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_赵岑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_赵岑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_赵岑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_赵岑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

冯长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

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

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城市非农业人口;异速生长【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J05A04)。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特别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数量锐减,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扩张的关系,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城市蔓延等现象的重视,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于城市土地扩展的空间模式

[1,2]

、动力机制[3,4]以及城市增长管理[5,6]

相关

领域,精明增长

[7]

、城市发展边界[8]

等城市扩张控

制理念正不断指引着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以对城市土地扩张趋势、特征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判断两个方面最为集中。例如,

薛东前利用土地集中指数分析了无锡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

[9]

,陈本清

借助遥感技术分析了厦门市城市扩展的特征,认为经济发展、外商投资和自然环境是驱动城市扩张的主动力

[10]

,鲍丽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非

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导因素,而经济总量增加的影响不明显

[11]

,章波利用

因子分析的方法,指出人口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人口非农化的作用在逐渐加强,经济总量增长

的作用明显减弱[12]

,等等。同时,城市用地扩张的

研究也显现出几点不足,

首先,以全国为对象在宏观层面上的土地扩张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分析之后,对城市土地扩张合理性评价的研究也比较缺乏

[13]

。因此,本文将着眼于以

上两方面,以驱动城市土地扩张的最重要因素———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借助异速生长规律,深入探讨全国层面上,不同规模等级、不同区域、不同职能城市的城市人口增长与用地扩张间的相互关系。

1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全面加速

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建设用地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增加到2008年的2.57亿人,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5.68%,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15%。城镇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7438km 2

扩张为2008年的36295.3km

2①

。对1990—2008年间全国城镇人

口与建成区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0.695x -7228(x 为城镇人口数,

y 为建成区面积),判定系数R 2

=0.968,两者呈现出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1.1

分析模型

根据分形城市的研究,城市人口与城市土地是不同维度上的变量

[14]

,相关分析并不能准确反映二

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采用异速生长模型对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异速生长关系体现了系统中的某一局部和系统整体或系统中的另一局部之间以恒定的相对增长率生长变化的特征,在城市系统分析中多有应用[15-18]。若将城市看作一个系统,城市中的人口和土地可视为城市系统中的两个局部,两者间异速生长规律可以表示为:

1 y dy(t)

dt

=b

1

x

dx(t)

dt

其中,y(t)与x(t)分别为城市用地面积和城市人口发展的时间序列,对等式两边进行积分,得到异速生长关系一般模型:y(t)=ax(t)b,b为异速生长系数,又称标度因子,表示两者的相对增长率,a为比例系数。

此时的异速生长模型是两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评价模型,借助遍历性公理,可以将其转换为空间评价模型y(k)=ax(k)b,其中y(k)与x(k)代表不同城市的城市用地面积与相应城市人口的序列[19]。

1.2标度因子临界值的确定及其含义

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的关键是对二者相对增长率的探讨,即考察标度因子b的值。在异速生长模型中,每组变量都有其相应的标度因子临界值,取决于模型中两变量维数的商。当实际拟合b值等于临界值时,两变量同速生长;b值大于临界值时为正异速生长,因变量的相对增长快于自变量;b值小于临界值时为负异速生长,因变量的相对增长慢于自变量。

根据分形研究[20,21],城市用地维数的平均值为1.7左右[22],人口的维数为2[23],在理论上得到b 的临界值为0.85。据此,当b=0.85,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同速生长,标志着城市用地的扩张正好等于人口增长所产生的用地需求;b<0.85时为负异速生长,即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慢于城市人口增加速度。相反,b>0.85时为正异速生长,城市用地扩张快于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与用地相互关系的发展特征与区域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相同的标度因子特征值可能体现出城镇体系发育的不同状态。标度因子较低时,有可能是城市体系处于低端发展期,大城市建设缓慢,城镇体系内,随着城市规模的提升,土地城市化慢于人口城市化;也有可能是城市体系发展进入了高端辐射期,中小城市建设进入加速阶段,而大城市受到自身土地资源的约束,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减缓,不可一概而论,应结合城镇体系内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建设特征来看,目前应该仍处于发展加速期。

