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消除“心肺之患”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兰州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享有“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美誉。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先天痼疾”影响,过去十多年间兰州一直都在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列。

为消除大气污染“心肺之患”,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打赢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突破性地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一、主要困难和工作进程

(一)“先天”受特殊地理地貌、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兰州地处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地形呈明显的半封闭巨大哑铃型,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市区位于黄河河谷盆地之中,北有白塔山,南面是皋兰山,两山对峙;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2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明显的盆地地形导致污染物不易向外流动。

兰州市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逆温、干燥、无风、光照强。市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但蒸发量却高

达1800至2200毫米,超过降水量6倍,干旱威胁严重,加之兰州市及周边生态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形成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兰州市为盆地地形,常年多偏东风但风速小,平均风速仅0.94m/s,年静风天数达50%以上,导致逆温层天数多,年最高逆温层天数达280天,且逆温层厚度大,混合层厚度小,冬季尤为严重,12月逆温层厚度可达700m以上,逆温层强度可达l.2℃/100m,且一日持续时间长达18h以上。

(二)“后天”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及机动车快速增长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

兰州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是兰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60。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兰州市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与同为西北首府的乌鲁木齐(第二产业占比29%)和呼和浩特(第二产业占比28%)相比,第二产业占比仍较大。

兰州工业结构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原料上游工业为主。2015年,兰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重工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达67.2%。工业企业中,兰州市“三高一低”型企业约占一半以上,企业工艺装备总体水平不高,“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相关污染防控压力较大。

煤炭在兰州市的一次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75%。兰州市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市总量的86%,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个行业为主要行业,所占比重约为42%、16%、9%、8%。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电力热力生产的煤炭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较其他行业清洁,但兰州市电力热力生产所消费的煤炭比例远低于

东部沿海城市(约70%)。兰州市煤炭在其他相对污染控制措施较弱的行业使用量较大,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加之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排放,是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近年来,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幅超过10%,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70万辆,此外每天过境车辆超过11万辆。兰州市受地形条件限制原有道路建设不足,单位道路里程机动车拥有量高达560余辆/公里,远高于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城市。

兰州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迅速。2015年房屋施工面积4187.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94%,比2013年增长40.9%。“十二五”末兰州市区建成道路全长达到1119.74公里,道路面积1958.16万平方米,道路长度比“十一五”末增加了213.44公里。同时,道路建设仍在不断加速。这些工程的施工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的负荷,给大气污染防治增加了负担。

(三)兰州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历史进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多方努力、成效不彰、攻坚畏难”为特征。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了“蓝天工程”等治理措施,但空气污染治理始终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从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按优良天数排名,兰州市多年都排在全国后三位,特别是2009年,排在全国省会城市最后一位。这使许多人对大气治理产生了“人力没有天帮忙、污染治不了”的想法,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2013年。这一阶段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成效显著”为特征。从2012年起,兰州市实施燃煤

锅炉“双清零”行动,打响兰州市大气污染攻坚战,先后实施“十大”污染治理工程、网格化管理、督查问效、驻场监察等管理机制创新,取得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突破,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这一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以“污染治理法制化、治理措施标准化”为特征。2014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修订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制定了《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扬尘污染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污染防治的法规制度体系。2015年,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及责任追究办法》,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

二、主要做法和有益经验

(一)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领导重视、上下结合。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新部署和中央领导新指示,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观念,践行“两山理论”,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难题来破解,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省委书记王三运2011年底来甘肃工作后,高度关注和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要求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提出举全省之力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整体战。他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批示指示26次,进行12次专题调研。省上还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

污染防治的决定》,省四大班子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亲临指导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支持下,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高层次的“一把手”工程,坚定了兰州市干部群众齐力治污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11月,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到兰州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专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更三个改变”的判断:治污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要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落实比纲领更重要,要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问责比激励更有效,要改变只有布臵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自此兰州市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整体战攻坚战。

部门协同、转变观念。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兰州市成立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实行“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亲自督导、靠前指挥,倒排时间、挂图作业。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下设办公室和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尾气、生态增容等5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工信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生态建设局牵头负责,市直36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抽派骨干力量驻市环保局办公全面参与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改变了环保局居于市政府弱势地位的尴尬局面,环保部门借助这一工作模式,能够充分调度、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战攻坚战。

在党委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各级部门转变观念,逐渐加深了发展和保护相互促进的认识,消除了四大顾虑,强化了兰州市人民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胜信心。一是通过科学认识大气污染的成因,消除了“制约因素多、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的顾虑。二是通过深入学习党中央有关科学发展观

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抛开了“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三是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新《环保法》,明确企业责任,打消了“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顾虑。四是积极开展政策风险评估和舆论引导,运用财政补贴,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充分保障群众的利益,解决了“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的顾虑。

