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分析,猪群易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若采取治疗措施不及时,往往容易导致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增重减少,上市时间推迟,牲畜抗病力下降,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激性腹泻是指因饲养环境(如气温突变、仔猪转群、换料等)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腹泻。仔猪处于应激状态下,皮质酮分泌量增加,阻碍消化道分泌黏蛋白,肠道有机酸分泌量降低,使肠道内pH值升高,结果抑制了乳酸杆菌的增殖,激活了大肠杆菌的增殖^fen^同时在应激状态下,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进而引起腹泻。另外,还有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及母乳成分的变化,也会造成仔猪腹泻。

黄痢仔猪的主要症状是拉黄色、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块,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急性者不见下痢,身体虚弱,最终昏迷死亡。白痢仔猪粪便呈白色、灰色或灰褐色,粥状,有鱼腥味,有时粪便中混有气泡。猪病毒性腹泻病初体温不高,生身良好,有食欲。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下痢可逐渐加剧,精神差,食欲减退或厌食,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导致死亡。

用【肠移健】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治疗100kg、预防200kg 体重。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

加强产房的卫生工作,粪便立即清理,上床母猪必须消毒洗澡,给母猪喂优质原料生产的饲料,临产时擦拭母猪乳头,并挤掉每个乳头中少许乳汁。冬季提高产房温度,接产工具必须消毒。

药物防治:对猪腹泻应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确诊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应辅以抗生素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用药时应选择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抗菌药物(通过药敏试验或平时临床资料分析来确定)。笔者在对四川地区药敏调查时发现:喹诺酮类抗生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较敏感,应注意选用。

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秋冬季节猪病毒性腹泻病的控制引起猪只腹泻的病毒种类较多,有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十几种。但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V)三种,在寒冷季节易暴发,各年龄猪只均可感染。对仔猪危害最严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其他猪只由于腹泻会引起生长迟缓、饲料报酬率降低。1秋冬季节猪群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所有猪只均易感,传播速度很快,2~3天内蔓延到全群;发病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中大猪和母猪发病轻,哺乳仔猪发病急,死亡率高,仔猪呈水样腹泻,喷射状,伴有呕吐。部分猪场会呈反复发作流行。2秋冬季节猪群病毒性腹泻的危害2月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并造成猪只免疫力降低,易引起继发感染,腹泻猪只迅速丧失体重,长势缓慢,耐过猪形成僵猪。整齐度差,出栏延迟至少l周。泌乳母猪感染后表现高度体弱、泌乳停止、食欲不振等。架子猪,肥猪和成年猪发生一至数日的食欲不振或缺乏,体重迅速减轻。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如猫、犬、燕、八哥等也能传播。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给易感猪。'TGE在我国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发病最多,夏季发病少。流行形式以新疫区的暴发性和老疫区的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发生。暴发后,50%的康复猪带毒,排毒可达2~8周,最长可达104天之久。在老疫区,由于病毒和病猪持续存在,仔猪断奶后切断了补充抗体的来源,重新成为了易感猪,把本病延续下去。PEDV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年龄的猪都易感,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母猪的发病率在15%~90%。PED主要在冬季多发,夏季也可发生。我国从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为PED 的高发期。分娩和断奶仔猪数量大的猪场,PEDV通过感染断奶时丧失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而存活,因而呈现地方性流行,PEDV可能是导致这类种猪场5~8周龄猪只持续发生断奶性腹泻的一个原因。PED可单一发生或与TGEV混合感染,最近有PEDV与PCV混感的报道。RV感染相当普遍,成年猪血清抗体检出率为40%~100%,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晚秋及冬季,少数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而呈终年流行。7~41日龄仔猪易感,l~3周龄仔猪的感染率高于4~6周龄仔猪。初产母猪的仔猪比经产母猪的仔猪更易感。3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病毒性腹泻病的潜伏期很短,从几个小时到数日内蔓延全群。TGEV感染仔猪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出现急剧的水样腹泻,粪水呈黄色、淡绿白色或白色,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呈碱性。病猪极度口渴,迅速脱水,体重下降,精神萎靡,被毛杂乱无光。吃奶减少或停止吃奶,战栗,口渴,消瘦。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公、母猪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或消失,有时可见呕吐,随后水样腹泻,粪水呈现黄绿色、淡灰色或褐色,含有气泡。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3~7天病情好转,病猪体温多数正常,少数升高,但在主要症状出现后即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病猪尸体消瘦,脱水明显。胃中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轻度充血或出血。小肠肠壁变薄,弹性降低,半透明状,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白色液体。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而呈红色。肾脏含有白色尿酸盐类。空肠绒毛的长度与隐窝深度比例,正常为7∶1,而TGE病猪则为1∶1。PED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偶伴有呕吐,其临床症状与TGE十分相似,但程度较轻,在同窝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比TGE慢得多。猪只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在1周龄内仔猪在持续3~4天腹泻后因脱水而死亡,平均死亡率为50%。日龄较大的猪感染后1周左右康复,部分发育受阻而成为僵猪,年龄较大的猪表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而部分成年猪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和呕吐,一般4~5天好转。育肥猪有1%~3%的死亡率。剖检仅见小肠扩张、肠内充满黄色液体,小肠黏膜、肠系膜充血,其他实质性器官无肉眼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小肠绒毛长度与隐窝之比从正常的7∶1缩小到3∶1。RV自然感染常发生于7~14日龄的哺乳仔猪或断奶后7天内的仔猪。病初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和不愿活动,偶有呕吐。随后发生严重腹泻并持续3~4天,粪便呈黄白、黄绿色或暗黑色。可见有水泻,半固体状(糊样)和发酵状,或者在类似乳清的液体上漂浮着絮状物。腹泻3~4天后,部分病猪出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排泄的外观程度取决于所吃的食物,吃奶的产生黄色腹泻,吃固体食物的一般是黑色或灰色腹泻。哺乳仔猪自然感染RV往往只出现轻微的临诊症状,可能与母源抗体有关。断奶仔猪腹泻综合征危害严重,死亡率可达10%~50%。断奶仔猪发生和轮状病毒相关的严重腹泻时,很多都有与TGE或溶血性大肠杆菌并发的现象(Bohl等,1978)。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单独接种轮状病毒或溶血性大肠杆菌时,只引起短暂的轻度腹泻甚至呈亚临床表现;而先后接种RV和溶血性大肠杆菌的猪只则可发生类似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使用说明书 [兽用名称]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 商品名:无 英文名:Swine Transmissble Gastroenteriti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and Porcine Rotavirus V accine,live 汉语拼音:Zhu Chuanranxing Weichangyan、Zhu Liuxingxing Fuxie yu Zhu Lunzhuangbingdu Sanlian Huoyimiao 【主要成分与含量】疫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化毒株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CV777株病毒和猪轮状病毒NX株,每头份疫苗病毒含量≥105.0TCID50。【性状】为黄白色或微粉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无异物。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与猪轮状病毒感染。主动免疫接种后7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至断奶后7日。 【用法与用量】每瓶疫苗稀释至5ml或10ml(根据头份数),妊娠母猪与产仔前40日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接种,20日后二免,每次1头份(1ml);其所生仔猪与断奶后7-10日内接种疫苗1头份。未免疫母猪所产3日龄以内仔猪接种1头份;进针深度:3日龄仔猪为1.5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猪为4cm。 【不良反应】无。 【注意事项】 1. 产品仅用于控制这三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对于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无效。 2. 疫苗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高温和阳光照射。 3. 妊娠母猪接种疫苗时要适当保定,以免引起机械性流产。 4. 疫苗稀释后,限1小时内用完。 5. 进行抗体检测,在抗体水平较低(TGE、PED中和抗体效价≤1:8,PRV中和抗体效价≤1:16)的情况下使用。 6. 后海穴位接种时,针头保持与脊柱平行或者稍偏上,以免将疫苗注入直肠内。 7. 本产品请在兽医指导下应用。 【贮藏与有效期】在-20℃以下,有效期为24个月。 【规格】5头份/瓶,10头份/瓶。 【批准文号】