2数据选择

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阶段。本文选择1996年为研究起始点,考察1996年至2007年12年间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的关系。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鉴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对应性,选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项来反映城市用地发展程度,选择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指标项来反映城市用地上所承载的人口数量。2005年起,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取消了市区非农业人口数指标,2005—2007三年改用城区人口数表征人口数量。

在样本选择上,以2000年为例,全国共有建制市665个,其中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415个,占我国城市总数的62.4%,所包含的非农业人口只占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总量的20%。为避免数据过多的在低端聚集,影响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另外,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将数据不连贯或有明显错误,以及拟合标准残差绝对值大于3的异常样本点剔除,提高拟合模型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我国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分析

3.1整体增长趋势

1996年,我国共有城区人口1.9亿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18958km2;2007年,全国城区人口3.3亿人,比1996年上涨78%;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36352km2,比1996年增长91%。

对1996—2007年间城市非农业人口总量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时间序列进行异速生长分析,全国尺度上,标度因子b=1.06(R2=0.82),呈现显著的正异速生长特征,城市用地扩张迅速,土地城市化之于人口城市化的相对增长率不仅高于0.85的临界值,并且超过1,这意味着全国平均城区人口密度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存在很大

的集约利用空间。下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城市体系内部人口与土地发展的特征,挖掘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关键问题。

3.2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整体特征

根据前文讨论结果,选取我国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进行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005年后选取城区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幂函数拟合,所得结果如下(表1):

表11996—2007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R20.8390.8470.8540.8640.8720.8640.8610.8530.8510.8630.8860.876标度因子b0.8250.8190.8270.8320.8390.8460.8490.8560.8580.8650.8810.915比例系数a 1.884 1.946 1.920 1.904 1.886 1.922 1.961 2.000 2.039 1.837 1.688 1.571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年份函数的拟合优度均在0.8以上,拟合所得标度因子b与比例系数a的取值区间在各自的水平上都呈现出相对比较稳定的态势,没有出现跳跃性变化和异常值,证明我国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确实符合异速生长规律,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异速生长关系。

统计期内标度因子b持续增长,从0.82上升为0.92,以2003年为分界线,我国城市体系内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关系从负异速生长转变为正异速生长。2003年以前,虽然全国城市用地总量增长显著快于城市人口总量的增长,但是从年度截面数据横向比较来看,城市体系内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城区面积的增幅相对小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幅,随着大城市建设用地拓展的速度越来越快,2003年起,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城市人口增长,我国城市体系内部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进入正异速生长阶段。

3.3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等级特征

为进一步剖析城市体系内部土地扩张的差异性,按照市区人口规模对我国城市样本进行分类,探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间人口与土地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演变特征。根据本文的城市样本结构,结合传统分类标准和我国城市发展特点,选取市区非农业人口50万和100万作为临界标准,将我国城市分为三个等级。分析结果如下:

纵观统计期,与全国发展趋势相一致,各规模等级城市的异速生长特征标度因子呈基本上升趋势,城市用地的扩张相对于城市人口增长逐渐加速。其中,中小城市b值始终小于0.85,为负异速生长,特大城市b值始终大于0.85,为正异速生长,大城市在统计期内实现了从负异速生长向正异速生长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等级的标度因子都超过了1,并且居高不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用地空间不断扩张,工业区、开发区大量建设,城市建设用地快速蔓延,出现了城市人口密度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下降的情形。表2我国各等级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

1996200020042007中小城市

b值0.7820.7930.8120.840

人均建设用地114116134120大城市

b值0.7900.896 1.206 1.119

人均建设用地99101110112特大城市

b值0.8950.933 1.086 1.032

人均建设用地8089105105注:此处人均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与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比值。