统一思想,党群联动。兰州市各级部门和人民群众一起,逐步统一思想,树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六心”。一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为兰州大气治污注入坚定信念。二是市委市政府的“恒心”,为兰州大气污染工作开展提供了持续保障。三是上级部门的“关心”,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搭建了广阔平台,国务院及环境保护部多年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极大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兰州市开辟了工作的绿色通道,并先后给予7亿元的资金扶持。四是干部群众的“同心”,为兰州治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使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老百姓的“舒心”,给兰州市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治污提供了强大动力。六是各类新闻媒体的凝心,为兰州治污进行了“正能量”的宣传。

(二)创新机制、明职追责

创新管理机制。省级层面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市级层面实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专项工作组”模式,实现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成立了西北首家、全国第二家公安环保分局,形成了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无缝对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兰州市全面公开企业排污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等环境信息,开展了全国环境审计试点、排污权交易、插卡排污、航拍取证、工地扬尘智能监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试点等创新性工作,推进了政府向社会购买第三方环境监测

服务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标准化建设工程。

进行驻厂管理。在冬季采暖期,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多、环境影响大的工业企业,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管理,根据空气质量控制要求实时对每个污染源的措施进行动态调整。一方面落实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保证其不违法偷排,在降低采暖期污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狠抓督查问责。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做法的主战场,和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广阔舞台,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做到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市委市政府成立督查室,分成4个治污督查小组,每天分两班24小时进行督查,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请市委实行免职、调离等问责处理,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对280多名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通过督查问效、动真碰硬,形成决策、安排、落实、督查、反馈、问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三)问题导向、科学治理

找准污染要害处。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兰州市积极寻求高层次智力和技术支持,与中国环科院合作进行兰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

研究表明,颗粒物是兰州大气面临的首要污染物,兰州的颗粒物污染属于“自生型”污染,外来输送贡献非常有限。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废气约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扬

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

打出治污组合拳。在找准污染“病根”基础上,兰州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研究制定了“1+5”的治理规划:“1”就是一个总体实施意见;“5”就是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5个专项治理方案,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

一是减排。主要是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的措施,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以腾出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改”,就是通过工程化措施,强化工业污染排放治理,先后引导投入3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进行深度治理,重点实施了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改造等项目。目前全市火电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火电行业排放限值要求,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了60%以上。“停”,就是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关”,就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关闭淘汰,其中2014年关闭淘汰7家企业的20条(台、套)落后生产线,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搬”,就是推动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市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腾出环境容量。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已启动实施107户企业向兰州新区搬迁改造,不仅有效扩大了城市环境容量,而且使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促进了产业布局和城市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是压煤。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大力调整城

市能源结构。“治”,就是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2012年至2013年,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27.8亿元(国家和省上补助4.6亿元,市区财政配套4.3亿元,社会自筹18.9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对主城区716家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使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2014年,对城乡接合部和高坪地区的574家615台870蒸吨经营性立式燃煤茶浴炉,通过远红外电采暖技术、空气热源泵、醇基燃料、电锅炉等清洁能源技术进行了集中治理改造。“管”,就是在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控”,就是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确保居民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产品。

三是除尘。坚持分类施策,对市区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驶出工地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等6个100%;对全市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实行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洗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五位一体”的控尘除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87%。尤其是探索实施沙尘天气预警响应措施,提早做好洒水、覆盖等应对准备,2015年兰州市共遭受26次沙尘天气,但通过积极预警应对,降低了沙尘强度,缩短了沙尘时间,与2014年同期相比,因沙尘造成污染的超标天数减少了8天。

四是控车。针对城市道路饱和度高、尾气污染重的现状,重点在“车、油、路”3个方面下功夫。“车”方面,主要是强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2014年淘汰6.4万辆、2015年淘汰6.1万辆;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作,制定和落实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报废财政补助政策,鼓励非营运、个体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报废;实施了机动车常年尾号限行,省、市单位错时上下班,缓解交通压力,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油”方面,提升燃油品质,全市全部使用国四油品,2016年将提前一年推行国五油品,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双燃料汽车占到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9%。“路”方面,实施了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及打通断头路、上跨下穿等“畅交通”工程,开通了黄河水上公交,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机动车怠速行驶。

五是增容。坚持一手治“黑”、一手播“绿”,把生态增容减污作为一项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在主城区,重点推进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2012年、2013年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4450亩;在城区南北两山,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对多年形成的58万亩林地加强管护,改造提高林分质量,扩大固碳吸尘效果;在城市外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逐步增强区域性生态防护功能。

(四)抓主抓重、系统治理

兰州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以沙尘浮尘等输入性污染为主,夏秋季以泥尘污染为主,冬季则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中、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供暖期。针对不同时段污染来源的不同特征,兰州市对症下药、因时施策。特别是针对大气污染

最为严重的冬季,兰州市从影响市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严重的空气环境问题入手,制定详细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9月20日至来年3月31日定为冬季大气污染重点防治时段,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冬防期间的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并制定严格细致的考核细则,强化各级各部门联动治污效果。

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从“关”、“管”、“控”、“罚”等方面强化治理手段,对主要污染源和重点污染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关”是指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管”是指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不间断、全流程检查企业煤质量和煤量情况、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等,第一时间制止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控”是指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符合环保要求的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罚”是指严管重罚违法违规行为,冬防工作期间共对58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高限处罚。

