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氏太极长拳

杨氏太极长拳

杨氏太极长拳
杨氏太极长拳

杨氏太极长拳

杨氏太极拳长拳一路和二路,架高步活,快慢相间,动作紧小,粘连黏随,蓄势后发,气势是发劲刚脆,豁然有,哼哈作响,冷笑嘻脸,寒气逼人,闪若电光,目光四射,技法包括捧捋挤按采列肘靠,分筋错骨,截脉点穴,拼啄拿劈,应者即扑!

现在传世的各家太极拳,除有速度较慢的拳架外,吴氏有“吴氏94式太极快拳”,武氏有《廉让堂》“两路炮捶”。而广泛传世的杨氏太极拳,极少见有演练太极快拳的。当代杨氏太极拳传人傅钟文先生说:“总共只有这么一套大功架,没有第二套拳。”(见《精武》)1998年第8期《杨式太极长拳》一文)笔者亦曾访问过一些杨氏太极拳传人,他们也持和傅先生一样的看法,以为没有杨氏太极长拳,都把以快速度练习的太极拳称为“快太极”或“快架子”。

杨氏太极拳第一代宗师杨禄禅(1799年~1872年),自幼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向陈氏十四世、陈氏太极拳中兴大师陈长兴(1771年~1853年)习拳,前后达数十年。杨禄禅约于1849年离开陈家沟,后将其所练的太极拳传给儿子杨班侯、杨健侯。杨班侯(1837年~1892年)曾传杨氏小架太极拳,现在太极拳界仍有人演练,杨健侯(1842年~1917年)“性格较兄温和,从其学艺者甚多,教授大中小三种架子”。杨健侯将太极拳传长子杨少侯(1862年~1930年)、三子杨澄甫(1883年~1936年),现风靡于世的杨氏大架太极拳,即为杨澄甫所定式流传。

杨澄甫幼时不甚喜欢拳术,“年将弱冠”(即近20岁)才开始从父学拳。杨澄甫在其父在世时并未深研拳中奥妙,父亲去世后(即30多岁时),才顿起觉悟,日夜苦练,功夫由自研而得。杨健侯所传的大中小架什么样子,今已不可见。杨澄甫所传的大架子,要求姿势大开大展,与其父风格迥异。

马岳梁先生是吴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门生和女婿,杨澄甫于1936年去世时,他已35岁。杨氏兄弟与吴氏过从甚密,马岳梁说:“我经常看见杨澄甫去鉴老家里和鉴老一起推手。我亲眼看见过他打杨氏快拳。他死后,杨氏快拳也就失传了。”(见《武术健身》1992年第6期)

马岳梁先生亲眼看见杨澄甫打杨氏快拳,当是杨氏早年在北平体育研究社授拳时期,杨氏体态尚未发胖,甚至可以说是英俊潇洒,打杨氏快拳应该是非常轻松的。

马岳梁在谈到吴氏快拳的来源时,就杨氏快拳现在稀传的原因,曾说过:“当年杨氏太极拳传人杨少侯、杨澄甫和吴氏太极拳传人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都有发劲、跳跃的动作,有这种发劲、跳跃动作的就称为太极快拳。杨澄甫和吴鉴泉两人为了使太极拳更适合一般人练习,后来教人时把发劲、跳跃的动作去掉,改变为轻灵柔和、式式均匀的慢架子,而在一些课程中还传授快架子。杨澄甫的哥哥杨少侯坚持不改,说:“要改你们改,我不改,要练杨氏太极拳必须按原来的练法来练。”他教学生都教原始拳路。由于杨少侯脾气很暴,教学时,学生一下子领会不了,他就动手打,人家受不了。所以虽然他的功夫很好,但跟他学的人很少。杨澄甫脾气非常好,教人也很耐心,开始教慢架子,也教快架子。据说后来他胖了,不教原始的快架子了,故现在还未见杨氏快架子整理出来。”(见严翰秀著《太极拳奇人奇功》)马岳梁先生这段旨在说明吴氏快拳渊源的谈话,同时亦把杨氏太极快拳现在稀传的原因归之于因为杨澄甫后来身体发胖,不再传快架子的结果。这种分析有一些道理,从署名杨澄甫著的1931年版《太极拳使用法》上的杨氏拳照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体态的确已经很胖。

