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足口病督查表

手足口病督查表

手足口病督查表
手足口病督查表

防城港市卫生行政部门手足口病防治督查表

被督导单位:

项目内容情况(在符合项打“√”)方法备注

组织管理及时传达了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

控精神,再部署、再组织本辖区的防控工作,落实

分片包干制度、疫情报告和分析制度、培训制度

1、是

2、没有

查看资料、会议

记录等

工作部署情况:

制定本地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是 2、没有查看文件制定时间

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互通信息,

措施联动

1、有

2、没有查看文件

联防联控具体体现: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成立时间

组建本辖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专家组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成立时间

实行疫情值班制度,确保值班电话通畅2、有 2、没有

查看文件、看值

班记录

开始时间

设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1、有 2、没有查看文件定点医院名称

制定了手足口病诊疗流程(包括病例转诊、会诊、

专家派出制度等)

1、有

2、没有查看有关材料制定时间:

经费保障是否为疾控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和疫情处置,配

备试验设备和试剂的经费

1、是

2、否

查看有关材料是否为定点医院添置手足口病救治有关设备、药品1、是 2、否查看有关材料

培训情况是否对辖区医务人员组织开展了以手足口病诊治

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尤其是否培训到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医生

1、是次数

2、否

查看有关材料

宣传教育是否与宣传、广电部门合作,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

识宣传

1、是

2、否

询问或查看资

开展次数具体方式

陪同检查人:检查人员:

防城港市疾控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督查表被督导单位:

项目内容

情况

(在符合项打“√”)

方法备注

组织管理是否对本辖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1、有 2、没有查看文件、记录部署时间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机动队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成立时间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成立时间实行分片包干制度,不同片区由专人负责1、有 2、没有查看资料

实行疫情值班制度,确保值班电话通畅1、有 2、没有查看文件、看值班记

开始时间

培训情况是否组织学习手足口病的最新方案

方案学习:

1、是

2、否

查看资料培训时间:09年是否组织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1、是次数

2、否

查看培训记录培训对象:

督导情况2010是否部署或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督导1、是 2、否查看资料1、已开展时间

2、即将开展时间

疫情监测是否对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开展流

行病学调查并采样检测,资料齐全(包括个案表、

流调报告、采样记录、送检记录、实验室检测结

果等)

重症或死亡病例:

1、有

2、没有

开展调查:

1、是

2、否

查看资料

辖区重症或死亡病例例数:

聚集性疫情起数:

开展调查数:

落实疫情分析制度,安排专人动态监测本地疫

情,定期分析汇总分析本辖区被疫情变化情况

专人负责:

1、是

2、否

定期分析:

1、是

2、否

查看资料

物资储备是否储备了防控工作的应急物资,包括消杀药品

和防护用品等

1、有

2、没有

查看物资登记或现

场查看

物资储备情况:

宣传教育是否开展手足口病防病知识宣传1、是 2、否询问或查看资料开展次数具体方式陪同检查人:检查人员:

防城港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督查表

被督导单位:

项目内容情况(在符合项打“√”)方法备注

组织管

理是否成立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有效开展工作1、是 2、否查看文件成立时间是否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预案(包括病例转诊、会诊制度等)1、是 2、否查看有关材料制定时间

是否组织过院内《手足口病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1、是 2、否查看培训记录开展时间:是否成立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1、是 2、否查看文件成立时间是否组建本院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救治专家组1、是 2、否查看文件成立时间

工作情

况是否开展预检分诊工作,有明显的标识或导医引导病人到发热门诊1、是 2、否现场查看

预检分诊台备有速干酒精类擦手剂1、是 2、否现场查看

发热病人到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就诊,门诊日志是否合乎规范1、是 2、否查看门诊日志

普通输液患者与发热输液患者分别安置1、是 2、否询问或查看

体温计、压舌板等是否一人一用一消毒,是否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是 2、否现场查看

定点医院是否有设立隔离病房1、是 2、否查看现场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1、是 2、否现场查看

ICU条件是否满足救治条件(备有呼吸机、隔离衣、外科口罩、面罩等)1、是 2、否现场查看

是否根据国家最新要求填报重症病例转归、转院、收治等填写规范,要求报告人员现

场操作

1、是

2、否现场操作存在问题:

