一)流程图 图8-4 数码管led显示流程图(及其中断子程序) (二)所用寄存器名称及其各个位 程序中没有使用与led显示相关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仅仅使用了通用i/o口a口和b口。(三)主要代码段 1第2页第3页 2.c 第4页 第5页 篇二:数码管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01234567(实验五)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 (2)通过不同的编程实现灵活运用数码管。 三、实验原理 四、相关原理图 五、实验内容

单片机实验四 I O显示控制实验(数码管显示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Array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 I/O显示控制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 ****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软件仿真板的使用。 2、了解并熟悉一位数码管与多位LED数码管的电路结构、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及其应用原理。 3、学习proteus构建LED数码管显示电路的方法,掌握C51中单片机控制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与编程方法。 二、实验环境: 1、Windows XP系统; 2、Keil uVision2、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1、LED数码管的结构和原理 LED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字段的显示器件。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通常使用的是七段LED,这种显示器有共阴极与共阳极两种。 (a)共阴极LED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阴极共地,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则点亮; (b)共阳极LED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阳极并接。 2、七段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只要将一个8位并行输出口与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引脚相连即可。8位并行输出口输出不同的字节数据即可获得不同的数字或字符,如下表所示。通常将控制发光二极管的8位字节数据称为段选码。 八段选码(显示码)的推导(以共阳数码管显示C为例): 要显示C则a、f、e、d四个灯亮2.为是共阳数码管,则a、f、e、d应送0时亮3.dp-a为11000110B 3、多位数码管的显示:电路结构、动态静态两种实现原理: 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两种方式。 (1) LED静态显示方式 各位LED的位选线连在一起接地或接+5V;每位LED的段选线(a-dp)各与一个八位并行口相连; 在同一时间里每一位显示的字符可以各不相同。

单片机实验报告(1)

实验二、中断实验――中断优先级控制及中断保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中断机制。 2、熟悉中断的应用和编程。 二、实验设备 1、 仿真器; 2、 单片机最小系统; 3、 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模块; 4、 独立式键盘模块。 三、实验要求 连接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电路并编写程序,学习单片机中断机制,及中断优先级和中断保护的方法: 使用独立式按键1连接0INT (P3.2),按键2连接1INT (P3.3),在平时状态下,发光二极管行以200ms 的时间间隔,依次点亮。1键按下时0INT 中断处理程序点亮P0.0对应的发光管2秒钟,其他发光管熄灭;2键按下时P0.1对应发光管点亮2秒,其他发光管熄灭。 四、实验原理 通常一个微处理器读取外围设备(如键盘等)的输入信息的方法有轮询(Polling)及中断(Interrupt)两种。轮询的方法是CPU 依照某种既定法则,依序询问每一外围设备I /O 是否需要服务,此种方法CPU 需花费一些时间来做询问服务,当I /O 设备增加时,询问服务时间也相对增加,势必浪费许多CPU 时间,降低整体运行的效率。使用中断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使用中断使系统对外部设备的请求响应更加灵敏,并且不需要占用CPU 的时间进行轮询。但是,当使用中断,特别是有多个中断嵌套时要特别注意内存单元的保护。 1 80C51中断结构 当中断发生后,程序将跳至对应中断入口地址去执行中断子程序,或称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这些特殊的地址称为中断向量,例如当80C51外部中断INTl 发生时,会暂停主程序的执行,跳至地址0013H 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直到RETI 指令后,才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MCS-51系列的程序内存中有7个矢量地址,叙述如下: (1)00H 复位 当第9脚RESET 为高电平,CPU 会跳至地址00H 处开始执行程序,亦即程序一定要从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册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B 指导老师: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学期:20 —20 学年第学期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务处印

实验目录实验一: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实验二:指示灯循环控制 实验三:指示灯/数码管的中断控制 实验四:电子秒表显示器 实验五:双机通信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实验名称: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一、实验目的: 学习51单片机I/O口基本输入/输出功能,掌握C语言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输入电路由外接在P1口的8只拨动开关组成;输入电路由外接在P2口的8只低电平驱动的发光二极管组成。此外,还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片选电路。 在编程软件的配合下,要求实现如下指示灯/开关控制功能:程序启动后,8只发光二极管先整体闪烁3次(即亮→暗→亮→暗→亮→暗,间隔时间以肉眼可观察到为准),然后根据开关状态控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亮灯状态,即开关闭合相应灯亮,开关断开相应灯灭,直至停止程序运行。 三、软件编程原理为; (1)8只发光二极管整体闪烁3次

亮灯:向P2口送入数值0; 灭灯:向P2口送入数值0FFH; 闪烁3次:循环3次; 闪烁快慢:由软件延时时间决定。 (2)根据开关状态控制灯亮或灯灭 开关控制灯:将P1口(即开关状态)内容送入P2口;无限持续:无条件循环。 四、实验结果图: 灯泡闪烁:

按下按键1、3、5、7:

经检验,其余按键按下时亦符合题目要求。 五、实验程序: #include"reg51.h"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time) { unsigned int j=15000; for(;time>0;time--) for(;j>0;j--); } void main(){ key,char i; for(i=0;i<3;i++) { P2=0x00; delay(500); P2=0xff; delay(500) } while(1) { P2=P3;

单片机原理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 2015学年 第2学期) 实验名称 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2012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学号 B47 姓名 王秋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 杨烈君