市环保局作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单位,根据冬防考核方案的要求强化督查问效,实施“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考核、一周一通报”的工作制度。通过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冬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限时办结,明确责任人和成效,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每周考核结果进行累加,作为冬防结束后最终考核

几个部门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按期完成或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领导班子分别给予诫勉谈话和环保一票否决;对转办事项未在限期内办结或考核中连续三次因同一问题被通报的责任人,按照“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原则进行问效处理,2014年冬防期间因治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督查问效领导干部80余人。同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尤其是网格监管、环卫保洁等基层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助。2014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两万名左右县区以下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这是当前兰州市单项工作中最大规模的表彰行为。

(五)多元联动,精细治理

兰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天天过问、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全面协调、靠前指挥并一线落实,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指挥,相关部门分工牵头负责,县区政府属地落实,环保部门考核评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问效追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通过颁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评价及奖惩暂行办法》等文件,分解治污责任义务、明确任务分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的有效落实,极大提高了环境管理和执法效率。

兰州市把大气污染治理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逐级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落细任务,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

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体系。日常监管队伍对网格内的工业生产、施工工地、煤炭配型网店、餐饮单位、道路等地点的污染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污染防控效果明显。

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充分利用了“12345”民情热线和“12369”环保热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新闻媒体开设污染“曝光台”,号召广大市民拿起手机、相机和电话,将所见污染情况拍照发布到媒体上曝光。近年来,基于网络、媒体和公众互动所产生的效果,兰州市委宣传部借用“随手拍”等当下时兴的信息发布方式,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到全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六)常态转化、依法治理

兰州市在治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打持久战,通过“四化建设”(法治化、系统化、目标化以及项目化)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长效治理,真正做到了将各项政策与法规“落实、落细、落小”,将各项工作与任务“抓常、抓细、抓长”,使得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一是立法定规。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修订和制定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兰州市煤炭经营监管管理条例》《兰州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暂行办法》《兰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管理规定》《兰州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规定》等10多部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定规,确定了治污工作的正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二是按章推进。兰州市按照“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的目标,从2012年开始,确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每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治污工作按章有序

推进。特别是连续4年开展为期6个半月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别行动,把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开展严格细致的“冬防”行动,形成全年常态抓、冬季重点抓、年年持续抓的工作机制。

三是全天管控。为进一步落实治污措施,兰州市开展了多个“24小时”工作机制:环保部门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公安交管部门对尾气超标车辆实行24小时卡口管制;工信部门对劣质煤炭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网格员对辖区街道进行“24小时网格化管理”巡查;各县区派专人对削山造地工程实行24小时驻场监察;执法局在冬防期间对扬尘污染实行24小时全天候应对等。

四是定期发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汇报,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冬防期间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提出措施和完成时限;指挥部办公室每天分析空气质量动态变化情况,以短信指挥平台形式进行即时指挥调度;每天、每周、每月对四区空气质量排名并在媒体公示,每月通报各县区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排名情况;环保部门每两周在媒体公开曝光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和查处结果。

兰州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而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兰州市率先实践了“五化”管理,推动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战略转型,形成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模式”:

——目标是蓝天,重点在落实。

——关键特征是:真、细、实、严、联。

——基本内涵为: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

——主要做法是:制定“一个”总体规划,明确省市“两级”党委领导,确立“三个”改变(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改变只有布臵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消除“四个”顾虑(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的顾虑,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顾虑,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的顾虑),落实“五项”措施(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树立“六颗”红心(省委省政府“决心”,市委市政府“恒心”,上级部门的“关心”,干部群众的“同心”,老百姓的“舒心”,新闻媒体的凝心)。

“兰州模式”是兰州三年来探索实践的浓缩与升华,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对其他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启示一:坚持绿色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以环境质量改善带动区域增长,是“兰州模式”的重要启示之一。近年来,兰州没有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负担,而是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为兰州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同期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兰州市年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接近翻一番。“兰州模式”表明,环境保护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加强环境保护,政府、企业和居民都能从中获益,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启示二:转变难治观念,坚定加快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产业结构等各种原因,产生了“没有天帮忙、污染治不了”的惯性认识和思维,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和顾虑。兰州市在面对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产业结构以重

化工为主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治理路子。“兰州模式”表明,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同时部署、真抓实干,加强政府主导,强势推进,积极作为,任何环境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启示三:实施科学治污,明确污染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以人为本、科学治污”是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总基调,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邀请国内知名环保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为兰州把脉,制定了符合兰州实际的“1+5”综合治理规划,明确了兰州市污染治理的导向和重点任务。按照“先急后缓、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工作中的时间、时序、时限安排,以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为治理重点,把燃煤锅炉改造作为污染治理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十分重视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门制定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兰州模式”表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大气污染治理必须坚持的标准和依据,因时而异、科学施策是大气污染治理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启示四:敢于动真碰硬,确保环境治理责任得到落实。