产房仔猪易发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产房仔猪易发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自2010年12 月开始,我国多数省份相继出现以哺乳仔猪呕吐、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病,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11年6 月接触了第1 例产房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病,至今近5年时间里陆续遇到类似病例,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3 月的冬春季节,病毒性腹泻发生面很广,几乎所有规模猪场在2~3 年内都要经历1 次以上,有的猪场更是1 个冬春感染2 次。每次感染,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康复快的猪场持续2周,康复慢的猪场持续6周以上,感染期间所产哺乳仔猪多数在分娩后1~3 d 突然出现呕吐而后腹泻,数小时内整窝腹泻,24~36 h 几乎同栋产房所有哺乳仔猪都开始呕吐、腹泻。病猪呈喷射状水样腹泻,迅速脱水消瘦,12~36 h 病猪脊椎骨凸显。病猪在腹泻后48 ~96 h出现脱水死亡高峰,7 日龄以下乳猪感染病毒性腹泻死亡率80%以上,7 ~10日龄以上乳猪感染病毒性腹泻死亡率在40%左右,10 日龄以上乳猪感染病毒性腹泻只要产房内温度达到22℃以上,几乎没有死亡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在发生病毒性腹泻的产房往往伴随着母猪泌乳性能迅速下降,甚至完全没奶,导致腹泻耐过猪在康复期间饥饿,因而死亡率进一步增加。2013年冬天开始有的猪场妊娠母猪在发生病毒性腹泻的时候会并发流产,流产主要出现在重胎妊娠母猪,流产母猪占猪场重胎母猪比例5%~10%。 期间笔者多次采取腹泻哺乳仔猪病料送科研院所做腹泻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造成这几年产房哺乳仔猪严重腹泻的病原主要是流行性腹泻病毒。还有几次送检腹泻哺乳仔猪的同时挤该窝哺乳母猪奶水2mL 送检腹泻病原,发现多数所产哺乳猪发生腹泻的母猪奶水里面含有与腹泻乳猪一致的腹泻病原,说明导致乳猪腹泻的病原很可能是通过母猪奶水感染。 几年来笔者努力寻求各种控制产房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腹泻的有效方法,然而似乎任何控制其他腹泻病有效的方法对于这个腹泻病都无明显效果。有的方法对某一个猪场效果很好,但是对于其他猪场却治疗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与治疗措施执行不到位、猪场条件不同或者病毒毒力强弱不同等因素导致相同的治疗措施在不同猪场出现较大差异的治疗效果。 纵观这几年规模猪场产房腹泻病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下特点:1) 发病日龄越大病情越轻,只要发病超过10日龄一般就没有大的损失。2) 病情传播迅速,往往一栋产房只要1 ~2 d 时间就可以感染绝大多数哺乳仔猪。3)所带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母猪泌乳性能迅速下降。因此要控制产房哺乳仔猪腹泻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延缓病情传播速度,让还未感染腹泻的哺乳仔猪尽量不感染或者日龄大一点再感染。发生了腹泻的哺乳仔猪重点是增加其耐受力,使其减轻症状尽可能帮助耐过。在病猪康复期间,保证母猪泌乳性能,增加病猪康复率。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降低发病期间哺乳仔猪死亡率。 1 疫苗接种 在每年的10月下旬和11 月下旬,每头母猪包括后备母猪后海穴接种4 mL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T-P)二联灭活苗,作为基础免疫,1 月初开始给产前2 ~4 周的母猪跟胎加强接种T-P 二联灭活苗。3 月初母猪群再次全群接种T-P 二联灭活苗,4月初给产前 2 ~4 周的母猪跟胎加强接种T-P 二联灭活苗,预产期在5 月中旬以后的母猪可以不跟胎加强接种了。接种疫苗的时候针头要水平或略向上斜插入母猪后海穴,针头不能向下斜,以免疫苗注入母猪直肠影响接种效果。在此笔者要强调的是,接种疫苗并不能完全控制产房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但是可以明显减轻腹泻的症状并使得治疗措施有效,同时也可以降低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速度。产前未接种T-P二联苗的母猪所产哺乳仔猪在7 日龄以下感染病毒性腹泻,其死亡率将近100%,并且几乎所有治疗措施都没有明显效果,病猪死亡时间多在腹泻开始的48~96 h。产前未接种T-P 二联苗的母猪所产仔猪感染病毒性腹泻,传遍整个产房只需24~36 h,而产前接种2 ~ 3 次T-P 二联苗的母猪所产仔猪感染病毒性

