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城市古称河东

运城市古称河东

运城市古称河东
运城市古称河东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133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504.6万,其中城镇人口171.0万人,乡村人口333.6万。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市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武将廉颇,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都是这里人。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历史上“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优美传说均发生在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春秋末期,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农业发达、人口聚集而兴起了著名的城市绛州(今新绛)。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麦棉基地。13个县(市、区)中有11个曾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一度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近年来,坚持科技调产,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由过去的8:2调整为5:5。仅苹果一项就达300多万亩,成为全国优质果品基地之一。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32家初具规模,带动全市22万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全市负有盛名的十大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

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

浅谈河东文化

浅谈河东文化 时间:2016-07-16 09:36:50 | 作者:樊颖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充盈整个河东大地! 运城,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直根系。在这方水土上,无数先贤以其崇高道德和隽永思想,为后人提供镜鉴,让后人从中汲取无穷智慧。诚信,理所当然成为运城文明的首要之义。以忠义仁勇誉满华夏的关公是运城文化的第一名片。由新绛人撰写的《弟子规》在相当程度上支撑起国人的精神世界。“修德为善”、“博施济众”,是运城晋商代表——万荣李家经商兴盛最原始的动力。“还债局长”胡丙申的十年艰辛还债路,是当代运城人对先人诚信精魂新的诠释。“党员妈妈”陈玉芳对孤残儿童数十年如一日的母爱,是大爱之花在运城这片沃土上的绚烂绽放……文明诚信大爱之美,是当代河东儿女最珍惜的精神“花圃”! 河东之美,美在锦绣河山,更美在文韵荟萃。崇文尚教,既是以文化国民之魂,又是以文铸国家之神。崇文尚教,既关乎凝才聚智,又关乎民生福祉。回顾过往,崇文尚教让华夏文明在此生生不息、瓜瓞绵绵:飞云楼、永乐宫、解州关帝庙、鹳雀楼、黄河大铁牛等“国宝”辉映历史,傅说、荀况、“三王”、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大家文采彰显。审视今天,崇文尚教,让古色古韵成为运城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让运城的教育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崇文尚教大智之美,不惧山高路远,一路向前,我们终会用双手捧出! 黄河汤汤,条山巍巍,盐湖淼淼……山长水阔,胜景无边。这大美河山注定见证河东儿女实现凤凰涅??的“运城梦”!立说立行,狠抓项目建设,造就经济繁荣之美;惟志惟勤,坚持“三个强化”,铸就政治安定之美;自信自为,发展文化旅游,练就文化自强之美;亲民安民,强化社会管理,成就社会和谐之美;丽山丽水,推进“四城联创”,绘就生态文明之美;兼容并包。强化改革开放,涵育包容大气之美;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弘扬敢为人先大勇之美……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开启了书写多姿多彩“运城梦”的新纪元!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正如数千年前舜帝在盐湖边“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一样,河东大地已经过五千年的文明沉淀,运城这块深沉的黄土地,文化厚重的无以复加。历史,将在盐湖岸边重写,1。4万平方公里的运城版图,将拉开浓墨重彩新的一幕! 尧天舜日,花香音啭,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河东,这颗光彩夺目的文化明珠正熠熠生辉!

运城河东历史名人集

河东历史名人集 知我河东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文字:吴民方 序 运城市旅游局局长安三法 巍巍河东,雄踞晋陕豫金三角。孕中条之秀气,毓大河之神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数千年来,名流辈涌,灿若星河。或建都兴邦,或文治武功;或著书立说,或驰战疆场;或泽被苍生,或流芳千古……,揽时代风云者,不可胜数。后人择其杰出者,共得44位,于南风广场之北,历史长廊之上,镂诸金石,雕其塑像,以扬其美名,人所共抑。 今日运城,生机勃勃,日新月异。旅游业适逢盛世,得以快速发展,规模壮大、市场拓宽、景点层出、客源攀升,位居全省前茅,为人所瞩目。挖掘深刻内涵,展示河东文化,扬先贤美名,引四海客商,实为发展旅游之大事。 吴民方先生,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后笔耕下辍,悉心整理44位先贤功绩成册。市旅游局将其付梓,于海内外广泛传颂,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发展旅游,振兴经济。 知我河东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南风广场的北端,建有“河东历史文化长廊”。长廊壁上,尽布浮雕。漫步长廊,放眼浮雕。文人学士、帝王将相,栩栩如生,跃然身前;农贾精英、书画名家,熠熠生辉,尽收眼底。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河东古代名人风采与运城灿烂文化。给运城增添了魅力。让世界了解运城,让运城走向世界。 为了协助市民群众和青少年朋友,进一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现将浮雕上的四十四位河东古代历 史名人,逐一附图注解中下,以飨游人观注。 【中华曙猿】 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在垣曲县发拙出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美两国科学家验证而命名为 “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生成于四千万年前,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人类

