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它首先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

这些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如咖啡屋、餐馆、酒吧、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互联网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间是最明显的,可以说是最为浪漫化的……它是通过所属权的类型来确定的,被连接在建筑和“自然环境”当中。

社会公共空间是三种形式中最为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拥有一种变形或者是重新确定所属权的潜在可能,并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社会公共空间处在持续不断的重新界定当中,通过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冲突在一个实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征性空间是通过规范和人们的集体记忆来完成的,因为与物理公共空间的材料存在相反,这种确定公共空间的形式很难归结为“实在地方”。在大多数例子当中,象征性公共空间是一种短期的生存经历,而且限于某一类人群。如果象征性空间成为一般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其易于遭受一种转变,在其中这种空间的意义和相联系的东西开始与一种目前主流的历史方法发生联系。这足以解释我们的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为什么在今天能够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了,这些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公共空间应该属于第二种空间,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存在着可变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所探讨的公共空间会触及更广泛的能够归结到公共空间当中的艺术,但是从空间的层面上来讲,公共艺术所在的空间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以及象征性公共空间三种,在信息时代这三种空间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外部存在方式。

城市与农村空间的公共性差异十分明显。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是相辅相成、共生共成的,没有绝对的私人空间也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共空间,没有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也就不能存在隐秘安全的私人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城市具备这样的特点,农村就不具备。首先,农村的整个空间不是很大,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熟悉,再加上血缘、家族、习俗、传统等原因,个人空间的透明性较大,私密性很难受到尊重和保护,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城市里,由于人口众多,空间巨大,从平矮的平房到耸立参天的大厦,尽管人们可能在一定区域内工作,但是人们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不同的文化、教育、兴趣、职业等差异,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生活在相对陌生的人们中,这种状况很好地保护了私密性。加上城市居住的格局是一个个小单元住房,与农村有很大不同。这样个人空间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人们有交往的愿望,有交往的需求,当这种私人空间严格地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就要寻找一个其他的场合去交往,这就有了相对公共空间的要求。”

由此看来,只有在城市中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但正如前面所讲,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离不开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城市为市民所用,与市民所系,这是城市市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区别所在。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市民社会的建立直接与国家的现代形式的出现相关联,因此在参照性上与它相连。在传统国家中,大多数的日常生活,至少说在农村是处于家的行政权力之外的。大多数的当地社区是依

据其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而实行自治的,对大多数的私人活动形式,行政机构是不大干预的。然而,这种外在领域并不是市民社会。这所代表的是对外在于政治中心的反思秩序的生活方式的保留。”

实际上,纯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不存在,每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最后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场所,即公共场所。每一种场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职能、场所职能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政治性场所,如政府大厦、市政府广场、法院以及政府机构等场所;2. 文化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历史纪念场所等;3. 商业公共场所,包括商业街、商业城等;

4. 一般性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

5. 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如广场、主题公园、绿地、茶馆、咖啡厅、体育及娱乐休闲公共场所等。这些场所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公共空间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一种场所精神。但是从整体上说,影响场所精神形成差异的还有这些场所所在的城市大的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性社会意识。因此,我们更愿意将这些场所看作在不同城市和社区中空间的职能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的公共方式所依赖的并不是艺术的风格、样式、流派,而是一种集体或群体的空间精神,它是人类整体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外部条件,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类的历史文化决定着公共艺术特质的同时,公共艺术反过来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人类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另外,作为人类聚居的最高的形式——城市构成了一个亚文化区域——社区,也是决定公共存在方式的重要条件。城市是“一个人类群体多少固定在一个地点,而这个群体内又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群体关系中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个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个体而存在。”人口多、人口密度高以及人口的异质性大是城市的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决定了市民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市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当中的市民需要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尽管他们也会被分割在不同的、小的空间并遭遇隔离,但是城市中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并且只有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才能解决问题。

总体来看,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在于它所处空间的开放性,要求一旦公众对其提出建议和意见,公共艺术的管理机构和制作机构就能够以此对公共艺术作品加以评估和修正。公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它的标准必须处于被解读与修正当中。