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坚持依法治污、严格执法,措施上力求硬中加硬,要求上力求严中有严,对环境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整改、处罚或关停,形成明确的工作导向。除了采取严控生产源头污染、实行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外,还将治污和整治干部“慵懒散漫”的“效能风暴”行动相结合,动真碰硬,切实抓干部作风转变,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和严肃效能问责,为兰州市治污工作顺利完成起到了纪律保证和组织保障作用。“兰州模式”证明,要真正见成效,关键在于动真碰硬、铁腕治污,大力

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干部作风,把过去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行动,落到实处。

启示五:建立标准规范,推进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常态化。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虽然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任重道远。为此,兰州市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从零开始”的理念,尤其是把标准化的精神、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工作中,正在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促进工作的标准化,使得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到常态化转变。

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doc

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和破坏也愈发严重。如果大气环境资源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发重要。下文是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我市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大气排放污染,导致大气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对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第五条长春市环境保护局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行政 主管部门,对全市大气污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机车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立项审查部门必须在接到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文件后,方可批准立项。 第八条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准意见的要求进行设计。 第九条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施工。 用于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资金,不得挪用或者挤占。 第十条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使用。

(完整word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在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城市,烟尘、NOx和SO2等主要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本章侧重介绍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污染物的生成机理、以及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便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一节燃料的性质 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常规燃料:煤、燃料油和天然气 非常规燃料:除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燃料外,所有可燃性物质都包括在非常规燃料之列。 燃料按物理状态可分为: (1)气体燃料: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 (2)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也是以气态形式燃烧,因此它的燃烧速度受其蒸发过程控制。 (3)固体激料:固体燃料的燃烧则受此二种现象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向固体表面的扩散控制。 一、煤 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它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煤的可燃成分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 1.煤的分类: (1)褐煤:褐煤是由泥煤形成的初始煤化物。是煤中等级最低的一类,形成年代最短。呈黑色、褐色、或泥土色,其结构类似木材。水分和灰分含量都较高,燃烧热值较低。 (2)烟煤:烟煤的形成历史较褐煤为长.呈黑色.外形有可见条纹。成焦性较强,且含氧量低.水分和灰分含量一般不高,适宜工业上的一般应用。 (3)无烟煤:无烟煤是碳含量最高.煤化时间最长的煤。它具有明亮的黑色光泽,机械强度高。碳含量一般高于93%,无机物含量低于10%,因而着火困难,储存时稳定,不易自燃。 2.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以及故测硫含量和热值,这是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①水分:水分包括外部水分和内部水分。测定外部水分的方法是:称取一定量的13mm以下粒度的煤样,置于干燥箱内,在318—323K温度下干燥8h,取出冷却.干

2020年市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20年市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三章防治措施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生态优先、防治结合、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行政审批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大数据、林业、气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定义务,依法如实向社会公开大气污染物排放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加强清洁生产管理,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

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倡导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第七条积极倡导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公益活动。 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大气污染行为,对举报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因执行严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而主动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源替代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给予政策扶持;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结合本行政区域现状,确定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确定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任务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省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根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管理制度(讨论稿)

邢台市公路管理处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管理制度(讨论稿) 为进一步提高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质量,减少道路扬尘,根据《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本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市国省干线公路清扫保洁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工作内容 (一)路面、桥面、绿化带清扫保洁,洒水除尘工作。 (二)路面、路基、桥梁及附属设施综合治理工作。 (三)养路工管理工作。 (四)站、中心巡查管理工作。 二、工作标准 (一)严格禁止扫帚式扫路机、吹风式扫路机上路清扫;加大清扫力度,保持路面干净整洁。路面保持整洁,要做到无尘土,无堆积物,平交道口、过街(村)路段保持干净无泥土,路面干净无污物;及时清理抛洒遗漏物品,及时清理路界内白色垃圾。 (二)洒水降尘。出市口路及环城公路要保证每天进行三遍洒水作业,保证路面潮湿,无扬尘。其余干线公路,要结合自身情况,提高洒水车的使用率和上路率,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洒水降尘作业,一般每天不少于二遍。

