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张先慢词中之叙事方式

浅析张先慢词中之叙事方式

浅析张先慢词中之叙事方式
浅析张先慢词中之叙事方式

大 众 文 艺

167

摘要:词体以抒情为主,但随着词作承载内容的丰富,慢词这

种体制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抒情的束缚,从而有了许多叙事存在。本文试图就张先慢词中的叙事现象做某些探讨,结合叙事文本分析其叙事线索、场景、视角等,并尝试论证“影”字中暗含的叙事成分。旨在为张先慢词研究探寻另一视角。

关键词:张先慢词;叙事方式;题序;“影”

词体以抒情为主,但随着词作承载内容的丰富,慢词这种体制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抒情的束缚,从而有了许多叙事存在。在北宋初期的词人中,张先是除柳永之外较早使用慢词长调的。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于仁宗天圣八年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官至都官郎中,直到六十四岁才退休。晚年退居吴兴、杭州一带,过着悠闲的生活。在处于发展变化趋向成熟的宋初词坛,张先是一个转折型的人物。

学术界对张先词的研究与评价多从地位作用、审美境界、意象等方面着手。本文试图就张先慢词中的叙事现象做某些探讨,试图为张先慢词研究探寻另一视角。

一、题序叙事

随着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歌台舞榭的需要,慢词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全宋词》统计,张先存词165首,其中慢词就有19首,占其词作的11.5℅,在北宋中前期,已算是创作慢词最多的。张先创作的19首慢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咏怀记游词:《卜算子慢》、《汎清苕(感皇恩) ?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少年游慢》《归朝欢》。(2)宴饮词:《倾杯?碧澜堂席上有感》《山亭宴? 湖亭宴别》《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3)赠答唱和词:《山亭宴慢?有美堂赠彦猷主人》《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熙州慢? 赠述古》《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塞垣春?寄子山》《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4)描写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之词:《破阵乐?钱塘》《倾杯?吴兴》。(5)歌舞伶工词:《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6)节令词:《满江红? 初春》。(7)咏物词:《汉宫春?蜡梅》。

透过这些慢词,我们不难发现,张先词直指士大夫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还关注身边琐事,并将其纳入词的审美范畴,其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单是从类型上,我们便可以轻易地看到叙事的存在。游记宴饮、赠答唱和、繁华都市、歌台舞榭,不是正在讲述或演绎一个个热闹非凡、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吗?

张先词不仅在内容上有所拓新,还率先大量使用题序来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背景。在他的19首慢词中,就有15首是有题序的。题序内容真实详尽、丰富多彩。有时间(正月十四日、春日、初春)、地点(吴兴、玉仙观、碧澜堂、湖亭、清暑堂、钱塘、舟中)、人物(谢媚卿、彦猷主人、蔡君谟、翰林主人元素、寄都城赵阅道)、所作之事(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舟中闻双琵琶)、所咏之物(腊梅)等,可见张先运用题序叙事的方式,大大增强了词的叙事功能。

从上面所分析的题序来看,叙述者多为张先本人,作为客体的事件,有的只点出时间、有的只是道明地点、有的简单列出人物,较为详细的事件恐怕只有“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舟中闻双琵琶”了。而对于如何“叙述”,在题序中是很难体现的,必须到词中去寻找。尽管题序中的叙事成分都是零散的,但叙事的存在还是给读者提供了很大的阅读帮助。

有人说张先的视野不很开阔,这也许是与其一生经历无起伏

有一定的关系。然而,通过其题序来看,内容真实详尽,抒发的也是自我的真情实感。可见“词人的创作视野是面向人生、面向社会、更走向自我生活场景,由身边琐事感发,用词这种新型的文学形式来表情达意”。1这在观念上亦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超越了“词为艳科”的范围,仿佛犹如一缕清风给慢词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

二、文本叙事

张先是“以小令作法写慢词”,就是学习民歌写法来叙事写情,有简单的片断描写,亦有活生生的情感表达。

1.通过文本分析其叙之何事

我们就来考究张先慢词中的叙事成分,分析叙事的线索、情节、人物、场景、视角等。

看他那首最有名的《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从叙述的过程和内容来看,这首词应该是词人事后的追叙和回忆。也正因为是追忆,总让人觉得伴着丝丝缕缕的愁思。有遗憾,亦有相思,却不显浓烈,而是含蓄如一杯清茶。细细品味,又觉句句用情,令人回味无穷。上片写谢娘居处,“缭墙重院”“画阁”“飞絮”等词人目之所及的时令景物,渲染了一种落寞寂寥的氛围,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啼莺唤醒了户内的谢娘,方才知道天晓。栏杆外天空空阔,柳絮翻飞,走到池塘边,在静风中看水中的花影。下片叙述往玉仙观的途中“逢谢女”,以嗅觉入手,过渡极其自然。词人不写两人交往情事,甚至不写眉目传情,只写谢娘的装束神态,写其美丽,写其媚笑,写其衣着。表现其少年天真。紧接着笔锋一转,“欢难偶,春过了”,暗示词人追悔之意。结句“琵琶流怨”又与起篇“啼莺到”呼应,以听觉开始,又以听觉结束,给人以余音缭梁,无限回味之感。

如此看来,该词的叙事线索是十分明显的,基本上是围绕追忆、相遇、错过、相思来展开描写。“行动元”是“两相闻名”的词人与谢娘;内容为两人相遇,一见倾心,相见恨晚,然后错过,最后造成词人追忆相思,“琵琶流怨”的后果;故事发生的场景也是明确的:上片是在谢娘居处,下片是在城南。只是上片一时一地,下片一时一地,时间地点转换不多,变化亦不大。这也正应了周济认为张词“无大起落”那句话。故事包含的几个小事件有:户外莺啼絮飞、户内谢娘孤寂、池塘观花影、城南两相遇、别后相思恋等,由于倾心,故别后追忆,情节是完整的。