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

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从更广义的角度上,可以将人类社会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镶嵌体。

客观上,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城市文化是在城市母体的孕育下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文化是指人类摆脱了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的束缚而在后天的演化中所获得的认识和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它在特定的地域和条件下呈现出自身内部的认同性以及与其它类别间的差异性),即文化呈现为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一个区域或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信仰、风俗、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禁忌和对物质世界及造物技术的体认等内涵,也包括人们自身在社会运行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能力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公共艺术也隶属于这种概说的文化大范畴之内,是人类文化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城市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

早期的文化是在人类逐渐摆脱纯粹自然属性及其状态束缚的演进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在同自然环境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渐积累经验,并通过原始的社会交流与实践检验形成生态文化经验,在历经长时间社会活动与历史积淀后逐步孕育出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为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提供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在这个层面上,文化本身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作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所在国家、社会、民族的特殊文化观念、思维定式的影响:比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最喜爱的绿色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国旗上;澳洲土著天文学家用这片大陆上特有的动物来命名天上的星座,如袋鼠、美冠鹦鹉……像希腊神话一样,他们也有本民族的关于夜空的美丽传说。这些文化观念、思维定式则衍生于其所处的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如北非人与阿拉伯人长期生活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植物的绿色就代表了生命与生机。澳洲大陆位于南半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导致了不同的视角,加之与世隔绝的演化所造就的特殊物种,猎户座在他们的文化中便表现为一只鸸鹋形象,和北半球认同的猎人形象大相径庭。阿纳姆地的南十字座表现为一尾黄貂鱼,银河是一条游鱼和花草的河流,麦哲伦星云呈现为两个火堆边的老人,太阳是被扔到天上的鸟蛋等。人所生存的特定自然环境积淀了特定的文化生态经验,从而对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思维模式、价值观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逐渐衍生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在人类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存环境所限,自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原始的社会文化是呈显性和支配性的,甚至是神性化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更高级的阶段以及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在传统的农业与畜牧业之外出现了工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逐渐地,自然原始的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海洋已不再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城市被不断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

入城市,他们不屑地抹去古老祖先的痕迹,用事业、荣誉、财富、水泥盒子和铁皮壳子为自己积攒起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人类自己的生存模式。较之早期人类社会,此时生态文化经验对于社会文化而言已经呈明显的隐性存在,似乎只能在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间窥见一斑。然而这些来自历史的信息并未消失,它经过长期的演化已经融入人类的遗传基因。如果将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树,那么生态文化经验就是最初掉在地上的那粒种子。

这种隐性的影响在人类对理想环境模式的审美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持有其独特的理想环境模式。当然这种理想模式中也包含着全人类所共有的某些理想特征。而理想环境模式的形成是与特定民族和文化的生态经验密不可分的。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景观结构有特殊的偏好呢?这是因为人类进化的一个转折点是从森林走向草原,在整个过程中,人类以猎人和猎物的双重身份度过了长达1500万年的残酷岁月。人类成功的主要秘诀之一在于能有效地利用环境乃至最终能创造环境来满足自身多种生态需求,并以此弥补了其在生理和构造上的弱势。残酷的竞争经验,通过经验遗传,使人类对某些具有捕猎和逃跑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特别敏感,并唤起相应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直接的、无意识的,也是人类所共有的。现代人与景观结构之间的感应关系和审美关系,可以被认为是建立在上述人类系统发育过程中及经验之上的。同样原理,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某些战略性的景观结构。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顶洞人,在中国古人类生活空间的景观结构——"满意的生态环境"中,都包含有某些对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结构,如围合、走廊、豁口等。中国古人类的景观(生态)经验,又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文明发展对景观背景的"选择"过程和对特定景观结构的依赖性。俞孔坚认为,关中盆地对周民族之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从空间结构上讲,关中盆地是一个放大了的中国古人类"满意生态环境";从地理区位上讲,它处在多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边缘地带,因而具有多种自然生态和社会竞争意义上的优势。对以关中盆地为典型代表的、不同尺度的盆地景观之战略偏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态经验之一大特色。而关中盆地正是一种由壶腔、壶口和走廊为主要结构所组成的桃花源式的理想景观。对这种景观的战略偏好经文化的积淀过程和超功利的形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一种审美偏好。