培训情

况是否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手足口病诊治、报告、防控知识培训1、是 2、否查看相关资料

是否派人参加过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为主要内容的培训1、是 2、否查看培训记录开展的培训班2010年是否组织院内重点科室开展《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为主要内容的培

1、是

2、否

查看培训记录开展时间:

物资储

备是否储备达菲等医疗药品1、有 2、否询问是否有足量的消毒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储备1、有 2、否查看

陪同检查人:检查人员:

防城港市手足口病防治幼托机构督查表

被督导单位:

项目内容情况(在符合项打“√”)方法备注

组织管理是否召开相关会议,再次对学校防控工作进行部署1、有 2、没有查看文件、记录部署时间

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成立时间

制订学校防控工作方案1、有 2、没有查看文件是否落实到学校具体部门和各班级指定与疾控机构具体联系人1、有 2、没有查看记录是否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指定专人负责晨检、缺课追踪登记、报告工作1、有 2、没有查看09年工作记录

监测和防控情况是否在学校开展学生的晨检1、是 2、否查看每日记录

是否开展缺勤缺课监测和随访1、是 2、否查看记录或询问

是否建立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1、是 2、否查看制度和现场

是否建立消毒制度,并定期对相关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1、是 2、否查看制度和现场频次学校环境卫生良好,通风情况良好1、是 2、否查看现场

软硬件设施是否为学生设有流动水洗手1、是 2、否查看现场

是否配有洗手液或肥皂1、是 2、否查看现场

是否为儿童学生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1、是 2、否查看现场和询问食堂工作人员和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体检证1、有 2、没有现场查看

培训和宣传教育

情况是否对教职员工进行防控知识培训1、是次数 2、否查看资料、询问开展时间:是否对学生宣传手足口病1、有 2、没有抽查询问

是否对家长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宣传1、有 2、没有查看资料宣传形式:

陪同检查人:检查人员:

防城港市乡镇卫生院手足口病防治督查表

被督导单位:

项目内容情况(在符合项打“√”)方法备注

组织管理是否召开手足口病防治相关会议,部署本院救治工作1、是 2、否查看文件、记录部署时间是否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1、是 2、否查看文件成立时间

是否制定了手足口病诊疗流程(包括病例转诊、会诊制度等)

1、是

2、否查看有关制度

和转诊记录

制定时间落实病例报告制度,专人或专部门负责病例的报告,以及病例转归、死亡的报告1、是 2、否查看文件

实行分片包干制度,不同片区由专人负责1、有 2、没有查看资料

培训情况是否派人参加手足口病诊治、报告、网络报告、防控知识培训1、是 2、否查看相关资料

是否组织过院内重点科室开展《手足口病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培训1、是 2、否查看培训记录开展时间:

工作情况是否开展预检分诊工作1、是 2、否现场查看

手足口病流行时,是否专辟诊室(台)接诊出疹的疾例1、是 2、否询问或查看

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就诊(或相对独立诊室就诊),门诊日志是否合乎规范1、是 2、否查看门诊日志是否在院内开展病例的会诊排查1、是 2、否查看资料

是否对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随访,掌握居家治疗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1、是 2、否查看记录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1、是

2、否现场查看医师

诊疗活动

物质储备情况是否有足量的消毒药品储备1、有 2、否查看是否有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储备1、有 2、否查看

陪同检查人:检查人员:

手足口病调查问卷

讨论 3.1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及EV71等肠道病毒所致,本病自1981年我国首次于上海报道以来,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相继流行。它的传染 源是病人和健康带病毒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高峰集中在夏秋季。据测,病人粪便排毒3~5 周,咽喉排毒1~2 周,而且在出现症状前数天其血液、鼻咽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存在病毒, 因而在潜伏期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本次流行来势凶猛,首例病儿在小二班,为校外子女,每天乘坐接送专车来园, 两天后发病的6 名孩子中,有3名(2个大班孩子) 与其乘坐同一辆专车; 4名与其在同一个班,从而引发3个班同时发病,给快速控制疾病的传播造成了一定困难。 3.2 幼儿园对小儿常见传染病的管理目标是阻止疾病传播、控制跨班流行。当时我们拟定该病的传染期为发病前3周至病后两周,通过空气及唾液传播,并据此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由于本园位于校园生活区,幼儿被家长接出后习惯在园内逗留,相互交往较密切,因而幼儿离园后的有效隔离很难控制。这可能是导致疾病跨班流行的主要原因。 3.3 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由于幼儿园是本病流行 的主要场所,所以做好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病儿,平日做好日常用品、食具、玩具以及便器的消毒对防止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省督导组通过全面详实的督导调研后,对平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平邑县政府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认真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全 县会议,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全县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各有关单位 积极行动、全面动员、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遏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省督导组在肯定平邑县对手 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对下一步落实措施、建立机制、群防群控、严谨救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友海在听取了省督导组的反馈意见后表示,决心以 省里的这次督导为契机,以各位领导和专家指出的问题为整改突破口,进一步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发挥群防群控优势,完善各项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为防止疫情的传播,保护儿童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时至5月22日为止,我街道共发生4例手足口病疫情,患者均为1~4岁的儿童,居住于街道的文昌、善国、荆泉3个社区,呈点状分布。已经及时有效地 采取了治疗和隔离措施。 二、手足口病的特征和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 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通常是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手掌或脚掌部、臀部或膝盖出现米粒 大小的疱疹,疼痛感明显,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 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 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 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 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 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 %),L( %)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1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版

卫生部等3部门关于印发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管发〔2012〕76号 二〇一二年六月六日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 (2012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 /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第七条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缺课追因等工作,对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用具、餐具等物品和活动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第八条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应当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关班或关园 附表: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附表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 一、集体单位或社区基本信息 1.单位或社区名称及地点: 1.病例数个,发病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分布于个年级个班,年龄范围岁至岁 病例临床类型:①普通例②重症例③危重例④死亡例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简报

埝桥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简报目前,我县部分乡镇出现了手足口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在我镇的发生和传播,在卫生局的统一协调指挥下,我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坚持“五个到位”,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确保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组织到位。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由院长王峰任组长的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督导组,救治组等工作小组,确保疫情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二、宣传到位。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幼儿园、学校通过专刊、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宣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共张贴宣传单万余张、彩色宣传画3千余张、书写防治标语500余条、黑板报10期、悬挂横幅20余条、制作展板3张。一方面积极引导辖区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另一方面正确引导舆论,安抚群众,切实保障社会稳定。 三、监测到位。严格坚持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实行日报告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同时加强院内值班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分诊制度,对六岁以下的不明原因发热或口腔有疱疹的患儿实行及时上报转诊。 四、培训到位。组织乡、村、组、幼儿园集中培训,宣传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疫情报告等防治技术的系统培训。确保对病例做到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五、督办落实到位。以镇政府牵头组织卫生院、中心校、相

关人员到全乡小学及幼儿园进行检查督导。1、要求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就目前的严峻形势,还向幼儿园提出了防控要求。2、要求全体幼儿园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幼儿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加强了室场的通风,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喷洒84消毒药水,做好每天的晨检工作,做好因病请假的幼儿追踪回访工作,组织幼儿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育幼儿注意用餐卫生,特别是强调幼儿要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让师生们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做好各项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4、要求幼儿园利用例会时间、召开家长会等进行各种手足口病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对不到位的限期整改,责任到人。 儿童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虽然没有疫苗,但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 1、2、3、4、5 型等;肠道病毒 71 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其中以 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C 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 4C可存活1年,-20 C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 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3. 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