(三)加大巡查力度,发现路面小型病害应及时修复,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常年基本无坑槽,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四)路肩、边沟及内外坡干净整洁,无白色垃圾。土路肩低于路面5—10厘米,以便于路面排水、保洁,并应常年保持。边沟顺直、平整、坚实、无浪窝、无杂物。按要求对路肩、内外坡及沟底杂草进行修剪。 (五)五桩设置规范、醒目,无歪斜、缺损、污染现象。保畅隔离带、隔离墩、拦水带、路缘石干净整洁,底部无砂石等抛洒物。 (六)根据清扫保洁责任表安排,养路工上路着装要整齐、规范、统一,杜绝脱岗、串岗等现象,保证上路率,提高工作效率,禁止迟到、早退、坐岗、站岗、脱岗、串岗、闲聊、坚决杜绝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各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护人员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安全、规范,坚决杜绝抽调养路工从事公路保洁以外的其他工作。 (七)各公路站要将每日巡查制度化、规范化,指派专门人员对路容路貌及养路工的上路情况进行督导,填写日常养护巡查工作交流单,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或上报,并于每月1日将交流单汇总上报市处,市处根据交流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同时,各站养护中心要建立相应的巡查制度,做好巡查记录和信息上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八章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一节硫循环及硫排放(自学) 第二节燃烧前燃料脱硫 一、煤炭的固态加工 按国外用于发电、冶金、动力的煤质标准,原煤必须经过分选,以除去煤中的矿物质。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选煤工艺仍然是重力分选法。分选后原煤含硫量降低40~90%。硫的净化效率取决于煤中黄铁矿的硫颗粒大小及无机硫含量。 正在研究的新脱硫方法有浮选法、氧化脱硫法、化学浸出法、化学破碎法、细菌脱硫、微波脱硫、磁力脱硫及溶剂精炼等多种方法,但至今在工业上实际应用的方法为数很少。煤型固硫是另一条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经济有效途径。选用不同煤种,以无粘结剂法或以沥青等为粘结剂,用廉价的钙系固硫剂,经干馏成型或直接压制成型,制得多种煤型。 二、煤炭的转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气化炉内进行煤的气化反应,可以生产出不同组分、不同热值的煤气。煤气化技术总的方向是,气化压力由常压向中高压发展;气化温度向高温发展;气化原料向多样化发展,固态排渣向液态排渣发展。

随着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不同的汽化方法。按煤在气化炉中的流体力学行为,可分为移动床、流化床、气流床三种方法,均已工业化或已建示范装置。 2.煤的液化 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的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为液体产品(液态烃类燃料,如汽油、柴油等产品或化工原料)的技术。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直接液化是对煤进行高温高压加氢直接得到液体产品的技术,间接液化是先把煤气化转化为合成气,然后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液体燃料和其他化工产品的技术。煤炭通过液化将其中的硫等有害元素以及矿物质脱除,产品为洁净燃料。 直接液化比较著名的工艺有:溶剂精炼煤法、供氢溶剂法、氢煤法、德国新工艺、英国的溶剂萃取法和日本的溶剂分解法等。 间接液化的典型工艺是弗—托合成法,又称一氧化碳加氢法。其主要反应是合成烷烃的反应以及少量合成烯烃的反应。 三、重油脱硫 重油脱硫的困难在于要彻底加工燃料,破坏原来的组织,并产生新的产物: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 目前,重油脱硫的常用方法是在钼、钴和镊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总结 XXXX年大气方面的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两控区和机动车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两控区污染防治工作 1、国务院正式批复由我局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上报的《两控区“十五”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计划》,这是XX XX年划定两控区后国务院首次批复的规划,为全面推动两控区工作,实现“十五”两控区污染控制目标提供保障。 2、召开了全国两控区工作会议,总结XXXX年以来两控区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并部署了近期两控区重点工作。会后,向总局领导提交了关于两控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总局两控区工作的建议。 3、组织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天津市、柳州市和华能电力公司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政策实施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制定了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分配至排放源的方法;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固定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办法;排污交易管理办法等