顾留馨(1908年~1990年),生前为收集前辈太极拳家史料、轶事,曾做过大量工作。在《太极拳奇人奇功》一书中,严翰秀写道:“他(顾留馨)首先谈了他所认识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和杨少侯的情况。他说,杨澄甫功夫很好,体态魁梧,大约有300多磅重(编者按:1磅=0.4536公斤),个子高大,脾气很好。我的太极拳老师叫武汇川,是杨澄甫的学生,

我和武汇川经常有机会接触到杨澄甫,得到过他的指导,跟他练过。他说:‘在我所认识的前辈太极拳家中,很少有人练到杨澄甫这样的功夫,我那时个子小,身体轻,一碰到他就腾空而出了。’”顾留馨先生这段话,说明杨氏晚年体态的确很胖,达一百三十余公斤。身体如此重,加之杨氏非凡的太极拳功夫,无敌于当世是没有疑问的。杨澄甫1936年去世时,顾先生已28岁,顾先生对杨澄甫这段描述的话,当是言之有据。

杨澄甫未到上海前,曾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授拳,20年代末应陈微明之邀去上海授拳,后又去广州授拳。杨澄甫何时不再传授快拳,已无从查起。傅钟文在上海向杨氏学拳时,大约杨澄甫已不传快拳了。杨氏去世时,除长子杨守中20多岁外,另三个儿子年龄都在10岁上下,同傅钟文一样,他们也可能没有得到杨氏快拳的传授。从本文开始的引文中可以得知,傅钟文先生及杨氏后人都不否认,欲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一些快速练习仍是必要的。但由于杨氏快拳传世不多,他们只不过把慢练的架子进行快练而已。

杨氏太极快拳的存在,有诸多可以引之为据的资料,兹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就这些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1.杨澄甫早期不但练太极快拳,而且亦传授太极快拳,2.杨澄甫晚年因身体发胖或其它原因,不再练、亦不再传太极快拳。杨氏太极快拳虽传世稀少,然而并未失传。1994年和1997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孙南馨和张楚全编著的《杨氏太极长拳》。作者于书中各叙述了其源流,为太极拳爱好者增添了新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手段。现代高科技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太极拳的普及水平,如能将杨氏快拳尽早出版发行,杨氏快拳世稀传的局面将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改变,笔者盼望长于此道者有此善举。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套路分解动作详解, 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於整套动作之中。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後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势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 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开始做起势动作。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骸式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後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成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

(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於两掌的下面去。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後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为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所有前後动作之间必须连接,不可停断,要求速度均匀,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例如,该式两掌前举至高与肩平时即下落,其间不可有停顿现象,亦即每一动作到定点时,必须做到“似停非停”。 5、练习此拳套用掌时,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张开,也不可松懈、弯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第三式揽雀尾 一、左右绷式要点:1、身体左右转动时要以腰为轴,身体仍须正直,後面所有转体动作都必须这样做。 2、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都须柔缓,速度均匀。 3、身、手、足等方面的动作在文字叙述中虽有先後,但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要做到协调一致。所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联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全集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1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2(语音,字幕不一致,关闭声音以字幕为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3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4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5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6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7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8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9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0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1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2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3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4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5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6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7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8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9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0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1 赵幼杨式85式最新教学(三视角) 赵幼斌最新讲座(杨式85式精讲) 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二) 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一) 赵幼斌老师谈传统杨式太极拳要领 赵幼斌杨氏85式动作分解 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1【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2【关雪川2007年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3【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4【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5【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6【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2【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说拳论道答拳友问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一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二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三_标清 赵幼斌讲痤视频之四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五_标清

