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安庆市历代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案例研究,梳理其历史脉络,总结安庆市百年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探讨其选址思想、营建模式,探寻其演化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安庆城市形态演化

前言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是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地为丘陵地貌,城市及周边,山坡林立,湖泊密布。“北负大龙山,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1](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是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近年来,安庆市进入快速发展期,处于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在09版总体规划中,安庆市明确提出安庆市的城市性质为“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山水园林城市”[2]。

通过对安庆历史脉络梳理和分析,探讨其选址思想和营建模式,剖析城市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和认识其发展历程,展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对研究古城保护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作为较早的传统中心城市的范例,对我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1.安庆的区位特征简介

安庆市全市行政区域介于北纬29°47′-31°16′与东经115°45′-117°44′之间,城区位于北纬30°31′与东经117°2′之间。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市是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和迎江、大观、宜秀区三个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2012年全市总人口620.4万人。安庆市是长江中下游闻名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开发性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工业已形成以国家大型企业——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和华茂集团为依托的石化、机电、轻纺、建材等优势产业,是安徽省重要的化工、轻纺业基地。安庆市已初步形成了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沟通了与国际国内的联系。此外,安庆市历史遗迹和山水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

业正在快速发展为安庆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市区总面积541.3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73.3万人。

旧城位于市区西南部,基本上就是安庆清代后期的城区范围,旧城内主要由沿江岗地及冲积平原构成,境内地形多样,总体上自东往西逐渐增高,总倾角44°左右[3]。长江环绕于东南,大龙山逶迤于西北,西濒皖河—石门湖,东北界菱湖,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如图1-1)旧城区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和地方传统

文化的荟萃

之地。旧城是

安庆传统的

行政办公中

心(1987 年

前)、商贸中

心及经济、信

息、文化中心,

也是安庆目

前的一个核

心区。现状用

地以居住和图1-1安庆区位图

商业为主,兼有工业、对外交通、仓储用地。旧城内有倒扒狮和大观亭 2 片历史文化街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 处[4]。

2.安庆城市形态演变历程

“安庆”之名的出现,始于南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庆今城淹没在古彭盖泽水面之下,安庆今城的建设确始于南宋[5],因此,本文认为考察安庆的城市形态变化,不同于研究安庆城的历史,不必考察南宋以前“安庆”城址的转移,只研究其时之后安庆城市形态变化。

安庆城周边形成的是滨江控湖的地理优势,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冷兵器时代,“两方云山两面江,半是山城半水城”,其军事意义自然不言而喻。长江流经的安庆周边是茂密的古树林,不便于通行,安庆城具有较高的控扼作用。

2.1宋元时代

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由于金兵南

下,安庆知府黄干奏请朝廷在“盛唐湾宜城

渡之阴”(即今城区)建筑新城,以备战守,

并自行从怀宁(今潜山)移府治县治于皖口

(今山口乡)。此为安庆建城之始。[6]11年后,为了防御农民军的进攻,城池又被加固。景定元年(1260),为防御蒙古军,沿江

制置

图2-1宋元时期安庆城市空间结构图

大使马光祖复筑城墙,奠定了城市基础。城墙以砖石包砌,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基宽七尺,顶宽三尺半。设城门 5 座:东枞阳门、东南康济门、南盛唐门(后称镇海门)、西正观门(又称八卦门)、北集贤门。元代城墙增高二丈六尺,东、北、西 3 面建有护城壕,深一丈。如图2-1所示。

2.2明清时期

图2-2清同治安庆城池图

清顺治七年(1650),重建城垣,砌城垛758 个,增建炮台、火药房、窝铺等设施。至清代中期,除城外围建有一些寺观外,城市建设几乎集中在城墙范围内进行,城市显单一紧凑块状形态,此时城市规模很小,仅 2.7 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处于明显的点状形成阶段。清代后期,城市规模开始扩张。同治元年(1862),因西门外长江和皖河在此接流,水路交通便捷,民舟大多汇集于此,遂在旧城西部加筑一道月城,辟金保、玉虹两城门(图2-2)。光绪二十年(1894),在金保门南增辟同安门。城内面积 2.7 平方公里,加月城面积共约3.67 平方公里。