生态文化经验早已熔铸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人类文化整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也必然会显现出来自生态文化经验的影响:即公共艺术会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它在集中体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又浸透着自然原生态环境及其衍生出的特定生态文化经验的特性(尽管这种影响时常是隐晦而微妙、不易被察觉的)。

以上论述可引申为一种关于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标准: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范元泽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已经成为提高环境的第一要素。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精神,并针对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提高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关键字:园林绿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2) 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 2.1理想与想象性 (3) 2.1.1点的运用 (3) 2.1.2线的运用 (3) 2.1.3面的运用 (3)

2.2节奏与韵律 (3) 2.3形式美 (4) 2.4抽象手法的运用 (4) 2.4.1简洁化抽象 (4) 2.4.2几何形抽象 (4) 3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 (4) 3.1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4) 3.2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4) 4.结语 (5) 5.参考文献 (6) 6.评语 (7) 关于园林绿化设计理论的探讨 引言: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1理想与想象性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

设计概论部分知识点

●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 ●卢斯(维也纳“分离派”成员)——“装饰就是罪恶” ●文丘里——“少则令人生厌” ●萨利文——“形式依随功能” ●赖特----流水别墅 ●帕克斯顿----水晶宫 ●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赖特 ●在设计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3.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规划. 4.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5.工艺美术运动 时间:1864-1896 起因:19世纪下半叶工业批量生产导致家具、室内用品、建筑的设计水准下降。 主要人物:理论奠基人:威廉.莫里斯创始人:约翰.拉斯金 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影响: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生产的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强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众服务。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6.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之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新艺术运动致力于创造一种具有现代感的风格,以彻底摆脱历史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的灵感来自自然界,新艺术的典型纹样是模范植物根茎的卷曲形态,以蜿蜒交织的线条象征出一种内在活力。从本质上说,新艺术运动仍

《艺术设计概论》

论述需求理论与设计的关系? 何为生态设计?其意义是什么? 答:生态设计又称为绿色设计,是利用生态技术,在重视和保护生态的思想指导下,从事的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生态设计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它涉及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设计是一种观念的变革,它以生态学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把设计创造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点上。生态设计发展的意义:1)生态设计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发展方向,第一次把设计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2)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观,要求设计师改变仅在产品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传统设计观,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意义的创新和发展上3)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论,以生态学方式从事设计4)生态设计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自然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设计的出发点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风格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设计认识的深化,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艺术设计中,科学选择材料,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舒适消费必须是绿色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绿色生态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合理的、高效能低功耗的环境。绿色艺术设计要遵循生态化原则,这样可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应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分析,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协调共生原则、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生态设计是一个整体性设计,单靠其中的一个工种是无法解决的。注重生态的艺术设计要求更高的科技含量,要求完美的计算机模拟手段,要求完美的实现手段,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设计师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各相关方面的专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帮助。 如何理解设计中的“民族性”? 答:世界上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设计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设计风格特征.\x0d设计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x0d设计作为一项创造活动,联系于一个特定的时空和人群,于是不可避免带有这两个特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将设计置于一个内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设计活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概 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的承载空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境艺术中承载着人类的文化,浓缩了人类的历史,随时光流逝积淀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环境既是开放包容的,也是敏感脆弱的。 第一节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一部人类进化史,可以说就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构造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 法国凡尔赛宫 3.按园林布置形式分 自然式 规则式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从大地生态规划到区域景观设计;从国土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建设;从城市主题公园到住宅区花园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景观小品、雕塑设计;从私家园林到室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整个国土环境负责,设计对象变为所有土地。 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理查德·道博尔说:“我认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研究的范畴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并借助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种成果而得以发展。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人文社会环境 二、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是相同的。两者都具备线条、空间、形状、结构、色彩与纹理等共同的元素,这些元素又通过统一于多样、平衡、节奏、强调、比例与尺度等相同的原则联结起来。三、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的概念与本质 环境艺术是指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建立在自然环境美之外,为人对生活的物质要求和美的精神要求所引导而进行的艺术环境创造。它是人为的,可以存在于自然环境之外,但是又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本体;它必须根植于特定的环境,成为融会其中与之有机共生的艺术。 1、环境艺术是空间的艺术 2、环境艺术是整体的艺术 3、环境艺术是体验的艺术 4、环境艺术是动态的艺术 5 、环境艺术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功能 环境艺术是实用的艺术,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其核心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需求。 1、物质功能 2、精神功能 3、审美功能

