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农业是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产业。关于“风险”二字,纵观不同领域学者对风险的释义,虽角度不同,但有两个共同要素:即不确定性和损失。风险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或者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风险就是因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结合上述“风险”和“农业风险”的定义,可以认为:农业产业链风险是指在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农业产业链各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农业产业链主体退出产业链的可能性决定了农业产业链的运行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契约风险与运行风险是农业产业链的四大风险。

1农业产业链的自然风险

我国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主要有气象风险、地质风险、生物风险与生态风险。1.1气象风险

指由于大气的不确定性而使

农业生产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气象

风险是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气象灾

害是自然灾害中最频繁、最严重的

灾害,包括天气灾害、气候灾害和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1.2地质风险

指由于地质状况的不确定性

而使农业生产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

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

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

象。地质灾害一般都是重大灾害,

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的损

毁极其严重。一般有地震、滑坡、泥

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

泽化、土壤盐碱化等。

1.3生物风险

指由于生物灾害而引发的使

农业生产面临损失的可能性。生物

灾害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

的某种生物的过多过快繁殖(生

长)而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

成危害的自然事件。生物风险对农

业的危害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使

农产品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二是

使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的下降和

品质的下降都会导致农业产出功

能的下降和农业劳动者收益的减

少,生物灾害是对农业影响较大的

自然灾害。

1.4生态风险

指由于生态灾害引发的使农

业生产面临损失的可能性。生态灾

害是由于生态系统平衡改变对农

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包括水体污

染、土壤污染、土地退化和物种资

源衰竭等。我国水体污染严重,地

表水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农业灌

溉、生活饮用隐患较大。我国土壤

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受污染的

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

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

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

地总面积的1/10以上。此外,我国

土地退化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农业产业链的市场风险

农业的经济属性决定农业生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肖小虹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农业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导致农业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正确

认识农业产业链的风险构成,掌握农业产业链的风险形成机理,对于控制农业产业链风险,保障

农业产业链健康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构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3.01.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产业化进程中农业产业链培育研究》(项目编号:09xjy021)和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9JD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小虹(1968-),女,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12-10-11

创新论坛

1

P I 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12013

科技创业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MONTHLY

月刊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1期

产经营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经营的结果产生影响,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是农业经济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这种经济风险集中表现为市场风险,即是指在农业产业链的流通环节,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农业产业链的市场风险有价格风险、信息风险和竞争风险。

2.1价格风险

农业产业链的价格风险是指

因价格变动导致各主体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其大小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价格及市场价格的差额成正比。农业产业链的价格风险主要有农业投入品价格风险和农产品价格风险。农业投入品价格风险是指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风险。笔者着重研究形成于市场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包括三个方面:农产品特性、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产品市场特征。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2.2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在共享信息的

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准确、信息的滞后而使信息使用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备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不充分。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作用,区域市场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内在的经济联系,而是区域行政划分的结果,区域的经济关系也不是通过市场来协调,而是通过行政关系来管理。信息的滞后则是来源于市场。市场调节本身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依据的是现行价格,依据现行价格来调整下一个种养殖周期的资源配置,从而改变未来产品的供给量。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这种价格信息的滞后会影响农户的生产决策,造成农户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3竞争风险

竞争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过

程中,由于市场竞争环境发生改变、决策信息不充分、决策手段不完善、决策执行乏力等因素造成的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竞争是市场的产物,只要有市场就会有竞争,竞争的最基本动因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农业产业链培育的目标就是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各经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决策者也会因信息不充分等原因不能实现最优决策。因此,对于竞争者来说,预期利益目标并不是都能实现的,这种实际利益与预期利益目标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就是竞争者面对的风险。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业产业链的竞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同质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二是指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对中间农产品的讨价还价。

3农业产业链的契约风险

契约是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

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农业产业链各主体之间是契约联结,通过契约规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谓契约风险就是指契约双方履行契约的不确定性给对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农业产业契约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契约主体带来的风险,二是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带来的风险。就契约主体而言,龙头企业和农户,他们双方都有违约的可能,同时双方也都面临契约损失。由于自然风险的存在,农户虽无违约的主观故意,但农户有可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提供契约所规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农产品,这会给龙头企业带来风险。当市场价格高于契约价格时,出于利益的驱动,农户常常会主动违约,不将农产品销售给签约的龙头企业,而

直接在市场出售农产品,致使龙头企业遭受损失,同样,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强势集团,也经常会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