图2-3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图2-4安庆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清同治)

安庆古城格局与其他古城颇有差别,既有山城错综的韵味,也可略见平原城市规整的景象。城址选择体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的思想。北部大龙山脉,横亘东西,蜿蜒似龙,最高峰海拔693.4 米,形成城市天际线的大背景。长江、皖河、石门湖在古城西侧蜿蜒交汇,菱湖、莲湖、东湖、西湖在东北侧与古城密切相连,形成水际线。城市格局充分尊重自然山水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体现封建城市“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周礼·考工记》)以及“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管子·大匡》) 的思想(图2-3)。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严谨,整体性较强。

城建于临江近湖的一群丘陵阶地上,黄海高程在12—60 米之间,岗岭层叠,陡坡与石级相固,俗有“九头十三坡”之称。[7]城的形制不规整,轮廓大致接近方形,部分采用曲线;道路格局为不规则的方格网状,道路走向为南北和东西略偏西南;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性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左布寺观,右置社坛,衙署居中且偏城西最高处,也是旧城两列阶地的两脊交汇处,文教区集中于衙署以东。市民主要聚居在南厢,仓库依长江渡口设在城南;房屋建筑个体的布置多顺地势建造,朝向多变、因地制宜;城门设置不拘一格,东、西二门偏于南隅而近长江;城垣沿岗地边缘临江岸而筑,城内多古塘,与城外护城河及长江相通。建城后,四方贸易活跃,盐粮漕运经此转输,皖西南各地货物在此集散,逐渐成为长江沿岸的重要商埠。随着区域政治、经济活动的增强,形成了龙门口——庆云街(人民路)一条东西向城市主轴线,及南侧平行于主轴线的倒扒狮、四牌楼一带的商业活动区(图2-4)。

2.3近代时期

图2-5清末民初安庆街道图

清末,随着沿江防洪堤的修建、206国道建设以及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速度加快,安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格局由封闭型逐步向开放型转变。由于城市西部和南部受长江、皖河、凤凰山、狮子山等阻隔,没有发展空间,城市沿206国道和长江及华中路为伸展轴,向北和东扩展[8](图2-5)。借助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对外经济兴起等外力作用,城市具有沿主要外向经济流和交通流方向的外溢趋势,这一时期处于明显的轴向延伸阶段,城市呈星状形态。但直到1949 年解放初期,安庆城区范围变化不大,城内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多进天井式布局最为典型;数百条街巷狭窄弯

曲,起伏不平,素有“九头十三坡”之称;宽达八九米的干道有 5 条,共约 4 公里。

2.4现代时期

2.4.1建国至改革开放

图2-6解放初期安庆市区图图2-7 文革时期安庆街道图

解放初期,安庆市盲目拆除了旧城墙及 5 座旧城门,城区建设逐渐向北、向东拓展。由于自然条件中长江水运的发达,安庆市沿江向东拓展趋势明显,水运条件较为便捷的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四五”期间,中央在安庆建设了250万吨炼油厂,并配合生产石化产品,城市空间向西北方向实现较大规模的拓展。另外,由于龙山路和集贤路的打通,城市沿集贤路和龙山路向北拓展向西发展阶段。[8]旧城区的建设只能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房屋、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虽然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利用旧城,一再降低城市建设标准,压缩城市非生产性建设,致使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采取降低质量和临时处理的方法来节省投资,为后来的旧城改造留下了很多隐患(图2-6)。