【精】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攻防要领

持之以恒,方成正果 坚持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 生理效益: 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精神效益: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後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後血气回圈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

24式太极前三式

武术教案 班级:级人数:人教师:指导教师:日期: 教学内 容 1.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组动作:⑴起势⑵左右野马分鬃⑶白鹤亮翅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太极拳步法及各动作了解各式动作的攻防含义; 3、学生认真学练和尝试太极拳动作,并相互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1、较少的人了解太极拳,接触较少,学动作叫慢; 2、动作与动作之间无法衔接; 3手、脚和呼吸无法结合起来; 课的 部分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和练法内 容 时 间 练 习 次 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开始部分整队,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整队清点人数,师 生问好,宣布本节 课内容和安排见习 生; * ********** ********** ********** ********** 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注意力 集中。 2 分 钟 准备部分1、热身:呈一路纵队沿着 跑道弧线内侧和足球场 底线慢跑三圈; 2、⑴扩胸运动 ⑵体侧运动 ⑶弓步压腿 ⑷仆步压腿 ⑸劲、肩、腰、膝、踝 各关节绕环。 3.课课练:站“马步” 两脚平行分开,脚尖正对前 方,两腿屈膝半蹲,挺胸, 塌腰,脚跟外蹬 教师带领学生慢跑 并督促学生认真 跑。 在教师的口令、示 范引导下,共同认 真完成各肢体、关 节活动 1、教师口述要领, 学生尝试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跟学。教师巡 回矫正错误动作 要求:精神振奋, 心情愉悦,身体各 机体功能得以充分 活动,为接下来的 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要求:动作到位, 身体舒展,活动充 分。使身体各肢体、 关节充分活动以适 应本课学习的需 要。 要求:眼微闭,敛 神,心无杂念。体 验“心静体松”,“呼 吸自然”。 5 分 钟

杨氏85式太极拳(带方向)

杨氏85式太极拳 一预备势(南) 二起势(南) 三揽雀尾(西) 四单鞭(东) 五提手上势(南) 六白鹤亮翅(东) 七左搂膝拗步(东) 八手挥琵琶(东) 九左右搂膝拗步 3个(东)十手挥琵琶(东) 十一左搂膝拗步(东) 十二进步搬拦捶(东) 十三如封似闭(东) 十四十字手(南) 十五抱虎归山(西北) 十六肘底看捶(东) 十七左右倒撵猴5个(东)十八斜飞势(西南) 十九提手上势(南) 二十白鹤亮翅(东) 二十一左搂膝拗步(东)二十二海底针(东) 二十三扇通背(东) 二十四撇身捶(西) 二十五进步搬拦捶(西) 二十六上步揽雀尾(西) 二十七单鞭(东) 二十八云手 5个(南) 二十九单鞭(东) 三十高探马(东) 三十一右分脚(东南) 左分脚(东北) 三十二转身左蹬脚(西) 三十三左右搂膝拗步(西) 三十四进步栽捶(西) 三十五翻身撇身捶(东) 三十六进步搬拦捶(东) 三十七右蹬脚(东) 三十八左打虎势(西北) 三十九右打虎势(东南) 四十回身右蹬脚(东) 四十一双峰贯耳(东南) 四十二左蹬脚(东) 四十三转身右蹬脚(东) 四十四进步搬拦捶(东) 四十五如封似闭(东) 四十六十字手(南) 四十七抱虎归山(西北) 四十八斜单鞭(东南) 四十九野马分鬃5个(西) 五十揽雀尾(西) 五十一单鞭(东) 五十二玉女穿梭4个(西南、 东南、东北、西北) 五十三揽雀尾(西) 五十四单鞭(东) 五十五云手5个(南) 五十六单鞭(东) 五十七下势(东南) 五十八金鸡独立(东) 五十九左右倒撵猴 5个(东) 六十斜飞势(西南) 六十一提手上势(南) 六十二白鹤亮翅(东) 六十三左搂膝拗步(东) 六十四海底针(东) 六十五扇通背(东) 六十六转身白蛇吐信(西) 六十七搬拦捶(西) 六十八揽雀尾(西) 六十九单鞭(东) 七十云手5个(南) 七十一单鞭(东) 七十二高探马带穿掌(东) 七十三十字腿(西) 七十四进步指裆捶(西) 七十五上步揽雀尾(西) 七十六单鞭(东) 七十七下势(东) 七十八上步七星(东) 七十九退步跨虎(东) 八十转身摆莲(东南) 八十一弯弓射虎(东北) 八十二进步搬拦捶(东) 八十三如封似闭(东) 八十四十字手(南) 八十五收势(南)