手足口病考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常发于——B 4-9月份 2、手足口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B 病后一周 3、手足口病患者斑丘疹主要分布于——A 手掌、指间 4、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E ABC皆可 5、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常见于——A 3岁以下 人禽流感病 1、对人感染高致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A 7天 2、下列描述属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的依据是——D 病程早 期和康复期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3、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是——B 7日以内 4、下列情况对切断禽流感传播途径无明确意义的是——D 避免同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患者接触 5、下列描述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相符的是——D 感染H9 N2型A型禽流感病毒的患者大部分有明显的症状 甲型H1N1流感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对热不敏感,100℃以下均不可灭菌 2、下面不属于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的是——A 潜伏期很长,一般为10--15天 3、关于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类处理不正确的是——B 密切接触人群: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4、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不正确的是——C 奥司他韦尽可能在发热72小时内使用(48小时内使用最佳)疗程越长越好 5、关于甲型H1N1流感流感的其他治疗不正确的是—A 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考虑给予大量糖皮质激素 疫情报告 1、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A 首诊医生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B 原因 3、在农村,发现除非典、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外的其它乙类传染病病 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的时间是——E 24小时内 4、发现传染病时按规定应首先做出——E 传染病报告 5、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时间是——A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 村应于6小时内 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1、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应——E 做密合性试验 2、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D 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 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置 3、不主张常规采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是——D 喷洒消毒剂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A 无害化处理 5、不正确使用手套方法是指——C 戴手套可以取代卫生 儿童计划免疫 1、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E 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 (2012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 第一条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二条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第三条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报告,或在主动搜索或进行网络直报信息审核时,发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做好记录。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第四条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第五条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每起暴发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第六条医疗机构根据患儿病情,要求患儿居家或住院治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指导居家治疗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当出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征时(参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应当立即前往重症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当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计划 ...

2017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市卫计局、市疾控中心下达的文件精神和工 作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及时发现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死亡病例,控制暴发和流行 规模。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全面准备,依靠科学、依法管理,加强合作、统一领导,分类处置、有效 应对。 三、主要职责: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督导工作。 四、普通病例发现、报告和监测 托幼机构及小学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落实落实晨午检制度,定期对 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疑似手足 口病例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卫生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制,接诊手足口病例时,除了根据《手足口病诊疗 指南(2010年版)》诊断和救治病人,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报告疫情,报告疫情时要详细报告病例的现 居住地、学习(工作)地点、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疫情管理员及时浏览疾病 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时审核相关信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定期到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进行督导管理。 五、聚集性疫情报告和调查 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 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 以上;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时,应以最 快的方式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市疾控中心搞好相关资料收集、调查和督导工作。 六、控制措施(一)病例管理。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可以居家隔离治疗,领导小组组织村医对居家治疗病例每日访视。每日浏览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将辖区内的 患者基本情况告知相应村医,由其到患儿居住地进行面访。访视时告知家长或监护人 居家患儿不应外出,避免与未发病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后1周。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每4小时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发现神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汇报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汇报 2021年教学质量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朋友们: 在这丹桂飘香、腊梅吐蕊的时节,我们聚首xx中学,共商教育大计、共谋教育策略、共寻教育出路,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用来回顾教育活动、反思教育得失的最佳平台。在这里首先感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感谢辖区内兄弟校的理解与帮助,同时向xx中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现场表示感谢。 一、成绩与经验 我们是本着虚心学习而来,与其说成绩与经验,不如说与大家共同学习。应该说,一个好的教育理念能够提升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XX年我校教育质量有了点提升,那就是我校在抓教育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我校领导集体实行年级包干制,根据年级实际情况并结合教育评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班级、到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其次初三年级教学实行集体备课。 (一)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深入课堂教育 为了加强常态课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为主题的常态课教学活动管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督导评估的要求,制定了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成立了以教导处牵头、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听课小组、备课小组以及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检查的检查小组。要求听课小组成员每周进入课堂抽查听课,并在听课后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馈,认真详细填写好听课评价

表;能围绕“有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找出课堂的亮点与不足;关注上课老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的作业布置、课堂提问等环节是否能注意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与上课老师交流,就课堂环节处理、学生作业量、备课情况等方面探讨更有效的做法,真正落实“有效教学”;各备课小组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研究,着力研究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注意细节,教学环节的设计、练习的设计反复推敲,使其作用最大化。尤其是在毕业班后期的复习教学中,学校领导邓校长亲自把关,反复斟酌,尽量体现复习教学的全面与重点相结合、计划与实际相结合、连续与阶段相结合,要求老师整理好集体备课资料,拿到三楼办公室认真审查;把集体备好的课带到课堂中去,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订与补充。检查小组定期对阶段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进行检查;学校教导处汇总、整理并召开会议,交流反馈具体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最终形成报告,为下阶段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宏观小学全体教师发扬团队精神,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围绕教学环节,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学校“有效教学”的内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XX年我校教育质量的质的跨越。 (二)切实解决教师教育顾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XX年,对于我校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是社会压力凸显、各种矛盾集中体现、突发事件频繁的一年。众所周知,宏观乡虽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但宏观乡人民对教育的期望值较高,加上近两年周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给学校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当然,这也成为了我校狠抓教育教学的一个动力。首先是我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导向,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