技术指导文件,指导试点地区核定当地重点污染源的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指标,开展交易试点,并进行了培训。 4、严格控制两控区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对监督司会签 的20 余个项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认真审核,提出意见。 5、组织山东、江苏、浙江、山西四省开展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分配绩效方法的试点工作,调查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每度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现状,提出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指标,核定二氧化硫总量指标。 6、积极推动国家有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出台有利于火电厂脱硫的 经济政策。提出了“促进火电厂脱硫有关经济政策的建议”,召集部 分脱硫火电厂和脱硫公司开会进行讨论。目前正在与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进一步协调。 (二)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1、为落实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欧 2 标准)有关要求,发布了对达欧2 标准车型进行型式核准的公告,首次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达到欧2 标准车型的公告,这对促进我国今后的新车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xxxx年已发布 四批3000多个达到欧2 标准车型公告。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公司在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碎纸粉尘、锅炉烟尘、烘干机尾气、食堂油烟、车辆尾气、油漆挥发、空调氟里昂泄漏等。 公司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mg/m3;甲苯最高排放浓度40mg/m3,最高排放速率3.1kg/h,排气筒高度15米;非甲烷总烃最高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排放速率0.5kg/h, 公司食堂油烟排放参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表二小型标准管理。 2、大气污染的控制 碎纸粉尘的控制:纸板厂、纸箱厂负责在生产线启动期间开动粉碎打包机,碎纸粉尘经密封吸纸吸尘装置至车间外自动打包成型;设备动力部负责打包机的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吸尘吸纸效果;物流部负责定期清除机内积尘,并将清除物作固体废弃物处置,作好清理记录。 锅炉烟尘控制:司炉工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允许超负荷运作,确保重油充分完全燃烧;设备动力部负责定期维修保养。 纸浆模塑燃油烘干机尾气控制:操作人员操作按规程作业,不允许超负荷运作,确保柴油充分完全燃烧,设备动力部负责定期维修保养。 食堂加装油烟吸排装置,在食品加工时同时启动,行政人事部(食堂)负责指定专人进行吸排装置的清理和部件更换,确保吸排装置的净化效果,并做好更换记录。 公司行政及运输车辆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安排定期年检。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车辆不得使用。物流部负责对仓库柴油铲车的管理,现场使用要提高利用率,减少空转时间。 印刷现场使用油墨应确保适量适度;墨桶及时封盖,尽量减少余量裸放,减少挥发源。 设备动力科配合物流部落实空调维修保养服务商,作好全公司所有空调维修保养,防止氟利昂泄漏。 3、设备动力科负责按规定做好收集、吸收装置和净化设施的维护保养,更换的各类废弃物执行《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做好各类维护保养记录。 4、检测和记录 行政人事部负责联系地方环境监测站每年检测一次,检测记录由品质管理部保存。 5、异常或超标时的处理: 以上各项控制出现异常超标时,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品质管理部负责对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判断超标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要求责任部门立即按《纠正和预防措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与空气 大气(atmosphere):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The entire mass of air which surrounds the Earth) 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Outdoor air to which people,plants,animals and structures are exposed)。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在环境科学中,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时两个名词分别使用,一般对于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车间,厂区等),供给植物生存的气体,习惯上称为空气,对这类场所的空气污染用空气污染一词,并规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而对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常用大气以词,同时对区域性的空气污染称为大气污染,并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而且更侧重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近地层空气。 据研究,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公斤粮食和2公斤水,而对空气的需求则大的多,每天约13.6公斤(合10m3),不仅如此,如果三者同时断绝供给,则引起死亡的首先是空气。 2.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混合组成、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汽和各种杂质。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6%(体积);氖、氦、氪、甲烷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如表1—1所示(2)。 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以及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和混合。因而大气的组成比例直到90一100km的高度还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人类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任何地方干洁空气的物理性质是基本相同的。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平均不到0.5%,而且随着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范围可达0.01%~4%。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虽然很少.但却导致了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云、雾、雨、雪、霜、露等。这些现象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而且还引起热量的转化。同时,水气又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对地面的保温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气污染 含有上述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的空气,我们认为是洁净的空气,而大气中不定

关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389-49 关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 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督工作计划,3月21-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市人大常委会涂振锟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环保局、经贸委、公安局、住建局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市区的三钢烧结厂和炼钢厂、三化热电厂、时代锦园后山建筑工地,xx县华港电源公司、三林木业公司、广益纺织公司,xx县青山纸业公司、大亚木业公司、建沙水泥厂等企业和项目,并与部分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向有关部门咨询了解具体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严格环保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市政府每年与与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减排企业签定减排目标责任书,组织实施年度污染减排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减排任务,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由XX年的8.23万吨减少到XX年的5.76万吨,削减30%,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削减16%的“xx”减排任务,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市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二)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下降。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落实经济补偿、差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已经在2016年7月11日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德州市具备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政府规章,也是国家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以来,山东省地级市制定的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规章。 《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共分总则、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预警和应急、法律责任、附则六部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其中,大气污染防治遵循生态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为导向,落实绿化责任制,加快城市绿地、农田防护林等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对燃煤、扬尘、工业、机动车、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实施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 监督管理部分,明确建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冬季采暖期错峰生产、约谈地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大气环境质量通报制度等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方面,分为燃煤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农业和其他大气污染防治几个方面。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本市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支持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对企业清洁煤经营加工配送、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燃用清洁煤予以扶持。第四十六条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必须设置油烟、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实现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影响周边环境。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禁止在政府划定的范围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重点: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污染指数。 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教学要求:掌握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发生和发展过程,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空气污染指数;了解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内外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教学内容: 人是完全靠空气生存的,成年人平均每天约需1Kg粮食和2Kg水,但对空气的需求就大得多,每天约13.6Kg(合10m3)。若三者都断绝供应,引起死亡的首先是空气,要是空气中混进有毒害的物质,则毒物随空气不断地被吸入肺部,通过血液遍布全身,对人体健康直接产生危害。大气污染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土壤和水的污染,它不仅时间长且范围广(较多是地域性的,也有全球性的)。地球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其中五起是因大气污染造成的。当然,空气污染的原因不只是人类的活动,还有像森林、火灾和火山爆发一类的天然事件。不过后者通常在空气污染中起次要作用。 §1.1 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1、大气圈 随地球引力而转的大气层叫大气圈。大气圈的最外层的界限是很难确切划分的,但大气也不能认为是无限的。在地球场内受引力而旋转的气层高度可达10?000Km。有的学者就以10?000Km作为大气圈的最外层。一般情况下认为,从地球表面到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超出1?400Km以外气体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气最稠密。在近地层的大气层里,气体的密度随高度的上升而迅速的变稀。但是在400~1?400Km大气层里空气是渐渐变稀薄的。大气圈的总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的构造: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划分大气圈层的结构如下图: 从地球表面向上,大约到90Km高度,大气的主要成分氧和氮的组成比例几乎无什么变化,具有这样特性的大气层叫均质大气层(简称均质层)。在均质层以上和外围空间的大气层,其气体的组成随高度升高有很大变化,这个圈层叫非均质层。 在均质层中,根据气体的温度沿地球表面垂直方向的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

