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议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议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议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议

* 李鑫,男,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华北石油职工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现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从事油田生产自动化工作(担任院副总工程师)。地址:河北省任丘市会战南道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062552。E-mail:cyy_lix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8803308.html,

文章编号:1004-2970(2014)05-0040-03

李鑫*1 黄少伟1 佟惠宁2 王海生3 叶沛林1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科技信息处;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科达开发有限公司)

李鑫等.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建设初探. 石油规划设计,2014,25(5):40~41,49

摘要 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华北油田在油田生产领域进行了自动化监控系

统建设。为使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生产参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加强数据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华北油田研发了一套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阐述了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架构及主要功能。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生产流程监视、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

关键词 华北油田;生产指挥系统;自动化监控;三级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E978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4-2970.2014.05.0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在油气田生产领域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目前,全油田约有55%的单井和80%的站场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建设。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A1(勘探与生产数据管理系统)、A2(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A5(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A8(勘探与生产调度指挥系统)、A11(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等项目陆续上线运行,为华北油田统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使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生产参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加强数据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华北油田以二连分公司为示范区,研发了一套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

1 建设目标

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是以自动化或数字化系统为基础,建立覆盖油田公司、采油厂、联合站油气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调度指挥平台,满足油田公司、二级生产单位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运行管理、

生产指挥与调度、应急指挥的需求,集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指挥调度、应急指挥与抢险、油田日常生产管理于一体,形成了指挥中心、调度中心、监控中心三级管理控制模式。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主要建设目标为:一是,建立规范统一的生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标准(生产过程数字化);二是,建立贯穿三级中心的生产调度指挥功能(生产管理数字化);三是,数据应用与服务(数据可用性)。

在二级生产单位设置调度中心,实现采油厂的生产运行状态监视和生产调度指挥。其主要职责为:实现生产基础设施的生产数据在线监视,对井、站、管道等生产流程及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视;存储采油厂的生产数据;掌握采油厂的生产运行状态;接收上级的调度指令,按照调度预案流程下发至相关监控中心执行并反馈;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应急抢险事件;对采油厂的生产会议、生产进度做出安排部署,实时监视生产进度并做出改变。

在联合站设置监控中心,监控联合站及所属油

水井、阀组间等。监控中心是油气生产运行的操作

层,是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控现场层,其主要职责为:接收调度中心指令和作业区工作安排,执行日常生产管理操作并反馈,对现场的生产数据、工况进行在线监测,对井、站、管道等生产流程及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2 架构设计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以及三级中心的管控模式,对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进行整体设计部署,主要包括生产监控系统和生产指挥系统两部分内容。 2.1 生产监控系统

生产监控系统部署在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其中,调度中心生产监控系统只提供监视功能,无控制功能。生产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采集、监控和存储(只存储6~12个月的数据),为生产指挥系统提供实时生产数据。

2.2 生产指挥系统

生产指挥系统部署在云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数据永久存储),通过WEB(网页)方式向各中心用户及相关作业区、机关职能部门等用户提供生产调度指挥及生产管理服务。

依托云计算、云存储、REST(表征状态转移)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华北油田生产开发实际,按照数据分离、模块化运行、大数据存储分析等发展方向,提出了生产指挥系统的3层架构,即,数据存储层(云存储)、数据服务层和数据应用(集中展示)层。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互访,降低各层之间数据、服务访问的复杂性,提高系统整体的可维护性。生产指挥系统架构见图1。

生产指挥系统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建设中主要关键技术点为:一是,生产监控系统组态软件标记名命名规则;二是,监控中心至数据中心的生产数据传输技术;三是,云存储技术在生产实时数据存储上的应用;四是,统一

数据访问接口规范;五是,支持专业软件整合的中间件技术。

3 功能设计

油田生产指挥系统立足于自动化监控系统,为领导及生产、工程、地质等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生产实时监视、生产调度运行、应急预案管理、生产管理等功能。

3.1 生产实时监视

生产实时监视功能可实现对长输管道、油水井、联合站、计配站等主要生产流程的在线实时监视。可监视长输管道及各站场内主要生产运行参数,如,管道沿线各站场进出站温度、压力、流量及站场内各工艺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可监视联合站各个生产流程的实时生产状态,包括总机关、油气水分离、加热、采出水处理、注水泵房、储油罐等各个环节;可监视油水井的实时生产状态,同时,可显示油水井的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等。油井数据,如,投产日期、泵型、电流、电压、累计电量、回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及示功图和实时数据曲线等;水井数据,如,投产日期、瞬时流量、设定流量、累计流量及实时数据曲线等。 3.2 调度运行

生产调度运行是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枢纽,负责油田日常生产运行的管理、调度令的发布、监控中心及相关部门上报的生产作业信息的汇总和处理,以及历次生产会议纪要的上传、查看和追踪等。

生产调度运行主要功能:一是,实现生产值班各项事宜的管理,包括值班人员信息维护和交接班管理维护,对油水井开关井、量化资料、新井进度、作业信息、临时停井、线路停电、功图巡检、钻井进度、锅炉运行等25类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和处置,并根据事件发生时间、处置情况、事件类别等进行分类统计;二是,实现调度令的管理,调度令是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下发至各基层单位执行相关决定的书面文件,调度令管理主要实现调度令的下发、查询、签收和管理,督促和检查各项调度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实现生产会议纪要的管理,主要包括月度会议纪要管理和专题会议纪要管理。 3.3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可实现应急预案的上传、更新、查看、预案流程展示、应急队伍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机构管理、应急专家管理等功能。