从横向比较上看,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异速生长特征系数逐级升高,同时,人均建设用地逐级降低,这使得我国城市人口与用地发展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等级特征:中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较高,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慢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建设用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城市土地利用向集约化发展。但是,在特大城市等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率开始显著地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率,2004年,市区非农业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22m2(除上海和北京),2007年更是高达147m2,显著高于特大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平均值。2000年起,大城市等级内人口与用地也转变为正异速生长关系,城市土地扩张全面加速。

3.4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职能特征

职能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以许峰对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城市综合性职能分类成果为基础[25],提取地级以上城市,同时考虑不同职能类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的特征以及城市样本结构,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综合性城市、专业化工业城市、矿业城市、金融保险房地产职

能明显的城市、旅游城市、其他商业及交通运输城市六个类型。根据职能分类,测算不同职能类型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异速生长关系,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职能城市人口与用地特征

城市职能样本数量②

1996200020042007

人均用地b值人均用地b值人均用地b值人均用地b值

综合③3780.30.6989.60.71113.10.84105.70.86工业38107.90.93115.50.96116.70.85113.00.88矿业36100.50.64105.10.61108.60.61106.50.66金融8999.80.78105.10.86108.30.86108.60.87旅游33104.90.91108.30.87117.70.88116.20.96交通47113.50.78113.20.78120.50.77114.70.79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主导职能的城市在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上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综合性城市人口众多、城市用地面积广,但是人均建设用地为各类中最低,土地利用效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综合性城市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建设飞速扩张,2007年平均城市人口273万,比1996年增长了50%,而平均城市建设用地280km2,比1996年增长了100%。同时,人口与土地异速生长系数从0.69增长至0.86,高等级城市土地扩张明显加快。

工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最高,且正异速生长特征明显,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扩张幅度大于人口增长,但这种增长趋势有所减弱。这些现象表明,工业化在我国还处于强势发展地位,并且工业增长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大型工业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加强,中小型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用地结构的优化亟待提高。矿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相对较低,城市人口与土地呈稳定的负异速生长关系。

金融保险房地产职能突出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相对较低,城市人口与土地接近同速增长,这与产业自身的用地集约程度较高有很大关系。金融类城市占据了地级城市总量的32%,促进金融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对我国城市整体土地利用水平具有重大影响;旅游城市土地利用以风景区及旅游服务设施用地为主,主要服务于外来旅游人群。本文计算的人均建设用地和异速生长特征值,由于没有统计流动人口,所得结果比实际水平偏高一些;其他商业和交通运输城市的人均用地水平也很高,2004年超过了工业城市用地水平,位列各职能类型之首,异速生长系数保持在0.78左右的水平。职能类型内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人地关系结构比较稳定,小城市用地粗放,大中城市相对集约。

3.5地级以上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区域特征

根据自然地理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我国全境可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④,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水平存在区域差异。2004年,我国共有城市人口3414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0781km2,其中东部地区城市人口1756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443km2,占全国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的50%以上,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密集区。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相对较弱,中部地区拥有城市人口983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420km2,西部地区城市人口67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917km2。

除总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之外,各区域内城市体系的发育也具有各不相同的特征。在了解了全国整体特征的情况下,进一步考察统计期内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的区域特征,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区域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

b值199619982000200220042007

东部0.8510.8580.8620.9120.9570.945

中部0.8220.8330.8350.8160.7870.824

西部0.8000.7900.8100.8110.8360.869

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异速生长系数从0.85上升到0.95,历年均为三区域中最高,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一直保持正异速生长关系,土地规模拓展的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内全国性和区域级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迅速,大城市的集聚作用不断加强。

中西部地区异速生长系数较低,并始终在临界值以下,呈现负异速生长的特征。考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认为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早期阶

段,城市体系中城市用地的扩张幅度弱于人口向建成区聚集的速度,大城市建设相对缓慢。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施行,在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渐繁荣,区域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持续升高,大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用地扩张加速。然而,在同一时期,中部地区成为东部经济繁荣和西部政策繁荣的洼地,城市建设速度减缓,人口与土地异速生长系数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4结论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1996—2007年间,我国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异速生长特征系数从0.82上升至0.92,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逐渐超过人口城市化,并不断加快。不同属性的城市人地关系发展特征各异:

(1)从等级结构上看,中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最高,但城市用地相对增长速度较慢;大城市、特大城市等级人均建设用地相对较少,但增长速度很快,等级内部呈现显著的正异速生长特征,甚至出现了两者相对增长率大于1的情况,这表示随着人口规模的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幅度远超出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增长,致使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

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与土地正异速生长关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土地扩张迅速,快于城市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中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具有比较大的差距,土地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人口城市化,城市建设相对缓慢。

据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方面要注意控制特大、超大等级城市建设用地的蔓延,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应该采取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拓展为辅的策略,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优先挖掘城市内部潜力。而对于西部地区,可适当推进大城市的建设,提升区域增长极的集聚能力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应该严格控制中小城市的人均用地标准,着力提升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减少土地浪费,使城市土地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协调,引导我国城市体系健康有序发展。

(2)从职能结构上看,工业城市、商业及交通运输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最高,并且逐年上升,土地利用集约度不足,未来应重点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优化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尤其对于中小城市,应努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降低城市人均用地。综合性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最低,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但是城市用地扩张速度逐年加快,未来应适当控制土地扩张,着眼于提高土地经济效率。金融城市和矿业城市人均用地水平较低,且增长速度比较合理,城市发展正逐渐走向集约化,应予以引导和支持。旅游城市比较特殊,土地利用受旅游资源的影响,对于其人均用地不用加以过多的限制,但应注意引导城市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杜绝盲目建设。△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②剔除了部分异常数据。

③综合城市数据计算时不包括北京和上海。

④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

建、广东、海南11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级行政区。

【参考文献】

[1]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1964.

[2]Mills E,Bruce W.Hamilton.Urban Economics,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2.

[3]Chapin FS.Weiss SF.Factors Influencing Land Development.

Chapel Hill: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1962.

[4]Harvey D.The Urban Process under Capital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78.

[5]Schiffman,Irving.Review of Growth Management:The Planning Challenge of the1990s.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3,59(4).

[6]Russ Lopes,Patricia Hynes.Sprawl in the1990s:Measurement,distribution,and trends.Urban Affairs Review,2003,38(3):325

-355.

[7]Charles Hughes,Richard Spray.Smart communities and smart growth:maximizing benefits for the corporation.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2002.

[8]Faisal A Mubarak.Urban growth boundary policy and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Riyadh,Saudi Arabia.Habitat International,2004,(28)4:125-129.

[9]薛东前,王传胜.无锡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与趋势分析,资源科学,2003(1):9-14.

[10]陈本清,徐涵秋.城市扩展极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经济地理,2005,25(5):79-83.

[11]鲍丽萍,王景岗.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68-72.

[12]章波,濮励杰.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1):28-

33.

[13]徐梦洁.近年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进展.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1):47-52.

[14]Nordbeck S.Urban allometric growth.Human Geography B,1971,53(1):54-67.

[15]Naroll and Bertalanffy.The principle of allometry in bi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Ekistics,1973,36(215):244-252.

[16]陈彦光.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模型的理论基础、推广形式及其实证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3):375-380.

[17]刘继生,陈彦光.山东省城市人口一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特征探讨.地理科学,2005,25(2):135-141.

[18]常静,李雪铭.修正后的城市系统异速生长方程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地理科学,2004,24(4):406-412.[19]陈彦光,许秋红.区域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的分形几何模型———对Nordbeck-Dutto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关系的理论

修正与发展.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2(2):

198-203.

[20]Batty M.Cities as fractals:Simulating growth and form.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1988,15(4):461-488.

[21]White R and Engelen G.Cellular automata and fractal urban for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25(8):1175-1199.

[22]Nordbeck S.The Law of allometric growth,Michigan Inter-University Community of Mathematical Geographers,1965.

[23]Lee Y.An allometric analysis of the US urban system:1960—1980.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9,21(4):463-476.[24]焦秀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市规划,1987(2):34-38.