个案流调表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请参考使用导语] 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止感染更多的人以及救助更多的感染者或病人,我们可能需要问您一些很隐私的问题,但我们会注意保密,这些结果只用于防病,其他人不会知道您说过什么,希望您能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说明 1.报表编号: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2.确认(替代策略)检测报告单编号:由确认(替代策略)检测单位自行编号。 3.实足年龄: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必须填写患者实足年龄数值,并在相应的年龄单位“岁、 月、天”的位置前划“√”,只划其中一项。 4.现住址:填写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确诊为艾滋病病人目前实际居住的详细地址,能 够随访到,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寄居的宾旅馆,但如填写的是非长期住址,还应询问其迁移动向或其他更长期居住的现住址,并记录于备注中。 5.否有HIV阳性的配偶/固定性伴:配偶/性伴包括阳性者的配偶、同居者或与阳性者有 过多次性行为的人。根据情况在相应的内容前划“√”。 6.主要死因:按公安、医院等有关部门确定的死亡原因填写,如无上述依据。按调查了 解的状态填写。 7.确认(复检)阳性日期:根据情况填写一个即可,确认试验阳性可只填写确认阳性检 测阳性日期。 8.艾滋病确诊日期:病人被首次诊断为艾滋病的日期。 高危行为和危险因素 (一)吸毒史 9.是否有吸毒史:包括口吸、鼻吸和静脉或肌肉注射毒品史。 10.首次吸毒时间:如果患者记不清楚,应询问其吸毒的大概年限,再推算其开始吸毒的 年份。 11.吸毒方式:注射是指将毒品溶解或稀释后注射入静脉或肌肉等体内。 12.首次注射毒品时间:了解患者首次注射毒品的时间。如果患者已记不清楚,应询问其 吸毒的大概年限后推算。 13.共有共用注射器史:共用注射器是指注射毒品时使用他人用过未经合格消毒的任何注 射器具或其接触血液的部件以及其他用于溶解、过滤毒品和冲洗注射器具的容器。14.最多和几个人共用过注射器:指自注射毒品以来共用过注射器的总人数(不含本人)。 如得到回答,应争取追问到共用过注射器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等,以便于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踪和调查。 (二)性接触史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附件: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死亡 病例编号: 一、患儿及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 患儿姓名:性别:①男②女年龄岁月 出生日期年月日(①阴历②阳历)身高cm 体重kg 分类: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家庭现住址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小区)号(楼、号) 现住地居住时间:年月 户口类型:①常住人口(本地户口或居住时间≥6个月);②流动人口(居住时间小于6个月)现住地类型:①农村②城乡结合部③城区 家庭同住人口数,其中14岁以下儿童数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二、发病、就诊及治疗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次就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医院名称 初诊医院类型:①村(个体)诊所②乡镇(社区)医院③县医院④市及以上医院 初诊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 3、诊断重症的日期:年月日 诊断重症医院名称 诊断重症医院类型:①村(个体)诊所②乡镇(社区)医院③县医院④市及以上医院 4、是否去村级(个体)医疗机构就诊:0否1是,就诊日期:年月日 治疗时间:天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 是否给药治疗:0否1是 给药途径:①口服②肌注③静点④肛门给药⑤其它 是否使用退热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抗生素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5、是否去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就诊:0否1是,就诊日期:年月日 治疗时间:天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是否给药治疗:0否1是 1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总结 岱岳区XX年3月24日手足口病疫情上升以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患儿日趋减少,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面对手足口病的疫情,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区教育局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科学防控,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3月25日区卫生局召开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王笃峰局长传达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全区的防控工作,重点强调了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各手足口等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指出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群众关注程度高,社会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防控工作关系民生。二是加强监测,规范报告,提高传染病预警预测能力。三是强化培训,规范诊疗,努力提高传染病救治水平。四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五是加强