旧城寻古

旧城寻古 旧城 自南唐(937---958)怀仁县移治大金山下(今赣马镇城里村),宋、金、元、明、清、民国均为赣榆(怀仁)县城。北宋元祜五年(1099),城内建重光寺,占地面积十余亩。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章王信始筑土城墙,县衙在城中正北面。元末,县衙毁于战乱,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郎廷珪在旧址重建。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樊兆程将县城土墙成改成砖墙。城成随圆形,周长671丈,池宽两丈;东建“海晏楼”,南有巡薰门,西有瞻圣门,北有拱辰门,门上都建有谯楼。清顺治二年(1645)整修县衙。康熙七年(1668)地震时,城墙、县衙被震倒。康熙九年,知县俞廷瑞重建城墙、县衙;康熙十一年,增建县衙大堂五间。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县王城建二堂5间。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县徐树锷在县城东北角建文峰塔。塔为砖结构,八角四层、高14.2米,底边各长2.1米,民国元年(1912)再一次整修县衙。民国32年,八路军滨海军区六团、二十三团攻克县城,将城墙拆除。抗日战争期间,县衙、孔庙、重光寺、观音庵、文昌阁等23座建筑被日伪军毁坏,唯文峰塔尚存。

古迹 一、新石器时代遗址 1.后大堂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赣马镇城里村北,遗址上曾有古城墙压过,现为一高出地面约4米,面积约600万平方米的大土堆。遗物上层有汉代绳纹板瓦、简瓦、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中层有西周时期夹砂绳纹陶片、鬲足等;底层有夹砂陶鬼脸式鼎足、扁鼎足、盆式鼎足、鬶片、泥质黑陶竹节形豆柄、平底杯、罐把手、红陶片等。1987年12月,赣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赣马刘庄周代文化遗址 位于赣马镇刘庄村西,现为一突出地表约30厘米的耕地,曾出土周代绳纹鬲足、罐片等。 二、古建筑古井古树 1.文峰塔 位于赣马镇城里村东北角,系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县徐树锷建。砖木结构,八角四层、阁楼式,高14.2米,各层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门窗为砖发券成洞,无棂。底层塔门上方镶一块长2市尺,宽1市尺的塔铭:“光绪辛丑年冬。东方青龙,卓此文峰。镇海龙耸,白虎降伏。人民和服,奕世赖福。宦赐显爵,利名高擢,年盛大乐。据城临渊,亘古魏然,我铭永传。长沙徐树锷撰。”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保护性维修。在塔基周围石彻三层八角阶梯式护座,最下层护座每边长9米,占地面积为413平方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美运城

大美运城 第一节 男1:你从远古走来 你用180万年前的那粒火种 结束了一个茹毛饮血的时代 男2:你从远古走来 你把大禹治水的足迹,铸进历史的丰碑 你把舜帝的德孝仁爱,注入华夏儿女的血脉 女1:你从九天而降 你是蟠桃园里那枚最美的花瓣 爱慕人世间绚烂缤纷的色彩 女2:你从九天而降 黄河母亲伸出慈爱的手臂 柔柔地一揽,揽入她温暖宽厚的胸怀 女合: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韶》乐袅袅,百鸟齐贺 凤凰起舞,羞云闭月 男合:你有无数瑰丽的珍宝 金银如山,池盐如雪 千古风流人物绵延成浩瀚的星河 合:你有许多美丽的故事 镌刻在华夏民族辉煌的扉页 你有许多古老的传说 滋养着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脉博 男合:黄帝战蚩尤,卷起蔽日的尘埃 女合:嫘祖育桑蚕,织就漫天的云彩 合:多少热血男儿血溅清史,箭定天山 多少勤劳女子巧手描绘这五千年锦绣山河 第二节 女1:我们站在鹳雀楼上 看唐风宋韵吹开层层麦浪 依山白日托起棉海素裹红装 油菜花香惹动蜜蜂的歌喉蝴蝶的翅膀 娥媚逶迤舒展万里果园梨白桃红 男1:我们伫立关帝庙前 听秦槐汉柏评说千载兴亡 忠义仁勇树起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 颂关公精神,震河东雄风