返饲方法控制仔猪病毒性腹泻_齐海涛

入奶妈房中;四是刚转入奶妈房1~2天的仔猪需要调教喝奶;五是注意保持奶妈房内的干燥清洁,奶妈房中奶杯、水杯与仔猪的睡觉区没有严格的分区,环境潮湿,通常要撒天然净以杀菌和保持干燥;六是注意保持奶妈房内的温度,合理调节保温灯的功率;七是按常规程序进行教槽;八是可分阶段奶以提高奶妈房利用率和仔猪活动空间;九是每日清理奶桶和输奶管道,进猪前和每周用含氯消毒液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时空气压缩机压强为70磅/平方英寸,程序为:冷水— 50℃~60℃热水—消毒水—冷水,每个步骤循环时 间不得短于8分钟。 4结论 在当前肉品需求的背景下,仔猪育成率提升 10%,相当于少养繁育母猪10%,可以大大提升养 猪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及社会创造财富。而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的育成率,在正确的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及产房管理的前提下,还需要增强怀孕后期母猪料的营养及饲养技术,改善、增加初乳的质量和总量,采用代母奶进行恰当的人工哺育,同时辅以合理成功的教槽,才能促进乳猪的健康、快速生长,减少疾病,提高乳仔猪断奶体重和育成率,最终提升断奶育成率。 !!!!!!!!!!!!!!!!!!!!!!!! 今日畜牧兽医2013·09 19规模养猪 哺乳仔猪腹泻病的发病特征有:(1)发病范围广,全国所有养猪省份几乎都有发生;(2)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症状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脱水、部分仔猪呕吐,死亡率高;(3)发病持续时间长且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夏季高温时节也时有发生;(4)病情反复发作,间隔2~3周新的哺乳仔猪开始发病;(5)疫苗免疫效果不好,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6)一些小规模猪场尽管实施了返饲,但仍有腹泻暴发。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病毒性腹泻的方法,疫苗紧急免疫效果不佳。关于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众说纷纭,使广大猪场管理人员感到迷惑和恐慌。猪场频繁发生病毒性腹泻可能和猪群不断感染新的毒株以及腹泻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有关;另外疫苗抗原含量和疫苗本身的抗原性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的控制病毒性腹泻的方法就是返饲,但是很多小规模猪场返饲效果并不 理想,只有一些技术力量比较强的现代化猪场返饲成功率较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大家交流利用返饲方法控制病毒性腹泻病的关键点。 1发病状况 2013年1月中旬,江苏地区某公司两个规模 化猪场(猪场A 与猪场B )先后发生大规模的腹泻,发病急、传播速度快,10天内各生产阶段的猪均出现腹泻。两个猪场不同年龄阶段猪的发病顺序也基本一致,均是育肥猪和保育猪先后出现水样腹泻,而后传播到妊娠母猪,最后是产房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两个猪场在母猪妊娠后期均使用过韩国某公司进口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仔猪主要表现症状:出生后3~10日龄,先呕吐,而后水样腹泻,3~5天内死亡率高达50%~85%,10日龄以上仔猪容易耐过。发病时补液及时的仔猪,耐过后容易成为僵猪。对于脱水的仔猪,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返饲方法控制仔猪病毒性腹泻 齐海涛,于俊娜,张悦,范安泽,朱春明,马振强(北京大北农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简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 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PEDV是一个正向包膜病毒,其基因组是正义单链RNA 5'端有帽结构( cap) ,3'端有Poly( A)尾,基因组全长为28 033bp,基因组结构如图所示.5'端的2 /3部分编码2 个大的复制酶多聚蛋白ppla和pplab,其余1 /3基因组序列包括5个ORF,编码4个结构蛋白:纤突蛋白( S)、小包膜糖蛋白( E)、膜糖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 以及ORF3编码的1个非结构蛋白.