再来看本词的叙写视角,叙述者即词人本身,词以第一称展开,描绘了清冷寂静的女子深闺。叙述者参与全过程,以其所见、所闻、所感来写。虽含蓄,却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感情真挚。整篇基本是叙事,最后直接抒情:“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张先往往是在叙事后,直接抒发感情,而不是情在景中,缘情体物,这也可说是张先慢词叙事的一种手法。

2.“影”中暗藏的叙事

张先写词善用“影”字,用以表达某种朦胧的情思。有“张三影”的美称。《古今诗话》曰:

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张三影”之雅称,

浅析张先慢词中之叙事方式

韦玲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文史哲

大 众 文 艺

大168

摘要:清初女词人贺双卿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她感人的诗词和不幸的遭遇经过文人的渲染传述而具有了传奇色彩。她的词情真语质,在情感上更是与落拓失意的文人寒士共通,据《西青散记》载文人寒士读其词常常痛之哭之,因为其词具有文人情感的底蕴和气度。双卿词是具有文人气的,这对于研究18世纪下层文人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贺双卿;词;文人气

一、双卿词具有文人气的表现

苏者聪《历代女子词选》评论贺双卿的词作云:“清代农民出身的天才女作家,在我国古代词苑上别出一枝,独具风采”1。刘凯云《历代巾帼诗词选》其为“过去少为人知的平民作家”2,史震林《西青散记》评其词曰:“芦叶方寸淡墨若无”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曰:“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4这表明,贺双卿的词在中国词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史震林的《西青散记》一书是关于贺双卿其人其事最完整的记载,关于贺双卿是否确有其人这一论题尚无定,但是无论贺双卿是否确有其人,以词而论,她的词是具有“文人气”的。如《浣溪沙》:

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嫰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腰肢。5

据《西青散记》载,这是双卿第一首公之于众的词,上阕描写江南夏季农作的清新景色,充满田园情调,似乎可以嗅到泥土的清香。下阕中双卿不仅要下田参加劳作,又要在家做饭,最后“日长酸透腰肢”。身体上辛苦劳作,精神上还要受到“偏怒早”“又嗔迟”的责备,整首词在清新中透出挥之不去的悲酸压抑。在这首词中可以看到酸苦疲惫的双卿并不抱怨生活,只是在田园风光中徐徐道来自己的生活场景。因为双卿具有农民和妇女的双重身份,所以许多人把这首词作为她农民身份的代表作,认为其突出表现她的农作生活,但是在遭遇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同时,作为一个农妇以写词抒发其情,既不谩骂也不哭闹,如同文人般寄情于文,表现出其具有文人气的一面。

再如,《凤凰台上忆吹箫?赠邻女韩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6

这首词写出了双卿对好友韩西离开的不舍、酸楚与痛苦。双卿姑凶恶夫粗鄙,邻妇亦刻薄讥讽,她唯一的朋友是邻女韩西,可惜韩西因远嫁不得不离开娘家。同样是凄恻悲凉,孤苦无依,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声字相比较,双卿此词用了二十二个叠声字,再有“断魂魂断”,“见谁谁见”两个交错迭字,一共二十四个。故陈廷焯论双卿词的“文人气”

刘琪莉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市 400715)

盖由此生。”2

实际上,在张先19首慢词中,就有7首出现“影”。除以上二者外,另有写水影的:“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写花影的:“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绿定见花影”;写月影的:“蓬莱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写水中影的:“横塘水静,华窥影、孤转城”。

历来研究者多从“影”之数量、艺术境界、审美趣味等来对其进行探讨。那么,“影”当中是否包含,抑或隐藏着某些叙事成分?笔者试图从这一方面进一步探究。

先看《归朝欢》中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全文如下: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消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此句写的是日光下的花影。这花影向我们讲述着怎样的故事呢?昨晚夜风已经吹得落红满径,枝上些许未凋之花在明亮的日光下落下稀疏的薄影。帘内人懒卧看帘影,再透过竹帘看花影,帘影花影相互映衬,柔美朦胧。

我们知道,“只要是叙事,它的叙事内容必然是某种“事件”——在某种环境中的某个或某些人身上发生了些什么……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整个事件是由不同层次的小事件构筑而成的,我们可以进行切分,直到最小的细节,只要对整个叙事有意义,便可成为最初级的事件,也就是最小的叙事单位。”3

在这里,暗含的人物是帘内美人,事件为美人隔帘看花影,正因为是隔着帘子,因而花影是稀疏的、浅淡的。“影”只是一个名词,却给我们一动态之感,想来那夜风到了清晨还未全息

吧!帘儿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帘上花影,还有那落在地上的花影亦随帘子而动。更妙的是,帘内人是透过帘子看枝上残花的,那残花也只是影,这影被帘上的竹篾细细切断,又细细相连,随着帘子晃动,更是柔美至极。这样的花影令人心醉,惹人心动。她已经超越了单独一个“影”的存在,而是隐藏着一个动人的小事件。同时亦可见出词人对生活细节的处处留意,细细观察。