和谐盛世敞开襟怀喜迎四海宾朋 女2:我们登临巍巍中条 望“大运”雄姿,赞“大唐”气象 “南风”薰薰荡拂着黄色的面庞 铝锭的山峰,煤焦的海洋 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又一个漂亮的转型 男2:我们走进温馨的校园 河东学子正跃跃欲试文采激扬 我们漫步公园、超市、街道、广场 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张男女老少的脸上 合:我们翱翔在万里蓝天 俯瞰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秀丽河山 女合:浩浩盐湖如一轮皎洁的明月 掩不住八月桂花美酒的阵阵香甜 男合:绵绵中条是一弯碧翠的玉簪 斜插在娥皇女英青葱的发间 合:黄河、汾河、涑水、姚暹如条条飘曳的玉带大运、运风、运三高速恰似那串串流光的银链 飞驰的高铁、矫健的银雁是节日里凌空而至的焰火 朵朵绽放在河东大地,划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弧线 第三节 女1:我问吹拂千年的薰薰南风 男1:我问巍巍中条的棵棵苍松 男女1合:是喜欢天宫里繁星点点的街市 还是更爱盐湖新城的串串霓虹 男2:我问万古奔流的滔滔黄河 女2:我问河上浪涛滚滚的黄波 男女2合:是愿不舍昼夜地奔向大海 还是留恋金三角里亘古回荡的《韶》乐 女1:我问不胜高处寒的明月 女2:我问夜夜依栏的嫦娥 女合:慕不慕我河东人家的凉粉饸饹锅盔羊肉泡馍妒不妒我圣天湖上“白毛浮绿水”的天鹅仙鹤 男1:我邀航天英雄景海鹏 再谱“敢上九天揽月”的壮丽华章 男2:我邀王维王勃王之焕 再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优美诗篇

我的教案 《寻古探幽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欣赏》

课题:苏少版15册 寻古探幽——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欣赏 赣榆县初级中学孟凡香 一、教案背景及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苏教版中学美术15册“综合、探索”单元,第五课《寻古探幽》。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寻古探幽》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学习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手段去整体地了解画像石画像砖概况,艺术特点,制作方法,从而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热爱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高尚情感,并以制作画像石(砖)为小练习.题,运用阴刻线、凸线浮雕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创造能力。本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互联网应用不多,教师在作业设置上提供陶泥制作和泡沫铅笔雕刻两个项目供选择。本课以欣赏为主,制作为辅. 三、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认识画像石画像砖的历史意义,感受其艺术美,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2、动手仿制一块画像砖,在制作过程中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动手造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时代特点。 2、画像砖画像石的制作方法,过程。 教学难点: 1、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历史价值及艺术特点. 2、画像砖,画像石制作过程所体现的构图,空间,线条等造型元素理解和运用。 四、教法

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演示、情境教学等进行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加深感受和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进而自觉地产生保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寻古探幽》、仿制的画像砖范例 学生——塑料泡沫板\陶泥、铅笔、颜料、刻刀/小竹片 五、【教学过程】 1、视频激趣,导入探究(初步印象) (1)教师播放百度视频搜索《南阳画像石》,片段。让学生们看到画像石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 (2)把学生分成6组,各组利用互联网进行百度图片搜索《画像石画像砖》,把收集到的图片有选择地存到桌面上。通过展示平台向全班展示,交流作品故事,背景简介。通过欣赏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画像石、画像砖、为后面的深入鉴赏、创作做好铺垫。,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法:(1).设计视频情景导入,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2).自主学习,作品故事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立体的理解画像石的历史文化价值。 2、鉴赏分析,深入探究(形成概念) (1).画像石与绘画雕塑的关系 教师出示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让学生比较二者与画像石作品的关系,师:同学们能够发现画像石、画像砖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有什么不同吗?教师提示:从所用材料,表现手法、形式方面思考讨论。并作简单的归纳。(设计意图:理解画像石在构图形式表现语言上与绘画关系较近,在制作材料与手法上同雕刻相近。为制作画像石小练习作铺垫。) (2).总结画像石定义 请学生利用百度文库查阅画像石的定义, 及用途。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 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

