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蒙访古一

内蒙访古一

内蒙访古一
内蒙访古一

[章节名称]第一单元四内蒙访古

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学习在把握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正确而熟练的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②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继续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3.③德育目标: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第二部分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关于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

[教法、学法]讲读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 2

[时间分配]复习旧课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新课讲授50分钟

课堂练习 15 分钟效果测评 10分钟课堂小结5 分钟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教案 文档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的欣赏 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

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 《废墟的召唤》2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 《内蒙访古》2课时 《把栏杆拍遍》2课时 写作审题与立意2课时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一、课文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标题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通过阅读本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及文段的内容,增强阅读理解及概括能,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或描写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并融进了作者独到的看法和感受、情感,通过议论和抒情的点晴之笔,强调了要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因此,学习本文,能提高我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水平;还能增强我们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理解,对我们进行散文创作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更是训练我们概括能力的典范的文本。 二、学习目标 1、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中心。 2、学习本文围绕文章主旨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3、把握夹叙夹议语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中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情感,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 三、重点: 1、概括文意的方法。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及叙议段间的关系。 3、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难点: 1、文章的线索、思路及结构。 2、选择与组织材料的原则与方法。 五、双基导学: 1、作者相关情况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省桃源县人。著有《中国史纲》和《中国史论集》等。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到重庆,此后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并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还同郭沫若等筹建中国史学会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68年12月18日,被林、江集团诬陷、迫害致死,成为集团冤案之一。 2、字、词: (1)迥(jiǒng)乎不同 (2)苑(yuàn)囿(yòu) (3)南麓(lù) (4)沐(mù) (5)绵亘(gèn) (6)夯(hāng)筑 (7)民怨沸腾 (8)挨(ái)骂 (9)胡服骑射

高一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 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 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 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 教具准备 《内蒙访古》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放映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 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参加过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 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1968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 三、题解 《内蒙访古》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内蒙访古》集子中,1961年夏,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归来后,作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篇别具风格的访古记。开头,以小序形式交代了撰文起因。正文以游踪为线索写访古见闻,共分六章。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同学们应先整体阅读,从而取得一个完整印象。 四、阅读研习“一段最古的长城”(出示《内蒙访古》示意图) 1.讨论这段文字的思路; 明确:由乘火车起程进入“古之塞外”说起,依次介绍了如今的塞外景色,大青山南北两边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上的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修筑赵长城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 教学目的:教学设想: 教学步骤: 一、引言: 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 梳理结构: 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游踪。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 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 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 1—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2—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 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 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 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 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 “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 (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 解读课文: (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二)这一段写大青山的情况。 3段主要引用古籍,写大青山像墙壁一样把内蒙西部分成自然条件迥异的两边:山北是:“少草木,多大沙”的波状高原,山南则是平原。这是对内蒙西部地形即地理条件作总的概述。(板书) 接下去4段又一次引经据点写大青山树木的生长情况,即大青山的自然环境。(板书)

《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物组织材料的写法。 二、学习夹叙夹议掌握叙议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认真体会课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二、教学设想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阅读时要强调从整体入手。在弄清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以后,再讨论作者是如何表达主旨的,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 2.掌握叙和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的。 (二)教学方法:导读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作者翦伯赞(1898—1968年),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本文是1961年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指导预习 1.散文知识的复习: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结合散文特点阅读本文时,提请同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描述视野广阔,引证资料广博,文中有对古迹的寻访,对地理环境的考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介绍,对残存古迹的描述评论,不限一人一事,不拘一时一地。 (2)本文“神不散”表现在哪里?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 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注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é(名)单于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 子)⑵sài(边塞)⑶sè(用于某些合成词中) 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乎:显然。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P96

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 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亘:gè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款塞:叩塞门。款:叩。P100注⑾ 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历时 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 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 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文章不是

翦伯赞《内蒙访古》原文阅读

翦伯赞《内蒙访古》原文阅读 1961年夏天,我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等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历时近两月(从7月23日到9月14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要想把这次访问的收获都写出来那是写不完的,不过也可以用最简单的话概括这次访问的收获,那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现在我想写一点内蒙访古的见闻。 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 内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没有它们的篇章。然而,这个历史学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足够的注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匈奴人就进入了内蒙;到秦汉时期或者更早,它就以一个强劲的民族出现于历史。以后,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更后,契丹人、女真人,最后,蒙古人,这些游牧民族一个跟着一个进入这个地区,走上历史舞台,又一个跟着一个从这个地区消逝,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相继或同时出现于内蒙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像鹰一样从历史上掠过,最大多数飞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历史遗迹或遗物,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繁荣。有些连历史的遗迹也没有发现,仅仅在历史文献上保留一些简单的纪录。但是这些游牧民族在过去都曾经在内蒙地区或者在更广大的世界演出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有些游牧民族,如13世纪的蒙古人,并曾从这里发出了震动世界的号令。 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内蒙地区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新世纪。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历史变革,他们都在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经由不同的道路走进社会主义社会。例如蒙古族是从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封建社会走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鄂伦春族和一部分鄂温克族则是从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走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很多过去的牧人、猎人,现在都变成了钢铁战士。条条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得到了最具体、最生动的说明。 恩格斯说:\\\'世界史是最伟大的诗人。\\\'我们在内蒙地区看到了这个最伟大的诗人的杰作。出现在这个杰作中的不是莺莺燕燕,而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在世界文学的文库中,哪里能找到这样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诗篇呢? 一段最古的长城 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自然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个广阔的原野,一个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梁、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据《汉书·匈奴传》载,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quot;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据《汉书·匈奴传》载,这里在汉代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圃。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

