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劝学课堂实录

劝学课堂实录

《劝学》教学实录

浙江省温岭中学田继松

师:先说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生:好!

师:古代有个富翁,他不识字,因此经常吃亏。为了不让儿子不自己的后尘,他请了一位先生教儿子识字。先生对孩子说:“小孽种,今天我们来学写数字,把笔拿起来。”先生说:“一字是一横,会写吗?”孩子回答:“会”。“二字是两横,会写吗?”孩子回答:“怎么不会写?”“三字是三横,你不会写吧?”孩子把一扔,跑去见富翁,兴奋地说:“现在我已经会识字写字,还要先生干什么?”于是富翁就辞退了先生。一天富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喝酒,就叫儿子早晨起床写张请贴。到了中午还没有看见儿子把请贴送过来,富翁就去儿子的书房看个究竟。儿子说:“有那么多种姓氏,为什么就偏偏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只写了五百画。”

生:(笑)

师:天下没有免费的笑,笑过之后思考一下这则笑话是笑话哪种人?

生:自以为聪明的人。

师:其实猪都会说他是笨瓜。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应该是嘲笑那些没有正确学习态度的人吧?

师:地球人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不是有句俗话: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驴。怎样才能把学习搞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荀子老人家的教导。

生:(翻到《劝学》)

师:看注释①:荀子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今存《荀子》,为荀子及门人所著。

生:(作上记号)荀子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今存《荀子》,为荀子及门人所著。

师:荀子只是儒家“三个代表”之一,还有两位代表分别是谁?

生:猛子和孔子

师:司马迁的《史记》分五种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生:(记)《史记》五种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师:虽然孔子是野合而生的,但司马迁把孔子列为世家(诸侯的子弟),整篇文章有5600

字左右。猛子、荀子都放在列传里面写,写猛子的文字在1200左右,写荀子的文字只有273个。字数的多少反映三个人在司马迁心中位置的高低,其实荀子多后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有人认为荀子和庄子包办了中国文化,荀子通过两大弟子韩非和李斯创建了中国的庙堂文化。庙堂什么意思?

生:(沉没)

师: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与江湖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朝廷和朝野

师:韩非子和李斯一同跟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李斯帮助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担任了秦朝的丞相。韩非子是法家的开山鼻祖,而法家的思想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的核心思想之一,因此说荀子荀子通过两大弟子韩非和李斯创建了中国的庙堂文化。庄子是不想当官的,在江湖中自由的行走,但他的思想和文章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说庄子创建了中国的江湖文化。

生:(津津有味)

师:荀子培养了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位超级男生,说明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宝典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认真研究,你很有可以一不小心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韩非子和李斯,那我就会高兴得停止心跳。

师: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先看标题:《劝学》什么意思?是不是荀子劝说李斯与韩非子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生:(笑)

师:有个成语叫“惩恶劝善”,“惩”就是惩罚,那么“劝”呢?

生:鼓励,勉励的意思。

师:惩罚坏人,勉励好人。劝学什么意思?

生:勉励学习。

师:记下。

生:(记)劝:勉励。

师: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让学习“休克”?

生:不能。

师:荀子是怎么说的?

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师:“已”什么意思?

生:停止。

师:学习不可以停止,就像地球不能停止自转和公转(zhuàn)。一旦停止,后果很严重。

生:(笑)

师: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坚持学习,就会成为真正的人;放弃学习,就会退化成禽兽。做人还是做禽兽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诸位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做了半个学期的禽兽,后来觉得做禽兽很无聊,就又开始不停的学习,又变成了人。从此以后,我再没有给自己做禽兽的机会。

生:(笑)

师: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在文中占有何种地位?是总舵主,还是二当家呢?

生:总舵主,全文的中心论点。

师:深山里的尼姑——开门见山。荀子开门见山提出了总论点,真的是“快男”。

生:(笑)

师:学习不可以停止。荀子到底要我们学习什么了?请同学把课文朗诵一遍。

生:(朗诵)

师:荀子勉励我们学习什么?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坑蒙拐骗?偷鸡摸狗?

生:勉励我们学习做人。

师:没有勉励我们做禽兽。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荀子勉励我们学习做人?