再看《剪牡丹》“柳径无人,坠轻絮无影”。咋一看,觉着无理:词中开篇便写到“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明明一派明朗春色,又不是阴天,怎会无影?这“影”究竟包含着什么叙事成分呢?原来是密密的柳荫遮住了日光,絮影已经埋藏在柳影之中了。词人采取了以虚写实的叙事手法,看似写“絮无影”,实则写柳之有影。妙哉!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 写出了词人与恋人别后留恋昔日美好时光的孤寂心情。空寂安静的夜里,水影荡漾,词人的思绪也随之来回荡漾,看着那水中“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在这里,“水影横池馆”这一小事件为塑造词人的性格形象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蓬莱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一句,体现了词人宴饮的愉悦。“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写身居闺中的谢娘在静风中看花影,花之美与谢娘之美相交相映,塑造了谢娘美丽动人的形象。

不管是花影、絮影,抑或水影、水中影,又或月影。“影”不仅仅能产生空灵朦胧的美感,其中或多或少亦存在着某些叙事的成分,词人并未一语道破,而是将其细微之处,将其复杂的情感沉淀于其中,等待着我们去寻觅,去发现。

参考文献:

1.周玲.《论张先对词境的拓展》.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

2.闵泽平.《宋词二十讲》.新世界出版社,2005 第100页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244页

文史哲

2017-2018上《戏剧鉴赏》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上《戏剧鉴赏》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 1.从()这名戏剧家以后,古希腊戏剧逐渐走向衰落。 A、忒斯庇斯 B、欧里庇得斯 C、索福克勒 D、埃斯库罗斯 2.以戏剧艺术、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被认为是()。 A、广义的戏剧艺术学C、泛化的戏剧艺术学 B、狭义的戏剧艺术学D、强化的戏剧艺术学 3.()是指制作戏剧或影视片的过程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A、演员 B、导演 C、制片人 D、编剧 4.()是舞台思维和文字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A、诗歌 B、念白 C、台词 D、剧本 5.对英雄人物承担灾难的意义的颠覆和嘲弄是() A、是现代戏剧艺术的偶然现象 C、是对现代戏剧与古代戏剧的本质区别B、是对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误读 D、古希腊戏剧的显著特点 6.希腊酒神节戏剧表演中,面具的重要作用在于()。 A、避免过度夸张 B、帮助观众理解 C、烘托角色效果 D、遮盖演员形象 7.布景的作用不包括()。 A、展现空间感 B、塑造人物形象 C、影响影片风格 D、颠覆戏剧背景 8.戏剧的产生离不开体验,而()又是体验最初的心理基因。 A、别离情结 B、母子情结 C、生死情结 D、夫妻情结 9.戏剧欣赏基于信任,而信任又基于()。 A、情感 B、模仿 C、观察 D、体验 10.戏剧的产生受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第一次分裂的影响,第一次分裂是指()。 A、现在与过去 C、内在与外表的不统一B、自我与他人的不统一 D、整体与个体的不统一 11.在戏剧产生的时期里,人类就已经对“灵魂”有了初步认识,他们认为“魂”是()。 A、方生的事物 B、永生的事物 C、现实的事物 D、逝去的事物 12.戏剧产生于()。 A、古希腊时期 B、罗马时期 C、雅典时期 D、巫术思维时期

陆游诉衷情阅读赏析及答案

《陆游诉衷情》阅读赏析及答案 《陆游诉衷情》阅读赏析及答案 陆游诉衷情 【作者介绍】 1.陆游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之一,豪迈而悲壮是他一生诗词创作的基调,“气吞残虏”,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整首词选取了作者生活经历中的特定场景,饱含着晚年的陆游在坚持抗金未果之后的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使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具有一定的震撼力。 2.这首词用字简炼,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理解词句本身反映的景和情,通过对词句的品味,细细品味词中运用的典故以及许多关键字词,咀嚼陆游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感受字词的表现力。 【正音正字】 为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戊戍戌戎 戊戍戌戎 【朗读课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课文分析】 这首词,是作者年近七十、隐居山阴农村时写的。陆游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英雄本色,时代风雨,有志难申。晚年退居山阴,屡遭贬黜,无奈请缨无路,任,艰难现实,共同酿成了这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的压抑感,又形成了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

马征万里,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觅封侯”不能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在这里作者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河”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这是写陆游在前线仅半年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暗”字写出岁月流逝、人事消磨的暗淡画面,写出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功业未成,岁月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所以说,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词人没料到,“此身谁料”即“谁料此生”。地, 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 陆游这首词,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更有力量,更为动人。所以,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2,概括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

2020最新版张先戏剧鉴赏考试题目及答案完整版 满分

. 2020最新版张先戏剧鉴赏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 1《俄狄浦斯王》这一伟大作品的悲剧意义在于()。(1.0分)1.0 分 A、人类不能战胜命运 B、人类对命运抗争的努力都成了徒劳 C、人类不与命运抗争 D、人类战胜了命运 我的答案:B 2农耕文明出现的标志是()。(1.0分)1.0 分 A、工具的使用 B、火的使用 C、开始种植食物 D、开始采集食物 我的答案:C 3仪式在原始社会中是一种()活动。(1.0分)1.0 分 A、娱乐 B、宗教 C、生产 D、政治 我的答案:C 4最早期的化妆指的是?(1.0分)1.0 分

. A、涂鸦 B、面具 C、服装 D、灯光 我的答案:B 5根据“巫师”的()原则可以引申出通过模仿能够实现任何想做的事情。(1.0分) 1.0 分 A、接触律 B、触染律 C、相似律 D、模仿律 我的答案:C 6《宋元戏曲考》是哪一位所著?(1.0分)1.0 分 A、王国维 B、季羡林 C、罗振玉 D、陈寅恪 我的答案:A 7由于()使不同民族的戏剧起源和发展脉络大体一致。 A、戏剧的规划 B、戏剧的本能 C、历史的进程

