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都江堰导学案

2020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都江堰导学案

2020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都江堰导学案
2020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都江堰导学案

《都江堰》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二、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三、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四、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都江堰及李冰其人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使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发源于岷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目前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海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治导什更县的洛水何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

阳国志·蜀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了解内容。

(1)正字音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

魅力(mèi)强悍(qiáng hàn)铁戟(jǐ)遴选(lín)韬略(tāo)怦然心动(p ēng)诘问(jié)傩戏(nuó)衮衮(gǔn)诸公

多音字(píng)屏风屏障(jìng)劲拔劲敌(bǐng)屏除屏息屏营(jìn)干劲劲头

2、积累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

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焕然:形容有光彩,如焕然一新。

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涣然冰释。

3、梳理文章脉络

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请同学们浏览各部分内容,划出各部分的中心句,然后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

标题:

第二部分:

标题:

第三部分:

标题:

第四部分:

标题:

4、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划出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品读课文

6、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初步体会它的作用

三、重点探究

1、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2、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内容的?

四、课堂小结

三、写作训练

山东是文化大省,名胜古迹很多,请选择一处,写一篇介绍古迹的文章。

《都江堰》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正字音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

魅力(mèi)强悍(qiáng hàn)铁戟(jǐ)遴选(lín)韬略(tāo)怦然心动(p ēng)诘问(jié)傩戏(nuó)衮衮(gǔn)诸公

多音字(píng)屏风屏障(jìng)劲拔劲敌(bǐng)屏除屏息屏营(jìn)干劲劲头

2、积累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都江堰》教学设计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与探究结合读写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哪里旅游啊? (各抒己见,活跃气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祖国的几处风景名胜吧。(展示一组图片) 这些地方有什么东西吸引你们呢? (各抒己见)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迷人风景,还有当地的美丽传说与相关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寄托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建筑无疑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象征,那么周庄则代表着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销毁的悲哀,那么都江堰呢?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今天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研习课文 (一)检测预习(迅速浏览全文) (设计四个小问题,让学生选择图片,每张图片对应一个问题) ①标音题: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 圭臬(guī nia)韬略(tāo)怦然心动(pēng)诘问(ji?) ②问答题:都江堰是由谁在什么时期修建的?位于哪个省?

战国时代秦国的李冰父子修建的,位于四川省。 ③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 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 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④主观题: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二)具体研习 探究第一部分: 1、“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余秋雨对都江堰的总体评价,作者一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把都江堰和长城进行比较。 作为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长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无疑是伟大的,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和长城比较,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从文本当中找出现成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教师总结: 全方位的对比,显示了都江堰的独立品格,也凸显了都江堰深广的人文内涵。

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赤壁之战》教案

9赤壁之战 目标导航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认识鲁肃、周瑜、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孙权的形象从而了解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 1.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认识鲁肃、周瑜、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 3.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并复述这些内容。 【技能目标】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分析孙权的形象从而了解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学会运用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整体感知 课文以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形势为孙权献策开篇,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前奏。然后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葛亮被迫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进一步酝酿。接着写曹操下战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出现“主和派”与“主战派”两大阵营,孙权举棋不定,鲁肃再次诚挚劝说孙权,坚定其抗曹决心,这是孙刘联盟中出现的波折。鉴于孙刘联盟并非单一的政治联盟,鲁肃敏锐地感觉到单有他的意见是不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一】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都江堰》导学案及答案

《都江堰》导学案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邈.远(miǎo)遴.选(líng)浚.理(jùn)颓壁残垣.(yuán) B.长锸.(chā)圭臬.(niè)诘.问(jí)怦.然心动(péng) C.修缮.(shàn)震颤.(chàn)汩.汩(gǔ)蔼.然含笑(ǎi ) D.喧嚣.(xiāo)濡.养( rú)坍.塌(dān)衮.衮诸公(gǔn) 2.填空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有散文集、等。 3.作者一开始就说“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观点新锐。试从全文找出依据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4.这篇游记散文最主要描写的景物是,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文章的标题是《都江堰》,作者却用很大篇幅来写李冰,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文情怀 《都江堰》参考答案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B ) A.邈.远(miǎo)遴.选(líng)浚.理(jùn)颓壁残垣.(yuán) B.长锸.(chā)圭臬.(niè)诘.问(jí)怦.然心动(péng)