杨式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杨式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一、起势 1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 (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 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1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 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 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 (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 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1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 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 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 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 左倒卷紘 (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 右倒卷紘 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1 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 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 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 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 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1 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3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4 左弓步翻掌 十、云手 1 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 2 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 3 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 4 重複2,3 (三)2 十一、单鞭 1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右手在右前方变刁手 2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3 左弓步翻掌

赵幼斌老师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要点讲述

赵幼斌老师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要点讲述赵幼斌老师在汉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学习笔记 一,预备式: 两手自然下垂,两脚成轨道步,脚心与肩平,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舌顶上鄂前齿与上鄂之间,口松,眼脸收,头有顶天之意。气沉丹田,要求:心静,体松。 二,起势: 两脚成轨道步,以尾闾内收,腰的命门后拉,臂松,腋空,带动推两手臂,主动向前,抬起与肩平,两手臂气往指尖。收时自然下落,用肘部带小臂,双手腕下按,下沉,收至两胯旁。收腹,跨微左转,眼看左,左手下采,两腿微屈,右手外翻,棚圆。即以胯跟带右脚跟外摆90 度,抬脚转跨,两手报球,左手护右手肘,脚跟落地,左脚跟内扣,重心在右,左手小臂棚圆,手腕略比肘高,,同时右手从左小臂斜向下削,注意外三合,马步 2 一 8 开,为左棚式,要求:挡圆,臂园。 三,揽雀尾: 收右脚,膝盖拧劲,两手抱球,跨往左移,重心在左腿,尾闾放松,出右脚,脚跟落地,重心在左。松右跨根,同时用左腿蹬直,松胯过劲往右腿,左手掌离右手腕部一拳宽,弓步,为右棚式,转腰右手伸向前方。命门后拉,右手肘压住对方的手臂,跨左转。前跨推后垮,跨摆正后,左手掌边按住右手的内关穴,两手同时用力外棚。双手平抹,然后双手往回直拉,用力回拉至胸肋旁,跨往左,转跨摆正,后胯推前跨,沉腕,同时双手竖掌外推,掌跟用力。弓步推掌。要求:手心,脚心,腰心,一边3个点,共6个点来回运动。 四、单鞭

平移左转,用胯跟带右脚跟碾脚,双手臂平行,两手相合,同肩高,同肩宽,画弧收到胸前,右手向右斜方伸出,手腕下沉,三指收紧,二指自然下垂,为吊手,后腿下沉,开胯出脚。脚后跟落地,左手棚开外旋,脚掌踏平翻掌,弓步推掌。右手腕往后撑,转身时开跨,后腿膝盖拧劲,后腿內侧有掤紧感,后跨推前跨,转腰推掌,尾锥前推,身形舒长,往前按。要求:外三合,肩沉、背圆,亮跨。前后有撑劲。 五、提手上势: 左脚內扣45度,马步,两手展开,掌心朝下,两手虎口相对。收右脚,身体略向前,右手五指伸前,掌心朝左,左手掌心朝右,正对右手肘窝,两手臂成夹状,含胸拔背,提手合力,左右合力,眼视右掌。右手向下,弧形抄至左手下,成抱球状。腰微右转,重心移往右腿,用肩靠,左手按住右手背,右手背为棚壮。要求:沉在左腿,劲往前走,命门后拉,劲点在掌跟,左右合。后为棚。 六、白鹤亮翅: 右腿下沉,右挤,右手从左手小臂(尺骨)处往旋转外翻,右腿下沉,出左脚轻提起,脚掌尖轻点地,腰往后退,右手上举,掌外翻至上额前。左手按掌大腿部,虎口朝前。要求:沉肩、臂圆、上下撑掌。 七、左搂膝拗步: 腰右转,右手经中路自然下垂,右掌至上往下弧形往后拉,眼随右手虎口斜向上,同时左手内翻,掌心朝下,收左脚,同时右腿下沉,出左脚,脚跟落地,松胯跟,后腿推前腿,右手折手收至肩耳旁,眼朝前,左手经左膝前搂至大腿旁,推时大臂不动,右手小臂镙旋向前,手掌跟发力,虎口对肩窝,定势要圆、要平、左手往后走,按掌,虎口朝前,肩与手合。要求:腰腿蹬,卷尾闾,整个身心保持推劲。 八、手挥琵琶:

杨氏24式太极拳_口令词

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词 第一组 一、起式 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前举 3、沉胯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 4、坐腿撇脚转身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手; 8、坐腿撇脚转身 9、抱球收脚 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球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亮掌,左脚点地。 第二组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两手交叉; 2、转体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眼看前手;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按掌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脚跟落地。 第三组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 2、退步屈臂到耳旁 3、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屈臂到耳旁 6、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屈臂到耳旁9、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屈臂到耳旁12、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七、左揽雀尾 1、转体展臂 2、收脚抱球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捧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收脚抱球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捧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第四组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手 2、右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翻掌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第五组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 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 十三、右蹬脚 1、穿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分手 4、提膝抱手 5、分掌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1、收脚并手,提膝翻掌向上 2、落脚后捋3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坐腿转身分手 2、提膝抱手 3分掌蹬脚。 第六组 十六、左下势独立 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 2、屈膝开步 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左脚碾地,提膝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 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 2、屈膝开步 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右脚碾地,提膝挑掌。第七组 十八、左右穿梭 1、落脚转身撇脚 2、收脚抱球 3、上步分手 4、弓步架推掌; 5、身体后坐,转身撇脚 6、收脚抱球 7、上步分手 8、弓步架推掌。 十九、海底针 1、向前跟步 2、坐腿抽手 3、虚步下插掌 二十、闪通臂 1、起身提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推掌 第八组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动作详解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动作详解(一) 第一式预备式 两足左右开立,平行分开,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不可前俯后仰;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太极拳体用全书》要求:“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胯,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 要点 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放松:就是全身关节要松开和消除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使四肢自然伸长。感觉好象在举手投足之中,只用能使其运行开的力就行了,这点力一卸掉,手足就会自然落下来一样。)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 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要点 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例如在做该式两臂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亦即意念引导动作。 2.练习太极拳时。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

85式杨氏太极拳图解及各动作要领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虚实(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8)内外结合(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式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式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

杨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杨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式①预备势 第二式太极拳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搂膝拗步(左、右、左)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②抱虎归山(捋、挤、按)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倒撵猴(左、右、左)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1、2、3) 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左分脚 第三十三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五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六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八式右蹬脚 第三十九式左、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③抱虎归山(捋、挤、按)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右、左、右) 第五十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四角)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绷、捋、挤、按)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1、2、3)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左、右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倒撵猴(左、右、左)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1、2、3)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回身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捋、挤、按)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太极拳收势 太极拳要领:1、虚灵顶劲2、含胸拔背3、松腰松胯4、虚实分清 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24式杨氏太极拳拳谱及动作要领

24式杨氏太极拳拳谱及动作要领 1、起势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 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7、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 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 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 (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 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 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双峰贯耳 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 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6、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右左穿梭 (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19、海底针 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 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 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 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 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24、收势 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势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翻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 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 .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杨氏传统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