“大跃进”时期,安庆市盲目兴建钢铁厂、炼焦厂等企业,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

重由1957 年的3%猛增至1959

年的34%,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

加重了旧城负担,造成城市住宅紧

张、市政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环

境日趋恶化等严重问题,加速了旧

城的衰败。

“文革”10 年城市建设和旧区

改造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到处见缝

插针,乱拆乱建、历史文化古迹遭

到严重侵占和破坏,给以后的旧城

改造设置了难以解决的障碍(图

2-7)。

从整体来说,建国后至改革开图2-8 1963-1978 年旧城街区图

放前,安庆旧城形态生长处于一个缓慢的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基本投资方面长期不足,

城市建设量小面窄,城市面貌因而出现停滞不前、甚至老化的现象。长期对消费及第三产业的忽视也减低了对商业空间的需求,中心区的商业活动亦不大频繁,商业活动场所、娱乐活动场所、饮食场所全面压缩。旧城城市形态基本上延续了建国前的形态格局(图

2-8)。

2.4.2改革开放后

图2-9 80-90年代安庆城市空间形态特点

1980 年代,安庆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发展仍表现出对长江水运的较大依赖,沿江东部水运条件较为便捷的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空间呈现轴向生长与加速填充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区面积逐渐增大,城市呈现了以旧城为核心的“L”型城市空间形态。

1990年以后,安庆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开发区在城市北部的设立,使北部有了大的发展,同时在大桥以东建设未来的城市中心区,导致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扩张。通过对滨江城市景观带、菱湖风景区的建设,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等措施,使得城市景观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形象得到加强。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如合安公路拓宽改建、

合九铁路开通、合安高速公路建设、

安九公路建设、安庆长江大桥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安庆的对外联系。城

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补空缺

为主,至此,城市沿古城的西部、

北部和东部呈“扇形”发展的趋势。

[8]如图2-9所示。

2000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

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

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

进,更进一步推动了旧城更新改造

的发展。特别是旧城内工业“退二

图2-10 2003 年安庆土地利用现状图

进三”速度加快,工企业用地大部分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其他第三产业用地,城市发展框架拉大,城市进一步往龙山、老峰、长风等方向拓展,呈现带状发展趋势。

但由于旧城浓厚的文化氛围、较好的物质基础(名校、一流医院等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均分布在旧城区),旧城区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活力,反磁力中心并未形成,城市结构仍呈现“单中心式”。旧城一直也是皖西南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随着安庆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其中心功能更强,人民路地区已从过去的零售业为主发展成为商业、商务、金融、办公等功能为主的商业商务复合中心。如图2-10所示。

3.安庆城市形态历程分析

安庆建城伊始,体现了以《管子》、《周礼》为代表的体现礼制的建城思想。在随后的演变中,一方面,城市形态总是以其原有形态为基础,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无序到有序的垂直向进化的特征,本身具有内在的自组织能力,促成了内部形态的演替重组和外部形态的拓展扩散。另一方面,安庆空间形态的演化又时刻处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充满偶然性的地域开放系统中,在多层面、多范畴的政治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深层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下,呈现出水平向分化的特征[9]。

城市空间形态不仅仅是城市的形式、风格、布局的物态表现,更是城市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活动的物化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中[10]。同时,前一阶段的空间形态积淀又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并在演化中逐步调整适合后继的社会环境[11]。

安庆近代城市发展,反映了传统政治中心城市的近代化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的内涵却随着时代而演变为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具有区域性商业金融中心和服务功能。

目前安庆城市的功能定位尚在

转换之中,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挑

战,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但尚没有

成为支柱产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

整以及作为其表现的城市功能的演

变是促使安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

内部因素[12]。城市空间形态的优

化主要研究不同功能城市用地的转

换与布局问题,即研究空间演替与

形态的关系[13]。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巨大的城

市尺度,低水平的城市开发,不断图3-1安庆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图

被蚕食的生态环境,不仅降低了安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宜居性,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必须准确把握安庆城市空间拓展态势,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生态宏观框架,从而反向控制城市建设低水平、蔓延式发

展[14] 。如图3-1所示。

参考文献

1. [清]顾祖禹.读史方典纪要卷二十六江南八庐州府安庆府IM].