复制周期 首先S糖蛋白与受体结合,然后S糖蛋白被组织蛋白酶L剪切后活化一种融合肽,通过融合肽与细胞内成分的融合作用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病毒粒子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内,然后释放其具有感染性的基因组RNA。融合后紧密结合的病毒RNA与核衣壳蛋白N被释放进细胞质中,随后在胞质中脱衣壳,与核衣壳蛋白N紧密结合的病毒RNA基因组被释放入胞质中。 首先,ORFlab翻译成一个多聚前体蛋白,然后此前体蛋白被两种蛋白酶,木瓜样蛋白酶(PLP)和主要蛋白酶(Mpro),剪切成为对病毒复制必须的单一蛋白,经共转译处理后产生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和其它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蛋白。RdRp以进入胞质中的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产生负链RNA,然后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的亚基因组mRNA(sgmRNA)和基因组RNA,复制酶、结构蛋白和辅助蛋白也在这一时期产生。N蛋白与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形成螺旋的核衣壳,核衣壳与固定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空隙的M蛋白结合后再与E 蛋白结合,E蛋白和M蛋白相互作用促使病毒粒子出芽,形成包裹的核衣壳。最后,包裹的核衣壳与在高尔基体内经糖基化等修饰的三聚体S蛋白结合,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一.蛋白组成 1.纤突蛋白(Spike protein,S) 2.小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 3.膜糖蛋白(Membrane protein,M) 4.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 5.ORF3编码的多肽 6.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p1 ◆Nsp2 ◆Nsp3 ◆Nsp4 ◆Nsp5 ◆Nsp6 ◆Nsp7 ◆Nsp8 ◆Nsp9 ◆Nsp10 ◆Nsp11 ◆Nsp12 ◆Nsp13 ◆Nsp14 ◆Nsp15 7.依赖于RNA的非结构蛋白pol基因编码(复制酶多聚蛋白lab,pplab)