(下转第49页)

图1 生产指挥系统3层架构

通过液力耦合器调节泵转速后,泵扬程减小到仅满足实际扬程需要,输油泵运行功率仅为10 078kW,降低了约49%,节电量约8 133×104kW·h/a,节约运行费用4 880万元/a(电价按0.6元/(kW·h)计),16台液力耦合器的投资不到半年就能收回。并且,输量变化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同时,由于避免了输油泵出口阀的节流调节,可减少输油泵机组的机械冲击、磨损和噪音,延长输油泵机组的维护保养周期及使用寿命。

3 结语

由于液力耦合器调速技术较难掌握,目前,我国液力耦合器调速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国际上,制造商也只有福伊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而变频调速技术已较为成熟,而且生产厂家众多,因此,我国成品油管道系统多采用变频器对输油泵进行调速。但是,经过多年的应用,变频器的缺点不断暴露出来,如,变频器产生的谐波电流会污染电网等。与变频器相比,液力耦合器在价格、操作性、运行可靠性、维护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因此,液力耦合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我国加大对液力耦合器的技术攻关,实现设备国产化,将有利于推动液力耦合器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国豪,杨磊,张帅,等.变频技术在长输管道输油泵

机组上的应用[J].油气储运,2012,31(7): 543-545.

[2] 姬忠礼.泵和压缩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3] 郑志强.液力耦合器的节能应用与选型[J].风机技

术,2006(4).

[4] 毛蒙.液力耦合器与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

[J].企业导报,2010(4).

[5] 杨乃乔.调速型液力耦合器在风机上的应用与节能

[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1).

[6] 黄晓峰,马留柱.液力耦合器的节能技术探索[J].

企业技术开发,2011(8).

收稿日期:2013-06-09

编辑:陈霞

(上接第41页)

应急预案管理主要为:一是,总体预案,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二是,公共卫生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人身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三是,自然灾害预案,包括草原火灾专项应急预案、洪汛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沙尘暴、雪尘暴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四是,事故灾难预案,包括交通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电和用电网络大面积失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冬季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阿赛输油管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原油外销不畅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井下作业井喷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原油集输站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五是,社会安全预案,包括群发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4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油水井基础信息、油水井生产日报审核及查询、长输管道生产日报审核及查询、联合站日报审核及查询等功能。其中,油水井基础信息由各作业区进行日常维护,主要包括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及一些用于数据计算的设定值。由后台计算程序定时汇总生成日报数据,各作 业区完成各自日报数据的审核工作,汇总后进行统一展示和查询。

4 应用情况

目前,华北油田已在二连分公司完成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的一期建设并上线运行,已实现1条长输管道、3个监控中心的生产监视管理。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生产流程监视、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

参考文献:

[1] 纪红.数字油田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J].石油规划

设计,2011,22(6): 5-8.

[2] 黄少伟,李鑫,秦义,等.煤层气田生产数据管理系

统[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9): 71-72.

[3] 李佳明.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J].自动化技术与

应用,2011,30(7): 34-37.

收稿日期:2014-05-12

编辑:陈霞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S A M系统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 A M)系统 系统层次结构图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由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驼峰控制子系统、调机综合安全控制子系统、停车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外勤移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运营决策,优化既有作业流程,完成调度指挥集中管理、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车辆实时跟踪、调度信息集中表示、设备集中监测、现车管理、本务机调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局站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信息共享无缝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SAM系统的应用,实现车站调度指挥、现车、货运、统计过程全面的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调机安全控制,提高车站计划的兑现率,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压缩货车中停时间,提高编组站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调车作业安全保障,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 技术作业图表 计划自动编制与智能调整 实时现车 运输指标实时统计与分析 系统特点:

局站融合,协同编制----计划更精准 管控结合,闭环作业----信息共享,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集中分布,高效结合----安全、稳定、灵活,适应编组站作业的复杂性系统层次、界面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 智能决策,自动编制----降低劳动强度,减员增效 人机联控,人控优先----保障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功能丰富,操作便捷----运用自如,高效运行 结构开放,接口标准----易于实施和扩展,适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服务优质,业绩良好----有繁忙站场施工经验 主要业绩: 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 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 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 昆明东编组站SAM系统 丰台西编组站SAM系统 作业过程管理与自动执行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产品说明: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1000Mbps冗余工业以太网井上、下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是以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整合矿井的各项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防火墙与矿级管理系统组成高速统一的整体网络结构,实现了全矿井的管控一体化。 整个系统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体系结构。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实现了井上、下皮带运输、通风、排水、井下供电等井下主要安全生产环节和装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集中、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矿井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矿井的统一管理与数据共享。 1、系统组成: 煤矿工业以太环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部分、井下部分及传输信道部分。地面部分由:地面环网接口、监控主机、监控备机、监控服务器、地面数据服务器