C.修缮.(shàn)震颤.(chàn)汩.汩(gǔ)蔼.然含笑(ǎi ) D.喧嚣.(xiāo)濡.养( rú)坍.塌(dān)衮.衮诸公(gǔn) 2、填空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3、作者一开始就说“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观点新锐。试从全文找出依据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①长城占据了辽阔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②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都江堰至今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是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永久的灌溉了中华民族; ③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④长城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 4、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写都江堰的水,试列举两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鲁人版-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一鲁人版教师用书 第1单元1 劝 学

1 劝学 本课话题——坚持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要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金樱《格言联璧》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木直中.绳( ) 以为轮( ) 槁暴( )( ) 参省.( ) 须臾.( ) 跂. 而望矣( ) 舆.马( ) 舟楫.( ) 蛟. 龙( ) 跬.步( ) 骐骥.( ) 驽. 马( ) 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 ) 爪. 牙( ) 二螯.( ) 蛇鳝. ( ) 【答案】 zhòng róu gǎo pù xǐng yú qì yú jí ji āo kuǐ jì nú qiè lòu zhǎo áo shà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以为轮,其曲中规 ( ) 2.虽有槁暴 (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4.君子生非异也 ( ) 【答案】 1.“”通“煣”,用火烤木使弯曲 2.“有”通“又” 3.“知” 通“智” 4.“生”通“性”,资质,禀赋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 一、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导学案 新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单元风向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根金黄的麦穗预示五谷丰登,一丝微笑能透露出内心的温暖。小处着墨、大处着眼,运笔于一事一物的细部,在细微处领悟大意,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学习时要理解散文中小与大的关系,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思想。 知识和能力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创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理解现代散文中“小”与“大”的关系,分析课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体会想象在课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美好的情操。 1.理解散文中想象的作用。想象在散文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想象创造的艺术之“虚”,可以为生活之“实”插上翅膀,使文章显得丰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2.理解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是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它通过选择合适而恰当的参照物,将“本体”和“比体”进行对照,从而收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彰显事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效果。 3.理解现代散文“小”与“大”的关系。 都江堰 都江堰“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李冰的伟大精魂、李冰父子因其贴近苍生的生命实践而被人们供奉在二王庙里,世代接受人们的祭祀、膜拜。这或许不是李冰父子的本意,但却是民众的愿望,是历史的愿望。都江堰安详地卧在成都平原上,毫不张扬,毫不炫耀,像一位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但只要清流不断,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学习本文,要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著,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 1.注字音 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 惊悸.遴.选 邈.远浚.理

都江堰作文【精选】

都江堰作文 都江堰作文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看着这么壮观巨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全靠人们的双手建造,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在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7月20日的早晨,我们一家满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震后的都江堰,那里让我感受到了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有多么大,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有多么大,但这些都压不垮我们四川人民的。 我在车上看见好多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裂缝,甚至有些房子都倒塌了,变成了废墟,人们在忙着清理废墟,我还看见不少人还住在帐篷里,人们脸上少了很多笑容。我还听一位买面的老板说:“石油街那里震得惨不忍睹,当时房子得摇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梳理 (1) 1.氓 2.采薇 3.离骚 4.孔雀东南飞 5.短歌行 《氓》 ——诗经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4、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夙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 ——诗经 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 《离骚》 ——屈原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4.9 鸿门宴 共2课时 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鲁人版

4.9 鸿门宴 学案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飨.士卒( ) ②鲰.生( ) ③樊哙.( ) ④目眦.( ) ⑤彘.肩( ) ⑥啖.食( ) ⑦刀俎.( ) ⑧杯杓.( ) ⑨参乘.( ) ⑩瞋.目( ) ?芷.阳( ) ?斗卮.( ) ?不胜. (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为????? 做为.( )为.了谁( ) ②数????? 数.见不鲜( )数. 一下( ) ③得????? 吾得. 兄事之( )高得.多( )得.失( ) ④间????? 中间. ( )间. 接( ) 2.辨形组词 ① ???? ? 玦( )抉( )诀( ) ②???? ? 鲰( )诹( ) 陬( ) ③???? ? 戮( )谬( ) 缪( ) ④???? ? 飨( )飧( ) 餐( ) 3.词语释义 ①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婚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刀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园地 10-10 1950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 安工大附中高一备课组 本单元教学设想: 一、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 本单元包括三篇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优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可以引发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 二.把握本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 以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 三、实施本单元的教学建议 1、分析写景 2、体会情感 3.注重审美 4、品味语言 5、读写结合

