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赠刘景文学习课件

赠刘景文学习课件

《赠刘景文》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赠刘景文》 4.《赠刘景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练背诵,体会诗人对刘景文的情谊。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古诗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初冬的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朋友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词语,要求读正确、流利。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2.反馈交流,正音识字。 3.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细读品味 1.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 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反馈: (1)荷尽: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对比荷花盛开和此时荷尽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幅图?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荷塘,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来到了。你瞧! (2)菊残课件: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以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 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花中四君子之一,不畏严寒,高风亮节,高雅孤傲。因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便得了“花中隐士”的称号。不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说课稿

《赠刘景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擎、残、犹”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赠刘景文》是学生理解较难的一首诗,因此,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3.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

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二、说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说教法、学法 1.谈话激趣,营造气氛。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在课始让学生诵读有关秋天的古诗,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营造好气氛。 2.掌握方法,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古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不打算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主动学习。 3.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具准备课件,古筝曲。 2.教学流程

部编版《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赠刘景文》(含达标训练)人 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 4、通过读感悟本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古诗正确流利的读一次呢? 3、师生评价 三、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课件1学生再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学习生字: 1、默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出示生字,指明读,齐读,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4、词语练习课件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于、枫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指导书写 六、细读品味 1、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课件4 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课件5 (1)荷尽 课件6: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课件7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8 4、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 5、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说课稿

《赠刘景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擎、残、犹”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赠刘景文》是学生理解较难的一首诗,因此,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3、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二、说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教案

《赠刘景文》教案 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写于元祐五年作者任杭州知州之时。作者通过歌咏初冬时的景物,勉励刘景文要抓住人生的大好时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教学目标: 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7个字;理解“荷尽、菊残、擎雨盖”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勉励他的好朋友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3.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荷尽、菊残、擎雨盖”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勉励他的好朋友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以“飞花令”游戏导入,请学生说出含有“花”字的诗句。 2.今天,马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赠刘景文》,相机教写生字“赠”“刘”,强调“赠”的读音。齐读课题。 3.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4.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读通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通顺。至少读三遍。 2.请学生读,评价、正音,并提醒“擎”、“残”、“犹”、“傲”、“橙”、“橘”的读音。 3.教师范读,划节奏读,师生合作读诗,全班齐读。

4.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三、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诗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2.指名说,板书:荷菊 3.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出示荷花荷叶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引导理解——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5.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6.出示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引导理解——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秋风中,菊花的花枝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你想对它说什么?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 7.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对比朗读两句诗。 (二)学习后两句诗 1.课件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光会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边想边读。下面就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2.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课堂实录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的叶子红了,一大片的非常漂亮。 生:我看到了那一片黄色的是菊花。 生:我觉得那一片红色的不是枫叶,应该是桃花,我看过桃花开了,就是这样一大片,红红的,很漂亮。 生:我看到了一片的荷花,开得红红的。 生:我也觉得不是枫叶,不过我觉得那是梅花,老师讲过,梅花开了也是红色的。 师:红梅开了是红色的。看来,小朋友们对图中这一片红色的植物看法不一样。谁能说一说你们说的枫叶也好,菊花、桃花、荷花、梅花也好,它们都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生:我知道枫叶到了秋天就变红,我们在识字1的学过。 师:真好,会用学过的知识。 生:我知道桃花是在春天开的。 生:我知道荷花是夏天开的,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叫夏夜多美,里面讲的。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 生:我知道梅花是冬天开的。 生:菊花是秋天开的,我学识字1时找过一个词叫春兰秋菊,我想菊花是秋天开的。 师:说得真好,能学以致用。 师:现在你们观察一个黑板上的板书,再根据你们刚才说的,这一片红色的植物是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是枫叶,因为菊花是秋天开的,说明这是秋天的景物,桃花、荷花、梅花都不是秋天开的,只有枫叶在秋天的时候变红。 师:你的反应可真快!你都同意他说的吗? 生齐答:同意! 师: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了,靠自己的分析找到了答案。 师:刚才,小朋友们从图中找到了秋天,秋天不但藏在图中,而且也躲在了诗中,请你们读一读苏轼写的这一首诗《赠刘景文》,找一找诗中什么地方还能找到秋天?有疑问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生自读诗文) 师:谁能说说? 生:荷尽是说荷花开尽了,就说明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来了。 师追问:秋天来了,秋天还可分为初秋,深秋,你们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赠刘景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获优秀教案《赠刘景文》 第2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学生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赠刘盖菊残犹傲君橙橘 相互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首诗的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两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适时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平常你都是如何背诗的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2.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赠刘盖菊残君橙 2.学生认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

《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赠”7个生字,会写“橙、残”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 田字格 一、谈话导入。(解诗题) 1.你喜欢秋天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请根据下面的图片,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秋天。2.从大家的描述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一一《赠刘景文》 (出示诗人、题目)认读生字:赠、刘,读准平舌音“贈”,组词“赠”,也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赠写诗还学过什么?《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送给谁的呢? (1)介绍苏轼 (2)写诗的背景: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可是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而当时他都已经58岁了,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板书:赠刘景文)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明诗意) (一)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贈、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古人作诗,最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在苏轼的这首诗歌中,有藏着一幅怎样的秋色图呢,指名读诗的一、二句。思考: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2.指名说,板书:荷菊 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1)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ー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引导理解一一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 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了一种很凄凉的味道。荷花已经开完了,并且已经枯萎了。 过渡:这样缺乏生机的荷叶,确实让人感到凄凉悲伤。那秋天的菊花又是怎样的呢?5.“菊”字的教学。 (1)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 (2)菊残图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 引导理解一一菊残:菊花凋谢。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部编版《赠刘景文》教案设计

《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学生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赠刘盖菊残犹傲君橙橘 相互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首诗的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两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适时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平常你都是如何背诗的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2.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赠刘盖菊残君橙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补充总结。

部编版三年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三年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山行 【课时目标】 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

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学生自由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3.(课件出示2—5)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擎”等10个生字,会写“刘、枝、记、首”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与鼓励。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刘、菊、残、擎”等10个生字,会写“刘、枝、记、首”4个字。 2、练习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那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古诗两首》。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3、齐读课题,书写“首”。 4、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赠刘景文》 二、听故事,理解课题。 1、苏轼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景文,刘景文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教学生字赠、刘。 3、书写“刘”字。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要求把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标注的拼音来读,把诗句读正确。 2、检查朗读整首诗。师生交换着读,把字音读准。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