2.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庆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3.政协安庆市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部.安庆文史资料第17辑皖城古今谈专辑(上册)[Z].1987

4.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方番.安徽大学,1930年代前后安庆城建的历史时空及其特征研究,硕士论文,2010.

6. 安徽省地方志编慕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46.

7. 张帆.东南大学,安庆旧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硕士论文,2006

8.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J].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5.

9. 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55-60.

10.王金江,戴淑虹.济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影响要素分析[J].规划师,2007,(23):62-63.

11.杨哲.近代厦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J].城市规划学刊,2006,(4):99-105.

12.陈莉, 燕宁娜, 马冬梅.银川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因素分析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8,7 (4):382.

13.何子张,段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1):52-55.

14.汪秀丽.合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优化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33):18-20.

成都市研究所名录

成都市研究所名录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成都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四川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粮油科研所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省人工晶体研究所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四川养麝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广播电视科研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市农业机械科研推广服务总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场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都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微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玻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化工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机电研究所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市沼气科学研究设计所 四川省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监测研究所成都市建工科学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 成都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四川省皮革研究所 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周长凤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首次在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使用“核心素养”一词。自此,我国基础教育界便“卷起”了一股核心素养的“旋风”,教育也由知识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关注与讨论,承载着人们对教育寄予的所有美好期望,其尊重双基、功能论思想(指向问题解决)、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等诸多观点都非常具有合理性。核心素养关注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指向的是学习结果。所以,在近两年时间里,一些与学相关的高频词“学生”“学习”“学习科学”“深度学习”等不断见之于报端和学术论文中,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本文笔者仅围绕“深度学习”展开讨论,谈谈如何通过深度学习,让核心素养“软着陆”。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特定学习概念的表达以及相关的专题研究实际已由来已久。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o 开展了一系列对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在 1976 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①一文中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将学习者分为深度水平加工者和浅层水平加工者,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这两个相对的概念。此后,Ramsden、Entwistle 和Biggs 等学者在这一概念基础上都对深度学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相对而言,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早是由教育技术界广为关注,这与 AECT2004 教育技术概念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2004 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重新修订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突出强调了深度学习的思想理念,并将促进深度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目标②。随着 AECT2004 定义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广泛传播,深度学习也开始得到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6): 4-11. ②雷钢.从 AECT 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3-15.

安徽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结题报告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 课题批准号JG07286 课题承担人周德永李伟 所在单位 寿县涧沟镇朱厂小学 涧沟镇中心校 涧沟中心校课题组2008年12月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 结题报告 安徽省寿县涧沟中心校课题组执笔:周德永【引言】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高农村课堂的教学效益,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成为打破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造成的农村与城镇学生享受教育的不公平。很大程度的缩短了城乡教育的差异。同时,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并能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进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通过参与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研究工作,并把着力点放在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至力于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带动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市县教研室、电教馆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一年的研究探索,本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远程教育卫星下载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资源、光盘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可选择不同方式实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并得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同目标。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为我校培养一批名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效益课堂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也是打造公平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一条快车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必须要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把现代化的资源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带入课堂。由于我校地处农村,辖区内的中小学都已配备了远程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并将“天网”与“地网”有效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教育改革,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决定组织实施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旨在搭建教育科学研究平台,面向全省,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活动,着力打造研究精品。 第三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注重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规范课题立项、中期管理和成果鉴定及优秀成果评选。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工作,制定研究规划、课题实施办法,发布年度课题指南,组织评审立项、成果鉴定、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部作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部门,依据实施办法对立项课题进行日常管理。 组建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专家库,课题专家库成员参与并负责课题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成果鉴定,提供学术指导和专业咨询。 第三章选题 第五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加强理论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实践研究,体现地方特色。 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发布研究规划和课题指南,课题申报原则上应根据安徽省教育研究课题指南选题,在相关领域内选择、设计、申报研究课题。 2.选题分为三类:学科类课题、综合类课题和管理类课题。其中学科类课题包括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各学科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综合类课题包括跨学科、跨领域或多学科整合等研究;管理类课题包括课程与教学管理、学校管理、校本教研、教育教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工作等。 3.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将选择对全局性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课题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 第四章申报 第六条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按年度实施,每年发布年度课题指南并组织课题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课题指南原则上每年2月份发布,4月底前申报,5月底前公布评审结果。原则上每年立项课题不超过100项。 第七条申请人应根据课题申报书的要求,认真填写《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书。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对课题负责人的政治表现、业务及学术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和承担课题管理职责并签署意见。 第八条课题实行“双负责人制”。申请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应符合以下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 设计摘要 设计者尹延山 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 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 学活动任务与目标活 动 分 析 活 动 内 容 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 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活动分2 个阶段进行: 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 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 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 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 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 点 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 学 目 知识 与 技能 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 输到计算机中。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 管理照片。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标过程 与方法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 学习 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 学习 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 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学 环境 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 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 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 类型 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 设计 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 生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 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 法。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 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 工具的使用,为新课做 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工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通知)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通知) 宁教研教务[2009]18号 -------------------------------------------------------------------------------------------------★-----------------------------------------------------------------------------------------------------关于公布2009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 教学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 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展评活动的通知》(宁教研字[2009]6号),各区县教研室认真落实了本区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案例评比工作,并向市教研室推荐了参加市级展评的教学案例共195份(其中小学117份,初中78份)。经市教研室组织的专家组认真评审,共有116份教学案例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59.5%,现予公布。 希望全市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师认真研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教材(苏科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落实好备课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及学生学件,收集整理学生操作实践使用的素材,为努力提升我市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作出贡献。 附件:2009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选结果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二○○九年十月九日