4农业产业链的运行风险

农业产业链是基于农产品生

产、加工、流通各产业环节的关联关系,在各产业节点上农产品实现价值增值,进而实现整链的价值增值。各节点的主体是基于经济协作与共同利益而联结在一起,他们之间是契约联结关系。农业产业链的运行风险就是指由于产业链主体退出的不确定性而使产业链稳定运行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首先需要各主体有一致的利益目标,农业产业链既在与同质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中追求链条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链条内部各主体之间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主体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利益是其联结的纽带,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合作的可持续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其次,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链的链核,在产业链上起主导与协调作用,控制整个链条的运行。龙头企业作为市场化的主体,可能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或者自身实力的因素,在产业链中未能有效发挥控制与协调作用,导致产业链运行失控。第三,农业产业链反映的是产业关联关系,各产业环节之间要求匹配,这就要求农业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效率基本一致,当产业链上的环节水平参差不齐时,效率就会损失,效率较高的环节就会因避免损失而脱离产业链,寻找更高效率的产业链,从而使产业链的运行中断。

参考文献

1肖小虹.中国农业产业链培育论[D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10

2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

中国农业产业链风险及构成研究

2

P I ONEERING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MONTHLY NO .12013

Research on Risk and Constitu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impacted not only by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market environment ,whose changes might bring great uncertainty and uncontrollable to agriculture yield and also bring large natural risk and market risk to agricultur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trolling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nd ensur-ing its healthy and stable operation to precisely recognize the constitution of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nd to know well of the mechanism of how the risks forms.

Key w ords :China a griculture ;i ndustrial c hain ;r isk c onstitution

“三农”面临的挑战[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

4蒋永穆,郭晓鸣,纪志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创新研究[J ].经济体制改

革,2006(6)5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 ].中国工业经济,2005(11)6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风险及其管理研

究[J ].中州学刊,2007(4)

(责任编辑高平)

1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的意义

(1)现实中,企业的科技需求无所不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渠道,其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学习模仿来勉强维持技术的供给。由于自身精力财力的限制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其科技需求往往受到了极大的压制。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当前中国最主要的技术供给方,由于长期缺乏相应的科技供需交流平台而置身于市场经济活动之外,

其科研力量的投向与现实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往往存在着脱节。上述问题造成了当前科技生产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科技交易市场活动的供需不对称。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提供一个科技供需的市场对接平台,依靠产学研各方的市场互动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效率,进而将以往潜在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变为现实的社会经济收益。

(2)研发活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地位,以科技含

量为核心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是构建城市品牌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必由之路。但是应该看到,除非是大型企业集团或者是国有垄断企业,绝大多数企业自身是缺乏足够的自我技术供给能力的。将自身所需的目的性研发活动转向市场外包或者直接寻求于市场技术交易,是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的理性选择。这种产学研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创新成本的承受能力,促使其行有余力地专注于技术创新的经济目的而不是科研过程。

(3)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体制

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探讨

*

毕朝国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要:基于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大环境,分析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必要性,提出打

造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框架模型、平台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实施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时需注意的问题,对构建区域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学研;信息平台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65-2272.2013.01.002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高教所基金(项目编号:BCGXW11001)收稿日期:2012-10-21

创新论坛

3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农业产业链短且窄;农业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低,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存在多重风险。 标签:农业;产业链;农产品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新的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要素等新的制约,农民增收的难度也更加巨大;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培育农业产业链为破解“三农”问题开辟了现实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业产业链短且窄 链条短且窄是我国农业产业链的重要问题。农业产业链的长度是指链条起点到终点的环节的多少,链条越长,中间环节就越多;反之,链条越短,中间环节就越少。农业产业链的长度与产业的深度成正比,延长农业产业链就是加深农产品的开发深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一个高级的农业产业链应该是加工环节较多且复杂、采用现代储运手段、销售渠道网络健全,各环节的服务与配套健全完善的链条网络。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短主要表现为下游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发展滞后,几乎还是停留在出售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产品的开发深度,有资料显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2:1,全国平均值为1:1[1]。目前,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只有200-300种,80%的中小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只能生产3-10个产品,不能形成产品链条和系列产品开发。加工环节是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附加值的形成环节,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宽是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 产业链断裂是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突出问题。农业产业链是由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不同产业的各环节/节点有机构成的,链条作用的发挥,链条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各环节/节点的相互匹配,相互协调。产业链的核心是产业间的供给与需求,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关联关系。产业链的顺畅运行要求供给与需求协调,各环节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协调。任何一个环节/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链的运行效率和结果,只有产业链各环节/节点之间匹配与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农业产业链健康运行。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完整版)中国地理农业练习题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一、选择题 图1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B.雅鲁藏布江C.淮河D.长江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 门是 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 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 回答3~4题。 3.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 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 主要是甲盆地( ) 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读右图,完成5~6题: 5.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 D.甜菜 6.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右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 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 ) A.①B.② C.③ D.④ 8.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洋流