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事例与原理探讨

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事例与原理探讨 x 最近看了海浪头的《“鸡新城疫”疫苗悄悄走进猪的市场》一文很有感触。鸡新城疫和猪腹泻,这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就有了交点?这个方子如此之“偏”为何流传甚久并屡有成功的案例,纯属歪打正着还是确有神效?我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治疗经验,只是希望能以此文帮助大家找到一些想要的答案。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的探索 1、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国伟大的基层兽医! 以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有史可查的首个案例发生在1987-1988年。当时浙江省绍兴市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害,经济损失严重,又苦于没有疫苗可用,绍兴市兽医站的沈福钦、宋森泉等人便以新城疫I系疫苗作为内源性干扰素生剂进行了防治猪传染性腹泻病的试验。 具体方法是用生理盐水1:100稀释新城疫I系苗,按仔猪3~5ml,架子猪5~10ml、肥育猪及公母猪10~20ml的剂量, 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做好临床观察。以腹泻停止和食欲基本恢复判定为治愈。连续2次怡疗未愈, 判定为无效。 他们的结果表明,1987年11月-1988年3月,用新城疫I系苗共试治未用其他任何药物治疗过的传染性腹泻病猪164头,其中经第1次注射治愈95头、第2次注射治愈62头,有效治愈率为157/164=95.7%。另外对有病毒性腹泻流行猪场的28头猪进行了预防实验,结果有效。 他们分析这种方法符合现代免疫学理论,以新城疫中强毒活疫苗作为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可诱导猪产生干扰素并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因此可以防治猪的病毒性腹泻。但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有限,无法分析所用剂量和不同阶段猪体诱导产生干扰素的敏感度。 2、各地兽医试用“特殊疗法”,效果得到印证。 在浙江兽医的带领下,其他地区的兽医工作者们也对这种奇妙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与验证。 1990-1993年,云南兽医以同样1:100的比例稀释新城疫I系苗,仔猪5ml,10ml、肥育猪及公母猪20ml的剂量注射。治愈率90/93=96.7%。验证了应用鸡新城疫I系苗作为干扰素诱生物,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确有较好疗效,,但因初次应用对剂量和治疗效力的持续时间等还须进一步试验。 本人查到的所有以文献或论文形式进行过报道的案例汇总如下: (之后就鲜有确切的治疗事例报道了,大多是以治疗方法推荐的形式见诸报端) 另外还有鸡新城疫疫苗治愈仔猪白痢的案例,来自江苏省泰兴市的兽医应用鸡新城疫I 系冻干苗治疗仔猪白痢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这从免疫学、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学的观点和常理是无法解释的。但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经慎重研究后,决定发表该文章,旨以供同行参考和运用,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来加以验证与总结。湖北省兽医也利用相似的方法防治当地的猪黄白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二、鸡新城疫VS猪腹泻病毒,以毒攻毒的杀.手锏是【干扰素】 既然有上述诸多新城疫防治猪腹泻的事例,那么就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相关的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字眼—— 关键词: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鸡新城疫I系疫苗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级高牧医042 学号200401015227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姓名盛吉吉 系部畜牧系 专业畜牧兽医 指导教师王冬梅职称实验师 日期2009.5.20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盛吉吉 【摘要】本病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很强,以11月至第二年2月底发生较多,各类年龄都可感染。病猪及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几乎100%,断奶,育肥、种猪症状较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此病传播迅速,仅数日危及全群。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猪;肠道性传染病 1.发生与分布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与传染性胃肠炎(TGE)相似的疾病,在我国长期被误认为是TGE,1976—1977年,在比利时一些主场发生各种年龄的猪急性腹泻。1977年,伍德氏在英国报道类似疾病,称为“流行性腹泻Ⅱ型”,潘萨尔特氏在比利时,查西氏在英国发现此病,其后,在欧洲的捷克,西德等许多国家发生流行。我国在1964年前后开始发生冬季拉稀病,每年冬季11月份起发生流行,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流行面广,数省数县连续发生,不论猪大小,性别,品种,均可发生,但病因不明。国内从7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原,分离出几株病毒,如上海的“华株”,辽宁省的“辽株”,吉林省的“吉株”,福建省的“龙株”等,均认为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但抗原似乎有差异。在80年代,长春是高德荣氏等通过TGE的Miller株与4个地方毒株的免疫荧光交叉反应,兽医大学朱维正氏等通过吉株,华株与通化株的免疫荧光实验,均证实与猪流行性胃肠炎不同,直到1983年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从比利时引进CVLA株免疫血清,证实华株为CVLA,才正式肯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刘宜存董联合 (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鹤壁45628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兴建,有些猪场硬件投资少,设备设施保暖性差,加之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控上存在漏洞,造成猪的流行性腹泻病频繁发生,甚至呈地区性流行。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该病主要影响猪的消化道,如果防控措施不力,容易继发感染呼吸道疾病、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流感、蓝耳病等。造成死淘率上升、料肉比降低、出栏时间延迟,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毒特性及临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鉴别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病毒特性及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为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为类冠状病毒。两病毒在65℃条件下10分钟左右都可杀死;在阳光下6~8小时可灭活;在阴暗环境中7~10天具有感染力。用0.5%石炭酸,在37℃下处理30分钟可杀死。康复猪排毒可长达2月,甚至可长达109天。 本病多发于冬季,一般在12月至来年3月份,特别是春节前后,人员过节消毒意识淡薄,有些猪场保暖工作跟不上去,车间温度较低,饲养密度较大,员工进出频繁,温度低冬季消毒池结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本病基本上从后备母猪或从生长育肥猪开始发生,病毒多经发病猪的粪便排出,运输车辆、饲养员的鞋子或其他带病毒的动物,都可作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呈流行性,很快传播到所有猪群。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经口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15~30h,肥育猪为2天,自然感染可能稍长些。该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伴随呕吐。猪流行性腹泻病常以暴发性腹泻的形式发生在非免疫断奶仔猪(I型)或各种年龄的猪(Ⅱ型)。病猪表现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灰色。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尤其是繁殖种猪。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内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后2~4

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防控措施 迅达康兽药畜药技术部宁旭杰 伴随着东北寒冷的冬季,猪场杀手也悄然进入猪场,呼吸道、肠道疾病开始蔓延,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开始大面积出现在猪场,今天就猪流行性腹泻跟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猪流行性腹泻跟传染性胃肠炎很是相似,但流行性腹泻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食欲下降为主。 在宝利一家养殖户家里就发现了类似情况,一开始育肥猪出现拉稀,只有个别的出现,但两天后猪群开始大面积出现水样腹泻,呈灰绿色,有的猪开始呕吐,呈黄色水样,伴有油浮,聚堆,有的猪体温升高39.5℃-40.5℃;母猪体温正常,奶水质量下降,采食量降低,精神沉郁,灰绿色水样腹泻;哺乳仔猪也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死亡。猪只整体消瘦,踩压腹部可出现出门喷出黄色水样粪便,剖检可见,肠道膨胀扩张,充满泡沫状黄色液体,肠壁变薄、透明,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下面是我给养殖户的一些建议: 一、做好饲养管理和预防工作: 1、加强保温工作,特别注意昼夜温差; 2、平时保持猪舍干爽,垫草要保持干燥; 3、保持饲料的营养充足; 4、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5、在此病高发季节可提前用1kg季季安+800g优舒克拌1吨