生: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师:请君子坐下。这三句话是荀子送给我们的“做人三宝”,如果我们按荀子所说的去做就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人生就会吉祥幸福,这样“做人三宝”就成了“吉祥三宝”。

生:(笑)

师:×××,请你把人生三宝写在黑板上。

生:(写)

师:谢谢你,祝你吉祥。我们齐读“做人三宝”。

生:(齐读)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师:×××,请你到前面来翻译这个句子。其他同学也要动手。

生:(翻译句子)

师:×××哪儿没有翻译好?

生1(略)

生2(略)

师:(订正)“日”这个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参省”的前面做“参省”的状语。

生:(记)名词做状语

师:“乎”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的对象,不翻译。

生:(记)“乎”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的对象,不翻译。

师:“则”,承接关系,就。

生:(记)“则”,承接关系,就。

师:“知”同“智”,智慧。

生:(记)“知”同“智”,智慧。

师: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反错误了。

生:(记)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反错误了。

师:“面壁思过”是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修身养性的方法。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里面的男主角令狐冲,他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的大弟子。因为接受了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二人的《笑傲江湖》曲谱,被师父惩罚,去思过崖面壁思过。机缘巧合,竟得华山前辈风清扬传独孤九剑。如果同学经常上石夫人面壁思过,也会有惊喜。

生:(笑)

师: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里面有几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能适可而止,那么的意志就有了定力,有了定力就能够安心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就能够静下心来,心能够静来,那么就可以好好地考虑问题和反思自己,从而能有收获。古人的一些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充分利用。一个人如果能常常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特别是反思自己的过失,就能得到一些警醒,避免在以后的日子里重复同样的错误。我建议同学每天在入睡以前反思自己当天的生活、学习:今天我吃饱了吗?学好了吗?睡足了吗?听话了吗?

生:(笑)

师:×××,你上来翻译做人第二宝。

生:(翻译)

师:(强调、订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荀子写的错别字,怎么改?

生:“性”

师:“生”通“性”。有的同学心里想:古代的名人会写错别字?我也会啊,看来我可能成为名人。

生:整理通假字可以增强信心。为了增强你们的信心,我就忍痛牺牲一些课堂时间,给你们找荀子的错别字。

生:(归纳、整理通假字)

师:文中有哪些错别字?

生:①柔同揉(电脑找不到相应的字)②有同又③知同智④生同性

师: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记)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师:在荀子看君子和小人,他们刚出生的时候本性没有差别,本性都是恶的。人人都恶贯满盈、无恶不做、凶神恶煞、穷凶极恶。

生:(笑)

师:既然人性都是恶的,为什么会出现善气迎人、择善而从、慈眉善目、与人为善这四大善人呢?哪句话?

生:善假于物也。

师:奥原来是这样,这些四大善人善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像浙江人一样。

生:(笑)

师:对吗?

生:不对。“假”是“借助”的意思。

师:谢谢你纠正我的错误。狐假虎威、不假思索、假手于人、假公济私,这四个成语里面的“假”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应该一样。

师:一样,什么意思?

生:借助。

师:做人的第三宝有详细的注释,我只强调一个字,“圣心备焉”,“焉”字怎么解释?

生:(略)

师:(订正)“焉”兼词,兼有代词和句末语气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是”、“于此”。

生:“焉”兼词,兼有代词和句末语气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是”、“于此”。

师:“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这三“焉”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做人要择善而从,如果坏事做多了,生儿子没有屁眼。

生:(笑)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荀子介绍的学习做人的三大宝典。说到学习,我想到了一个典故:断织劝学。知道这个典故吗?

生:古代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海,于是他就外出就学,但一年之后就回来了。妻子跪在地上问你什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乐羊子说:“长时间在外面,想你想得实在不行了,没有其它原因。”妻子于是就拿了一把刀走到织布机的旁边说:“现在如果割断织布机上的线,那么布就织不成了,你外出求学,中途而废,这与割断织不机上的线有什么区别呢?”

师:男耕女织。妻子利用职业特长,割断线来勉励丈夫学习,那么荀子是不是就要杀死耕牛来勉励后人学习?

生:(笑)

师:荀子是男性,他不可能用“断织”来劝学,他是怎样劝学的呢?请同学们朗诵全文。

生:(朗诵)

师:荀子文章的威力确实很大,效果奇佳。老师只教了20分钟,同学就能熟练地朗诵了。早知如此,《劝学》应该最先教。

生:(笑)

师:你们为什么如此听荀子的话?他主要用什么手法勉励你们学习?