部门协调,实行联防联控,形成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合力。各级各单位要加强与教育、宣传、农业、工商、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防控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要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六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画册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4月25日区委、区政府在雷健民副区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有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参加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上分析了我区的手足口病疫情,强调了手足口病的防控是当前疾病控制的首要任务,对防控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公布了咨询电话,实行责任包干制。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分管区长靠上抓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场督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各部门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迅速调整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调整了岱岳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副区长雷建民任组长,区旅游局局长张义岭、区卫生局王笃峰副主任,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标本采集的指导;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医疗救护的诊断、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一、人员培训 做好人手足口病知识全员培训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的重点为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控指南》、《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 离和防护,标本采集、运送与存放等知识。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摘要] 目的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沙湾区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9年发病最多,共发病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占4年总发病数的41.16%;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之间4个年龄组,合计发病303例,占发病总数的87.83%,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45:1,男性病例明显多余女性病例;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高峰期是6月和10月;地区分布以城区为主;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2008-2011年沙湾区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10 d,平均为3~5 d,可导致流行或暴发;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但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国家于2008-05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为此,沙湾区也高度重视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加强了对网络直报工作的监管。为了解沙湾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对沙湾区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沙湾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沙湾区统计局。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版)》中规定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进行。 1.3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08-2011年沙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45例,其中临床诊断333例,实验室诊断12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74/10万,2008年发病最少(18例),年发病率为9.54/10万,2009年发病最高(142例),年发病率为75.24/10万,发病数

手足口病 应急预案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4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4版)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爆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 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 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 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肖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 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

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猛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一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 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 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 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 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 水或食物传播。 3、易感性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 病,以五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 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形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体内存留较长的时 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 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 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幼托机构等易感人群 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形感

托幼机构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督导总结

托幼机构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督导总结为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加强集体儿童传染病的防控,以及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2009 年先后到了县中心幼儿园和中英文幼儿园、春苗幼儿园和城市花园幼儿园、新世纪幼儿园进行督导。主要是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和交谈等方式进行督导,具体情况如下: 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情况:县中心幼儿园每两个月督导一次,其他幼儿园每年两次。县中心幼儿园每年定期做一次健康体检,新入托儿童开学时均做健康体检,开具健康证明。定期对保健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卫生保健培训,特别是针对今年甲肝、甲型H 1 N 1流感、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中心幼儿园有兼职的保健人员,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比较健全,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基本上到位,设有保健室,有合理的膳食计划。其他幼儿园没有专职的保健人员。卫生保健工作较薄弱。三、存在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小的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难于管理,不配合做儿童入托健康体检和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有些幼儿园没有保健室,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开展较差。部分幼儿园没有派相关人员进行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大部分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存在缺陷。四、建议:1、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扩大对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面,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及卫生保健督导。2、建立和健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并按要求执行。3、加强对入托儿童的健康体检和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体检。4、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5、对家长和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儿童营养知识、口腔保健、视力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XX 医院XX 年XX 月XX 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督导计划督导目的:督促建立和落实卫生保健工作制度,预防控制传染病等,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督导内容: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儿童入托入园的体检、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托儿所幼儿园九项卫生保健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督导形式:下幼儿园督导,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和询问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要求整改。督导时间和地点安排:中心幼儿园:每两个月一次其他幼儿园:每年两次特殊情况(传染病暴发期间、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索分析2010年~2013年雁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雁峰区2010年~2013年的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3.33%;患者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6.26%;雁峰街道病例数最多,占21.34%,最少的是天马山街道,占6.70%。结论经过对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发热、呕吐及精神状态差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 标签:手足口病;危险因素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肠道病毒导致的传染病,目前发现的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能够中最为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的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的71型(EV71)[1]。为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现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本人口资料来源于雁峰区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 1.2疾病诊断标准患者病情诊断均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年版)》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2年版)》[2]。 1.3个案调查制定统一的手足口病重症个案调查表,对雁峰区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现的手足口病例展开个案调查,记录重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危险因素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软件对流行特点进行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2.1流行病学特征雁峰区通过疫情网报告系统共发现手足口病病例1626例,其中有重症病例10例,重症患者比例为0.61%,无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 2.1.1人群分布所有病例中,男性1033例,女性593例,男、女比例是1.7:1。患者以3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共1355例,占总数的8 3.33%。人口构成主要是散居儿童,共1240例,占病例总数的76.26%,其次是托幼兒童及学生,分别有321例和57例,分别占总数的19.74% 和3.50%。 2.1.2时间分布报告病例数自4月份开始突然升高,其发病高峰期是4~7