设计概论复习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中国的青铜设计形成于2000多年前。 2、瓷器的黄金时间是两宋时期。 3、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4、依据使用功能明清家具可分为五类:椅凳、桌案、床榻、柜架、其它。 5、明清家具具有结构美、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 6、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 7、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他引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8、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着名设计师格罗佩斯。 9、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或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10、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功能,各种功能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 11、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后,设计的程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创造性设计阶段、参数决策阶段、显示、记录设计对象阶段、综合评价。 12、管理是为了设计,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的管理、设计程序的管理、设计工程的管理。 13、在西方社会,市场营销与设计的关系随着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营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阶段。 14、西德工业设计师曾指出TWM系统功能理论,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解释,他们认为产品的功能应包括技术功能(T)、经济功能(W)、和人相关的功能(M)。 15、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转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50-70年代。一是80年代以后。 16、号称万能设计师、上过时代周刊的美国设计师是罗维。 17、中国早期职业设计师的代表是张光宇,曾设计过动画《大脑天宫》的场景设计、人民大会堂“满天星”设计等。 18、设计师的社会意识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协同意识。 19、在未来的远景发展上,联合国倡守着三个基本概念: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遗产。 20、在广义设计方法上国外有三大流派:德国与北欧的机械设计方法学派、英美日等国的创造设计学派、俄罗斯、东欧的新设计方法学派。 二、名词解释: 21. 中国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世纪,期间大量使用青铜器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青铜工艺史上,中国青铜工艺以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宏大,品种造型之多,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而独树一帜。 22.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又一场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早在1900年,新艺术运动因逐渐走向商品化便已开始衰退。艺术家们意识到,大机器生产的强大社会功用已不可回避,新材料也必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生态设计发展的意义:1)生态设计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发展方向,第一次把设计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2)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观,要求设计师改变仅在产品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传统设计观,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意义的创新和发展上3)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论,以生态学方式从事设计4)生态设计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自然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设计的出发点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风格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设计认识的深化,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艺术设计中,科学选择材料,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 高,“舒适消费必须是绿色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绿色生态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合理的、高效能低功耗的环境。绿色艺术设计要遵循生态化原则,这样可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应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分析,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协调共生原则、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

生态设计是一个整体性设计,单靠其中的一个工种是无法解 决的。注重生态的艺术设计要求更高的科技含量,要求完美的计 算机模拟手段,要求完美的实现手段,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设 计师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各相关方面的专家提供专业的咨询 和帮助。如何理解设计中的“民族性”?答:世界上每个民族,由 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 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设计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设计风格特征、\x0d设计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是该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x0d设计作为一项创造活动,联系于一个特定的时空和人群,于是不可避免带有这两个特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将设计置于一个内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设计活动必须面对的身份认同问题及其与设计主题的关 系、将设计置于一个外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设计活动必须面对它的商业、社会、文化价值、所以我们不妨 就从这两个角度粗浅地来谈一谈设计的民族性和时代性、\x0d内向纬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x0d民族性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大而空的,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及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期终考试A卷试题 时量:12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28分,每空一分)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a)设计文化学 b)人机工程学 c)设计美学 d)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波谱运动 b)新艺术运动 c)绿色设计运动 d)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或语义学(sema siology),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符号)。” a)毕加索 b)贡布里希 c)索特萨斯 d)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a)解构主义 b)抽象主义 c)立体主义 d)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格罗佩斯 b)贡布里希 c)米斯 d)莫里斯 6.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 a)艺术设计 b)设计方法 c)设计批评 d)设计史 7.设计disegno概念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借用 b)理论 c)社会性 d)参照和创造 9.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 )经济=设计力”。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设计的特征有? a)文化性 b)社会性 c)国家性 d)民俗性 11.人面鱼身纹是(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仰韵文化彩陶 b)庙低沟彩陶 c)马家窑彩陶 d)半山彩陶 1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课后答案