四、单元教学安排 《荷塘月色》2课时,《故都的秋》2课时,《囚绿记》2课时,表达交流2课时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体会《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问题预设: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问题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

中考地理复习导学案《四川盆地》

① ④ ③ ② 100°E 104°E 28°N 32°N 金 沙 江 长 江 复习《四川盆地》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考纲要求】四川盆地 (1)认识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能在图上填注四川盆地的主要地形区(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能在图上填注成都、重庆、泸州等三个城市。 (2)了解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3)了解四川盆地六处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风景区的分布。 【中考真题】 2014泸州中考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部,气候多样,地质条件复杂,资 源丰富,人口有8000多万。读图4,完成9~10题。 9.我省有著名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其位置大致在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0.下列关于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①地﹥③地 B.海拔高度①地﹥④地 C.纬度④地﹥③地 D.年平均气温①地﹥②地 泸州2013年 我国某省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千米。宋代称为“川峡四路”,省内有一个盆地,盆地内气候温和多雨,盆地西部为平原,农业发达。根据材料和图4,回答6~7题。 6.图4中①②③④位于盆地西部平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下列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 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河流落差大 C.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单一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50-56,地图册P31-33 1.四川盆地处我国的 ,四周被 和 环绕,盆地内部 起伏。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西临 高原,南有 高原,东有 山脉,北有大巴山脉和 山脉。盆地内长江(川江)自西向东流,另有 、 、 、等多条河流从四周汇入。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内部北高南低。 2.四川盆地的气候是 ,特点是 、 。典型植被是 。. 3.“巴山蜀水”是 。四川盆地的颜色 。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 部,有着“ ”的美誉,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坐落在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由秦国蜀郡的 主持修建。时至今日,对我国的 发挥着作用。 巴蜀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6处,分别是: 、黄龙、 、 、 、 。 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 。盆地内部交通枢纽有 、 ,主要铁路干线有 、 、 、 等,主要机场有 、 。 5、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大中小城市密集,交通体系完整,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工业部门有 、 、 、 、 、 ,主要资源有 、 、 、 ,还有芒硝,井盐等。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 ) A .四川盆地 B .吐鲁番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2.四大盆地中,唯一无沙漠戈壁分布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3.关于我国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川盆地四周都有高原环绕 B .我国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C .塔里木盆地中有世界面积最广的沙漠 D .在第二级阶梯上盆地面积分布最广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又称“紫色盆地” B .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C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5.下列选项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 6.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 ) A .太行山 B .横断山 C .巫山 D .大巴山 7.“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描述的是那一个省历史上的交通状况( ) A .四川 B .湖南 C .安徽 D .江西 8.四川盆地属于我国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9.四川盆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A .合肥 B .重庆 C .成都 D .南京 图4 等高线 省会 图例 1000 10 00 3000 ② ④ ③ ①

鲁人版-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一鲁人版训练-落实提升 第1单元2 师 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B.其皆出.于此乎出:产生 C.士大夫之族.族:家族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 【解析】C项,族:类。 【答案】 C 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16582003】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句读之不知 B.不拘于时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被动句,D 项为省略句。 【答案】 C 3.下面对加点字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16582004】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⑤邑人奇.之 ⑥稍稍宾客 ..其父 ⑦粪土 ..当年万户侯

A.①⑤/②⑥⑦/③④B.①②⑥⑦/③④⑤ C.①⑤/②⑦③/④⑥D.①②/③⑥⑦/④⑤ 【解析】①⑤“耻”“奇”是动词意动用法。②⑥⑦“师”“宾客”“粪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③④“羞”“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 阅读《师说》,完成4~8题。 【导学号:16582005】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听说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 C.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 D.圣人无常.师常:固定的 【解析】A项,闻:知道,懂得。 【答案】 A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 C.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 D.则.必有我师则.群聚而笑之 【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介词,比/介词,被;D项,副词,就。 【答案】 D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对比论证的一组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短歌行》 教学过程: 师:上一个星期,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她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要给我欣赏,我看了,我觉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确不错,至少作者的阅读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是我哥哥), 师:噢,你告诉他我很佩服他。他这篇文章,本来她读,他身体不适,我就代劳了 教师读学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很偶然的灵感,想到了酒。 第一个闯进脑海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那个当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叹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酷爱饮酒,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非凡的气概啊!是酒赠与他的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是默默地与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真的醉了吗?如果他没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哦,他好象已经醉醒。那江头的屈原一定醉了,彻彻底底的。“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好象又错了,屈原说他没醉,恩……哦!酒醉的人总说自己没醉……