(可扩展)、防火墙(可扩展)、地面交换机(可扩展)及客户端(可扩展)等组成。井下部分由:防爆交换机(环网接口)、各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可扩展)等组成。传输信道由:环网主传输干道(阻燃光缆)、地面网络数据传输通道(网线)、井下防爆交换机连接各和种监控分站或装置及传感器的阻燃电缆。 2、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确保系统24小时连续可靠的运行。 2.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快速建立网络工作拓扑结构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3.系统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接口方式(OPC、DDE、ODBC、FTP),便于各种子系统的接入。 4.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客户端零配置。 5.采用硬件、软件等多种安全措施,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各子系统,通过严格的认证后,可在任一台工作站上实现对井上、井下所有设备的控制。 7.具有各种数据查询、曲线显示、报表输出、逐级报警、数据分级管理、报警记录、故障记录及完整的事件记录等功能。 8.强大的数据整合及处理功能,为整个矿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9.系统数据与井下视频数据可实现全面关联:在图形动画(动态图)中可点击浏览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当一区域内瓦斯出现报警或其它参数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弹出当前区域内视频信号窗口。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规定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规定 由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所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利用,因此为了确保变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做好系统的运行、使用和维护工作。 一、运行巡视制度 ⑴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巡视检查周期与一次设备检查的周期一致; ⑵巡视运行中的设备和各种信号灯的工况; ⑶检查运行中的设备自检信息和报告信息; ⑷检查通信系统是否正常通信,如微机保护与管理单元通信是否正常,前置机与后台机通信是否正常; ⑸检查各设备电源指示灯及工作电源是否正常; ⑹检查设备的连接片是否在正确位置; ⑺对不间断电源进行自动切换检查; ⑻定时调看信号光字牌,以判断是否有光字牌动作。 二、运行规定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易因装置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系统的不安全。因此要认真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做好各种记录。 ⑴定时将光字牌界面切换监视一次,对高负荷、有缺陷的设备应增加监视次数。正常的监控界面应停留在高负荷主变压器设备上。 ⑵对设备的潮流进行监控,在主变压器负荷达90%,其他设备负荷达95%时汇报值班调度员。

⑶对系统电压进行监控,在系统电压超出允许值时应及时汇报调度员。 ⑷运行人员应定期对自动化装置进行采样检查和时钟校对,检查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 ⑸自动化装置动作后,运行人员应按要求做好记录和复归信号,并按动作情况立即向调度汇报,并打印出故障报告。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操作注意事项 ⑴变电所整个接地系统应遵循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可靠接地。 ⑵在温差较大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应做好温度及湿度的控制,以适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对后台机的操作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禁直接断电 ②严禁乱删除或移动文件 ③严禁使用盗版光盘或来历不明的软件 ④严禁带电插拔计算机所有外围设备插头 ⑤计算机主机外壳,显示器外壳,打印机外壳一定要可靠接地 ⑥严禁在后台机上玩游戏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中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研究与实现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赵秀全、常效辉 1.引言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简称CIPS)管理了编组站内决策层、管理层、调度层、执行层等业务层面的所有站场资源和岗位资源信息;而且针对调度层的管理特点,自动决策安排调度计划;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直接控制自动化系统并接受处理反馈信息,并且根据反馈信息自动调整决策,从而实现了编组站内的全面信息化与自动化。自动决策与执行依赖于站场资源的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其它信息。 站场资源的数据量十分巨大,如果单纯依靠人工录入的方法实现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发生变化后的修改更是艰巨。由于需要比较专业的数据描述,我们在分析了有关的辅助工具(如AutoCAD等)后发现无法直接利用现有的工具实现需求,因此开发基于CIPS系统的专门的CAD工具成为必然。 该CAD是基于全编组站的资源(包括道岔、信号、线路、无岔区段、减速器等信号设备以及调机和CIPS系统下的各控制子系统等资源),以信号工程图为基础,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完成实体对象绘制并对于各实体对象赋予相关的属性,进而产生需要的数据。 根据CAD设计原理,软件提供几何造型、特征计算、绘图等功能,按照构造应用软件的四个要素(算法、数据结构、用户界面和数据管理)进行开发设计,在DotNet FrameWork 平台下用c#语言实现,使得CIPS系统的数据形成流水性生产,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数据准确性。 2.建模 系统所管理的内容包括全部编组站的道岔、信号机、线路、无岔区段、减速器、停车器、调机以及CIPS系统下的各控制子系统。对于这些实体进行抽象,建立起正确的对象模型是实现CIPS系统CAD工具可实现的前提;并且建立的实体结构能够符合关系数据库特点,能够为后续数据运算和挖掘打下基础。 2.1实体单元的抽象 系统所管理的资源都具备基本特征:ID、名称、所属区域、所属系统等。我们在此基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系统概述 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 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8)系统节点容量大大增加,克服了现有煤矿监控系统所支持的节点最大容量的限制。 9)较强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合理实用的分级控制模式,在充分保留各子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整合国内现有各子系统。 10)强大的数据综合及后台处理功能支撑,为整个矿山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管控一体化。 系统功能 综合自动化功能 l 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用于传输和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的多源异质的海量信息系统,能实时采集存储生产过程的重要信息,以实现设备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提供毫秒级的数据采集检测速度,采用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大大节约存储空间。 l 综合自动化控制 可靠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相应控制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主要包括采掘、运输、提升、供排水、压风、注浆、通风防尘等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煤矿生产设备,实现对采煤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可伸缩式皮带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能实现手动、就地集控的切换。能实现对各电机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绝缘等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能实现采煤机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完全实现无人值守。 l 供电系统可视化实时监控 能实现变电所主变运行方式及各参数的监测,能实现变电所各高压开关柜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能实现各种矿井用电量、电气参数及故障情况的报表生成、存储、打印及显示。能实现变电所视频监视,系统模拟现场设备实际情况,实时、动态显示现场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l 集中显示功能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教学内容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一、设计目的 1、在学习了“驼峰信号”课程的基础上,,加深对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2、了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子系统; 3、学习其系统的功能和它是如何管理的; 4、能够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自身的工程设计技能。 二、设计内容及说明 (一)设计内容 1、编组站CIPS的系统构成与主要功能 2、编组站综合管理系统; 3、编组站综合控制系统与子系统 4、驼峰自动化子系统结构与功能 5、电务监测和环境集中监控子系统信息交换。 (二)设计说明 1、关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是基于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控制、调度、管理、经营、优化、决策一体化。编组站CIPS的核心是集成,集成的作用是将原来编组站独立运行的多个单元系统组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功能更强的集成过程控制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编组站的现代化模式。在铁路局各信息系统的指挥下,通过车站内部横向综合集成隶属不同信息系统大的数据,实现站内的列、调计划的自动生成与自动执行,并达到站内计划与控制执行的互动,使整个“工厂”形成智能闭环系统,突出整体效益。 <1>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构成 (1)共享数据平台 建立了共享数据的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度集中、单一指挥又协同动作的作业程序.