河东文化浅谈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这样的,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人如果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在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以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正是基于这个逻辑起点,自己对河东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研究冲动。下面谈谈自己对河东文化的两点认识。一是河东文化的品格,一是河东文化的面貌。 ○河东文化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品格? 河东文化是一个“三教融合”的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说儒,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最推崇的人物是谁呢?是诞生在河东大地的尧、舜、禹三位圣人。“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还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这其中的“三代”就包括大禹。 孔子还有一个学生,深得孔子的真传,他叫子夏。孔子曾经对他说过一句名言,“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儒,就是古代的读书人。孔子告诉子夏做一个什么样的读书人呢?不要只为了个人利益去投机取巧,而是要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人民利益。子夏记住了老师的话,用从孔子那里学来的知识和道理教书育人,他在哪里教书呢?在今天的河津。今天的河津还有卜子夏西河书馆。子夏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因为据历史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儒分为八”,而子夏就是这八派里面的一个。子夏为中国历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比如魏文侯、段干木都是子夏的学生。 在今天新绛县有个文庙,其历史和规模位在三晋之首。里面供奉着孔子和子夏等圣贤人物。文庙是弘扬儒家文化的基地。所以,我们说,河东大地儒家文化繁盛。在河东还有许许多多的名门望族,比如薛氏、柳氏、王氏、裴氏、吕氏等等,这些家族为什么能够绵延上千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秉承儒学,诗书继世。到了元明清时代,在河东大地上还出现了很多书院,比如今天的运城中学就有700年的历史,她的前身就是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书院。 根据以上这些,我们说河东文化里面儒家文化很重。 河东文化里面有佛家文化。比如芮城的寿圣寺。现在寿圣寺的方丈据说是从法门寺过来的。据佛典的记载,寿圣寺的下面也珍藏着佛舍利子。又根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今天新绛龙兴寺的附近也藏有舍利子。这些足可证明河东大地在历史上佛教文化有多么繁盛。关于舍利子,近几年有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研究,说和尚们一生吃素,而吃素就容易得结石。因此得出结论,舍利子就是结石。关于这一点我同一些佛教人士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非常生气,说这是胡说八道。只有高僧大德才能在圆寂之后炼出真身舍利。舍利是高僧崇高的道德在物质层面的呈现。原来英国人在占领香港之后,他们也不相信舍利子,他们用油锤去砸舍利子,而舍利子丝毫无损。要是结石早就碎了。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舍利子。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据佛典的记载,在山西境内很多的寺庙下面有舍利子。在山西这个佛教繁盛的省份,河东也能占得一席之地。另外,比较有名的寺庙还有普救寺,万固寺等等。其中普救寺又同著名的《西厢记》的故事有关系。最近在芮城大禹渡

生命溯源探幽

生命是从哪儿来的?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对这样的问题产生了疑问,也不知道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了多少个世纪。然而,人们一直都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知识的丰富,大千世界变得日新月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由最初的保守、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地探索研究,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眼界越来越宽阔了,但是未知的世界也愈来愈多,对于生命,人们更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地球上独特的存在,也是人类着重研究的神秘现象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对生命进行探索,想解开关于生命现象的各种谜团,生命的溯源是人类最渴望得知的。从最初的生物进化,到第一批生物懂得追杀别的生物,再到从第一批生物从水中踏上陆地……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进化过程呢?生命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这些问题,我们试图在《生命溯源探幽》一书中尽量给你解惑,并极大地激发你的想象力。本书文风谨严、文字流畅,既无八股式的陈旧呆板,也无学究式的晦涩艰深,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同时,还增添了精美的插图,版式精致。既能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有助于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青少年朋友应读的最佳课外读物之一。 希望本书能满足读者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开拓其视野,丰富其知识,顽强其精神,让读者们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去追寻,去发现,去探索这个世界更多的未知领域。 第一章地球生命溯源探幽 我们从何处而来 从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菌,到体形庞大的鲸;从极其原始的某些单细胞病毒,到进化程度最高的人类,都有着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生物”,都是由氨基酸、核酸、多肽、生物碱等一些微小的有机分子构成的。这有点像儿童玩“搭积木”一样,一块块看似简简单单的积木,却能组合成千姿百态的形状。但是,这些有机分子———生命的“积木”,究竟又来自何方? 早在19世纪70年代,维克拉玛辛、霍*尔等一些科学家,在遥远的恒星周围的尘粒中发现了据他们认为是生命痕迹的东西。由此,他们做出以下推断: 在一颗与太阳相仿的不知名的恒星的轨道中,运行着一颗微不足道的彗星。在它的体内,一个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外星生命的“种子”———孢子,正静静地躺着,安稳地休眠。不知过了多少年,恒星的引力突然发生了变化,导致这颗彗星从原来的轨道中越了出来。在后来长达一亿多年的时间中,它一直在广漠、寂静而冰冷的宇宙空间里独自遨游。直到有一天,这颗彗星闯进了太阳系。先是几颗巨大的气体状行星从它身边呼啸而过,然后,在它面前出现了一颗庞大的、夹杂着片片褐色的蓝色星球———地球。彗星与无数宇宙尘埃和陨星碎片一起,撞击在地球上,碎裂开来。在它体内休眠了几亿年的孢子,被抛进了地球表面温暖的海洋中。这颗珍贵的生命种子,在某些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形成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这大约是在33亿年前,从此,地球的历史完全改写了,一个全新的、孕育着生命的世界就这样开始了。 然而从一开始,很多人就对这犹如天方夜谭般的假设提出了怀疑。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一定是茫茫宇宙中一个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带来的?彗星体内的孢子生命力有那么强吗?难道地球本身不可能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而孕育生命吗?尤其是在1953年以后,由于一个美国化学家的实验,维克拉玛辛和霍*尔等人的假设,更被大多数科学家冷落在了一边。 那一年,美国圣迭戈大学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斯担利·米勒,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先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气体,按照“地球原始状态”时的组成比例,混合在一个