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1. 在Proteus 软件中画好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2. 在电路中增加八位 7段数码管(共阳/共阴自选),将P2 口作数据输出口与 7段数码管数据 引脚相连,P3引脚输出位选控制信号 实现类似时钟的效果,如“ 13-23-25 ” 13时23分25秒 扩展要求: 结合LED 显示,实现带数码显示的交通灯 实验设备(环境): 1 .计算机 2. Proteus ISIS 7 Professional 3. Keil 应用程序 实验内容: 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要求实现: 1?动态显示法,实现数码管分别显示数字 1-8 ; 2 ?实现指定数值的显示 (可使用缓存数值) (); 3 .实现类似时钟的效果,如“ 13-23-25 ” 13时23分25秒; 4 ?实现时钟的自动计时; 扩展要求: 结合LED 显示,实现带数码显示的交通灯; 1. 巩固Proteus 软件和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学习端口输入输出的高级应用 3. 掌握7段数码管的连接方式和动态显示法 4. 掌握查表程序和延时等子程序的设计 3. 在Keil 软件中编写程序,采用动态显示法,实现数码管分别显示数字 1-8 4. 实现指定数值的显示 (可使用缓存数值) 5. 6. 实现时钟的自动计时 7. 应用程序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步骤: 1、使用Proteus ISIS 7 Professional 应用程序,建立一个.DSN文件 2、在“库”下拉菜单中,选中“拾取元件”(快捷键P),分别选择以下元件:AT89C51CAPCA P-ELEC CRYSTAL RES PACK-8 3、构建仿真电路: 连接图 显示1-8 显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8255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要求 编写程序,使用8255可编程并行口芯片,来检测八位拨动开关的状态,并控制八位发光二极管。使得八位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变化与八位拨动开关的状态相一致。实验中用8255PB口作输入,PC口做输出。 二.实验目的 了解8255芯片结构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电路及连线 8255的PB0~PB7(PB口)接至八位拨动开关K0~K7。 将PC0~PC7(PC口)接至八位发光二极管L0 – L7。CS8255接F228。 四.实验说明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8255A有三个八位的并行I/O口,请用户仔细阅读有关书籍掌握其特点和各种用法。 由于8255的A1、A2脚分别接至地址线的A0、A1。所以相对应8255各口/寄存器的地址分配如下:PA口:F228H; PB口:F229H;PC口:F22AH;控制寄

存器地址:F22BH。 本示例程序中使用PB口作输入,检测八位拨动开关的状态;使用PC口作输出,控制八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五.实验程序及框图 实验示例程序见8255.ASM。 实验示例程序流程框图如下: 开 设置8255 工作状态 PB口读入八 位开关量 PC口输出至八 位二极管 程序代码: ;FOR EAT598 ;--------------------------------------------------------- D8255 EQU 0F22BH ;8255命令口地址 D8255A EQU 0F228H ;8255 PA口地址 D8255B EQU 0F229H ;8255 PB口地址 D8255C EQU 0F22AH ;8255 PC口地址 ;---------------------------------------------------------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 LCALL DELAY ;延时 MOV DPTR,#D8255 MOV A,#82H ;置8255状态 ;方式0,PA,PC口输出,PB口输入MOVX @DPTR,A ROTATE: MOV DPTR,#D8255B MOVX A,@DPTR ;读开关状态

51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系统实验报告

系统实验报告 ——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专业:XX 学生姓名:xx XX 学号:00000000000 指导教师:wwwwwwwwwww 2000年x月x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 1.1设计任务 (1) 1.2性能指标 (1) 2 设计方案 (2) 2.1任务分析 (2) 2.2方案设计 (2) 3 系统硬件设计 (3) 3.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3) 3.2电源电路 (4) 3.3数码管显示时间电路设计 (4) 3.4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5) 4 系统软件设计 (5) 4.1主程序设计 (5) 5 调试及性能分析 (6) 5.1调试分析 (6) 5.1.1 软件调试 (6) 5.1.2 硬件调试 (6) 5.1.3 系统功能调试 (6) 6 心得体会 (6) 参考文献 (8)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9) 附录3 程序清单 (10) 附录3元器件清单 (14)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完成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如图上图所示。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1.2性能指标 1. 状态1:仅亮灯,数码管不工作。 按下键4,红/黄/绿三色灯交替亮: 红—〉(20秒)黄(闪烁)—〉(5秒)绿—〉(20秒) 黄(闪烁)—〉(5 秒)红 2. 状态2:灯和数码管相结合,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灯 在以上功能的基础上数码管倒计时显示时间。 南 北 东 西

单片机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题名称基于1602电子时钟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7年12月21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基于1602电子时钟设计 姓名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7年12月4日-2017年12月15日(14、15周) 教研室意见意见:审核人: 一、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电子时钟。能焊接开发板的同学,在开发板上进行调试。 (1)时间显示在1602液晶上,并且按秒实时更新。 (2)使用按键随时调节时钟的时、分、秒,按键可设计三个有效键,分别为功能选择键、数值增大键和数值减小键。 (3)每次有键按下时地,蜂鸣器都以短“滴”声报警。 (4)如何继续断电前的时间。 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开发板焊接及测试 (5)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6)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调试。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集中布置课程设计相关事宜,并查阅、收集相关设计资料。 周二:系统方案设计。 周三~周五:实验室进行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调试。 第二周: 周一~周二:实验室系统仿真及硬件调试。 周三:实验室检查调试结果。 周四:撰写设计报告。 周五:进行答辩和上交设计说明书。 三、参考资料 1、周向红.51系列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5 2、周向红.51单片机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 3、王迎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 4、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5、樊思奇.80C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完全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5 6、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8051+Proteus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7、孙安青.MCS-51单片机C语言编程100例(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6 8、赵建领.零基础学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