(2)调度决策指挥自动化 实现了调度决策指挥自动化,同时由于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执行过程的自动反馈,具有动态优化调整工作计划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以计划图表指挥生产。同时集成了执行结果反馈信息,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决策优化的信息环境,使得过去决策算法中不确定或不确切的信息变得确定和确切了,决策结果更加准确实用,行车指挥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改善了信息系统即办公工具的形象。另一方面,与传统的静态决策不同,由于CIPS的调度决策优化必须适应于计划与执行间的直接互动需要,CIPS系统的决策模式具有主动、实时、动态、完备的特点。 (3)作业过程控制自动化 以编组站管理系统的接发车计划、调车计划、本务机站内折返计划、调车机工作计划等为依据,向计算机连锁分系统和驼峰自动化分系统实时下达执行命令,使所有列车进路、调车进路、机车走行进路及溜放进路自动办理,实现作业过程控制的全面自动化。编组站CIPS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程度成为最大的收益,最突出的是管控集成代替了人在监控层办理各种进路的手工操作。编组站监控层人员的基数较大,执行层人工环节被自动化所取代的减员效果非常显著。人工环节被取消,使计划与执行之间直接构成智能闭环与互动,调度计划按执行结果的反馈进行自动调节优化与适应,由此自动化原理被应用于信息处理,体现了技术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4)现车实迹自动跟踪 通过车站连锁系统和驼峰自动化系统在计划指导下的执行反馈,自动获取车辆的动态跟踪和作业实绩,实现站内信息流与车流的同步。 (5)信息管理自动化 系统数据整合除必须集成的计划、列车、现车、进路信息外,还可集成车号识别、轴温探测、脱轨器表示、电务监测、环境监控、电源监测及图像监视等信息。在生产管理方面,透过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决策功能,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将运输和管理信息服务延伸到了所有生产管理者和领导的办公电脑上,实现了编组站生产管理的扁平化、透明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动态化,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编组站运输生产管理模式。 <2>编组站综合管理系统 编组站综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编组站CIPS环境下的管理环节,是数据整合、信息集成的核心。主要职能是:调度计划信息管理自动化、执行过程管理自动化和历史数据管理。对于系统的功能要求有:⑴确报信息收发与处理;⑵铁路局调度计划接收;⑶编组站调度计划辅助决策;⑷计划自动决策;⑸本务机车辅助调度;⑹调车机车辅助调度;⑺解体作业计划编制;⑻编组作业计划编制;⑼调度计划自动执行;⑽实时现车管理与车辆跟踪;⑾全编组站综合“回放”;⑿全编组站预见性推放;⒀统计报表;⒁统计分析;⒂钩计划、列车编组顺序表打印及相关技术作业图表绘制;⒃资源库维护;⒄网络监控管理;⒅系统远程维护。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SICAM Anole SICAM Anole 灵活,强大,易用Answers for energy

概述 SICAM Anole后台监控软件适用于1000kV-6kV的电力、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机场等行业的各级变电站和调度系统。SICAM Anole 具有优越的性能、灵活的配置以及开放的结构,可方便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各种需求和使用习惯,最大程度的给客户带来利益。