第1章导论 1.1复习笔记 设计或艺术设计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之一。对于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而言,设计是无处不在、无所不需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增长,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一、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中国汉语“设计”一词的多义使用与“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几乎遥相呼应,两者都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涵义。 (一)中国汉语“设计”的一词多义 1“设计”的基本内涵 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1)“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使等含义,由此复合成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设计等词; (2)“计”在汉语中动词名词兼用,名词有如计谋、诡计,动词如计算、计议、计划等,计议、计划诸词又有名词的词性,因此,“计”作为动词有计划、策划、筹划、计算、审核等意。 2“设计”的古典意义 (1)“计谋” 汉语中的“设计”最早的含义是“计谋”。到了元代“设计”被解释为“设下计谋”。明末“设计”的意思为谋划事情,出主意。在近现代“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2)“意匠” 在文学艺术方面,“意匠”一词与设计同义,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3作为与“Design”对译的词的意义 (1)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凡是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制造上加以美术设计的,都可以将其称为工艺美术。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设想等义。 (二)“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 1从词本身上看 “Design”为复合词,由词根“sign”和前缀“de”组成,在英语中“sign”具有方案、计划、标记、构想等语义,着重标识已成的状态;“de”则含有实施、制作等的动态语义,强调组合、重复、肯定、否定等动作行为。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它是指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2从词源上看 “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Designara”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3本质含义及限定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2篇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 2 篇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论文范文一:校企合作教学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索 (一)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及时了解行业信息,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课程 职业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受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才需求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变化。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行业发展信息的获取方面往往滞后,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获取信息并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获得有用的、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例如在与常州大地装潢合作的大地订单班中,通过合作企业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研发的室内设计新技术,根据新技术和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充实核心课程的内涵,让专业核心课程始终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中去。 (三)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 高职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设施相对陈旧、滞后,教学内容也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因此,与企业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常用的模式。让企业参与该课程的教学

计划制订与教学管理,让企业全方位融入学校、融入专业,通过企业的带动来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校方积极配合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实用化。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下,设计企业可以根据其在社会一线的成功实践经验和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向校方提出当今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社会所需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等。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上海水晶石公司通过在重点核心课程领域的合作,探索环境艺术专业校企合作如何深入、紧密的问题。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课程置换,以建筑可视化的课程置换的教学改革为试点探索在教学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课程建设由上海水晶石和学校共同开发,校企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标准,课程教学中全程引入“企业技术培训”和“企业化工作模式”,按公司的工作流程制订项目展开与实施计划,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多任务、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与职业体验。 (三)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培养“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通过与龙头企业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的技师进入课堂,可以解决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难题,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专业教师通过在教学与技术合作中,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在我院与上海水晶石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安排一名专业教师全程负责教学安排,同时负责辅导学生和与企业技师沟通,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由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企业分阶段选派不同的技师进课堂授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题