[25]许峰.新世纪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研究.北京大学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赵岑(1985-),女,汉族,北京人,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

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

收稿日期:2010-07-05

Research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Urban Land Use

and Population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ZHAO Cen,FENG Changchu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uring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academic focuse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 land expansion based on allometric growth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from1996to2004,the average scale of urban land use in China is still at a reasonable level,but the relative urbanization speed of land use is getting faster,the tendency of positive allometric growth become stronger.Moreover,there are widely discrepant features of urban land use between different urban scales,urban functions and different regions.Small cities and industrial cites have the highest average scale of industry land,megacities、comprehensive cities and eastern cities of China have the fastest urban expansion speed and already beyond the proper threshold values,which need different policies to control.

【Keywords】Urban Land for Construction;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Allometric Growth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8778700.html,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作者:王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形成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该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完善地方法规,分散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兴建卫星城市,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可利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等。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人文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是向着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转移,这一人口定向性聚集的过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兴城市的不断兴起。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 城市化。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使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中国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工业化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中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双重性的特点:(1)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很高。(2)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却很低。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占10.6%,到1978年为12%,从1978年以来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为36.2%,进入21世纪高 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热点分析北上广之外,中国人口正集中涌入五大城市只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 464472269.jpg 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 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 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 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 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 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 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

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素不断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民有效地从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是否能实现跨跃式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定社会形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是一个关键,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途径地向外转移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深为各级领导所重视,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也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城乡人口与农村劳动力。青岛市目前有720万人人口,非农人口24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4.3%;农村人口480万人,占65.7%。农村劳动力254.08万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 63.7:46.3),约占全部劳动力的61%。 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 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就业结构:据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19.9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99.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2%。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80.18万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概况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资源大调查 张志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制约我国高速发展的关键却是人口问题。因此本文特从我国地域划分上的七大区域,选取七个代表性的中心文化城市,从人口数量、人均寿命、家庭规模、男女比例、人均收入、文化素养及配套的医疗保健等多方面,作了较为详实的调查,以期对我国的人口决策有所助益。 华北华北——————北京北京 北京市常住人口:1381.9万人 北京市人口密度:668人/平方公里 北京市“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3.6万人 北京市共有家庭户:417.6万户 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人 家庭规模:三口人和两口人是北京市家庭户的主体 北京夫妻之间的平均年龄差为:2.6岁 北京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58人 北京市人口出生率:6.0‰ 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0.9‰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5.1‰ 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35.7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76.7岁,其中男性为74.9岁,女性为78.6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寿命:75.85岁 北京市的男性:720.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 北京市的女性:661.3万人,占总人口的47.9% 北京市人口的性别比为:109(以女性为100) 北京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071. 6万人 北京市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3万人 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263万人 北京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7.8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6%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为:1078.6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8.0%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5.5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4% 北京市人口中拥有的少数民族:56个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7.8元 北京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8元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系名称:建筑系专业名称:城市规划学生姓名:高洁指导教师:王力忠 【摘要】:“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复杂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①。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载体,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构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社会的不断演变发展中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完善。然而,当今全球化迅速蔓延,建筑趋同,城市趋同乃至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这已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是当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景观方面、城市方面、建筑方面以及人的体验方面展开讨论城市文脉的延续问题,希望探寻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脉延续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文脉传承景观城市建筑 【英文翻译】:The city as a carrier of human wisdom and civilization, conforming of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ime of accumulation, constitu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o evolve in society to achieve self-medi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Today, however, as the rapid spread of globalization , the convergence of architecture, the urban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ed cultural convergence has led to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protect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contemporary city builders faced with.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continuation of urban contex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 the city, the architectural and human experience in the urban, hoping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urban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②。它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进行动态的、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文脉。它体现了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发展有潜在深刻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心里行为等。 所谓城市文脉的延续,就是指现在的文化与过去的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缺失任何一种文化都构不成文脉。城市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文脉不是名声古迹、文物遗址的堆积,它是一种城市的记忆,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中叶至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城市功能以经济功能为主,城市不断地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然而新建的内容却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文脉的断绝将不可避免。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优化调控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 化调控 国贸2班周星2012218090