D、文化的共通 答案:B 8在最早的仪式中,牵扯到的是什么样的交流?(1.0分)1.0 分 A、人与人 B、人与土地 C、人与神 D、人与农作物 我的答案:C 9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抽象的概念的古希腊剧作家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俄狄浦斯 D、欧里庇得斯 答案:B 10原始人相信有灵魂的存在,其中“灵”代表()。 A、已逝去的事物 B、方生和永生的事物 C、现实的事物 D、不存在的事物 答案:A 11《野蛮人的戏剧》这本书认为戏剧从不自觉发展到自觉需要经历了()个阶段(1.0分)1.0 分

苏轼的《诉衷情·琵琶女》翻译及赏析

苏轼的《诉衷情·琵琶女》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琵琶女》 宋朝:苏轼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翻译】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注释】 ⑴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一丝风》、《诉衷情令》

等。有唐词、宋词之分。唐词有单调、双调两体。宋词皆双调。 ⑵小莲: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小怜(一作莲),能弹琵琶,善歌舞。此处借指琵琶女。 ⑶碧云天:意思是蔚蓝的天空。 ⑷绣阁:闺房,指女子的住处。幽恨:深恨。 ⑸莹玉:形容皮肤洁白。莹:玉色美石。 ⑹鬓梳蝉:将鬓发梳成蝉翼的形状。 ⑺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 ⑻素娥:传说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 ⑼故故:故意或特意。唐、宋时口语。 ⑽婵娟:美好的样子。 【赏析】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说转轴拨弦,开始弹奏。听去果然不同凡响:“弹破碧云天。”古人形容歌声响亮和美妙,本有“响遏行云”之说(见《列子·汤问》),唐诗“歌遏碧云天”即由此而来。苏轼再加变化,用来夸说琵琶弹奏的高妙动人,是恰切不过,而又有创新意味的。着一“破”字,可能受到“鬼才”诗人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这句诗的启发,以突出其超常的艺术效果。 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过片“肤莹玉,鬓梳蝉”两句,从正面着笔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和鬓发俏丽,像是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琵琶女外形的美丽。接下去“绮窗前”一句,像是写了一个侧影,与上片联系起来看,这该是琵琶女弹奏之处,原来那美妙动听、曲传幽恨的琵琶声就是从这儿发出的。所以这一笔虽已虚化,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结尾以明月来衬托,使琵琶女更显得天姿国色,美丽动人。妙在将明月人格化,说明月在今夜特意随人行走(当明月发现琵琶女之后),似乎要同琵琶女比一比谁更美好呢。这是苏轼听到琵琶女弹奏时,恰好见到当空的一轮明月,灵感突发,因而获致的神来之笔。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测验答案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测验答案

————————————————————————————————作者:————————————————————————————————日期:

2018戏剧鉴赏(尔雅)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被誉为“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戏作家是()。A、索福克勒斯B、米南德C、埃斯库罗斯D、莎士比亚我的答案:C 2演员的舞台三要素为,动作、()和调度。A、语言B、思维C、形象D、立意我的答案:B 3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国修是()人。A、香港B、大陆C、台湾D、新加坡我的答案:C 4下列关于戏剧中“仪式”的表述错误的是()。A、仪式是知识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对宇宙的理解。B、仪式有说教作用。C、事物影响和控制着仪式的预期效果。 D、用于显露一种超自然力量。我的答案:C 5中世纪的()多取材于圣经上的故事,常于节庆纪念日演出。A、木偶剧B、喜剧C、悲剧D、宗教剧我的答案:D 6()是以“话”为媒介再现生活的剧种。A、哑剧B、话剧C、木偶剧D、皮影我的答案:B 7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含有强烈的()活动的痕迹。A、典礼B、殡葬C、祭祀D、庆生我的答案:C 8最初的人类戏剧活动是由()和狂欢行为转化来的。A、模仿B、祭拜C、意识D、仪式我的答案:D 9歌队以()和歌唱为其传情表意的手段。A、朗诵B、舞蹈C、念白D、对话我的答案:C 10认为伤害人的影像与伤害人自身具有同等效力,这是巫术思想中()的体现。 A、相似律 B、顺应律 C、相悖律 D、接触律我的答案:D

11从()这名戏剧家以后,古希腊戏剧逐渐走向衰落。A、忒斯庇斯B、欧里庇得斯C、索福克勒D、埃斯库罗斯我的答案:B 12戏剧以巫术思维时期的活动为雏形,而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基础不包括()。A、极强的自信心B、控制和改变自然的欲望C、对生死问题的思考D、较为理性的认知我的答案:D 13为了娱乐而扮演发生在戏剧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哪个阶段()。A、第一个阶段B、第二个阶段C、第三个阶段D、第四个阶段我的答案:C 14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剧作着重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复仇心理,表达了对妇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的同情。A、《阿尔刻斯狄斯》B、《特洛亚妇女》C、《美狄亚》D、《希波吕托斯》我的答案:C 15米南德是古希腊“新戏剧”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是()。A、《愤世者》B、《欧塞罗》C、《塞万提斯》D、《蛙》我的答案:A 16戏剧创造与欣赏离不开想象力,而想象力的丰富其实质是()的丰富。A、经验B、思维C、情感D、阅历我的答案:C 17以下活动中,不属于戏剧现象的是()A、生日派对B、开学典礼C、阅兵式D、上学放学我的答案:D 18当前戏剧不像戏剧的本质原因是()。A、个人意志的存在B、个人价值的存在C、个人意志的消失D、个人价值的消失我的答案:C 19戏剧欣赏基于信任,而信任又基于()。A、情感B、模仿C、观察D、体验我的答案:D 20对英雄人物承受灾难的意义的颠覆和嘲弄是()。A、是现代戏剧艺术的偶然现象B、是对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误读C、是现代戏剧与古希腊戏剧的本质区别D、古希腊戏剧的显著特点我的答案:C 21希腊神话中,宙斯化为公牛劫走欧罗巴的故事体现了戏剧中哪个题材的信息。 A、伦理-爱情 B、族别-性别 C、伦理-性别 D、族别-爱情我的答案:B