SICAM Anole 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分层开放式系统 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的开放分布式应用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数据库中间件和通信中间件技术和多层客户/服务器(Client /Server)技术,遵循软件互联国际标准基于IEC61970/61850/61968的统一CIM建模,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遵循IEC标准的统一支撑平台。 跨平台特性 一套代码,任意运行。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跨IBM/SUN/HP/ALPHA/X86硬件平台,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各种同构或异构平台。 分布式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构架,将系统功能有序地分配到网络上各个节点:包括软件自诊断、实时处理、报警处理、历史采样记录、事故追忆、实时计算、数据服务、安全验证、远方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个节点的功能。全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方式的SCADA系统应用场合下,系统可以自动以冷备用、温备用和热备用等各种方式运行。无论在何种方式运行,均可自动维护系统中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画面、WEB等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 系统提供了具备“所见即所得”功能的图文/报表一体化编辑工具。依照一组具有完备集特征的时间定义方法和统一的图形图元结构定义,无须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即可在任意工作站或服务器上定义复杂的接线图、棒图、曲线图、趋势图、实时报表和历史报表等,并且能够支持任意文字和图形的混排。 支持数据库的在线更新,在保证不干扰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新数据库测点信息。 支持远程维护 系统可以允许工作站通过远程拨号/远程联网方式进入采集与控制系统主站,从而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维护。减轻用户负担,加快服务速度。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2-22T17:21:06.5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作者:张王芳[导读] 摘要:伴随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控制建设逐步融入电力体系中,节省了大量的控制电缆和人工成本。 (铜川欣荣配售电有限公司陕西铜川 727000)摘要:伴随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控制建设逐步融入电力体系中,节省了大量的控制电缆和人工成本。本文主要研究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首先研究了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给出带电线路动态着色功能,可软件模拟完成五防功能,企业用户的调度功能。进而探究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结构,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及微 机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系统进行比较。 关键词:智能化;控制;自动化;动态着色;调度 0 引言 为实现铜川矿业有限公司电网的科学、协调发展,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筑起安全运行的坚固堤坝。我公司近几年先后对春林、下石节、王石凹三个35KV变电站一、二次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在这三个变电站二次供电系统改造中,都将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为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控制电缆,而且对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及供电质量有重要意义。 1.变电站的基本结构 35kV变电站主接线方式为全桥式,35kV电源进线2回(一运一备),主变2台(一运一备),电压比为35/6kV。35KV为户外半高型布置,单母线分段全桥接线,原断路器为户外多油断路器,现改为真空断路器(或SF6))。6KV开关柜原为GG1A型现改为KYN28型,户内分2列(或3列)布置。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 2.1 监控画面及报表形式灵活多样 监控画面提供母线、断路器、上下隔离刀、曲线、棒图、数据框、仪表盘等图形元件,用户可根据用这些图元绘制实际的一次系统主接线图,报表的组态过程类似对 EXECL 表格的操作,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报表格式及内容。 2.2 第三方设备可无缝集成 遇到第三方装置需要集成的情况,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规约库的扩展的方式完成,稳定可靠的完成对第三方设备的无缝接入及功能集成,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选配不同厂家的自动化产品而无后顾之忧。 2.3带电线路动态着色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画面组态功能,完成断路器与相关线路之间的拓扑关系,实现了线路带电与不带电状态对应的颜色变化,使得监控画面更加丰富、真实。 2.4 可软件模拟完成五防功能 五防系统请求对操作对象的安全性检查,只有在五防系统允许之后,才能对操作对象进行有时间限制的操作。允许对断路器等设备进行“挂牌”、 “检修”、 “试验”等状态的设定,在这些特殊的状态下,不能对断路器等设备进行遥控遥调等操作。 2.5兼顾企业用户的调度功能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变电站、开闭所等场合的监控功能,同时兼顾了大用户内部多个变电站之间的调度功能。对于大用户来说,投资一套变电站微机监控软件的成本,就可避免未来系统扩容时出现的多个变电站之间的信息化孤岛的困局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结构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按四遥站设计,采用综合自动化实现控制、保护、测量、远动等功能,全部四遥量能送至调度中心。通过“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实现就地、远方两种控制方式、用微机实现模拟操作,待确认后再执行控制命令。各保护单元均相对独立,能独立完成其保护功能,并通过通讯接口向监控系统传送保护信息。测量元件和保护元件接各自独立的CT。站内预留其他智能监孔系统的接口。 3.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35kV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分层分布式,底层是分布式单元机箱,包括单元保护与监控模拟量、单元开关量采集、操作回路、就地汉字显示以及通讯等功能。各单元保护箱均相对独立,仅通过站内通信网互联,并同上层当地监控通信。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4.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包含数据采集和处理,微机保护,控制操纵,自动电压无功调节,主变压器冷却控制,事故报警,与调度通信、对时,越限报警、事件顺序记录、电度量的累计、人机接口、技术统计与制表打印、系统自诊断显示等功能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主保护有纵差保护、CT断线检测、电压闭锁、轻瓦斯、温度检测信号报警、重瓦斯检测信号跳断路器,所有的保护种类可分别投入及退出;后备保护有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设两段时限。 线路保护:可完成35kV线路方向时限速断、过流保护、方向电流闭锁电压时限、方向电流时限速断、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等,带操作插件,具备遥信、遥控、遥测、遥脉功能。 4.2微机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保护系统与微机保护装置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微机控制的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并取消了传统的信号屏等装置,相应的信号都输入至计算机。为便于集中控制,采用集中式设计,将所有的控制保护单元集中布置,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清晰,所有设备由微机保护屏、微机采集屏、交直流屏和监控系统组成。屏柜的数量较传统的设计方式大量减少。由于各种微机装置均采用网络通讯方式与当地的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而不是传统的接点输出到信号控制屏,因此二次接线大量减少。同时由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当地监控系统来取代占地多、操作陈旧的模拟控制屏,使得所有的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方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稳定,运行维护成本更加降低。 5 结论