让我仔细想想,一定有人醉过…… 有了!辛弃疾醉过!“醉里挑灯看剑”,对!是他!他“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哦……还有那位“独上兰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 愁?不应该责怪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来酒不是愁的梦…… 慢慢咀嚼,细细推敲品味。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说酒可以化作“相思泪”,为何?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人好象总醉在酒里,醉在梦里,醉在愁里……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看来醉里的人很容易醒来,但愁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话道出了真理,就让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会须一饮三百杯”吧! 望着祖国大好山河容易醉,望着英雄当年“雄姿英发”容易醉,望着曹雪芹勾勒的儿女情长容易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话:“酒逢知己饮!”就让我们为友人一醉方休吧! 思绪随意自然地来到那座小城----------布达佩思东北一百多公里的埃盖尔。在这块大地下藏着许多美酒,几百年……冷冷的静静地醉卧在地下,余秋雨说那是秘藏的醉意,连裴多菲和纳吉的热血都没能改变它的恒温,连两次大战都没能干扰它的美梦,埃盖尔醉得是何等的固执和执拗啊!

语文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三(鲁人版)必背课文

第三册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屈原列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课题:二十四节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德育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十四节气教案 教学课题:二十四节气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情感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农业意义。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自主学习法、交流展示法、评价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创设情境,教师导入课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无以数计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剧,书法,水墨画等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但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学生自主研习 1.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时间约365天,将地球公转一周均分为24份,每一份间隔15度定一位置,并给一节气名称,全年共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15度,时间约为15天。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分别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三、合作探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新人教必修2

第一单元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 ..(léng)蓊蓊 ..郁郁(wěng) 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 ..含情(mò) 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 ..(d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 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 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 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 D.幽静赏玩软弱 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五篇文言文测试 定稿

五篇文言文测试题 满分:100分 教师寄语:学然后知不足。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驽.马nú谥.号yì熨.帖yù味同嚼.蜡jiáo B馥.郁fù神龛.kān破绽.dìng 暴殄.天物tiǎn C辍.学chuò端倪.ní造诣.yì方兴未艾.ài D皴.裂cūn 滂.沱páng 翘.楚qiáo 奉为圭臬.niè 1、C A谥号shì B破绽zhàn D滂沱pāng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沉湎箫瑟陨命凋敝插科打诨

B暮霭惆怅商榷豢养草官人命C梦魇阴霾乾坤整饬美轮美焕D干涸辎重掣肘茱萸中流砥柱 2、D A萧瑟殒命 B草菅人命 C美轮美奂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船舷.xuán 枕藉.jia瑰.怪guī余音袅袅.niǎo B征辟.bì奢侈.shē窥伺.sì余勇可贾.gǔC默契.qì犒.劳kào 骸.骨hái 越俎.代庖zǔD鸨.母bǎo 樊哙.kuài 青冢.zhǒng 睚眦.必报cī 3、C A船舷xián B奢侈chǐ D睚眦必报zì 4、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溯流而上沽名钓誉杯盘狼藉戮力同心

B瞋目怒视沧海一栗刚愎自用胸无城府 C运愁帷幄蟾宫折桂劳苦功高沐猴而冠 D不绝如缕暴虎冯河正禁危坐下车伊始 4、A B沧海一粟 C运筹帷幄 D正襟危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而无骄尚.之情(高尚)?连辟.公府不就(征召)?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再.迁为太史令(第二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却.坐促弦弦转急(但是)⑴旦日飨.士卒(犒劳)⑵若.入前为寿(你)(⑶刑.人如恐不胜(处罚)⑷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⑸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雨巷》

4、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 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 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 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一词多义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鄙 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 4、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原文和译文教案

《阿房宫赋》原文和译文教案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