摘要前言: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其它城市用水需求逐年增加,但是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集中的地方。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 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2010年达29%,2050年将达47%左右。建国初期我国有城市136座,“七五”末期450座,到“八五”末期猛增至640座。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环境条件相似,类型、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我国已有5个超大规模城市群(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四川盆地以及辽宁中部),这些城市群面积大、影响和辐射范围广。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快速驱动作用、对财富的迅速增值能力,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城市水资源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城市“水泥森林”造成的区域水文循环的改变、人口剧增和生产高度集中导致的用、排水日增等问题,制约了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物质代谢的严重失衡 如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则城市水环境的“水质”污染实际上是城市物质代谢失衡的结果。自然条件下,某一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自然系统中不存在废物的概念。而在城市区域,输入了大量的矿石、燃料、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部分转化为产品,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业污水形式排入水环境,或以气体、颗粒物的形式进入大气环境,随大气降水一起进入水环境,转化为产品的部分又通过人们的消费和使用以生活污水的形式排入水环境。大量污染物进入城市水环境,必然造成城市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 1.降水与城市水环境污染 城市大气水环境物质代谢失衡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改变了清洁大气的物质成分。这种污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点源,即工厂企业排放的来自于矿石、燃料及一些化学合成物质的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二是流动污染源,即城市交通中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道路扬尘。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代谢大多是通过溶于雨水或被雨水所携带的途径。虽然这对大气的净化十分有利,但在严重大气污染情况下,通过雨水途径代谢的大气污染物使雨水的化学成分或物质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群出现的酸性降水,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地表水酸化和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降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到地表,甚至携带到较远的地区。由于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加上垃圾收集系统的不完善,降水达到地面后溶解了大量的污染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有毒物质。由于我国目前对城市雨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因此城市雨水会直接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损害。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课程标准与教材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城市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能够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学生还要会解释这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包含两方面影响,一是城市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城市居住地环境的变化,使教学最终归结在人地关系的理解上。 人教版地理教材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排为一节内容,湘教版将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排为两节内容,相比而言,湘教版关于城市化过程的内容比较丰富,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分类清楚。 ●具体内容 一般地域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一、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乡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注意城市化的三个表现,一个是人口向城市的集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二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需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来接纳人口,提供服务。三是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包含三种类型①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②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③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从人口迁移来说 ①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平常我们在新闻中听到的,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多少,就是用城镇人口的比例来衡量的,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口的比重,考虑到人口就业、为人口提供的各种服务等要素,它反映出来的是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②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第六次人口普查 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备注: 中心城区人口计算方式有两种口径: ①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加上近郊区城市化率已达100%的街道(整个区县所有街道达标则全部计算)。鉴于查询到每一个城市街道数据很困难,①口径用的是近郊区人口乘以城市化率得到的估算人口,不保证精确度。 ②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城市化率均为100%; 一线城市: 上海①中心九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区、嘉定区:1783万(这几个近郊区的城市化率已达到100%) 上海②中心九区:699万 北京①中心八区、昌平区、通州区、大兴区等部分街道:约1500万 北京②中心八区:1295万 广州①中心5区、黄埔部分街道、萝岗区部分街道、番禺区部分街道、花都区部分街道、南沙区部分街道:约950万-1000万 广州②中心5区:727万 深圳①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区、龙岗区:957万 深圳②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354万 其他城市: 成都①中心五区(含高新区)、双流县部分街道、郫县部分街道、温江区部分街道、新都区部