古诗诉衷情·眉意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眉意翻译赏析 《诉衷情·眉意》出自《宋词三百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前言】 《诉衷情·眉意》是宋朝词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翻译】 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天气太冷,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 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片即行点题。首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图画:主人公于冬日凌晨临镜梳妆,精心地在额上涂出梅状五色花朵。“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

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orG。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片极其成功进行了心理刻画,描写了歌女内心的凄苦和悲凉。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 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八个字,透露了这位靠色艺谋生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苦闷。自己卷起带霜的门帘,然后呵手试妆,可见其孤独困苦。是对卖笑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从良后的现实的概括。末句“最断人肠”隐含著作者的同情,语简意深,十分传神。此词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将歌妓的怨嗟和悲苦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戏曲鉴赏作业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 分) 1剧诗作家要做到能将思维与什么统一起来? A、表达 B、诗句 C、词语 D、剧本 我的答案:D 2大力发展现代剧目,积极改编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新的历史剧目。这是指哪种方针?() A、“三并举”方针 B、“四并举”方针 C、“五并举”方针 D、“六并举”方针 我的答案:A 3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戏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A、有效改良 B、全面改革 C、继承传统 D、推陈出新 我的答案:D 4 参军戏改称为什么?() A、歌戏 B、唐戏 C、军戏 D、杂剧 我的答案:D 5这才是酒入愁肠人已醉,平白诓架为何情!啊,为何情!是《百花亭》中谁的唱词? A、唐明皇 B、高力士 C、杨贵妃 D、建文帝 我的答案:C 6明清传奇一般为多少出? A、十几出 B、几十出 C、上百出 D、几百出 我的答案:C 7欧洲的戏剧更强调突出什么内容? A、诗歌 B、感性 C、理性 D、感情

8清代戏剧中需要什么场子来配合高潮? A、中场子 B、热场子 C、冷场子 D、大场子 我的答案:C 9 《清风亭》的主题与什么有关?() A、亲情 B、友情 C、爱情 D、爱国之情 我的答案:A 10《琵琶戏》属于哪种戏剧类型? A、昆剧 B、杂戏 C、南戏 D、北戏 我的答案:C 11京剧以及昆曲演员对程式化的掌握一般需要几年以上? A、两年 B、三年 C、五年 D、六年 我的答案:D 12好的剧诗应该能把剧中人物的什么表露的充分恰当? A、样貌 B、感情 C、个性 D、特征 我的答案:B 13 中国戏曲的“五法”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A、手 B、唱 C、眼 D、步 我的答案:B 14我国戏曲的服装基本上是以哪个朝代的服装为基础的? A、明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

尔雅 戏剧鉴赏 期末考试 满分答案 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是戏剧艺术存在的本质理由。 A、情感诉求 B、价值升华 C、自我表现 D、社会需求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对英雄人物承受灾难的意义的颠覆和嘲弄是()。 A、是现代戏剧艺术的偶然现象 B、是对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误读 C、是现代戏剧与古希腊戏剧的本质区别 D、古希腊戏剧的显着特点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戏剧的产生离不开体验,而()又是体验最初的心理基因。 A、别离情结 B、母子情结 C、生死情结 D、夫妻情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舞台技术的丰富一方面说明了中世纪时期的技术水平,一方面说明了()对人们的影响。 A、巫术 B、想象 C、体验 D、宗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13世纪,有人讲一个个戏剧串联在一起,形成了()。 A、连续剧 B、连环剧 C、延续剧 D、长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对话具有交流性,交流性的意义在于说话人将想法告知他人和()。 A、将说话人的意图传播出去 B、将说话人的意图隐藏起来 C、将说话人的意图表述出来以影响他人 D、被迫使说话人语言和行动一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戏剧以巫术思维时期的活动为雏形,而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基础不包括()。 A、极强的自信心

B、控制和改变自然的欲望 C、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D、较为理性的认知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与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密切相关。 A、忒斯庇斯 B、莎士比亚 C、索福克勒 D、埃斯库罗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 ()是戏剧繁荣的必要基础之一。 A、经济活动的频繁 B、政治活动的频繁 C、社会活动的频繁

古诗诉衷情·建康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建康翻译赏析 《诉衷情·建康》作者为宋朝诗人仲殊。其古诗全文如下: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前言】《诉衷情·建康》是仲殊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怀古兼悲秋之词,怀古的地点和对象是建康这个“六朝古都”。【注释】①建康:故城在今南京市。汉末至隋,共有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是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②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北郊。③“寂寞”二句: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翻译】无。【赏析】词的上阕是作者站在秦淮河畔的怀古所见。开篇两句“钟山”“楼台”“晚翠”等景物,实际上都是江中的倒映。“楼台”本在钟山之上,作者站在江边观察水中倒影,“楼台”也自然就在“钟山影”中了。“江烟晚翠开”是写江上的烟雾消散,露出水面的倒影,这倒影的内容正是暮色下翠绿的钟山。这两句在叙述顺序上是倒装,因为只有先“江烟”散,才能看到倒影的钟山、楼台,倒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依然写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故曰“满秦淮”。“旧时”二字透出怀古氛围,有“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清夜里月光辉映下的秦淮河,分外瑰丽多姿。下阕转为悲秋,依然从景物着笔,围绕着秦淮河来写。“寂寞处,两潮回”二句化用