料预防; 6、母猪围产期可用能过奶的1kg季季安加800g优舒克拌1 吨料,通过奶水预防仔猪腹泻及母猪产后三联症; 二、针对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1、饲料加药:季季安(2kg)+优舒克(800g)拌料1吨 2、卡维舒+免疫肽饮水 3、每天对猪舍进行消毒 4、中午气温高时可进行猪舍通风 5、在病猪恢复期可用常源舒(2kg)+免疫肽(1kg)每吨饲料,拌 料一个月,然后减半长期使用; 在使用此治疗方案后猪的腹泻三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5天基本痊愈,病猪采食量开始上升并趋于正常采食量。 下面是个人一点小方案:针对哺乳仔猪在病发期应该葡萄糖+庆大霉素+Vc进行灌服防止仔猪脱水死亡;空怀母猪在严重时可静脉注射人用诺氟沙星6瓶(250ml\瓶),两天基本痊愈,怀孕母猪禁用。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理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流行现状 7 诊断 8 综合防治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参考文献 最近几年,因病毒性腹泻疫情流行,给我国养猪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2011年4月,因该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猪价一改之前一年多逐波下行的萎势,出人意料地快速飚升,使始于2010年初,经过近一年的财政紧缩,已于当年12月见顶回落的CPI再度扭头向上,紧缩的财政政策被逼再度紧缩。2011年7月,CPI上升6.5%,猪肉价格上涨56.7%,推动CPI上升1.46个百分点。 对于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虽然学者们至今仍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仍然是主要致病病原,有人指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发生了变异,还有研究指出是新的病毒博卡病毒或CUBO病毒[1]。但据珠海市赛比奥(原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比奥)猪病诊断实验室对广东省内外几十个病毒性腹泻发病猪场的临床调查和病原学检测:2011年和2012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疫情,70%以上的猪场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在母猪免疫过来源正当的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种抗原,以下简称腹泻三联弱毒苗)的猪场,100%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或某些实验室制作的腹泻二联弱毒苗(仅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两种抗原)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效果均不够理想,或根本无效,但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免疫手段对该病作免疫预防,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1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犬胃肠炎病毒和人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的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的研究进展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导致仔猪早期死亡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区域有扩大的趋势,已成为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常见的猪腹泻传染病之一。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基因组概述,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特性、基于猪流行腹泻病毒S基因的诊断技术及其疫苗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进行综述。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 基因;S 蛋白;诊断技术;疫苗进展 Abstract:Swine epidemic diarrhea is an acute intestinal infection caused by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s that lead to the early death of piglets. In recent years, epidemic areas of swine epidemic diarrhea have been expanding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orcine diarrhea-related diseases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genome of Sw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and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 gene and its encoded protein based on the diagnostic technique of S gene of sw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vaccine. Keywords: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S gene; S protein; diagnostic technique; vaccine progression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欧洲等国如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捷克就被发现,被认定为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特点为腹泻、脱水以及呕吐。1977年,成功的分离到这种冠状病毒并命名为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欧洲等国同时期,我国也出现了新生仔猪的严重腹泻并死亡的事件,采用各种抗生素均无效果,当时被认为是胃肠炎的传染病。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酶标法证明了这种流行病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1]~[3]。 PED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广泛,特别是在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这已经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现已表明猪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PEVD可以导致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种的猪染病引起严重的腹泻,例如成年母猪20%~85%发病,架子猪、哺乳仔猪以及育肥猪100%的发病。主要病症为:症状轻的为日龄大,症状重的为日龄小。具体表现为:成年猪表现为厌食与呕吐,育肥猪和断奶猪的腹泻仅持续7 d左右,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2019年第5期(总第210期)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刘琴琴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5-0043-0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于1976年~1977年首先发现于比利时和英国的一些种猪场,在各种年龄的猪群中爆发了急性腹泻。其病原经查明是一种不同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类冠状病毒(CVL)。在形态上很难与其他冠状病毒相区别,人工培养很难获得成功。据报道,在检验111次自然爆发的新生仔猪腹泻送检病料,其中48.6%是由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10%是由于轮状病毒,7.2%由CVL 所致,其余34.2%是由于细菌性病原体或未能定性的病原体所致。由此说明在新生仔猪腹泻病例的区别诊断中不能不考虑这种新病的存在。本病在欧洲很多国家均有报道(比、英、西德、捷、匈等)。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猪传染性胃肠炎,有很多即为本病。 1流行特点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和车辆、衣鞋、用具等而散播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流行主要发生于冬季,也能发生于夏季。尚无证据说明本病病原体在初次爆发流行后可长期继续存在于一个猪群中。 2症状 人工口服感染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小时,育肥猪为2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可能较长。 病猪表现呕吐,迅即岀现水泻。严重脱水和死亡常限于1周龄以下的新生仔猪和发生于腹泻后3~4天,仔猪病死率平均50%,出生后不久即感染的仔猪病死率还要高些。病猪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乳之后,腹泻粪便呈水样,灰黄色或灰色;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食。断奶猪、育肥猪和母猪常呈萎顿、厌食和持续约1周的腹泻,逐渐恢复正常,但少数恢复后仍生长发育不良。成年猪可能仅见呕吐和厌食等症状 肉眼病变仅限于小肠。肠管胀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显微镜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其绒毛与肠腺的比率从正常的7:1下降到约3:1。 3微生物学检查 类冠状病毒具有冠状病毒科其他病毒同样的形态特征。在粪便病料中所见的病毒粒子在形态上无法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区别。 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査病料中的本病毒 抗原是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最有实际应用价 值。病猪出现腹泻后6小时,荧光细胞的数量达 高峰,空肠和回肠占90%-100%,十二指肠占70%~80%。 此外,仔猪人工感染试验,也是较常用的方 法。最好选用2~3日龄经剖腹产、不喂初乳的仔 猪,喂以消毒牛乳。将病猪小肠组织及肠内容物 做成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2000单位和链霉素2000微克,在室温放置1小时,经口服接种仔猪 如果试验猪发病,再取其小肠组织作直接免疫荧 光法检查。 4 治疗 4.1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价 菌。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接种疫苗,可通过母乳 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 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_ 4.2白细胞干扰素2000-3000国际单位,每天二1~2次,皮下注射。临 4.3口服补液盐溶液100~200ml,一次口服。症4.4盐酸山萇蓉碱,仔猪5ml,大猪20ml,每天一资次,后海穴注射。料4.5应用抗生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防止继发细松菌性感染 4.6%蔘、白术、茯苓各50g,煨木香、薑香、炮 姜、炙甘草各30g。取汁加入白糖200g拌少量饲 料喂服。 4.7黄英50g、女贞子50g、板蓝根30g、陈皮 30g、山楂30g、党参50g、白术50g、茯苓30g、白头 翁30g、麦芽30g,以此比例混匀,研碎后以1%比 例添加到日粮中,或研碎后用水煎服,一方为40 头产房仔猪用量,每天一剂,连用5天。 5预防 5.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产房,尽量做到 全进全岀,做好消毒等细节工作。断奶仔猪也可 以通过感染来缩短该病持续的时间。当存在猪痢 疾或其他并发疾病时,治疗并发疾病可加速 PEDV的康复。 5.2加强饲养管理。随时为猪只提供充足的饮 水,并为所有被感染母猪所产的仔猪提供代乳 品,因为被感染的母猪会发生无乳症状。患病仔 猪可用葡萄糖(如甘氨酸电解质溶液)进行治疗。 5.3虽然猪用干扰素已用于减少体重损失,而且 也已发现混合单克隆抗体和卵黄抗体具有保护 作用,但该病没有特异性疗法。母猪注射疫苗,可 以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但有些猪场很难起 到理想的保护率。 5.4建议无害化处理仔猪、深埋、消毒。