农业产业链组织构成研究

2012年第12期 N 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农业产业链组织构成研究 肖小虹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阳550004) 摘要:由于农产品的物理属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故不同 具体农产品的产业链结构也不相同,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链组织也会有所差异。虽然不同农业产业链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部分却都是基本一致的。关键词:农业;产业链;组织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12-0056-01收稿日期:2012-10-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jy021);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研究》作者简介:肖小虹(1968-),女,贵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农业产业链产前组织一般涉及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部门和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院所;产中部门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部门,涉及广大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加工龙头企业等;产后部门一般指流通龙头企业及相关部门等。在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构成上,只抽取核心部分进行研究,主要讨论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 一、农户 农户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不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农户,而且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以及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究其原因是治理结构简单、激励充分、效率较高。家庭生产经营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于一体,经营权与利益索取权高度集中,“委托—代理”关系内置,无须进行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在高度组织化的人民公社消亡后,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凸显了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业产业链上,农户处于链条的最底端,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分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在链条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常常成为强势集团的掠夺对象。因此,分散的农户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提高其谈判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获得分享农产品在加工与流通环节价值增值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名称各不相同,有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等,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不均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不均衡。目前我国的现实是多重形式共存,在本研究中统一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功能 一是组织功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组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须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下游企业的要求进行规模生产,并对生产进行协调管理。组织农户集体购买,获得比市场价格便宜的农业生产资料;代 表农户与企业谈判,提高其谈判能力,提高农产品收益。 二是中介功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公司与农户的纽带。公司与农户一对多的联结关系会增大交易的繁琐度,并且由于农户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户在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户的代言人,代表农户与公司、市场进行交易,提高农户谈判能力、保护农户利益、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其目标。 三是服务功能。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功能。在产前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科技指导以及市场信息等;在产中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工具并进行生产指导;在产后为龙头企业与农户牵线搭桥,并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组织农户进行统一销售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1.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协会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组织,主要为成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户自愿加入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成员之间没有权益联结关系,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农户加入、退出专业技术协会都没有限制,专业技术协会也仅仅进行种养殖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提供,一般不代替成员销售农产品。专业技术协会并不能帮助农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户仍然需要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专业技术协会虽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只是一个起步,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但是,它在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在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专业技术协会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专业技术协会是自发性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协会的长期发展受到制约,常常是解体与成立交替进行。 2.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专业合作社是比较紧密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除提供技术与信息服务外,还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与销售;代表农户进行谈判,通过集体谈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与龙头企业谈判,以较公平的价格将农产品销售给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经营,为自身发展会留存一定比例公积金,然后将利润按照交易额返还给成员,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权益联结关系,是一种较紧密的组织关系。一般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需要 (下转第66页) 新农村建设 56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2.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

农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农业发展的本质是产业链(2)

农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农业发展的本质是产业链(2) 2. 农业行业特征 2.1. 自然垄断性 农业特殊的生产资料决定了其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五谷丰登,始于土地,没有土地为依托,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特殊的产出决定了其具有垄断的条件。农业是一切生产和人类生存的起点和先决条件,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是人类和其他产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无论科技如何进步,非农产业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农业为其提供必需的农产品[16.251.82%股吧]满足其基本消费。 2.2. 与生俱来的基础性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是由农业的产业功能决定的。 (1)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 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任何其它产业都无法替代的。 (2)农业为其他产业如食品饮料、造纸、木材加工、纺织行业提供原材料,是这些相关产业链条的第一环。 (3)农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种植业、林业生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3. 周期性 农业产品具有周期性特征。无论是农作物耕种、畜牧养殖还是水产品养殖和捕捞,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产品不能在短期内收获,例农作物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等;林木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最快的人造经济适用林也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砍伐;而畜牧产品如生猪养殖周期为5个月左右;水产品养殖如海胆养殖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黄鱼生长周期一般经过二年左右;渔业捕捞有休渔期。 2.4. 弱质性 首先,农业最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冲击。自然界不仅为农业提供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农业经营结果的利与失,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分析

2012年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分析 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8万个,辐射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成长,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主体。目前,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已成为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主体。2002年以来,龙头企业投入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资金年均递增23.8%,2011年达到3034亿元,已成为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 农业产业链建设步伐加快,逐步完善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龙头企业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下游环节。目前,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占全国60%以上,带动畜禽饲养量占全国70%以上,带动养殖水面占全国80%以上。 农业产业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加速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2011年,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投入科研经费超过200亿元,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目前,90%以上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60%的企业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认定或奖励。龙头企业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效平台。 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有效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和加价收购