沈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20030820(颁布时间) 20030901(实施时间) 沈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四章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 第五章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6月26日修订,已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8月1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3年8月2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市)公安、交通、城建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要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保证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五条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本市是国家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W-1B地块建设工地大气污染防治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号: 编制人员:龚震 编制日期:2018年6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3.1 工程性质 (1) 3.2 工程简况 (1) 3.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 3.2.2建筑简况 (1) 3.2.3结构简况 (2) 3.2.4周边环境情况 (2) 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 (3) 五、现场污染源及控制要点 (3) 六、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3) 6.1组织保证措施 (4) 6.2现场治理措施 (5) 6.2其他治理措施 (8)

一、编制目的 由于本工程地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地带,按照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的若干要求,进一步有效做好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努力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特制订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文明施工规范》(DGJ08-2102-2012)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徐建安质监[2013]号《徐汇区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若干管理规定》 沪建质安[2018]第151号《2018年建设工地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汇编》2017(A)版。 三、工程概况 3.1 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W-1B地块项目 建设单位:上海龙华航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3.2 工程简况 3.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W-1B地块项目位于徐汇区,场地东侧为云锦路、南侧为龙耀路、西侧为规划丰谷路,北侧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项目地块。场地东侧云锦路下有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区间隧道,最近处距离小于50m。 3.2.2建筑简况 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W-1B地块工程基地面积19790㎡,总建筑面积194485.5㎡。超高层塔楼外形趋近于五边形,塔楼总楼层为52层。塔楼主要用途分为航空服务管理办公楼层与航空维修培训两部分,1~4层为大堂和宴会会议等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消除“心肺之患”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兰州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享有“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美誉。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先天痼疾”影响,过去十多年间兰州一直都在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列。 为消除大气污染“心肺之患”,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打赢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突破性地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一、主要困难和工作进程 (一)“先天”受特殊地理地貌、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地形呈明显的半封闭巨大哑铃型,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市区位于黄河河谷盆地之中,北有白塔山,南面是皋兰山,两山对峙;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2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明显的盆地地形导致污染物不易向外流动。 兰州市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逆温、干燥、无风、光照强。市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但蒸发量却高达1800至2200毫米,超过降水量6倍,干旱威胁严重,加之兰州市及周边生态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形成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兰州市为盆地地形,常年多偏东风但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十章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VOC 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有些VOC S是无害的,有些则是有害的。VOC S部分来源与大型固定源(如化工厂)的排放,大量来自交通工具、电镀、喷漆以及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所排的废气。 第一节蒸气压及蒸发 一、蒸气压 是判断有机物是否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依据。液态或固态物质的蒸气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 例10-1 例10-2 二、挥发与溶解 污染预防 第二节VOC S 一、VOC S替代 涂料施工、喷漆、电缆、印刷、粘接、金属清洗等行业都需要利用有机溶剂作为原材料的稀释剂或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有机溶剂绝大部分经挥发进入到大气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局部污染。因此,采用无毒的或低毒原材料代替部分有机溶剂,做到不排或少排有害的是减少VOC S这类污染物的有效途径。 二、工艺改革 通过工艺改革以减少VOC S的形成比末端治理措施更为经济有效。 三、泄漏损耗及控制 1.充入、呼吸和排空损耗 2.汽油的转移和呼吸损耗 污染 第三节燃烧法控制VOC S 一、燃烧转化机理及燃烧动力学(自学) 二、燃烧工艺 1.直接燃烧 也称为直接火焰燃烧,它是把废气中可燃有害组分当作燃料直接燃烧。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净化含可燃有害组分浓度较高的废气,或者用于净化有害组分燃烧时热值较高的废气。

2.热力燃烧 用于可燃有机物质含量较低的废气净化处理工艺。 3.催化燃烧法 实际上为完全的催化氧化,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使废气中的有害可染组分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法已成为净化含碳氢化合物废气的有效手段之一。 污染 第四节吸收法控制VOC S 一、吸收工艺及吸收剂 1.吸收工艺 吸收工艺如图10-8。 2.吸收剂 吸收剂必须对被去除的VOC S有较大的溶解性。同时,如果需回收有用的VOC S 组分,则回收组分不得和其他组分互溶;吸收剂的蒸气压必须相当低,如果净化过的气体被排到大气中,吸收剂的排放量必须降到最低。 二、吸收设备(自学) 污染 第五节冷凝法控制VOC S 一、冷凝原理 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对应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下的温度,称为该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也就是说,在一定压力下,某气体物质开始冷凝出现的第一个液滴使的温度,即为露点温度。因此,混合气体中有害物质的温度必须低于露点,才能冷凝下来。在衡压下加热液体,液体开始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简称泡点。冷凝温度一般在露点和泡点之间,冷却温度越接近泡点,净化程度越高。 二、气态污染物的冷凝分离 1.相平衡常数 2.露点和泡点温度的计算 三、VOC S的冷凝 四、冷凝类型和设备 1.接触冷凝 2.表面冷凝 3.冷凝系统的设计计算