油田自动化管理方式的分析与解读

油田自动化管理方式的分析与解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油田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整体管理机制和企业运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油田管理体系中,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开展统筹处理。本文对油田自动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油田自动化管理的应用方式,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油田;自动化管理;应用方式 1 油田自动化管理概述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油田施工管理模型的升级,在运行自动化管理方式后,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也能有效优化油田采油项目的整体质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后,落实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升级目标。 2 油田自動化管理内涵 在油田自动化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模型是能源开发项目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其实际应有价值和地位非常高。其中,利用自动化管理集中进行油田开发,能在优化固定管理模式的同时,确保开采工作和技术人员符合实际标准。针对油田开发项目,要结合有效的管理方式,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升级处理效果的同时,对安全技术项目和监督管理进行综合分析,积极践行自动化管理模型和技术操作流程,确保整体专业化处理措施符合实际标准,也要对自动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撑,确保管理维度和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3 油田自动化管理的价值 在油田自动化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控制模型,对具体技术模型进行综合性分析。利用油田自动化管理机制和技术运行模型,能为整体项目技术升级提供保障。 第一,能对设备技术提供保障,主要是对油田生产和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借助设备维修管理机制,对处理工作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对于设备维护工作,要针对实际问题建立针对性处理机制,升级设备管理效果。另外,要对网络保障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应用网络系统能提高其运行效果,确保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进行统筹控制,借助网络技术升级系统的有效性,也能保证运行参数处理效果和采集技术的综合性升级,并且提高采集系统的管理效果,深度运用网络技术[1]。 第二,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应用管理保障也能有效优化项目处理效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share-strobe) 水利行业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行业,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设备与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智能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景有着深远的意义。 闸门作为水利系统最基层的工程之一除了满足水利部门的用水需求外,在防洪、保护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泵站的综合利用效益,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提高调度管理的决策水平,建设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研究建设以闸门综合自动化监控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全线闸门的供水综合调度系统更具有现实性和重要性。 系统构成 系统主要分为系统中央控制台和闸门现场监控装置两部分。监控中心由监控计算机、系统监控软件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及应用软件组成。闸机现场监控装置由闸门现地控制单元(LCU)、现场检测仪表、信息传输通道等部分组成。 图1 闸门自动化控制图 基于光纤网络的通讯,在各个终端与中心站(管理中心)之间建立局域网完成数据通讯。光纤具有可靠性高、数据传输稳定、维护费用低等特点,是实施远程可靠数据传输较为合理的方案。系统功能 上位机是系统的指挥、监控中心,它可以与上级管理中心联网通过上位机与PLC的通讯功能指挥系统运行和修改工艺参数。PLC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独立控制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数据采集与处理 这部分功能包括对实时数据的采集、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并以一定的格式存入实时数据库。通常按照信号性质的不同把它分为模拟量、开关量及脉冲数字量等其采集及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模拟量的采集与处理 这一类实时量包括电气模拟量、非电气模拟量及温度量。电气模拟量系指电压、电流、频率及功率、功率因素等电气信号量。非电气模拟量主要指压力、流量、水位、位移等信号量。 开关量的采集 开关量采集包括中断型开关量和非中断型开关量两种。中断型开关量信号包括各类故障信号、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位置信号、泵、机组设备运行状态信号、手动自动方式选择的位置信号等。 运行安全监视 ?全厂运行实时监视及参数在线修改 ?参数越复限报警记录 ?事故顺序记录 ?故障状变显示记录 ?趋势分析判断 ?月运行指导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 系统层次结构图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由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驼峰控制子系统、调机综合安全控制子系统、停车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外勤移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运营决策,优化既有作业流程,完成调度指挥集中管理、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车辆实时跟踪、调度信息集中表示、设备集中监测、现车管理、本务机调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局站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信息共享无缝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SAM系统的应用,实现车站调度指挥、现车、货运、统计过程全面的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调机安全控制,提高车站计划的兑现率,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压缩货车中停时间,提高编组站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调车作业安全保障,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

技术作业图表

计划自动编制与智能调整

实时现车

运输指标实时统计与分析 系统特点: 局站融合,协同编制----计划更精准 管控结合,闭环作业----信息共享,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集中分布,高效结合----安全、稳定、灵活,适应编组站作业的复杂性系统层次、界面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 智能决策,自动编制----降低劳动强度,减员增效 人机联控,人控优先----保障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功能丰富,操作便捷----运用自如,高效运行 结构开放,接口标准----易于实施和扩展,适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服务优质,业绩良好----有繁忙站场施工经验 主要业绩: 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 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 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 昆明东编组站SAM系统