农产品、股份分红等形式,实现企业与农民共享产业化发展成果。目前,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总数的98%以上。产业化组织通过为基地农户提供优良品种、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服务功能。2002年-2010年,龙头企业培训农民资金累计达510亿元,年均培训520万人次。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14年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已经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国的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长期以往,我们必将受制于人。现代农业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机械化、化学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灌溉、以及对化肥和灌溉系统敏感的高产出种子。现代农业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用于化学投入品的生产、农具的操作、包装及运输。从生态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根本是不可持续的。机械化耕作、化学肥料的使用、大规模单一栽培都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害虫发展出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终年不休的的灌溉导致涝灾、盐碱化、以及地下蓄水层的枯竭。从长期来看,所有现代农业的要素都经历着报酬递减。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是农业的迅速萎缩。农村农业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基建征用、城市扩张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利设施荒废、工厂废物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粮食种子被外资控制转基因泛滥成灾,长此以往中国不仅农作物种子被外资控制,粮食也会严重依赖进口,那时中国将受严重制于人! 1、“大包干”将农业经济打回个体经济 1978年开始推行“大包干”,到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为标志,个体经济基本上占了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个体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个体农民难以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买机械设备。其次,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共同发展的一条道路。个体农民难以和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公司加农户”只能让农民吃亏。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农民受到剥夺,拉大城乡差别,农民纷纷涌入大城市,最终导致农村凋敝和城市贫民窟化。此外,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共同富裕。个体经济不仅难以兴办合作医疗等福利设施,个体经济的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农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当时农民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退回资本主义,而且退回封建主义,倒退了2000年”。 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社队工业改为了乡镇企业,事实上开启了社队工业私有化的大门,90年代的后期,通过一轮“股份合作制”为旗号的私有化浪潮,基本上完成了乡镇集体企业的私有化。社队工业和乡镇企业是有本质不同的,社队工业是集体所有,可以就地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而乡镇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只能让少数农民富裕起来,大多数农民只能日益贫困。 人民公社的解体同时意味着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变成单个个体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面对权力倾轧、资本剥削完全失去了谈判的能力,成为被资产阶级和基层腐败官员鱼肉的对象。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导致农村完全回复到无政府主义状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农民各自为战,相互帮扶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村社会风气骤然恶化。更主要的是,碎片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中国农业挡在现代农业大门之外,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精密化的农业田间管理均变作不可能。单位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工农差距。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 用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 农业现代化,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业全产业链是在当代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食品安全要 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以消费者为导向,同一农业产业内或不同产业间的多个经营主体,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利益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以产品或服 务为对象,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从农业产 业链的源头做起,涵盖了种养殖与投入品采购使用、农产品加工 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等从田间到餐桌多个环节的产业链系统。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 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农 业现代化。 一、我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来谋划提升农业核心竞

争力,通过种子种苗工程、园区(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物 流配送、批发市场经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环节不断推动农业全 产业链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截至 2014年底,我市已拥有产值亿元以上的农业(指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产业链15条,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3条(慈溪 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产值5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 3条(慈溪生猪、余姚畜禽、象山柑橘),产值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 农业全产业链9条(余姚稻米、鄞州稻米、奉化稻米、镇海獭兔、 余姚茭白、象山白鹅、甬优种业、江北奶业、宁海畜禽),主要农 业全产业链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产业链的产品特色鲜明。主要是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 赋条件,依托各地农业主导集聚产业,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特色产 业链。通过整合各类农业市场主体,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逐步 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到现在的产业链条经济的转变。如象山的 浙东白鹅全产业链、余姚的榨菜全产业链、鄞州的蔺草全产业链 等都是在当地主导集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明显 的产业产品特色。 二是全产业链组织形式多样化。目前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 展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以果蔬、畜禽等大宗 农产品为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田头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将产业链上 中下游紧密连接起来。我市现有市场型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XX 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XX市肉禽蛋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中国的农业作业一 1.图7-1-1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C)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2.图7-1-2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 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 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 C ) 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 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 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 D.咖啡、橡胶、甘蔗、甜菜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 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 图7-1-3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 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 ( D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4.下列省份中,垦殖指数和复种指数都比较高的是(C ) A.黑龙江B.河北省C.江苏省D.浙江省 5.图7-1-8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B) 读图7-1-9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6-8题: 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D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7.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C )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陡坡开荒 8.不是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B ) A.建筑、公交占用耕地B.退耕还林C.水土流失D.荒漠化读图7-1-10,完成9-11题: 9.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是 ( D )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10.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C ) A.天然橡胶B.棉花 C.茶叶 D.甜 菜 11.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 向是 ( B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读图7-1-11。回答12-14题: 12.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 是 ( C ) A.高原农牧业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D.灌溉农业 137-1-11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 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B)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1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 挑战,以下对我国农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 A.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B.有利于改 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有利于引进外贸和先进的农业技术D.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读图7-1-12,回答15---16题。 15.我国粮食总产量有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D) A.人口增加、增加了劳动投入 B.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大 C.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缩小林牧等面积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合理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安徽 如今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对农村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在近些年发表的《第一号文件》多次指出要发展壮大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适宜当地的休闲旅游业,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响应这一号召,安徽省人民政府专注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并稳定增长、农民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安徽,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在规模上有逐步扩大趋势,发展速度喜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期待改善安徽省各市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推进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1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进行研究,发展至今,同时休闲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德国政府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在土地种植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商用,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朴素的乡村风情。法国则推出农庄旅游,城郊建有休闲果园,供大家观光放松。荷兰则更加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