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年1月22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改善本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大气污染防治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有效、严防严治的原则。 第四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措施。 第五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降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为重点,坚持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操纵污染物排放,严格排放标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操纵,加快削减排放总量。 第二章共同防治 第六条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区域联动、单

位施治、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对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区、县人民政府在各自辖区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立统一有效、分工明确的监管治理体系,并加强整体统筹协调。 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治理,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治理。 第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爱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和落实都市总体规划,操纵人口规模,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产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减少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应当鼓舞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组织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分析,推广应用先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大气环境爱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生态治理,提高绿化覆盖率,扩大水域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方案

********有限公司 環境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之一 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方案 ━━━━━━━━━━━━━━━━━━━━━━━━━━━━━━━━━━━━━━━━環境因素﹕大氣污染物排放 現狀﹕目前主要有下列污染源: 1. 焊錫的使用﹕在半成品浸錫﹑全熱風回流焊中産生鉛蒸汽; 2. 天那水的使用﹕在半成品、成品清洗中使用, 排放二甲苯、苯等物質; 3. 食堂作業產生油煙﹔ 4. 設備中破壞臭氧層物質(ODS)的使用﹕空調器、電冰箱使用CFC-12(氟利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境目標﹕ 1. 鍍錫作業逐步推廣無鉛焊錫; 2. 天那水有機廢氣集中達標排放且逐步實現不用天那水的清洗工藝; 3. 食堂油煙達標排放﹔ 4. 設備中不使用破壞臭氧層物質(O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境指標﹕ 1.對客戶有要求之產品﹐2019年底高溫焊錫改用無鉛産品; (依客戶需求和市場替 代材料之發展)。 2.2019年底維持清洗房有機氣體達標排放﹐每年定期一次向有資格的監測單位申 請進行環境監測﹐確保排放符合標准。 3. 2018年天那水用量比17年減96%﹐2019年天那水用量維持18年天那水用量。 4.2019繼續保証食堂油煙排放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GB18483-2001要求﹐ 最高允許排放濃度﹕2mg/m3﹔每年定期一次向有資格的監測單位申請進行 環境監測﹐確保排放符合標准。 5.2019年維持公司所用制冷設備不使用含CFC-12物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措施﹕ P1 由工程部尋找合適的無鉛錫材﹐進行試作承認﹔ P2 定期對現有生產車間抽風設備進行維護﹔ P3 廢天那水循環回收使用﹐具體計划見《限制物質替代或消減計划》﹔ P4a 針對油煙淨化系統定期保養﹑維護﹔ P4b油煙排放氣體每年定期一次向有資格的監測單位申請進行環境監測﹐確保排 放符合標准﹔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最新)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环保行动计划的通知》、《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x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防治和细颗粒物(PM2.5)防治为重点,以控制和减少电力、水泥、焦化、电石、铁合金、炭素等行业烟气、粉尘排放为难点,全面推进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推动产业转型、生态转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进一步改善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x步伐。 二、主要目标 经过努力,到x年,全区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减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按照《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发〔x〕135

号)要求,全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分别比x年下降10%,年平均浓度控制在63微克/立方米和47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 (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1、加快实施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国电x第一发电有限公司1#机组新建脱硝设施,2#机组新建脱硝设施,2#机组脱硫设施改造。国电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机组完成脱硫设施改造,4#机组完成脱硫设施改造。x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分公司(原西部热电)1#机组新建脱硝设施,2#机组新建脱硝设施。3家电厂进行低氮燃烧及除尘改造,并增上脱硫、脱硝设施,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x)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不超过30mg/m3,SO2排放浓度不超过 20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超过100mg/m3。加强大中型燃煤锅炉烟气治理,规模在20蒸吨/小时及以上的全部实施脱硫。 强化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和粉尘治理,x市惠磊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熟料分公司、xx金力实业有限公司、x博宇水泥有限公司、x市腾升工贸有限公司等5家水泥企业熟料生产线全部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工程,现有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除尘设施全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破碎机、磨机、包装机、烘干机、烘干磨、煤磨机、冷却机、水泥仓及其它通风设备需采用高效除尘器,原材料、产品必须密闭贮存、输送,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2013——2017年度)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 (2013——2017年度) (征求意见稿) 为持续改善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开发开放、转型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13—2017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总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指针,全面落实省委王三运书记关于“以更大的气魄和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打好兰州大气污染整治的整体战攻坚战,让人民满意”的指示精神,以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巩固和提升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为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以及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要求,在消化新增量的基础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控制污染物和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通过多污染物协同均衡减排,点线面源综合控制,市县区和部门联动治污,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集中力量解决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二、总体目标 到2017年,兰州市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控制目标,确保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并力争退出全国后二十位重污染城市行列。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15%、14%、8%、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按“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削减,城市降尘强度以及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排污强度在2012年基础上分别下降3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力争再用五年或更短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三、近期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