杨氏传统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 杨氏传统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第1式:预备势混沌未开太极前,摄得真精顶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第2式:起势 沉气举手腕须平,黏缠双臂肩宜松。 按下松腹归元侯,吐尽浊气清气升。 第3式:揽雀尾 左掤势:初运鸿濛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 转身左掤出左步,右采横掤任自然。 右掤势:架御敌手需用掤,意欲黏回勿近胸。 最忌板滞与偏抗,活泼全在转腰功。 捋势:顺取肘腕捋勿空,不抗不匾见真功。 本有舍己从人意,原为引人从己行。 挤势:捋势变挤顺手缠,得机发劲莫迟延。 预防敌拳又钻来,变成双掌推向前。 按势:挤若落空变按柔,自是从人无他求。 伸腰攻步为助势,左按腕节右按肘。 揽雀尾总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 掤势劲点在两臂,捋势劲点在掌中。

挤势劲点在小臂,按势劲点在腰攻。欲知此中玄妙处,勤练推手功乃成。第4式:单鞭 追魂钢鞭当胸甩,左像箭来右似弓。近得身来劲变挒,靠肘掤按任君行。第5式:提手上势 遇敌扑来胸前吼,左截右断掀彼肘。顺引合出挤肘靠,伸腰发力敌便走。第6式:白鹤亮翅 白鹤展翅立鸡群,左采右挒敌力分,敞开门户引敌进,开中寓合须用心。第7式、左搂膝拗步 起肩过胯膝外搂,肘外预防敌暗手。连环接打斜中找,掌按侧肋并肩头。第8式:手挥琵琶 双手如抱一琵琶,折肘剪腕用不差。里外圈儿由我划,左挒右采破擒拿。第12式:进步搬拦捶 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拦左右顾盼间。护中反打进步捶,化后即打非等闲。第13式:如封似闭 扬掌格肘十字封,化开合手闭含攻。推按顺防刹不住,哼哈之间腰腿功。第14式:十字手

扣脚即寓裆中击,转身掤开敌两臂。缠拿裹封开合手,相机变化莫迟疑。第15式:抱虎归山 十字手开采挒上,抱虎全凭力臂长。盼前顾后搂按打,趁势捋挤也难防。第16式:肘底看捶 左掤右粘护中打,捶居肘下叶底花。缠托折叠掌劈面,肘底相机破擒拿。第17式:左右倒撵猴 轻灵撤步似水流,引而后发倒卷肱。走化闪战扳挽劲,惊走猴王佛心留。第18式:斜飞势 右腕被捉本无妨,翻掌下沉即消殃。左采右挒抖然出,侧身腾出亦飞扬。第22式:海底针 倘逢敌手钳手腕,引敌进身坠千斤。左拿右压采挽劲,扑前跌后俯仰功。第23式:扇通臂 右臂滚提托架功,背连双臂劲贯通。噫嘘一口丹田气,劲点原在腰际冲。第24式:撇身捶 横截敌臂闪正中,左掌防头伸可攻。翻掌压带莫丢劲,掌推敌肘展无空。第28式:云手