施耐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方案 2010年8月

目录 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简介 (4) 1.1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概述 (4) 1.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总体技术和性能指标 (5) 1.2.1执行国家或部颁标准 (5) 1.2.2 工作环境 (6) 1.2.3工作电源条件 (7) 1.2.4电磁兼容性 (7) 1.2.5抗干扰性能满足 (8) 1.2.6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8) 1.4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10) 2、施耐德ION-Enterprise软件系统 (11) 2.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特点 (11) 2.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层次 (12) 2.2.1间隔层 (12) 2.2.2通讯层 (12) 2.2.3监控中心层 (13) 2.3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HMI界面信息 (13) 2.3.1 低压配电设备监控界面 (13) 2.3.2系统数据库查询界面 (14) 2.3.3打印记录功能 (15) 2.3.4读取各种参数界面 (16) 2.4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功能 (17) 2.4.1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17) 2.4.2控制功能 (18) 2.4.3显示、查询及打印功能: (18) 2.4.4计算、统计、分析功能 (20) 2.4.5自动报警功能 (20) 2.4.6主接线图及报表的制作、编辑功能 (21) 2.4.7在线维护功能 (21) 2.4.8自检功能 (22) 2.5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接口和应用软件 (22) 2.5.1智能设备接口软件 (22) 2.5.2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 (22) 2.6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扩展功能 (23) 2.6.1网络扩展功能 (23) 2.6.2多种通讯接口 (23) 2.6.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接口 (23) 3、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硬件系统 (25) 3.1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监控主机配置 (25) 3.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通讯设备 (25) 4.服务及质量保证体系 (27)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分析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分析 摘要 通过分析未来运输指挥对编组站的需求,确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关键词: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数据集成;决策集中 编组站是铁路货运运输组织的核心单元,是保证路网畅通、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是铁路工作者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本世纪前,编组站的研究主要划分为二大领域,一是以信息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研究,其目标是如何高效管理信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加大传播范围,使运输指挥人员更快捷、更准确、更及时地掌握现场情况,提升运输组织水平,提高编组站效率;另一个是以自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研究,其目标是如何更安全、更高效地执行现场作业,使现场作业更安全、更高效,通过缩减单项作业时间来提高整体效率。 进入21世纪后,铁路运输供需关系的矛盾更加尖锐,编组站的编解任务不断加重,郑州北、新丰镇等路网性编组站的实际办理辆数已远远高于设计能力,传统的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日益迫切的市场需求。技术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编组站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也逐步成熟,并已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综合管、控的新一代自动化系统呼之欲出。在此形势下,北京全路通号设计院、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部信息中心开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并分别推出了“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 (ComputerIntegratedProcessSystem,简称CIPS)和“新一代编组站自动化系统”(SyntheticAutomationofMarshallingyard,简称SAM) 两个解决方案。 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产品现状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是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驼峰自动化系统、峰尾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调机安全监控系统等各种过程控制系统,以及安全监测、闭路电视监控、微机监测等监控系统,通过信息集成与整合,加上智能决策和调度信息综合运用,实现编组站高度自动化的复杂系统。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核心是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集成,是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的质的飞跃。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由于共享了控制系统反馈的丰富信息,使信息系统对站场车辆、设备的状态掌握更加及时、准确,综合自动化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管理,而是从资源规划的角度,去辅助决策者统筹安排全站运输资源和生产计划,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综合自动化平台

司马煤业有限公司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 司马煤业有限公司自动化部 2007-10-19

一、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高产、高效煤矿对生产过程监控、全矿井生产安全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信息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司马煤矿隶属潞安集团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中的自动化子系统已建、在建及近期准备建设的项目有主井提升监控系统、副井提升监控系统、通风机在线监测系统、35KV电力监测系统、6KV电力监测系统、锅炉房自动控制系统、KJ95安全监测监控系统、KJ90人员定位考勤系统、地面压风机控制系统、井下电力调度系统、地面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井下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井下工业电视系统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协调生产过程中系统间的关系,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开发信息资源的价值,需要对这些自动化系统进行整合,并进行司马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建设的设计。 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先进的自动控制、通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结合,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综合自动化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事故灾害预测预报以及生产业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实现: 1、生产的综合自动化促进全矿的管理综合自动化,大量的安全生产监测数据是管理综合自动化的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转换、整理、挖掘,管理系统对全矿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可加强企业内部协作与通信,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煤矿企业的综合自动化进程实质性的跨上一个新台阶。 3、使管理人员从繁硕的手工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从事更高水平的管理工作。 4、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对网络上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控和处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编组站CIPS系统