生:比喻

师:《全文》290字,用了21个比喻句。这哪是文章,简直是比喻句博览会。

生:(笑)

师:农村人说话很喜欢用比喻句。我出身在农村,老家的一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间关系,我只介绍几句。

生:(很好奇)

师:“你说话好象捣大蒜”(用土话讲),捣大蒜的动作是很快的,你说话的语速太快了像捣大蒜一样。“你牙齿咬起来像烧死的疯狗。”被烧死的疯狗,牙齿是露在外面,而且咬得很紧,有的人骂人是咬牙切齿的。你咬牙切齿就像被烧死的疯狗,样子很难看。如果有人骂你,你就有这句话回敬他。

生:(笑)

师:“他奥,干蛤蟆都要宁出水”(用土话)。他那个人太固执了,固执到非要从干蛤蟆里面拧出水来不可。

生:(笑)

师:我相信你们温龄方言里面也有很多比喻句,谁愿意向佃老师介绍几个?

生1:(略)

生2:(略)

生3:(略)

生4:(略)

生5:(略)

师:方言里面的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生:本体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师:同学总结得很好。比喻论证的特点就是能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阐述深奥的道理。

生:(记)能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阐述深奥的道理。

师:课文里面的比喻句与方言里面的比喻句一样,所用的本体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常见的现象。朝阳轮胎啊,自由泳啊,汗血宝马啊,美女蛇啊。

生:(笑)

师:荀子用朝阳轮胎、自由泳、汗血宝马,美女蛇等比喻句来阐述什么道理呢?我们先看第一段,谁来读这一段?

生:(朗诵)

师:这位同学的朗诵能力比我强多了,这叫……

生:青出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中两个“于”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一个是比目鱼,另一个是美人鱼?

生:(笑)

师:你说说。

生:(略)

师:第一个“于”是从的意思,另外一个是比的意思。回答问题要完整,不要像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出来一点。

生:(笑)

师:荀子用“青”和“水”这两个比喻句来论述学习的什么作用呢?如果在后面加一句就容易理解了。(加:人,源于猴而惠于猴)

生:(笑)

师:荀子用“青”和“水”这两个比喻句来论述学习的什么作用呢?

生1:学习可以使人进化。

生2:学习可以使人进步。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生:(记)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我们来看第三个比喻句,朝阳牌轮胎。齐读有关句子。

生:(齐读)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师:“中”是符合的意思,“揉”使动用法,使……弯曲。

生:(记)中:符合。“揉”使动用法,使……弯曲。

师:×××,你上来翻译一个句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生:(翻译)

师:哪儿没有处理好?

生:(略)

师:(订正)虽,即使。者,表原因。即使又晒干,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生:(记)虽,即使。者,表原因。即使又晒干,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师:“金就砺则利”,“就”,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记)就、靠近、接近的意思。

师:,朝阳轮胎、倚天剑屠龙刀和少林棍这三个比喻句是论述学习的什么作用?

生: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荀子在第一段里面用五个比喻句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①学习可以提高自己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生:(记)学习的重要意义:①学习可以提高自己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有些女同志为了减肥什么恶心事都做得出来,竟然在肚子了养蛔虫。蛔虫把人体里的营养吃掉,人不是就瘦下来了吗?人是瘦下来了,但健康也没了。没有必要这样做,你就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你的体形就好变得苗条,因为荀子说了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学生的学习认不认真,看看体形就知道了。

生:(笑)

师:今年黑龙江省文科高考状元是禹奇锋,总成绩是667分。他学习方法是什么呢?把平时做错题目整理在一本很厚的本子上,及时抽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错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地思考类似的题目。这种学习方法他坚持了三年,状元就是这样炼成了。今年黑龙江的理科状元是马超,总成绩是718分。马超说自己每次做练习时,总会先总结一下上次做题时出现的错误,认真思考下一次遇到该类型题时应该从哪个角度答题,找到做题的思维方式。状元就是这样炼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这两位高考状元学习的法宝。荀子会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请同学朗诵第二段。

生:(朗诵)

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这两位高考状元学习的法宝。荀子会认可他们的做法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强调的是学习,荀子认为思考的效果远不如学习的效果。

师:思考是事倍功半,而学习是事半功倍。×××,你到前面来翻译这个句子。

生:(翻译)

师:“而”表什么关系?