刘禹锡《石头城》诗中著名的诗句“潮打空城寂寞回”,以古今不变的潮起潮落来衬托人世无常的寂寞,带有浓浓的怀古情绪。接着“黯愁怀”三字一过渡,开始抒发作者个人的愁绪。“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写江上的秋雨,一个“细”字,一个“闲”字,与上文“寂寞”二字呼应。结句“又是”二字语意极重,写出岁月轮回、季节变换之迅速。此情此景,年华老去的词人自然有无限哀愁,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全词上阕怀古,下阕悲秋,怀古是悲秋的基础,悲秋是怀古深化,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秋意,同时又隐含着历史变换的沧桑,二者缺一则悲凉之感大减。作者所描绘的诸多景物都以秦淮河为中心,意象密集而又有条理,这是本词的特色。宋黄升在仲殊《诉衷情》一调下有这样的评价:“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017尔雅课堂《戏曲鉴赏》吴乾浩-期末考试答案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属于时间艺术的是?(1.0分)1.0 分 A、绘画 B、雕塑 C、音乐 D、电影 我的答案:C 2不属于昆曲中“江湖十二角色”的是?(1.0分)1.0 分 A、青旦 B、老生 C、正生 D、老旦 我的答案:B(不确定) 3延安评剧研究院成立于哪一年?(1.0分)1.0 分 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我的答案:B 4老生的臂膀拿起后应与身体什么部位相齐?(1.0分)1.0 分 A、嘴唇 B、腰部 C、胸部 D、眉毛 我的答案:D 5下列依然在演出,并完整保留原貌的是()。(1.0分)1.0 分 A、印度梵剧 B、中国戏曲 C、希腊喜剧 D、希腊悲剧 我的答案:B 6《桃花扇》中男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1.0分)1.0 分 A、出家 B、中举 C、做官 D、归隐 我的答案:A 71964年,京剧现代化浪潮中涌现的一大批优秀现代戏不包括下列哪个戏曲?(1.0分)1.0 分 A、《白毛女》 B、《红灯记》 C、《百花醉》 D、《智取威虎山》

我的答案:C 8艺术反映生活要求具有什么性质?(1.0分)1.0 分 A、写实性 B、不可感性 C、可感性 D、抽象性 我的答案:C 9《桃花扇》是哪个种类的戏剧?(1.0分)1.0 分 A、南戏 B、传奇 C、元杂戏 D、昆曲 我的答案:B 10戏曲界的老三鼎甲不包括下列哪位戏曲大家?(1.0分)1.0 分 A、程长庚 B、余三胜 C、张二奎 D、梅兰芳 我的答案:D 11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共有多少个?(1.0分)1.0 分 A、17.0 B、18.0 C、19.0 D、20.0 我的答案:C 12元杂剧在下列哪个方面比较薄弱?(1.0分)1.0 分 A、做 B、打 C、念 D、唱 我的答案:B 131960年,文化部明确表示,要提出三种戏曲的并举发展,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剧种?(1.0分)1.0 分 A、旧编历史剧 B、现代戏 C、传统戏 D、新编历史剧 我的答案:A 14元代社会中不属于最低三个等级的是哪种人?(1.0分)1.0 分 A、娼 B、儒 C、丐 D、兵 我的答案:D

张先戏剧鉴赏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 歌队以()和歌唱为其传情表意的手段。 0.0?分 ?A、 朗诵 ?B、 舞蹈 ?C、 念白 ?D、 对话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D 2 ()是戏剧演出形象中构成景物环境的实体部分。 1.0?分 ?A、 布景 ?B、 道具 ?C、 灯光 ?D、

舞台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 埃斯库罗斯三部曲包括《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善好者》。 1.0?分 ?A、 《乞援人》 ?C、 《七将攻忒拜》 ?D、 《阿伽门农》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 现存的两部史诗和赫希俄德的()分别代表了古希腊神话的两大源头。 1.0?分 ?A、 《伊利亚特》 ?B、 《奥德赛》 ?C、 《神谱》 ?D、 《荷马史诗》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5 布景的作用不包括:()。 0.0?分 ?A、 展现空间感 ?B、 塑造人物形象影响影片风格 ?D、 影响影片风格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B 6 《阿伽门农》是()的三联剧之一。 1.0?分 ?A、 埃斯库罗斯 ?B、 米南德 ?C、 尼采 ?D、 索福克勒斯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7 在戏剧产生的时期里,人类就已经对“灵魂”有了初步认识,他们认为“魂”是()。 1.0?分 ?A、 方生的事物 ?B、 永生的事物 ?C、 现实的事物 ?D、 逝去的事物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8 弗雷泽是()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 1.0?分 ?A、 法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9 戏剧的形成需要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外在因素主要指()。 0.0?分 ?A、 人的体验能力 ?B、 人的模仿能力 ?C、 人的参与能力 ?D、 人的创造能力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B 10 以下对灯光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1.0?分 ?A、 灯光可以满足视觉需要 ?B、 灯光可以创造舞台时间 ?C、 灯光可以制作特效 ?D、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注释 选自《放翁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的爱国诗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赏析 作者:佚名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答案