博爱县47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博爱县47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6T10:44:03.58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平凡[导读] 手足口病流行提前。发病率高低与交通、人口密度、性别比和儿童卫生习惯有关。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病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每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综合分析。结果:2010年博爱县手足口病发病率110.37/10万(479/434009),手足口病春末夏初发病高峰,高度散发,男性高于女性,3岁以下发病率高(94.78%)。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提前。发病率高低与交通、人口密度、性别比和儿童卫生习惯有关。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84-02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多见,以发热、手掌、足底、口腔粘膜、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和弛缓性麻痹等严重并发症。2008年3月以后,我国不同地区先后发生大量手足口病患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2010年博爱县全年共发生手足口病479例,其中重症79例,无死亡病例。现对2010年博爱县的全部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基本情况:博爱县位于豫西北边界,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5°02'~35°21',东经112°57'~113°12',属焦作市管辖。全县总面积487.73Km2,北部为太行山余脉,占1/3,其余为平原,占2/3.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597.1mm,平均气温14.1°C,全县人口43.4万人,辖10个乡镇224个行政村,人口密度为882人/Km2,交通便利,是四大怀药重要的生产基地,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 1.2对象:对有发烧,手掌、足底、臀部或口腔粘膜出现丘疹和疱疹的患儿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3方法: 1.3.1由县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填写统一的“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患儿太小,可由监护人代述,并填写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以便查询。 1.3.2诊断标准: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诊断标准,由县人民医院医师与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共同诊断。 1.3.3实验室检查:由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粪便样本采集,送焦作市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检测。 2结果 2.1临床表现:疾控中心共收集479例典型病例,潜伏期2~7天,隐性病例、轻型病例较多,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90.2%,432/447)突然起病。主要有发热、拒食、哭闹等,口腔粘膜疹出现较早,位于舌面、颊部、唇齿间,手掌、足底以及臀部的圆形或椭圆形皮疹,可出现于一夜之间,皮疹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未见色素沉着及斑痕。共出现79例重症患者。占全部发病数的16.5%。 2.2三间分布: 2.2.1地区分布:2010年博爱县手足口病发病率110.37/10万(479/434009),479例手足口病分布于全县10个乡镇,呈高度散发状态,以月山镇发病率为最高176.4/10万,其次为金城乡146.83/10万,第三位许良镇131.2/10万,最低为孝敬镇62.94/10万。见表1、图1。 表1博爱县手足口病分乡镇统计表 乡镇名清化镇金城乡月山镇许良镇柏山镇苏家作孝敬镇阳庙镇磨头镇寨豁乡合计病例数 107 76 71 63 41 32 30 23 21 15 479 人口数 94429 51759 40250 48085 39183 32694 47664 33623 32633 13689 434009 发病率1/10万 113.31 146.83 176.4 131.2 104.64 97.88 62.94 68.41 64.35 109.58 110.37 2.2.2时间分布:以4、5月份发病居多共404例,占全年发病数的83.34%(404/479)。见表2、图2 表2 2010年博爱县手足口病按月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病例数 1 0 19 217 187 6 3 4 19 12 4 7 479 构成比% 0.21 0 3.97 45.3 39.04 1.25 0.63 0.84 3.97 2.51 0.84 1.46 100 2.2.3人群分布 2.2. 3.1性别分布:479例患者中男孩308例,女孩171例,男女性别比为1.8:1。 2.2. 3.2年龄分布:主要发病年龄为1-3岁,共418例,占发病总数的87.27%。见表3、图3。最小发病5个月,最大9岁。 2.2. 3.3职业分布:479例患儿中,散居儿童(2岁以下)共408例(85.18%);幼托儿童(3-5岁)69例(1 4.41%),小学生2例(0.42%)。 2.3实验室检测结果: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共采集到80例典型患儿的粪便样本,送焦作市疾控中心检测后,结果为EV71型65例(81.25%,65/80),其它肠道病毒14例(17.72%,14/80),CoxA16型1例(1.27%,1/8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