高一语文: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语文电子教材 / 高一语文电子教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内蒙访古翦伯赞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一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内蒙访古翦伯赞 一段最古的长城 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

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说明。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

Translation of prose

Translation of prose lecturer—Zhou Wei What is prose? ●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 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我国散文发展史及代表作家 ●伴随着对封建主义文学和文言文的批判,最早的一批现代新文学作品诞生了,议论性散 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现代散文的源头。 ●新文学诞生的初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议论散文影响最大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他们的作品以随感录为主要形式,内容包罗广泛,重点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上。鲁迅是写作议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诞生期的议论性散文担任了反封建的先锋,它所议论的对象紧贴生活,具体而且细微; 它的形式自由,可长可短;它的语言可刚烈悲壮,也可幽默讽喻。议论散文之后,记叙性散文、小品文也相继问世,现代散文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发展期的散文风格各异、样式不一,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记叙、写景、 抒怀、言志、评述;风格上形成了鲁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冲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致,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豪迈挥洒,叶圣陶、许地山的朴素平直,徐志摩的浓艳绚丽等。 ●1957年以后,散文创作受到各界重视,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了上一时期, 名家俊作竞相涌现。老作家叶圣陶发表的《记金华的两个洞》是继《游了三个湖》之后又一篇耐看的游记作品;冰心的《樱花赞》和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是两支国际主义友情的赞歌;吴伯箫的《歌声》、《记一辆纺车》,是对延安艰苦岁月的追忆;方纪的《挥手之间》记录了历史的紧要关头,伟人毛泽东从容不迫的风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咏物抒怀,意味深长; ●碧野的《雪路云程》、《武当山记》在葱山丽水雪路云程之间洋溢着浓情画意;陈残云的 《珠江岸边》、《沙田水秀》描绘了珠江岸边人民的变化;于敏的《西湖即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将人带入迷朦的画境,诗意盎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以历史学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游记散文写得充实而辞采飞扬;沈从文的《新湘行记》中一如往日的山水焕发出了新生活的新气象;韩少华的《序曲》和徐开垒的《雕塑家传奇》是描写人物散文中的优秀篇章。此外,菡子的《黄山小记》,严阵的《牡丹园记》、冯牧的《沿着澜沧江的激流》、宗璞的《西湖漫笔》、峻青的《秋色赋》、李若冰的《祁连雪纷纷》都是游记和抒情散文中的上乘之作。 ●这一时期的散文园地进入成熟的收获期,冰心、巴金、叶圣陶等老作家以孜孜不倦的求 索精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更为可喜的是,以杨朔、刘白羽和秦牧为代表的中青年散文家日渐成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杨朔的散文似轻风抚柳般清新优美、婉转动人,刘白羽散文如同熔岩爆发般恣肆汪洋、炽热如火,秦牧的散文则将知识性、趣味性融合起来,如数家常、娓娓道来。其他的散文家也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如碧野的明艳动人,陈残云的轻盈秀丽,邓拓的深刻犀利,吴伯箫的简炼真诚,曹靖华的平易朴素,峻青的高远深阔,李若冰的豪迈冷峻,陶铸的坦率峭拔,菡子的温婉细腻,宗璞的娟雅清秀……家家都亮出了写作散文的真功夫。 散文的主要特点

内蒙访古

授课教师周国清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题名称 内蒙访古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散文特点,进而了解议论性散文的写法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阅读与欣赏散文,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正确理解民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当今国际关系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概括文意的方法。 2、体会议论性散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教学难点 1、本文选择与组织材料的原则与方法。 2、文章的线索与文章结构布局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授课类型新授课程教具配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学生预习课文,正确理解本文的字词 2、通过查找资料及参考课下注解了解本文中涉及的史地知识。