山西运城宣传语

xx运城xx 广告语,xx运城xx 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运城市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xx运城xx: 1、xx能容天,墙摧不碍山。 2、xx故土,关帝家乡。 3、湖上xxxx烟,城外金浪屏展韵。 4、xx运,心想事成。 5、运城你我他,发展靠大家。 6、巍巍xx之祖,堂堂中华xx。 7、长沐华夏族气运,近临黄帝陵古城——运城,中华民族的老家!8、常平村里关帝庙,蒲津浮桥有铁牛。 9、运城运城,恒运xx。 10、关帝之乡,宏运之城。 11、xx之行哪里去?xxxx有运城。 12、掌握运城历史,抓紧发展机遇。 13、运势xx,城势之深。 14、河东,河东,人杰地灵;河东,河东,马到成功。 15、历史悠久凝结华夏气运,改革开放显示众志成城。

16、“耘”在山西,好“运”来;“诚”在运城,好“成”功。 17、遥远三国的忠义,中国死海的浩瀚,想感受吗,来运城吧,好客的运城人民会给您带来家的感觉。 18、运城运城,好运之城。 19、放眼天下,胸怀宇宙;黄土精神,河东气度。 20、解州关帝,河东名家,西厢名媛,夏县文豪;古也蒲州,今亦河东,却话运城,论坛分晓。 21、运城运城,幸运之城;运城运城,运动之城。 22、爱我xxxx,爱我名城运城。 23、运势xx,城府之深。 24、爱我运城,共筑明天。 25、61个阶级弟兄的故土——运城。 26、运城运城,精益求精;运城运城,美好前程。 27、xx我民族文化,展我运城风采。 28、文有王维,武有关帝;文成武就,唯我运城。 29、地理之封闭完美特色,亦是运城幸运;境界之开放张显活力,关乎河东飞跃。 30、更上一层看日出,湖悬万丈与xx。 31、赞历史悠久凝结华夏气运,扬改革风帆显示众志成城。

寻古探幽

寻古探幽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苏教版中学美术15册“综合、探索”单元,《寻古探幽》。根据《美术 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寻古探幽》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学习内容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阴刻线、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学生自己动手,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时候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也许想象力已经开始遭遇瓶颈,但动手创造能力却是非常活跃的时期,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 从以下3方面设计本节课总教学目标: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欣赏与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关 于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在评论中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名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2、实践与创造:通过阴刻线、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在制作过程中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的能力。 3、拓展与体验: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梅兰芳史料纪念馆、泰州古旧民居,与古老文 明对话,对历史大胆猜测,增强他们对家乡古老文明的研究兴趣,以及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时代特点。 2、紫砂泥画像砖的制作方法,过程。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正确认识其艺术及考古价值 2、对浮雕中的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范例演示等教学法进行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对画像石、画像砖的欣赏,引起情感共鸣,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尊崇,并能自觉地投入到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继承优良民族精神的行动中去。 在学法上,主要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相结合,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本节课知识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突破教学难点,在体会创作的快乐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课业类别:欣赏、手工制作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凸显浮雕等艺术手法,

河东文化

美丽的河东文化 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之声,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关公的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诚信之邦———运城!” 运城地区位于晋南盆地,地处秦、晋、豫三省交汇处的黄河金三角流域,因位于黄河以东,故史称“河东”。运城古名潞村,位于山西南部,濒临河东盐池,是一个古老的天然结盐之地.元初,潞村尚是“弹丸一乡镇,延佑年间被兴建,成为圣惠镇,至正年间,再次兴建,成为凤凰城.后因是盐运司所在地,而名运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哺育过使秦过强大的商映,三国时期智勇双全,德才兼备,被人们说成忠义的化身的关羽;从小就超凡脱俗的司马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列为初唐四杰的王勃;被称为文中子的王通,还有元朝时期在曲艺节影响很大的关汉卿等不胜枚举的历代豪杰名流和骚人墨客;曾经培育了姬鹏飞、程子华、傅作义、董其武、李雪峰、裴丽生、柴泽民等数以千计的革命先辈与仁人志士。 运城地区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光名胜遍布各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历山、孤峰山、