《艺术设计概论》各章知识点 1)简述设计的定义及其渊源? 回答:设计是从设想、运筹、计划到实施的过程,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渊源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2)简述设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回答: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按照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3)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理论? 回答: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理论有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 4)简述是什么力量推动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回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5)简述设计的艺术手法? 回答: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简述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回答: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构成,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艺术设计的内容涉及到工业产品的功能系统,其中包括实用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等,其形式是产品的造型、用材、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6)简述广告设计的基本构成,以及需要完成的四项任务? 回答:广告的艺术设计可以划分为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和电脑制作。广告的艺术设计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完成四项任务: (1)对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使之适用于广告的艺术形式; (2)使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发挥媒体的特长; (3)使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并产生期望的行动; (4)使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对手,推动广告的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 7)简述设计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回答:设计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当人类准备享受这一资源时,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因此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以物化的载体,更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8)简述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回答: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的设计; 2)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属,设计以消费为导向;

艺术设计概论

1、纯艺术: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的说即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的艺术,绘画包括油画、版画、中国画、壁画等各种门类 2、实用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它虽然也具有审美的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但却不是它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即它的物质功能。 3造物及造物活动:所谓造物,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 造物活动是指人类造物的劳动过程、方式及意义。 4、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三类。 5、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 6、现代设计运动: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以英国威廉`莫里斯为首的艺术家正组织起一场为生活而艺术的工艺美术运动,即手工艺艺术运动。宗旨是反对“为生产而生产”和“为艺术而艺术”的社会倾向,主张以艺术装饰设计和手工艺术的方式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 7包豪斯的影响与意义:包豪斯提倡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自身的教学与实践,形成了崭新的设计形式和独特的风格。这种形式和风格具有真正的现代品质,这就是在建筑和产品设计中排除了传统的、表面的装饰形式,从功能出发,从结构出发,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品格和风格的形成,标志着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现代艺术运动真正结束了旧有装饰形态存在的历史。 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差异 (1)、古典技术产生在自然的环境 中,受制于自然提供的物质和可能 性;而现代技术掌握着自然,环境 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而且人也从 自然中分离出来。(2)古典技术所 掌握的材料是自然所能提供的,其 造物的形式总与自然所赋予的形 式相联系;在现代技术中,人们选 择材料,并将自然材料减化成小的 成分,再织入想望的结构中,形式 上尽量脱离自然所赋予的形式。 (3)、在“能量”这类技术形式中, 技术的早期主要是由动物和人类 提供的拖力和肌肉力量;在现代, 除自然的风力、水力等外,还有间 接的原子能、太阳能等。(4)、古 典技术的“形式赋予”是由人类所使 用工具的技能决定的;在现代,人 的技艺被融入机器的技术装置中, 这导致了技术的决定性更新,并出 现全新的技艺。(5)、手工业时代, 产品的生产制作基本上由一个人 完成,制造者又是消费者,所谓自 作自用;现代技术必须由工程师、 缔约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制造 的过程独立到工业企业中,与消费 者的联系与手工业时代已完全不 同。