智慧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已知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B A.《罗米欧与朱丽叶》 B.《亨利六世》 C. 《理查三世》 D。《亨利五世》 2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B A。莎士比亚曾在家乡的文法学校读书。 B.莎士比亚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C。莎士比亚所属剧团名叫“宫内大臣供奉剧团"。 D.莎士比亚的家乡是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 【单选题】(5分)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表述错误的是:D A. 在莎士比亚成名前,占据英国剧坛的是“大学才子派”. B。英国戏剧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和中世纪道德剧的传统。 C. 文艺复兴早期的英国剧场设在客栈里。 D。1576年在伦敦市郊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剧院是环球剧院。 4【单选题】(5分) 1608-1612年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主要创作的戏剧类型是C A.喜剧 B。悲剧 C. 传奇剧 D. 历史剧

5 【单选题】(5分) 以下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并不反对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财富 C。莎士比亚的戏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D. 人本思想、民族意识、反基督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念 第二章 1【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在莎士比亚时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看戏。 B。莎士比亚创作戏剧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 C.“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对莎士比亚有重要影响。 D。莎士比亚生于1566年,去世于1610年。 2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 A。由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收集、编辑,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收入莎剧36部。 B。朱生豪、梁实秋、方平是莎剧中译本的优秀译者. C。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三时期转向传奇剧。 D。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一时期没有写过悲剧。 3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表述错误的是:C A.莎士比亚由于生活所迫,才开始戏剧生涯。 B。在《皆大欢喜》中,莎士比亚把人生比作戏剧、按照七幕来演出。 C. 莎士比亚属于“大学才子派”成员。 D.在莎士比亚时代,职业剧团都会寻求大人物的庇护,受到庇护的剧团都会冠以庇

欧阳修《诉衷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原文赏析及译文

欧阳修《诉衷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原文赏析及译文 欧阳修的词《诉衷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诉衷情①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释] ①诉衷情:词牌名。五代词人多用以写相思之情。又名《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 ②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③流芳:流逝的时光。④颦(pín):皱眉。 【译文】 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天气太多,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轻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故而将双眉涂得像远山般长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怜惜逝去的时光,更容易使人悲伤。想唱歌心里却发紧,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让人痛断肝肠。 【评点】 本篇描写的是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抒写了歌女的相思离恨之情,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的上片写歌女清晨梳妆,白描歌女清晨试梳梅花妆和画远山眉的细节,以又细又长的眉黛象征离愁如远山绵长不尽,用意奇巧。“清晨帘幕卷轻霜”,清晨卷起结着轻霜的幕帘,点明歌女起床后的活动——卷帘,卷起“轻霜”,言此时已到微寒时节,因而“呵手”,这一细节写出歌女的娇怯状。接着她开始“试梅妆”,意思是试画新式梅花妆,反衬出歌女的秀美俏丽。“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既可理解为词人的揣度,也可理解为歌女的心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故而将双眉画得像远山般浅淡而细长。清朝学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评言:“纵画长眉能解离恨否?笔妙。能于无理中传出痴女子心肠。”词的下片写歌女悲伤忧愁的心理,先是回忆昔日,后又转写今朝。“往事”、“流芳”,表达其对往昔的回忆的眷恋与惋惜之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是歌女此时的情态:想唱歌心里却发紧,想欢笑眉头却紧皱的,表现歌女强颜欢笑的愁恨苦闷。这样的日子“最断人肠”,直言其内心的无比哀伤,隐含着词人对其深深的同情,语简意深,十分传神。

2019年戏剧鉴赏期末考试满分答案(尔雅2016秋季学期)

戏剧鉴赏期末考试满分答案(尔雅2016秋季学期)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从()这名戏剧家以后,古希腊戏剧逐渐走向衰落。1.0 分、忒斯庇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埃斯库罗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哑剧是以肢体代替()来变现和展示情节画面的。1.0 分、动作、歌舞、 语言、念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扮演与表演的主要区别之一:扮演具有(),而表演具有主观目的性。1.0 分、主体性、客体性、主动性、被动性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戏剧创造与欣赏离不开想象力,而想象力的丰富其实质是()的丰富。1.0 分、经验 、思维、情感、阅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演员的舞台三要素为,动作、()和调度。1.0 分、语言、思维、形象、立意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古希腊戏剧衰落的表现不包括:() 1.0 分、神话的意义和原型发生减弱、世俗因素增多、宗教内涵薄弱、戏剧家的消失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是戏剧艺术存在的本质理由。1.0 分、情感诉求、价值升华、自我表现、社会需求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8从事戏剧创作时,剧作家特有的舞台敏感性被称为()。1.0 分、创造思维、发散思维、舞台思维、文字思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和接触律是巫术思维建立的原则。1.0 分、相悖律、同化律、相似律、顺应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0舞台()不是虚设的,而是剧情的某种具体体现物。1.0 分、舞美、灯光、道具、服装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各民族的戏剧在起源、发展、变化上的一致性,反映了一种共通的本能,即()。1.0 分、情感的本能 、表演的本能、欣赏的本能、戏剧的本能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是古希腊戏剧与现代戏剧相比最不成熟的方面。1.0 分、模仿、创作、剧本、体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3以下关于巫术思维时期人类“扮演”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可能是一种生产方式、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C、可能是一种理性思维 、可能是一种文化本性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4穿越剧是通过戏剧的方式展示了现在与从前的()。1.0 分、历史性、共时性、历时性、同一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5对人物内行为的提示属于()文字。1.0 分、描述性、说明性、议论性、记叙性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6()与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密切相关。1.0 分、忒斯庇斯、莎士比亚、 索福克勒、埃斯库罗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7()能以同样的语言表述同样的内容,引申出无限多样的丰富内涵。1.0 分、独白、台词、对话、潜台词正确答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原词、注释、翻 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导读: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释】 ①故画作远山长:故意把双眉画成长长的远山形状,表示离恨的深长。②流芳:一作“流光”,义同,均指流水年华。③颦:蹙眉,表示愁情。 ⑴梅妆:《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阳寿公主一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头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日,三日后洗落。宫女奇异竟仿,今日梅妆是也。” ⑵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⑶流芳:流逝的年华。 ⑷敛:收敛表情。 ⑸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翻译】: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赏析】: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阕写她思念亲人的生活细节,赋予深刻的念远寓意,新颖独到,最见灵性。下阕写忆旧愁情,以叹惜时光飞逝陪衬,倍增其伤感。结尾写两个细节:准备唱歌,却立即收敛住歌喉;想笑,却先皱起了眉头,艺术地将歌女内心的矛盾、凄苦的情怀和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处境都融入这一“敛”一“颦”的面部表情之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全词章法自然顺畅,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女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态,构思新颖。 【阅读训练】: 1、词的上片写离愁别恨,但词人并不直接写,而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写,试作分析。 2、词的下片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 1、答案:词的上片以形传神,“呵手试梅妆”这个细节,点出