仔猪病毒性腹泻

仔猪病毒性腹泻 (深圳安多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整理) 1.概述 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尤其是对仔猪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仔猪的死亡。育肥猪则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影响养殖效益,混合感染其他病原或者延误治疗可造成仔猪的死亡。 2.病原 引起猪群发生腹泻的病毒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一般将上述几种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统称为病毒性腹泻。 3.流行特点 病毒性腹泻一般多发于气候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潮湿、寒冷、卫生条件差、奶水不足等应激因素易诱发此病。病毒性腹泻的毒力较强,对产房出生7天内仔猪的致死率非常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猪兽药,所以猪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4.流行病学 (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多发,各种日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多数能自然康复。 本猪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乳汁、鼻分泌物、呕吐物以及呼吸的气体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和用具等。 仔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后期体温下降。呈水样腹泻,粪便呈黄绿色、灰色或白色,呕吐、脱水、口渴、消瘦,多于2~7d因衰竭死亡。 (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大小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随粪便排出后被污染的环境、车辆、衣裤、用具等都可作为传播媒介,继而散播传染。 临床症状为呕吐、水样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灰色,脱水、不食。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通常于腹泻后2~4d内因脱水而死亡。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都是冠状病毒。轮状病毒(RV)呈车轮状外观,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这三种病毒均可被醛威TM和巨碘灭活,福尔马林、氢氧化钠亦可有效将其杀灭。 诊断要点 1. PED和TGE有严格的季节性。冬春季节(11月至下年4月)尤其是春节前后是发病高峰期。 2. 呕吐,水样的喷射状腹泻,有一股很特别的臭味。 3. 大小猪均发,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4. 轮状病毒7日龄以下不发病,多发生于13~39日龄。 5. 粪便呈酸性(细菌性腹泻的粪便一般为碱性),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肠绒毛缩短。 治疗原则: 1. 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是我国猪群中危害最严重的三种病毒性腹泻。 2. 这三种病毒性腹泻用抗生素和化学抗病毒药治疗无效。重在管理,重在疫苗注射,重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冬春季节的“病毒性腹泻”危险期,在注射疫苗的基础上定期饮水或拌料添加健力源或瘟毒力克,是未病先防的明智之举。 3. 在该病的治疗上,补液的同时应用免疫增强剂和消毒剂(可饮水消毒的巨碘)是关键,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杆菌消、立速健是目前治疗肠道感染较好的敏感药物)。 4. 母猪发病时,新生仔猪由于严重脱水,加上母猪发病时无奶,死亡率可达100%,可采取人工奶或寄奶。 人工奶配方:500ml鲜奶+500ml10%葡萄糖水+1粒VC+2粒复合VB+2粒乳酶生。治疗 该病的发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护理可以减少死亡。具体做法如下:

1、治疗病情较轻病猪。用新城疫I系苗,每支0.5克加生理盐水10毫升,每头猪不论大小注射2毫升;注射三氮唑核苷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日注射一次。 2、治疗病情较重病猪。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止继发感染,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毫升(含恩诺沙星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肠炎灵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3~0.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3日为一个疗程。在注射的同时,尽早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是:精制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0克、水10千克,混合溶解即成。无饮欲的小猪,用金属注射器每次灌服40~80毫升,每日服5~6次。可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各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限食喂给营养丰富、好消化的饲料。 防治措施: (1)对发病猪舍及饲养用具用0.1%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将病死猪及污染物远离猪场焚烧后挖坑深埋。(2)发病猪肌肉注射四黄素注射液。注射液制作方法:取黄芩、黄柏、黄连、大黄各750克,将药研碎,加水浸过药面,煎煮2~3次(煮出药液为原水量的1/3~1/2),将药液用4层纱布过滤去渣,加入适量白矾,搅拌,静置沉淀,取上清液用滤纸过滤2次,用注射用水稀释至3升,分装、消毒、备用。用量为每头仔猪每次8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3)为防止继发感染,全群猪喂服磺胺脒,每天用量为0.2克/公斤体重,分2~3次内服,连用3天。为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和收敛,在猪空腹时给服矽炭银,用量为每头猪每天5克,连用3天。(4)同时供给充足的含有电解质和营养成分的饮水。配制方法是:每1000毫升水中加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磷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跟胎次免疫 采用跟胎次免疫方法,这种免疫效果让他出乎意料,今年以来尽管周边不少养殖场损失连连,他的猪场却幸免于难。具体的免疫方式是,母猪配种后60天、90天各免疫一次,同时对后备母猪加强免疫,第一次配种前一周左右免疫一次。 防控腹泻的思路: 海纳川药业动保事业部技术总监孙雪梅则认为,防控腹泻应采取以下思路:第一步,母猪产前控制体内病毒、消除毒素,生出健康仔猪,保证母乳质好、量足,以此保护新生仔猪的安全。第二步,新生仔猪尽可能避免感染病毒,增强体质。第三步,对已经出现腹泻的仔猪,以抗病变、解毒保肝为主,同时补充能量、水分、电解质,确保不发生脱水与酸中毒;适量使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2009年2月上旬,乐安县公溪镇某猪场突然发病,10日龄仔猪个别出现呕吐、水样腹泻,很快波及全群。半数左右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粪便呈淡黄、黄白色等,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腥臭,但不见有血液,严重Vl渴,精神沉郁,很快脱水消瘦,病情严重的仔猪仅2—3d后死亡。架子猪、育肥猪和母猪的症状轻重不一,食欲不振或废绝,个别猪有呕吐,出现灰色、褐色水样喷射状腹泻。母猪泌乳减少。

猪病毒性腹泻

猪病毒性腹泻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毒性腹泻已成为危害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三种病毒致病机理非常相似,临床上表现相近,其中最严重的为猪传染胃肠炎引起的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仅次之,而猪轮状病毒比前两种病毒引起的腹泻较缓和些。同时病毒性腹泻的几种病原混合感染也普遍存在,有时也常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1.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在秋冬、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主要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行感染。 气候突变时易发生且流行速度快,病猪呈水样性腹泻,颜色草绿色、恶臭,随后诱发全群猪腹泻。 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比较常见,各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发病后的死亡率与年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2.临床症状 (1)猪传染性胃肠炎:大多数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食、呕吐和腹泻。哺乳仔猪发病严重,迅速脱水,2~3周龄以下的死亡率很高,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大部分不足7日龄仔猪出现症状后2~7天后死亡。病猪迅速出现明显脱水、消瘦等症状,严重口渴,被毛粗乱。哺乳仔猪发病后2~7d衰弱而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率可高达100%。 (2)猪流行性腹泻:病猪起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迅速消瘦、脱水,大部分病猪在短期内可康复,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症。1周龄以内的仔猪常持续腹泻3~4天后因脱水而死,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有时可高达100%。 (3)猪轮状病毒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一周龄以内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并可导致严重腹泻。猪以精神萎顿、厌食、体重减轻为特征,在1~41日龄的仔猪常可见到自然发生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通常低于20%,如无继发感染则症状较轻,哺乳仔猪常继发大肠杆菌病,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最高可达80%。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常有呕吐,继而出现腹泻,粪便呈暗黑色、黄白色。腹泻愈久,脱水愈明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