在设计方面,古典技术时代, 设计与制作过程往往是一体的,边 想边做,边设计边制作,一个人完 成全过程:在现代技术中,设计作 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而存在,设计作 为意向性构形和实际生产之间联 系的中介,他勾勒出或者给出一个 抽象的图景,其计划的每一细节都 可以由脑力(理论)决定(6)、与 古典技术相比,现代技术依靠现代 工具(技术设施)尽量在技术构形 中除去人的因素,它借助技术措施 提供的能量转换过程,有可能依靠 理论制造物品。这即是生产的“自 动化” 根本差异:古典技术直接受到人类 自然潜能的限制,在技术的承传方 式上,也几乎是自然性的,日常经 验由父传子、母传女、师傅传徒弟 的方式进行,因而技术是未分化和 静止型的。 联系:从历史的观点看,现代技术 出自于手工技术,它以科学为基 础,与科学的结合同意是其最根本 的特征。可以认为,没有手工技术 即没有科学,没有科学也不可能有 现代技术或者说技术的现代化。 8系统具有以下内涵:(1)、它们 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环 节)组成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 要素可以是单个事物,也可以是一 群事物组成的小系统。(2)、这些 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 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 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 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可以把环境 看成是系统所从属的更大的系统。 (3)、这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 成要素(部分)的新功能,这种功 能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 和结构决定的。 10、“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 的功能美。功能主义认为凡是有用 的东西都是美的,明确表现功能的 东西就是美的。功能美的历史意义 和存在价值;1、“形式服从功能”的 理论价值与意义。2、合理的功能 形式是美的形式。 11、技术美介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 间,主要是指机械工业技术的美。 12、技术美与功能美有着内在的联 接和一致性,作为“包含着本质上 同功效相联系的全部美的一个概 念,而标志着同自然美和艺术美均 有区别的特殊的美的存在领域,并 能在这两极的范畴概念之间占有 一个独立的地位”。技术美不同于功 能美,但与功能美密切相关。功能 美构成了技术美的特征,也是技术 美意识结构的核心因素。 13、技术美与功能美是密切相联 的,因为技术美有很强的功能因 素,而这种功能因素不仅与功能所 体现所固有的有效价值或合目的 性的价值相联系,而且也与材料特 征以及造物形式的感性因素相联 系,功能之中浓缩着各种因素:形 式是由功能决定和演化的形式,材 料是为功能结构服务的,功能是结 构的力,同时也是技术的力。 如何理解人的自然尺度与设计的 关系:1人的自然尺度首先构成和 决定了人的观察方式和接受方式; 2人的自然尺度首先构成和决定了 人观察的标准、接受或感受的标 准,甚至审美的标准。3人的自然 尺度决定了造物的尺度和极限。一 方面,人的造物都以人的自然尺度 为依据;另一方面,人造物特别是 手工造物直接受到人自然尺度的 制约。4人的自然尺度是造物设计 基础,又是人超越的对象,手工工 具作为人手能力的伸延、车辆作为 人足力的扩大,这一切都是人通过 创造对自然尺度的一种超越,是人 对自然尺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 果。人对自身的自然尺度既有遵循 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 14、造物设计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以其他艺术形态和人类活 动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质量 准确的反应文化的完整性。其具体 表现在:第一,工艺造物是最终产 品形态而不是半成品或原材料生 产。第二,工艺文化是生活的文化, 是为生活服务的设计文化。第三, 工艺造物是一般造物的上升形态, 在这样一个上升形态中更集中的 体现着人的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创 造力,反映人的本质。第四,作为 艺术的造物,它具有生活的实用 性,可以作为生活的工具、用具等 被使用,而不同于油画、雕塑之类 的广泛意义上的艺术造物。 15、传统实际上是文化本质的一种 延续,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在传统的 发展。 16、传统文化(1)、传统相对于现 代而言,有时序上的先后之别,传 统是旧有的,但不一定是落后的, 是来自于过去但现在仍有生命活 力的东西;(2)、传统是积淀的, 从远古至现今,可以说是生生不 息,某一传统可能有所式微或消 失,但整体而言,旧的消失了新的 又有所产生;各传统存续的时间长 短不同,但总是不断地延续;(3)、 每一民族的传统是一个大的系统, 这系统上又有无数的子系统,因 此,传统是单一的,而是多见的; (4)、多元的传统又必然是流动 的、有机的,而不是凝固僵化的; (5)/在时间的流变中传统是历史选 择和人的主体性参与选择的结果, 选择导致变迁,因此,传统是变化 的,发展的。17、17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传统文化和 现代文化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 现代文化中包含着传统文化,即当 代存续的传统文化,在时序的意义 上,被现代文化所包含的那部分传 统文化也是现代文化。但现代文化 又总是以一种创新的文化为核心 的文化,它既来自传统,有来自于 当代,既是本民族的,又是外来的, 既是原有的,又是整合的,在中西 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 整合,总是在矛盾中进行,在矛盾 中完成和发展的。 18、传统文化的意义:第一,包括 艺术设计传统在内的文化传统,是 民族优秀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和体 现,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形式和内 在要素,它是在民族文化沿续发展 的内在动力和桥梁,是民族文化发 展的根本基础,是文化连续性的保 证。第二,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 力量所在,是人们心理认同、文化 认同的依据,是民族精神的依托。 第三,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设计巨 大地艺术之源,从设计的形式到精 神内核,文化传统都给予我们无穷 的启示和帮助。第四,中国是个多 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 由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所组成所丰 富的。 19、设计思维所具有的特点:(1)、 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概要