尔雅戏剧鉴赏期末考试版满分答案

2016尔雅戏剧鉴赏期末考试(版)满分答案 2016尔雅戏剧鉴赏期末考试满分答案(最新版)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 ()是戏剧艺术存在的本质理由。 A、情感诉求 B、价值升华 C、自我表现 D、社会需求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 对英雄人物承受灾难的意义的颠覆和嘲弄是()。 A、是现代戏剧艺术的偶然现象 B、是对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误读 C、是现代戏剧与古希腊戏剧的本质区别 D、古希腊戏剧的显着特点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3 戏剧的产生离不开体验,而()乂是体验最初的心理基因。 A、别离情结 B、母子情结 C、生死情结 D、夫妻情结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 舞台技术的丰富一方面说明了中世纪时期的技术水平,一方面说明了()对人们的 影响。 A、巫术 B、想象 C、体验 D、宗教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5 13世纪,有人讲一个个戏剧申联在一起,形成了()。 A、连续剧 B、连环剧 C、延续剧 D、长剧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6 对话具有交流性,交流性的意义在于说话人将想法告知他人和()。 A、将说话人的意图传播出去 B、将说话人的意图隐藏起来 C、将说话人的意图表述出来以影响他人 D、被迫使说话人语言和行动一致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7 戏剧以巫术思维时期的活动为雏形,而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基础不包括 A、极强的自信心 B、控制和改变自然的欲望 C、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D、较为理性的认知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8 ()与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密切相关。 A、忒斯庇斯 B、莎士比业 C、索福克勒 D、埃斯库罗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9

古诗诉衷情·莺语花舞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莺语花舞翻译赏析 《诉衷情·莺语花舞》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莺语花舞,春画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皇帷。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前言】《诉衷情·莺语花舞》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被收录在《花间集》中。这首诗描写思妇对征夫的怀念,表达了夫人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夫妻二人双宿双飞的美好愿景。【注释】(1)莺语三句:莺啼叫,花 飞舞,正是春天中午时。春昼午:谓正当春日中午时分。午,十二时辰之一,十一时至十三时为午时。午时,日正中,因称日中为午。(2)雨霏微:细雨弥漫的样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画罗轻鬓雨霏微。”(3)金带枕:以金带妆饰的枕头。曹植《洛神赋》李善注:“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金带枕,因亦借指所爱之人的遗物。(4)宫锦:皇宫中所用锦绸之类,这里指床上用的被垫均 用宫锦所制,言其富丽。毛文锡《虞美人》词:“宝檀金缕鸳鸯枕, 绶带盘官锦。”(5)凤凰帷:绣有凤凰的帷帐。(6)柳弱:即弱柳,嫩柳。蝶交飞:谓蝴蝶上下双飞,交互嬉戏。(7)辽阳: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当时是边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崔道融《春闺诗》:“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沈佺期《古意》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8)梦中归:梦中见到征夫归来。【翻译】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

着凤凰的帐帷。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远戍辽阳的丈夫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赏析】新释辑评考云:“本调为温飞卿所创,取《离骚》中‘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而曰《诉衷情》。”本词属征妇怨类,写妻子思念戍边丈夫的一腔衷情。此词多为短句,句间联系词的省略,使整首词显得松散、堆砌;但仔细分析,词中采取以景衬情、以乐显悲的艺术手法,写美好的春景,华美的环境,柳丝蝴蝶共舞的乐景,反衬美梦难成的悲哀,感人至深。篇末点题,又含不尽之意,耐人寻味。首起“莺语”四个短句,勾勒出莺啼花摇、细雨霏霏的春日正午景象。黄莺,每于芳春之时双飞和鸣,犹五代词人毛文锡咏物词“芳春景,暖晴烟,香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百啭千娇相唤。”(《喜迁莺》)的描写。这里简劲地写出“莺语”二字,即以关关和呜的鸟儿起兴引发以下男女情思的描写,与《诗经》中名篇《关雎》之首起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用比兴手法相同。“花舞”,谓花枝摇曳,欧阳修《丰乐亭游春》诗之一可作此句注脚。其诗云:“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这“花舞”的意象,即指花摇、花落,孕含着春将归去的惜春、伤春的感怀。一“舞”字,更给人以迷乱之感。“雨霏微”三字,又为词带来了迷蒙霏微的意境,那轻柔飘动的雨丝,隐含着幽细隐微的愁绪,正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这样的景物、环境氛围,都为词人以下抒写征妇之怨,作了很好的铺垫。接下“金带枕”三个短句,由室外莺语花舞雨霏微的自然景色,转至室内床榻陈设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