吕梁山、五老山、王官峪瀑布、闫家池峪谷瀑布和温泉等自然景观;有著名渡口大禹渡、津渡和风陵渡;有闻名华夏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岩洞遗址、西候渡遗址、禹王城遗址、司马光祖墓、晋文墓、晋南云墓、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飞云楼等。这些自然景观和古文化具有极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运城是中国古文化的摇篮,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有多次出访国外引起轰动的绛州鼓乐:有上下飞舞,左旋右转的民间花鼓;有参加亚运会开幕式名扬海外的绛县飞龙;有爬高滚球的文武狮子舞;有奇罕惊险的高跷;有造型优美、巧夺天工的抬阁、背阁;有飞光流莹、壮观迷人的河津转灯;有多次赴京演出的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蒲州梆子和深受观众喜爱的眉户;有做工精巧、食色鲜艳的面塑“河东花馍”;有独具魅力、生动逼真的民间剪纸、刺绣;有在天寒地冻之时赤脚露背的永济长旺“背冰”等. 大家都知道今年我们运城被评为中国十佳城市之一.称运城是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华夏之根是说我们运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在垣曲县发现的中华世纪曙猿化石和在西侯度出土的烧骨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起源和用火的证实.史学家早已认定,蚕桑、农耕、盐业以及琴诗书画、衣食住行也大都起源于运城。尧、舜、禹等先祖们活动的核心区域也在运城。这些足以证明我运城地区是

山西省运城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2020.1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1分) 说荷 赵文英 ①数次邂逅,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年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着,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的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荷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勇敢而执著的荷。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2021年八年级美术 寻古探幽教案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寻古探幽教案 教材分析 《寻古探幽》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21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本课学习内容紧贴这时代的脉搏,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综合.探索”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融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一课时)。 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查阅、记录资料、短剧表演和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养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欣赏评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仿制一块画像转。在画、刻、雕、拓的过程中感知泥材特有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进一步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

先把学生分成6-4人一组,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或参观博物馆,或采访民间的收藏家,或考察探寻当地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并采用拍照、设像、手绘线条、文字记录等不同的手段记录好探寻的来龙去脉。返校后每个小组创编一份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通过考察当地文化古迹,探访民间收藏家或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寻古探幽,与古老文明对话,鼓励学生对未解之迷大胆设想和推测,用汇编考古手抄报的方式传承家乡的文明,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2.实践与创造: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能力。 3.欣赏与评述:学生通过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与画像石、画像砖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 画像石、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每一幅画里都浓缩着一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可以说涉及古代人们生活劳动、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科学技

运城文化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提出要挖掘好、整理好运城的“人类远古文化、农耕源头文化、黄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东民俗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为便于群众接受,笔者觉得可以用“一猿一火冠华夏、一湖一祠一裴家、一河一庙两司马、一山十寺一宫堂、一楼一院一圣人、一洞一城扬天下”来概括。 人类远古文化。用“一猿一火冠华夏”来概括,以运城为代表的晋南地区承担了人类文明进化许多关键环节的重要任务,参与了人类早期社会形态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 “一猿”是指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揭开了人类发源的神秘面纱,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一火”指的是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用火的痕迹,距今至少在183万年以上,开创了人类的用火先河,把人类用火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距西侯度不远的匼河遗址群,属于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此处出土的大量石制工具,证明当时的人类过着采集和狩猎并重的生活。同时,匼河文化呈现为群组,表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原始人群落。 为什么说“冠华夏”,运城国保单位90处,在全国所有地级市里排名第一。近年来,著名考古学家苏秉奇先生和刘起釪先生提出:“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的一块地方,最后得出结论:在古代夏是中国之人,而中国就是冀州,冀州就是中国。这些丰富翔实的文化遗存、考古成果、专家论断,不仅证明了运城就是以尧舜禹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发祥地,就是“古中国”文明发源地,更为弘扬尧舜禹文化、打造人类远古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农耕源头文化。用“一湖一祠一裴家”概括。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运城作为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 “一湖”指的是运城盐湖。古河东盐池形成于7000万年前。运城,因盐池而兴,因盐运而名,是一座盐务专城,全国仅此一家。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河东池盐成为人们的日常食用品、祭祀贡品、货币代用品、军需用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唐代