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 摘要: 本文通过对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的发展历史、基本构成、功能目的、应用成果和意义等方面的描述介绍编组站自动化的一些知识,突出自动化技术在编组站及我国铁路事业建设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引言:(编组站自动化总体介绍) 我国铁路编组站虽然局部技术领域比如驼峰自动化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些分门别类的系统往往是单独开发建设,自成体系,系统间连通性互操作性差;各自为阵,难以互通信息,无法统一调度;信息化与自动化严重脱节,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处于编组站设备核心地位的编组站信息化技术落后于形势与运输生产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 针对现有矛盾,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应运而生。CIPS系统的核心是编组站信息化的改造。信息化就是要实现编组站货物信息流、车辆信息流、机车与调机信息流、作业过程信息流的集成再造,将编组站加工列车的作业如同对待“自动化工厂”的流水线一样,使整个“工厂”形成智能闭环系统,突出整体效益。CIPS的最高境界是“无人工厂”,编组站工作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现自动化,将作业效率提升至最高。 CIPS简介 CIPS(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是编组站内整体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CIPS不仅管理了编组站内决策层、管理层、调度层、执行层等各个岗位的所有专业信息;而且针对调度层的管理特点,自动决策安排调度计划;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直接控制自动化系统并接受处理反馈信息,并且根据反馈信息自动调整决策,从而实现了编组站内的全面信息化与自动化。 CIPS系统由中国铁路专业信号控制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CRSCD)研发。系统包含了四项专利技术,和所有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自主知识产权。 发展历史: 2003年初,成都铁路局与铁路第二设计院在新建成都北路网性编组站项目过程中不满足现有技术,提出了从加强车站信息化切入,管控结合,集中办理,取消现场值班员的设计思想,得到了铁道部建设部门的支持,开展了成都北建设新技术方案竞选,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上报CIPS方案胜出,并确定为成都北编组站系统集成商。 2004年,CIPS系统在铁道部科技司立项研究,包括二大部分:其一是CIPS车站综合信息管理分系统,采用自主创新研究路线;其二是CIPS集成控制分系统,采用了集成创新研究路线,主要包括CIPS环境下的调机自动化、联锁自动化、驼峰自动化、停车器控制自动化、外勤移动信息化以及信号监测等子系统研究。 2005年,CIPS系统在北京研发基地进入室内仿真模拟阶段;2005年12月通过铁道部科技司支持的专家室内审查,同意进入工程实施。 2006年初,开始研发综合管理后备系统(人工决策系统)。2006年系统在成都北站安装调试。 2007年4月18日,CIPS人工决策系统及CIPS集成控制系统首先投入正式使用。CIPS以集成为核心 1.信息集成 围绕编组站整个生产加工流程,用统一的共享数据平台取代TMIS、TDCS等信息分管模式,提高信息质量,达到信息流与车流、作业流同步。 2.技术集成

天星油田自动化解决方案

天星油田自动化解决方案 一、概述 油井信息控制系统是北京天星组态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应用于石油开采行业中一种集采油生产控制、监测和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无线数字通讯和工控技术作支撑,系统为三级站结构:上级站提供全局范围内各要素的遥测服务、采油生产分析、网络与数据管理;中继站负责数据的上传下达;底层RTU实现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过程,并提供应急相应服务。系统实现了示功图、电流图、压力、温度的在线测取,实现自动量油。系统完全针对油田生产自动化设计,结构合理、扩展性强,性能价格比高。 二、系统结构 油井信息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 ■ 抽油机生产参数的监控及运程发布系统 ■ 计量站油井自动倒井计量系统 ■ 注水泵站自动监控及调节系统 ■ 配水间自动监测系统 ■ 联合站,中转站自动化测控系统 油井信息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图如下。

中心控制室为上级站。上级站完成所有中继站、远程终端设备的登记,计量站所辖油、水井终端和自动计量的参数设置,现场各类测控信息的采集管理、储存、分析、诊断,可实时控制和监测底层各远程终端。 中继站为系统的中间层。它对上是局域网的子站,对下为以太工控网的主站,完成命令的上传下达、数据的收集与上传,对底层终端的巡回检测和数据的中间层保存。 抽油机智能终端、注水终端、自动计量终端等RTU为该系统的最底层,完成油井井口动态数据的在线录取、应急处理、数据传送、状态反馈;注水井数据的在线录取和故障报警;计量数据的自动录取、应急处理、故障及时报警等。它们既可独立工作,又能接受上层的测控命令,与中继站组成工控以太网。 三、上位机监控软件 《天星组态软件》是在PC机上开发的智能型人机接口(MMI)软件系统,它以WindowsXP/WIN7/WIN8 中文平台作为其操作系统,全中文界面,并充分利用了Windows的各种便利功能。 《天星组态软件》由开发系统和运行系统组成。开发系统是《天星组态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开发者在这个环境中完成界面的设计、数据库定义、动画连接、硬件设备安装、网络配置、系统配置等。该系统具有先进完善的图形生成功能;数据库中有多种数据类型,不但能合理地抽象控制对象,而且能非常简单、方便地对数据的报警、趋势曲线、历史数据记录、安全防范等进行操作;开发者利用其丰富的图形控件和自定义图库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设计界面的时间;通过简单而实用的编程命令语言,开发者不需要编程经验就可以设计完成实际工程;方便的硬件设备安装向导和全面地支持国内国际工控底层设备,彻底实现工控现场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 运行系统是《天星组态软件》系统的实时运行环境,用于显示开发系统中建立的动画图形画面,并负责数据库与硬件设备的数据交换。运行系统能实时而形象地反映现场的所有参数和实际情况;通过实时数据库管理从工业控制对象采集各种数据;可把数据的变化用动画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同时完成实时和历史报警、历史数据记录、实时和历史趋势曲线等监控功能;可生成历史数据文件,用于追忆历史事件;灵活方便的组态式报表,可充分满足用户的各种报表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