分街道、青白江区部分街道、龙泉驿区部分街道:约790万 武汉①中心七区、东西湖区、经开区、江夏区部分街道、蔡甸区部分街道、黄陂区部分街道、新洲区部分街道:约700万 天津①中心六区、东丽区部分街道、西青区部分街道、津南区部分街道、北辰区部分街道、滨海新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重庆①中心六区、渝北区部分街道、北碚区部分街道、巴南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南京①江南六区、浦口区部分街道、雨花台区部分街道、栖霞区部分街道、六合区部分街道约600万 武汉②中心七区:573万 西安①中心六区、长安区部分街道、阎良区部分街道、临潼区部分街道约550万 成都②中心五区(含高新区):530万 杭州①中心六区、萧山区部分街道、余杭区部分街道约530万 沈阳①中心5区、东陵区部分街道、于洪区部分街道:约480万 哈尔滨①中心四区、平房区、松北区:452万(哈尔滨没有查到平房区、松北区城市化率,按100%计算) 重庆②中心六区:451万 西安②中心六区:448万 南京②江南八区 439万 天津②中心六区:434万 哈尔滨②中心四区:409万 沈阳②中心5区:404万 杭州②中心六区:356万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9年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V ol.45,N o.1(Jan.200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 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郭泺1 杜世宏2, 薛达元1 江学顶3 1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3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通讯作者,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8778700.html, 摘要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 ;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广州 中图分类号 Q149 Spatio2Temporal V ariation of Landscape P atterns during R apid U rbanization in G uangzhou City G UO Luo1,DU Shihong2, ,X UE Dayuan1,J I ANG Xueding3 11C 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21Institute of Rem ote Sensing and GI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31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Engineering,Sun Y at2Sen University, G uangzhou510275; C orresponding Author,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8778700.html, Abstract Using3S technique,survey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is study took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G uangzhou City as a case study.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a typical rapid urbanization and landscape spatio2 tem poral patter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85to2005,and com pared the landscape and class2level pattern indices in G uangzhou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 plex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crease from1985to 2005,whereas,the intensity and tendency of the landscape changes varied during the four com parative periods:198521990, 199021995,199522000,and200022005.I t is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1985to2005in G uangzhou.S patio2tem po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ten districts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 otives.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disturbance is strong and happen frequently in Urban,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C onghua and Z engcheng districts represent slight disturbance,and their urbanization process mainly take place during199022000.Urbanization in urban begin early while it mainly happens after1990in 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showing the effect of frequent disturbance and severe intensity.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 is similar to total study zone,showing frequent disturbance,multi2perio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2term urbanization. K ey w ords rapid urbanization;landscape pattern;spatio2tem poral change;G uangzhou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7BAC03A08),国家民委重点项目(07ZY05)和中央民族大学“111”计划资助 收稿日期:2007211226;修回日期:2008206230 921

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10国贸一班王南10050114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了城市文明。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如何促进城市持续和谐发展?解决低碳问题至关重要,需要所有人共同协作来完成,包括像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这样的致力于推动低碳发展 的组织。此外,我们也可以组织全球性的竞赛,让所有人参与进来。就像前面所说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大家齐努力,让城市变得更新,让世界变得更美。 关键字:城市化、解决、低碳 正文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这是公认的事实,也是必然的规律。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每年进行城市化率的调查结果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对城市化发展好的是低碳城市化,所以如何加速低碳城市化成为了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做的事情了。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聚集的过程。理论上讲,城市集中化应该比分散的农村居住更加低碳。因为分散就会耗费更多的资源。在同样的生活水平下,现实中的城市生活是高碳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功能划分。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过分追求GDP导致大城市的蔓延,农村迅速变成城市,但农村人口仍然没有在城市居住,这造成城市没有低碳,农村也没有低碳,这是目前我们比较大的问题。另外,原来