襄阳,起伏平仄间的歌吟

襄阳,起伏平仄间的歌吟 作者:暂无 来源:《丝绸之路》 2016年第11期 文/祝宝玉 当我听到“铁打的襄阳”这句话时,仿佛听到了刀剑碰撞的声响。在急促躁动的历史更迭中,有多少故事被兵火所焚,有多少民众惨遭涂炭。溯及6000年前,在荒芜的大地面前,这种沧桑感更为强烈,如同赤足行于铁蒺藜之上,疼痛来自深厚的土地,不敢前行,只能跪拜、聆听。 在襄阳,行走在古老的街衢,你必须步步小心,或许你的脚下就是发生过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宋元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以及解放战争中襄樊战役的战场。也许曾有一场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你的周遭,只是隔绝着时空的维度,你能感受到、触摸到、辨听到,但不能亲眼目睹。这是庆幸的,也是不幸的。 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史学家们如此评价襄阳。但我总感觉这样的定位太过片面,充斥着太多的戾气,人类生命的主题应是平和,而不是血腥与暴力。行走在襄阳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不停地寻找一方安宁的乐土。毕竟,襄阳的深厚不单单在于漫长的战争史,兵火之外的襄阳,山水依然是美的、静的、可爱的。而这种美,因为有了一种雄浑的气场,显得更加绝决。 落日欲没岘山西, 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 拦街争唱《白铜鞮》。 …… 李太白的足迹似一根温雅的毫笔,在荆楚文化的腹地襄阳书写着别致诗章。这首失传又复现的《襄阳歌》寄托着伟大诗者对襄阳的深爱。作为一个来自皖北的异乡人,初睹襄阳,就一头扎进它的“三国”里,感慨它的深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襄阳注定不会一直安宁。 巍峨高大的城墙,凝重深沉的鼓楼,宽阔平静的天下第一护城河,似乎在向我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王朝兴衰和历史沧桑。一部《三国》,一腔热血,多少人被震撼,多少人因而结下了“襄阳情怀”。当我登上襄阳城巍然的城头,远眺鼓楼,在猎猎大旗下,一轮落日西斜,我似乎看到了一匹骏马正朝我奔来。 血管里的血喷张了,满怀激动。透过历史的烟尘,我好似看到了岳武穆壮志未酬的憾恨。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运城河东历史名集

运城河东历史名集

————————————————————————————————作者:————————————————————————————————日期:

河东历史名人集 知我河东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文字:吴民方 序 运城市旅游局局长安三法 巍巍河东,雄踞晋陕豫金三角。孕中条之秀气,毓大河之神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数千年来,名流辈涌,灿若星河。或建都兴邦,或文治武功;或著书立说,或驰战疆场;或泽被苍生,或流芳千古……,揽时代风云者,不可胜数。后人择其杰出者,共得44位,于南风广场之北,历史长廊之上,镂诸金石,雕其塑像,以扬其美名,人所共抑。 今日运城,生机勃勃,日新月异。旅游业适逢盛世,得以快速发展,规模壮大、市场拓宽、景点层出、客源攀升,位居全省前茅,为人所瞩目。挖掘深刻内涵,展示河东文化,扬先贤美名,引四海客商,实为发展旅游之大事。 吴民方先生,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后笔耕下辍,悉心整理44位先贤功绩成册。市旅游局将其付梓,于海内外广泛传颂,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发展旅游,振兴经济。 知我河东爱我运城 ——南风广场“河东历史文化长廊浮雕”图解 南风广场的北端,建有“河东历史文化长廊”。长廊壁上,尽布浮雕。漫步长廊,放眼浮雕。文人学士、帝王将相,栩栩如生,跃然身前;农贾精英、书画名家,熠熠生辉,尽收眼底。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河东古代名人风采与运城灿烂文化。给运城增添了魅力。让世界了解运城,让运城走向世界。 为了协助市民群众和青少年朋友,进一步“知我河东,爱我运城”,现将浮雕上的四十四位河东古代历 史名人,逐一附图注解中下,以飨游人观注。 【中华曙猿】 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在垣 曲县发拙出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美两国科学家验证而命名 为“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生成于四千万年前,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人类

寻古探幽别开洞天(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

寻古探幽别开洞天(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 寻“古”探幽别开“洞天”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一部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虽是一首文人诗,但我知道“古诗”同学们不是很感兴趣,认为能背就行;也许对唐诗还有点崇敬之情。于是我就想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同学们步入一种诗歌的境界,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首先就要选准了一个兴奋点,我找到一个突破口就是“采之欲遗为谁”中的“谁”。 我先不急不慢地给学生讲着诗歌的背景知识:“《古诗十九首》写于东汉后期,桓、灵帝时,那时宦官专权,上层士流结党标榜,‘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中下层士人为谋求仕途,奔走交游,离乡背井,‘亲戚隔绝,闺门分离,亡命是效’,但终究一事无成,满腹牢骚,士人们总是借诗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怨愤,同时在那个时代里一批一批的文人都是这样‘并驱而追之’,(沈德潜说‘大率是逐臣’)就给我们留下很多的诗篇,后有人把他们收集、选用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古诗十九首》,因此《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之作,