教学过程:教 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活动目 的 技术 应用 时 间 安 排 组 织教学环视全班,与学生问好。 与老 师问 好。 做好 上课 准备。 约 1 分 钟 激情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 美女分别是谁?人们对她们是怎样评价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答对了,那么“落雁”指谁呢?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很好,那么“塞外”是指我国的哪里 呢?昭君出塞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导入: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 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看看他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 题的。 与老 师互 动 问题浅 显,切 合学生 生活, 易激发 学生兴 趣,自 然引出 昭君出 塞,切 入本 文。 多媒 体课 件 约 2 分 钟

教学环节安排检查预习 1、梳理字音 (1)迥(jiǒng)乎不同 (2)苑(yuàn)囿(yòu) (3)南麓(lù) (4)沐(mù) (5)绵亘(gan) (6)夯(hāng)筑 (7)青冢(zhǒng) (8)挨(ái)骂 (9)镂(lòu)空饰片 (10)呼韩邪(y?)单(chán)于 (11)款塞入朝:款,叩 2、请学生讲述有关内蒙的地理位置及“昭君出 塞”的有关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翦伯赞(1898—1968年),湖南桃源人,维吾 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解放后曾任 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 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本文是1961年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 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 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 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 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 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为课文 讲解做 铺垫。 多媒 体课 件 约 7 分 钟

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教学目标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 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2。正 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教具 准备《》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 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 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 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语(放映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 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 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 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

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 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 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 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 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 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二、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参加过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 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 科学部委员。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1968 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平反。 三、题解《》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集子中,1961年夏, 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归来后,作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篇别具风格的访古记。开头,以小序形式交代了 撰文起因。正文以游踪为线索写访古见闻,共分六章。 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同学们

内蒙访古

九、内蒙访古 学习重点: 一、严谨的行文结构; 二、文献资料的自然穿插; 三、生动而准确的语言。 1、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游记式散文,学习本文,在整体感知全文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把握住作者叙述的重点,深入领会作者在行文中把丰富历史知识和旅游中的见闻感受自然融为一体的技巧和全文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可运用评点法即对文中相关重要信息如句、段的内容、语言、表达等进行简要分析,正是为了突出珍视民族团结这一主旨。 2、如何结合课文来理解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命令和修筑长城之事? 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命令,这本身就说明他克服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能够看到少数民族的长处并虚心向其学习,尤其难能可贵。“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同样,要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文末一节有“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也须有这种精神。 3、关于修筑长城。“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期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由于远古生产力的低下,民族之间的纷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当时,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也只有修筑长城了。当我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在“大青山下”一章中,作者抓住“青家”之多这一历史现象,高度评价“和亲政策”,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4、如何体味作者借助“青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历史观点? 作者在写“昭君墓”这一层次时,叙议十分自然而紧密,行文中又处处洋溢着珍视民族团结的情感。首先指出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通过“……不是……,而是……”的句式,揭示昭君“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这层历史意义。接着描写昭君墓:“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作者是维吾尔族人,对远嫁而来的汉族姑娘——王昭君,表达了深沉的敬仰之情。最后紧扣昭君墓之多,由现象到本质,站在历史的高度歌颂昭君精神;又从生产关系和民族关系的改善上充分肯定“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这一历史观。 写“昭君墓”实在是该文中画龙点睛之笔,但又水到渠成,情理自然,令人折服。

《内蒙访古》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内蒙访古 翦伯赞 一段最古的长城 ①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②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就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梁、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③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④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圃。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可以得到说明。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13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⑤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⑥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人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⑦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⑧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现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260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 ⑨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极,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有一个古代废垒,告诉人们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

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 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难点 1.严谨的行文结构; 2.文献资料的自然穿插; 3.生动而准确的语言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参加过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 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1968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平反。 三、题解 《内蒙访古》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内蒙访古》集子中,1961年夏,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

内蒙访古

第九课内蒙访古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学习本文要把握两点:一是文章的结构。文章虽可分成各自独立的两大部分,但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又是那么联系紧密。分则各具特色,合则浑然一体。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在于文章的结构上,作者采用了一条明线的线索(作者的游踪),辅之以贯穿全文的深切感情(歌颂民族大团结),把文中的所有大小事件、古今人物缀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只要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贯穿文章的线索,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真正读懂文章。二是在学习时,要紧紧抓住本文夹叙夹议的特点。阅读过程中不妨先将文中记叙的成分和议论的成分分别挑选出来,思考一下记叙是什么,议论的又是什么,这两者的联系是什么?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在记叙和议论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它是一篇访古游记,而作者恰恰又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因此,文中必然要联系到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事迹。要把这一切说清楚,使之为全文中心服务,作者在赢余时就必须加以精心的取舍,而不能随意罗列,有闻必录。作者正是这样使所记叙内容有条理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并非单纯记叙古迹古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以访古所见和手中掌握的有关史料为基础,开展议论,阐发自己对这一切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议论,虽都夹在所记叙的内容之中,文字不多,却极为精要,因为它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使所记叙的一切得以升华。记叙和议论,二者相辅相成,学习时,对这一点要给以充分重视。 指点迷津 1.记叙线索和叙议之间的关系。文章涉及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其中有地理,有历史;有事件,有自然景观,有资料文献;有介绍,有评论。但读罢全文,却井然有序,关键在于作者记叙线索清晰,以游踪为序,将丰厚的内容串联起来。同时,叙议过程中,作者追溯历史,联系现实,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赞扬了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视民族团结的主张,中心明确。 2.理解文献资料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献资料的大量运用是这篇访古散文的一大特点,其作用是用实例佐证作者的见解和看法。但值得指出的是,文献资料按其来源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出自史书,着重理论;一类是实地考察,着重实践。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朗读课文,你能辨析下列生字词吗? 答案提示: (1)辨音: ①塞外(sài)/瓶塞(sāi)/堵塞(sa) ②单于(chán)/单纯(dán)/单姓(shàn) (2)辨形: ①迥乎/迂徊②元旦/绵亘③山麓/渗漉