附件:2009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选结果 小学一等奖(8份) 小学二等奖(14份) 小学三等奖(45份)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发表出版单位或 适用范围 1 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 研究中心 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着作广东教育出版社 2 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 心理学整合研究 着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3 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 育与人力 资源问题 报告”课 题组 教育部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 国 着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 社 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 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研究 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 5 教育经济与管 理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价学着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6 教育心理莫雷华南师范大学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系列 实验研究 论文心理学报 7 体育卫生美育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 生与艺术教育 司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研究 报告 大中小学校 8 教育经济与管 理 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着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9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社会学着作南京师大出版社 10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廖哲勋 田慧生 华中师范大学 中央教育科学 研究所 课程新论着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11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着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12 教育理论与教 育史 刘海峰厦门大学中国考试发展史着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 13 国防军事教育雷渊深军事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教育发 展史 着作军事科学出版社 14 国防军事教育于清吉总参军训和兵 种部 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 研究 研究 报告 军委、各总部 15 国防军事教育向德全空军工程大学军事教育评价发展研究研究 报告 总部机关、军事 院校 二等奖(73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 设计摘要 设计者尹延山 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 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活 动 分 析 活 动 内 容 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 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活动分2个阶段进 行: 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 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 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 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 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 点 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 学 知识 与 技能 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 到计算机中。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 照片。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过程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务与目标 目 标 与 方法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活 动 组 织 自主 学习 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 学习 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 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 设计 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学 环境 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 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 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 类型 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 设计 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生 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 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 法。 3、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 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工 具的使用,为新课做好 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 能力,提高对信息工具 使用的基础。