的主体功能区中没有把低碳城市、低碳经济放到主体功能区里,所以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一定要让主体功能区和低碳的发展相吻合。在考虑资源承载力的同时,把低碳发展的理念放进来,我们对主体功能区的看法就会产生一些变化。比如禁止开发的地方,以前是养起来,但用低碳的理念看,它就是有价值的。因此,应该把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低碳发展能力以及我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规模统筹发展。 其实,一系列的政策体制是保证主体功能区和低碳结合的重要因素。第一就是考核。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用GDP衡量地方政府,我们讲科学发展观,但落实到考核的时候,哪个地方都是以GDP衡量,没有办法低碳。第二,就是人口减载。只有让人口转移出去,地区的差距才会渐渐缩小。第三,更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但是村庄里能做到低碳,公共服务跟城市一样,那么这就会让它非常有意义。否则,这样的低碳就会是落后的。 所以,低碳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落实关键是政策,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碳交易机制。应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渗透到主体功能区的全过程。只有这样的全过程实现了,才会实现自上而下的低碳发展和城市的发展。 加速低碳城市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要大力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量,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这种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作者:李强:清华大学教授 近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质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到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之一。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 更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遍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然而,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的困境之一在于,长期积蓄的矛盾,使得今日城市化的步伐举步维艰。解放以前,由于战争、外患内乱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了。解放以后,由于反城市化战略、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甚至一度出现倒退。由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党对社区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就我区社区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争创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实际,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核心,以社区党建工作“五个好”为目标,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保证,积极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我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力争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社区内“两类”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到100%,全区建成5个社区党建工作精品示范点,党建品牌30个,发展党员100名,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社区党组织要基本达到活动有阵地、办公有经费。真正实现社区党组织政治导向、资源整合、引领风气、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定位,使社区党建工作得到健康有序地推进。主要内容是: 1、发挥社区党组织政治导向功能作用。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密切联系群众、熟悉社区建设、奋发有为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一支以社区干部和居民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 2、发挥社区党组织资源整合功能作用。形成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体制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区共建的工作协调机制。 3、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风气功能作用。积极开展争创国家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改善社会风气,实现创建和谐社区的新发展、新跨越。加强社区办公场所的建设,加强社区党建阵地的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和设施,美化居民生活环境,净化社会风气。 4、发挥社区党组织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处理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矛盾化解到最前沿,发挥稳定器的功能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提升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1、对党建工作要有新认识。社区党组织是党员和居民密切联系的基本平台和载体,是社区和谐建设的组织保障。要充分认识社区党建的重要性:一是社区党建工作是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经济发展和社区人口的增加,要求党要在社区的各个领域必须取得主导优势,就必须依靠社区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形成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为和谐社区建设服务。二是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和党员职责的体现。社区作为各单位和党员生活或工作的区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得到充分体现,各负其责,共同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社区党建工作是服务居民群众的需要。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必须抓住服务居民群众这个中心,使服务成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使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陷入了原有城市功能衰退、物质环境老化、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重重困境,如何抓住改造契机,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的繁荣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丰富的感受大多来自记忆。穿行于现代却日渐陌生的城市,再没有什么去提醒你驻足回望,那份失落是记忆的失落。城市是记载着人类生存的历史,没有旧街区和旧建筑的城市,如同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很难想象余生如何渡过。 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这一系列延续至今的痕迹,形成了一条历史文脉,记载着城市的兴衰。保护好那些有幸逃过无数劫难的城市肌理、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就是在维系这一千古传承的脉络,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而城市,注定是要发展的,不会因怀旧而止步;改造也是必然的,因为生活在继续。在用地日趋紧张、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已成了有效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随着更多的旧城改造项目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到建筑、规划、经济、社会、文化和景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计划,仅仅满足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应转向旧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人文等的全面复兴。 2.4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原则 从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应当从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期让旧城区展现出和谐的空间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活力。从对旧城区的特点认识以及城市设计在旧城区改造上的作用出发,并结合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实践经济与教训,可以总结出旧城改造与复兴中,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2.4.1物质空间的整体性多样性及公共性原则 在旧城区的物质空间建设方面,城市设计应当探寻旧城区原有的空间规律,遵循功能和艺术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整体性(也被称为系统性)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城市区域内的整体性,旧城区也是城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旧城区的空间环境设计必须从城市全局出发,不能与城市分割开来,同时要努力加强旧城区与城市的联系,从活动系统、交通系统等多方面加强这种联系。二是从旧城区自身的整体入手考虑旧城区的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