内蒙访古

内蒙访古 导读:单元学习重点: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1、熟悉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和练习一的2、3两题 2、搜集整理文章的字、词及相关文化知识内蒙访古 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历时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原文共6节第一节”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它以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对自然环境、古迹、文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整体感知: 一、让学生默读文章,思考问题[字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 é(名) 单于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子)⑵sài(边塞)⑶sè(用于某些合成词中) 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乎:显然。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P96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亘:gè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lòu雕刻。 1、文章分为哪几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明确: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大青山下[考察学生对小标题的认识] 2、第一节写长城从哪一段开始的?前面写了什么内容?后面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前面的,不直接写长城呢?练习一的第2题。(结合练习二让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第8自然段1--2写了广阔而肥沃的塞外平原; 3--5介绍了大青山南北两麓的自然环境 6--7议论分析了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点明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

《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 陈栎旬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3.学习在把握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正确而熟练的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4.引导学生在读读议议中理解要点,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 2.掌握叙和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 三:教学难点:通过逻辑推理,准确理解作者本意和课文主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2)讲析《一段最古的长城》理清这部分文章思路,把握结构层次。 3)理解夹叙夹议,继续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分析文章题目 看本文标题《内蒙访古》感觉就非同寻常,什么叫访古?读了全文才会对它有所认识。“访古”决定了本文的特点,既有难度又是独具特色的。本文作者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家的专长当然在研究历史,写游记必然也选择和历史有关的专题。而作者就是在这篇游记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边记游边议论,谈天说地,引古论今,文中涉及了众多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事件古迹等,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就需要对文中的访古材料进行梳理,找出作者创作本文的主旨,作者始终围绕一个专题谈,那就是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二)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1)检查学生字词(注释外)的掌握情况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2、继续复习巩固夹叙夹议的写法。3、学习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3 教学内容一、复习检查(略)二、讲授内容1、导语赵长城、汉城堡在历史的烽烟中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然而那些由残酷战争孕育出的和平美好的象征却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被呼为青冢的昭君墓。2、阅读课文画出记叙昭君墓的段落,分析记叙了哪些内容昭君墓的位置、周围环境、青冢的传说画出议论昭君墓的段落,分析作者的观点肯定昭君出塞、肯定和亲政策三、知识迁移给学生适当材料,让学生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分析历史事件。材料1、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的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那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 白骨,这遭到玷污的雄关,至今还蒙着耻辱的灰尘……(出自学生刚学过的峻青的《雄关赋》)1、分析、讨论:请同学 们运用作者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在民族大家庭的角 度上辩证分析这段文字有什么不足?2、启发、思考我们所用的所有课本(不仅仅语文课本)中是否还存在着这种现象?材料2、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

《 《 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 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王昭君》 游 昭君墓》六首清·彦德翦伯赞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 宫。(一)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鸣驼铁马列长亭,万 里毡车赴北亭。若以功名论,几于卫霍同。从此长安无梦到, 未央宫殿月空明。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二)纵使承 恩宠,焉能保始终。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至 今青冢在,决胜赋秋风。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 (三)(四)黑河青冢两悠悠,千古诗人泪不收。千首哀词 万首诗,不信汉宫花万树,昭君一去便成秋。同声歌哭说妍 媸。(五)和亲本事汉家策,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 烽烟。出塞如何怨画师。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六)悠悠今古换人间,地覆翻天十二年。死去有灵应一笑, 红旗飘荡大青山。1、分析、讨论:三位诗人对昭君远嫁这 一历史事件各自发表了怎样的看法?那位诗人的观点是辩 证的、客观的?2、启发、思考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什 么现实意义?四、作业附板书内蒙访古翦伯赞一段最古的长 城战争大青山下城堡民族团结昭君墓和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