荷兰牛奶花卉都在世界非常出名,更是有很多国家效仿荷兰的农业发展。美国则是独家农业和观光牧业联合,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桥梁。日本很早就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并以此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1.2国内发展现状。中国休闲农业于xx年开始发展,直到如今,国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到休闲农业中,并且得到了高收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家也开始发布各种政策来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闲置宅基地、荒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从1949年开始,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注重农村问题,但是到21世纪,国家开始将农村问题更重点的放在休闲农业上,引导国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连续实施多部指导农业旅游发展意见、年度规划等,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支持贫困区创新创业,以达稳定脱贫的目的;且xx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协会成立,为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锦上添花。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区,右接浙江、江苏沿海发达城市,连接人口大省河南,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xx年,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左右,其中乡村旅游业xx年旅游人数达4.5亿,占据总gdp的10%。近年该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xx年国家乡村旅游评定的重点村落中,以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代表的重点村落共计12个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省内也评出“安徽省优秀旅游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发布 2020年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该报告包括1个主报告,及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生态环境篇等4篇19个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民生短板突出、村庄分化日益加剧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形势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5省市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和善治乡村建设,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需通过补短板、调结构、抓改革、强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着眼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二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质量善布局,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做好承包地延包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拓展确权成果应用,着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协同效应。四是通过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适应乡村社会变动带来的新型治理需求,优化治理手段,强力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然而更多的学者从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宏观问题的角度对现代农业展开探讨,从产业链体系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是将重点放在了农业产业化方面。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 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卢良恕(2006)认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晓山 (2006)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扩展农业产业链条,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联结方式。然而,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是传统的小农社会,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户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薄弱,如何通过整合现代农业产业链将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如何通过产业链将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植入我国的传统的小农经济?如何构建适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链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然而更多的学者从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宏观问题的角度对现代农业展开探讨,从产业链体系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是将重点放在了农业产业化方面。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整合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探究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探究 吴琪09物流3班09417164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农业产业安全日益成为国内外新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内外的专家都对此提出了很多看法和观点,而对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有助于我们对问题更新的探索,所以本文主要从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评估体系和对策等角度来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资投入农业产业安全问题评估体系对策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各行各业的外资投入(FDI),在中国有了外企,有了中外合资企业,有了跨国公司。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 更是年年攀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也持续爬升;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法律更是不断的完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但是,真的一切都这么好么?持续开放以后,我们走向商业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和中国垄断国有企业以及中国新生地方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三大比较强势的经济体。跨国公司已经从传统的贸易和合资进入独资,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我们的市场,还要收买我们的核心企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人口数量很多,农产品需求量很大,可以说农业是中国的最基础性的产业,农产品关系到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保持农业产业的独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已经逐步占领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立法问题,是贸易壁垒问题,还有外资投入和跨国公司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从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评估体系和对策四个角度来进行归纳和评述。

一、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产品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 (一)产业安全的定义 徐洁香、邢孝兵(2005)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控制权,也即该产业生存和发展不受外来威胁的状态。赵勤(2010)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对该产业拥有的自主权或控制权。景玉琴(2010)产业安全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应该这样定义: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可以定义为: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产业安全从产业角度划分可以为农业安全、工业安全和金融服务业安全等。 (二)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 朱晓峰(2002)把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的依赖性和边缘型。刘乐山(2002)、朱钟棣(2006)认为,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农业产业整体上基础稳固、健康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农业产业受到大的打击或者损失过多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利益,能够避免或者化解可发生的局部性或者全局性的农业产业危机。朱丽萌(2007)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农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徐洁香、邢孝兵(2005)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