杨氏85式太极拳快与慢

太极拳的“快”与“慢” 很多太极拳拳友打太极是为了强身健体或者养生,而且随着拳技的提高,对太极拳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然而,太极拳是慢练好还是快练好呢??我们根据自身体会和结合实际练习的探讨,认为打太极拳拳还是慢练好,尤其是杨氏85式太极拳主要理由有以下六个: (一)慢练,能出功夫 杨氏85式太极拳习练要领较多,里里外外都有一套较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讲,初学者跟人学拳,个把月就对拳架基本掌握。但要符合各项要领,没有几年时间的刻苦磨练是不行的,特别是年老体衰的拳友。因此,在习拳过程中应让习拳者有个思维的时间,在打拳过程中通过思想活动,对照,揣摩老师和书本上的教导让自身的拳架能遵守要领、符合拳理,学到和掌握更多的“味道”来。若是心急贪快,往往是适得其反。只有慢,才能求全,只有慢,才能求精。通过多练,细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才能出功夫。 (二)慢练,能使习拳者通经活络,平衡阴阳,强身健体 杨澄甫宗师说过“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之间,以自缚束。”“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 此实意是使习拳者浑身经络舒通气血流畅。中医学认为,人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它将人体各部分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畅通就可借其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这样就给习拳者带来防病祛病的益处。为了达到“全身松开”,“用意不用力”的要领,习拳者执意在慢速中求得为最容易。反之,是不太可能的。 (三)慢练,能使习拳者处于松静而养心 杨氏85式太极拳对于健身来讲实质上是种气功的锻炼,气功锻炼的三大要素是调身、调息和调心,即进行姿势的锻炼;气息的锻炼意守的锻炼。在详细的太极拳的要领叙述中都表明太极拳在这三方面的要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只是因为太极拳是种武术,在健身方面谈得少,而不提这几个词罢了。而太极拳的运动过程就是一种动功,要求习拳者松静下来,在专心流畅的拳架演变过程中达到“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所谓“清静无为”的境界。习拳者在动中有静,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常言说“气静则神怡,神怡则气足”,这样才能使人扶正祛邪、强身健体。 (四)慢练,能使习拳者呼吸深长,利肺利健康 杨氏85式太极拳要求习拳者呼吸自然,到一定水平时呼吸才可以与姿势的开合、上下相随、有机配合起来,这样,拳速慢了,相应呼吸就会深长起来,呼吸一深长,首先就有益人的呼吸系统的锻炼,提高吸收氧气的能力。接着,促进和增强血液中的运输氧的功能,即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微循环的能力,这显然对习拳者的健康是有益的。正如杨澄甫宗师所说“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因此,习拳慢些为好。 (五)慢练,适合慢性病,最适合体弱年长者 杨氏85式太极拳慢练是最适合病后恢复期的患者和体质差者。它动作缓慢,活动量小,不急不躁,松腰转体能加强内脏血液循环,实质上起到按摩作用,从而加速康复。对年老、体弱者不论做什么活动都应该慢些,不宜做剧烈动作和耗氧量大的运动,这样有利于健身。而打快拳就不易达到上述目的。

24式杨氏太极拳的 名称 及 动作要领

24式杨氏太极拳的名称及动作要领 转载▼ 第一式起势 Commencing form ,Qishi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Part the Wild Horse's Mane on Both Side ,Zuoyouyemafenzong 第三式白鹤亮翅 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Baiheliangchi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 on Both Side ,Zuoyoulouqiaobu 第五式手挥琵琶 Play Pipa,Shouhuipipa 第六式倒卷肱 Repulse Monkey,Daojuanhong 第七式左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zuolanquewei 第八式右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youlanquewei 第九式单鞭 Single Whip ,Danbian 第十式云手 Wave Hands Like Clou0ds,Yunshou 第十一式单鞭 Single Whip ,Danbian 第十二式高探马 High Pat on Horse ,Gaotanma 第十三式右蹬脚 Kick with Right Heel ,Youdengjiao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 Strike Opponent's Ears with Both Fists,Shuanfengguaner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 Turn and Kick with Left Heel,Zhuanshenzuodengjiao 第十六式左下独立式 Snake Creeps Down,Zuoxiadulishi 第十七式右下独立式 Snake Creeps Down ,Youxiadulishi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Jade Lady Weaves Shuttles ,zuoyouchuansuo 第十九式海底针 Needle at Sea Bottom ,haidizhen 第二十式闪通臂 Flash the Arm ,shantongbi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 Turn, Deflect Downward, Parry and Punch,zhuanshenbanlanchui 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 Appar0ent Close up,rufengsibi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Cross Hands ,shizishou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图文详解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图文详解 2009-01-2717:47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简介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 第一式预备式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二式起势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三式揽雀尾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四式单鞭第十八式斜飞式 第五式提手上势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十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六十式斜飞式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七十式云手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七十七式下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