关于组建安庆市新高考研究项目组暨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的通知2017.10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文件 教研[2017]40号 关于组建安庆市新高考研究项目组暨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中心)教研室: 为更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与新要求,努力提升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切实落实安徽省新高考政策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组建安庆市新高考研究项目组,并于10月下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核心成员 (一)领导组 组长:徐晓春 副组长:陈亚玲 成员:孙彦方敏 (二)专业组 1、研究项目专业组总负责人 孙彦(市教研室) 2、高考政策方案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 孙彦(市教研室)邱国民(安庆二中)王建军(怀宁县教研室) 徐河水(宿松县程集中学) 3、选课走班实践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 陈俊(市教研室)孙彦(市教研室)陈信怀(市教研室) 何承全(市教研室)徐跃华(市教研室)余德明(市教研室) 张海马(市教研室)韩久建(市教研室)张皖宿(市教研室) 何陆祎(市教研室)辛向东(石化一中)陈党生(安庆七中) 魏东(安庆一中)金久(安庆一中)丁淑珍(安庆二中) 王立和(安庆九中)李四红(安庆十中)程林(潜山县野寨中学) 严子康(太湖县朴初中学) 4、生涯规划教育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 江龙林(市教研室)李昭平(太湖中学)江中(安庆七中) 严雪梅(安庆一中) 5、教学质量提升及评价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 何承全(市教研室)熊淑安(望江中学)汪全兵(石化一中) 王琳(安庆十一中) 拟稿:江龙林审稿:何成法签发:孙彦

二、第一次工作会议安排 (一)会议时间 2017年10月31日上午9:00—12:00 (二)会议地点 安庆四中西校区行政楼二楼会议室 (三)会议内容 1、成立安庆市新高考研究项目组。 2、拟定研究项目工作目标、任务、进程。 3、分组落实具体研究工作。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O一七年十月十三日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简介:本报告系2008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Y200846;课题承担单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王素。本报告曾摘登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7日第四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 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要素和基础。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教育竞争力则是国家竞争力在教育领域里的体现。国内外对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而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人才与教育的竞争,教育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一般认为,竞争是指不同主体之间由于机会、资源等问题而产生的,为获得或实现既定利益与目标的行为过程。竞争包含了几大要素:竞争主体、竞争缘由、竞争目标和竞争领域等。英文中“竞争”(competi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ompetere,意指“寻求”,适时适地为疑难寻得适切的解答。现代英语中compete为动词,是指为赢得某一对象而与他人进行对抗、比赛;竞争为名词,可指参与竞争的人,也可指力量、技巧、能力等的较量或对抗行为。 竞争力是指不同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之对手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从竞争主体来看,竞争力是其具有的某种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是组织能力、盈利能力、市场销售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或综合能力;从主体比较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的优势,也可能是竞争过程中的行为优势,或者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优势,还有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方面的优势;从竞争客体来看,竞争力是主体对客体(要素)的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反映在主体的获益大小上,可以是出口份额及其增长,也可以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课题主持人:王素;核心成员:方勇、孙毓泽、苏红、王小飞、李协京、李建忠、姜晓燕、田辉、胡玲、蓝建;报告执笔人:王素、方勇、苏红、孙毓泽。

安庆四中2012013学年教育教学开放日

安庆四中2016~2017学年度 “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探索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三、邀请对象: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专家;各县(市)区、城区中学教师代表;七年级学生家长。 四、活动内容: 1、安庆四中第二届翻转课堂教学大奖赛暨展示课 责任人:吴伟荣 比赛组 第一组: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地点:学宫楼二楼录播室 学科授课教师 数学钱莹 英语刘瑾 思想品德丁彤 历史张园 生物张宇 化学江楠 物理吴津 第二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地点:科技楼一楼阶梯教室 学科授课教师 语文许根华 地理李罕 音乐陈庆 体育王碧艺(后操场) 心育杨双佳 信息技术王秋玲(微机房)

展示组 2、课堂教学全面开放(课表附后) 责任人:潘朝晖 上午所有课堂全面开放,听课老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科目、节次、班级。 3、市级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责任人:袁玉婷 4、家校互动 责任人:丁家骏 上午,七年级家长自愿进入课堂听课和孩子共同学习。 5、校园参观 责任人:陈一平 明伦堂、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等。 五、组织管理: 1、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 旸 副 组 长: 李 飚、袁玉婷 吴伟荣 2、教学组 责 任 人:潘朝晖 工作人员:各教研组组长 工作内容: (1)11月24日~12月15日为准备阶段 学 科 授课教师 地 点 语 文 方 瑗 科技楼阶梯教室 数 学 李鹏凌 科技楼阶梯教室 数 学 何 非 七(2)班教室 英 语 王 琳 科技楼阶梯教室 英 语 陈怀南 七(8)班教室 活动内容 时 间 地 点 学 科 活动负责人 市级课题开题 下午2:10 学宫楼二楼 样板间教室 数 学 政 治 李鹏凌、秦名正 杨 莉、雷庆永