生:修饰关系

师: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多。

生:(记)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多。

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死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孔圣人既重视学习又重视思考。荀子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不一样,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生:当然是孔子。

师:那我就纳闷,既然荀子的学习观点不对,那为什么他还能培养出李斯、韩非子这样的超级男生?

生:(笑)

师:文章的标题是什么?

生:劝学

师: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劝思”,荀子又会怎样说?

生:(笑)吾尝终日而学矣,不如须臾之所思也。

师:这叫“卖瓜说瓜甜,卖醋说醋酸”。

生:(笑)

师:这一段里面有六个比喻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两个比喻句的本体是哪一句?

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师:这两个比喻句说明学习能事半功倍。

生:(记)说明学习能事半功倍。

师:后面有四个比喻句:登高、狂叫、驾车、乘船。“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什么意思?

生:借助

师:者,……的人;利,形容词作使动,使……快;而,表转折。

生:(记)者,……的人;利,形容词作使动,使……快;而,表转折。

师: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去能够达到千里之外。

生:(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去能够达到千里之外。

师:《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他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他凭借什么?火箭?

生:(沉默)

师:戴宗会一种惊人的道术,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甲马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再神的人要想跑得快,跑得远都必须有所凭借。

生:(听)

师:“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什么用法?

生:名词作动词,游泳。

师:“绝”,什么意思?

生:横渡

师:别说蛙泳、蝶泳,有的人连狗刨都不会,但是他能漂洋过海去美国留学,为什么?

生:坐船呗。

师:登高、狂叫、驾车、乘船这四个比喻句的本体是哪一句?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这四个比喻句说明善于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生:(记)这四个比喻句说明善于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师:第二段是论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生:(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师:有学者认为天才是基因错排的结果。由于基因的排列顺序被打乱了,于是有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才能。爱因斯坦的基因排列是有问题的。

生:(笑)

师:你们的基因排列有问题吗?

生:(笑)

师:没有。毕竟天才,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做人的差距往往很大呢?

生:学习

师:关键是学习。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学习态度,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第三段,思考一个问题: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哪三个?

生:(阅读)

师:关键词是哪三个?

生:积、不舍,用心一

师:这三个词分别可以换成哪些成语?

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年累月;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师:这就是荀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生:(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师:“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的办法。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生:(记)无以:没有……的办法。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师:学习在于积累,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大胖子也是日积月累的狼吞虎咽的结果。

生:(笑)

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到前面来翻译这个句子。

生:(翻译)

师:(订正)“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上”和“下”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因为的意思。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去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生:(记)

师:荀子在《劝学》里面写到了一种动物:石鼠。石鼠的外形像兔子。它有五种本事:能飞而不能上屋,能爬树却不能爬到树顶,能游泳却游不过河,能行走却没有人走得快,它会五种技能,能挖洞,但洞很浅,连自己的身子都藏不了。石鼠会五种技能,但没有一种精通。学习要专心致志,学什么就要精通什么。

生:(点头)

师:大量地运用比喻是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要学会使用。下面我们来完成一道小练习。濮存昕拍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电视公益广告很好: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条公益广告就好象是一盏灯,灯光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而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象是,,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师: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比喻句完整。

生:(补写)

师:轻同学读一读自己补写的句子。

生1(略)

生2(略)

生3(略)

师:同学很有创意,句子写得很好。这则广告的原句子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把这句广告词齐读一遍。

生:(齐读)公益广告就好象是一盏灯,灯光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而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象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师:我暑假看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幅对联:

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

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

生:(抄)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

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

师:三上:欧阳修说自己所写的文章多数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完成的。说明他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治学,从而取得令人钦敬的成就。三余:三国时,人想拜魏国的董遇为师,董遇说:“你想跟我学习,必须先得自己把书读上一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人一听就为难地叫苦道:“我是愿意读书的,可是哪有那么多时间啊?”董遇说:“你可用‘三余’的时间来读书啊。”那人问什么是“三余”,董遇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董遇的“三余”,就是泛指一切可以利用的余暇时间。五车:成语“学富五车”的接缩。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四史:即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由于这四部史书被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因而也称“前四史”。千户:官名。万钟:指优厚的俸禄。

希望同学都够像韩愈一样在马上、枕头上、厕所里都没有忘记读书。

生:(笑)

师:齐读对联。

生:(齐读)

惜“三上”珍“三余”只为五车八斗

读《四书》研《四史》可拥千户万钟

师:下课以后可以去上厕所,但不要带作业去做,不方便,有不雅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