一、概述: 此门课程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以及运行操作的协调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和社会三大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难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主要围绕着建筑外环境和室内空间而进行的综合时空系统而非单一独立的物品,因此其设计是一个协调各类关系的综合设计的过程。 二、现代设计的三大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体系工业产品设计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体系 三、基本概念 一、环境设计专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渔猎采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2、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艺术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不再是商业的产品的意识,而转化为生态的环境的意识。 3、环境艺术设计的立脚点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4、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未来生态状态的绿色设计。 一)自然环境价值:(P4)(二)人工环境: 1、渔猎采集时期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用禽兽蛇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谐共处 2、农耕时代的人工环境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基本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3、工业时代人工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建筑充分考虑使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如组织穿堂风、内部通风井,朝阳面扩大日照面积、北面保暖、采用亮走廊、明厅等,避免机械通风和长年人工采光。钢与木的结合,支撑点与围护的巧妙组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视在设计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信息等,充分反映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与平衡。既能避风、保温又能抗震的木结构民居钢结构的空间网架呼应了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玻璃天窗的轮廓是周围山脉的抽象化版本。建筑体现了传统形式和新技术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环境(P6)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生产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民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中的人只有社会性,而没有政治性。因此其人文环境异常简单。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仅仅是以栖身之所为主组成的简陋建筑群落。 2、奴隶社会 基本处于整个农耕文明的前期。高度的政治极权与无偿的劳动力占有,使奴隶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人工环境,呈现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存,包括规模宏大的城郭形态。 3、封建社会 以宫廷建筑和宗教建筑为中心的城镇建筑群落,成为其主导形态。 4、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需要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使用功能被摆放到第一的位置。人工环境由此演变为居住、公共建筑与生产性建筑并存的密集超大城市群落。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好的环境景观设计提高了人的参与性,使环境的设计、营造更趋于理想化 8概念: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P8) 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建筑载体核的周围,从而协调人与环境的互助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活品质、强调生存价值,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壹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期中考试复习题 1.如何理解“环境艺术是一门整体的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评价标准有哪些? 环境的自在性,人的主体性,环境的整体性,时空的连续性,意识的民众性 评价标准:方便性,舒适性,含义性,个性,和谐性,愉悦性 3.设计(Design)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提高设计思维能力?

4.为什么说“环境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 一?” 5.环境艺术设计要满足公众物质精神审美功能需求,这是否会造成 设计过程中的矛盾? 不会,设计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的审美。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已从“形式追随功能” 的现代主义转向情理兼容的新人文主义。审美经验也从设计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公众参与”早已不只是句漂亮的口号,它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在不知不觉中,大众的口味已在引导着我们的设计方向,有时甚至起到支配的作用。 6.计成《园冶》中“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综为妙,” “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钱泳《履园丛话》中“数间小筑,必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运用“形”的有关内容进行解释。 我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往往通过隔断、月门、漏窗、花墙

等构筑物,使景物相互穿插,内外空间沟通,丰富视觉层次。这样的建筑空间,合中有开,实中有虚,即使环境有限,境界却无限,寓不尽之意于有限的空间之中。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 7.著名雕塑家布朗.库西曾说:“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 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限着对这块石头思索,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请以“质感与肌理”的有关内容进行理解。 建筑材料,比如石头,是我们创造环境的物质基础。物体表面的质地特征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就称为质 感。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虽然,质感一般是指触觉来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触觉和视觉长期协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就此观察一块石头。肌理,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 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因此对于石头这些自然物,它也需要我们通过想象去构思其艺术韵味。 8.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及各个阶段的控制要点是什么? ●与工业接触 ●研究与分析(基地调查)基本图准备,基地分类(资料收集)级 分析评估,与业主访谈课题发展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 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