九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第一课拒绝假冒伪劣商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清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2.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3.掌握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2.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案例,多媒体 教学过程: 视频引入(执法人员执法检查商场,超市等)少数商家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人民群众造成伤害。被依法查处。我们应该怎样在消费过程中认清假冒伪劣商品呢? 二认清假冒伪劣商品 1. 假冒商品:指通过使用其他商品的商标,名称,外观设计,标志,产地和生产者等来误导消费者的商品。 2. 伪劣商品:指生产销售的商品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质量低劣,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商品。 3. 书上第一页事故回放,案例分析。 4. 辩论,对假冒伪劣商品展开辩论。正方:坚决制止。反方:可以使用。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 三.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 1.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给消费者造成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损失。 3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 4.极大地损害了名优企业。 5.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6.使国家形象严重受损。 活动: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遭遇过假冒伪劣商品。 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有无下列内容 1. 商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 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3. 商品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 4. 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

5. 易造成商品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要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 五维权须知:投诉电话12315 作业设计:向大家介绍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或者技巧 第二课冷静应对火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冷静对待火灾。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求助逃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 3、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求助逃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自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开心的事情。 2’过渡:家人关怀,同学的友情,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可是,一场意外却足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导入课题) 二、案例呈现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看图片。(视频展示生活中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2、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火灾案例,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教师及时总结。 教师:假如这些火灾发生时你在场,你会怎么桌?(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4、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看来,当我们突遇火灾时,掌握一定自救逃生方法,冷静自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面对突遇其来的熊熊大火,我们又如何逃生自救呢? 三、交流反馈讨论策略 1、同学们搜集了许多火灾自救小常识,在小组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什么样的逃生方法才是科学的逃生方法?(教师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补充)。

超文本结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题名称:超文本结构、学习目标导向和个体认知风格对网络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 课题批准号:EBA030410 课题类别:教育部青年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1.4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心理 课题鉴定时间:2010年1月 课题负责人:张智君浙江大学 主要成员:任衍具朱明泉符德江宿芳唐日新

研究总报告 超文本学习和信息搜索的影响因素及用户模型研究 摘要:阅读网络课件和搜索网络信息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材料中,信息一般超文本(Hypertext)的形式呈现。超文本以非线性的方式组织信息,更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认知负荷高、干扰多及容易偏离学习主题(迷路)等问题。已有研究仍未从整体上对超文本结构、任务类型和导航等效应进行系统的探讨,对网络信息搜索的特征和策略的研究也少见报道。鉴于此,本项目以模拟和真实的网络环境为背景,采用实验室研究、行为观察以及多变量统计与分析等技术,系统地考察超文本信息搜索的影响因素与用户模型。本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任务类型和导航对超文本信息搜索的影响;(2)文本组织形式和结构化水平对中文信息搜索绩效的影响;(3)互联网信息搜索用户模型的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文本组织形式、结构化水平、任务类型和导航等对超文本阅读和信息搜索有重要作用;浏览时间、“页面跳转”、“提交请求”、“主题目录链接”和“相关链接”等事件显著影响互联网信息搜索的模式和效率。本研究结论认为,对超文本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超文本和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超文本文本结构信息搜索用户模型导航 1 引言 阅读网络课件和搜索网络信息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材料中,学习材料一般以超文本(Hypertext)的形式呈现。超文本以非线性的方式组织信息,灵活性高,更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将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编制出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但是,以超文本为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材料也存在不利学习的因素。在学习中学生需把不同空间区域的信息(称“节点”)连接起来(即“跳转”),以形成

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实施工作方案教研新闻...