也非一人之作,我们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学生有点漫不经心。 “今天我们来学这首诗,目的是围绕一个‘谁’字,看 ‘谁’能走到这首诗的最高境界去。”此言一出,学生都有点跃跃欲试。 我说:“那好,同学们读诗,首先第一个‘谁’,看 ‘谁’能讲出这首诗的内容。”教室一下子静了,都端起课本认真地看了起来。 一会儿,一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来。” 他说:“这首诗内容写的是,一个女主人公涉江去采芙蓉,在长满兰草的沼泽地采撷兰草,芙蓉清香高洁,兰草芳香扑鼻。主人公采毕,芳香盈袖,突然想到,手捧清香不知送给谁,原来所思之人在远方,回望归乡之路,漫漫长途无边无际;想到自己与所思之人情感深厚,却只能天各一方,终无相见之时,天涯何处寻踪,不由得心生悲伤之意,此种心意何时能解?也许是终老难遂。”真是很简洁很有感染力。 我说:“看来你这个‘谁’完成得很好,那么我们不妨走进去看看你认为的这首诗‘谁’的内容。” 他说:“就是家人。”

九年级下册美术《寻古探幽》 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美术《寻古探幽》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美术《寻古探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寻古探幽》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21世纪亟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这一时代的脉搏,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综合?探索”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寻古探幽的学习过程可设计为三课时进行,它融以下个学习领域为一体:融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 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查阅、记录资料、短剧表演和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养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欣赏评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仿制一块画像转。在画、刻、雕、拓的过程中感知泥材特有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进一步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

融人文地理、摄影、文字撰写、手抄报编辑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多学科间的融合。 先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或参观博物馆,或采访民间的收藏家,或考察探寻当地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并采用拍照、设像、手绘线条、文字记录等不同的手段记录好探寻的来龙去脉。返校后每个小组创编一份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1.教学目标 a.体验与发现:通过考察当地文化古迹,探访民间收藏家或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寻古探幽,与古老文明对话,鼓励学生对未解之迷大胆设想和推测,用汇编考古手抄报的方式传承家乡的文明,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b.实践与创造: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能力。 c.欣赏与评述:学生通过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与画像石、画像砖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2.教学内容 画像石、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每一幅画里都浓缩着一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可以说涉及古代人们生活

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

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 2018-11-06 运城是最早的中国 --- 古称河东。 她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她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九曲黄河孕育了运城的文明。 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她人文荟萃,她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碑碣墓葬密集、堪称名符其实的华夏之祖,炎黄之根,中国之本。 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华夏民族的原始先祖后土圣母在这里诞生。在我们运城的黄河汾河之交,被誉为中华最古之先祖,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祠她以博大精深的根祖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海外侨胞和华夏儿女前来顶礼膜拜。 后土 '就是华夏民族共同的母亲.轩辕黄帝立国之后,亲临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这位人类始祖。 这是人们精神上的向往。 我们真正的原始先祖。 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但是,人和猿共同的始祖又源自何处呢?世界考古学界有人说欧洲,有人说非洲,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运城市垣曲县发现的曙猿化石却证明---------- 运城 才是人类真正曙猿化石的故乡。 :专家认为,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 '的论 断,同时也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 万年。 我们真正的原始先祖也就诞生在xx 运城。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人类的文明之火在这里点燃。 火的使用,是一划时代的创举,大大加快了人类进化的步伐。 1961年至1962年,考古学者在我市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考察,在约50 余米厚

的更新世早期砂砾层中,发掘出了中国长鼻三趾马、山西披毛犀、晋南麋鹿、纳马象等20 余种已绝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呈灰、黑、灰绿色的哺乳动物筋骨、鹿角和马牙,与北京人遗址中发掘的被烧过的动物骨头和牙齿没什么两样。 经过化验证明,这些动物遗骨的确是被火烧过的,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烧骨。 后经古地磁法测定,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至少在183 万年以上。 因而学术界认为,西侯度人点燃了人类第一把文明圣火。 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我们运城则是中国丝绸业的发源地。 相传,五千年前,西陵(今运城市夏县西阴村)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嫘祖。 她心灵手巧,聪明能干。 嫘祖养蚕缫丝,教民育蚕‘夏'县西阴村,曾建有先蚕娘娘庙,庙内有先蚕娘娘像,人们不仅对嫘祖养蚕缫丝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且一直保留着养蚕缫丝的习惯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我们运城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人类的生存之根本。它起源于我们运城市境内的稷王山。 稷山县的稷王庙、特别是稷益庙里的许多壁画,真实地展现了后稷教民稼穑、发展原始农业的动人场景,令人倍生敬仰之情。 后人为了怀念功崇平地,德大配天的后稷的功绩而命名而修建的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叫做涿鹿之战,它就发生在素有中华民族发祥地之称的黄河中游------------- 我们运城东郭脚下蚩尤村。 在这场争夺盐池之战中,与黄帝交战的蚩尤是中国最早的兵器发明人。 今日的xx 就是古时之xx。 xx 之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融合。 黄帝在这次大战中战胜了蚩尤,成为五帝之首,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根基。 我骄傲我是魅力运城人!我们运城是诚信之邦,三国名将关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