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实施工 作方案教研新闻... 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科学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整体提升我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有效保障我市国家级实验区实 验工作的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 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实验目标 改变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目标过于单一的现状,探索并建立既适应 素质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又切合安庆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的评 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我市打造成为规范有序、优质均衡、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教育名市. 三、实验策略 多元驱动策略.激发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建构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

分步推进策略.立足市情,全面动员,分步推进,点面结合.市直学校全体参与、各有侧重,县(市、区)学校自愿参与. 和谐发展策略.强化制度设计,保障和谐发展,建设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四、实验任务 (一)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任务目标:以教育部《评价指南》提出的5个维度20个关键性指标为基础,分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分别研制评价指标、考查要点、评价方法和评价资源,打破单纯以学业考试为评价方式的历史格局,逐步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二)改进评价方式方法 任务目标:全面客观地广泛收集信息,建立基于大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的教育教学诊断机制;注重对学生进步和学校发展的评价;建立基于《评价指南》的校内质量监控机制. (三)协同推进相关改革 任务目标:在基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改革(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初中招生“零择校”和普通高中“综合录取”等) (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任务目标: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学校的日常自我管理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校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校自发推进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五、实验步骤 (一)组建实验团队

苏教研200964号

苏教研…2009?64号 关于表彰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中心、教科院): 根据教育部教材多样化的建设方针,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室组织编写了《牛津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全套教材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在省内及全国其他部分省、市使用。全省广大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自2003年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来,努力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认真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更新教学观念,把《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实验与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结合起来,与培养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我省

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提高教材质量和全省的初中教育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经研究,决定表彰南京外国语学校等120个单位为“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表彰马黎等239位同志为“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积极工作,与时俱进,再创佳绩,为繁荣我省的初中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园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进一步推进我省的教育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附件2: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抄报:江苏省教育厅 抄送:各市教育局

附件1: 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南京市邳州宿羊山初级中学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睢宁县第二中学 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丰县华山初级中学 南京市树人国际学校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沛县第三中学 南京市伯乐中学贾汪区实验中学 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新沂市钟吾中学 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初级中学 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常州市 南京市溧水县晶桥中学常州市正衡中学 南京市高淳县第三中学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中学常州市花园中学 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常州市西林中学 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学常州市第四中学 南京市虹苑中学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溧阳市第二中学 金坛市第二中学 无锡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无锡市东林中学苏州市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常熟市第一中学 无锡市梅里中学太仓市实验中学 无锡市港下中学昆山国际学校 无锡市堰桥中学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无锡市蠡园中学吴中区西山中学 江阴市暨阳中学相城区蠡口中学 宜兴市外国语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 苏州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徐州市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 徐州高级中学

2019年安庆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doc

附件: 2019年安庆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 指南 安庆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编 2019年2月

目录 一、参赛人员范围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三)评选指标 (四)作品资格审定 (五)作品制作 三、作品报送及相关说明 附表1: 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 附表2:作品登记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 附表3:作品汇总表

一、参赛人员范围 面向全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安庆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参赛项目包括: 课件、微课、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不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移动终端课件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1)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1)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的通知

近期关于申报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基地项目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近期接部分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通知,201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申报者点击链接查看通知和指南,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1、2016年度“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公告与课题指南 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3月8日,申报书一式4份,活页10份。 2、2016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申报公告 项目申报书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4月4日,申报书一式5份。 3、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项目申报书 论证活页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4月11日,申报书一式4份,活页3份。 4、关于申报2016年度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的通知(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3月14日,申报书一式6份,活页5份。 5、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项目申报通知(课题指南、项目申报书、活页)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3月14日,申报书一式5份,活页4份。 6、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申报公告(课题指南、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 申报材料直接交张大千研究中心 7、关于申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16年度项目的通知(项目指南、申报书)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2月25日,申报书一式5份。 8、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6年度研究项目申报通告(课题指南、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 科技处受理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3月21日,申报书一式3份,活页8份。 9、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的通知 项目申报书、论证活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